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收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18c6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0.png)
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探究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保护土壤为主要目标的耕作方式,在耕种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损失,以达到保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等,对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保墒覆盖:在玉米种植期间,采用覆盖物覆盖在地表,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供适宜的微气候环境,适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秸秆还田:将上一季作物的秸秆留在田间,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同时秸秆分解可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3. 土壤覆盖:在耕作后尽量减少裸露的土壤表面,可以通过耕作和覆盖作物等方式,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防止土壤流失。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探究1. 减少耕作频次和深度: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减少翻耕的次数和深度,可以保持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采用浅耕、犁草深耕等方式可以达到减少耕作对土壤的破坏。
2. 控制农田水分:合理的农田水分管理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和耕作措施,保持土壤湿度的平衡,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 应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
通过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并且有机肥料的分解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4. 生物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微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建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该:1. 提高农民的意识: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农民积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识。
玉米机械化收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玉米机械化收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12264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1.png)
玉米机械化收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发布时间:2022-01-18T08:14:12.70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7期作者:崔艳平[导读] 玉米机械化收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农技站山东德州 253100摘要:玉米机械化收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总结分析我国玉米机械化收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对进一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玉米收割机械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了下一步玉米机械化收割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割;建议引言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之一,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食品生产和工业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东北和南方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玉米种植基地,每年玉米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hm2,年产量超过2.1亿t,它在我国粮食产业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大面积荒芜,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中二、三产业,使玉米收割成本逐渐增加。
改良玉米收割机械化收割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收割损失,早日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收割具有重大的意义。
1、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发展玉米收获机机械化不仅加快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速度,而且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参与到玉米机收作业中来,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组织的形成。
并在围绕服务玉米收获机械化中,又能引导农机修配网点的增产,促进了农机维修服务业的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很多省、市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中,将玉米机收与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相结合,实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一起抓,形成了以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大发展带动了玉米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
加大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力度 提升机械化工作水平
![加大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力度 提升机械化工作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b1b5f9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2021年第6期农机使用与维修63加大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力度提升机械化工作水平李东翰(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辽宁清原113300)摘要:做好玉米收获机具的选型、引进和示范工作,引进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新机具新技术,机械收获作业面积大幅度增长,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好服务,为清原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清源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保证。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机;引进示范中图分类号:S23-0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ki.njwx.2021.06.032o引言近年来,清原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长足发展,机械化作业项目不断增加,作业面积大幅度增长,在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药材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同时,长期以来受制约的玉米机械化收获项目也有了较大突破。
为了突破玉米收获的难点,清原县引进适应山区特点的两行玉米收割机进行推广试验,并逐步引进多行玉米收割机,实行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作业,截至2020年底全县机收玉米1.72万hm2o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1清原县基本概况清原县在辽宁东部山区,山多地少,地块零散,土地流转缓慢。
