陶渊明

合集下载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中国文化中千百年来。

陶渊明的诗歌以唐宋八大家之首,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评价他为“诗神”。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概述陶渊明出生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原籍江苏泰州市靖江县,祖籍江西于都县,是中国南朝时期善文名士,他的家世显赫,曾祖父陶侃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将领,父亲陶青是东汉末年的大臣,对陶渊明十分疼爱。

陶渊明年少时聪明机智,学有余力,对经书、历史等方面都有深厚的研究。

他还曾经参加过举行诗经讲解的庆赞学派。

后来,陶渊明历任上虞县令、太原太守等职,他对贬官、流亡、官尽、入山等不同的官场人生态度和思想变化,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记录,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主要作品陶渊明的作品主要包括散文、诗歌与书信。

在广泛的文艺作品中,以诗歌为最。

他的诗歌主题多样,不仅仅包括了官场人生、亲情友情,还涉及到爱情、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有《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于304年所写的一篇散文,它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个美丽的桃花花园里建造了自己生活的乌托邦,他们在这里肆意畅游、和平安居,一直到死都不离开这个地方。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的一个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场上奸诈不堪的批评。

三、艺术特点陶渊明的艺术特点是“清新、自然、醇厚、幽远”,他的诗歌写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醇厚朴实,笔调幽远深邃。

他的诗歌中有浓厚的田园风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躲避官场和政治阴谋的厌倦,也热爱自然风光,写下了很多美景和文学启示。

他的作品倡导诗人要有理念,要对自己的心态、情感、行动有准确、形象、明晰的理解。

四、影响陶渊明的诗歌充满着乡土气息和深邃的情感,长期以来广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方向,也成为历代文学家所学习的对象。

诗人陶渊明——个人简介

诗人陶渊明——个人简介

诗人陶渊明——个人简介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陶渊明——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

陶渊明的简介和名言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主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以及其著名的名言。

一、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陶渊明,字元亮,号晋卿,生于今江苏淮安市涟水县,是东汉末年(公元3年)至西晋初期(公元4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陶潜是当地的小官,家境优越。

17岁时,他考取了进士,成为唐朝官员,曾在江南、淮南等地担任过多个县令和刺史职务,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官德政、退隐思考的时期;中期返乡种田、诗歌创作的时期和后期以文论时事、与世无争的时期。

尤其是他在中期因为反对当时官僚集团的统治而选择回到故乡隐居,以田亩为生,净心修身,用诗歌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成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史和田园文化发展史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陶渊明一生写作大量,估计达两千多篇,所创造的诗歌形式和艺术手法极为丰富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富有人情味,他的诗歌在题材上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描写和对人性本质的反思,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观点。

陶渊明的田园诗作品流传至今,其《桃花源记》更是中国文化经典之一。

此外,他还有一些哲学隐喻和杂谈的作品,例如《归去来兮辞》等,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生哲理和宇宙观念的探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

三、陶渊明的人物形象陶渊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个清心寡欲、追求自由独立的田园墨客,他忠于自己的性格特点,宁肯选择隐居而舒适地生活,也不愿意掩盖自己的真正内心。

他的形象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代表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四、陶渊明的名言陶渊明的名言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他的名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 关于田园生活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最好的六首诗

陶渊明最好的六首诗

1、《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来自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住适还历错权医头武简头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型棉把怎作者雷总算又归返林山。

2、《归园田居(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创选民切州屋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

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

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

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

3、《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给里二内笔南。

译文: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4、《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诗全集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 陶渊明28 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 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1 岁。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 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 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病故。

归田后20 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 首。

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

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陶渊明死后100 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8 卷,并亲自写序,作传。

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 卷本《陶潜集》。

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 卷本。

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 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

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

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

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 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

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

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

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

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 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 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

陶渊明

陶渊明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shǔ)。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短寿的饮料)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朱熹曾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
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 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 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其实,陶渊 明的这一点,不仅晋宋时期的文人无 人做到,即后代的文人也很少象他那 样能够超越仕与隐的矛盾。
唐代的诗僧灵澈有诗云:“相逢尽到
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正道出 了自古以来官僚文人在仕与隐问题上 的矛盾心态。正由于后代文人很难做 到真正摆脱名利的束缚,所以陶渊明 才成了后人心中高风亮节的象征。


金代元好问也评他说:“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2)、情、景、理的统一
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 不已,乃识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 境产生的。 谢诗重句,陶诗重意,谢诗雕琢,陶诗天成。
所以方东树《昭味詹言》中说:“陶公不 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 也。” 陶渊明诗不仅情景结合,有意境,而且还 有哲理色彩。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

