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研活动《地底下的植物》
幼儿园中班自然科学探究植物教案-探索自然科学的奇妙探险
幼儿园中班自然科学探究植物教案-探索自然科学的奇妙探险幼儿园中班自然科学探究植物教案-探索自然科学的奇妙探险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幼儿们对于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而植物作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能引发幼儿兴趣的话题之一。
本篇文章将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科学的奇妙探险。
1. 植物的种类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比如树木、花草、蔬菜等,并引导幼儿们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大小、气味等特点,让幼儿们在观察中对植物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植物的生长环境我们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到校园或者附近的公园,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比如阳光、土壤、水分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幼儿们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感受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 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比如小麦、豌豆等,让幼儿们亲身参与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幼儿们在亲身体验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植物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们传递植物的重要性,比如植物对于人类的意义、植物的用途等,让幼儿从小树立保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总结和回顾在进行自然科学植物教学之后,我们可以与幼儿们共同回顾这段学习经历,让幼儿们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共享中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也可以邀请幼儿们共享自己在家中对于植物的观察和体验,让学习更加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
作为教师,我认为自然科学植物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建立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只有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索,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样的学习,幼儿可以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让自然科学的奇妙探险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美好回忆。
幼儿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幼儿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1. 引言地球上最不为人们所知的地方之一是地下。
地下世界中隐藏着许多神秘的事物,包括了种类繁多的植物。
在地底下生活的植物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多得多,本节课将介绍幼儿园孩子们关于地底下的植物的知识。
通过学习地底下的植物,我们将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目标•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的存在以及特点;•能够区分地底下的植物与地上的植物;•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课程内容3.1 介绍地底下的植物•地底下的植物通常是指生长在地下的根茎、根状茎、块茎和地下根等植物结构;•这些植物通过根部与地下土壤相连,吸收水分和养分;•地底下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地下菌丝、地下草、地下蕨等。
3.2 地底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地底下的植物通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土壤水分充足,有助于植物吸收养分;•地下的植物与地上的植物相比,更适应低光照和高湿度的环境。
3.3 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地底下的植物一般没有叶子,而是通过地下器官进行光合作用;•根部发达,可以吸收地下的养分;•地底下的植物没有茎和叶,只有根部,因此看不到它们的根部。
3.4 地底下的植物的作用•地底下的植物在土壤保持、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地下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吸收并净化地下水。
4. 教学活动4.1 观察地底下的植物•准备一些地底下植物的样本,如地下菌丝、地下草等;•让幼儿观察这些样本,了解地下植物的外观和特点。
4.2 制作模型•引导幼儿使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地下植物的模型;•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加深对地下植物的理解。
4.3 模拟观察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利用透明容器、湿土和地下植物的种子,让幼儿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生长的过程。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地底下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学习了地底下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作用。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1. 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底下的植物有哪些?2. 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什么?3. 地底下的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地底下的植物(如土豆、花生、萝卜等)。
2. 教学卡片: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地底下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解:介绍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土豆的生长过程、花生的果实等。
3. 互动:提问幼儿关于地底下的植物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4. 绘画: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地底下的植物。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地底下的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2. 幼儿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
3. 幼儿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地底下的植物的理解。
1. 探讨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地底下的植物资源。
七、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地底下的植物资源。
2. 教学卡片: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视频或图片:人类保护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实例。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解:介绍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土豆对土壤的保护作用等。
