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文学常识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文学常识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文学常识(8)

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是指人物传记。

C.《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

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和十年”中的“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所谓“年号”,即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的是有联系的,如杜甫,字子美,“甫”与“子美”的意思十分相近;而有的却毫无联系,如白居易,字乐天。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

D.“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中国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演出等事务。

3、下列诗句中的加粗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 )

A.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唐·陈陶)

B.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唐·李商隐)

(完整word版)文学常识题库全

(完整word版)文学常识题库全

文学常识题库

语文常识(一)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参考文档】古代文化常识大全-word范文模板 (26页)

【参考文档】古代文化常识大全-word范文模板 (2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你知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满的干货,喜欢打家喜欢。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

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

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

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

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

1. 下列哪个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

A. 孔子

B. 马可波罗

C. 狄仁杰

D.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

2. 以下哪个是唐朝的著名文学作品?

A. 《红楼梦》

B. 《论语》

C. 《诗经》

D. 《西游记》

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抗日战争

D. 文化大革命

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朝代?

A. 西汉

B. 东汉

C. 北齐

D. 南北朝

5. 以下哪个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A. 法国大革命

B. 波士顿茶叶事件

C. 英国殖民统治

D. 美洲原住民起义

答案解析

1. 正确答案:A. 孔子

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 正确答案:C. 《诗经》

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 正确答案:A. 辛亥革命

解析: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

4. 正确答案:C. 北齐

解析:北齐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朝代,仅持续了23年。

5. 正确答案:B. 波士顿茶叶事件

解析:波士顿茶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引发了殖民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完整word版)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汇编,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汇编,推荐文档

古代文化常识题汇编(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完整word版)常识1000题

(完整word版)常识1000题

1. 评剧起源于:(中级题)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2。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中级题)1:1946年

3。欧洲最大的半岛在:(低级题)2:北欧

15。袈裟为什么也叫百纳衣?(低级题)1:由许多块布补缀而成

19。现在的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奖杯定名为什么:(低级题)3:国际足联世界杯20。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是:(低级题)2:羊八井(西藏)

21. 被称作”法国号”的乐器是:(高级题)A: 圆号

24. 称"榨菜”为"榨"是否因腌制过程中榨去水分是一道重要工序?(低级题)1: 是

26。汇入大西洋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吗?(低级题)2: 是

28。黄酒名品”加饭酒”的产地在哪?(高级题)1:浙江

29。下面四种珍珠哪一种最珍贵?(中级题) B:天然海水珠

30. 我国宋代邢窑出白釉瓷. 越窑出青釉瓷,所以有:(高级题)1)"南青北白"之称

31. 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低级题) 新闻。文化

32. 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低级题)紫外线最弱

33. 我国公安机关的性质是:(低级题) 行政机关

34. 成都的市花是:(低级题)2)芙蓉花

39. 世界最重要的IT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位于美国的哪个州?(高级题) 3:加利弗尼亚州

40。眉毛的生长周期有多久?(中级题)3:二个月

41。快攻型乒乓球运动员一般都选用什么胶皮结合海绵的球拍?(低级题)正贴

42. 下列影片中,以歌颂少数民族新生活为题材的是: (高级题) 《达吉和她的父亲》

46. "泾渭分明”指的是:(低级题) 1: 泾水清,渭水浊

【大师特稿】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Word精排版,35页)

【大师特稿】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Word精排版,35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目录

一、人的称谓 (5)

■直称姓名........................................... - 5 -■称字 .................................................. - 5 -■称号 .................................................. - 5 -■称谥号............................................... - 5 -■称斋名............................................... - 5 -■称籍贯............................................... - 5 -■称郡望............................................... - 5 -■称官名............................................... - 5 -■称爵名............................................... - 6 -■称官地............................................... - 6 -■兼称 .................................................. - 6 -■谦称 .................................................. - 6 -■敬称 .................................................. - 7 -■贱称 .................................................. - 7 -■特殊称谓........................................... - 7 -二、古代职官 . (8)

文学常识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学常识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2017·ft东聊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

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土

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豁然开朗”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2017·ft东聊城】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 分)

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

答案:①× 【解析】本题考查古文学文化常识。回答古文学文化常识,一定要注意

平时的积累,对于不同流派的经典着作一定要有全面的了解,比如作家、作品流派、

作品中的经典选段等要掌握住。本题①中的《庄子》是道家经典。

3.【2017·ft东日照】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

为“连中三元”。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

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诸葛亮的《出师表》。

(完整word版)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完整word版)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人作品命名方式很多,比如以地名命名有柳宗元的《柳河东集》,以“书室”命名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以“谥号"命名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以“名号”命名有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以“字"命名有李白《李太白全集》,以“官职"命名有杜甫《杜工部集》。

B。《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

C.“伯"“仲”“叔”“季”可以用來表示兄弟姊妹行长辈幼排行的序次,分别为老大、第二、第

三、第四或最小的.伯也称孟。“孟”“仲"“季”,还可以用來表示月份,孟春是指春季头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春季春,分别指二月三月。

D.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常用来表示罢官与贬谪的词语有绌、黜、窜、免、夺、右迁、放、出宰、署、假、告老、乞骸骨等。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3.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瞭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五讲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五讲 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

