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
一、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1、护士应当遵循《护士办法》中规定的护士的义务,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2、护士在工作中有获得与患者疾病治疗、护理相关的信息的权利,应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
3、在工作中不随意谈论患者及家属不愿公开的患者信息。
4、在进行暴露性护理、治疗、检查操作时,应关门、用隔帘或屏风保护患者隐私。
5、对涉及到患者隐私或敏感问题的医疗护理信息收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场所,避免信息传播。
6、教学、参观等活动应提前告知患者,并征得患者同意。
二、保护患者隐私措施
1、评估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
2、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护士不得私自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资料、病史、病程及诊疗过程资料。
3、护士要注意在言谈中不得擅自议论患者及家属的隐私。
4、对特殊疾病的患者,医护人员床头交接时不应交接医疗诊断,应为患者保守医密。
5、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私处处置时,应有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
6、除重症监护病房外,住院病室要做到男、女患者分室。
7、医护人员进行暴露性治疗、护理、检查等操作时,应加以遮挡,并避免无关人员探视。
8、对于院内或科室内安排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参观、学习活动,应征得患者同意,并告之学习内容,不得随意拍照。
9、除实施医疗活动外,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病案科同意,阅后应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1.护理人员必须尊重、关心和爱护患者。
(1)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及首问负责制。
(2)恰当称呼患者,不得以床号称呼患者。
(3)提供优质护理,做到“七声、六心、四动、三勤”的规范服务,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4)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食堂根据不同患者的特殊要求提供营养套餐。
(5)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2.凡实施具有侵害性的护理操作前,护士应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3.注重保护患者隐私,每张床之间设有隔帘。
护士在为患者做暴露性检查时使用隔帘遮挡。
注意保护性医疗,不随意讨论患者的病情,不打听和泄露患者的秘密与隐私。
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和措施
患者隐私保护具体措施患者诊疗过程中隐私的保护:1、患者就诊时应避免诊室内无关人员的逗留。
2、为患者做诊疗查体、行导尿术、灌肠、会阴冲洗等处置、衣辅助检查时可以通过诸如进行屏风遮挡,床单位间进行活动帘隔离、严格就诊区与候诊区划分、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时的语言轻柔等措施来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3、在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暴露的诊疗活动后,应待患者将暴露部位遮盖后方能喊入下一名患者;对术后的患者,在转运患者途中医护人员应注意避免患者隐私部位的暴露。
患者的医疗文书资料供给过程中隐私的保护:1、设立专人窗口和人员发放,患者须凭自己的病历和有关单据才能取到报告,如患者病情不允许可先签署授权委托书后由授权委托人代领。
影像科、检验科不能把患者做的检测报告单随意挂在科室门前的指定场所,让患者和家属自己去查找和领取。
2、为患者做诊疗查体、行导尿术,灌肠,会阴冲洗等处置、及超声、心电等辅助检查时可以通过诸如进行屏风遮挡,床单位间进行活动帘隔离、严格就诊区与候诊区划分、医护人员与病人交谈时的语言轻柔等措施来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3、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患者享有不公开自己的病情、家庭史、接触史、身体隐私部位、异常生理物征等个人生活秘密和自由的权利,医务人员不得非法泄露,如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为诊疗或学术报道需要,需先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方可拍摄、报道。
5、医务人员未经区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
6、当患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优先。
比如,被查出传染病的病人,医生有义务和权利按照规定上报,并告知与病人亲密接触的人。
7、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不得违反国家法律。
其他特殊情况:一、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时,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和措施保护患者隐私权是医疗系统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需要向医务人员提供个人的敏感信息。
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确保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和措施:1.法律和法规:许多国家都通过了法律和法规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这些法律和法规规定了医务人员和卫生机构在处理患者个人信息时需要遵守的规定,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和存储等方面。
2.患者同意: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通常会要求患者签署同意书,以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来使用其个人信息。
这种同意通常会说明医务人员可以如何使用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哪些信息可以分享给其他医务人员或第三方。
3.数据安全:医疗机构需要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这包括采取技术措施来保护患者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例如使用加密技术来传输和存储数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患者信息。
4.培训与教育: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关于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培训和教育。
这包括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处理患者信息的最佳实践、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隐私侵犯的情况。
5.访问控制:医疗机构应该采取措施来限制对患者个人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这包括确定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患者信息,并对访问进行记录,以便进行审计和追溯。
6.共享信息的限制:医疗机构应该限制患者个人信息的共享。
只有在患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患者信息分享给其他医务人员或第三方。
医疗机构应该确保与他人分享患者信息时,只分享必要的信息,并且要对信息的使用进行监督。
7.匿名化和去标识化:在研究和统计分析等领域,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匿名化或去标识化技术来保护患者隐私。
匿名化和去标识化可以去除患者个人身份信息,以便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确保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8.隐私审计:医疗机构应该进行隐私审计,以确保其采取的制度和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
隐私审计可以发现任何违反隐私规定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一、背景保护患者隐私旨在保障患者的基本权利,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
二、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1. 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经过严格保密。
管理制度要包括患者信息收集、使用、保存、修改、删除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安全。
