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的山西青铜乐器浅析先秦时期晋艺术的特征
晋系青铜器装饰艺术纹样的艺术特色
2018-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晋系青铜器装饰艺术纹样的艺术特色李子凡(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0)摘要:从青铜器的功能和特征以及装饰纹样出发,透视青铜器从象征性走向艺术性装饰转变的过程,从而细致分析晋系青铜器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青铜器;装饰纹样;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5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2-0137-01一、晋系青铜器艺术概况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在铁器时代之前的这个期间是著名的青铜时代,这一期间青铜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人类一项重要的物质文化。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低,硬度高,便于制作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
青铜器是被用来参与奴隶主贵族各种活动的礼器,反映和记录了奴隶社会宗法制、等级制和分封制的情形,是国家政治权利的象征。
青铜工艺从技术和审美创造上是奴隶工匠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奴隶主贵族审美的反映。
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
大体说,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夏代初步发展,商周鼎盛,春秋战国繁荣,秦汉则变革、中兴,两晋南北朝至隋唐走向衰落,宋元明清仿古和作伪。
在中国青铜史上,山西青铜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一些著名的青铜器墓葬群。
(1)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山西发现的最早的铜制品是80年代在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古墓中出土的一件红铜制造的铃铛,经碳14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2085年,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以充分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龙山文化期间中国已经进入铸造同期的初级阶段。
(2)绛县横水墓地: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绛县横水发现了西周墓群,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器,其中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百件。
(3)黎城墓地:山西东南部的黎城,早年就有商代至西周青铜器发现的零星报道,科学的考古调查也证实了黎城县的城西分布有商至西周时期的遗存,出土了数十件青铜器。
(4)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出土了西周到战国时期的大量青铜器。
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那可是个大有来头的东西!从商朝到春秋战国,青铜器一直是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物件。
它不仅仅是用来喝酒、煮饭的器具,还是个象征着权力、身份、地位的标志。
大家想啊,古人不仅喜欢在器物上耍花样,还喜欢通过这些花样展现自个儿的品味。
你就知道,先秦的青铜器可不仅仅是做工精细那么简单,背后可是有着大大的文章要做的!刚开始的时候,青铜器的形态还很简单,甚至有点“朴素”。
一开始的青铜器,尤其是在商朝,外观上都差不多,就是那种高大威猛、线条硬朗的模样。
那时候的器物多是用于祭祀的,比如鼎、卣、爵等等,简直可以说是个“神坛工具”,不仅有仪式感,还散发着一股威风凛凛的气息。
说到这些器物的装饰,真得让人赞叹。
它们的造型通常有着强烈的几何感,直线条、对称的花纹,一切都显得有点呆板,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
但这也能看出那个时候的人,对青铜器制作的追求可不简单。
你看那鼎的足,有时候高的能和你眼前的桌子差不多,巨大的体积就是在告诉你:“看我多厉害!”而鼎上那种“饕餮”面具一样的装饰,更是让这些器物神秘感十足,仿佛它们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力量。
到西周,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哎,人的心思就是多嘛,谁能忍得住这种单调的造型呢?于是就有了更多样的变化。
西周的青铜器开始出现了一些柔和的线条,不再那么生硬,更多的是那种弯曲、缠绕的图案,看起来更有点流畅感。
这时的青铜器装饰开始有了“花俏”气息。
比如有些器物的底部,就不再是那么“僵硬”的平面,而是像花朵一样的形状,巧妙地展现出了周朝工匠们对美的追求。
你能想象,拿到这样一个青铜器,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冷”而是“暖”吧?而且西周的器物上多了不少动物形象,像什么龙、凤,乃至一些神秘的图腾。
那时候的贵族,就喜欢用这些装饰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告诉别人:“我可是非凡之人!”再往后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真是变化多端了。
你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简直是“花里胡哨”的,每一件器物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风格。
参观山西博物馆晋侯苏编钟的收获和感受
参观山西博物馆晋侯苏编钟的收获和感受我最近参观了山西博物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就是晋侯苏编钟。
这件古老而珍贵的钟状乐器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深深的感受。
晋侯苏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件独特的乐器,它由91个钟铛组成,分成8组,每组都有不同的音高。
这些钟铛都是由青铜制成,制作精美,形状各异。
每个钟铛都刻有精细的纹饰和文字,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在参观这件乐器时,我对它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晋侯苏编钟出土于山西晋侯墓,据考古学家推测,它们的制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33年至公元前429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这也使得晋侯苏编钟成为了中国最古老的钟状乐器之一。