全县共有14个乡镇,人口35万人,耕地面积5.66万hn?,其中旱田种植玉米2万hm2以上,玉米是清原县种植最多的作物,也是产量最高的经济作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2清原县玉米种植现状清原县种植玉米大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整地、起垄,人工半自动化播种、追肥、打药和收割,受农时限制,春秋两季很难完成,一般只在起垄、收割、玉米剥皮环节雇工。
清原县农机化事业发展进程中,一度只重视整地和播种环节,对机械化收获认识不够。
一是因为长期以来重视翻、耙、压、起垄等整地作业环节,耽误农时影响到播种,应将机械播种列为农机作业的重点工作。
二是玉米收获机械价格昂贵,回笼资金慢,机械化收获玉米效果差,收获机维修成本高,故障率高,影作者简介:李东翰(1971男,辽宁清原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推广相关研究工作。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c39ff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9.png)
·99·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摘要: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一大粮食作物。
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以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加大玉米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推广力度,推广一次完成精少量免耕播种、化肥深施、覆盖镇压等作业的复式作业机具与技术,推广中耕施肥、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以及种子处理、产后烘干等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1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我县春季多风少雨,干旱严重,十年九春旱,出苗差、保苗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采用深松整地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库,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将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1)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
机械深松度可达35-50cm,这是用其他方法所根本达不到的深度。
2)机械深松作业极大地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一般来说,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1~22m 3/667m 2,且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可在1h内接纳300~34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径流。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
3)深松不翻动土壤,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节的保护,减少因翻地使土壤裸露的扬沙和浮尘天气,减少环境污染。
2 玉米机械播种技术我县春季比较干旱,大部分地块采取机械精量播种的方法进行机械播种作业。
耕地平整后,由30~55马力拖拉机配带玉米精量点播机进行种植。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fcc1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f.png)
在现阶段生态文明加速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加大对保护性耕种技术的研究、推行与应用力度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也是目前农业生产优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保护性耕种的概述保护性耕种主要依托少耕或者是免耕、改造地表微形态、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技术的综合性利用,达到降低农业生产土壤受侵蚀程度的效果,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共同提升,促使农业生产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当前,常用的保护性耕种手段主要包含着少耕或者是免耕、改造地表微形态、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农田土壤表面耕种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机。
二、保护性耕种的现实价值分析1、减少劳动量与劳动时间由于在保护性耕种中推行少耕或者是免耕手段,因此与传统土壤耕作方式相比,所引入的耕作次数更少,只需要利用一次工序基本可以完成播种。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无论是农民还是农机,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时间、劳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或者可以在传统土壤耕作所需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任务。
2、节省农机燃料消耗由于基于保护性耕种的农业生产劳动力与劳动时间投入量均大幅降低,因此能够达到节省农机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燃料的效果,即在保证农业生产效果的同时体现出节约能源的效果。
3、降低农机的磨损程度在保护性耕种的支持下,农机的工作时长与工作次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相比于传统土壤耕作实践来说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减少趋势,基于此,农机的磨损程度也随之表现出下降状态,农户在农业机械化射生产中所需要投入的农机维修养护费用、零部件更换成本等均保持在偏低水平,切实达到在保持农业生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成本投入。
4、优化改善土壤的可耕种性通过保护性耕种技术的投入,能够充分发挥出自然恢复的力量促使农田土壤微粒的聚合情况逐步改善,更好转变为团粒结构,以此为农作物根系的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土壤环境条件。
同时,在保护性耕种技术的支持下,同时可以达到降低土壤压实程度的效果,如土壤耕作性能的提升、减少实际耕作行程等,均促使土壤压实降低成为现实。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3de8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c.png)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摘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保护土壤养分和水分,延长土壤生产力的持久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这种技术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提高产量质量、保护土壤水分、减少农药使用、促进生态保护和降低生产成本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产量、质量、土壤养分、水分、农药使用量、生态保护、生产成本、重要意义1. 引言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玉米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尽量减少翻耕和土地裸露时间,保护土壤表面覆盖物,维持土壤结构和水分、养分等环境要素的传统玉米种植方法,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减少传统耕种方式中对土壤的破坏,保护性耕作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通过覆盖物的保护,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障玉米生长环境的健康。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促进生态保护。
