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表格式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单元目标
1、学习默读。
2、勾画关键语句,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
3、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
1、默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2、了解这篇文章对于祖辈、父辈的影响。
3、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厘清课文的思路。
4、梳理课文内容,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5、厘清课文第四段的写作思路。
6、体会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特点。
7、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三)目标确定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3、体会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特点。
4、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板书,屏显课题、作者)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以下内容:(屏显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2)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3)体会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特点。(4)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2、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二)理清思路(20分钟)
1、师: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目标的学习。请大家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要点。(屏显: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要点。)
2、学生默读课文。
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最后进行归纳,屏显答案。
4、师: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来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纪念白求恩》教案完整版
《纪念白求恩》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医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无私奉献的事迹,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下面是本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纪念白求恩》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3.通过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人道主义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白求恩医生的事迹进行了解和思考。
(2)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受到过的爱心和帮助,进行交流和分享。
2.阅读理解:
(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老师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3.词语探究:
(1)选取文章中的生僻或重要词汇进行解释和讲解。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培养学生的词汇猜测和阅读能力。
4.语言分析:
(1)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5.文学欣赏:
(1)让学生欣赏文章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情怀。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
6.情感体验:
(1)让学生感受白求恩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7.总结:
(1)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人道主义精神。
部编七上纪念白求恩公开课教案
部编七上纪念白求恩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部编七上纪念白求恩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白求恩的事
迹和对中国的贡献,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批判思维,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白求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让学生关注弱势群
体和社会公益事业。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对中国的贡献,并能够
正确运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课件;
2. 图书馆或网络上关于白求恩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介绍白求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该历史人物
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纪念白求恩?”
2. 呈现:教师通过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白求恩的基本情况,包括
他的生平、奉献精神和对中国的贡献。
3. 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白
求恩的医学贡献、白求恩与中国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并归纳总结
成一份小组报告。
4. 指导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成员提问
和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探究白求恩事迹对于现代社会
的启示。
5. 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
读并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写作或口头表达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
纪念白求恩教案人教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
2、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诵读跳皮筋的儿歌,初步感知人物。
学生讨论,听老师读儿歌时有什么感悟?
教师导语:一名医生,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本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远涉重洋,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为之牺牲。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么?毛泽东的这篇《纪念白求恩》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步,听读课文,感受文中感情,解决字词。之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检测强调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是四字语。这一部分体现双基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同时,教师提示问题: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三)讨论交流,问题探究。
问题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
由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引出议论文的概念及三要素:
(学生自学教材75页,了解议论文常识)
问题2、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纪念白求恩》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纪念白求恩》的主旨,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叙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情感共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对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认同。
教学重点:
文章中对白求恩事迹的描述和对白求恩精神的赞颂。
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白求恩精神的深层含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引导学生将白求恩精神与个人行为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纪念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而作,表达了对白求恩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教学准备:
《纪念白求恩》课文PPT课件,包含毛泽东的生平简介、白求恩事迹介绍和相关历史背景。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照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白求恩的事迹。
学生作业本、笔、角色扮演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我学白求恩精神”感想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毛泽东和白求恩的照片,简要介绍他们的背景和关系。
2. 通过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白求恩事迹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
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纪念白求恩》的成文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历史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纪念⽩求恩》是⽑泽东在1939年12⽉21⽇为纪念⽩求恩写的悼念⽂章。⽂章概述了⽩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民进⾏抗⽇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求恩同志学习。®⽆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课⽂
(⼀九三九年⼗⼆⽉⼆⼗⼀⽇)
⽩求恩同志是加拿⼤共产党员,五⼗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战争,受加拿⼤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作,不幸以⾝殉职。⼀个外国⼈,毫⽆利⼰的动机,把中国⼈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的解放⽃争,世界⾰命才能胜利。⽩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条路线。我们要和⼀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利的以及⼀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求恩同志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表现在他对⼯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对⼯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家,⾃⼰挑轻的。⼀事当前,先替⾃⼰打算,然后再替别⼈打算。出了⼀点⼒就觉得了不起,喜欢⾃吹,⽣怕⼈家不知道。对同志对⼈民不是满腔热忱,⽽是冷冷清清,漠不关⼼,⿇⽊不仁。这种⼈其实不是共产党员,⾄少不能算⼀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说到⽩求恩,没有⼀个不佩服,没有⼀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受过⽩求恩医⽣的治疗和亲眼看过⽩求恩医⽣的⼯作的,⽆不为之感动。每⼀个共产党员,⼀定要学习⽩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的点评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开启”课文。
1.以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或投影出小学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2.简介白求恩生平。
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
二、读、练结合,评点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
2.评点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①解释词语“不远万里”,写出“派遣”一词的音和义。
②划分层次。
③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④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
以上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花时25分钟左右。
三、师生交流评点结果。
明确:第一段:“一个外国人……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教案与反思第【1】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锻炼自己根据重点句归纳段意的能力
2、了解课文背景,作者介绍。
3、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学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4、学习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课时安排: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案导入:
简介白求恩生平事迹。白求恩同志的死使人们无比悲痛,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那么白求
恩大夫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检查预习内容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派遣狭隘满腔热忱以身殉职鄙薄晋察冀拈轻怕重和睦颓唐偃旗息鼓
1、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2、1)冷漠不关心。漠不关心__
3、2)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麻木不仁__
3)微小得不值得一谈。微不足道
4)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拈轻怕重 _
5)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精益求精
6)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纯粹7)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狭隘
8)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低级趣味
9)(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派遣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文章就是单单为了纪念白求恩而写的吗,表达哀痛的心情吗?