晋侯苏编钟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匠人们需要精心挑选青铜材料,并进行熔炼和浇铸。
然后,他们会采用雕刻和铸造技术,打造钟铛的外形和纹饰。
最后,匠人们还需要调音,确保每个钟铛发出正确的音高。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高的技艺和耐心,而且每个钟铛的大小、形状和音高都需要精确把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编钟发出悦耳的音乐。
参观晋侯苏编钟让我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钟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中,被视为重要的礼器。
它们不仅在音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象征着社会秩序和和谐。
当编钟奏响时,会产生悦耳的音乐,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宁静的感觉。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对晋侯苏编钟的音乐演奏进行了一次亲身体验。
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演示了如何演奏编钟,让我们亲自敲击钟铛,感受到了钟铛发出的清脆音响。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钟铛的制作工艺和声音特点。
参观晋侯苏编钟的过程中,我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晋侯苏编钟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承载着中国古代音乐、工艺和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娱乐,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参观山西博物馆晋侯苏编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深深的感受。
山西青铜博物馆赏析
山西青铜博物馆赏析山西青铜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著名的青铜文物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保存最为丰富的青铜文物的博物馆之一。
青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山西青铜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辉煌成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本文将以山西青铜博物馆为主题,对其展示的青铜文物进行赏析。
一、青铜器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达到了辉煌的发展阶段。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礼仪和艺术内涵。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包括铸造、铸造、浇铸、打磨等多道工序,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因此,青铜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二、山西青铜博物馆的藏品。
山西青铜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铭文、青铜器器型、青铜器纹饰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数量上十分丰富,而且在质量上也非常优秀,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独特魅力。
这些青铜器的器型多样,包括鼎、壶、罍、觚等,每一件青铜器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此外,山西青铜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铭文,这些铭文内容丰富,包括祭祀文、宗族文、宗庙文、官职文等,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三、展览与赏析。
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包括商周青铜器、青铜器铭文、青铜器器型、青铜器纹饰等。
每个主题区都展示了大量的青铜文物,通过文字和图片的介绍,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辉煌成就。
观众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包括鼎、壶、罍、觚等,每一件青铜器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此外,青铜器铭文也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铭文内容丰富,包括祭祀文、宗族文、宗庙文、官职文等,展现了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山西晋国时期鸟元素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山西晋国时期鸟元素青铜器的艺术特征作者:史剑虹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1期摘要: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其青铜文化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
形成于商,成熟于周,随着晋国的崛起,山西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而鸟元素青铜器也成为山西青铜器的地域特点。
本文以鸟形青铜器为例,分析晋系青铜西的纹样构成及艺术特征。
关键词:山西青铜器;晋国;鸟元素(一)晋国时期鸟形青铜器1.晋侯鸟尊晋侯鸟尊(图1),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其高39 cm,长30.5 cm,宽17.5 cm,是晋系鸟形青铜器的代表之作之一。
从造型特点看,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禽体丰满,两翼上卷。
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
羽冠直耸于高昂如鸡形的凤首,翅膀上凸起呈长卷涡形,还加饰有夔纹。
鸟的宽尾后一大象伸出卷曲的象鼻,落地与两只粗壮有力的鸟腿共同支撑整个器物的重量。
象鼻如燕尾分叉上卷盖着大象头顶的凤尾,像是矩形的鱼尾。