保持土壤覆盖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稳定。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比传统的耕种方式,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减少机械化作业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减少农药使用量、促进生态保护、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保障玉米种植环境健康、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2. 正文2.1 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之一。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及相关措施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及相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dbf7b2a216147916112883.png)
AGRICULTURAL SCIENCE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及相关措施吉双喜(山西省原平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山西 原平 034100)摘 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保证玉米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能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文章分析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现状及生产技术,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玉米;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S233.73 文献标识码:A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in Maize Production andRelated MeasuresJI Shuang-xi(Safe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Yuanping City, Yuanping, Shanxi, 034100 ) Abstract: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Maize production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income. It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farmer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bor production, promot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were analyzed , a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Keywords: Maize; Whole process mechanization;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原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4.8 万hm2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以上。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探讨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ee3c1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6.png)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机械的免耕和少耕来降低耕地面积。
同时,通过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等措施,达到降低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目的。
顺应农业机械化大时代,将农业机械与保护性耕作有机融合,是未来实现该地区农业机械水平迅速提升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探讨了河南省西峡县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概况,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与技术,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意义与技术应用。
旨在提升区域内玉米耕种机械化水平提供技术指导。
将保护性耕作与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相结合,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部分乡村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总体要求。
同时,在农田整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秸秆回收等方面,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玉米田的耕作和播种作业的机械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玉米田的耕作质量和产量。
一、河南省西峡县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据了解,农业部组织了第7批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申报和评定,经过各地择优推荐、省级初选和专家评审,最终,西峡县获得了第7批“首个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县”的荣誉。
西峡县近几年来,在山地的基础上,紧扣创建农业综合机械化示范县的工作目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既要注重领导,又要注重政策支持,县政府组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和部署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的要求,对标对表,实行任务清单化、责任细化、时间节点化,跟踪问效,强力推动。
针对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科学运用农机购置补助,并从县级财政中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促进农机设备的进一步优化,着重发展深松深耕、粮食烘干、精量播种、秸秆粉碎还田、高效植保等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新机具,并指导农户购买用于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机具,加速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使用。
从2019年到现在,西峡县已经获得了636万元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累计补贴农机具5822台,受益农户5145户。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https://img.taocdn.com/s3/m/1476373d102de2bd97058811.png)
国家鼓励发展保护性耕作
• 2005年以来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发展保护性耕作”。 •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
鼓励开展保护性耕作。近几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发改委又联 合制定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三、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深松、免耕施肥 播种、病虫草害防治四大技术内容。
(四)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 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机械、人工和生物控 制相结合的办法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 我省一般小麦在开春、玉米在播种后各 喷洒一次除草剂,个别地块辅助人工锄 草一次即可。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 有病虫害出现时喷杀虫剂。除草剂的类 型要根据不同的作物来选择,例如:小 麦可选择阿特拉津,玉米选择克隆均等。 要及时观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目录
一、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二、为什么要发展保护性耕作 三、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原理 五、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模式 六、保护性耕作主要功效 七、小麦玉米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 八、小麦玉米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的优点 九、推广保护性耕作注意事项 十、保护性耕作发展趋势
