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当局延缓公布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原因探析
马来亚联合邦的建立及影响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1 1
考察 。
表 了 旨在 确立 战后 马来亚 新秩序 的《 马来亚 联邦 与新 加坡 : 未来 宪 制 政 策 声 明》( 也 称 为 白皮 书 计 划 ) , 然
而此 计划 一经推 出 即遭到 马来亚 各 族人 民 , 特别 是 马 来族 群 的反对 , 在 马来 民族 主义 者 的抗议 活 动 日益 高 涨 的情况 下 , 英 国被 迫放 弃 这 一计 划 。1 9 4 6年 1 2月
大 程 度地 保 全 了英 国在 马来 亚 地 区 的殖 民利 益 。 马 来 亚联 合 邦计 划 是 历 史 的倒 退 , 一 经 推 出 即 遭 到 了 马来 亚 地 区 华 人 为 主 的 非 马 来 族群 的 反对 。该 计 划 的实 施 对 独 立 后 的 马 来 亚 地 区 政治 、 经济、 文 化 各 方面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
来亚政策 的演 变及其影响》 , 《 世界历史) ) 2 0 0 9年第 3期 ; 王艳芬 : 《 马来 亚的独立与 英 国殖 民撤 退的策略 》 , 《史学月刊) ) 2 0 0 1 年 第6期 ; 张祖兴 : 《 马来亚华人抗 日武装与马来亚联盟公 民权计划》, 《 华侨华人历 史研 究) ) 2 0 0 5年第 2期等 。
作者简介 : 朱钦胜 ( 1 9 7 0  ̄ ) , 男, 赣 南师范学院历 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 宋少军 ( 1 9 8 8~) , 男, 赣 南师范学院 东南 亚研 究 中心硕
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问题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问题问题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战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所期待的那样迅速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法美三国提出了“修约”的要求并发动了战争。
因此,谋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问题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国家有哪几个?英、法主要。
美俄次要。
问题三: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危机进一步加剧?(或问: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中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受损主要体现在:①增开十多处通商口岸。
使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沿长江扩展到内陆地区,有利于西主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这为外国在中国的军事侵略、商业扩张、宗教传播等大开了方便之门。
③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有利于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监视和控制。
④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并留下了不少历史后遗症。
问题四:对于圆明园遗址的处理,你有什么见解。
圆明园事实上是不可能重建的。
理由是:圆明园建筑物的确切分布位置、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表饰没有完全清楚.加上当时的加工材料和工艺目前部分缺失,若重建就不可能整旧如故。
况且,重建只能恢复建筑物本身,而当时的皇家珍宝,历代文物或被毁或流失,已无法收回。
恢复建筑物外壳缺少文化内涵,显得不是良策。
圆明园被毁是历史留下的创伤。
这可作为印证外国侵略者践踏文明的罪证,提醒后人不忘国耻,牢记时代责任,有特殊的警示作用。
因此在原址的基础上维持不动或稍做有限的整修,也许是明智之举。
问题五:列举俄国在第二闪鸦片战争期间和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占领的中国领土。
1、尔材料一《天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特点:数量多(从5个到10个);地域广(从局限于东南沿海扩展到全国的海岸线);由海岸而深入到腹地的长江。
“统而撤离”:英国撤离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政策述评
“统而撤离”:英国撤离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政策述评因为印巴分治局面的出现、缅甸临时政府首脑昂山遇刺、马来亚迟至1957年才最终独立,一些学者认为,英国在撤离时实施与“分而治之”一脉相承的“分而撤离”政策以继续在这些地方施加影响。
然而,在考察了英国撤离前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实际情况及英国提出的方案和实施的情况之后,人们会发现,英国实行的政策并非“分而撤离”而是“统而撤离”,即在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权力移交。