陶渊明的简介和古诗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浮丘居士,晋代末期至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其家族
世代居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因为世事变幻曾经数次迁居,故笔名浮丘居士。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豁达自由、境界高远、思想深邃而著称。

其代表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广为传颂。

他的思想主张主张“隐逸自乐”,认为人心应当与自然相契合,
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他自幼好读书,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和道家思想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和领悟。

他的思想独具特色,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和生命价值,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影响深远。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这个社会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宁静、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和优美的人文环境。

它深刻阐述了人性的向往和自由,反映出崇尚自然、蔑视人的僵化、功利、权力的农民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以及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的多数诗与生活息息相关,描写了他的生活、自然风光、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对于农村生活和田园诗歌的发展贡献巨大。

其中《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他对于隐居乡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现实的尽可能不沾染,特别是对于人性的探究和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于自然和世界的
理解和体悟。

另外,他的诗歌还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他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于人民苦难的同情和援助。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位奇才,他的作品在当代仍然广受读者的赞誉,他的诗文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影响至今不减。

陶渊明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

陶渊明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散文家和政治人物,被誉为“山水田园诗神”。

他不仅是汉朝末期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更以文学成就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简朴自然,清新脱俗”的词语。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陶渊明的简介与代表作有哪些。

一、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字元亮,号野狐禅,又号五柳先生,一说号蕉阳山人,一说号金谷道人,三国时期东莞(今广东省东莞市)人。

他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家族,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写诗,成为一位受人景仰的错综多样的人。

在三国乱世的环境下,他曾经参与过政治作战,但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后来,他婉拒了吴国的官职,并隐居于五柳岩(今江西婺源县五云山)。

由于他深爱山水田园的生活,陶渊明在五柳岩重新安家后,写下了不少优美的山水田园诗和清新自然的散文。

这些诗文生动地描绘了他那隐居生活的简朴,也赋予了他曲折的人生一份美好的寄托。

二、陶渊明的代表作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非常高深,他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他的山水田园诗和清新自然的散文。

以下是他一些著名的作品: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追逐一只飞禽的过程中偶然地遇到了一个“桃花源”,并最终选择留在“桃花源”,过着舒适自然的生活。

这篇文章既是一个美好生活的寄托,又是一个关于追求幸福的启示。

2.《草》《草》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他热爱自然的心态和才华。

他用清新的文字简洁地描绘了草的各种形态,并在最后将草与社会生活做了一个精妙的比照。

3.《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借助温暖的语言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他将自己的心声凝练于诗中,表达出了他离开政治生涯,选择回到田园生活的决心。

4.《临江仙·滁州西涧》《临江仙·滁州西涧》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在滁州西涧游玩的情景,以及他对清凉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

陶渊明

陶渊明
诗 五 首
焦作十八中 初二五班
30.
饮 酒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 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 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 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 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 居》、《饮酒》。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 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 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 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 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 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 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 死亦足! 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 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 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 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 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 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 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 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 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 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 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

陶渊明简介及作品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以下是整理的陶渊明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陶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

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元勋,***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参***、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

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人物生平/陶渊明[东晋诗人]1、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

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

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精选陶渊明的十五首古诗

精选陶渊明的十五首古诗

精选陶渊明的十五首古诗:1.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 《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陶渊明的古诗

陶渊明的古诗

陶渊明的古诗
1.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4.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5.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6.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7.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

陶渊明(最全)PPT课件

陶渊明(最全)PPT课件

(二)崇尚“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 天真的性情。道德修养上 “抱朴含真”;生活道路上 “归园田居”;生死观念上 “纵浪大化” 。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
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10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题材内容
❖ 诗歌分类:共存诗120首 ❖ (一)田园诗 ❖ (二)咏怀诗 ❖ (三)咏史诗 ❖ (四)行役诗 ❖ (五)赠答诗
9
陶渊明的思想
❖ (一) 安贫乐道的思想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 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努力保 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鄙视出仕,但绝不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 又希望功成身退。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 但是他能用“道家思想”来求得平衡。 “猛志逸四海”、“有志不获骋”、“猛志固常在”。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先师有遗训,忧道不 忧贫”。“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贫富常交战,道 胜无戚颜” 。
8
3、思想个性(以辞官彭泽令为界分两期)
前期:积极谋仕,有“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又依顺 自然,有“遁世以独善其身”的随事行藏。 (以儒为主)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儒 道 双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 ——《感士不遇赋》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5
两个分期:
1、前期(41岁以前)渴望进取。 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 、彭 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隐居 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

