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行政班时代的教育追求

合集下载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23.07.26•【文号】教基〔2023〕4号•【施行日期】2023.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部署要求,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组织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显著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到2027年,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更加健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巩固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扩增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大幅增加;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全覆盖,融合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

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孟子强调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性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下,是非之心。

这四种善端视后“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设科,即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区别学生程度与授官职位的高低;射策即如今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6年,宋明帝立总明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是集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的机构。

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

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官人法。

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以《三经新义》为科考的标准教材;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养专业人才。

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

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概述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有何历史意义?答:洋务运动开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思想界涌动着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以及后来应用西方思想进行维新运动,并把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改革活动的维新派,他们在对社会的改良过程中也触及到教育领域。

(1)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早期改良派阶段、维新教育实践阶段以及维新变法时期,在每个阶段都独立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

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改良派维新教育总的特点是渐次推进的,以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在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实现整体改革方案,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等。

○2维新教育实践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主要措施包括:兴办学堂,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另一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有《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等。

○3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针对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京师大学堂,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讲求学习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2)维新教育的历史意义○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铭德雅行养习惯,气正志远铸精神

铭德雅行养习惯,气正志远铸精神

铭德雅行养习惯,气正志远铸精神“云溪东流入海洋,少海风吹丹桂香。

大美校园绽放新光,信义开端百年薪火扬。

------节选胶州六中校歌《铭德雅行是我们最美的语言》”近几年,胶州六中的教学与管理声誉鹊起,4500多名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人们惊讶:还是那所学校,还是那些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大幅度的提升?!带着这个疑惑,让我们走进第六中学,触摸她的发展脉搏,共同解析学校蝶变的密码。

一、教书育人德为先,铭德雅行养习惯德,寓意行正、目正、心正。

《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雅,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有正规标准,美好高尚之意。

铭德,指深刻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雅行,指行为美好合乎礼仪规范。

胶州六中很早就建有“雷锋精神永恒展室”,是青岛市第一所学雷锋基地,是青岛市首批五所“雷锋学校”之一,“建立一个基地,树起一面旗帜,学习一种精神,引领师生成长”。

学校长年坚持引导师生学习雷锋的刻苦钻研、爱岗奉献和助人为乐等优秀品德,用雷锋的品德和精神引领师生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教育形势的蓬勃发展,适应新时代学校教育要求,学校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书育人德为先,学校教育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传承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学校不断自我完善,内涵发展,特色鲜明,形成了“铭德雅行”的校训,铸成了“行胜于言”的校风,不断实践以铭德雅行为主题的德行教育,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思想道德教育。

二、气正志远谱新篇,铸造精神促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王国,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学校多年来一直倡导学习雷锋精神,在师生中倡导雷锋的钉子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

步入新时代,在创建青岛市学校德育品牌的同时,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以“二次创业”为号召,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工作中褒扬正气,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前进。

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规划

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规划

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规划
1. 制定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如提高教职
员工的专业素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等。

2. 分析幼儿园行政教育的需求:了解幼儿园行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收集相关
数据和意见,明确教职员工在行政教育方面的需求。

3. 制定幼儿园行政教育计划:根据幼儿园行政教育的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行政教
育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等。

4. 开展专业培训: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课程,提供教职员工所需的行政教育知识和技能,如团队管理、沟通技巧、学校法律法规等。

5. 搭建学习平台:建立行政教育学习平台,包括线上课程、电子图书馆等资源,提供
学习材料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6. 组织经验分享会: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让行政教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得以分享,
促进教职员工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7. 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行政教育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推进。

8.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教职员工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他们对行政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9. 定期考核和表彰:建立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的考核和表彰机制,对优秀的教职员工
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行政教育工作。

10. 不断学习和更新:行政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更新的过程,幼儿园行政教育工作人员应保持学习的态度,走在行政教育的前沿,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4篇

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4篇

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4篇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13月10日至3月16日,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为期7天的XX大学—XX市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培训。

开班典礼上,XX大学的项目主任XXX作了热情洋溢的开班讲话,XX市教育和科技局XX主任在开班典礼上,强调要求我们要从“静、守、学、思、安”5各方面做好本期培训,一是要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二是严格遵守本次培训纪律和规矩;三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四是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问题,要学以致用;五是要安心,在培训学习中注意个人安全。

这次培训重点学习了《贯彻“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启智慧教育时代》、《教研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学校机制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校基层党建的难点、热点与路径》、《国学文化与人文素养》等6个方面专题的内容,几位专家以丰富的经验知识、鲜活的实例、有趣的课堂互动学习以及精湛的理论阐述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在学习期间,还实地参观了XX市第七中学、XX市公益学校,在参观中,使我领略了“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真真含义,让我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如何管理好学校,如何当好一名好校长,一名好校长,就是要把自己的教职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惜。

本次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XX,杭州市公益中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XX和XX 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思政研究所副所长XXX。

XXX教授为我们讲解了“UMU”微课的应用及操作,这是一款全新的微课技术,在手机上操作,方便快捷,简单易学。

丁教授在课上为我们传授了一堂“教育信息化,开启智慧教育之门”教育理论课。

新时代信息教育,让我们来不及歇息和喘口气,要不然就真的赶不上时代,新时代教育信息给与人类最新的开创。

XX校长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让我们吸收了跟优越的养分,让我深深体会到: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师生关系。

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借鉴和发展了一些西方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此同时,还针对我国的教学现状,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育才中学“活动课时制”、人大附中“走班制”等。