英国撤离前,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共同特点是政治实体众多、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样、各方的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
在英属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纷争厉害,尽管国大党声称自己是民族主义政党,但要获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印度教徒的支持,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更多的印度教色彩。
穆斯林联盟则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教派主义政党,1940年通过拉合尔决议后,就要求建立穆斯林国家。
除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诉求,印度教大斋会等政党的力量也很强大;56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邦的統治权从法律上只不过由王公们让渡给了英国国王,英国撤离时,主权自然应该归还土邦王公,所以,海德拉巴、迈索尔和特拉凡科尔等土邦王公都要求独立。
缅甸在1937年从英属印度分离出来,成为英国单独的一块殖民地。
历史上,缅甸中央与地方之间纷争不断,尤其是山地民族的土司拥有很大的权力,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缅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时不时出现紧张状况。
马来亚在日军攻占前分为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英国对海峡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对马来联邦各邦拥有较大统治权,而马来属邦各邦则由苏丹拥有主权。
马来亚的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之间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都有很大差异。
日本对缅甸和马来亚的占领使各民族关系更加不和谐。
鉴于印度、马来亚和缅甸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情况,英国撤离时提出的方案都是实行联邦制或邦联制,将政权移交给一个统一的政府,并尽最大的努力加以实施,消除撤离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局面。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亲西方政策原因之探析
非 阿布 杜 勒 ・ 赫 曼 亲王 所 说 的那 么 “ 等 ” 拉 平 ,马 来西 亚在诸 方 面 对英 国过分 依 附 。英 国除 享 有 《 英 马 防务 协定 》 中 的权 利外 ,马来 西 亚 还 给 予英 国诸
15 9 7年 8月 3 日,马 来 亚 联 邦 完 全 独 立 ,成 1 为英 联邦 中 的独 立 国。 阿布 杜 勒 ・ 赫曼 亲王 出任 拉 马来 亚 的首 任 总理 。 16 9 3年 9月 1 日,马来 亚 联 6
济 、政 治 、国防 、文化 方 面保 持 密 切 的联 系 。15 97 年 ,双 方签 订 《 马 防务 协定 》 ( nl 英 Ag o—Maas n l i ya
D f c gem n) e n eA re e t ,协定 规定 ,英 国保 证 马来 西 亚 e
心 国之一 ,在建立东盟 经济一体化 方 面起 着牵 头 的作
在 拉赫 曼决 定 与原 来 的宗 主 国英 国签 订 《 马 防务 英 协定 》 时 ,曾遭 到议 会 激 烈反 对 ,以致 于拉 赫 曼 不 得不 以 辞 职 相 要 挟 才 使 这 一 议 案 得 以 勉 强 通 过 。 “ 果这 个 国家 的人 民不 想 签 这 个 协 定 ( 马 防 务 如 英 协定 ) ,那 么 ,很 简 单 , 目前所 能 做 的 事 就 是 ,我
英国殖民者试图通过镇压与分化的手法阻止马来亚的反英斗争后来看到无法成功便改变策略采取让步措施以允许殖民地独立为条件换得殖民地的让步与妥协使自己掌控一部分宪制改革权及权利转移的主动权将政权逐步移交到比较温和的马来民族主义者手中
第2 3卷
第 1 期
文 山学 院学 报
J RNAL OF W EN HAN UNI OU S VER I Y ST
马来亚联邦的形成
马来亚联邦的形成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是现今马来西亚的前身,是一个由马来亚半岛的各个邦国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
马来亚联邦的形成是一个历经艰辛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事件。
本文将介绍马来亚联邦的形成历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殖民统治与马来亚联邦形成的背景1.1 英国殖民统治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对马来亚进行殖民统治,并逐渐实施领土扩张政策。
英国在该地区设立了直辖殖民地,如马六甲和槟城,以及与马来人签订保护协议的保护国,如吉打和霹雳。