• 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每亩节本增效200元左右。发展保护性耕作 也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组织赚钱的新途径。
• 四是节约资源:平均每亩可以节省柴油2.47公升,减少灌水量60立方米, 减少化肥施用量20公斤左右,减少用工2.35个。
• 五是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径流60%、水蚀80%、风蚀60%;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抑制沙尘暴;减少面源污染;保护性耕作是减少秸秆焚烧最直接最 有效的途径。
5-7 cm
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夏季降水 渗入土壤深层、阻止小麦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 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0cf8e5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3.png)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9.11•【文号】农办机[2009]39号•【施行日期】2009.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的通知(农办机【2009】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三秋”生产是实现全年农业丰收的关键,是确保明年夏季粮油增产的基础。
为贯彻落实全国秋冬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三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精神,提升农机化生产科技水平,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玉米机收、水稻机收、保护性耕作等10项农机作业技术要点(见附件)。
请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细化技术内容,建立技术规范,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促进“三秋”农机化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同时,按照《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报送工作的通知》(农机科〔2009〕40号)要求,及时报送有关工作总结。
附件:农机作业技术要点农业部办公厅二○○九年九月十一日附件:“三秋”农机作业技术要点一、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内容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两种。
联合收获主要有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全喂入收获机中按照行走部件的又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二)技术要求1.农艺准备(1)具有适合机具行走和下田的道路条件。
(2)提前晒田。
提前放水晒田,以适合收获机具下田行走的要求。
对于轮式联合收割机,泥脚深度不超过5 cm;对于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泥脚深度不超过10 cm为宜。
(3)稻谷籽粒含水率在15~25%之间,收获时水稻叶面干燥,无露水。
2.机具准备根据各自的农业特点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机型。
一般情况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收获水稻的首选机型。
对于倒伏较严重的水稻,不宜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玉米机收工作总结
![玉米机收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05af4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f.png)
玉米机收工作总结玉米机收工作总结玉米机收工作总结今年我市玉米机收工作,按照省局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作用,实行大中小型机械并举发展玉米收获机,增加保有量,积极发挥玉米机收重点县和先行县的示范效应,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提高全市玉米机械收获水平,努力使玉米机收实现再突破。
为切实组织开展好玉米机收工作,努力提高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为全面提高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玉米机收新突破。
省局三秋农机工作会议结束,市局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三秋农机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局会议精神。
并对做好三秋农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把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机械水平作为三秋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一是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制定玉米机收工作方案,建立玉米机收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早谋划、早行动、早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
今年全市要争取完成玉米机收200万亩以上,比去年提高八个百分点,要求玉米机收重点县、先行县玉米机收面积要力争达到50%以上,完成玉米秸秆还田500万亩的任务,投入三秋玉米收获机械要达到3000台以上。
三是要采取补贴政策拉动、行政组织推动、典型示范带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采取大中小型并重,积极推进玉米收获机保有量的增加,力争今年新增玉米收获机500台以上。
四是要积极借鉴小麦跨区作业的经验,加大玉米收获机引进力度,组织开展跨县域、跨乡镇的玉米机收作业,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力争实现玉米机收新突破。
二、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收获机的补贴力度为增加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切实推进玉米机械收获进程,我市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收获机的补贴力度,以调动农民群众购置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优势及推广的有效措施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优势及推广的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4dc3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机械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可以有效减少耕作对土壤的危害,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对农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从玉米解析恶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入手,深入分析这一技术要点,以期为后续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和作业量的增加,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地方出现了重施肥轻培土的现象,导致作物根系下扎不实、土壤透气不良,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减产。
因此,必须加强保护性耕作的科学管理。
一、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与优点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玉米保护性耕作是近年来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实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种植方式。
这一技术结合传统农技措施,利用机械进行深松整地,其是在免耕播种、精量施肥、秸秆还田等常规措施基础上,利用机械进行深松整地作业,达到土壤疏松,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保墒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活动,抑制病虫害发生,减轻因连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有效措施。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目的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玉米根系下扎,防止玉米发生倒伏,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益的目的。
