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平时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3.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市场失灵指的是()。

《金融学》平时作业答案

《金融学》平时作业答案

《金融学》课程作业(1)一、汇率是如何决定的?(一)本题属于理解型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为“汇率决定理论”。

(二)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解答本题主要是依据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汇率的决定进行阐述。

(三)解答: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和金融资产说,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际借贷说认为,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可分为流动借贷和固定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在一国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流动借贷中,如果债权大于债务,外汇的供给就会大于外汇的需求,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相反,则最终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

因此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

汇兑心理说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但个人之所以需要外汇不是因为外汇本身具有购买力,而是由于个人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某种欲望。

这种欲望由个人的主观评价决定,对各人有不同的边际效用。

因此,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外汇的心理判断与预测。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有多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

金融资产说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

当各种资产供给量发生变动,或者居民对各种资产的需求量发生变动时,原有的资产组合平衡就被打破,这时居民就会对现有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愿持有量,达到新的资产市场均衡。

在对国内外资产持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换就会引起外汇供求量的变化,从而带来外汇汇率的变化。

中南大学经济法学概论作业答案

中南大学经济法学概论作业答案

中南大学经济法学概论作业答案《经济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概述1.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产生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一战前后——应付战时物资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危机时期——解决危机和提供就业;二战后——市场公平竞争;当代——提供信息、引导和调控。

这样经济法的不同侧面逐渐展开,经济法的体系日趋完善。

2.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有哪些功能?答:为国家管理经济提供依据;(管理主体)标明经济活动底线,维护各方权利;(市场主体)为市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国内市场环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市场环境)3.比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相同点:都体现国家干预社会的强制性;关系主体间都有隶属关系;都有相当的引导命令方式;行政诉讼程序也为经济法运用。

关键都是调整不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

不同点:关键是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的是国家调节经济关系,行政法的是行政管理关系。

4.比较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答:相同点:都涉及社会经济生活,都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点:根本不同在于调整的对象不同且立法本位不同。

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关系,立法本位是个体权利;经济法调整不平等主体间关系,立法本位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5.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哪些?答:(1)经济法权利》分为两类:管理主体的权利和被管理主体的权利。

前者包括经济管理决策权、组织实施权和纠纷违法处理权等;后者包括请求权、受偿权和自主经营权等。

(2)经济法义务。

分为两类:管理主体的义务和被管理主体的义务。

前者包括完成管理任务的义务、发布信息的义务、依法管理和提高服务的义务等;后者包括纳税义务、服从经济管理义务等。

6.论述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答:广义的经济法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规范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调整不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律制度,这是狭义的经济法;二是规范所有经济主体组织运行的、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律制度。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资源的配置与利用B. 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C. 资源的创造与开发D. 资源的保护与节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消费者行为B. 企业行为C. 政府行为D. 市场结构答案:C3. GDP的全称是()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收入D. 国内生产净值答案:B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每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增加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对每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满足感逐渐减少答案:A5. 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货币购买力下降D. 货币购买力上升答案:C6.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不包括()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买卖双方对价格有影响力D. 进入和退出市场自由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支出答案:D8.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大价值B.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小价值C. 做出选择时获得的最大价值D. 做出选择时获得的最小价值答案:A9.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B.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C. 价格上升,需求量上升D. 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答案:A1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A.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 繁荣、萧条、复苏、衰退C. 衰退、萧条、复苏、繁荣D. 萧条、复苏、繁荣、衰退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A. 生产成本B. 生产技术C. 消费者偏好D. 政府政策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表现?()A. 公共物品B. 外部性C. 信息不对称D. 垄断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货币发行D. 利率调整答案:AB5. 以下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资本积累B. 技术进步C. 人口增长D. 资源开发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1-4(全)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常作业1-4( 全 )及参照答案经济学与生活第 1 次平常作业得分教师署名得批阅分人一、配伍题(将名词解说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题 1 分,共 10 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质GDP(H)3.名义GDP(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钱上限(G)6.价钱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错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权衡一种物件的需求量抵花费者收入改动的反响程度,即花费者收入改动1% 的需求量的改动百分比。

