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早期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祛风治偏汤联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43例

祛风治偏汤联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43例
[ ] 玉 明 , 勃 , 钊玉 , . 段 华佗夹脊 穴针刺 C 3王 李 关 等 腰 T影 像
定 位 探 析 [ ] 中 国 针 灸 ,0 5 2 ( ) 19 J. 20 ,5 3 :7 .
个 性 特 征 分 析 [ ] 中 国 临 床 康 复 ,02 6 1 ) 24 J. 2 0 , ( 8 :7 8—
7 讨

面神 经 麻 痹确 切 的 病 因未 明 , 期 以来 认 为 本 长
病 与嗜 神 经 病 毒 感 染 有 关 ¨ 。受 凉 或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后发病 , 可能是 茎 乳 孔 内 面神 经 急 性 病 毒感 染 和 水 肿所 致面 神经 受 压 , 局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而 产 生 或
27 49.
[ ] 霞 . 针 灸 为 主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I 观 察 [ ] 现 4刘 温 临床 J.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9,8 6 :4 . 20 1 ( ) 6 1 [ ] 娥 , 菊 莲 . 踝 针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研 究 进 5范 李 腕
意 义 ( > .5 , 有 可 比性 。 P 00 ) 具 2 诊 断 标 准
间 比较采 用 Rdt 析 。以 P< . 5为差 别 有 统 计 ii分 00
学 意义 。
6 结 果
见表 1 。两 组 疗 效 对 比 , Rdt分 析 , 经 ii u=
按照《 神经 病学 》 中面神经 麻痹 的诊 断标 准 。

5 ・ 2
中医研究
21 0 2年 8月 第 2 5卷
第 8期
T M R sA gs2 1 o.5N . C e. uut 0 2V 12 o8

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詹氏消瘀酊喷洒患处,并配合休息、伤肢制动、抬高患肢等常规处理措施。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局部加用新伤丸粉末和詹氏消瘀酊合用外敷。

治疗7天后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治疗组平均消肿时间2.63±0.89天,有效率100%,对照组平均消肿时间4.37±1.48天,有效率90%。

二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效果好,消肿快,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骨伤消肿方;合用;外敷;骨折;护理四肢闭合性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大多由创伤引起,伤处肿胀、疼痛是早期局部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骨折常引起伤肢肿胀严重,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复位或手术的早期进行,甚至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本院采用骨伤1号方—詹氏消瘀酊(批准文号:湘药制字Z20080617)和骨伤2号方—新伤丸(批准文号:湘药制字Z20080618)粉末合用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伤科2014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60例,其中胫腓骨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5例,髌骨骨折8例,尺桡骨干骨折11例,出现水泡的重度肿胀患者不在此研究范围之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1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轻度肿胀9例,中度肿胀15例,重度肿胀6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8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轻度肿胀7例,中度肿胀17例,重度肿胀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柔筋方湿热敷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柔筋方湿热敷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 . 2 方 法
观察组有更好 的临床疗效( 见表 1 ) ; 两组治疗前 的 V A S 、 F M A 、 B I 评分 P > O . 0 5 , 差异无显 著性 , 具 有可
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 : 营养脑神经细胞、 防
止血栓形成 、 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 , 同时给予柔筋方 比性 , 经 治疗 后 两 组 比较 P < 0 . 0 5 , 说 明观 察 组 治 疗 湿热敷肩部 、 上肢 , 每 日两次 , 每次 3 0 分钟 ; 并针刺 优 于对 照组 ( 见表 2 、 表3 ) 。 . 合谷 、 曲池 、 肩井 、 手三里 、 外关 、 十宣 、 阳池 , 每日 一
皮的药物渗透作用原理发挥药效。针灸治疗 中风后 功能 , 兴奋穴位深部的各类感受器 , 兴奋沿着各类神 经 纤维 传导 到脊 髓 , 使 患 者产 生针 刺镇 痛效 应 , 缓 解
临床症 状 , 使 患肢 功 能得 以恢复 阁 。 中风 后 的肩颈 综
的疼痛 、 水肿 , 关节活动 的受 限, 上肢肌肉萎缩等 , 严 肩 手综 合征 通过 刺激 患肢 及肩 部 的穴位 ,促 进 肩泵 重的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自 理水平 。 中医归为“ 中 风” “ 痹症 ” “ 痿症” 等范 畴 , 病 因病 机 主要是 气 血运行 不畅 , 气滞血瘀 , 经络淤阻。现代医学治疗肩手综合 征主要包括营养脑神经细胞 、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 成, 辅助治疗包括各种康复锻炼和指导。 中医治疗 中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接近正常 , 肌肉无萎缩 ; ③ 有效 : 手肩关节仍有轻度
疼痛 、 水肿 , 活动范围较小正常水平 , 肌肉轻度萎缩 ;
④无效 : 手肩关节疼痛 、 水肿未改善 , 活动范 围严 重 根据 1 9 9 5 年第 四次全 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 受 限 , 肌 肉中重 度萎缩 ;