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辅助人工进行,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东北地区,以大马力拖拉机为动力,采用保护性耕耘机具,结合喷药施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保护性耕作。
其优点如下:节省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据调查,一般农户每生产1万斤粮食需用劳动力200人,而使用机械化后,每生产1万斤粮食仅需要50人,可节约劳动力100人。
同时,因省工省力,降低了劳动成本。
论玉米机械化重要性
![论玉米机械化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1dad888b9d528ea81c77998.png)
论玉米机械化的重要性近几年来,继小麦生产机械化基本完成之后,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也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
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在新机具的研制、选型、引进试验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面积较多,玉米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机械耕整地、播种水平比较高,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缓慢,机械收获水平很低,仍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
玉米收获水平低是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势必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十分重要。
一、玉米机械收获的重要性玉米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使用玉米收获机,可节省成本225-400元/公顷。
人工收获损失率一般为5%,而采用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损失小于2%,如产量为9000千克公顷,则可增收玉米270千克公顷,可节本增效677-852元公顷。
2.社会效益。
一是大量节省农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玉米种植投入劳动力总量的55%。
一台三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替代40个以上劳动力。
因此,玉米市场实现机械化可大大解放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安心在外,减少误工和往返费用,增加收入;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抢农时,缩短了秋收时间。
一个人一天至多收获一亩玉米,而用玉米收获就机可收40亩以上,大大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缩短了秋收时间。
3.生态效益。
秸秆还田,造福社会,加快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玉米收获时,不仅能进行玉米摘穗、剥皮、集穗、装车,而且还能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土地板结。
还可以抗旱保墒,增产增收。
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既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
大力推进以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
![大力推进以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7a4be119e8b8f67d1cb902.png)
部 和 我 省 对 农 机 服 务 组 织 及体 系建 设 的要 求 , 实 把 这项 工 切
作 摆 上重 要 位 置 , 确 任 务 , 明 制定 计划 , 强 指 导 , 取 政 策 , 加 争
努 力抓 紧抓 好 、 出成 效 。 抓 要按 照 “ 地 制 宜 、 元 创 办 、 府 因 多 政
维普资讯
2 0 . 0 68
大 进 米 保 耕 重 农 范 力 以收 护 作 点 机 新 工 推 玉获 性 为 的化 示 程
省 农机 管理 办公 室主任
今 年 上 半 年 农 机 化 工 作 取 得 了 显 著成 绩 , 半 年 要 以 玉米 机 收 和 保 下 护 性 耕 作 为 重 点 抓 好 全 省 的 农 机 化 工作 。
术实施面积达到 4 0万 亩 。 同时 , 加快 要 花 生 收 获 机 械 化 、薯 类收 获机 械 化 、 设
是 发 展 的 意 见 。 省 政 府 专 门 印 发 了
《 于 进 一 步 加 快 农 业 机 械化 发 展 的 关
意 见 》 充 分体 现 了 省 委 、 , 省政 府 对 农
业机 械化 的 高 度 重 视 ,是 贯 彻 中央 、 全 省 农 村 工作 会议 和 中 央 、 委 两 个 省 1 文 件 精 神 。全 面 提 高 农 业 机 械 化 号
水平 . 进现 代农 业 和 新 农 村 建设 的 重要 举措 。 各地 要 认 真 推
施 农 业 机 械 化 、 副 产 品 初 加 工 机 械 化 农 的推 广 应 用 步 伐 。 三 是 抓 好 补 贴 机 具 发 放 和 监 督 管 理 等 工 作 。 严 格 按 照 部 省 关 于做 好农 机 购 置 补 贴 工 作 的 有 要 关 规 定 要 求 , 心 组 织 , 范运 作 , 真 做 好 机 具 发 放 、 货 精 规 认 供 衔接 、 售后 服 务 、 案管 理 、 促检 查 、 结 验 收 、 档 督 总 质量 跟 踪 调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975e079b6648d7c1c746af.png)
河南农业 2018年第6期(中)王 伟(吉林省农安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总站,吉林 农安 130200)摘 要: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实现农作物增收,改变传统耕作模式,需要对现有农机农艺运作模式进行改革。
在此基础上,玉米保护性耕作作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保证新型耕作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把握好秸秆覆盖技术、把握播种时间、控制保苗株数、病虫草害防治及深耕施肥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近几年,如何利用现有的耕地实现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推动传统耕作方式的改革,是吉林省农安县农机人一直探讨的课题。
农安县从2009年开始示范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推广效果越来越好,群众认识越来越高,2009年示范面积为500 hm 2,2017年推广面积已达5万hm 2。
在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存在,以“节本增效”为主要目的,实施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益。
新型耕作方式的应用,农产品产量增多,平均增产幅度较传统耕作模式高出10%以上。
并且,该种耕作模式减少了复式整地与镇压等工作环节,耕作时间减少,成本消耗减小。
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以下4个方面:一是免耕播、不灭茬、不整地、成本低、产量高;二是深松施肥、变地上垄为地下垄,避免水分流失、根系下扎,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三是机械植保、叶面施肥、穿透力强、利用率高;四是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基于以上种种优势,相信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
近几年,农安县准备全面引进保护性耕作方式,用于玉米耕作。
但是,受到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为新耕作方式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问题,影响了新型耕作方式的优势发挥。
今后在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时需把握好如下要点。
浅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浅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a03e2c58fb770bf78a55f2.png)
性 耕 作 省 工 、 时 , 能 节省 出大 批 劳 力 从 事 非 农 产 业 . 一 步 增 加 农 省 还 进 民收 入 。
4实施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存 在 的 问题 .