随着教育理论和科技的发展,班级授课制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网络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有必要回顾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针对新形势,展望其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回顾;发展趋势展望教学组织形式是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主客观条件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它关系着教学过程的结构以及功能问题,决定着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程度,对教学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1]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面对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回顾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一)我国古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在封建制度确立之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学校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学生人数较少等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主要以口耳相传、自学辅导为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是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无固定的修业期限和上课时间,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讲授,教学效率很低。

这一教学形式极大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得到传承。

在封建制度确立之后,官学、私学都有很大的发展,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单纯的个别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一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随之产生。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王老师经常课后问自己“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亮点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这表明王老师具有()。

A.教学管理意识B.教学调控能力C.教学创造能力D.教学反思意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或者特殊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审视与重新认识,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

题干中,王老师经常课后问自己“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亮点在哪儿?不足在哪儿?”这表明王老师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意识。

2.在某校举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经验交流会上,马老师说道:“过程性评价就是多布置几次作业,并对学生的课业成绩做好记录,以便有据可查。

”该说法表明,马老师()。

A.缺乏同伴互助能力B.正确理解了过程性评价C.具备同伴互助能力D.片面理解了过程性评价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学活动正确而高效地进行,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题干中,马老师认为过程性评价就是多布置几次作业,并对学生的课业成绩做好记录,以便有据可查,这是对过程性评价的片面理解。

3.卢老师上课时总爱提问成绩好的芳芳,而对成绩不好的明明根本不提问。

下列对卢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卢老师没有促进学生平均发展B.卢老师没有做到以人为本C.卢老师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D.卢老师没有做到公平待生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既不是平均发展,也不是划一发展。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理想追求不同,具有差异性。

分层走班教学后如何管理行政班

分层走班教学后如何管理行政班

实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后如何管理行政班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更进一步强调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而要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差异,就必须摒弃“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学科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正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打破原“行政教学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层次学习班”为单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组织实施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策略的流动式学科教学型态。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上学期半期以后,学校率先在我们七年级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程改革,对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施行了分层走班教学。

经过半学期的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类学生在课堂上找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 体验着竞争的乐趣,能够“吃得饱、吃得好”;二类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老师更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也重新找回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欢欣,能够“吃得消、吃得了” 。

从而很好的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行政班中部分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的问题。

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班主任应该如何管理行政班?由于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以固定的行政班和走动的学科分层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两种班级共存,学生上课有分有合,因此这必然会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而且由于有相当多的部分学生不在原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 因此班主任并不直接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由于来自不同行政班级的同学上课时集中、下课后又分开,这也给任课老师的教学管理增添了难度。

后行政班时代班级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

后行政班时代班级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
考试 周 刊2 0 1 5 年 第 1 2 期
后 行 政 班 时 代 班 级 管 理 的 几 个 核 心 要 素
张海栋 李 西安
7 3 5 1 0 通 高 中新课 程 实行 选课 制 和 学 分 管理 , 促使 学 生 “ 走班” 上课 , 固定 不 变的 “ 班级” 形 式被 打 破 , 成 为 一 个动 态组 织 , 使 传 统 班 级 组 织 和 管 理 形 式 被 推 进 到 后 行 政 班 时代 。 本 文从 班 级 管理 实 际 出发 , 结 合新 课 程 教 育教 学理 念 , 着 重 阐述 后 行 政 班 时 代班级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 , 旨在 强调 新 课 程 理 念 指 导 下 , 班级 管理 要 为每 一 位 学 生 全 面 和 谐 发 展 服 务 , 使 每 一 位 学 生 个 性 得 到 充分发展 , 更 为每 一位 学 生 的 终 身 学 习 、 终 身 发展 奠 基 。 关键词 : 班 级 管 理 平 等 对 话 学 生 自治 后 政 班 时代


境, 使之生态化 , 搭 建 合 适 学 生 的成 长 平 台 。 让百花争艳 、 百 舸 争流 , 以 便 发 现 每 个 学 生 的 生存 需 求 和 生 存 价 值 。 班 主 任 要 以 求 变 思 维 和 宽 广博 大 的心 胸 。 接 纳 和保 护 学 生 身 上 刚 刚萌 芽 的 “ 枝 枝权 权 ” 和“ 旁逸斜出” , 帮 助 学 生 自我 发 现 。 让学 生 在 内心 深 处 明确 认 定 自己 与别 人 不 同 且不 属 于 任 何 人 , 使 他们 可 以在 许 多 团 队 中扮 演 不 同角 色 。 从而真正长大 , 逐步具备一些公 民 的素 养 。 这样 一 来 , 学 生 肩 上 就 有 了沉 甸 甸 的 责任 , 当 他们 融 人 任何一个新集体时 . 才 会具 备 未 来 社 会需 要 的团 队 意识 。 三、 激 励 是 促 使 学 生 自主 、 自强 、 健 康 成 长 的 保 障 现 代 教 育 致 力 于 同 生产 劳 动 相 结 合 . 培 养 全 面发 展 的人 . 现 代 教 育 关 注 学 生 的 主 体性 、多 样 性 和 发 展 性 ,尊 重 学 生 需 要, 注 意 把 学 生 需 要 引 导 至 构 建 完整 意 义 的人 的高 度 。 要 达 到 这样 的高 度 ,必 须 “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 “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 的 最 好 方 法 就 是 肯 定 和赞 扬 。林 肯 指 出 : 一 滴 蜂 蜜 比一 加 仑 胆 汁更 有 用 . 因为 人 人 都喜 欢 受 人 称 赞 。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评 价 起 着 学 生 衡 量 自我 的成 败, 认 知 自身 能 力 的 暗 示 作 用 。一 个 智 商 很 高 的孩 子 , 如 果 每 天 面对 的是 批 评 和 指 责 . 那 他 就 会 得 到 一 种 也 是 唯一 的信 息 : 我不 行 , 久而久之 , 他对 自己 的 能 力 产 生 怀 疑 , 心理就会压 抑 ,