除了象头、象鼻,鸟全身上下还刻着鳞状的羽纹、翎毛纹、宽带纹和云涡纹,这些纹饰规整且繁缉富丽。
器物外形充满力量感与稳定感,装饰华美,有三层纹饰带,从中可以看出和商代装饰风格的承接关系[1]。
晋侯鸟尊的设计独具匠心,它将鸟与象的形态完美融合,以鸟尾幻化成象鼻。
这种设计既能够维护尊体重心的平衡,也能够使附件发挥它的最佳效果。
2.赵卿鸟尊赵卿鸟尊(图2)于1988年在山西太原赵卿墓出土,属酒器,为春秋时期的器物,通高25.3 cm,长33 cm,同为晋系鸟形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
这只水鸟造型独特,它有高贵的冠冕,两个锐利的角,圆润的眼睛,尖锐的嘴巴。
它的颈部细长,腹部空着,可以容纳酒。
它的背部有一个小口,并且有一个小盖子,上面装有链条和虎形提梁。
它的脚趾粗壮,有蹼,尾巴下面还有一个虎形的支脚。
从工艺特点来看,鸟尊通体浮雕翅翼,羽毛随着鸟尊脖颈与腹部的弧度致密排列,双翅的纹样随着翅膀的方向精细刻画、层次分明、排列规整、造型新颖,装饰富贵华丽鸟,尊背上安装着一个虎形提梁,它的下方紧贴着鸟身,而且还配备了一个盖子,使得整个鸟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晋国青铜器的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
大 众 文 艺131摘要:青铜器是东周文化的重要标签之一,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生动展示。
随着主体性的提升,东周晋国青铜器打破了固有的审美观念,在审美关系上表现为从客体向主体、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化,表现出时代性的审美意蕴。
关键字:晋国青铜器;东周;时代特征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其青铜器代表了两周青铜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不仅出土数量丰富,而且精品众多。
春秋中期以后,晋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逐渐开始转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既融合了中原青铜器主要特点,又吸收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浪漫灵动,在浑厚肃穆中加入活泼秀丽,形成独到的时代特征及艺术风格,为中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1988年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的青铜礼乐器和日用器,品种齐全,形制多样,有些器形前所未见,是东周晋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1]此外,山西侯马上马村、长治分水岭、闻喜上郭村、太原金胜村、河南新乡、新郑、洛阳、河北邯郸等地均有青铜器出土。
这些青铜器在继承西周晋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敦、方座豆、带盖豆,鸟兽尊等新器类,并将鼎簋鬲组合变为鼎豆壶组合,与同时期的南方楚器,西方秦器有明显差异。
[2]晋国青铜器跨度时间很长,从西周初期到战国晚期。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东周晋国青铜器。
晋国青铜器代表了东周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青铜器作为当时最高尖端的“科技”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最佳折射。
东周是个不乏精彩的时代,是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周王朝无所适从的没落,列国蜂起、诸侯争霸,新兴势力不断出现,文化由于创新与个性变得纷繁多彩。
中央集权的文化垄断在已被打破,以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体系开始全面崛起。
社会的解体应运而生着观念的解放,无神论思潮蔚然成风,殷周以来的宗教传统失去主流地位,作为礼乐象征的青铜文化在这时走向衰落。
青铜器从宗教礼仪的笼罩中解脱,摆脱了王室的绝对控制,不再是不可僭越的象征王权的国之重器。
晋系青铜艺术的风格特点
晋系青铜艺术的风格特点摘要:晋国是中国历史上两周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过去由于史料匿乏,我们对晋国历史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
伴随着考古学作为新的研究手段的引进,特别是近几十年有关晋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因此对于晋国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其中晋国青铜器研究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晋国;青铜器一、晋系青铜器装饰艺术简述1.晋系青铜器装饰艺术概述晋国是两周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立国之初只是一个“鄙陋治国”。
经过不断兼并拓疆,终成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化的发端始于叔虞封唐,是一种多元文化共同体,包括周文化、土著文化。
周文化是晋文化的主干,也可称作晋文化的根。
而最初的唐国地处夏人故墟,成王命叔虞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也就是用夏人的政令和戎狄的制度去治理晋国。
随后,晋地原有的各种土著文化便与周文化逐渐融成一体,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新文化类型—晋文化。
并成就了璀璨的晋系青铜文化。
青铜是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发明,与“礼”结合后,便超越了“盛器”的功能,被赋予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它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早在夏代青铜器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形制和装饰。
它的装饰设计从一开始就遵从器形和工艺的要求,注意装饰画面与器物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呼应,又有局部装饰画面的相对独立性,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
晋系青铜器既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风格独具、古朴浑厚、清新秀丽、别有风韵。
2.晋系青铜器装饰题材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是指依附于青铜器器身上的一种富有装饰意义或精神内涵的纹样,简称青铜纹饰。