41 . 认识 问 题
23 护性耕作 是缓解水 危机的迫切需要 .保 我圈降雨多集中在汛期 .每年各地都会 出现不 同程 度的旱情 . 变 革传统的耕 作模式 . 推广秸秆 覆盖 、 免耕播种技术 , 强土壤蓄水保墒 增 能力 . 实现节水灌 溉是缓解水 资源紧缺的迫切需要 24保护性 耕作是实现农 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 农 民 为 了提 高 土 地 的 产 出 率 . 农 业 化 学 品投 入 及 灌 水 量 不 断 增 在 加 的 情 况 下 . 繁 的 耕 作 除 j增 加 生 产 成 本 外 . 为 重 要 的是 造 成 土 频 - 更 壤 结 构 的 破 坏 、 力 的 下 降 . 及 由于 水 土 流 失 而 带 来 的 严 重 环 境 污 地 以 染问题。 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 以有效* , 作物秸秆 . 断培 可 tl t 不 肥地力 , 逐步减少化肥用量和灌溉用 水 ,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 护性耕作 是发展循 环 、 约和环保型农 业的重要措施 5保 节 我 国农作物秸 秆资源 十分 丰富 . 每年产 出大 量秸秆 . 利用率仅 但 为 6 % 左右 . 0 大量 剩余秸秆被 焚烧或乱堆 乱放 . 既浪费 了资 源 . 造成 r 环境 污染 , 响了村 容村 貌 , 又影 制约了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 保护性耕 作拓展 了秸秆利用 的新领域 . 使秸秆变废 为宝 . 广保护性耕 作技术 推 是 发 展 循环 农 业 、 节约 型农 业 和 保 护 环 境 的 重 要 措 施 。 3 实 施 机 械 化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的 主 要 内容 . 实 施 保 护 性 耕 作 的 机 械 化 技 术 重 点 有 四 项 即 : 秆 还 田 覆 盖 技 秸 术 、 施 肥 播 种 技术 、 草 和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 松 技 术 所 需 新 型 免耕 杂 深 机械主要 有 : 米联合 收获机 、 玉 秸杆粉 碎还 田机 、 米免耕 施肥 播种 玉 机、 小麦 免耕施 肥播种机 、 深松机等 31 耕 播 种 技 术 .免 包 括玉米免耕直 播和小麦免 耕播种 两种 . 要求播 种均匀 . 量符 播 合农 艺 要 求 。 () 1玉米免耕直播作业 使用小 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 . 在小麦联 合 收 获 后 的 田 间直 接 进 行 玉 米 播 种 作 业 . 种 量 一 般 为 1 - .k 播 . 25 g亩 , 5 播 种 深 度 一 般 控 制 在 3 5№ -c ( )D 2 / 麦免耕播种作业 使用小 麦免耕 播种 机进行作业 , 播种量一 般 为 6 1k / . 种 深 度 一 般 在 2 4 I, 后 盖 严 压 实 - 2 g亩 播 ~ cI播 T ( ) 择 优 良 品种 . 对 种 子 进 行 精 选 处 理 求 种子 的 净 度 不 低 3选 并 要 于 9 %. 度 不 低 于 9 % . 芽 率 达 9 %以 上 播 前 适 时 对 所 用 种 子 8 纯 7 发 5
保护性耕作——精选推荐
![保护性耕作——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447f3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1.png)
前言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方法,主要包括秸秆残茬覆盖与表土处理,免耕精量播种与化肥深施,深松及杂草控制与病虫害防治四项主要内容。
它的实施主要是针对我国北方广大旱区降雨少,土壤贫瘠,以及近年来的严重干旱、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而进行的。
我省实施了近七年的保护性耕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用事实证明了保护性耕作具有蓄水保墒,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土壤风蚀、沙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以及节本增效等良好效果,是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进程,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编写《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和农业、农机工作者了解和掌握这项耕作新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朋友予以指正。
2007年12月1、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2、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①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②秸秆及残茬覆盖技术;③杂草及病虫害控制与防治技术;④深松技术。
3、保护性耕作技术适用范围?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
4、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国外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人类的过度耕作,植被破坏,导致了二次黑色风暴横扫美国大陆,成千上万吨的农田表土被刮走,几千万亩的粮田遭到破坏。