理想国的教育观概述

理想国的教育观概述

理想国的教育观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于理想国家的构想,同时也包括了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概述:
宗旨与目标: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理想的国家和社会的公民,这些公民应该具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升华,进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的管理者应接受高等教育: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家的管理者应该经过深厚的哲学和伦理教育。

这是因为他认为,只有深刻理解道德和正义的人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并使其达到最高的社会秩序。

教育的阶段划分:
柏拉图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儿童时期注重德育,中期注重体能和军事训练,后期则进入哲学和知识的深度学习。

音乐与体育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对于塑造灵魂有积极的影响,而体育则对于培养健康的身体和纪律感有益。

艺术的审查与控制:
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较为保守,他认为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对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主张对艺术进行审查和控制,确保艺术的作用符合道德标准。

总体而言,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教育的思考主要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统治者的构想。

他认为通过深度的哲学教育和全面的德智体培养,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
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 程》,开放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 比男子少1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 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 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 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培养目 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实业教育与师 范教育;将分年课程规划、 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封建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 教育;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入学具保;奖励功 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爆发。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高潮
1、“庚子赔款” 2、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 “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3、 1908年美国决定从1909年起将庚款用于留美教育。
“先赔后退”
4、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严
格挑选。47,70,63) 5、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
“壬寅”学制(1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返回

我们该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什么——对话刘坚教授(之二)

我们该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什么——对话刘坚教授(之二)

添加 、删减 、修改 ,形成 “ 模块一单 元”的结构化 组织 。第二步 ,活动建构 与实施 。充 分利用 学生 资 源 ,开设系列活动课程 ,将各科学 习活动建 构为系 统 的课 内外 活动课 程 ,减 轻学 生 的课 外 负 担 ;各 项课 内外活动课程分别 由各班设计 、承办 ;所有 活 动 由学生 自主策划 、主持 、参 与 、评 价 ,教 师从 台 前退到幕后 ,由导演变为剧务 。
专 稿 主 持 人:姜平
E ma i l : c s j k y j p @1 6 3 C O L T ]
编者按: 2 0 1 3 年 9月 1 1日, 北京 十一 学校校 长在 《中国教 育报 》 发表 了《 后行政 班时代 的价值追求 》 文 ,介绍 了北京十一 学校在初 、高 中阶段 全面 实施走班上课 ,通过不 同学科在相 关学科教 室上课 ,实 现教 学资源与学 习过 程的对接 的改 革举措 和改革历程。行政班的取 消和班主任 的消失 ,学校形 态的 重大 变化 ,标志 学校进入后行政 班 时代 。这在 目前仍 然盛行 的班级授课 、批量生产 、流水作业的教育模式下 的确是独树一 帜 ,体 现 了对教育的深刻理 解。后行政 班时代的教育应该有什 么样的价值追求?北京十一 学校 ,我们该 学习什 么?本刊特 约记者姜平老师就这个 问题对刘 坚教授进行 了采访 。
特长 、优点 ,然后搭建 各种平 台 ,提供各 种机会 ,
姜平 :李希 贵 校 长在做 题 为 《为 了 自由呼 吸 十一学 校总结 了建校 以来 学校成 功 的基 因为: 的教 育 》的讲座 中 ,他 讲述 了一 系列形 象鲜 活的 具 体事例 , 介 绍 让 学生参 与 学校 决 策 、 体验 成功 , 校 长 、队伍 、理 念 与共 价 值 观 、体制 与 机 制 、 通 过 建设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寻找课 堂教 学规律 、 生 源 、改 革 创新 、条 件 与 资源 。然 后 ,学 校提 炼 出 今后 6年 的关 键 成功 因素 为 :教师 、机 制 、国 活用教 材等 以 实现 有 效教 育。 北京 十一 学校在课 际化 、课 程 、生 源 、经 费 、数字 化 、改 革 创新 。 程 实施 方式 的 多样 化 上是 怎样做 文章 的 ? 在 此 基础 上 ,对 关键 成 功 因素进 行 量化 分 解 ,得 出关 键成 功 因 素指 标 。学校 各层 级 、各 岗位 对 关 多样化 的课程实施方式 刘 坚 :在 新课 程 背 景下 ,北 京 十一 学校 直 面 键 成 功 因素 指标 的全面 落 实 ,是 实 现学 校 战略 目 挑 战 ,将 自己置 于 变革 的 “ 浪尖 ” ,探 索 出一种 标 的基 本保证 。 全新 的教学模式 ,使学 生真正实现了生动 、活泼 、 姜平 :刚 才您谈 到 十 一 学校行 动 纲要 》, 主动 的学 习 ,从而 “ 让学校成 为孩子喜欢 的地方 , 让课 堂 成 为孩 子思 想生 长 的地 方 ”。他 们 把课 堂 我 注意 到 , 其 中谈 到课 程 是 学校 最 为重要 的产 品 , 也 是 学校 的核 心 竞争 力 ,必 须着 眼 未来 ,立 足 实 教 学改 革作 为课 程 改革 的重 点 。课 堂 教学 改革 是 实 施素 质教 育 、提高 教学 质量 的主要 阵地 和基 本 际 ,通 过 对 国 家课 程 的 开发和 学校 课 程 的建 设 , 系统 开发 满足 学生 需求 、充 分 落实 学校培 养 目标 途 径 。在 课 堂教 学 中 ,坚 持教 师不 断 引导 学生 学 的 校本课 程 。在 十一 学校 ,国家课 程 、地 方课 程 、 会 学 习 ,其 核心 和基 础 是引 导 学生学 会 阅读 、学 校 本 课 程 是 如 何 实现 整 合 的 ? 会思考 、学会表达与交 流 ;坚持让学生 自主学习 , 从课 内和课 外保 证学 生 独立 学 习 的时间 ,充分相 走 向整合 的课程文化 信 学生 自主学 习 的潜 能 ,不断 地把 学 习 的主动权 刘坚 :北京 十 一学 校 “ 基 于 学校 培养 目标 的 和责任还 给学 生 ;坚持合作 学习 ,培养 团队精 神 , 课 程开发与实施 ”, 根据学 生的兴 趣 、爱好 、特长 、 采取各种形式 ,鼓励 和要求 学生进行合作学 习,让 潜质、 未来 的职业需要 , 构建 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 , 学生在相互 帮助 、 相互沟通 、 相互质 疑中共 同成长 、 开发 了适合学 生选择的课程 ,通过对课 程的构建和 共 同进步 ; 坚持 以学论教 、 因学定教 , 努力做到 “ 该 开发 ,最大 限度 满足不 同学生 的成长需 求 。几年下 讲 的大胆讲 ,不 该讲 的坚决 不讲 ” ,把 教师 的教 来, 学校对 国家 、 地方 和学校的课程进行整合梳理 , 用 在刀 刃上 ,用 在解 决影 响学生 实 现 “ 最近 发展 便有 了 2 0 3门校本课程 ,其 中,1 9 9门为选修课程 。 区” 的问题 上 ,真正 实现 少 教 多学 ;坚 持 以人 为 即使数理化 生 ,每一 门学科也变 为有 5个不 同难度 本 ,面 向全 体学 生 ,在引 导学 生 自主学 习的基础 的分层课程 ,学 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需求 ,选择不 同 上 ,自然地把 教学建立在每个学生原有 的基础上 , 的数理化生 ,其他学科亦然 。 从实 际出发 ,引导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 习 , 关 于课程整合 ,十一学校教师 的通 常做法 ,先 树立信心 , 激发兴趣 , 使学习进入 良l 生 循环 的机制 。 针对学生 的特点 和认 知发展规律 ,设 置了 “ 引桥 ” 让课堂成为演练学 生思维 的舞 台 ,而不是直观 课程 , 进行全 面的课 程资源整合 。 第一步 , 整体设计 , 化 、表面 化 、形式 化 的演练 场。 不 同的课 程需要 即在不增加学 生课业负担 的前提下 ,将课 内和课外 不 同的实施方式 ,设 置如此丰富多样 的课程是 由于 教材整合 ,基本 教材和阅 渎教材整合 ,通过综合实 它们各不相 同的课 程价值 ,而不 同的课程价值则需 践 活动提取学生 资源 , 帮助学生整体构建课程体系 。 要不一样 的实施 方式 。于是 ,北京 十一学校建设 了 课 内外基本教材 整合 以课程标准 为依据 ,以话 题为 许多实验 室 、活动室和阅览室 ,设计 了综合实践活 动 和研究性学 习 ,甚 至连校外实践也 列入 了课表 。 主线 ,根据学 习者的年龄 、心理 、个性 发展特点 ,