英国的统治导致了对马来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系的深刻影响。
1.2 多民族社会的出现马来亚地区除了马来人之外,还有华人和印度人等其他民族的存在。
19世纪末,华人开始大量移民到马来亚,参与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社会结构。
各民族之间的相处和互动,对后来马来亚联邦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马来亚联邦形成的过程2.1 马来亚联络会议在20世纪初,一些马来亚各邦的领导人开始意识到共同面临的挑战,并希望通过合作来保护自身利益。
因此,他们在1915年召开了马来亚联络会议(Malay Congress),商讨联邦化的可能性。
这标志着对马来亚联邦形成的初步探索。
2.2 马来亚民主联盟的成立马来亚民主联盟(Malayan Democratic Union,简称MDU)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由各个种族共同组成的政治团体。
该联盟的目标是争取马来亚的独立与联邦制度的建立。
MDU的成立标志着马来亚联邦形成的具体行动,推动了后来的独立进程。
2.3 马六甲会议与立法议会选举1946年,马来亚各邦的首长和MDU的代表在马六甲召开会议,商讨建立马来亚联邦的具体细节。
会议确定了马来亚联邦的行政结构、宪法等重要事项,并决定进行立法议会选举。
1948年,首次马来亚立法议会选举举行,标志着马来亚联邦地方自治的实质性开始。
2.4 马来亚联邦的成立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邦正式成立,宣布独立。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殖民扩张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历史现象,对于该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殖民扩张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的一些具体事件和人物。
一、原因1.经济需求: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和商业中心,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殖民扩张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
2.政治目标: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政府希望借助殖民扩张来巩固国家地位,扩大势力范围,实现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
二、过程1.亚洲殖民扩张: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积极参与亚洲殖民扩张。
其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并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该地区的贸易和政治,成为英国亚洲殖民地最重要的一部分。
2.非洲殖民扩张: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事件之一。
例如,在1882年,英国在埃及建立了保护国地位,控制了苏伊士运河的经营权。
此外,英国还在南部非洲建立了殖民地,例如南非等地。
3.大洋洲殖民扩张: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积极参与了对大洋洲的殖民扩张。
其中著名的例子是英国建立的澳大利亚殖民地。
通过移民和探索,英国在这片新大陆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对土著居民进行了殖民统治。
三、影响1.经济影响: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市场,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同时,殖民地也成为英国企业扩展和投资的重要对象。
2.政治影响:殖民地的建立使得英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英国政府通过对殖民地的管理,提高了国家的权力和影响力。
3.文化影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殖民扩张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殖民地的文化和价值观与英国本土的文化发生了互动和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四、相关事件和人物1.印度蜕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引发了印度的社会经济变革,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明珠”。
同时,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在维多利亚时代崛起。
2.南非战争:南非的殖民扩张引发了英属南非和布尔人共和国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南非战争的爆发。
由槟城“分离运动”到新加坡会议——战后初期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轨迹分析(1945-1949)