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采取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服中药,对比分析两种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4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的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刺;中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因都不是很明显[1]。

目前缺乏很有效的控制药物,其治疗依旧是临床难题之一[2]。

本研究选择本院接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患者进行研究。

60例患者都在知悉本次研究的目的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0.21±10.82)岁,病程1~26年,平均病程(10.23±6.21)年。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25±9.55)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53±6.13)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针刺联合中药综合治疗,具体为: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因辨证与循经取穴原则,其次风寒的患者取血海、风池、关元、大椎、风市、肾俞进行针刺;湿热的患者取三阴交、曲池、大椎、商丘、脾俞、阴陵泉、足三里、合谷进行针刺。

患者的配穴选择以各部位中的阿是穴为主,针刺1次/d。

中药具体有:风寒者药材有防风12 g、麻黄10 g、白术15 g、细辛3 g、甘草6 g;湿热者用药有连翘15 g、苍术12 g、防己15 g、栀子15 g、滑石12 g、薏苡仁30 g、蚕砂12 g。

针刺联合正清风痛宁透药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正清风痛宁透药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本院 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 21例,女21例;年龄42 - 67岁,平均年龄(54.3 ± 6. 5)岁;病程为15 ~65d,平均病程为(3& 6 士&4)d。 观察组42例,包括男22例,女20例;年龄43 ~66岁, 平均年龄(54. 1 ±6.4)岁;病程为14 ~67d,平均病程 为(39. 2 ±& 9)d。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
效。疗程评价标准如下:治愈:肩关节疼痛及手肿胀等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上臂外展达90。,上举达150。,手臂
内旋指尖能触到对侧肩甲下角,手部肌肉无萎缩;显效:
关节疼痛及手部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上臂外展达80。, 上举达120。,手臂内旋指尖水平平第10胸椎;有效:疼
痛及肿胀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 效:病情无明显变化,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行常规消毒,使用华佗牌0.25 mmx40 mm的一次性 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每5 ~10 min 行针1次。7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各疗 程间患者休息2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使用正清风痛宁透药疗法治疗,操作如下:将1 ~2支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之一是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发生率约为72% ,又
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常以肩关节疼 痛、手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出现 关节粘连僵硬、变形甚至致残⑴。目前临床多采用物理 或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该病,虽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但因其具有局限性,并未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⑵。肩 手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其病机为痰瘀凝滞 经脉,关节屈伸不利,近年来常选用针刺治疗该病,已取 得较好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正清风痛宁透 药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作者:何静岩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3年第07期关键词:白癜风;黑色素;围刺;针灸疗法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27中图分类号:R275.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7-0072-01白癜风虽属躯体疾病,但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癜风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皮损发展,促进白斑复色。

笔者针刺皮损边缘细胞,加强患处血液循环,以期达到促使白斑复色的目的。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2月期间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例符合白癜风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55岁,平均32.7岁;白斑程度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11例、Ⅳ级2例;临床分型局限性9例、散在性5例、泛发性10例、肢端性6例。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2~55岁,平均33.2岁;白斑程度Ⅰ级5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2例;临床分型局限性10例、散在性4例、泛发性12例、肢端性4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的诊断标准[1]。

1.2.1 分型①寻常型。

a.局限性:单发或多片白斑,局限于某一部位;b.散在性:散在、多发白斑,常呈对称分布;c.泛发性:多由散在性发展而来,白斑多,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大片,有时仅残留小片岛屿状正常肤色;d.肢端性:白斑初发于人体的肢端,而且主要分布在这些部位。