看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
三、研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12《纪念白求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这一单元的课文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有的是对美好人生的礼赞,有的是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的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这些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知识了解不多,本文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文章思路清晰,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因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所以对议论文文体知识只做简单的介绍,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知白求恩精神。七年级又是学习习惯与方法养成的关键期,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时不可操之过急。
三、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清“叙”和"议”的相关内容,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初步感知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诠释。(教学重点)
2.精读第2段,理解对比手法的恰当运用,通过体会精准恰当、感彩强烈的语言来感知白求恩精神。(教学难点)
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优秀品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四)情境创设
邀请函
文笔学校七年级的同学们:
你们好!
因你们远在云南丽江,你们要亲临白求恩纪念馆现场有些困难。于是,我们决定为白求恩纪念馆设计一个云端展厅,让你们也可以齐聚云端,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树立人生信仰,追求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纪念白求恩》优质课教案
《纪念白求恩》优质课教案
课题: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了解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
2.掌握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白求恩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张白求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白求恩的认识和兴趣。并请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白求恩是谁吗?你对他了解多少?他对中国有何贡献?”
Step 2 学习(20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和多媒体资料,详细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包括:白求恩的个
人经历、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为中国山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等等。
Step 3 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白求恩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如何能够表现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Step 4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当像白求恩一样,立志为人民做出贡献,履
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采访当地的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了解
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对社会的贡献,并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学生们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提
《纪念白求恩》教案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 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和认识。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正确 率以及是否按时提交等。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知识点测试和综合考 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
教学环节是否紧凑
对教学环节进行回顾,检查时间分 配是否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是否 自然紧凑。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01
02
03
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 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 育教学水平。
拓展知识领域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 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 法,拓宽知识视野。
强化实践能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纪念白求恩》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教师需要在课前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如学生对白求恩的了解程度、对叙事散文的写作 特点等。
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 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叙事散文的 写作技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纪念⽩求恩》是⽑泽东在1939年12⽉21⽇为纪念⽩求恩写的悼念⽂章。⽂章概述了⽩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民进⾏抗⽇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求恩同志学习。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课⽂
(⼀九三九年⼗⼆⽉⼆⼗⼀⽇)
⽩求恩同志是加拿⼤共产党员,五⼗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战争,受加拿⼤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作,不幸以⾝殉职。⼀个外国⼈,毫⽆利⼰的动机,把中国⼈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的解放⽃争,世界⾰命才能胜利。⽩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条路线。我们要和⼀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利的以及⼀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求恩同志毫不利⼰专门利⼈的精神,表现在他对⼯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对⼯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家,⾃⼰挑轻的。⼀事当前,先替⾃⼰打算,然后再替别⼈打算。出了⼀点⼒就觉得了不起,喜欢⾃吹,⽣怕⼈家不知道。对同志对⼈民不是满腔热忱,⽽是冷冷清清,漠不关⼼,⿇⽊不仁。这种⼈其实不是共产党员,⾄少不能算⼀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说到⽩求恩,没有⼀个不佩服,没有⼀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受过⽩求恩医⽣的治疗和亲眼看过⽩求恩医⽣的⼯作的,⽆不为之感动。每⼀个共产党员,⼀定要学习⽩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厘清课文写作思路。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厘清课文写作思路;学习对比手法;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白求恩大夫的小故事;
2、制作教学课件;
3、本课导学案。【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白求恩在一次抢救伤员的手术中被细菌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同志的逝世,使人们无比悲痛,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派遣(qiǎn )以身殉职(xùn)狭隘(ài )热忱(chén )
纯粹(cuì)拈轻怕重(niān )鄙薄(bǐ)晋察冀(jì)
2、了解词义:殉职:狭隘:麻木不仁:精益求精:
鄙薄:热忱:拈轻怕重:漠不关心:
3、学生交流有关白求恩的小故事,思考:白求恩是一位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
三、【自学质疑】
默读课文,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
1.用横线“——”勾画出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的句子,并旁批出这些事迹分别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讲,这些是一种什么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第【1】篇〗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
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
1.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2.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
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
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激情朗诵现代诗人朱子奇先生写的诗
歌《白求恩纪念歌》导入。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条件也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来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词汇,进行语言训练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教师帮助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7
教学案七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评价等级
课题名称12 纪念白球恩课时安排共1课时备课时间11 月3 日
第1课时授课时间11 月19 日
教学目标1、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学习对比手法和正面、侧面相结合介绍人物的方法3、品味精彩语言,学习白求恩的崇高精神,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学习对比手法和正面、侧面相结合介绍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导学案课型选读课
学案教案设计意图
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 不幸手指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作者: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一、学习目标:1、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学习对比手法和正面、侧面相结合介绍人物的方法3、品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白求恩生前书信及文字,更深入地理解白求恩精神。