而土壤表面有秸秆及残茬覆盖的地方,表层土却被保留下来。
为此,1942年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护局,在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共同努力下,总结开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即收获后把作物秸秆和根茬留在地上保护土地,防止风吹、水蚀的方法。
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
![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8ff2c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4.png)
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柴文胜【期刊名称】《湖北农机化》【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36-37)【作者】柴文胜【作者单位】黄冈市农机推广站【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已凸显。
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劳动和消费观念已发生了质的改变,通过机械化手段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已成大势所趋。
玉米机械化生产已成为农民趋势性选择,是推动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原动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玉米的大国,也是最大的玉米消费国,玉米用途广泛,可作为粮食、饲料,也可作为工业原料,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能源技术,促使玉米消费快速增长。
玉米价格不断升高,农民种植热情高涨,使玉米种植面持续扩大。
针对农民对旧的耕作模式难以改变的传统认识,黄冈市区域内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
黄冈市农机推广站联合部分县(市)区农机推广站、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小规模试验示范。
在黄州区等县(市)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设立示范点。
通过试验地里做试验,举办了现场会、学习班,印发了宣传材料,农民的认识有了新的转折,事实证明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减少土壤风蚀沙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减轻劳动强度以及节本增效等较好效果。
该项技术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覆膜栽植等环节,核心是玉米的机械种植,结合土壤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玉米机械化铺膜播种技术,突出发挥机械化配套技术的优势。
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使玉米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旧的传统农艺得到改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减轻,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1 机械耕、整地(1)机械耕地。
利用机械灭茬技术对地块的前茬进行处理,用大功率轮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翻转犁对地块进行规范耕地作业,做到翻伐均匀,前茬覆盖严密,地表平整细碎。
(2)平地。
大型平地机将土壤刮平,使地块表面达到平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6 0 80
总第 1 0期 5
每 年以新增 01 万 h 。 .3 m 的速度推广示 范机 械化保 护性耕作 技 术 ,到 2 0 0 6年底实施 面积达到 09 . 3万 h : m ,占全区耕地面积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6 3 8 7 (0 80 — 0 0 0 1 7 — 8 X 2 0 )4 0 5 —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 内容
山西省垣 曲县王茅镇农机管理站 樊选民
摘 要 在 分析 玉米 机械 化联 合 收 获 技 术 和 机械 化保 护 性 耕 作技 术 关 系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推 广 玉 玉 米机 收 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内容 文献 标 志 码 B
以说 , 下功夫推广好 玉米机收是非常重要的。哪个地 方玉米收 获机械 化发展得 快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 术就推广得快 , 就能
取得很大成效。
机收、 秸秆 还田和保护 『耕作一起推广 、 同推进 , 生 共 有利于整体
工作的开展 。只有玉米机械化收获得 到大 面积发展 和应用 , 才
宁夏 、 肃 、 甘 新疆等北方地 区已广泛推广示范机械化保 护性耕
玉米摘穗 、 秸秆直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碎还 田 , 是发展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 的重
