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说明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本分析三佳中学路立言教信息技术这门课以来,已经有六年了。

现在想来教材方面大的更新总共有二次。

也就是由原先的《初中电脑》课本,更新为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

内容也进行了更新。

原先课本的win98已经演变为现在的winXP,同样Office也由原来版本更新到现在的Office2003。

但是我看到这个教材还是有诸多不完善或者和我们山西或者介休的现状不相符合的地方。

信息技术是一门瞬息万变的课程,同样我的教学也是。

如果用给定的这本教材教学显然不能完成初中的教学任务,也达不到扫除电脑盲的目的的。

初中课本还不能深入的探讨任何一种软件的使用,只能学习皮毛。

只能让学生们懂得如何使用电脑,懂得电脑软件的一些共同性和差异性。

现在我对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本结合平时的一些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看信息技术课本的目录:在具体教学和考试中,所使用的章节也就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内容基本不涉及。

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中,最重点的内容我想应该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基本上这节就可以把基础的电脑操作全部学会。

要让学生掌握并且理解信息存储的概念、操作。

我想没有5节课以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部分内容很关键,我感觉像是电脑的门锁,如果这部分内容攻克不了,基本上以后学习Office中的模块也可以说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的机械师的操作了。

学好了信息存储这部分,可以说可以随心所欲的建立文件、文件夹。

包括Office中模块的文件。

应该很容易理解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 等软件能够建立我们所需要的文件,而且属于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图标,是用不同的软件打开、编辑。

也很容易懂得绝大多数软件打开都有窗口、标题栏、状态栏,窗口用来干什么?标题栏提示什么?状态栏提示什么?这些内容都在信息存储这部分有很明确的体现。

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认识电脑,开始钻研电脑就是从存储这部分入手的,首先就是解决为什么硬盘上会装上系统的?怎么会有硬盘分区的?怎么分的?其余的还有个重点就是信息设备管理,信息设备管理可以让人们深刻认识计算机,可以让人们不必打开机箱都可以知道自己电脑的配置如何,也可以知道如何设置电脑是他能否符合个人的习惯。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初体验第一课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应用领域;2.明确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3.能在Word文档中突出显示文字及显示不同级别的标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在Word文档中对文字的突出显示,总结出可以突出显示的格式项目(字体、字形、字号、文字颜色,加下划线,添加着重号、改变行距、段落间距、添加边框、底纹,项目符号等)及这些格式设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同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逐渐养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重点:在Word中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难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知识点:1.生活中的信息技术;2.认识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在哪些领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3.编辑文字(字体、字形、字号、文字颜色,加下划线,添加着重号、改变行距、段落间距、添加边框、底纹,项目符号等)。

教学建议:1.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的事情说起,让学生举例说明。

2.有关概念的学习建议让学生看书找到答案。

3.有关Word排版技术可以按照中考加试的标准,出一套题,将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都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掌握操作技能。

第二课硬件大盘点——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与名称;2.了解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3.能说出并识别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4.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5.在Word文档中,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6.会查看主要的硬件信息。

过程与方法:1.根据硬件的特点,通过视觉与触觉来感受计算机硬件构成;2.通过查看计算机的处理器,掌握查看主要硬件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当前技术动态,了解新产品名称及性能;2.善于总结知识和积累经验。

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

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

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分析全解读简介本文分析了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的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

教材结构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与人类、信息的应用。

每个单元包含了不同的模块,涵盖了各种信息与通信相关的知识点。

模块分析1. 信息社会该模块主要介绍了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学生通过研究了解信息社会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 信息技术基础该模块重点讲解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学生研究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网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内容,培养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3. 信息安全该模块侧重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学生了解了网络安全、密码学等相关知识,并研究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避免网络诈骗等安全隐患。

4. 信息技术与人类该模块让学生了解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生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并探索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

5. 信息的应用该模块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完成信息技术应用项目,掌握了信息采集、处理和展示等技能,并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创造。