2015年第2期南洋问题研究No.22015(总第162期)SOUTHEASTASIANAFFAIRSGeneralSerialNo.162由槟城 分离运动 到新加坡会议战后初期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轨迹分析(1945-1949)孙志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ꎬ湖北武汉430072)㊀㊀㊀收稿日期:2014-12-20㊀㊀㊀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 英国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07JA70016)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13112010201)ꎮ㊀㊀㊀作者简介:孙志伟ꎬ男ꎬ安徽巢湖人ꎬ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ꎮ①㊀本文所提到的马来亚(Malaya)是一个政治概念ꎬ地理上马来亚是马来西亚(Malaysia)西部即马来半岛的旧称ꎮ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㊁沙捞湾㊁沙巴㊁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ꎬ在此之前ꎬ这一地区统称为马来亚ꎬ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ꎮ故本文所涉及的华人为马来亚华人ꎬ并包括新加坡华人ꎮ摘㊀要:二战结束后英国重返东南亚ꎬ马来亚华人这一联系中英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群体开始逐渐引起英国的注意ꎮ槟城 分离运动 促使英国改变忽视马来亚华人的政策ꎬ在反思此前政策的同时ꎬ开始关注华人因素并制订对马来亚华人的新政策ꎮ新中国成立后ꎬ马来亚华人更加受到英国当局的重视ꎮ在此期间ꎬ马来亚自治道路进程㊁华人为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诸多努力㊁新中国成立对英国东南亚政策的影响等多重因素ꎬ共同促成了英国对马来亚华人政策的渐进式的改变ꎮ关键词:马来亚华人ꎻ槟城 分离运动 ꎻ马华公会ꎻ英国政府中图分类号:D73/77.338.3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3 ̄9856(2015)02 ̄0074-07战后初期英国对马来亚华人政策是英国东南亚外交政策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ꎮ二战结束至50年代中期ꎬ英国等老牌殖民国家重返东南亚地区但却势渐衰微ꎬ非殖民化运动风起云涌ꎬ其间更是全球冷战的重心向亚洲偏移ꎬ新中国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亚洲地区发挥独特影响力的时期ꎮ冷战的爆发使得民族主义㊁共产主义理念相互交织ꎬ马来亚①华人这一联系中英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群体开始逐渐引起英国的关注ꎮ迄今为止ꎬ有关英国的东南亚政策以及马来亚华人等研究已较为深入并已形成诸多共识①:就中英关系研究而言ꎬ学者们多关注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国对华政策ꎬ就华人研究而言ꎬ国内学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华人族群㊁社团等宏观长时段的研究ꎬ国外学者多关注华人政治在马来亚自治道路上的作用等课题ꎮ然而从总体上看ꎬ英国政府对马来亚华人政策及其背景分析等内容着墨不多ꎬ鲜见依托档案从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背景因素的角度来看待英国的东南亚政策ꎮ英国对新中国政策会充分考虑到东南亚因素ꎬ在东南亚因素中华人问题占据着重要地位ꎮ但在英国重返东南亚之初ꎬ并未给予华人过多关注ꎬ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ꎬ华人因素开始被英国政府所关注㊁重视ꎬ由忽视㊁漠视华人因素到开始关注华人ꎬ华人因素甚至成为英国对新中国政策的一个重要考量ꎬ这期间英国政府对马来亚华人的决策背景因素发生了何种改变即为本文着力探索的问题ꎮ一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结束ꎬ英军于1945年9月3日登陆槟城ꎬ重新恢复了对槟城和整个马来亚的统治ꎬ槟城州是马来西亚13个州之一ꎬ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北部ꎬ由槟榔屿(PenangIsland)和威斯利省(ProvinceWellesley)组成ꎬ面积1031平方公里ꎬ人口131 4万(2003年数据)ꎬ主要由华人㊁马来人和印度人等3大族群构成ꎬ它们分别占45%㊁41%㊁10%ꎮ槟城州是目前马来西亚唯一的一个华人人口比例占优势的州ꎮ1947年ꎬ槟城44多万人口中ꎬ华人人口24 7万ꎬ马来人13 6万ꎬ印度人5 7万ꎬ比例分别为55 4%㊁30 5%㊁12 8%ꎮ[1]因此ꎬ槟城作为当时马来亚华人的一个主要集中地对当时的马来亚政治有着重要影响ꎮ英国殖民当局重返马来亚后ꎬ针对当地社会的混乱局势实行军政府统治ꎬ希望以直接统治的形式取代战前的间接统治ꎬ为此制订了 马来亚联邦计划 :英国宣布成立马来亚联邦ꎬ放宽移民政策ꎬ以期让马来亚成为英国的保护国ꎮ该政策遭致马来人的反对ꎬ在拿督奥恩 