要 内容 , 已得到实践证 明。玉米机收是前提 , 这 必须先行 。多年 来 的实践证 明 , 要推广机械 化保 护性耕作 , 必须先解决玉米机
作技术。2 0 年 , 0 6 山西 省的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示范面积达 3 . 7 2 万h , mz占全省总耕地面积 8 %。 . 山西省南部的尧都 区 、 5 潞城县
让他们 去用 机械秸秆还 田, 实施保 护性耕作 , 民就可能觉得 农
麻烦 、 不值得 。 因为对他们来说 , 玉米收获的主要 问题 已经解决 了, 秸秆的问题可以随便处理 , 面的问题 就感觉无所谓 了, 后 再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 难度就增加了。如 果 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 田同时进行 , 再实施机械化保护性 耕作 , 老百姓就容易接受 。 实践证 明, 凡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搞 得较好 的地方 , 一般都是玉米机械化收获先行一步 的地方 。所
保 玉 米 丰 产 丰 收 , 可 以 实 施 玉 米 秸 秆 粉 碎 还 田 、 贮 过 腹 还 又 青
田和秸 秆 免 耕 覆 盖 保护 性 耕 作 , 现 玉 米 秸 秆 的有 效 利 用 和 循 实
环利用。推广玉米机收、 秸秆还田覆盖 、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 , 是
秋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的重点。
收 的问 题 。 玉 米机 收 达 不 到一 定 水 平 , 会 给 推广 机 械 化 保 护 就
性 耕 作 带 来 较 大难 度 。如 果农 民 已经 人 工 把 玉 米 棒 掰 走 了 , 再
焚烧或乱堆乱放 , 既浪费 了资源 、 造成了环境 污染 , 又扰乱 了村 容村貌 , 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要更好地解决秸秆 的 出路 问题 , 除推 广秸秆还 田技术外 , 还应大 面积实施玉米 机械 化收获与机械化保护 『耕作技术 。 生 这也是全面提高山西省农机 化整体发展水平 的需要 , 是造福农 民 、 帮助农民拓宽致富渠道 、 增加农 民就业 和收入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 明, 大力推广机械 要 化保 护性耕作技术 , 离不 开玉米机 械化收获的大发展 , 把玉米
作 , 会 配 合 环 京 津 风 沙 源 治 理 工作 , 步 减 少 甚 至 消 灭 扬 沙 将 逐
械 化保 护性耕 作技 术提供 技术 支持
玉米收获作为秋季 的主要农活之一 , 动强度大 , 劳 占用劳
动力 多 , 迫切需要通过机 械化 手段来解 决收获问题 , 把农 民从 繁重 的体力劳动中解放 出来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越 决, 农 村劳动力转移 越多 ,对玉米机械化收获 的需求程度也就越高 。 实践证 明, 发展玉米机械化收 获, 既可 以加快玉米收获进度 、 确
等地的保护性性耕作技术推广 示范工作做得很好 , 其中尧都 区
【 日 收稿 期】 20— 4 0 【 08 0— 2 邮编】 030 470 【 简介】 樊选民(9 4 ) 男, 作者 16 一 , 山西省垣 曲人 ,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基层农机管理工作 。
维普资讯
能 为 大 面积 推 广 机 械化 保 护 性 耕作 技 术 创 造 更 好 的 条件 。
1 大力发展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
为推广和应用机 2 大力推广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技术 改变传统 的耕 作方式为农民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 出贡献
机 械化 保 护性耕 作 是对传 统耕 作 方法 的一 场变 革 。从 20 0 5年起 , 中央连续在两个 1 号文件 中明确提 出“ 改革传统耕 作方法 , 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0 5年 8月中旬 , 。2 0 国务 院常务 会议上再次提出 ,逐步大面积 推行保护性耕作。20 0 6年 5月 底, 北京市政府要求全市农作物采 用保护性 耕作方法 , 这标志 着我 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将要进入普及阶段。 推行保护性耕
米 机械 化 收 获 和 机械 化 保 护 性 耕 作 “ 条 龙 ” 业模 式 的 建议 , 一 作 并提 出 了相 应 的措 施 。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 号 ¥ 1 53
玉米是 山西省 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 秆产量大, 秸 但农 村
最 大 的 污染 源 就 是 玉米 秸 秆 。每 到 秋 收 季 节 , 量 剩 余 秸 秆 被 大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 一项涵盖规模化生产经营 、 标准化种植 制度 、 民科技素质 的综合技术。 农 通过发展玉米联合收获 , 实现
沙尘天气 , 20 年北京奥运会创造美好环境。 为 08 这也是我们建
设 现代农业 的需要。
现在 , 国黑龙江 、 我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青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