关于中山后教育强市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关于中山后教育强市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GDJ Y关于中山后教育强市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思考文/刘传沛2005年12月,中山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为中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山教育今后的持续发展蓄积了巨大的能量。

创强之后中山教育该如何发展?明确今后中山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对我们认清历史责任,把握好机遇,确立以后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针大计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教育强市后,中山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是:形成一种共识,用心办教育,全力谋发展;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树品牌;确立一个目标,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增强中山教育综合实力。

中山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围绕中山教育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依纲据本,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围绕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实现富裕安康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围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

今后教育内涵发展的总要求可概括为“强队伍,精管理,优课堂,兴科研,重人文,创特色,铸品牌”。

(一)强队伍一是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教科文卫办主任、教育局的科长相当于一支军队的前方指挥员,统领一方,重任在肩,既要正确理解、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上级有关政策,制定科学的规划,作出科学的决策,又要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直接面对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单位工作的成败。

教办主任和科长要认清形势,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成为领导放心、群众满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育行政干部。

二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要树立全局意识,胸怀宽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提高自身形象和品德修养,达到形象过得硬;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学识修养,达到本领过得硬;要深入群众,倾听师生声音,抓好细节,达到服务过得硬;要善于合作,敢于负责,勇于创新,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实效,达到管理过得硬。

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个人心得体会(通用6篇)

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个人心得体会(通用6篇)

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个人心得体会(通用6篇)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个人心得体会篇1 课余时间我们英语办公室一起学习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有了新的体会。

《总体方案》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有利于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而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是践行者,要跟从国家大方向,从小事着手,从每一节课着手。

我也赞同《方案》中的这一点。

学习的成果,是一个多重努力的参与过程,也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其中,有情商、智商、志商、语商等多因素的融入并决定,分数只是多因素融合后的一种结果。

浮出水面的是可以直观到的智商的结果——分数,然而潜存在水下的是不容易发现的共同培育着智商的情商、志商、语商等一系列素养。

说实话,长期的循环工作已经让我退去了刚上班的热情。

然而增值评价这一项正好激活教师生机。

增值评价强调的是学生进步的增幅,而不是单调、机械的数字;强调的是学生较之原有学业的增值分,而不是孤立静态、固化凝止的数量符号。

增值评分法的引入,给我们洞开了考察教师教学力的一扇新视窗。

毕竟,我们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太执着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传统数据链的一成不变的固化分析上。