2. 患者信息收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信息收集制度,这个制度要包括患者信息的采集范围、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人员、使用范围、使用目的、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并由法律部门进行审查合法性。
3. 患者信息使用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信息使用制度,明确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患者信息,以及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等规定,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
4. 患者信息保存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信息保存制度,规定信息保存的期限、保存的方式、保存的安全、保存的备份等方面的规定。
5. 患者信息修改、删除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信息修改、删除制度,要求患者本人在提出修改或删除要求时,证明身份,并注明修改或删除的项目。
6. 患者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信息的使用范围,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内部员工的危机意识,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
三、保护患者隐私的措施1. 实行“责任与义务”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应当知悉保密的必要性,建立保密意识,明确保密责任和保密义务,以便优化保密管理。
2. 加强专业化培训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患者信息保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保密技能的培训,提高保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 采用技术手段医疗机构应采用安全防护的技术手段,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降低患者信息泄露的风险。
4. 建立内部保密制度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信息等级,建立相应的保密等级,制定不同的保密措施,实现保密文件的追溯查询功能,防止信息泄露。
保护患者隐私规章制度和要求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规章制度和要求措施1.法律法规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得到合法保护。
2.内部隐私保护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内部隐私保护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流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隐私的重视程度。
3.隐私告知和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信息前,应向患者告知其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目的、范围和方式,患者应给予明确的知情同意。
4.信息脱敏和匿名化处理:医疗机构应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可以将数据匿名化,确保患者个人身份不被识别。
5.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网络隔离等手段,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6.严格的权限管理:医务人员应具备特定的权限才能访问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医疗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设定不同的权限级别,并定期审核和更新权限。
7.严禁私自查阅患者信息:医务人员严禁私自查阅与其工作无关的患者信息,如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设备(如电脑、移动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包括定期升级系统补丁、使用安全的操作系统、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
9.隐私事件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患者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其他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制止和消除隐私泄露风险。
10.加强监督和检查: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隐私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隐私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之,保护患者隐私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和伦理要求。
通过建立和完善保护患者隐私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增强公众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及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及措施
1、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1)医务人员应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漏患者的隐私。
(2)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患者隐私
2、保护患者隐私措施
(1)医务人员在向患者家属履行告知义务时,要保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向医务人员公开的而不愿他人知道的个人隐私。
(2)在公共场所不得讨论患者的疾病信息,言谈中不得擅自议论患者及家属的隐私。
(3)未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医务人员不得向他人泄漏可能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缺陷及有损个人名誉的信息,不得私自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资料、病史、病程及诊疗过程资料。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将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公布或传播。
(5)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使其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得到尊重。
(6)对特殊疾病的病人,医护人员床头交接时不应交接医疗诊断,应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7)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私处处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
(8)医护人员进行暴露性治疗、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应加以遮挡或避免无关人员探视。
(9)住院病室要做到男、女患者分开,多人病室各病床之间有保护患者隐私设施。
(10)对于院内或科室内安排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参观、学习活动,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告之学习内容。
(11)除实施医疗活动外,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医务部同意,阅后应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12)心理咨询和治疗应在相对封闭环境中进行,保障患者隐私不被泄露。
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及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及措施一、高度重视患者隐私权: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患者隐私权,并将其确立为机构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领导层要强调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使全体医务人员都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二、建立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明确患者的隐私权与保密责任。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隐私权保护政策:明确患者隐私权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强调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和保护责任。