教学建议- 教师应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主动研究。

- 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培养其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结论七年级信息与通信上册教材内容丰富全面,覆盖了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河北大学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河北大学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河北大学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计算机
系统的基本组成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让学生实际地拆装计算机,进一步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情感目标
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2学情分析
七年级中大部分学生还未接触过计算机,所以他们对于计算机的了解几乎为零。

3重点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动手解决问题
教师行为
1.谁知道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字?并能介绍一下它的基本情况呢?
2.现在的计算机与第一台计算机比较有哪些优越性?
3.出示一台计算机,请一名同学来拆卸。

学生行为
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上积极回答。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
过程性评价实施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过程跟踪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以报告、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展示,以便更好 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展示,及时给予反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合教材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04 实验操作指导与技巧分享
实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安全规范 在进行实验前,确保了解所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设备时,务必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实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 在使用任何设备之前,先进行设备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
网络安全与防范
学习办公软件的高级功能,如邮件合并、 数据筛选等,提高工作效率。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学 习如何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难点问题探讨
1 2 3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实验来 加深理解。
结果性评价方法改革尝试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可以引入作品展示、实践操作、口头报告 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以便 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评价结果公开透明
将评价结果及时公开,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并鼓励学生 互相学习和交流。
操作系统的底层原理
操作系统的底层原理涉及较多专业术语和技术细 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 践操作来巩固知识。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 教材说明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 教材说明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

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

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

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

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网上“邮局”》说课稿设计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网上“邮局”》说课稿设计

信息技术第一册《网上“邮局”》说课稿 《信息技术》教材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一套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供初中一、二年级使用。

初一年级的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 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有效地将研究式教与学的方法融入教材体系,在教材中有意识地安 排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养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习 惯,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在教材中设置了众多的实践环节,通过大量实践性、操作性强的 内容,使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轻松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将它们 灵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课本还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将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贯串其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 握技能的同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正确理解信息、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养成良好的 信息技术道德规范。

这节课设计大体内容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认识网上“邮局”。

这部分是本节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引入,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的一些基 础知识,包括电子邮件的优点。

在本节课引入上,首先我使用一个 Flash 动画课件。

这个动画主要描绘了两个可爱的小猪形象之间关于电 子邮件的对话,对话之间又穿插介绍电子邮件的三大优点:传递信息速度快、免费、内容丰富。

其中这些 优点都是用电子邮件和其他普通邮件比较得到的,更能够直观的说明电子邮件的优越性,使学生容易理解, 加强记忆。

这节课面向的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动画片很感兴趣,所以用 Flash 动 画片的形式作为引课内容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注意力集中。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内容比较紧凑,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师的自由空间比较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扩展
建议3课时
制作演示文稿
内容的地位与特点
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以活动的形式贯穿了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渗透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既注重方法,也强调技术,更注重学生全过程
全方位参加
建议7课时
第五单元 制作动画(选修)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教材介绍
第三单元 感受多媒体 第四单元 绘制缤纷的图画 第五单元 制作动画(选修)
第三单元 感受多媒体
本单元为本册的重点单元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声音和视频的处理技术 制作演示文稿
比较适于使用分组活动和自主探究的学习 方法。
声音和视频的处理技术
本部分内容的特点
有较强的操作性,容易实施,利于实际教学的 组织。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
档案袋) 单元评价 评价的目的 通过评价,联系前后的章节。
内容及特点
本单元以 “爱我中华”主题,制作音乐动画。从 方法入手,兼顾技术,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 的教育
这部分选修内容的信息量很大,供学有余力的 学生自主学习,也可由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 开展
课时自由安排
第四单元 绘制缤纷的图画
内容及特点:
本单元采用典型任务驱动的方法,着力解决图 像信息的处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教学过程的学生 “感悟”,同时给学生的自由创作提供机会。