而引入增值评价的积极作用在于拓展教学评价的多渠道,消解了评价的种种遮蔽,敞亮了评价之眼的洞察深度。

其一,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更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之方法,激发教育教学活力和积极性。

其二,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完满享受学习的高峰体验。

其三,真正有助于教育公平的落实,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创新活力的迸发和科学化发展。

从发展的意义看,增值评价确实拥有可以期待的远景,有待教育评价界的切实努力。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 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 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 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培养目 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实业教育与师 范教育;将分年课程规划、 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封建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 教育;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入学具保;奖励功 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 制度依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 书院普遍改为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
对旧教书先生进行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 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学应开设的课程。到 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5万多所,学 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人。高 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 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尚公”、 “尚实”、 “尚 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
五、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留日高潮的兴起。
“癸卯学制”的
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
“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 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 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 。
“癸卯学制”中的

【doc】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

【doc】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

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第20卷第3期2003年9月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肌皿m强皿玳西删咖T固AlⅡ唧皿0D衄VOL.20No.3Sept.2003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莫志碧(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广西武鸣5~100)摘要:多数中等,高等学校人员结构比例失衡,专任教师少,行政人员偏多.充分利用富足的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既能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关键词:行政人员;班主任;可行性;优越性;措施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8-696X(2003)03-0041-03 InnovationinClassManagement:OnAdministrativeStall’AstheTeacherin ChargeofaClassMoZhibi(GuangxiSecondarySchoolforNationalities,NanningGtmngxi532400,Ch ina)Abstract:Inthisessay,theauthorexpoundsanewapproachofinnovationincla ssmanagementinschools. Theadvantagcsofadministrativestaffastheteacherinchargeofaclasslieinth at:itc蛐makethemostofthe surplusadministrativestaffandimprovetheirqualitiesaswellasbringtheiract ivitiesforworkintofullplay;italsoe.snlessentheteachingstaffsburdenwiththeaimofimprovingtheirqualit yofteachingandenhancingthedevelopmentoftheschoo1.KeyWords:administrativestaff;teacherinchargeofaclass;feasibility;advan tage;messuI~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学校不仅要在专业的设置上有创新,也要在教职工的工作安排上有所创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部分大中专院校和高级中学,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线教师不足,行政工勤服务人员过剩的矛盾.一线教师工作量大,甚至超负荷工作,行政勤服务人员工作轻松,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如何为一线教师减负.把教师从教学,班级管理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从工作量,工作强度上缩短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差距,缓解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矛盾;让一线教师心情舒畅,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择部分品德高尚,作风优良,能力出众,责任心好,上进心强,虚心好学的行政人员兼任班主任.这一举措有其可行性和优越性.一,可行性(一).从学校行政人员的自身条件看;1.多数行政人员接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他们的文化素养好,上进心,责任心较强,愿意接受挑战;敢于刨新,具备了担任班主任工作所需的思想道德品质,理论知收稿日期:20n3一n7—10作者简介:莫志碧(1%4一).女,广西平乐人.讲师.识和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只要稍加培训,他们完全有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2.,行政人员在当前时代发展的推动下,本身普遍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正超越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哲人苟子说过;”学不可以已.”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不断的进步.行政人员因其在学校的地位及适应形势的发展,继续学习的愿望更为强烈.担任班主任不仅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交际,表达,书画等基本功.因此,担任班主任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摸式,非常值得行政人员去尝试.3.多数行政人员没有教学任务,工作相对清闲,在时间和精力上比一线教师更为富足.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信息,为担任班主任从理论学习上提供了保证.4.行政人员长期在教务,后勤服务等行政岗位上锻炼.积累了协调,合作和组织管理等能力,形成了耐心,细致,勤恳,负责的良好品质,这是班主任工作所必需的.(二)从学校的管理角度看一41—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作者\奠志碧1.多数中等,高等学校人员结构比例失衡,专任教师少,行政人员偏多.多余的行政人员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校领导要顺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推行全员聘任制的趋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行政人员,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利用富足的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符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2.”学可为师,行可为范”,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应该成为行政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学生眼里,教职工均是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因此,所有的教职工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这是义不容辞的,是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领导要设法创造一个全员管理,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局面.所以,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符合“全员教育”的客观要求.3.”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为教职工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能力;满足教职工自身完善的愿望;使教职工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让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是增强行政人员实践能力卓有成效的好方法,它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4.目前,我国部分大中专院校开始实行行政人员挂钩教研组,与教师共同参与教育科研,共同帮助学困生,违纪生;为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提供了充分的实事根据. 综上所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是可行的;也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二,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班主任的工作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为主,班主任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与学主交谈能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班主任还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讲究教育方法.因此,要真正管好一个班级,当好一个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富有责任心,追求上进的行政人员任班主任后,必定会虚?tl,向教师们学习,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管理经验;工作之余还会博览群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使尽各种”招数”,寻找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因此,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这一体制会促使行政人员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后,工作内容有了变化,工作量,工作压力也随着增大,碰到的问题也增多了.这一切对行政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洞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它必定会促使行政人员去思考,去观察,并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接受挑战并获得成功.所以,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将促成其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2.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国加入wT0后,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使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要求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的研究者.然而,传统的班主任任命模式是主科教师,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科任教师既要忙于教学又要担任班主任, 很多琐碎的事都得去做;繁重的工作既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首先要让一线教师从琐碎的班级管理中走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研教改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他们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把教学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做准备.教师如果成为研究者,就可以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从而真正地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3.有利于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拿破仑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并从中体验成就感,但是,成功是需要机遇的.行政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绝大多数的行政人员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在行政人员当中,也不乏有优秀者.他们有才能,有责任心,由于长期从事的是一些琐碎,轻松的活,不必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久而久之,使部分行政人员养成懒散,工作效率低,工作方法守旧,不思进取的不良作风,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教育管理是领导,老师们的事.让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实际上是给行政人员提供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展示才华的舞台.行政人员从”后台”走到”前台”,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每天面对着几十名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真诚坦率,热情文明,勤奋好学,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富有个性的学生”演员”,想着他们将在自己的导演下,脱离幼稚,书生意气风发,成为国家的栋梁.他能不珍惜这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吗?他一定会千方百计,尽一切努力,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项措施将有利于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提高_T作效率.4.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后,必定会融入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心声,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同甘共苦, 共患难,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学生的身上,行政人员更能理解一线教师的艰辛,体会教师的高尚品格,更容易引导学生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从而融洽全校师生的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一42—班级管理的创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作者,萁志蓦个宽松亲切的环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更有效管好班级,行政人员也会深入到教师,教研组中,深入到教学一线,与科任教师真诚合作,参与探索研究,成为研究队伍中的一员.由此,全校从校领导到教师,行政人员全部参与学生管理全体师生员工相互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团结一致,教学和行政不再分家,从而创造一个全员管理,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理想局面.学校将会稳定的发展,明天也会更加繁荣.三,措施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体制的转换比人员的充实更为重要.因此,学校领导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大胆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图省事;要充分认识到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的必要性与优越性,鼓励行政人员与教师一起参与教育科研,为每一位教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制和成就事业的均等机会,使每一名教职工都感到压力与责任,危机与成就并存的考验,从根本上打破干部与教师,教师与行政人员的界限,让每一名职工都体会到”我是学校的主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都会对学校的声誉产生影响.”从而在全校形成由上到下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格局.2.把好选聘关,确保班主任的质量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墨子曾以染丝为例指山;”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他们都认为,人之所以具有各种思想品性.是环境和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学生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较大.班主任是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学生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伴随着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X寸学生影响最为广泛.同时,班主任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杜会的桥梁,其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领导要严把选聘考核关,选择思想先进,上进心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虚心好学,富有爱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行政人员担当班主任重任.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级的良性发展.3.建立培训制度,搞好岗前培训大多数行政人员非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甚至,部分行政人员从未有过从教经验.所以,人事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抓好岗前培训.对被选拔当班主任的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集中培训;请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班主任对选拔的行政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定期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上任后能马上开展工作,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加以点拨指导,碰到棘手的问题时有人出谋划策.领导和一线教师要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从工作方法,技巧上给予行政人员大力地支持,使他们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只要信心之火不熄,大器可以晚成”.4.强化一线教师的育人责任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有效地进行”传道, 授业,解惑”不仅要靠班主任去做,而且要靠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在减轻一线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不能放松教师的责任,要强化一线教师的育人作用.学科教师不仅要教自己的书,传自己的道,还要把班风,学风及学生的思想发展当作份内的事去管去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向班主任通报情况,共同研究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真正全员参与的教书育人群体.教育发展到今天,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行政人员兼任班主任只是一朵小浪花.真正实行时,还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然而,创新没有模式,只要有利于学校,老师和学生发展的体制,就是创新,就值得我们一试.愿此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同仁的思考.一43—。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体会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体会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体会大靳中学张文喜2014年7月10—14日,我有幸参加了庆云教育局组织的到国家教育行政院参加为期五天学习。