②节段型:白斑为1片或数片,沿某一皮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走向分布,一般为单侧。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朱艳【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4(033)011【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DAS-28及实验室各项指标(RF、CRP及ESR)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DAS-28及实验室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总页数】3页(P1041-1043)【作者】朱艳【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2【相关文献】1.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J], 刘舒园2.中药外敷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J], 李珊珊;张彦3.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晓霞;韩铁军;王夏青;夏烽;项红;董佩晶;卫静4.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48例临床疗效观察 [J], 张丽霞5.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张丽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9-07-19T17:02:56.32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朱定弦[导读] 研究针灸和中药外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潜江市中医院朱定弦【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和中药外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40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00例。

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和中药外敷;对照组只实施骨盆牵引的治疗。

在两组患者出院时,进行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治疗概率为85.00%,远高于对照组的69.50%,治疗效果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使用针灸治疗加上中药外敷的方法,可以快速的缓解疾病对神经的压迫,有时甚至可以解除这种压迫,从而很大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是一种优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灸;中药外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ZM前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下很常见的病,发病率高,在针灸治疗中比较多见的病种。

对于绝大多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不会使用手术治疗,针灸治疗配合上中药外敷才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当中,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0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针灸治疗加中药外敷和骨盆牵引的治疗方法,以观疗效,见正文展示。

1 资料、方法1.1基线资料在我院选取400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通过患者症状和体征、根据患者影像的检查确定诊断。

400位患者中有男性216例,女性为184例;患者年龄在23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9岁;病程在1天至27年之间。

症状:以左腿、右腿和双腿为主麻木疼痛的患者分别有185例、149例、59例,还有7例是单只腰部感到疼痛的;其中有73例有比较明显跛行症状,有133例是伴性脊柱向侧边弯曲,另有51例出现双腿肌肉萎缩症状。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邹伟伟;高其芳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1(027)010
【摘要】肩手综合征(Shoulder - hand syndrome,简称SHS)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继发征之一,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 dystrophy,简称RSD),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个月,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2.5%~70.0%[1],SHS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浮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为剧烈)、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
【总页数】1页(P14)
【作者】邹伟伟;高其芳
【作者单位】天津中1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针刺加灸翳风穴并刺络拔罐治疗面瘫 [J], 张卫东
2.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付磊;刘未艾;吴清明;李向荣;李丹丹;石学慧;杨智慧
3.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慧裕;苑丽敏;李金波
4.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J], 邹超;朱国祥;包烨华
5.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 [J], 刘子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蒋同伯;马彤艳;王兵【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uperficial needling plus external washing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post-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30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superficial needling plus external washing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Pain sever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upper limb func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of motor recovery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the VAS score and the FMA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the VAS score and the FMA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P<0.05).Conclusion Superficial needling plus external washing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post-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目的:观察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5例

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5例

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5例冶占福【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50 mL/次,2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治疗,2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疼痛评分(VAS)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IL-6含量及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减少关节液中IL-1、IL-6含量而达到治疗作用.【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针刺;祛风除湿止痛合剂;白介素1;白介素6【作者】冶占福【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 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骨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伴运动受限为主[1-2]。

膝关节是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常见的以关节软骨破坏为主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3-4]。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祛风除湿止痛合剂治疗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7.68±8.1)岁;平均病程(23.25±14.22)个月。

对照组45例,其中男21例,女 24例;平均年龄(48.46±7.9)岁;平均病程(22.45±15.64)个月。

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王栋;倪光夏【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予针刺结合中药透药湿敷,对照组仅予针刺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根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 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透药疗法的综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肩手综合征症状.【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6(025)009【总页数】3页(P1797-1799)【关键词】肩手综合征;针刺;中药透药【作者】王栋;倪光夏【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17;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中风后病发的肩手疼痛、功能障碍[1-4]。

其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而递增,发病率约为12.5%~74.1%[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仍不清晰,但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认同较多的机制之一。

患者脑卒中后引起患侧脑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会使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过度促使血管痉挛,导致了血液循环、血流回流障碍,最终出现了局部组织营养不良。

进而出现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疼痛,并且疼痛刺激的信号会传到脊髓,提高脊髓中间神经的兴奋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异常血管运动和淋巴、血液流动障碍[6-7]。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透药的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1例。

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胡爱萍;宁金梅【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24(31)12【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关节疼痛改善程度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

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改善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动受限、关节冷痛、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僵硬、日常活动难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总页数】4页(P121-124)【作者】胡爱萍;宁金梅【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自然疗法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相关文献】1.中药泥灸联合四妙散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2.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临床观察3.场效应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4.中药外敷与艾灸联合加味阳和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5.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观察及护理