他们有的是以浅浮雕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以雕塑的形式依附于青铜器上,使青铜器的外形更加美觀、生动,是古老的先民们的意识形态活动的浓缩和表达。
大体可以概括为四大类:神话动物类、写实动物类、几何形类、图像人物类。
神话动物造型主要以饕餮(兽面)、夔龙、凤鸟为主。
浅析晋系青铜器的标准化风格
浅析晋系青铜器的标准化风格作者:高群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6期摘要:晋式青铜器肇始于西周早期,以门类繁多、造型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尤其在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晋国青铜器兼容并蓄、特色鲜明,被后人誉为“晋系青铜器”。
晋系青铜器的器身上多数没有铭文,纹饰多样,从表面上看客观地再现了晋系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其实它所具有的“标准化”风格,这才是晋系青铜器最大的艺术特点。
“标准化”风格与晋国文化一脉相承,集中反映了晋国的兴衰历程。
本文试从晋系青铜器发展的文化背景入手,回顾晋国发展史,结合晋文化的文化属性和渊源,分析总结晋系青铜器的标准化风格和特征,并探究其文化意义。
关键词:晋系;青铜器;标准化一、浅析晋系青铜器标准化风格形成的历史因素(一)晋国历史简述一段文化或者文明的产生都不开强大国家的支持,国家在文化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晋系青铜器之所以流传并被后世所效仿,形成独到的“晋系风格”,其中之缘由必然离不开其所属国---晋国。
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
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辽阔,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北部、西部、山东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晋悼公时期的晋国物产富饶、国力鼎盛,延续了晋国百年的霸业,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
晋平公以后,卿大夫势力逐渐增强。
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六卿之间斗争激烈。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灭亡。
晋国出现一直到战国的三晋再到秦灭三晋,文化的发展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晋国始封的河汾之地,到三晋鼎盛时期的中原,地域上只是扩张而基本没有迁移。
同时,三晋是由晋国的各卿分离而来的,文化传统上没有断层,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晋系青铜文明”成为中国青铜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
山西青铜博物馆青铜器窃曲纹的艺术特征分析
天工|2024年第2期[摘 要]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一种炊器,它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的不同规格的青铜鼎中,饰有窃曲纹的共有四个,分别是窃曲纹流匜鼎、窃曲纹虎头流匜鼎、窃曲纹垂腹鼎、窃曲纹立耳鼎。
窃曲纹是古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是一种为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
通过对这四个青铜鼎上的窃曲纹细致的考察,对青铜鼎上窃曲纹的艺术特征、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青铜鼎;窃曲纹;艺术特征;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2-001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董心迪.山西青铜博物馆青铜器窃曲纹的艺术特征分析[J].天工,2024(2):10-12.董心迪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青铜博物馆青铜器窃曲纹的艺术特征分析作者简介:董心迪(1996—),女,汉族,上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一、山西青铜博物馆青铜鼎的考察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一种炊器,是古代一些地方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一)山西青铜博物馆青铜鼎的概述通过对山西青铜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共发现82个不同规格的青铜鼎。
其中有窃曲纹装饰的青铜鼎一共有4个,分别是窃曲纹流匜鼎、窃曲纹虎头流匜鼎、窃曲纹垂腹鼎、窃曲纹立耳鼎。
(二)青铜鼎的出土位置及年代通过对山西青铜博物馆藏品简介、山西博物院藏品简介及网上相关资料的搜集,完成了对有窃曲纹装饰的四个青铜鼎基本信息的考察。
窃曲纹流匜鼎、窃曲纹虎头流匜鼎是春秋时期的青铜鼎,制作年代大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前470年。
此文物是由山西公安机关移交,所以并不能够确定其具体的出土位置。
窃曲纹垂腹鼎出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其制作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的西周时期,从目前已确定的考古定论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应为倗国的中等贵族。
山西晋侯墓群出土青铜器分析
•艺术研究179山西晋侯墓群出土青铜器分析在山西省南部,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分布着天马——曲村遗址,该遗址东部与翼城县相距12km,西南部与马城区相距30km。
其北部是乔山,也叫做塔儿山,走向为东西,东部有绵山和翱翔山,南部遥遥相望紫金山。
遗址在四个自然村内分布,包括天马村、曲村、北赵村、三张村,东西距离为3800m,南北长约2800m,总面积达到11平方米。
在上述已知遗址中分布着晋候墓群。
1 山西晋候墓群及其特征在山西晋候墓群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十分精美,数量达到400件之多,其中主要是礼乐之器,大概有300件。
更为重要的是出土器型中有一些前所未见,使得晋候墓群出土青铜器具有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特征一1.1.1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土前所未见的器型例如,114号和113号墓分别出土了鸟尊和猪尊,8号和64号出土了形状不同的兔尊,63号墓出土的筒形器,是立鸟人足。
另外,在M113号墓中,首次发现三足瓮和绳纹双耳罐。