在求是厅,聆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袁振国,天津中学原校长国赫孚校长,教育部原基础司司长王文湛等六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以及北京、黑龙江、山东等地知名校长的精彩的校长论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五天的学习匆匆结束,但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却长久定格在了脑海最深处。

教育专家们六场讲座以及十七位校长的竞彩论坛,场场精彩,无论是宏观谈规划,中观抓建设,还是微观说案例,都能紧紧抓住我的心灵,都能将我带进一片澄澈的天地。

我深深地感到:教育的旅程不能没有汩汩清泉,学习的真谛就在于让生命时时保持鲜润,充满光泽!几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我却在与教育专家们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大家的风范。

他们的精彩报告既有异于常人的睿智与哲思,又有令人动容的典型事例;既有洞明事理的通达与超脱,又有踌躇满志的教育情怀。

于是,在听的过程中,我的精神受到洗礼,情感受到熏陶,头脑中郁结的迷芒也渐渐清明起来,干渴的心田也渐渐朗润起来。

在袁振国专家的社会变革与学校转型的报告中教授满怀激情地赞颂和期望——“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用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去拥抱”。

这是作者为我们勾画了诗一般的教育理想蓝图。

这样的教育观是建立在对于学生充分信任与关爱基础上的,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有道德、有思想、有感情、有方法的人才。

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把“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一名教书匠”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由此,引出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跟随时代的步伐,孜孜追求教育理想。

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工作的指引。

我们要努力做到:把自己置于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努力打造自己;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把握教育的精髓、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意义;学会关注全球教育、反思现实教育、构想未来教育;具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革新思想和求实精神;拥有冷静而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习惯,任何时候都要勇敢地用独立的思想、新颖的视角去观察、分析、认识各种教育思潮和教育现象;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教育艺术和技巧处理教育过程中随时随地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理想只有紧密地与社会现实接轨,才能够真正化为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走班制撬动学校综合改革的杠杆