加法尔的领导下ꎬ成立了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②ꎬ以抗议马来亚联邦的形成ꎮ虽然联邦按照原定计划成立ꎬ但这项抗争运动一直持续下去ꎮ1948年1月31日ꎬ英国解散了马来亚联邦ꎬ成立马来亚联合邦以取代之ꎮ联合邦恢复了马来统治者的主权ꎬ紧缩移民和加强公民身份限制ꎬ并赋予马来人特权ꎮ在组织马来亚联邦之前ꎬ华人一般不参与马来亚的政治活动ꎬ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祖居地的政治ꎬ但建立联邦的失败使得华人意识到需要政治代表来争取华人权利㊁维护华人利益ꎮ[2]槟城 分离运动 正是出现于这样的背景之下ꎮ1947年12月7日ꎬ一个由西商会会长麦卡(D.A.Markay)及印商会会长波努鲁里(N.Ponudu ̄rai)为首的主张在槟城立法议会中酝酿脱离 马来亚联邦 的筹备委员会成立ꎻ13日ꎬ筹委会发动民众在槟城举行集会ꎬ选出的212名代表中有200名投票赞成槟城脱离联邦ꎬ在随后发表的文告中指出: 槟城必须寻求各种宪制途径脱离马来亚联盟ꎬ仍然维持其在海峡殖民地的地位ꎮ这是对槟①②国外相关成果如NicholasTarlingꎬBritainꎬSoutheastAsiaandtheonsetoftheColdWarꎬCambridge:Cam ̄bridgeUniversityPressꎬ2007ꎻMohamedNoordinSopieeꎬFromMalayanUniontoSingaporeseparation:politicalunifica ̄tionintheMalaysiaregionꎬ1945-65ꎬKualaLumpur:UniversitiMalayaꎬ1974ꎻOongHakChingꎬChinesePoliticsinMa ̄laya1942-1955ꎬMalaysia:Banginꎬ2000ꎻZhengYangwenꎬHongLiuꎬMichaelSzonyiꎬTheColdWarinAsia:TheBattleForHeartsandMindsꎬBrillꎬ2010ꎻWangGungwuꎬChangingIdentitiesoftheSoutheastAsianChineseSinceWorldWarTwoꎬHongKongUniversityPressꎬ1998ꎮ国内相关成果主要有:庄国土㊁刘文正:«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ꎬ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ꎬ2009年ꎻ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ꎬ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ꎬ1991年ꎻ方金英:«东南亚 华人问题 的形成与发展»ꎬ北京:时事出版社ꎬ2001年ꎻ庄国土:«新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变化(1949-1965年) 新中国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之一»ꎬ«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2期ꎮ巫统:马来人全国统一机构ꎬ华人称 巫人统一机构 ꎬ简称 巫统 (UnitedMalaysNationalOrganization)ꎮ城最好的选择 ꎮ[3]筹委会旋即成立了一个囊括了除马来人以外的各族群和利益集团代表的15人委员会ꎮ该委员会起草了关于脱离联合邦的动议ꎬ并提交槟州立法议会讨论表决ꎮ但这一运动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㊁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的反对ꎬ在诸多反对力量的干涉下ꎬ动议案以15票对10票的劣势终遭否决ꎬ槟城 分离运动 于1949年初宣告失败ꎮ槟城 分离运动 表明在面对马来亚自治道路上华人受到不公对待的情形时ꎬ华人开始依托社团来维护自身政治权利ꎬ华人社团不断发展ꎮ槟城3个主要华人社团:平章会馆㊁中华总商会㊁英籍华人联合会等联合组成 槟华宪制委员会 (PenangChineseConstitutionalConsultativeCommittee)ꎬ通过 马来亚联合邦 总督上禀英国殖民部大臣ꎬ表达对1946年12月24日通过的关于 马来亚联合邦 蓝皮书的意见ꎬ主要认为它对华人存在明显的偏见ꎬ譬如ꎬ漠视华人对马来亚开发㊁建设和抗日卫马中所作的贡献ꎻ苛刻严厉的公民权条例将会排斥英殖民侨生及其他华人的权力ꎻ要求英国殖民部设立皇家委员会负责审查检讨联合邦的有关条款等ꎮ①马来亚的华人政治走向了一个新的时期ꎬ华人开始有组织地依靠社团㊁议会等形式进行抗争ꎬ但英国政府在运动发生之前并未给予马来亚华人过多的关注㊁对华人提出的政治诉求亦不予以支持ꎮ槟城 分离运动 的爆发凸显了华人在马来亚自治道路上面对自身利益被漠视的局面时ꎬ开始谋求维护当地华人利益ꎬ争取华人政治权利ꎮ二槟城 分离运动 的爆发促使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对华人政策ꎬ在反思对待华人政策的同时ꎬ改变此前忽视马来亚华人诉求的问题ꎬ开始关注在马来亚自治道路上的华人因素ꎬ并制订对马来亚华人的新政策ꎮ英国殖民当局意识到需要向华人表明其关注华人团体并正在为华人利益而不断改进政策ꎮ在槟城 分离运动 结束㊁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后ꎬ 有必要让马来亚华人了解当局是从根本上关心他们福祉和倾听他们诉求的 [4]ꎻ马来亚联合邦政府有责任让华人确信其在马来亚的地位并没有恶化ꎬ以免造成华人对政府忠诚度的彻底丧失ꎮ这是重塑1946年以来英国政府和马来亚当地华人中断联系的第一步亦是重要的一步ꎮ英国驻马来亚联合邦高级专员亨利 格尼(HenryGurney)在1949年7月5日写给殖民地大臣克里奇 琼斯(CreechJones)的信件中ꎬ对此前英国政府对待马来亚华人的政策提出批评ꎬ认为有必要制定一个新的政策来对待马来亚华人ꎬ这一政策 是一个需要长期贯彻㊁有难度却收益很大的工程 ꎮ亨利还指出在马来亚的华人并不理解英国政府从民主的角度制定马来亚政策的初衷ꎬ这将削弱英国政府 