3. 互动:提问幼儿关于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4. 观看视频或图片:播放人类保护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实例,让幼儿了解保护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九、教学评价:1. 幼儿能说出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名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幼儿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
3. 幼儿能理解保护地底下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十、教学延伸:1.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农田或植物园,观察地底下的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养小朋友对植物的观察和爱护之心;
二、教学准备
1.讲义;
2.画板或幻灯片;
3.一些枯枝、树叶等植物样品;
4.显微镜和玻璃切片。
三、教学重难点
1.地底下的植物特点;
2.植物的生长过程;
3.学生如何观察和爱护植物。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请学生回答:“树木生长在哪里?”“花草生长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学生们了解植物生长的常见环境和特点。
2.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树叶、树枝等样品,介绍地上植物的特点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们联想到地底下的植物。
接着,出示幻灯片或画板,展示一些地底下的植物图片,给学生们带入地底下的植物的话题。
3. 讲解
在画板或幻灯片上讲解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例如根系密集、叶片微小、光合作用少等。
介绍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如高温、高湿等。
接着,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幼苗、成长和结果等阶段,让学生们了解植物如何从一个小小的种子开始慢慢成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4. 实践
将一些植物样品放到显微镜下让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植物的特点。
接着,让学生自己种一棵植物,并负责植物的日常护理,让学生充分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植物的爱护之心。
5.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地底下植物的了解和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了解地底下植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学生是否观察和爱护植物的态度和行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二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里蹦出的蒜宝宝二
- 1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土壤里有什么
2、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
3、挖土的铲子、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二、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三、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四、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 / 2。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引言:地底下的世界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在地底下,生活着许多我们不常见的植物。
通过科学教学,我们可以引导中班幼儿探索地底下的植物,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本篇科学教案将围绕地下植物展开,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推理能力为目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下植物的存在,并引发对地下植物的探索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会观察和描述地下植物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和实验,理解地下植物与地上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 图书馆书籍:关于植物的图书(如《植物大百科》等)。
2. 玩具植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地上植物和地下植物的不同部分。
3. 大型玻璃温室,用于模拟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
4. 小铲子、土壤和盆栽花卉,以及饲养植物所需的其他材料。
三、教学过程:a.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地底下的植物”。
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地下还有植物存在?b. 利用图片或玩具植物模型,展示地上植物和地下植物的不同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
c. 引发问题:“为什么地下植物长在地下?它们和地上植物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 探索地下植物a. 请幼儿围坐在温室旁边,观察和探索玻璃温室中种植的植物。
引导幼儿观察花茎、叶子和根部等部分。
b. 带领幼儿一同通过挖掘土壤,发现地下植物的根部。
观察并描述地下根部的特征。
c. 和幼儿一起进行小实验:将盆栽花卉移植到透明的盆中,以便观察其根部的生长状况。
每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3. 地下植物和地上植物的关系a.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根部?地上植物和地下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功能?b. 阅读相关图书,让幼儿了解地下根部的作用和地下植物与地上植物的关系。
c. 制作对比表格,帮助幼儿比较地下植物和地上植物的不同。
a. 回顾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地下植物的存在和特征。
b.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觉得地下植物和地上植物有哪些关系?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c. 鼓励幼儿提出更多关于地下植物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中班科学《地底下的植物》教学设计
中班科学《地底下的植物》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cience "underground pla nts" in middle class中班科学《地底下的植物》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渗透式教材引领下,我班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指南》在科学领域“科学探究”中针对3-4岁儿童提出具体要求: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我借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融入了“地底下的植物”的科普小知识,引导幼儿能够粗略了解“红薯、萝卜、花生、土豆”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发幼儿“喜欢吃、爱吃地底下的植物”的饮食兴趣,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助推幼儿的健康发展及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画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见植物和小动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的语言游戏中体验观察、探索、交流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简单了解小鼹鼠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ppt课件《啪啦啪啦—砰》;红薯、萝卜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电子图书:熟悉故事主角“小鼹鼠”。