河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最新范文

河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最新范文

河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最新范文【导语】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图像处理教学目标: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2、熟悉“画图”窗口的组成3、能够画简单的画4、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工具箱中工具的认识和颜料盒颜色的选取教学难点:工具箱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准备:准备一张待填色的图片文件,并将该待填色的bmp文件拷贝到学生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如认识窗口组成、键盘、指法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教材按“启动‘画图’”→“认识‘画图’窗口”→“应用工具箱画图”→“保存图画”→“修改图画”→“关闭‘画图’”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学习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建议以小任务驱动为主,并考虑适当的同桌互帮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认识了计算机,也掌握了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鼠标和键盘操作;我们还知道了利用计算机可以辅助我们学习,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接下来的单元,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画画”.(出示一些学生的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启动画图程序“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开画图软件呢?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开始——程序——附件——画图)三、认识“画图”窗口师(出示“我的电脑”窗口的结构示意图):与“我的电脑”窗口比较,“画图”软件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工作区、颜料盒、状态栏)(1)画图区把窗口化,我们会发现,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工作区”.请同学们把鼠标指针移到工作区的白色画布上,看看指针有什么变化?把指针移到画布右下角的小黑点上,指针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指针移动到画布右侧中间的小黑点呢?指针发生变化的时候,拖动鼠标,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并总结三个控制画布大小的控制点的操作技巧)(2)工具箱师:画画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布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16种绘图工具.大家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按钮上,并且稍加停留,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醒学生同时注意观察状态栏上的变化.)(教师让举手的学生依次指明工具名称;然后出示一张工具箱图片,随机挑选工具,以“开火车”方式让学生指出工具的名字.)师:认识了这些工具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画简单的图画了.(教师演示“直线工具”的应用: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在工具箱下面选择合适的粗细类型;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画布合适位置,拖动鼠标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了.)师:现在请相邻的同学一组,共同发现工具箱里其他工具的用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功能和用法;重点是“直线”、“矩形”、“椭圆”、“橡皮”、“圆角矩形”、“铅笔”工具;不要求学生掌握全部工具的用法.)(3)认识颜料盒师: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怎么用各种画图工具来画画.只是我们的画还没有填上颜色.没有颜色的画就像老师的这副图画一样,总觉得不那么生动.(教师出示待填色的图片)师:怎么给图片填上颜色呢?(教师演示填色的操作方法: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设定颜色→鼠标单击要填充颜色的部位;选择其他工具→设定颜色→鼠标画图;颜色设定的操作方法:鼠标单击选择前景色,鼠标右击选择背景色.)师:现在请同学们施展你们的创作本领,给自己刚刚画的画填上颜色.(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优秀作品)四、保存、打开文件师:画好一幅图画后,应该把它保存起来,便于以后欣赏或修改.怎么保存呢?请同学们自己看教材的操作步骤动手做一做.记住,要注意按步骤操作,否则画好的画容易被计算机忘记哦!(学生自主练习)师:请保存好图画的同学说说看,你给自己的画图文件起了个什么名字?(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提醒学生注意:文件的名字应该有意义,方便查找和管理.)师:同学们已经给自己的画填上了颜色,而且都填得很好,那么请大家帮帮老师,把老师的这副画也填上漂亮的颜色吧.(教师演示如何打开待27填色的图片文件)(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要求学生保存填好颜色的图画.)