以善意的尝试来奠定马来亚民主政府的努力 ꎬ[5]因此向华人传达英国政府对华人问题的关注㊁对华人政治权利的重视这一信号很有必要ꎮ首先ꎬ英国殖民当局意识到需要在联合邦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一个联系全体马来亚华人的团体ꎬ使马来亚当地华人集体 发声 以及避免受到马来亚共产党的影响ꎮ由马来亚联合邦立法机构中的华籍议员倡议成立新的华人政党ꎬ并得到各地中华总商会的支持ꎮ1948年12月15日华籍立法议员宴请亨利 格尼ꎬ征求其对成立新的华人政党的意见ꎬ获得支持ꎮ1949年2月27日ꎬ马来亚各地华人领袖齐集吉隆坡中华大会堂ꎬ商议成立 马来亚华人公会 (MalayanChineseAssociation)ꎬ①参见陈剑虹:«平章会馆的历史发展轮廓:1881-1974»ꎬ见«槟州华人大会堂庆祝成立一百周年新厦落成开幕纪念特刊»ꎬ槟城:槟州华人大会堂ꎬ1983年ꎻ谢诗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形成:从莱特到许子根(1786-2000)»ꎬ见«槟州中华总商会100周年纪念特刊»ꎬ槟州中华总商会出版ꎬ2003年ꎮ获得一致同意ꎬ马来亚华人公会宣告成立ꎮ[6]马华公会是代表华人利益的一个团体ꎬ在处理与马来人政党 马来人全国统一机构ꎬ在争取维护华人族群利益保障华人政治权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ꎮ其次ꎬ透过马华公会ꎬ英国政府开始调查㊁了解华人ꎬ尤其是底层华人关心的问题ꎮ政府开始寻求马华公会的支持ꎬ并成立一个政府委员会来了解底层华人诉求ꎮ委员会认为在1948年进入 紧急状态 后ꎬ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逮捕华人中的民主人士㊁查封华人社团与报刊ꎬ马来亚华人深觉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ꎬ对在当地的人身财产安全㊁土地使用权以及在马来亚联合邦中的政治前景等问题尤其关注ꎬ[7]政府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向华人传递讯息释放政策改变的信号ꎬ以此来促使当地华人理解㊁信任英国政府ꎮ再次ꎬ英国殖民当局意识到为了赢得马来亚华人的支持ꎬ需要修订联合邦公民条款提升马来亚华人的政治地位ꎮ为避免过多影响马来人的政治权利㊁刺激马来人团体ꎬ需要鼓励马来人逐渐适应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ꎬ以包容的态度来看待马来亚华人的诉求ꎮ为此英国殖民当局鼓励华人和马来人团体在当局的主导下通过协商一致(consultationandconsent)的原则[8]来共同处理马来亚事务ꎮ槟城 分离运动 爆发后ꎬ面对底层华人的反对㊁各地华人团体的 发声 以及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抗争ꎬ英国殖民当局改变此前忽视马来亚华人的政策ꎬ开始关注马来亚华人问题ꎮ通过支持建立马华公会提升华人团体政治地位㊁依托马华公会建立政府委员会来了解底层华人诉求㊁鼓励华人和马来人在英国主导下通过协商一致的原则来处理马来亚事务等方式ꎬ来赢得马来亚华人的支持ꎬ这是英国重返马来亚后对当地华人政策的一个重大改变ꎮ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ꎬ英国政府就决定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外交承认ꎮ1950年1月6日ꎬ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Bevin)照会周恩来外长ꎬ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的政府ꎬ表示愿意在平等㊁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ꎬ并准备互换外交代表ꎬ同时撤销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承认ꎬ终止与其 外交关系 ꎮ[9]英国做出决定承认新中国的决策有诸多考量ꎬ推动英国决策迈向法律承认的主要因素ꎬ是中国局势的发展引起的英国国内舆情的变化ꎮ在此期间ꎬ英国外交部在决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ꎬ英国驻华外交官与驻华商团及其在伦敦的代理人急于从法律上承认新中国ꎬ其余各部门基本赞成外交部意见ꎬ不同程度地支持承认共产党政权ꎮ但殖民事务部却提出了反对的声音ꎬ担心政府从法律上承认新中国后ꎬ新中国在马来亚设置领事馆会对当地华人造成不利影响ꎮ[10]围绕马来亚华人因素与承认新中国的讨论表明英国政府改变此前忽视马来亚华人的政策ꎬ由关注马来亚华人进而开始重视华人问题ꎬ马来亚华人因素甚至成为当时英国制定对华政策一个重要考量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ꎮ在新中国成立当日ꎬ英国驻华大使史蒂文森(SkrineStevenson)即建议英国政府采取主动ꎬ向新政权示好ꎮ他提议英国使馆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控制下的地方当局建立非正式关系ꎬ以更有利于两国政府的交往和促进两国间的贸易ꎬ[11]这一提议遭到马来亚和新加坡殖民当局的反对ꎮ10月27日ꎬ内阁批准CP(49)214号文件ꎬ提出在法律上承认新中国和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需要考虑到英国在东南亚尤其是马来亚的利益ꎬ是否承认新中国以及何时承认这些问题应在咨询英联邦各国和其他政府包括美国政府之后ꎬ同时要等待新加坡会议的结果ꎮ届时ꎬ英国外交部官员将与英国驻东南亚殖民当局代表全面讨论承认对英国在当地利益的影响问题ꎮ[12]文件同时指出ꎬ内阁做出的可能承认新中国的决定将在马来亚地区产生一个新的特殊的问题:向当地华人团体表明当局将停止干涉共产主义活动ꎬ进而产生不利影响ꎮ[13]1949年11月2-4日ꎬ由英国驻东南亚殖民地的代表参加的新加坡会议如期举行ꎮ会议指出ꎬ对新中国的承认将意味着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亚地区的领事馆进驻马来亚当地ꎬ这是否将对马来亚产生不利影响ꎮ对此ꎬ史蒂文森表示ꎬ新中国驻马来亚地区的领事馆将不会干预当地事物ꎬ因为如若新中国政府考虑支持马来亚的共产主义活动ꎬ其完全可以采取更为隐秘且有效的地下渠道予以帮助ꎬ而非利用领事馆这一途径ꎮ但他同时指出ꎬ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胜利将会在马来亚地区带来一连串的由点到面的影响ꎬ但这些影响并不因政府拒绝中国设立驻马来亚领事馆而发生改变ꎮ[14]亨利 