1.2 特征二1.2.1 齐全的器类,包括乐器、食器、酒器是晋候墓群青铜器的第二大特征晋候墓青铜器在数量和组合上独具特点,表现为晋国青铜器重视食和乐有机结合。
通常情况下,在食器方面,组合鼎、簋、甗。
在水器方面,组合盘、盉或者盘、匜、盉。
1.3 特征三1.3.1 丰富多样的铭文是晋候墓群出土青铜器第三个特征以晋候稣钟铭文为例子,其字数多达355个,晋候温鼎是字数最短的单件器铭文,字数为5个。
铭文的历史贡献十分突出:将没有发现的晋候名字记载下来,此外,有很多计时历日出现在三铭文中,这是首次发现。
1.4 特征四1.4.1 并存的繁缛及简朴是晋候墓群青铜器第三个特征例如,出土于M64墓中的楚国公逆钟鼓,有龙凤、虎、穿山甲存在其鼓部上,同时鼓部的第二个基因标志就是穿山甲,这是前所未见的。
出土于M31墓中的扁盉,十分雅致的造型,有平面或者立体的纹饰。
摄人心魂是纹饰的简朴表现,随着带有神秘色彩兽面纹的消失,出现几何纹饰,并占据相当大比例,如波曲纹、沟条纹、横鳞纹。
山西博物院兽面纹铙简介
山西博物院兽面纹铙简介
山西博物院兽面纹铙,1978年出土于山西夏县西阴村,为
青铜礼器,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铙为一种打击乐器,因其外形酷似古代的鼓而得名。
其主要特点是用铜锤击乐器,所以又称鼓钟。
在古代,铙是军队出征时鸣鼓进军的用具,也是举行祭祀或宴会时的礼器。
在商周时期,铙大多用来敲击奏乐或打歌。
铜铙是在青铜礼器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乐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
一般以多个兽面或人头像作装饰,故也称兽面纹铜铙。
铙的历史非常悠久。
据《周礼》记载:“掌以音声和鸟兽之语,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可
见周代的礼乐制度非常严格和完备。
西周时期铙的造型逐渐丰富起来,表现出更多的动物形象。
动物形象主要有龙、凤、虎、马、牛等,还有鸟、鱼、象等动物形象。
这种动物造型的铙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仍有发现,说明其用途相当广泛,并不只是用于作战和祭祀。
这件兽面纹铙铸造精美,造型生动逼真,既保留了原始铙的特征又吸收了青铜礼器上其他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
—— 1 —1 —。
山西青铜器的故事
山西青铜器的故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山西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二、山西青铜器的特点
三、山西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四、山西青铜器的文化价值
五、山西青铜器的保护与传承
正文
一、山西青铜器的历史背景
山西青铜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商代晚期,山西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青铜器制作技艺。
西周时期,山西青铜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种丰富,工艺高超。
二、山西青铜器的特点
山西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有:造型庄重,线条流畅,纹饰繁复,工艺精细。
山西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兽面纹、云雷纹、夔龙纹等,这些纹饰严谨规范,充满了神秘色彩。
三、山西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山西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有:西周时期的“鸟兽纹鼎”、“兽面纹觚”等,这些作品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是山西青铜器的代表。
四、山西青铜器的文化价值
山西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我国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其丰富的纹饰、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都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五、山西青铜器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山西青铜器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不仅在各地博物馆中都有山西青铜器的专题展览,而且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致力于山西青铜器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同时,山西青铜器的制作技艺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青铜器 诗文 山西
青铜器诗文山西
摘要:
一、青铜器的介绍
1.青铜器的定义
2.青铜器的分类
3.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
二、诗文中的青铜器
1.古代诗文对青铜器的描述
2.青铜器在诗文中的象征意义
3.诗文中青铜器的应用场景
三、山西与青铜器
1.山西地区青铜器的出土情况
2.山西青铜器的特点
3.山西青铜器对我国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性
正文:
一、青铜器的介绍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器物,它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类别,它们在古代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早在公元前2000 年左右,我国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作青铜器的技术,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青铜文化。
二、诗文中的青铜器
古代诗文对青铜器有着丰富的描述。
在《诗经》等古籍中,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物,还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青铜器常被用来象征权力、地位和财富,同时也有祭祀、庆典等场合的应用。
诗文中青铜器的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观。
三、山西与青铜器