2.隐私保护责任制:明确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信息时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隐私保护规定的后果,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
3.隐私保护流程:明确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信息时的流程和规范,包括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4.隐私保护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患者隐私保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和能力。
5.隐私保护监督和评估: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对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三、加强患者信息的保护:1.严格限制患者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患者同意的范围和目的来使用其个人信息,并不得擅自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2.建立安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采取技术手段来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加密技术和权限管理等。
3.加强对患者信息的保密意识: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信息保密的意识培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不得将患者信息透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士或机构。
四、建立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1.建立投诉渠道:医疗机构应建立便捷的投诉渠道,以便患者及其家属提出对隐私权侵犯的投诉和建议。
2.及时处理投诉:医务人员应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违反隐私权保护规定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加强对投诉的反馈和整改: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投诉的跟踪和反馈,并改进相关制度和流程,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保护患者隐私权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基本义务,医疗机构应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来确保患者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1.患者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医务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医治患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重其人格权和隐私权。
医务人员要做到语言文明。
2.医院的服务理念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仪表文明,举止文明,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3.医生由于自己职业的特点而获悉患者的病历和其他隐私负有不得泄露和公开的义务;涉及患者隐私的特殊检查报告单,不得向他人泄漏。
医师询问病史中获得患者的隐私,不得向他人泄漏;特别涉及夫妻之间的隐私未征得患者本人同意也不得向其配偶泄漏。
4.检查或查体暴露患者身体时,应有哀伤观念,应有防护设备,避免其他非医务人员围观,必要时患者亲属在场。
医生给妇女身体做检查时,除了检查医生外,其他人员回避(男医生检查妇女时,应有亲属或其他女性在场)。
5.医院做人流手术,妇科检查治疗等,医生在未事先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见习医生不得介入,否则视为严重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
6.单位集体体检涉及个人隐私相关材料一人一袋封存,直接交给本人,体检总表交给体检单位领导。
7.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37条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二:1.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切实尊重和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权,构建和谐关系,制定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院。
3.制定依据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4.释义患者隐私指病人不愿意告人或不愿意公开的有关人格尊严的私生活秘密。
尊重和维护患者隐私权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5.内容5.1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使其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得到尊重。
5.2医护人员未经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信息、病史、病程及诊疗资料。
5.3病历的借阅与复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申请人为患者本人,应当提供其有效身份证;申请人为患者代理人,应当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以及代理人与患者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和授权书。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一、医护人员有义务为患者保守秘密,维护患者的权益,尊重患者的尊严、文化、宗教背景,保护患者的隐私。
二、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保护隐私的就医环境,如环境设置、隔帘安装、患者安置等方面。
三、任何人不得因私获取、利用患者各类信息资料。
不在公共场合或向无关人员讨论患者的病情、生理缺陷、身世、生活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特殊生活经历等。
四、建立完善的医学教学管理制度,使患者隐私得以保护,实习教学前应告知并取得患者的代理人(监护人)同意。
五、在进行可能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时清醒患者应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并做妥善遮蔽。
若为异性患者须有第三人在场。
六、不得将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公布或传播。
七、对于可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等,医护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时,注意不违背保护性医疗制度,使用规范性语言,注意语言艺术和效果。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制度
1.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不可擅自泄露患者隐秘资料。
患者住院期间经治医生应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患者住院期间的病例档案不得随意外借。
若需要复印可复印部分,患者必须携带身份证等相关证明,到医务科办理相关手续(科室应严格按照病历复印、借阅管理制度执行)。
3.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通风,不得大声喧哗,做到:检查轻、脚步轻、关门轻、讲话轻。
医生查房时,严禁大声汇报病情和讨论病情。
4.对女患者隐私部位的检查,若检查者为男性工作人员,应有两位以上工作人员在现场。
5.对患有性病、艾滋病等患者,医护人员不得歧视,应保护患者隐私,不得随意暴露患者的病情。
6.门诊诊室接诊时,应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7.病房应设有屏风等设施,治疗或检查时,注意使用屏风隔离。
8.在医院公共场所(电梯、食堂等)严禁谈论病人的病情,不得与病人治疗无关的其他医务人员谈论病情。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及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及措施首先,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明确的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