B.在某一既准期间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后物件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指某种其余物件的价钱每变化 1% ,会使该物件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钱的最大价钱。

E.最优产出量的会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样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许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获取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钱计算出来的所有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

G.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廉价钱,它老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钱的。

H . 用目前的价钱来计算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 在某一价钱下,花费者愿意购置的某一货物的总数目。

J . 在必定的期间,在一既定的价钱水平下,花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商品数目。

得批阅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分人(B )。

A .欲念的无穷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念的相对有限性B2.稀缺性的存在乎味着()A .决议者一定作出选择B .政府一定干涉经济C .不可以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议D .一个人不该当把今日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日来买3.时机成本是指( C)。

A .作出某项选择时实质支付的花费或损失B .公司生产与经营中的各样实质支出C .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D .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余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往返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B )。

经济学概论 第1-4章作业的答案

经济学概论 第1-4章作业的答案

《经济学概论》作业答卷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机会成本: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家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

宏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和可以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

宏观经济学时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其中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的分析研究,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理性人:广义而言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它同在给定条件后约束下最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相关。

具体的讲,理性大致有一下三项内容:1 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代替方案。

2 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净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3 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收益的方案。

二、简答题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答: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指厂家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保持—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

这样的成本也成为生产费用。

而机会成本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理解机会成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作出某种选择时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第二,机会成本并不完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而他人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第三,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作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好收益的那种选择。

经济学概论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学概论平时作业-答案

平时作业(练习一)一、名词解释1、边际收益:就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得边际变化而引起得收益变化。

2、消费者行为:就是消费者在各种商品得消费上分配其有限得收入以获得最大得效用。

二、简答题1、试举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地增加对某种商品得消费,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得消费所增加得总效用越来越少。

2、消费者均衡得条件就是什么?消费者均衡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得价格水平下,用一定得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商品,使自己得总效用达到最大时得状态。

原则或条件: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得边际效用与它们得价格之比都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得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得边际效用都相等。

基数效用论就是用任何两种商品得边际效用与它们得价格之比就是否相等来考察消费者均衡得。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得切点所对应得商品组合,就能获得最大效用,处于均衡状态。

三、分析题1、请举例说明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原理:如果做一件事情得收益大于其成本,则人们就会去做这件事;反之,如果做一件事情得成本大于其收益,则人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

它就是经济学得核心原理。

如:继续深造与就业、环保、反腐败等2、请举例说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得使用相同得生产要素在其她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得最高收入。

四、计算题1、X代表消费者消费某商品得数量,Y代表消费X件商品时消费者获得得总效用,两者关系如下:Y=30X-6X2。

请计算消费者消费9件商品时得总效用为多少?Y=30*9-6*92=270-486=-2162、X代表消费者消费某商品得数量,Y代表消费X件商品时消费者获得得总效用,两者关系如下:Y=20X-2X2。

请计算消费者消费5件商品时得边际效用为多少?当x=4时,Y=20*4-2*42 =80-32=48当x=5时,Y=20*5-2*52 =100-50=50消费者消费5件商品时得边际效用为50-48=23.下图xoy就是某消费者得消费效用分析图。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经济学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 342062)本试题一共四道大题,共2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1 2?3对该41、通货膨胀发生时,工薪收入者、退休金收入者、债务人成为受害人。

( 错)错。

通货膨胀发生时,债务人成为受益人。

2、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发生在价格低于最低平均成本的时候。

( 错 )错。

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发生在价格低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的时候。

3、时间的利用隐含着机会成本。

( 对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精心整理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 ,供给函数为Q= -10+5P 。

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60-5P ,求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 假定需求不变,由于生产者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Q= -5+5P ,求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为便于区分,设需求函数的Q 为Q d 设需求函数的Q 为Q s设均衡价格为P e 和均衡数量为Q e(1)d s d se e (2) 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是业以发生的历史成本,这些成本一般均可通过会计帐目反映出来。

经济利润:它是指总收益与经济成本的差额。

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隐含成本。

其中,隐含成本指应当支付而没有支付的企业使用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因此,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