1、观察:它是谁?我们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鼹鼠)2、猜测:小鼹鼠在干什么呢?师:小鼹鼠使劲在挖泥土,发出“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的声音,它在找什么呢?二、集体翻阅电子图书,了解地底下的常见植物。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科目:科学年级:中班上学期主题:地底下的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地底下的植物;2. 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兴趣;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书籍或其他资料关于地底下的植物;2. 各种土壤、种子和种植工具;3. 工作坊材料: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对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地底下有什么?”学生回答,老师鼓励学生多说出一些回答。
老师引入主题:“地底下除了土壤和岩石,还有一些植物哦!你们有听说过吗?”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介绍地底下的植物:老师出示图片或其他资料,介绍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老师补充一些有趣的事实,如地底下的植物如何获得阳光和水分。
3. 观察实验: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土壤,询问学生它们的颜色、质地等特点。
将不同种子放入不同的土壤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分享。
实践活动:1. 植物工作坊:学生用颜色纸和剪刀制作各种地底下的植物,如根、茎和叶子。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地底下植物。
2. 种植活动:学生使用种植工具(如小铲子、种子盘等),在容器中种植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
学生学会按照正确的方式给植物进行浇水和照顾,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总结活动:1. 学生分享种植的经验和观察结果,讨论哪种土壤适合植物生长。
2. 重点总结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并强调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植物,写下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扩展活动:1. 参观植物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和学习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2. 进一步研究地底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生长方式。
教学资源:1. 地底下植物的图片或其他资料;2. 土壤、种子和种植工具;3. 工作坊材料: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评估:观察学生对地底下植物的了解和兴趣,并根据他们的作业和口头表达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对植物的关注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评语、小学随笔、小学作文、课堂实记、计划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children's comments, primary school essay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s, classroom notes, plan summaries,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1、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中班科学活动植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更多的植物,为植物做卡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植物教案吧。
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热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地底下的植物种类:菌类、土豆、花生等。
2. 地底下植物的特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靠地下的块茎、根系等储存养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地底下的植物及其特点。
2.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地底下的植物,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地底下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让幼儿了解它们是如何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的。
3.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观察实物,了解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并尝试描述。
4. 总结:通过PPT展示,总结地底下的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5.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去寻找地底下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
2. 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观察和了解地底下的植物。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底下的植物的认识程度。
2.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价他们观察和描述地底下植物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九、教学拓展:1. 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地底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了解地底下的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介绍地底下的动物,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观察实践,让幼儿掌握知识。
小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小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一、引言地球的表面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氧气、食物和栖息地。
然而,你是否知道地下也有许多神奇的植物生长着呢?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地底下的植物世界,并介绍一份适用于小班科学课的教案,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地底下的植物1. 地下植物的简介地底下的植物是指那些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它们的根系、种子或块茎埋藏在地下,只展示部分地上的叶子和茎。
地下植物主要包括地下茎植物、块茎植物和地下种子植物等。
2. 地下茎植物地下茎植物是指那些地下茎发达的植物,例如竹子、马铃薯和薑。
地下茎具有储存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可以保证植物在干旱或寒冷的时候生存下来。
3. 块茎植物块茎植物具有肥大的地下茎,例如花菜和芦荟。
这些肥大的茎能够储存养分,帮助植物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
4. 地下种子植物地下种子植物是指那些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并生长的植物,例如豌豆和花生。
这些植物的种子通常在地下扎根,并通过向上生长的方式穿破土壤,最终展示出地上的叶子和茎。
三、小班科学教案:探索地下植物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理解地底下植物生长的原理;- 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2.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素材:- 竹子、马铃薯、薑、花菜、芦荟、豌豆和花生等地下植物的实物或图片;- 小苗和花盆。
3.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地下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并向他们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吗?你们对地下植物有什么了解吗?”(2)探究地底下植物的种类及特点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地下茎植物、块茎植物和地下种子植物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然后,与学生们一起探讨这些植物为什么要在地下生长,以及它们的地下部分有什么功能。