这包括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管理患者隐私保护工作,制定详细的隐私政策和流程,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个人健康信息时需要遵守的规定和原则。
其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知晓个人健康信息的保密性,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患者信息,如何妥善保护和处理这些信息。
第三,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护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
例如,建立和使用安全的电子病历系统,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法访问和获取这些信息。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防火墙、权限管理和审计机制等措施,对未授权的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
第四,医疗机构应当与外部合作伙伴签订严格的保密合同。
这些合作伙伴可能包括诊断实验室、药品供应商等,他们在处理患者个人健康信息时也需要遵守同样的隐私保护原则和措施。
第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
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医务人员对患者个人健康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仅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使用这些信息。
另外,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隐私保护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患者隐私保护的水平。
最后,医疗机构应当对侵犯患者隐私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对于违反隐私保护原则的医务人员,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对其进行内部制度的处罚,从而强化患者隐私保护的意识。
总之,保护患者隐私是医疗行业必须重视和积极采取措施的一项工作。
通过建立明确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员工培训、采用技术手段保护健康信息、与合作伙伴签订保密合同、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以及对侵犯患者隐私行为的严肃处理,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和措施1.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的首要步骤是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国和地区都有针对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法律,例如欧洲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美国的《健康保险携带及责任法案》(HIPAA)等。
医疗机构和医生必须熟悉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以确保患者隐私得到合法的保护。
2.内部政策和流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内部政策和流程,明确患者隐私的保护措施。
这些政策和流程应包括认识到患者隐私的重要性、合规性要求、员工培训、违规惩罚等方面的内容。
3.最小化信息披露原则:医疗机构应遵循最小化信息披露原则,只收集、使用和披露患者个人信息的最小必要量。
这意味着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收集必要的个人信息,只使用这些信息来提供医疗服务,避免超出必要范围的信息披露。
4.保密协议和非披露协议:为确保患者隐私的保密性,医疗机构可以与员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签署保密协议或非披露协议。
这些协议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补救措施。
5.技术安全:医疗机构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来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这包括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建立安全防火墙、实施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措施、定期更新和维护系统等。
6.员工培训: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应向员工提供关于患者隐私保护的培训。
这些培训应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内部政策和流程、了解个人信息的敏感性和保密性、掌握安全措施等内容。
7.患者知情同意:医疗机构在收集和使用患者个人信息时应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患者应明确知道他们的个人信息将用于何种目的,以及谁可以访问这些信息。
医疗机构应确保患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同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们。
8.审查和监督: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这可以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评估。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还应对医疗机构的隐私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和措施
一、医务人员自觉保护患者隐私,除法律规定外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患者情况。
二、不向他人、媒体公开其病情、隐私、个人相关资料及诊断治疗中的一切情况。
三、因各种原因需拍摄患者的照片时,均需事先征得患者的签名同意。
四、新闻媒体部门需了解患者情况时,必须经过医院党委办公室安排,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后,由医务科、护理部予以协调,安排相关人员接受采访。
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患者的情况通报给新闻部门。
五、除规定可以查阅病案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如需查阅或使用病案内的资料,首先必须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书面签名同意。
六、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依法享有隐私权。
如果患者提出的保密内容有违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对患者健康恢复不利、或有违他人健康,则应向患者说明保密的不利影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如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卫生部传染病上报的有关制度实行。
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和措施
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和措施首先,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隐私政策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
该制度应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对患者个人信息的处理方式、权限和责任。
制度还应明确规定违反隐私政策的处罚措施,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其次,医疗保健机构应采取技术和物理措施来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例如,医疗保健机构应采用安全的电子病历系统来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并限制访问权限。
同时,机构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查,并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以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医疗保健机构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隐私保护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隐私政策、患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方式、处理患者信息时的注意事项等。
机构还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隐私保护意识和知识的测试,以确保从业人员能够恰当地处理患者个人信息。