?经济学家对经济利润的解释:a 、冒险的报酬?,b 、创新的报酬,c 、垄断高额利润?d 、意外的收益。

3、简要阐述一国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及其功能。

P6答: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中央银行: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中央银行的功能:(1)作为发行的银行,(2)作为银行的银行,(3)作为国家的银行。

经济学概论第5-7章作业答案

经济学概论第5-7章作业答案

《经济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五章 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是指一种不存在丝毫的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Monopsony) 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

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差别: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意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答: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作广告。

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

2、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卖出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 (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 ),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 =MR ,而在此是MR =P ,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 =P 。

3、“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经济学与生活》任务解答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资源配置、利用问题的解答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之中(一)参考答案:1.ACDE2.ADE3.ABCDE4.ABD5.ABCDE6.ACBD(二)解释:1.该题目目的之一,是让大家对“理性”经济人特征的理解。

“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就是追求自身行为最有效(极端地利己主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之二,是帮助大家对“最有效”含义的理解。

所谓最有效是指有投入必定有产出,有代价必定有回报,有成本必定有收益;目的之三,是帮组大家对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进而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2.回答问题中的难点: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为什么单个和尚个人的行为是最优的。

这是因为,尽管三个和尚没有水吃,但是,每个和尚都没有付出代价(出力),所以,单个和尚个人行为还是最优的。

任务(二)经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一)参考答案:7.ACD8.ABCE(二)解释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CD )。

选项B不正确的原因是: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浪费。

题中的选项E不正确的原因是: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我们现在学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ABCE )。

题中的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利用,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闲置。

任务(三)经济学中理性厂商与消费者在生活中是这样的特征码?(一)参考答案:9.ABCDE10.ABCE(二)解释理性厂商的特征是(ABCDE )。

理性厂商的生产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理性消费者的的特征是(ABCE )。

题中选项D不正确的原因是:“疯狂购物”是消费者的一种“感性”行为。

任务(四)个人身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图解是一种定量分析(描述)方法吗?(一)参考答案:11.AD12.A E13.A D E(二)解释:该任务的目的在于:一是激活同学大脑里面已经储存的知识;二是减轻同学对“定量分析(几何)”方法的恐惧感。

经济学概论第5-7章作业答案

经济学概论第5-7章作业答案

第五章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它指的是一种不存在丝毫的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

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

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差别: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意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答: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作广告。

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

2、、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卖出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是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3、“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答:同意。

经济信息概论平时作业

经济信息概论平时作业

经济信息概论平时作业《经济信息概论》平时作业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与其表现符号()。

A.一一对应B.一对二C.不是一一对应D.二对一2.二次信息是指()。

A.原始数据B.文献和索引C.原文D.数据加工后的结果3.具有非零有效信息量的事件是()。

A.完全确定的事件B.完全无用的事件C.非完全确定但无用的事件D.非完全确定又非完全无用的事件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

A.交换信息B.遗传信息C.信息加工D.信息汇总5.被某人利用,则该信息对其他人来说()。

A.增加B.减少c.消失 D.不减少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信息性质的有:()。

A.寄载性B.普遍性C.整体性D.可传递性E.时效性和非时效性2.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构成的基本要素有:()。

A.信源B.编码C.信码D.信宿E.信道3.信息资源的特征主要有:()。

A.智能性B.有限性C.不均衡性D.时效性E.整体性三、判断题1.可以说,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2.事物的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它是否被接收为转移。

()3.信息是一种无形财富和特种资源。

()4.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5.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通常所说的通信。

()四、解释概念1.数据处理2.语法3.语义4.语用5.信息6.信息的共享性五、问答题1.信息的三个层次是什么?2.信息的寄载性包含哪两层意思?它对于实际工作有何意义?3.什么是信息的量?什么是信息的质?什么是信息的滤波?4.信息的作用有哪几方面?5.如何理解信息是社会一切有组织活动的纽带?6.如何理解信息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第二章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

A.目标B.组织C.计划D.人2.按发送经济信息分类,下列部门属于直接源的是( )。

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经济研究所D.经济电台3.在经营决策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执行计划信息B.原材料库存信息C.外部环境信息D.完全产量信息4.按收集来源不同,经济信息源可分为()。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