走班制撬动学校综合改革的杠杆

课题探索走班制:撬动学校综合改革的杠杆黄M新时代,教育应该在时代坐标上找准定位,与时俱进,培养关心国家命运、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 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 深人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稳步推进,传统的“一刀 切式”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逐渐显露 出来,于是,走班制应运而生。

笔者在就职学校实践了 “1+X”走班制:尊重和 发展学生个性,在充分发挥固定班级育人功能的基础 上,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应现代教育开放性,采用多 样化、分层分类教学组织形式的走班制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走班制不只是教学组 织方式的变革,更带来了撬动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杠 杆之力: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式、评价方 式、课程开发、教师观念的更新;有效落实学生核心 素养培养;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学校的内 涵与特色发展C:一、观念:由"师本”走向“生本”传统课堂“一刀切”的模式中,教师过多注重 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及个性化需求。

走班制可以说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催化剂,学生 个性菜单式的选择、分层走班对分层教学的需求,势 必引发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再思考,有力促进教师自我 革新,深人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从而 变革育人方式及内容:第一,学习目标分层: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学 段特点及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主观需求,分 出2至4个学习层次,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并根据分层情况制订适宜的分层学习目标A层:依据学生 学习态度好、基础较好等特点,教学中除落实“双基”外,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应用与创见”等目标的达 成,努力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B层:根据学生 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高等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 兴趣,教学中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基本落实教材 和课标要求,注重“理解与简单应用”目标的达成=第二,教学内容分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 习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A层:以教材为主,辅 以新鲜的资源补充,进行递进式教学环节设计,指导 学生对知识进行深人思考、理解与应用B层:主要 着眼于教材.采取降低要求、慢讲细研、循序渐进的 办法,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第三,教学方法分层:A层:注重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导向,设计的问题应 具备一定梯度,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积极创设 班级竞争氛围:B层:注重激趣,强化基础,深人浅 出,多示范.勤反复,多鼓励:第四,作业设计分层:为巩固所学内容、达成 学习目标,每个层次都要布置合适的作业:作业主要 分成两种类型:基础型和拓展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行政班时代的教育追求■李希贵3年前,北京十一学校在高中段全面实施走班上课,试图通过不同学科在相关学科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

第二年,改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每一个学科按难度分为5个层次,语文、英语、体育、技术则分类设置了近100个课程,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未来生涯规划,都有一张自己选择的课程表。

第三年,改革进入到初中。

至此,一场静悄悄但却撼天动地的改革全面铺开,改革带来了学校形态的重大变化,尤其是行政班的取消和班主任的消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这场不同寻常的改革也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真实教育的机会。

后行政班时代的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以下记录的是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者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十年时间,在今日的十一学校,教育已演变成为服务业,而且不可逆转—— 2001年,中国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中有文件把教育视为服务业,当时,着实令我们吃了一惊。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自己从事的既高尚又伟大的工作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什么因为一个WTO,教育竟然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服务业?也是在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选择性的课程必然造就有选择权的学生,而有选择权的主体,是不是可以认定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十年过去了,在今日十一学校的校园里,教育确实是在演变成为服务业,而且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根子就出在课程改革上。

在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里,我们把课程定位为学校的产品,决意通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开发,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于是,几年下来,我们把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整合梳理,便有了203门校本课程,其中,199门为选修课程。

即使数理化生,每一门学科也变为有5个不同难度的分层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数理化生,其他学科亦然。

学生的选择一旦进入校园,所开发的课程必然面临学生选择过程中的无形评判。

说到底,学校通过开发自己的产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教育也由此演变为了服务业。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工作的前提,而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挑战自在其中。

于是,对话、谈心、咨询、诊断,挖空心思弄清学生,成为校园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师生平等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式、教训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无法在这样的校园里藏身,它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就必然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过去的教育,可以仅仅让上级肯定,或者让家长满意,学生的苦累都是我们追求业绩的代价。

而今天,学校必须把学生的酸甜苦辣放在心上,把创造快乐的校园当作共同的追求,由学生来评价学校工作也就成为常态。

以最少的管理和最小的行政权力推动教育瀚海巨轮,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姗姗现身——3年前,当十一学校没有了行政班和班主任之初,学校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时间,学生个性张扬,问题凸显,老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平等的角力。

一位曾做过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我,在不当班主任之后,他与一位同学的谈话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但还是没有多大效果,因为这位同学不以老师说的为然。

这位老师告诉我,这在过去他做班主任时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个时候的谈话一般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看来,那时的教育并不真实。

这位老师刻骨铭心的体验,代表着教师们放弃行政力量之后普遍的心路历程。

在以往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里进行管理。

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个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学生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追问。

学校就这样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规规矩矩的学生送出了校门,任由他们在社会上暴露自我。

教育在校园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机会。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

还是那位老师,当几天后与学生再一次谈心时,他首先做出了一个令学生惊诧的举动:向那位学生道歉。

理由是,老师不该在第一次谈话时就带着一定要说服学生的先入之见,对话应该平等。

没想到教师的姿态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位学生竟立刻向老师赔礼,因为,他不该在老师与他谈话时出言不逊。

顷刻间,师生间有了一条通往融通的道路。

要想让真实的学生出现在校园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

尊重、包容、倾听弥漫在课堂,爱、帮助、欣赏在校园内灿烂,以最少的管理和最小的行政权力推动教育瀚海的巨轮,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姗姗现身。