对于外部合作伙伴,医疗保健机构应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
合作伙伴如有必要接触患者信息,机构应要求其遵守相同的隐私保护标准,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督和审计。
对于患者本人,医疗保健机构应提供选择是否共享个人信息的权利。
当机构需要共享患者信息时,应提供明确的解释和选择,以便患者做出知情且合理的决策。
此外,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投诉和处理机制,以应对患者隐私保护方面的投诉和意见。
机构应提供一个渠道,让患者和相关各方反映问题,并及时处理和解决。
最后,医疗保健机构应定期进行隐私保护的自查和评估。
机构应委派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隐私保护措施的执行,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总之,保护患者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道德和法律责任。
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和措施,可以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的保护,同时增强患者对医疗系统的信任。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和措施
流程: 接到停电通知一备好应急灯一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一突 然停电后一采取措施保护抢救仪器的正常运行一开启应急灯一与电工联系一查询停电原因一加强巡视一安抚患 者一防火防盗 洗手注意事项、指征 注意事项: .当手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用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当手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用快速手 消代替洗手,同洗手方法相同。 .洗手方法正确,受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尤其要清洁指背、指尖。 .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和伤口前后。 .解除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前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之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药物和配餐前。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搬运患者时,正确使用轮椅、平车。 .候诊区接诊护士要巡视观察患者、评估患者跌倒的因素,病情转严重者优先安排。 .青年文明号值班人员要密切注意大厅来就诊的患者,有行动不便的患者要上前扶助或用轮椅、平车运送。 .指导患者及家属看护好孩子,不能乱跑、不能攀爬、远离锅炉及电闸。 .有明显的预防跌倒标识。 门诊患者摔伤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 应急预案: .患者不慎摔伤,第一时间发现人,立即通知门诊部。 .门诊部值班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迅速迅速就地进行全身检查,先查患者神智、四肢、躯体、活动度、测血 压、判断有无危机生命的症状,如无大碍,检查一下看看无外伤,通知相关可是医生。 .如有出血,则应先止血、包扎。 .如判断为骨折,则应先固定,然后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进行搬运。 .判断有无内伤和其他部位多发伤,应紧急处理呼吸循环紊乱,给予氧气吸入,立即送往急救中心救治。 .病情为重,来不及送急救中心的患者就近在注射室抢救。 .根据伤情及时进行对症检查和治疗。
保护病人隐私具体措施
保护病人隐私具体措施保护病人隐私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职责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具体措施: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保护病人隐私。
2. 建立健全隐私保护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隐私保护制度,制定详细的隐私保护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隐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限制隐私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仅获取和使用必要的隐私信息,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未经病人同意,不得擅自获取和使用隐私信息。
4. 加强隐私信息的保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隐私信息的保管,采取物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手段,保护隐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滥用和篡改等风险。
5. 提高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医疗机构应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加强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使其深入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
6. 限制隐私信息的披露:医务人员应严格控制隐私信息的披露,对非法披露行为进行严肃追责,根据病人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合法披露和告知。
7. 保护病人身份的隐私:医务人员在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泄露病人的身份信息,尤其在公共场所和社交媒体等易泄露信息的环境中要格外小心,确保病人身份的安全。
8.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对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隐私信息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9. 加强对外交流的隐私保护:医务人员在与其他机构和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时,应加强对隐私信息的保护,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隐私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10. 加强隐私信息的监督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对隐私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隐私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保护患者隐私相关制度与措施
鞍山市千山医院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与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切实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与措施如下:一、制度医务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遵守以下制度规定:1、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2、为病人保守医疗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
医务人员既是病人隐私权的义务实施者,同时也是病人隐私的保护者。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应一视同仁。
4、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
二、措施为使患者的隐私得到切实保护,医务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使其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得到尊重。
2、医护人员未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不得私自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资料、病史、病程及诊疗过程资料。
3、工作人员要注意言谈中不得擅自议论患者及家属的隐私。
4、对特殊疾病的病人,医护人员床头交接时不应交接医疗诊断,应为患者保守医密。
5、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私处处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
6、危重症病人在更换被服、衣物、翻身时,应尽量减少暴露。
7、为患者处置时要拉帘或关闭治疗室的门。
8、住院病室要尽量做到男、女患者分开。
9、医护人员进行暴露性治疗、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应加以遮挡或避免无关人员探视。
10、对于院内或科室内安排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参观、学习活动,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告知学习内容。
