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金牌复习24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设题及解答PPT完美课件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四通八达 的交通 ,认识 了五花 八门的 交通工 具,感 受了快 速发展 的交通 给我们 带来的 便捷与 舒适, 但是交 通发展 的同时 也给我 们的生 活和环 境带来 了一些 问题, 这节课 就让我 们带着 充满智 慧的双 眼一起 来看一 看。 2.仰望夜空,总是会有无可明状的失 落感涌 上心头 。多么 怀念幼 时曾见 的如金 刚钻般 闪耀的 星辰, 那些闪 烁的光 亮总能 引起我 们无限 的的遐 想。 3.秋燥,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 事情了 。秋季 天高气 爽,空 气中水 分减少 ,此时 ,唇干 口渴、 咳嗽无 痰、皮 肤干涩 等现象 就显得 很频烦 。
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强调“拿来”的重
要性。
内容上的作用
3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事例论证 道理论证 归纳论证 演绎论证
4
现代文 阅 读
1、问法上——某词(句、段)这样写在 文中有什么样的好处(作用、目的)?
2、思路上——读懂全文,明白每段主 要写什么。联系语境,指出所用表现手 法,指出在段落中作出的贡献,强调其 对中心的作用。
答题方向:领起全文 (承上启 下、总结全文等) ,突出中心。
8
现代文 阅 读
17.第四段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 河;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壶口黄河》)
17.(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 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张家 界》)
9
命题角度——手法、写景
答题方向——营造氛围 、衬托(正 反)等,突出中心。
10
现代文 阅 读
21、第③段追溯黑土地深邃的历史,联系 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黑土地》)
19、文章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 志和《渔歌子》 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 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江南蓑衣》)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1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文学文本阅读(答案+详解)第一案易错•点睛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9题。
溯水而上陈蔚文风,雅,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
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丰年”“泮水”“良耠” “湛露”“鱼丽”“玄鸟”…… 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更加凄丽。
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麦垛,有卑微的适足,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
民歌一般的哀伤。
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
锁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
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止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
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小雅”最后一章中裸露着。
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
《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
柴扉推开是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
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
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河水涣涣的情感……哀怨是《氓》与《邶风?古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女子,明丽是《榛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亡人之妇。
相思是《王风?采葛》还有《兼葭》中望爱人不见的怅惘,“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远远的地方传来瑟瑟古琴一一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车站或是“肯德基” “麦当劳”,又能到哪去守望爱情?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三)文中内容作用类
1、课堂示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四月中旬。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就在后面一 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 一棵白色,两棵粉色。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是格外盛大 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 让人薄醉的明媚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 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 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的感觉足 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 得晕眩,只好闭上,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人生到此,还有什么 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但 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一夜风 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色花瓣。 问题:第(5)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 可以环顾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 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 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答案】 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 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 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 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 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 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 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 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 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 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 一种抽象的精神。 【答案】(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 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 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 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请同学们打开《核按钮》222页,结 合刚才所学的内容,完成第一题.
08年江苏卷《候银匠》:小说开头第 2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答案:
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 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 节提供依据. 从突出候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候菊改 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 提供依据.
二.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 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 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 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 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04年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 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 无畏。” 06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 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妆,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 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答案:⑪特征:秀美,宁静。⑫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 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意思,提纲挈领,开启(引出) 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 伏笔。 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 或衬托(反衬) 扩展思 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开头),深化中心,点明 题旨,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 深长。
中间段 结尾段
现代文阅读
“作用题”答 题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 2)为什么要 写这一内容? 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现代文阅读部分)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文学类阅读理解(2011湖南卷)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徐志摩《想飞》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
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
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
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
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
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
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
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豸虎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扁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飞。
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
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
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1、语句、段落作用题 2、标题作用题 3、修辞、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人称等作用题 4、写作内容作用题
现代文阅读
一、考点介绍
考查目的: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
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能从结构上 了解某一部分内容与下下文的联系。在 阅读中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以及各 个部分和各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或情感上一致的,作用:烘托、衬托或铺垫), 例:《爱莲说》。 如不一致,作用:反衬。例:《湖湘文化》《灯火》 (3)关于引文(引用诗文、名句、历史故事、穿插性 材料)的作用: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 例:《阳关古道苍凉美》
陈述对象是结了冰的树枝, 陈述内容是外表漂亮和声响如碎玉, 表达的情感是对冬天可 爱之景的赞美和对文字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 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
? 2.其次要明确如何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得怎么样:生动形象。
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
此题是考查以物衬物、以人衬人,做题时要 注意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本文题目是 “木车的激情”,主体是写孔子及其弟子乘木车 周游列国,充满激情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 文章开头却写了现代人在交通那么快捷、舒适之 际,还出现焦躁苦恼、愠怒不安的情绪。这主要 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 同时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 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 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答案】①引出下文,为下文
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
高考语文阅读“作用题”解答思路例说
高考语文阅读“作用题”解答思路例说近年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作用类、好处类”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仅2015年高考就至少有5套试卷出现此类题目。
由于“作用、好处”范围广泛,出题的角度多变,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任意作答,得分率非常低。
因此,认真探究“作用类、好处类”的设题角度、答题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作用题的命题表述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请说说这一段话(或这一句话,或在某方面)的作用”,等等。
本文在此探讨一下这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技巧。
一、注重整体阅读意识,是解答“作用题”的前提任何一篇课文的学习,第一步都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从宏观上大致描绘文章的轮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
通过整体阅读,我们不仅能了解作者的基本倾向及表达的内容,而且容易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因此,不管段落是在文章的哪个位置,都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切忌只阅读被考查的段落内容或只看它的位置就急于答题,因为每个段落都是文章有条理的组织者,阅读时空缺任一个段落都容易造成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失误。
例1.(2015年湖北卷)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本题采用整体感悟法,整体阅读全文,从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合波德莱尔诗的表情达意方面入手,从两个方面作答: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