(3)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教师将豌豆和花生种子分别放在湿纸巾中,然后装进透明的塑料袋中。
安排学生们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以便他们可以亲眼见证种子如何从地下生长到地上。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地底下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植物的根系特点,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系的特点,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植物根系图片、植物生长条件图片、记录表格等。
2.环境准备:提前布置好教室,将植物根系图片贴在教室四周,准备观察用的植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吗?”(二)观察植物根系1.老师出示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植物的根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植物的根系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作用?”(三)探究植物生长条件1.老师出示植物生长条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四)小组讨论1.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记录表格。
2.老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大家讨论一下,你们认为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五)分享交流1.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六)实践活动1.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
2.让幼儿亲身感受阳光、空气、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珍爱植物。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植物根系和生长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和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但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较为紧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时间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观察植物根系的特点:“孩子们,你们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植物的根系?它长得像什么?”“这位小朋友,你能来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根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大家想想,植物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如果没有阳光呢?”“对了,小华,你说得很好,植物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才能健康生长。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精选9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篇1活动目标: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
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活动反思: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教案标题:地底下的植物教案时长: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地底下的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认识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地底下的植物对人类的价值。
教学内容:1. 地底下的植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地底下的植物的生态功能。
3. 地底下的植物对人类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教学难点:地底下的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教学工具。
2. 图片或视频素材。
3. 物理模型、种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探讨地底下是否也有植物存在。
2. 引导学生思考地底下的植物可能会有什么特点。
Step 2:讲授(15分钟)1. 呈现地底下植物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方式。
2. 展示地底下植物的种类和形态,让学生了解地底下植物的多样性。
Step 3:实践活动(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颗种子,并提供种植容器和土壤。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种子种入土壤中,模拟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
Step 4: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针对实践活动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地底下植物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地底下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能举出实例说明。
Step 5:拓展与展望(5分钟)1. 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地底下植物的知识。
2. 学生展望地底下植物在未来的应用及研究方向。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学习笔记。
2.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方式:讲授、实践活动、讨论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能按要求种植植物。
2. 学生展开讨论时的表现,是否能准确总结地底下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教学工具。
2. 图片或视频素材。
3. 物理模型、种子。
中班科学:地底下的植物
中班科学活动:地底下的植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地底下生长的植物,并能说出各种不同的名字。
2.激发幼儿对地底下生长的动植物的探究欲望。
3.能观察、比较,大胆进行猜测,并用图画或者符号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喇叭的声音,引出声音“啪啦啪啦砰”。
2.想要知道这个声音是从哪来的,先请出一位动物朋友---小鼹鼠。
二.了解生长地下的植物。
(一)小鼹鼠找家遇新朋友
1.师: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
小鼹鼠准备去找自己的新家。
2.小鼹鼠出发了,在找新家时砰到了一个地底下朋友---香喷喷的红薯。
3.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碰到了一个萝卜。
(二)哪些植物生长在地下
1.师:原来地底下长着好多好吃的朋友,除了红薯、萝卜,猜猜小鼹鼠啪啦啪啦啦,砰!还会砰到什么呢?(幼儿回答)
2、出示记录表上的蔬菜,请幼儿记录长在地下的植物。
3、小结:出示图片,验证结果。
三、延伸活动
师:地底下除了生长着一些植物朋友以外,还生活着一些动物朋友,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在地底下生活的吗?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营养运输
营养吸收
地底下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地底下植物的根系能够穿透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结构
地底下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的稳定。
保持水土