....,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

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

..问之,傅

..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

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

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

..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教师用书:专题3 题型突破篇 第2讲 古代文化常识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教师用书:专题3 题型突破篇 第2讲 古代文化常识题 Word版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本考点文化常识涉及的面越来越广,重点考查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历史常识、礼制常识等。一轮复习要在重视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

一、古代文化常识平时识记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数不胜数,识记积累起来相当困难,为此,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识记方法。

(一)分类串记法

按照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等类别归类,使内容繁多的文化知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的知识“网络”,甚至可以采用表格分类记忆法。例如科举制度是个记忆难点,完全可以按照考试等级分类记忆。

1.童生试

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2.乡试

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

3.会试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

目前见过最好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word版(下)值得收藏

目前见过最好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word版(下)值得收藏

目前见过最好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word版(下)值得收藏

今天发现一个非常好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word版,分享给大家,有例子,有图片,内容很全面,目录如下:

第一讲中国古代天文1

一、天文学的产生和地位1

二、五曜与七曜2

三、三垣二十八宿及四象3

四、南斗和北斗6

五、十二辰与十二次8

六、占星术和分野9

第二讲中国古代历法11

一、日、月、年11

二、四时(四季)与“三九”、“三伏”12

三、二十四节气13

四、阳历、阴历、阴阳历15

五、“世纪”、“年代”、“星期”、“礼拜”17

六、纪年法18

七、纪月法20

八、纪日法22

九、纪时法23

十、趣味历法24

第三讲中国古代节日26

一、元旦、春节26

二、人日27

三、上元节28

四、中和节29

五、社日30

六、寒食节与清明节30

七、花朝节33

八、上巳节33

九、浴佛节34

十、端午节35

十一、七夕节37

十二、中元节38

十三、中秋节39

十四、重阳节42

十五、冬至节43

十六、腊八节43

十七、小年44

十八、除夕44

第四讲中国古代数学48

一、十进制48

二、计算工具和方法49

三、数学成就50

第五讲中国古代物理53

一、发展概况53

二、磁学成就54

三、力学成就56

四、光学成就58

五、声学成就60

六、电学成就62

第六讲中国古代化学65

一、陶瓷技术65

二、冶金技术65

三、造纸术68

四、物质理论69

五、炼金术70

六、火药71

七、石油73

八、豆腐73

第七讲中国古代医学77一、独特的理论体系77

二、中医的基础77

三、医学理论77

四、诊断方法78

五、治疗方法78

六、外科学78

七、免疫学79

八、著作成就81

高考文化常识题

高考文化常识题

高考文化常识题

在中国高考中,文化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高考文化常识的题目。

1.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社会风貌?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什么?

3. 《红楼梦》是谁写的?

4.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哪个时期发生的?

5.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指什么?

6. 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中,以黄、红、白三色砖石相间而成的是哪种类型的建筑?

7. 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龙有几种形态?

8.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哪个国家发行的?

9.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10. 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琴”有多少根弦?

这些题目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高考中常见的文化常识考点。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自己在高考中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2022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题”专项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题”专项练 Word版含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题”专项练

(时间:30分钟满分:69分)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我国汉代消灭的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

D.循吏,指循礼守法的官吏。“循”在这里用“顺着,沿着”的引申义“依照,遵守”。

解析:选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是古代学官名,也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和从事某些服务行业的人。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科举的科目之一。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增至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明经废于宋。

B.行在,“行在所”的简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C.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家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社稷”便成了国家的代称。

D.视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察政事,考核官员。“视”是观看、考察的意思。

解析:选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如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B.疏,又称“奏议”或“奏章”,是臣子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的统称。

C.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在古代,官员的父母亲去世,官员必需停职守丧。即丁忧期间,不能为官。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题库(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题库(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基础题库A B.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

丑月,丙寅日)都要相适合。

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 月21 日至23 日之间。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晦朔,月亮的盈缺。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C.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 21 时到23 时。

D.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020版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精准对练:三 古代文化常识专练: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精准对练:三 古代文化常识专练: Word版含解析

精准对练三古代文化常识专练

题组一对点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解析:B项,“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错误;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答案:B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皇帝的谥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B.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

C.丁父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D.禳厌,禳除邪恶灾祸。禳原为古代祭祀名,在我国古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形式多样,且影响深远。

解析:A项,“高祖”是皇帝的庙号。

答案:A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有时是个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

解析:D项,“汴梁”不是南京的别称,而是开封的别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

(一)学校与科举

1. 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

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 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

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ft书院等。

()

6.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

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

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 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

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

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 古人把ft南水北称为“阳”,ft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ft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

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13. “五岳”是指东岳泰ft、南岳衡ft、西岳华ft、北岳恒ft和中岳黄ft。()

14.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

梁州、广州。()

15.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

江以西的地区。()

16. 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

称臣的意思。()

17.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

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 古代的“ft东”一般是崤ft以东地区,和今天的ft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 “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 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 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 点至1 点,辰时是指7 点至9点,午时是指11 点至13 点。()

24. 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 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6. 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27. 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28.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29. 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30. 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四)政区与官职

31.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32.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33. 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34. 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35.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36.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37. 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38. 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39.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40.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 予出官二年”。()

(五)节日与习俗

41. 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42.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43.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4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4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46. 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4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48.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49.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50.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六)宗庙与祭祀

51.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52.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53. 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54. 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55.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56. 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57.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58.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ft主持。()

59. 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60. 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七)礼仪与风俗

61. 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