五、退出“画图”程序师: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教师演示: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软件,认识了里面的“工具箱”、“颜料盒”,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里的更多功能.信息管理教学目标:1、启动“资源管理器”的方法.2、打开文件、选定文件的操作.3、复制文件、重命名文件、删除文件的操作.教学重点: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及文件夹进行建立、改名、复制和移动等操作教学难点:复制、移动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方法及区别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在每天早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你很着急想从你的衣柜中找到你今天想穿的衣服,你希望你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有规矩的衣柜,还是想面对一个乱七八糟的衣柜呢?那你是否也希望在计算机中找东西也象是在你整齐的衣柜中找衣服一样的简单呢?其实,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安排了一个“大管家”,这个管家可谓是尽职尽责、细心周到,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个的WINDOWS管家——“资源管理器”.讲授新课:一、启动资源管理器教师演示穿插,学生自己根据网页探究式学习.方法一:单击“开始”——“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方法二:右击系统图标.方法三:右击“开始”按钮.二、”资源管理器”的窗口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Windows窗口的组成,与资源管理器的窗口做比较,启发学生得到两者的异同点.开始重点讲解工作区的左右两个区域、树型存储结构.(1)标题栏(2)菜单栏和工具栏(3)地址栏:显示当前操作所处的位置.(4)文件夹窗口:“+”号表示该文件夹下面有子文件夹未显示出来(单击则展开),“—”号表示该文件夹的下级子文件夹已显示出来(单击则收藏).(5)文件窗口:显示出当前驱动器或当前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和文件等.(6)状态栏:显示与当前驱动器或当前文件夹有关的信息.第2课时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管理文件一般都把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文件夹里,文件夹又被收藏在文件柜里.电脑可以存放成千上万的文件,那它的文件是怎么管理的呢?和生活中管理文件是不是相似呢?其实基本思路差不多,只不过存在的形式和管理的方法有一些差别,它的文件也是分门别类的存放在“文件夹”里,文件夹又被收藏在“文件柜”里.像生活中的文件柜有塑料柜、铁皮箱、保险箱一样,电脑中也有软盘、硬盘、光盘等具有不同特征的“文件柜”.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C盘,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文件及文件夹,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那电脑中的这些文件及文件夹是怎么建立的呢?电脑对它们又是怎么管理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它包括: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改名、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讲授新课:一、文件夹的建立1、新知:要建立文件夹,则要先选定建立位置,然后才能建立.例如:在E盘根目录上新建一个名为“我的文件”的文件夹.(1)启动资源管理器,在资源管理器的左窗格中单击E盘,使它成为当前盘.(2)启动全拼输入法,以便输入文件夹的中文名称(3)资源管理器的右窗格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将光标移到“新建”子菜单项上,单击子菜单中的文夹命令.这时在E盘上就建立了一个新的文件夹,它的原始名称为“新建文件夹”,并处于选中状态.(4)输入文件夹的名称“我的文件”后敲一下回车或在桌面空白处单击一下鼠标左键.这样就在E盘上建立了一个名为“我的文件”的新文件夹.(课件展示新建文件夹的步骤)2、巩固(1)完成例题(2)在E盘上新建一个名为“音乐”的文件夹(让学生分小组比赛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3)让一学生到前面演示,学生观察,以此巩固.二、文件及文件夹的重命名1、新知:文件及文件夹的名字一旦被确定后,我们因需要,要将名字更改一下,这就是文件及文件夹的改名.例:将“我的文件”文件夹改名为“我的资料”(1)在要改名的文件及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重命名”命令.(2)接着输入新的名字“我的资料”就可以了.2、巩固(1)学生完成例题(2)已建好的“音乐”文件夹改名为“好歌珍藏”(3)同时让一学生到前面完成此操作.三、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在电脑中我们可以把已经建好的文件及文件夹改变位置,改变文件及文件夹的磁盘上存放位置的操作叫做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一)新知例:将“好歌珍藏”文件夹移动到“我的资料”文件夹中1、在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的“好歌珍藏”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2、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命令.3、单击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的“我的资料”文件夹,使它成为当前文件夹.4、在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二)巩固1、完成例题2、在E盘建立“图片集锦”文件夹,然后将其移动到“我的资料”文件夹中.