山西地区拥有丰富的青铜器出土资源,为我国青铜器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其中,山西青铜器的特点是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尤其是山西地区出土的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对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晋南地区出土先秦乐器中晋音乐文化特征的分析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考古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晋南地区出土了大量先秦乐器,其规模和范围史无仅有,为研究晋音乐文化的特征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为音乐文化的载体,乐器能够传递大量的音乐文化信息,呈现音乐文化的整体风格。
基于此,不断探究晋南地区出土的先秦乐器中晋音乐的文化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崇拜向礼乐文化的转变(一)自然崇拜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远古时期,人类依据血缘关系组成氏族社会,通过共同劳作维持生存。
在氏族社会里,生产资料由大家共有,生产成果由成员共享,不具备阶级性。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们无法对一些自然现象形成科学的认识,只能依靠鬼神进行解释,祭祀鬼神的宗教应运而生,即我们所说的礼。
祭祀需要配乐,因而音乐也随之产生。
在祭祀活动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乐器多为石罄和缶等乐器,由人装扮成鸟兽进行舞蹈,形成了原始礼乐文化的雏形。
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幻想,由此引发了图腾崇拜。
从晋南地区出土的矍鼓上的图腾纹饰就可看出,祭祀活动在原始时期就广泛存在,矍鼓上方有约22厘米的回形纹,下部装饰有4厘米左右的带式纹,颈部有细纹装饰。
部分矍鼓采用压印和划刻的手法绘制蛇形图案,且能够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二)鸟图腾崇拜晋南出土的先秦乐器中,图腾崇拜特征较为明显,尤其是对鸟图腾的崇拜更为突出。
例如,山西博物院珍藏的晋侯墓葬鸟尊就是对鸟图腾崇拜的典型代表。
尊的形状如一只小鸟,质朴可爱。
鸟图腾不仅被应用于青铜乐器的形状上,还被应用于青铜乐器的纹饰上,如晋侯苏编钟上就有鸟纹。
人们通过对鸟生活习性的细心观察,制作了大量鸟图腾纹饰青铜乐器和鸟形青铜乐器,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
(三)划分政治等级的工具晋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受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晋墓出土的编钟和墓葬鸟就是晋国礼乐文化政治属性的典型体现。
从山西出土的青铜乐器看先秦时期晋艺术之特征的开题报告
从山西出土的青铜乐器看先秦时期晋艺术之特征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山西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是先秦时期晋国的中心。
晋国的文化底蕴丰厚,尤其在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近年来,山西省地区大量出土的青铜乐器,成为研究晋国艺术的宝贵资料,对于深入了解先秦时期晋艺术之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出土的青铜乐器进行分析,探讨晋国青铜艺术之特征,进一步了解先秦时期晋艺术之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实物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了解晋国青铜乐器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实物进行详细的形态分析、造型特征和器形特点的探讨,最后对晋国青铜乐器的风格及艺术趋势进行总结。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山西出土的青铜乐器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晋国艺术的基本特征,发现晋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特点,为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整体进程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对于陶瓷、雕刻、绘画等方面的艺术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山西出土的青铜乐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 青铜乐器的形态分析介绍青铜乐器的主要器形特点,包括器物的外形、大小、使用方式以及铭文等要素,从中感受晋国古代器物的美学风格。
2. 青铜乐器的造型特征通过对青铜乐器的纹饰、器形、流线和比例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揭示晋国青铜乐器在工艺、设计上的特色,以及器物制作者所追求的审美观念和风格。
3. 青铜乐器的艺术趋势结合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分析青铜乐器的风格演变和艺术趋势,探究晋国青铜乐器的艺术地位和艺术价值,最终描绘出晋国艺术的鲜明特色。
晋国音乐文化特征与艺术分析
晋国音乐文化特征与艺术分析翟诺【期刊名称】《戏剧之家》【年(卷),期】2022()25【摘要】山西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原始公社的传说。
夏商周时期是晋国文化繁荣的初步阶段,晋国文化随着国家的扩张而形成广泛的影响。
乐器是音乐文化的载体。
山西晋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乐器,为探寻晋国音乐文化提供了真实资料。
探究晋国出土的先秦乐器音乐文化特征,有利于促进考古学发展。
本文主要从先进青铜乐器制作工艺,晋国音乐文化音列组合等方面论述晋国音乐文化艺术特征。
【总页数】3页(P93-95)【作者】翟诺【作者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9.2【相关文献】1.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与艺术形象分析\r——以音乐文化者的身份2.中亚音乐研究(一)——中亚音乐的范畴、属性及其音乐、艺术和文化特征3.中亚音乐研究(一)——中亚音乐的范畴、属性及其音乐、艺术和文化特征4.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与艺术形象分析——以音乐文化者的身份5.学论探由困关河基习反腐倡廉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布的相关思考/林劲文杨东陈建萍浅谈气候类型的判读/马金霞谈舞台精品与文化市场的拓展/王凤琴西安地区特种野猪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简析/周子潇吴胥陈诚崔超王英伟论女教师对女大学生婚恋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和方法/李振华浅谈我国汽车美容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韩旭萍试析软件工程的历史及其发展/李志论如何考察小企业的“品质”/常文利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浅谈/孟庆霞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浅谈/王秀文浅析贝多芬音乐的主体观/马波话谈机遇/容三惠浅谈广西那坡白彝腊摩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价值/陈欢李少游浅谈早镁问题/吕文爽简述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刘日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土的青铜器的特征是什么