11、除实施医疗活动外,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医务科同意,阅后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医务科2016-12(修订)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
——拉蒂默。
保护患者隐私相关制度与措施
鞍山市千山医院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与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切实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与措施如下:一、制度医务工作人员在为病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遵守以下制度规定:1、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2、为病人保守医疗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
医务人员既是病人隐私权的义务实施者,同时也是病人隐私的保护者。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应一视同仁.4、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不得泄露。
二、措施为使患者的隐私得到切实保护,医务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使其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得到尊重。
2、医护人员未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不得私自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资料、病史、病程及诊疗过程资料。
3、工作人员要注意言谈中不得擅自议论患者及家属的隐私。
4、对特殊疾病的病人,医护人员床头交接时不应交接医疗诊断,应为患者保守医密。
5、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私处处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
6、危重症病人在更换被服、衣物、翻身时,应尽量减少暴露。
7、为患者处置时要拉帘或关闭治疗室的门。
8、住院病室要尽量做到男、女患者分开。
9、医护人员进行暴露性治疗、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应加以遮挡或避免无关人员探视。
10、对于院内或科室内安排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参观、学习活动,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告知学习内容。
11、除实施医疗活动外,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医务科同意,阅后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医务科2016—12(修订)。
患者隐私保护问题的改进措施
患者隐私保护问题的改进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一直是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经患者同意的隐私泄露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影响其医疗治疗和个人生活。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医务人员培训、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探讨如何改进患者隐私保护。
一、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是保护患者隐私的基础。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严格限制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访问权限,确保患者信息不被非授权人员获取。
另外,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更新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医务人员是患者隐私泄露的主要风险来源,因此他们应接受专业的隐私保护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正确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如何使用医疗信息系统、如何遵守隐私保护法规等。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患者隐私意识教育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隐私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心。
三、采用技术手段加强患者隐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机构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患者隐私保护。
比如,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提高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另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等生物识别技术,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患者信息,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隐私保护水平,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患者隐私保护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共同维护患者隐私权益,为建设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切实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特制定保护患者隐私制度与措施:
一、制度
1.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医疗及护理服务。
2.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
医务人员既是患者隐私权的义务实施者,同时也是患者隐私的保护者。
3.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应一视同仁。
4.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护士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
5.加强管理,凡违反规定泄露患者隐私的,按违反行风建设处理。
二、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了解隐私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因、病历资料、经济状况、患者的身世、生理、性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等。
提高医务人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提高与患者建立相互尊重的意识。
2.了解患者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忌语,使其在不违反医疗、护理规定的原则下得到尊重。
3.医护人员未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不得私自向他人公开患者个人资料、病史、病程及诊疗过程资料。
4.工作人员要注意言谈中不得擅自议论患者及家属的隐私。
5.对特殊疾病的患者,医护人员床头交接时不应交接医疗诊断,应为患者保守医密。
6.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私部位处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
7.危重症患者在更换被服、衣物、翻身时,应尽量减少暴露。
8.住院病室要做到男、女患者分开。
9.医护人员进行暴露性检查、治疗、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应加以遮挡或避免无关人员探视。
在注射室、检查室、妇产科检查室、抢救室、超声室、心电图室等设置隔帘。
10.对于院内或科室内安排的涉及患者隐私的参观、学习活动,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并告之学习内容。
11.除实施医疗活动外,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的病历,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医务科同意,阅后应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12.建立“一患一医一诊室”;单独急救室、注射室、换药室,男女患者分开。
13.X光片、化验报告单等都由医务人员保管,患者凭单领取。
14.设置候诊区、显示屏,实施了自动叫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