四、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一)新知把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及文件夹复制到其他磁盘或同一磁盘不同的文件夹中的操作,叫做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操作.(出示)例:在E盘建立一个名为“高峰”的文件夹,然后将其复制到“好歌珍藏”文件夹中.先出示移动文件夹的操作步骤,师重点提示:复制文件夹的方法和移动文件夹的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的是“复制”命令而不是“剪切”命令.师可以让学生参照移动文件夹的方法自己试着来做,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E盘建立“高峰”文件夹.2、在“高峰”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3、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4、单击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好歌珍藏”文件夹,使它成为当前文件夹.5、在资源管理器右窗格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二)巩固1、完成例题.2、在E盘建立一个名为“王菲”的文件夹,然后将其复制到“好歌珍藏文件夹中.说明:复制后原先的文件夹还存在,新的位置也有一个同样的文件夹.复制和移动有何区别呢?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老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吗?请你自己总结一下好吗?我们主要学习了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等操作.探究作业: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等操作还有其他操作方法,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探索一下.认识窗口学习目标:认识窗口的作用以及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重点、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Windows被称作视窗操作系统,它的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窗口组成的,窗户有窗框、玻璃,可以打开和关上,Windows的窗口是怎么样的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这个窗口,我们来学习一下窗口的知识;二、新授1、窗口的组成(1)边框和工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大小范围,四个边,将鼠标移过去,指针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中间的空白就是工作区了;(2)标题栏每个窗口最上面都有一个蓝色的长条,这是窗口的标题,称作标题栏,在标题栏的左边是窗口的名称,最右边是三个按钮图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最小化,中间是化,第三个就是关闭了,将鼠标移到标题栏上,然后拖动标题栏可以移动这个窗口,在标题栏上双击可以化窗口;(3)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是菜单栏,菜单栏是一排菜单组成的,每个菜单都有一个文字名称,鼠标移过去会凸起来,这些都是按钮,单击一下会出来一排菜单,第一个是“文件”菜单,第二个是“编辑”菜单,里面都有相关的命令,记住文件菜单里有“保存”和“另存为”命令,编辑里有“复制”和“粘贴”命令;(4)工具栏在菜单栏的下方有一排按钮,它们是最常用的一些菜单里的命令,都是用按钮图标来表示,图标比文字更形象一些,操作也更简便,最右边的一个双箭头表示后面还有隐藏在后面,记住后退按钮,向上按钮;(5)地址栏在工具栏的下方有一个白色的长条,长条右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按钮,长条里面有一些文字,表示当前窗口所在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可以选择其他位置的磁盘或者文件夹;(6)工作区窗口中的空白区域就是工作区,里面可以放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放的是磁盘,方形盒子形状的是逻辑硬盘,一个光盘形状的是光驱,不同的窗口中工作区的内容有些区别,在“记事本”窗口中可以输入文字,在“画图”程序窗口中可以绘画;(7)滚动条在窗口的右边和底边有时会出现一个长条上下是两个黑箭头,这就是滚动条,表示下面或者旁边还有内容,使用方法是单击黑箭头或者拖动滚动条,窗口中的内容就会跟着滚动,竖着的叫垂直滚动条,横着的叫水平滚动条;(8)状态栏在窗口最底下的是状态栏,可以显示一些当前操作的方法和进展状况,起提示作用;课堂练习: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把它拖到右边,再移到中间,化窗口,然后再还原;2、记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3、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C:)”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单击工具栏上的“向上”按钮,退回到“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4、看一下地址栏中的内容,确定当前的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文档”文件夹,看一下窗口发生的变化,单击后退按钮返回原位;5、找一个窗口有滚动条的窗口,拖动一下滚动条,再单击上下的黑三角按钮看看有什么不同?河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6705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本教材在内容编排和语言运用上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配以直观的计算机彩色图片和生动活泼的卡通画,力图通过激发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来达到认识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目的。