地底下植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吸收营养,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地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开始萌发,种皮破裂,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
种子萌发
随着主根的生长,侧根和须根也逐渐萌发和生长,形成复杂的根系,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系生长
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同时根系也与土壤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促进养分的吸收。
01
地底下植物的概念和特点
介绍了地底下植物的定义,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02
地底下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
详细讲解了多种地底下植物,如块根、块茎、鳞茎等,并介绍了它们各自适宜的生长环境。
学生对地底下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地底下植物的概念、种类和生长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种类
地底下植物广泛分布于各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植物能够有效贮存水分,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在肥沃的土壤中,地下植物则能够充分利用养分迅速生长。
分布
土壤条件:地底下植物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性好,同时养分丰富。不同类型的地下植物对土壤pH值、盐分等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
地底下植物概述
定义
地底下植物,又称为地下植物或根生植物,主要指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部分,包括根、块茎、鳞茎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地底下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到地底下也有植物这一事实
2.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
4.让幼儿知道地底下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适应能力
二、教学材料
1.《地底下的植物》绘本
2.植物图片
3.植物模型
4.植物种子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10分钟)
老师先与幼儿们谈论一下地底下的环境,然后播放幼儿喜欢的植物歌曲,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认知。
2. 导入新知(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地底下的植物,并询问幼儿们对这个问题有何了解,开展讨论,培养幼儿们对植物的兴趣。
3. 学习新知(20分钟)
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绘本《地底下的植物》向幼儿们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底下植物的形态外观,让幼儿们把植物切成纵面并展开,了解植物的构造结构,并与植物模型进行对比。
4. 操作练习(30分钟)
老师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让幼儿们对植物进行观察和比较,了解植物的适应能力。
5. 小结(5分钟)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老师通过一些总结性的话语,帮助孩子们回忆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点。
四、教学效果
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幼儿们了解到地底下也有植物,并且明白植物的构造结构和生长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们对植物的兴趣和了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种植植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幼儿了解到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长规律,从而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植物。
幼儿园中班探究地下生态教案
幼儿园中班探究地下生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下生态的基本概念;2、通过观察、探究,了解地下生态的构成组成;3、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地下生态的构成组成;2、幼儿对地下生态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探究,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地下生态;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2、图画展示法;3、互动游戏法。
五、教学过程:Step1:开课引入1、老师在画纸上画出一座房子,让幼儿们说说看看这所房子下面有什么。
2、老师引导幼儿们说出地下的虫子、石头、土壤等。
3、老师告诉幼儿们,地下还有很多神奇的生物,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生态体系。
Step2:了解地下生态1、老师播放地下生态的视频,让幼儿们观看。
2、观看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们讨论,让他们说说看看视频里出现了哪些生物。
3、老师再给孩子们介绍一些跟地下生态相关的概念:如露水、丝绸、细菌、虫子等。
Step3:探究地下生态1、老师领着孩子们到学校的花坛旁边,用小铲子和勺子挖出一些泥土,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2、老师引导孩子们发现泥土里有很多小虫子、植物根等。
3、老师再领着孩子们去草地上,让他们找找地上的小虫子、小蚂蚁等。
4、老师再告诉孩子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生命活动在地下进行,比如地下水库、地下隧道等。
Step4:互动游戏1、老师根据幼儿园的室内场地条件,设计一个地下生态保护游戏。
2、游戏中,游戏场地可以类似于迷宫,孩子们需要在几分钟内找到迷宫中的目标,比如找到掉落的垃圾,清理好地下环境。
3、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更好地认识到地下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弘扬环保理念。
Step5:课堂总结1、在总结中,老师会和孩子们再次回顾一下地下生态的构成和组成,让孩子们做一下简单的回忆。
2、老师再引导孩子们讨论一下地下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并令孩子们明白保护地下生态的必要性。
3、老师再宣传一下环保概念,让孩子们意识到创造美好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研活动《地底下的植物》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在渗透式教材引领下,我班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指南》在科学领域“科学探究”中针对3-4岁儿童提出具体要求: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我借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融入了“地底下的植物”的科普小知识,引导幼儿能够粗略了解“红薯、萝卜、花生、土豆”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发幼儿“喜欢吃、爱吃地底下的植物”的饮食兴趣,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助推幼儿的健康发展及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猜测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画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见植物和小动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的语言游戏中体验观察、探索、交流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小鼹鼠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PPT课件《啪啦啪啦—砰》;红薯、萝卜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图书第1页:熟悉故事主角“小鼹鼠”。
1、观察:它是谁?我们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鼹鼠)
2、猜测:小鼹鼠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