其实,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

这样一来,教育也就变得理性,而效益却大大增加——传统的校园里教多育少,早已构筑起了一个学生成长的样式,将那些千姿百态的学生一一地嵌进去,如果其中哪一位不肯就范,说服就成为我们首要的工具。

我们并不去以同理心换位思考背后的原因,有时候甚至也不去探讨其中是否有合理合情的成分,经验、权利、交织着一些教育“机智”,最终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被征服,我们的想法终于嵌入了学生的脑颅替代了他们的想法,于是,教育一次次获得“成功”,而校园里却越来越没有了学生的热情。

其实,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在师生对话中,老师把自己和学生都看作平等的一方,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放在一个天平上权衡。

这样一来,教育也就变得理性,教师可以淡定从容,学生也可气和心平,教育的效益却大大增加,其持续性、持久力也非同平常。

平等对话的效益远非如此,更加重要的是由此生长起的学生的思想。

当学生的想法时时得到呵护,创造的幼芽随时得到浇灌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便如雨后春笋,于是,对话的机会在校园里便会随处可遇。

当我们放弃一定要说服别人的习惯,便会欣喜地发现,在学生们坚持的观点里,正有着我们的追求;在学生们追求的理想中,正有着我们的坚守。

只是过去我们从没有认真审视过学生们的想法罢了。

在教育工作者传统的词典里,我们赋予了“教育”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当压力一旦过度,我们全然忘记了目标,说教便成了全力以赴的常态。

当我们不去发现学生们身上那些充满希望的幼芽,“育”也就没有了对象。

终于有一天,在十一学校,教室成为学科的领地,每一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的一间学科教室,教室真正具有了教育的力量——教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特别强调环境育人的力量,然而,作为教育最直接的环境——教室,在育人系统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总是被忽略。

终于有一天,在十一学校,教室成为学科的领地,每一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的一间学科教室,教室成为学科学习的重要载体,从图书、挂图到药品仪器,从作品张贴到学习方法介绍,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专业和学术,当师生共处这样一个环境的时候,他们发现,过去只能靠嘴和耳朵才能进行的学习,今天变得生机盎然,尤其是当观察、演示、实验、模拟、讨论交流与网上游历来得如此便捷时,学习也变得好玩有趣。

还是过去那间同样大小的房子,为何给学习带来如此重大的改变?教室里为何萌发出如此的力量?其实,我们不过尊重了学科学习规律罢了。

在传统的教室里,所有的学科教学都面对着同样空洞苍白的教学环境,大量的教学资源无法进入学生学习过程,有着天壤之别的学科却在用着完全相同的教学模式,违背规律必然成为常态,单调、无聊、低效、枯燥也一定是必然的学习生态基本特征。

而学科教室的建设,完全按照学科学习的需要配置资源,依据学科学习的规律装点环境,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手脑并用,听说并重,学习生态自然平衡而和谐。

教室的力量还来自于人格。

有了主人的教室洋溢着不一样的个性,温馨、深邃、静谧、梦想、追求、压力,成了教室不同的主题词。

于是,有着不同需求的学生便有了不一样的去处,当然,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改变而改变,于是,选择也就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

教室的力量还因为同伴,那些相约自修于同一间教室的同学,有的因为相同的志趣,有的因为共同的目标,有的因为相互合作,有的需要比肩竞争,他们因为各种缘由走到一起,却因此创造出相互影响的教育情境,这些本来的受教育者,却在不自觉间成为一种创造学习氛围的教育资源。

曾经在传统的学校里做过一些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10个地方。

教室,这个学生天天呆的地方始终不见踪影,今日,当我们进行同样调查的时候,已经在学生喜欢的前10个地方里发现了教室的名字,而且,学生写下的已经不是一间笼统的教室,它带有斑斓的色彩和鲜活的性格,这样的教室才真正具有了教育的力量。

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来平等的学生。

发现每个学生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

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同样被传统教育习以为常。

每一年,学校都会迎来新生,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多或少地闪烁着些许个性的亮光。

然而,在教育者的内心,却早已确定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主张,希望几年之后,通过殚精竭虑的努力把他们变成一个模样,让他们全都变成“好”学生。

然而,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则需要在河边茁长;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

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只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但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利通过竞争淘汰那些生来平等的学生。

如何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发现每个学生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为之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提供丰富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则是他们自我发现的前提。

中学三年都没进过实验室的学生,如何发现自己成为科学家的天赋?埋在题海里的学生,怎样判定自己是不是手巧心灵?所有的计划都由老师安排,所有的活动都由别人主宰,永远也不敢肯定自己的领导才能。

只有当学生在高端数学里感受到智力的挑战,在科学探究实验中享受不尽的乐趣,在戏剧课的舞台认可自己的领导韬略,他们才有可能萌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在不一样的生态环境里,那棵树也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这棵树。

发现那棵树,需要教育者的胸怀。

如果没有求变的思维和宽广博大的心胸,我们很容易像那个西方神话里的魔鬼,让每一个人全都躺在那张一样大小的魔床上,把他们锯得一样长短。

有时候,因为敬业,有时候因为热爱,反而纵容了过度的教育力量,学生身上刚刚萌芽生机的枝枝杈杈,常常被过早地冠以“旁逸斜出”而扼杀。

发现那棵树,需要去除校园里的权威。

尤其传统行政班的管理模式,极容易造就位高权重的班老大,尽管我们的班主任都来自于最优秀的老师,但是,由于过度的责任如高山压顶,情急之中很容易使出浑身解数而用尽全部的权力,于是乎,班集体很容易一统天下,成人与学生在地位悬殊的较量中很容易把教室变成一言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