经济与生活平时作业答案经济学与生活第1次平时作业得分批改人得分教师签名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1.国内生产总值(F)2.实际GDP (H)3.名义GDP (E)4.生产可能性曲线(D)5.价格上限(G)6.价格下限(A)7.需求收入弹性(C)8.需求交叉弹性(J)9.需求(I)10.需求量A.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 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 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 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 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第1页,共25页得分批改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来买3.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 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 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电大经济学平时作业

电大经济学平时作业

经济学与生活 第1次平时作业一、配伍题(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B )1.国内生产总值 (F )2.实际GDP (H )3.名义GDP (E )4.生产可能性曲线 (D )5.价格上限 (G )6.价格下限 (A )7.需求收入弹性 (C )8.需求交叉弹性 (J )9.需求 (I )10.需求量A . 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B .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C . 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

D . 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E . 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表示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同时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服务的生产时,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F .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H . 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I .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

J . 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3.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现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作业(练习一)一、名词解释1、边际收益: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变化而引起的收益变化。

2、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分配其有限的收入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二、简答题1、试举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地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越来越少。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和消费各种商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原则或条件: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都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基数效用论是用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是否相等来考察消费者均衡的。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就能获得最大效用,处于均衡状态。

三、分析题1、请举例说明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原理: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收益大于其成本,则人们就会去做这件事;反之,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大于其收益,则人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

它是经济学的核心原理。

如:继续深造与就业、环保、反腐败等2、请举例说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四、计算题1、X代表消费者消费某商品的数量,Y代表消费X件商品时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两者关系如下:Y=30X-6X2。

请计算消费者消费9件商品时的总效用为多少?Y=30*9-6*92=270-486=-2162、X代表消费者消费某商品的数量,Y代表消费X件商品时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两者关系如下:Y=20X-2X2。

请计算消费者消费5件商品时的边际效用为多少?当x=4时,Y=20*4-2*42 =80-32=48当x=5时,Y=20*5-2*52 =100-50=50消费者消费5件商品时的边际效用为50-48=23.下图xoy是某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分析图。

其中x与y是消费两件不同商品的数量。

MN为预算线,R1,R2,R3分别为三条无差异曲线。

R2与MN切于a点,R3与MN交于b点和e点,c 为R1上任意一点,d为R3上任意一点。

则按照消费者花费大小,a,c,d,e四点从高到低排列为c>a=b=e>d (可使用>和=符号);R1,R2,R3三条无差异曲线中R2 代表的总效用最高。

4. 某件商品价格为10元时,销量为10万个单位,当价格升为12元时,销量为9万个单位。

请问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公式用学习指导P148的公式)Q:需求量△Q: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Q2-Q1P:价格△P: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P2-P1ed= △Q/Q =- -10000/100000 =-0.5△P /P 2 /10平时作业(练习二)一、名词解释1、看不见的手:(P56)每一个人在决定自己行动的时候,所考虑的并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的自身的利益,但是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

2、替代效应:(P87)随着工资的提高,每一小时的闲暇程度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劳动者将减少对闲暇的需求,而增加对收入的需求,结果是用更多的劳动来代替闲暇。

3、经济学上的短期:(P74)二、简答题1、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的生产决策。

(P75-77)在完全竞争条下,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如果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增加单位产量可使总利润增加,此时企业应增加生产;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增加单位产量使总利润减少,此时企业应减少生产;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的成本和收益能相互抵消,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企业应稳定生产;又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下,产,商品的单位价格固定不变,单一厂商不仅是商品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且单一厂商的销量并不影响价格,因此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成本等商品价格。

当企业处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企业是盈利的;如果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企业就是亏损的,此时是企业亏损最小化;如果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企业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企业不盈不亏;当企业亏损时,只要商品的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的损失,企业应继续生产,因为停产会损失全部固定成本;如果商品的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则不能继续生产,因为继续生产损失的是部分可变成本和全部固定成本;如果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则企业生产与不生产损失相等,则可生产也可不生产。

2、举例说明垄断者的决策-价格歧视。

(P81)价格歧视是指厂商销售同一产品时索取不同的价格,而且价格的差异并不反映成本的差异。

价格歧视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制定的价格正好等于消费者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因此在每单位产品上没有任何的“剩余”。