教材选取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并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以WINDOWS2000为教学平台,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教学顺序。

在课程设计上,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解决其他学科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已有计算机室2个、综合电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配置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3.学生分析;本教材教学计划以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大部分学生通过的实际操作对计算机已有初步的认识,基本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学原则,逐步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系统。

本期开始适用本册教材。

二.教学进度、内容及目标:1始业教育(课堂常规)a.促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公共财物;b.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与电脑见面a.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b.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c.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3有趣的纸牌游戏a.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b.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c.学会鼠标的拖放。

d.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4玩好纸牌a.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

b.掌握鼠标的双击。

c.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5把纸牌玩得更精彩a.掌握窗口中菜单的使用。

b.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菜单”进入程序。

6神奇的画图世界a.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b.认识并熟练地使用铅笔、橡皮、刷子、喷枪。

c.了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d.掌握滚动条的使用。

7规则的图形a.认识并熟练操作直线、矩形、椭圆。

b.能自己保存图形。

c.画图时,Shift键的使用方法。

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设计参考

河北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设计参考

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信息处理需要信息处理工具,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是计算机。

本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说出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的名称及各自的功能;了解主机内部基本构成,理解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重要作用。

本课建议1课时。

1.从手脑计算工具到计算机器这部分内容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从手指计数到今天的计算机,要学生还是从历史角度来认识计算工具。

学生可以阅读教材中的信息岛“计算机器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深入理解计算机器及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具体的实例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内容是比较抽象但又非常重要的内容。

教材14页信息岛中给出了计算机工作原理图,图中的实线代表“控制信号”的流向,包括原始数据、中间数据、处理结果、程序指令等。

虚线代表“数据信号”的流向。

接下来教材对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

计算机具体的工作流程学生可以参考教材16页的信息岛“计算机工作过程”了解。

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该部分内容,可以先介绍一个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再让学生结合例子阅读教材,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15页信息岛“总线”介绍了计算机传送数据和指令的三种总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工作过程,学生作为阅读材料了解一下即可。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是由各种器件组成,直观地看,计算机硬件是一组设备,它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

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一个活动,即让学生打开计算机主机箱,对照图片,分别找到相应器件。

学校有条件的话,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将某些部件如内存条、硬盘等拆卸下来观察,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观察这些硬件设备。

对于硬件各部分的功能,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了解,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一一讲授。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二章教学解析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二章教学解析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二章教学解析第一节: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

计算机硬件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各种指令。

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

硬盘是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用于保存操作系统和文件。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和文字。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特点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包括: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控制和调度程序执行、提供用户接口和文件管理等。

操作系统有以下特点: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

并发性指的是计算机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共享性指的是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

虚拟性指的是通过操作系统的管理,使得每个用户觉得自己独占了整个计算机。

异步性指的是计算任务的执行时间不确定,需要操作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局域网(LAN)用于连接同一地区范围内的计算机,广域网(WAN)用于连接不同地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信息交流和共享资源等。

第四节: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非物质部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案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实际操作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
五、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计算机硬件系统相关的科普文章,如《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等。
3. 演示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和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的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其外观和功能。
4.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和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存储设备则是计算机的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等。
三、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如何判断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等。
- 学生可以阅读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评测文章,了解不同品牌硬件设备的性能和优缺点,为自己的计算机配置提供参考。

说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河大版信息技术七上第一章)

说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河大版信息技术七上第一章)

说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河大版信息技术七上第一章)说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北罗镇中学韩红业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信息技术是初中新增的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各学科中最年轻的学科。

新知识带来新挑战,开好头就显得至关重要。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开章第一节,就从整体上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给整门课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因为是概念性章节,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在教法学法选择、教学设计流程上要更偏向主动活泼一点,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作为一所乡村中学,我们的新生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几乎是“零基础”,即使部分孩子有“泡网吧”的经历,但也仅限于聊天玩游戏,对电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于片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新鲜知识的期盼,对操作电脑的渴望,以及能在学校里光明正大“玩电脑”的刺激也让孩子们对信息课充满兴趣,这也恰好成为我们顺利上课的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课的总体目标是增强信息意识,培养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能。

作为起始课,本节课的目标,自然也离不开这个范畴: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流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讨论、探究、分享,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信息;(2)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的知识,了解常见的信息工具,掌握正确的信息传递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学、讨论分享,了解生活中处处有信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树立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正确观念。