出土的青铜器的特征是什么就世界范围来说,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
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青铜器究竟有多少,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数量太大,到处都有,难以确知。
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10月到1979年,三十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三千余件。
1976年12月年扶风庄白出土微氏家族铜器群,一个窖藏就埋藏了103件精美的青铜制品,像这样成百件青铜器一次出土的现象在清末及民国时期亦屡有所见。
从汉代出土青铜器至今,仅仅有铭文的青铜器就在一万件以上。
当然有铭文的青铜器毕竟是少数,反过来推算,加上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
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
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而从文物鉴定的角度来说,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鉴定难度大,反过来又使研究赏析更富有情趣,青铜器也更具有吸引力。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在中原地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夏族的居住地区,如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
但它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从东北到广东,从西藏到东海渔岛上都发现有青铜器。
而由于各地文化面貌的差异,它们表现出各自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晋北、陕北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青铜器,即我们以前称之为鄂尔多斯文化的青铜器,有不少青铜制品不同于中原地区,像羊首、马首、鹿首之类的动物头像作为装饰,还有短剑、短刀和饰牌等,别具一格。
它们表达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给青铜器鉴定带来了新的课题。
浅析晋系青铜器的标准化风格
浅析晋系青铜器的标准化风格晋系青铜器是指出现在晋朝以后,各个傣族地区制作的青铜器,它又称傣青铜器。
这些器物在形式、造型等方面表现出了早期青铜文化的特色,但同时也体现着不同傣族的特点和地域文化差异。
在傣族地区,晋系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民间价值,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
在晋系青铜器的制作中,人物造型的标准化特别明显。
主体形象基本上是人物形象,且人物造型的种类非常多,有贵族形象、舞蹈形象、普通百姓形象等。
尤其是贵族形象,在晋系青铜器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贵族形象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手段,呈现出风格极为独特的青铜艺术史观。
首先,在人物造型中,晋系青铜器采用了等份法和依比例缩小的手法。
等份法是指将人物的各个部位根据一定的比例划分为标准的等分,如人物的头、颈、身体、胳膊、手、腿、脚等部位,每一个部位的长度、宽度、高度都按一定比例制作。
这种标准化制作的方法,不仅保证了形象不失真,而且便于制作和修复,提高了生产效率,为青铜器的大量制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其次,在人物造型中,晋系青铜器还注重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头与颈、上肢与下肢、肘与膝等部位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
这种标准化制作使得作品更具稳定性和和谐性,因此人物造型常常显得高雅端庄,气宇轩昂。
再次,在人物造型中,晋系青铜器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
例如,在头发的刻划上,如何平衡人物的形象和细节的表现,是晋系青铜器装饰中的又一难点。
而在刻划衣领褶皱、束带、鞋带等细节时,则要以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充分体现出晋系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最后,在人物造型中,晋系青铜器还注重姿势和神态表现。
例如,在舞蹈形象中,往往充分表现出舞动的姿势和优美的舞姿。
而在贵族形象中,则要表现出高贵威严和骄傲自豪的神态,从而突显阶级的统治地位和身份的荣誉感。
综上所述,晋系青铜器的人物造型,不仅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阶级特征,更体现了艺术家对青铜器造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追求。
返璞归真化繁为简_山西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2010·3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今山西翼城西,国号唐。
到其子燮父继位后,改国号为晋。
晋源于晋水,位于戎狄与华夏交界处,是西周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燮父是第一代晋侯,从西周前期到春秋初,共9代晋侯。
西周时期,晋国是王室依之的强国。
晋惠公、怀公时中衰,晋文公时雄风再振,霸业建立。
目前山西地区的西周青铜器仅见于晋南,早年在闻喜和洪洞等地有发现。
自1992年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被发现,到2000年的8年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后6次发掘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随葬器。