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观察及护理

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观察及护理陈海艳;吴飞;吕计宝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30)2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治疗腕管综合征并给予合理护理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就诊的
腕管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

对照组应用壮药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经筋针刺治疗,两组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GSS评分、BCT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壮医经筋针刺联合壮药贴敷
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理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陈海艳;吴飞;吕计宝
【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8
【相关文献】
1.应用壮医针刺疗法配合壮药熏蒸疗法治疗82例活邀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壮药舒筋解痛方联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3.壮医药熨联合壮药贴敷治疗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4.壮医手法及敷背散贴敷治疗风热犯肺型肺炎的临床观察
5.壮医经筋手法联合壮医火针热敏神经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肿酊外敷治疗疖肿

消肿酊外敷治疗疖肿

消肿酊外敷治疗疖肿
刘娟;庄英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4(23)8
【总页数】1页(P508-508)
【关键词】消肿酊;外敷治疗;疖肿;治疗方法;药理作用
【作者】刘娟;庄英
【作者单位】济南市历城区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9
【相关文献】
1.自拟"消肿定痛散"治疗家畜痈疖肿痛和跌打损伤的效果 [J], 黄忠群;杨胜启;简文辉;高祚文
2.中药消瘀止痛酊外敷在小腿闭合性骨折术前软组织消肿的应用 [J], 洪锋;胡中青;倪建平
3.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J], 郭小惠;孙玲娟
4.老年Colles骨折外敷消肿正痛酊的护理观察 [J], 李秀娟
5.老年Colles骨折外敷消肿正痛酊的护理观察 [J], 李秀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联合骨痛灵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骨痛灵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骨痛灵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骨痛灵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2月~12月在我院针灸科进行治疗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治疗组,各51例。

对照组A采用口服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B采用口服来氟米特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B基础上联合骨痛灵酊湿敷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6%,效果与对照组A 76.47% 和对照组B 82.35% 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A和对照组B VAS 评分指数、实验室指标水平(RF、ESR、hs-CRP)、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明显(P<0.01)。

结论针刺联合骨痛灵酊及来氟米特能提高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降低RF、ESR、hs-CRP指标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骨痛灵酊;来氟米特;针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异质性、系统性疾病,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

我国 RA 的发病率约为 0.4%,在全世界约为 0.6%-1.5%,发病以45~60岁的女性多见。

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加不良环境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主要因素[1],感染、营养、内分泌等因素等则増加了本病的易感性,但具体病因尚不能明确。

目前西医治疗没有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治疗RA药品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依从性差,因此大多数患者同时寻求中医方法治疗。

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中医外治对RA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认可。

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简、廉、验、便的方法,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或者通过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达到缓解病情目的。

本研究选取本院针灸科2021年2月~12月住院治疗的RA患者153例,分三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李志方;顾娟红;胡敏【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5(000)021【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9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46例,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6例,仅通过康复训练计划治疗。

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的康复治疗。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对其疼痛程度、水肿程度、上肢运动能力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统计最终临床疗效,比较显控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同期研究组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能力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水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组显著控制例数37例(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例(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有效率均高达90%以上,无显著差异。

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疗效显著,尤其对改善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能力有明显效果。

【总页数】2页(P78-79)【作者】李志方;顾娟红;胡敏【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心卫生院,江苏苏州 215212;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心卫生院,江苏苏州 215212;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心卫生院,江苏苏州2152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基于正交设计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优化方案研究2.化痰通络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3.不同频率提插手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4.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5.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研究郭小惠孙玲娟(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骨科,重庆408000 )[摘要] 目的:比较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疗法与切开减压治疗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

试验组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保守疗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减压疗法治疗。

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消肿时间及总费用统计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愈、好转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愈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9,P < 0.05)。

试验组消肿时间、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t=16.77,均P < 0.05)。

试验组对于抗生素的应用较少量或不用,而对照组切开手术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多为联合应用。

结论: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效果明显,不仅能降低患者消肿时间,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关键词]: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针刺;外敷中药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topical chills swelling tincture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Guo Xiaohui Sun LingjuanFuling Guo Changbi orthopedics hospital, Chongqing 40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topical chills swelling tincture conservative therapy and surgical incision decompress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imbs 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Methods 20 patients fitting the diagnosis standard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ized with 10 cases in each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ceived acupuncture plus topical chills swelling tincture conservative therapy.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surgical incision decompression therapy. The curative effect, swelling time and total cost statistics and the usage of antibiotic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e and better propor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ss proportion in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 = 12.09, P < 0.05). The swelling time and total cos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9.97, t = 16.77, 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was little or no, while control group surgical operation must use of antibiotics, and more for the joint applica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topical chills swelling tincture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s obvious,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swelling time patients, reduce the dosage of antibiotics, but also reduce the patients' medical costs.[Key Words]: 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upuncture; External ch inese medicine目前国内外对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常规采用切开减压加二次植皮缝合。