按照指导纲要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重点: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和应用流程;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

四、说教法、学法分析本节知识的强理论性,决定了在教法设计上,只能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手段。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冀教版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冀教版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冀教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基础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为主要目标。

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冀教版,一起看看吧!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冀教版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

《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

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

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重点:信息的特征;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说目标:1、一个指导思想:“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解析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解析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三单元教学方案解析本文将对初一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中第十三单元的教学方案进行解析和讨论。

该单元主要涉及网络安全与常见网络危害的防范措施。

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网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与风险。

2.掌握常见的网络危害形式,如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并了解其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常见的网络安全防范策略,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密码强度等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4.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二、教学内容1.网络安全的概念和意义: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详细讲解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其原理与危害。

3.网络安全防范策略:讲解针对不同网络攻击方式的相应防范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复杂密码等。

4.网络安全意识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避免不良网络行为,并进行网络安全实践操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情景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安全的现实意义和解决方案。

2.互动式授课: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幻灯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实践操作:借助计算机实验室等设施,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网络安全防范策略的实际效果。

四、教学评价1.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主题的作业,如设计安全密码、查找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等,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评价:参与度、表达能力、互动合作等方面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实践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评估他们理解并正确运用网络安全防范策略的能力。

教学建议:1.增加案例教学:将真实的网络安全事件引入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课讲授(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信息处理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未来计算机将更加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板书设计
1.计算机的概念和作用
-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
-教育、科研、商业、娱乐等领域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硬件: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输入、处理、输出
-执行指令进行任务
4.计算机操作系统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信息技术方面,他们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七年级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能力方面,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机任务,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质方面,他们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过执行指令来完成各种任务。指令是由程序员编写的一系列命令,计算机按照这些命令进行操作。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处理阶段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输出阶段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机等设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

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

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

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

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 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第4课计算机互联网络,本课从我们生活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开始,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分类,既而介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因特网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课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应用和工作原理。

了解怎样构成计算机网络,网络是如何工作的,都需要什么硬件和软件资源。

第5课访问因特网,通过安排利用网络搜索、收藏“南极科考”相关信息并使用电子邮箱、论坛、远程登录发送信息,网上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处理信息,引领学生掌握利用网络浏览、搜集、下载、传递信息的方法。

本单元作为开课之篇,既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潜能,又要注意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内容,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

要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及其价值,并加以分析和提炼。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思考和探索等方式,结合视频教学、实地考察、案例学习、问题驱动及交流展示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信息的基本含义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提炼和概括,让学生领略并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单元(6—11课)多媒体世界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学习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所必需的内容。

本单元介绍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通过活动了解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特点、格式及采集、加工的方法。

介绍了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

建议6个课时完成。

第6课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安排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含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

这一课是学生学习多媒体知识的出发地。

要让学生们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多媒体,对多媒体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采用比较形象、声文并茂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第7课图形图像,本课安排了图形图像的概念、数字化过程、压缩、数字图像的加工处理等内容。

了解图形、图像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矢量图,什么是位图,两者的区别,分别有什么文件格式。

图像在多媒体方面的作用,能对图像进行加工,达到不同的效果。

第8课声音,从声音表达信息开始,引入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介绍声音和音频的关系。

在“信息岛”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数字音频格式,几种格式的应用等。

安排了使用Adobe Audition音频处理软件编辑音频的活动,学习对音频文件加工处理等。

第9课动态图像,视频和动画都属于动态图像,两者的产生原理很相似,两种媒体形式都是活动画面。

本课介绍了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的区别和转换,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压缩、编辑处理等,了解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学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加工处理视频。

第10课图文处理,通过制作“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这一活动,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图文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包括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绘制表格,图文编排和打印输出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积极性,通过调动愿望——认识操作——完成任务——提高巩固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们掌握Word软件的应用。