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二、把握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位置,是解答“作用题”的关键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一)开头段的作用1.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2011年高考各地文学类文本阅读及试题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各地文学类文本阅读及试题答案解析(全国新课标卷)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血的故事林海音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
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结果认识了没有?”“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
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201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分类汇编(完全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分类汇编2011全国Ⅱ卷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针挑土芳菲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
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
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
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
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
“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
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
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
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
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
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
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3
2011高考语文最新高效金题考案:文学文本阅读(答案+详解)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孤独普希金肖复兴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有一步之遥。
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
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
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
天气很好,4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
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项。
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清楚。
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
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
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
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
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
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
铜像孤零零地站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
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
2011年高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1年高考语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小山村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小鸟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虽然远离都会,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在那座低矮小瓦房里。
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卫生室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
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开具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
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乱。
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
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
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
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
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
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
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
来人自然没有瓦片。
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的吗?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
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
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真实感。
-----3分
答案:
❖ “我”是一个同情乌米的人,因为乌米的结局
是显而易见的,她永远也等不到她的亲人,只
能一人默默死去,“我”又是一个敬佩乌米的
人,因为她相信她的亲人始终会回来,她将永
远怀着希望活下去。“我”也是乌米骤然丧失
至亲的悲惨遭遇和满怀希望地坚强生活下去的
见证者。
-----4分
❖ “我”是具有同情心的一个人物,是主人公乌 米悲惨命运的见证人,是串联该故事的线索人 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乌米的悲 惨 真命 实运 感,。与乌米当时内心的希望。使---文--4章分更具
❖答题格式:结构+内容+效果
❖ (一)开头的作用
❖ 开头语段的作用往往是:照应文题,统领 全文;首尾呼应,强化主旨;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等。
❖ 练习:08年四川卷《我爱水》第17题
❖ 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 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8 分)
多彩、明艳的油画吸引了我们。 -----2分
❖ (1)用大量描写色彩的词语,更加深刻地、形象地 写出了秋景的美丽与多彩,表达了作者心目中的秋 天是多彩与美丽的。
(2)使美丽秋景的样子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读者
面前。一问: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 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 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 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 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否定了古人眼中 阳关凄凉悲惋的看法,突出今天阳关的富饶美丽; 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 (三)过渡的作用
❖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 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共22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共21页23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共21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作用题”辨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作用题”辨析教学博苑2011-03-27 06325d56b7b401017e7g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作用题”辨析转自hlgsyxxckh1分析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作用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它已经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由于出题的角度多变,“作用”的范围较广,这就使不少学生作答“作用题”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不着边际。
其实,解答“作用题”还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作用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一、开头作用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
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近几年高考命题对此有较多关注,如例1(2009全国I卷第14题)联系全文,谈谈(文章第一段)这样写有什么用意?例2(2009年江苏卷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例3(2009年江西卷)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如果这段话在开头,一般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总领全文,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当然,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例1(全国I卷)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理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例2(江苏卷)总领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例3(江西卷)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二、结尾作用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揭示主旨;呼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回味深长,引发读者思考。
同时,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回答。
201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考题精练2 doc
201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考题精练3(2009·湖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房的窗子杨振声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
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
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
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说到光,我有一个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
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
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
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
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蛮有风趣。
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
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
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
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
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
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
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
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2011年高三作用题复习(教师版)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复习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表达作用的分析。
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外,掌握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抓高分的关键。
下面具体谈谈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有一定帮助。
首先要了解“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和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①首段(末段)的作用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③修辞的作用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1.(2010年全国卷Ⅱ第14题)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例2.(2010年四川卷第14题)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
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语文金牌复习24:现代文阅读“作用题”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表达作用的分析。
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外,掌握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抓高分的关键。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的阅卷工作,深感答题中鉴赏术语的使用和规范答题程式的重要。
下面具体谈谈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问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一定帮助。
首先要了解“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和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①首段(末段)的作用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③修辞的作用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
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后文照应前文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烘托铺垫反衬【答题规范】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规范】“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解题思路】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白描象征反讽类比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答题规范】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等。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答题规范】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
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解题思路】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
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