但采用切开减压法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出现术后伤口存在一期的游离植皮闭合、二期的清创缝合加游离植皮等操作。

由于一期行游离植皮闭合闭合,往往闭合伤口的创面较大,取皮面积需要量也增多,会给患者在美观上造成影响,另外还会因为创面的渗出过多,导致植皮不成功等情况[1-2]。

二期清创缝合加游离植皮较一期往往效果会好,但因创面渗出较多,且换药次数明显增大,费用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且也会伴有疤痕残留的现象。

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本院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的方法对四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突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人,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男17例,女3例;年龄4~80岁。

平均(43±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并伴有软组织挫伤病变。

其中小腿挤压伤者17例、足背碾压伤者2例、大腿压榨伤者1例。

就诊时间最短45 min,最长120 min。

1.2 诊断标准采用《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一94),对于符合下列内容者进行选择:有明显的外伤史;发病部位多为小腿、前臂;伤肢疼感明显,伴有剧烈痛,末端动脉搏动变弱,皮肤伴有明显程度的苍白色,肉眼可见暗红色的斑块及水泡;部分体温有所升高,脉搏变快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测定筋膜间室压力要超过1.1 kPa,血沉加快,尿肌红蛋白试验呈+性。

1.3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并入选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

其中,试验组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法治疗。

祛风消肿酊制法具体过程为:取定量的羌活、白附子、白芷、南星、天麻、防风,均粉碎放置在容器内,加入定量的约75%乙醇,密闭浸泡30天,最多一个半月,滤过,即得。

针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确定针刺区域(即压力增高的组织间室体表区),常规消毒,消毒面积需超出针刺部位2~3厘米。

②消毒完成后,采用常规1ml注射针头在已消毒的皮肤上做垂直广泛的针刺。

针刺采用散刺法,根据所刺部位面积的大小刺10~20针以上,针刺深度以穿破皮肤及皮下脂肪,到达筋膜间室为宜,因高压向低压液体的廓清作用,广泛的针刺后,可使骨折处的出血、组织间、筋膜间室内外的渗血、渗液、血浆、水肿液、毒物、组织胺充分排出体外,从而降低筋膜间室内的压力。

③针刺完毕后,有液体自针道快速渗出,待渗出物的渗出速度稍许减慢后,用消毒棉球拭干分泌物,然后用浸湿祛风消肿酊的无菌敷料块覆盖减压区域,以维持针道通畅。

对照组行切开减压和抗生素治疗。

具体的手术指征包括:肢体肿胀明显,并伴有疼痛;筋膜间隙张力变大,轻压即痛;肌肉会因动牵拉而产生疼痛。

1.4 观察指标(1)效果评价:采用《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一94)中的规定,其中治愈:症状减轻或消失,机体功能恢复明显,无留有后遗症;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机体功能基本恢复,后期伴有少许后遗症;未愈:功能无恢复或改善,甚至丧失,致伤肢残废。

(2)试验组和对照组消肿时间及总费用统计。

(3)试验组和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 < 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采用针刺加外敷祛风消肿酊法无瘢痕残留,而切开手术的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残留。

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愈、好转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未愈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09,P < 0.05)。

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2.2试验组和对照组消肿时间及总费用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消肿时间、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7,t=16.77,均P < 0.05)。

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消肿时间及总费用统计比较(x±s)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结果显示,试验组对于抗生素的应用较少量或不用,而对照组切开手术则必须使用抗生素,多为联合应用,此可能是导致药费增高的原因之一。

见表4。

表3 两组病例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例(元)]另外,本研究中配合使用的祛风消肿酊为玉真散加减而得,方中白附子、南星可辛热升散,祛风痰,解痉挛,逐寒湿并消肿止痛,作为主药;防风、白芷、羌活均有祛风散寒、止痛胜湿的作用;天麻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均作为辅佐药。

乙醇可以行气血、通经络,作为使药。

合而用之能祛风寒除湿邪,达到解痉、通血、止痛、消肿、利筋等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