第11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本单元的综合活动课,通过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来体会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共同表达信息的效果,以及学习在PowerPoint中如何合理搭配各个媒体,从而让学生对多媒体演示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要把知识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结合起来,可以采取各种教法,比如:让学生们进行感性认识,观看图片、多媒体演示、实物,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体会总结出知识性内容;操作性的内容,就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着操作,不要限制他们,等等;可以先给学生们提出一个疑问或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带着疑问或兴趣开始教学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解决疑问、加深认识,最后结束课程的时候,由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我总结。

第三单元(12—16课) 电子表格-——Excel依据。

电子表格可以输入输出、显示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制作各种复杂的电子表格文档,进行繁琐的数据计算,并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统计运算后显示为可视性极佳的表格,同时它还能形象地将大量枯燥无味的数据变为多种漂亮的彩色图表显示出来,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可视性。

电子表格有着很广泛的用途,用于各种“表格”式数据管理的领域,如财务、行政、金融、经济、统计和审计等众多方面。

Excel是基于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它既有功能强大的各种处理模块,可以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和统计,完成多种多样的图和表的设计;同时它又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易学易用的按钮式操作,使用户能轻松地处理数据,是当前十分流行的数据处理工具。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统计活动使学生来熟悉电子表格——Excel的功能,学会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工作。

学完本单元,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图表直观地表现数据。

建议5个课时完成。

第12课数据的计算,通过统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的活动任务,熟悉电子表格工具,掌握输入数据、添加表头和数据求和等操作。

第13课数据的排序,通过排列雅典奥运会奖牌榜的活动任务,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以及学会根据表达信息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表格格式。

第14课数据筛选,通过统计各国游客入境情况的活动任务,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高级筛选)。

第15课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表,通过对我国2003年城市国际旅游情况汇总的活动,学会运用Excel进行分类汇总。

通过统计运动会比赛成绩的活动,学会利用数据透视表和生成数据透视图来呈现信息。

第16课图表的制作和修饰,通过制作网龄与网络认识图表,学会利用图表的形式描述数据,掌握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方法。

本单元学生通过完成感兴趣的、和现实密切联系的活动任务,学习运用Excel处理数据。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提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教师也可以采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作为活动任务。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与数学知识相联系,探寻数据处理的规律。

体会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中数据处理工作的帮助。

第四单元(17—22课) 图像处理——Photoshop目前,人们所说的图像处理,指的是对图像进行某些加工,使之能够输入计算机,并用计算机完成存储、编辑、组织、展示、传输等操作的过程。

图像处理任务要在软件的支持下才能完成,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查看、编辑、存储、绘制、管理图像文件。

目前,能够用来处理图像的软件很多,例如,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程序、“照片编辑器”程序,Photoshop,PaintShopPro以及国产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等。

本单元安排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认识和使用,Photoshop重要的功能就是图像合成,本单元首先介绍了图像合成的方法,图像选取的工具总结等,然后是图像色彩的处理和通道的使用,最后介绍到Photoshop的绘画功能等。

学生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学会图像处理,能够对图像进行色彩、亮度和大小进行调整,能实现多张图片的合成,并且能运用Photoshop绘图。

建议6个课时完成。

第17课图像合成与分层图像,本课介绍了认识Photoshop,安排“我和埃菲尔铁塔合个影”这一活动,学习使用魔棒、仿制图章、抽出等工具完成照片的合成。

安排“合成宽幅风景图像”和“制作皮影效果图像”等活动,练习图像合成的三种形式。

从中了解Photoshop 中的图层、选区等概念。

第18课认识Photoshop中的路径,通过制作“鼠标小汽车”,熟悉并运用Photoshop 中的路径,了解路径的作用,并进一步学习使用Photoshop中的选取工具选取图像。

第19课调整图像色彩色调,学习使用Photoshop的对比度、色阶、色相等工具调整图像的色彩色调,进一步体会色彩与表达信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