其中青铜礼乐器数百件,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造型之异,纹饰之美,均令世人倾倒,为199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
不少学者认为,对这9组晋侯与夫人墓的发掘研究,使西周前期的编年体系有了可靠依据[2]。
这9座墓葬,从西周早期偏晚的晋侯燮父,到春秋早期的晋文侯仇,几乎跨越了整个西周,不仅对研究当时的青铜艺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还是夏商周考古断代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之一[3]。
一、造型作为西周封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山西青铜器的造型既有商代特征,又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西周青铜器是在中原商文化的影响启发下产生。
青铜礼器、兵器等在器物造型上,多模仿商代中原青铜器,延续晚商风格。
造型和晚商相比变化不大,器形凝重厚实,常见种类包括,饮食器:鼎和簋;酒器:觚、爵、角、觥等;水器:壶、盘。
器形上一般鼎仍为深腹柱足,口沿部位铸双立耳。
中期开始,器物腹部逐渐加宽,足部变短,出现小垂腹和兽蹄足,如洪洞县城东北12里的永凝堡西周遗址出土的弦纹鼎[4]。
不少礼器器形长宽比例增加,显得瘦高,其中壶整体呈瘦长,圈足降低变小,瓦虎鬲的甑腹部较晚商稍窄瘦,腹内有箅与腹壁用环连接。
鬲分侈口短颈分裆式及侈口束颈低体式两种,均为实心足。
无盖簋在该时较为流行,多为侈口垂腹宽体式。
新器形有方座四耳簋。
兵器方面,戈为长援短胡,一到三穿,另外还有无胡无穿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葬 群 。 此 套 编 钟 共
有 16 件 图 中 的 两
其 余 的 1 件 被 盗走 而流 失境 外 4
时代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化 被 统 称 为 晋 文化
春秋 战 国时 期
亲 自指 挥 的征 讨 东夷 的战 争
赏 赐 为 表纪 念特 作 此钟 。 在钟 体 上 在 篆部 有 变形 的兽 体 纹 饰 .鼓 部 刻有 云 雷 纹 饰 +鼓 部 的 右方 为乌 的 纹 饰 。 c 片 拍摄 于 山 西 省博 物 院 城 、曲沃 和 绛县 之 间 它 的东 部 与
华北 大 平原 相 连 .西 部 与北 部都 是 高原 被黄 土 覆盖 独 特 的 气 候 使 得 这 里 四 季 分 明 正 是 在 这 片 独 特 的 土 地 上
现 在藏 于 中国 社会 科 学院 考 古研 究 所 。 ( 片来 源于 《中国 图
注 。 青 铜 乐 器 将 表 演 艺 术 与 造 型 艺 术 集 于 一 身 以 青 铜 乐
的 文 物 大 普查 中 铜 铃 以 及
一
同 挖 掘 出 的 25件 乐 器
代
表 了 中 原 龙 山 时 期 的 音 乐 文 化 同 时 也 体 现 了 中 国 远 古
器 为视 角 既 可 以考 察 当时 乐 舞的 发展 状 况
青铜 乐 器 的研 究人 手 对于 探讨 先 秦 时期 晋艺 术 的特 点是
一
个 有 利 的 观 察 点 可 以 了 解 当 时 晋 艺 术 的 发 展 状 况
从 当 时晋 国 的地 域 来看
晋 国位 于 山西 浍河 中 上游
而 成的 .合 瓦 状 的外 形 为后 世的 铙 ,钟 之 类的 乐器 的 形制 开 辟 了先 河 ’ 然 体 积 不大 虽 但 是 自身 价 值 特 别重 大 。
◎ 艺术
0& .5i4 31i8 Q■6 3 61558。 i7 k 9 @ 404 82 ig1 : g 1E。 /0 9 4/ 9 4
=
从 出 土的 山西 青铜 乐器
浅析 先秦 时 期晋 艺术 的特征
文 \ 李 霞
擅 耍 :在考古研究方 自. 西近年 来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从 土的^西青铜嚣 ( 特别是青
阶段 与 朝代 。 然而 这段 漫 长 时期 在 山西地 域 内所 有 的文
而 狭 义 的 晋 文 化 指从 晋 国 始 封
【 虞封 唐 l 叔 到三 家分 晋 这 一阶 段 的古 代 山西 文化
尤其 是
关 于意 识形 态 文学 艺 术 的文化 。 通 常 .这一 文 化主 要通 过 文 物 、遗 址 等 表 现 出来 。
。
它 出 土 干 山 西 省 襄 汾 陶
在 这 一阶 段 晋 文化 逐 渐 形 成 了 自己 鲜 明 的特 点 。
寺遗 址
首 次 发现 于 1 5 9 8年
在 山西 考 古 学方 面 晋 系 青铜 器 以成 果 多 数 量 多尤 为 引人 注 目 以编 钟 为 主体 的 青铜 乐器 更 是受 到人 们 的 关
同 时作 为 一 饰
种精 美 的造 型 艺术 .也 可 以得知 当时造 型 艺术 的 发展 。从
礼 乐 制 度 在 初期 的特 点 圈 中 的 锅 铃 素面 没 有 任 何 纹 铜 铃 的顶 端 有一 个 圆影 小 孔 是 一件 含 铜量 离 迭 97 8 6% 的 红铜 铸件 还 有 些许 的铅 和锌 。 它通 过 复台 范铸 造
历 经 多个 历史
上海 博 物馆 追 回 现 于上 海博 物 馆 收藏 全 套 编钟 分 为两 组 .每 组 8件 每 一 组 的前 两 件纹 饰 不 同于 之 后 的六 件 甚 至 有一 组 的 前两 件 钟 仅有 旋 而 没有 斡 。 在这 16个 编 钟 上 刻 有 铭文 长 迭 335 宇 个 晋 侯 苏率 军参 与 由晋 厉 王 战 功 累 累 多次 得 到王 君 的
音 乐 文 物 大 系 山 西 卷 》第 30 0页 I 2 晋 侯 苏 钟
产 生了 其特 有 的晋 文 化 。也 正是 这 样 的气候 环 境
使 得晋
国 的 农 业 和畜 牧 业 迅 猛 发 展 晋 国 由西 周 初 期 的 一 个 偏 侯 逐 渐发 展 壮大 到 春秋 时 期 的中 原霸 主 。也 正是 因 此
一
山西是 华 夏 文 明的 发祥 地 之 .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丰 厚 的文 化 资源 。 随着 考 古研 究 的发 展 山 西成 为 众多 考古
研 究者 关注 的 焦点 在 山西 的 发展 史上 先秦 时 期无 疑成
为 最辉 煌 的阶 段
也 是 出土 文物 较 为丰 硕 的阶 段 。也 正是
西 周 时 期 的 乐 器 在 山 西 省 曲 沃 县 北 赵 村 晋 侯 墓地 8 号 基 出 土 此 墓 葬
属 于 曲 沃 县 曲 村 乡 天 马 一 北 赵 晋 侯 墓
山西 成 为 中华 民族 文 明 的发 源地 之 一 。晋 文化 就是 在 这块 土地 上 孕 育 并 不 断 发展 起 来 的 晋 文化 .从广 义 上 讲 泛 指先 秦 时期 山 西的 文 化 .特 别是 古 晋人 在 社会 实 践 的过 程 中创 造 的物 质和 精神 财 富 的 总和 最初 晋 文化 的提 法 是从 考 古学 文 化方 面 而得 来 件 由山 西省 博物 院 收藏 的 主 要指 从 远古 时 期一 直 延续 到 三家 分 晋这 段特 定 的历
铜 乐 器 ) 寿主 ,对 考 古 历 史 中最 辉 蝗 的先 秦 时期 的晋 艺 术特 进 行 初 步的 探 讨 与 分析 。
关键词 :青铜乐嚣 晋吏化 晋艺术
一
,
誓文化韧探
二 出土的山西先秦时期青铜乐器
1 陶 寺 M32 6. 铜 铃 9 1 新 时 期 时 代 .可 以 说 是 目 前 出 土 年 代 最 早 的 铜 铃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