初中陶渊明的作品

初中陶渊明的作品

初中陶渊明的作品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杂诗》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诗词鉴赏6篇

陶渊明诗词鉴赏6篇

陶渊明诗词鉴赏6篇陶渊明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

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

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形影神三首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神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老庄哲学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语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

”都表示了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神贵于形的观念。

同时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

”即指出了形、气、神三者对于生命虽各有各的功用,然三者互相联系,不可缺一。

又如汉初推崇黄老思想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说:“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好读书,不求甚解‛,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琴可以寄意,书可以会意,在乎
意,不在乎形
苏轼: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
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
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
旷且真
真: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灵一致
善良
《南史· 隐逸· 陶潜传》:‚汝旦夕
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
妹居住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孟
嘉是东晋名士,对陶渊明的性
格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9岁时第一次做官,任江
州祭酒,不久辞职,后又做过
幕僚、参军。41岁时,请求调
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辞
官归隐,终生不仕。
据《宋书》记载,陶渊明
任彭泽县令时:‚郡遣督邮至,
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我不能折腰向乡里小
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向往。因为 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 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
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
歌的理蕴,它更带来独特的效果。
四、陶渊明的田园 精神田园:《归去来兮辞》“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回归精神田园的姊妹作品《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四、陶渊明的田园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 象表现出来。
如 《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四、陶渊明的田园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
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
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
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 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所以最后 ‚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 海‛的猛志。他的归隐,实际是自
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
结果。
四、陶渊明的田园 陶渊明诗歌创作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为 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田园诗。 他的田园诗不仅描写田园景物之美,田园 生活之趣,而且真切写出了自已身处其中的悠然 自得的心境和隐居躬耕的甘苦,劳动的艰辛和快 乐一览无余。
关于‚菊‛
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品质的高洁
关于‚菊‛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关于‚菊‛
复愁 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关于‚菊‛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关于‚菊‛
题菊花 (唐)黄巢
《陶渊明传》:颖脱不群 任真自得
率性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陶渊明与酒
二万钱、葛巾漉酒、《饮酒》、“但
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
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 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四、陶渊明的田园 精神田园:《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 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
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四、陶渊明的田园 精神田园:《归去来兮辞》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 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 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
四、陶渊明的田园
陶渊明的精神田园实质: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 社会是和平安Βιβλιοθήκη 、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
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
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 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
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
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 天氏之民欤?
不解音律但蓄无弦琴 《宋书》 “潜不解音声,而蓄素 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 寄其意。‛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 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
这首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 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 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 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 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 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 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
地位。但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 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 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 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
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
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
心不能不有所消减。
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 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 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表达 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自然:艺术表现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
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自然:
‚平淡朴素‛ 的艺术风格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苏轼评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生活
怡然自得。
后其住地失火,迁居后生
活比较贫困,‚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
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
庞主簿邓治中》)甚至上门乞
讨。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穆‛。
四、陶渊明的田园 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 安,对人生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 ‚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 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
灼不安。所以,陶渊明的诗作也不完全都是平静
祥和的,其中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四、陶渊明的田园
对陶渊明精神田园的评价:

自然:
陶诗的语言 平淡自然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 淳。‛元好问评价
三 关于陶渊明的归隐
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 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 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
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
《杂诗》
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
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 成身退。安贫与求富在他心中 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 “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 交战,道胜无戚颜。”所以即 使在他晚年贫困的时候,也没 有放弃他为人的准则。
道的艺术表现:菊 菊是陶渊明高风亮节的隐逸人 格的象征,也因此成了中国文 学中象征高洁远致的意象。
关于‚菊‛
形:纤瘦的身影 味:淡淡的幽香
四、陶渊明的田园 陶渊明的解答: 《形、影、神》 “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 。这 近于《古诗十九首 》
“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 。这近于 建安文学
四、陶渊明的田园 《神释》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 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 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 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
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
真谛。
四、陶渊明的田园
人生真谛: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 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
求的本质吗?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
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 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于‚菊‛
宋代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关于‚菊‛
宋代 苏轼
《赠刘景文 》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一、陶渊明其人 二、陶渊明的自然 三、陶渊明的归隐
四、陶渊明的田园
五、《归园田居》赏析

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
(365—427)又
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