2.学习白求恩的崇高精神,积极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教材分析】
《纪念白求恩》是作者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这一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所选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把握白求恩的形象,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继续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思路展开的一般方式。本文思路清晰,叙述议论有条理,遵循“叙—论—颂”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白求恩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们说说,你理解的白求恩精神是怎样的?(学生发言)
二、延伸阅读,学习白求恩精神
的确,白求恩是伟大的,他拥有可贵的精神,他担得起作者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赞美。现在,我们一起看到两则链接材料,来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白求恩。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链接材料。)
链接材料一: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各段的重点句:
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三、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很注重论证方法,本文在这方面也堪称典范。
1.请大家回想一下,议论文通常采用那些论证方法?
提示: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地说是指: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等。
2.你能结合课文内容,例举出哪些论证方法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重点
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案纸、多媒体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激情朗诵现代诗人朱子奇先生写的诗歌《白求恩纪念歌》导入。
(2)讨论:结合文中的成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示例总结,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等),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首先,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的论点。指出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并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教师总结: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短语和短句。成语的含义,有些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例如 “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等;有些则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查它的来源、出处,知道它的典故,还要联系语言环境理解才行,例如“麻木不仁”。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明确全文思路,总结得出:全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一部分可以概括为: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最后,从事实引出结论,说明我们只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四、收束全课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2.学习本文的语言,多积累成语,并加强运用意识。
板
书
设
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
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四、研读课文,Hale Waihona Puke Baidu解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1.出示问题: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中也有叙事,你能找出课文中的记叙片段,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2.把前后桌的四名同学编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3.学习小组间交流发言。
4.教师总结明确: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中的“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的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夹叙夹议-------------对比鲜明
教
学
反
思
五、拓展延伸
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的成语。
2.学习课文的写法,简述你身边的一个人的事迹,并谈谈你对他(她)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出的成语最多?
教师总结:不远万里、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等。
二、含英咀华,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那么,使用成语有哪些好处?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我们不妨结合这篇课文,来探讨一下。
(1)首先,请大家在上面的成语中任选一两个,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提示: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鄙薄:轻视。
2.给学生3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在上述词语中选词默写,评比得分率。
3.语言训练:在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发挥想象写片段,用得越多越贴切越好,同学之间交流后,推荐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1.出示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2.教师范读课文。
第2自然段先议后叙,议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叙从前线回来的人及接受过白求恩治疗或亲眼见过白求恩治疗的人所见所闻。分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属于“议”。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这也属于“议”,批评党员中一些自私自利的表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叙述的这两件事尽管非常简明、概括,但都表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之点有记叙的事例加以证明,使本段议论的中心理由更加充实。
最后一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毛泽东两人的交往以及毛泽东对白求恩的哀思,议应该做白求恩那样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夹叙夹议,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如文章开头73个字叙述白求恩光辉事迹清楚明白,饱含赞扬之情。文章最后“只见过一面”“仅回过他一封信”,短短几句话,饱含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词汇,进行语言训练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教师帮助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
以身殉(xùn)职 派遣(qiǎ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 纯粹(cuì) 鄙薄(bó) 漠(mò)不关心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见识不宽广。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结合长短句句型转换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把四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人。”
(本教学步骤的目的,重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理清全文脉络,建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简介和小故事的补充介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解。)
课题
12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其次,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职业“精益求精”。指出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他对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对工作,他是“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他是“极端的热忱”。文中举出不少人对工作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而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则为人人所佩服,使大家受感动。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待职业的态度。白求恩同志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是有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名和利而“见异思迁”。通过两相对比,不仅映衬出白求恩的品质更加高贵,而且也帮助某些同志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搞好革命事业,证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3)你能不能也用这些成语造句呢,选一两个试试看。
2.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末段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一个……的人”排比短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高尚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境界的崇高;“纯粹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品质的纯洁;“有道德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目的。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把“这点精神”表现得更具体,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真正共产主义战士崇高精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更多的共产主义新人的殷切希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从语言形式上讲,这组排比短语一气呵成,语势贯通,加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