如电信推出不同的价格的资费套餐,消费者在交易中以理想价格购买到自己想要的资费套餐;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不同的购买数量采取不同的价格,如购买粮食,一斤米2元,买20斤米时只要1.9元/斤,100斤时只1.8元/斤……三级价格歧视指厂商把消费者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型,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如公园门票分为成人票、儿童票、学生票、老人票,各票种价格不同,并且不可相互转用。

3、收入分配政策的内容。

(P97-98)收入分配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

税收政策是根据收入的多少确定税率,收入越高,税率也就越高,以减少富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这种税收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以及消费税;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是通过给穷人以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向贫困者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医疗保障与医疗援助、最低工资法等保护性立法以及向低收入者提供低房租住房。

三、分析题1、生产者剩余能否与消费者剩余同时存在,请举例说明。

(P60-6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可以同时存在。

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的实际收入超过其意愿收入的部分;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的意愿支超出其实际支出的部分。

例:甲方是专业生产针的厂家,生产针的边际成本为1分钱,市场上乙方急需要针,乙方就向甲方购买;乙方从针的使用中得到1毛钱的边际收益,也就是说乙方最高愿付1毛钱购买,而甲方的针只卖5分钱,乙方买了针,就能得5分钱的消费者剩余,而甲方得到4分钱的生产者剩余,此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同时存在。

2、如果对上海到北京的的飞机票采取限制价格的管理方式,请作用相应经济学理论分析会产生的后果。

(P65-67)实际价格管制后,如果管制价格过高会导致消费者减少对产品的需求,造成供大于求,产生浪费;如果管制价格过低,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航空公司愿意提供的低价票减少,导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最终导致资源紧缺,价格上涨。

由此可见,不管如何制定计划价格,只要不等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市场的供需不再相等,那就一定是缺乏效率的。

3、使用相应经济学理论说明为什么化妆品价格这么高?(P68-69)“薄利多销”主要指的是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商品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即商品需求量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比率(例如化妆品),此时商品的多销程度大于薄利程度,如果降低商品的价格,则会让销量有很大的上升,以抵消价格下降的赢利损失并得到更多的利润,从而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所以化妆品能薄利多销。

四、计算题1、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如下图:其中AC的长度为10个单位,L、M分别为代表两个国家(地区)的洛伦茨曲线,并把三角形BCD分为三块面积a、b、c,其中a的面积为10个平方单位,c的面积为15个平方单位,则洛伦茨曲线L所代表的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2 ;洛伦茨曲线M所代表的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7 。

完全不平等面积=(10*10)/2=50曲线L不平等面积=10 曲线M不平等面积=50-15=35曲线L所代表的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完全不平等面积=10/50=0.2 曲线M所代表的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完全不平等面积=35/50=0.7平时作业(练习三)二、名词解释3、国民生产总值:(P/107)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额;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经过交换的产品和劳务;第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当年生产出来的。

4、凯恩斯革命:(P/116)凯恩斯认为:只有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用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可以解决危机问题。

这种与以往经济学家们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被称为是一场革命,史称“凯恩斯革命”。

5、充分就业:(P/122)是指经济社会中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即在一定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找到工作的状态。

充分就业并不排除磨擦失业、自愿失业,一般把失业率在4%作为充分就业的失业率,表示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6、有效需求:(P/117)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而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二、简答题3、试举例区别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P/106)中间产品指本期生产出来但却用于再加工的产品,例如当年生产出来的面粉如果出售给食品厂进行进一步加工,那就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指本期生产出来而不需要再加工,最终直接提供人们用于投资和消费的产品,例如当年生产的面粉直接出售给家庭直接消费的,那就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

(P/107-109)国民生总值(GNP)是指一国所有国民在一定时间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范围(或地区)内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额;其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包括非本国国民和单位所创造的增加都应该计算在其中;两者的联系: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投资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5、汇率变动对经济有何影响。

(P/132)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1、对进出口贸易有直接影响;2、汇率还会影响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尤其是对短期资本流动是不利的;3、汇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对股市的影响,有时会通过一些非经济因素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