格尼提出了反对的意见ꎬ他认为当前马来亚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ꎬ承认新中国应在马来亚紧急状态结束之后ꎮ他将马来亚当地华人分为3个类型:其一为商人㊁商界精英ꎬ他们掌握大量资产ꎬ大多支持英国政府ꎻ其二为左翼同情者㊁共产党同情者㊁一些教授㊁学生ꎬ他们鼓励政府承认新中国并尝试与马来亚共产党联系ꎻ其三为对未来政治前景不明朗㊁政治态度不明确的华人ꎬ这类华人占据马来亚华人中的大多数ꎮ进而指出在现状态下ꎬ如若承认新中国政府将会对这3类人产生诸多影响ꎮ[15]首先ꎬ承认新中国会促使在马来亚的共产主义团体以及左翼团体更易受到来自苏联㊁中国的影响ꎮ亨利强调ꎬ斯大林1925年曾发出号召ꎬ呼吁广大殖民地人民中的无产阶级㊁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殖民者ꎬ这一政策同样影响了海外华人ꎬ如若承认新中国允许新中国政府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ꎬ将会增加马来亚华人中支持左翼的比重ꎬ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共产主义理念的影响下更加联合ꎬ对华人中的上层资产阶级即商人㊁商界精英造成不小的影响ꎮ 有迹象表明ꎬ在最近的几个月中ꎬ马来亚的共产党团体获悉政府有可能会允许新中国的领事馆进驻马来亚后ꎬ都开始筹划进一步的行动ꎬ这将对马来亚的局势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ꎮ [16]其次ꎬ对新中国的承认同样会影响马来亚当地的华人团体ꎮ联合邦政府为了赢得华人团体的支持ꎬ帮助组建马华公会ꎬ依托马华公会向华人民众传达善意ꎬ取得了一定收效ꎬ但对新中国的承认以及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ꎬ将极大地影响当地支持联合邦政府的华人对政府的信心ꎬ这将导致这些华人开始担忧英国政府是否视英国在华利益的重要性高于在马来亚的人民㊁英国政府是否会放弃马来亚地区ꎬ[17]将会给华人民众尤其是华人社团以疑虑ꎬ增加马来亚未来的不稳定因素ꎮ再次ꎬ承认新中国会影响马来亚当地华人的价值判断ꎮ槟城 分离运动 表明马来亚华人开始将自己视作当地的一部分ꎬ开始依靠自身来谋求华人政治权利而非依靠国民党当局抑或新中国政府ꎮ承认新中国以及允许新中国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ꎬ将会影响当地华人的价值判断ꎮ政治态度不明确的华人占马来亚华人中的大多数ꎬ而这一类人更易受到新中国驻马来亚领事馆的影响ꎬ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新中国的政治理念ꎬ[18]增加当地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ꎮ对于亨利提出的观点ꎬ史蒂文予以赞同ꎬ但他同时指出ꎬ如若拒绝新中国政府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将会直接导致中英建交谈判破裂ꎬ这将影响英国在华的诸多商业利益ꎻ[19]如若新中国政府知晓英国有意拒绝其在马来亚设立领事馆ꎬ也将会拒绝英国在华设立领事馆ꎬ 在中国门内留一只脚 ①的政策将会因为撤出在华领事馆而废止ꎻ伴随苏联在中国影响的攀升ꎬ如果英国与新中国建立外交联系的尝试失败ꎬ新中国政府将不再考虑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联系ꎮ[20]驻香港总督葛①英国对华采取的政策: 我们最好的希望完全基于在中国门内留一只脚(keepafootinthedoor)ꎬ亦即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实际威胁ꎬ我们将努力留在原地ꎬ与中共保持事实上的接触ꎬ并考察与中共贸易的可能性 ꎮCabinetPaperꎬC.P.(48)299ꎬ9Dec.1948ꎬCAB129/31.PROꎬLondon.量洪(GeorgeHerder)同意史蒂文的看法ꎬ 任何可能威胁与大陆关系的事件将会直接影响香港的利益 ꎮ因此即便承认新中国允许新中国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会对马来亚华人及当地局势造成诸多影响ꎬ但也应 尽早给中共以法律承认 ꎮ[21]会议最终认可了英国驻华大使和香港总督的观点ꎬ但却参考了驻马来亚联合邦高级专员的意见ꎬ在呈交给内阁的会议总结中指出ꎬ尽管应尽早在法律上承认新中国政府ꎬ但 为了避免过多影响马来亚的华人团体ꎬ应延迟讨论新中国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的问题 [22]ꎮ这次会议是英国承认新中国决策分析中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ꎬ透过对马来亚华人的甄别评估㊁对新中国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分析ꎬ可以看出英殖民当局改变此前忽视华人诉求ꎬ开始关注并逐渐重视马来亚华人因素ꎬ新中国的成立对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渐进式的改变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ꎬ是否允许新中国政府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成为英国承认新中国问题的一个重要考量ꎮ结㊀语综上所述ꎬ战后英国重返东南亚ꎬ由1945年10月推出 马来亚联邦计划 到1949年11月的新加坡会议ꎬ历时5年时间ꎮ推动英国决策逐渐重视华人的支配因素是马来亚华人开始尝试以当地社团的形式维护当地华人利益ꎬ争取当地华人政治权利和中国国内局势的发展ꎮ其间ꎬ1948年2月槟城 分离运动 促使英国政府开始关注马来亚华人的诉求ꎻ1949年2月马华公会建立ꎬ英国殖民当局开始依托马华公会了解底层华人诉求ꎬ向华人传递讯息㊁释放对华人政策改变的讯号ꎮ1949年11月新加坡会议ꎬ是否允许新中国政府驻马来亚领事馆进驻当地成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重要考虑因素ꎮ在对待马来亚华人政策的转变过程中ꎬ英国政府的决策取向由起初忽视马来亚华人因素㊁漠视华人政治诉求ꎬ到关注马来亚华人ꎬ依托华人社团了解评估华人㊁制定对当地华人的新政策ꎬ进而开始重视马来亚华人ꎬ新中国的成立对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渐进式的改变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ꎮ注释:[1]刘朝晖:«1948年槟城的 分离运动 与 逃遁的 华侨民族主义»ꎬ«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ꎬ第123页ꎮ[2]J.deV.AllenꎬTheMalayanUnionꎬNewHeaven:YaleUniversityꎬ1967ꎬpp.126 ̄128.[3]NicholasTarlingꎬTheNineteenthandTwentiethCenturiesꎬ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ꎬ1992ꎬpp.588 ̄591.[4][9][17]SirAshtonandG.BennettandK.A.Hamilton(eds.)ꎬ DocumentsonBritishPolicyOverseas (DBPOꎬabbr.)ꎬSeriesIꎬVolumeVIIIꎬBritainandChinaꎬ1945 ̄1950ꎬLondon:FrankCassPublisherꎬ2002ꎬpp.194 ̄196ꎬ448 ̄449ꎬ415 ̄416.[5][8]DepartmentofChineseAffiarsꎬ AnnualReportfor1948 ꎬinCO717/157.[6]LeonardY.AndayaꎬAHistoryofMalaysiaꎬPalgraveꎬNewYork:PalgraveMacmillanꎬ2001ꎬp.271. [7]DatoSirTanChengLockꎬ TheChineseandMalayanUnity ꎬTheStraitsTimesAnnualꎬ1953ꎬSingaporeꎬp.75. [10]徐友珍:«走向承认:英国承认新中国之决策背景分析»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期ꎬ第42页ꎮ[11]StevensontoF.O.ꎬ1Oct.1949ꎬFO371/75816F14782/1023/10ꎬPROꎬLondon.[12][13][14][15][16][18][20][21][22]CP(50)75ꎬ ChineseConsulsinMalaya ꎬCabinetMemorandumbytheSecretaryofstatefortheColoniesandtheMinisterofStateꎬ21Apr1950ꎬCAB/129/39.[19]JamesTuck ̄HongTangꎬBritain'sEncounterwithRevolutionaryChinaꎬ1949 ̄1954ꎬLondon:MacmillanPressꎬ1992ꎬpp.78 ̄79.[责任编辑:毛㊀峰]FromthePenang SeparatistMovement totheSingaporeMeeting:TheAnalysisoftheBritishDecisiononMalayaChinese(1945 ̄1949)SUNZhi ̄wei(SchoolofHistoryofWuhanUniversityꎬWuhan430072ꎬHubei)Abstract:BritishreturnedtosoutheastAsiaafterWorldWarIIꎬtheMalayanChinesecontactingwithBritainandsoutheastAsia'spopulationbegantoarousetheattentionoftheUnitedKingdom.Penang separatistmovement promotedBritishtochangethepolicyofignoringMalayaChineseꎬrethinkedthepreviouspolicyꎬbegantofocusontheChinesefac ̄torsandformulatednewpoliciesontheMalayanChinese.AfterthefoundingofNewChinaꎬtheChineseinMalayawerepaidmoreattentionbyBritishauthorities.InthemeantimeꎬtheprocessofMalayaautonomyꎬChinesepeople smanyeffortstofightfortheirlegitimaterightsꎬthefoundingofNewChina'sinfluenceonBritishpolicyinSoutheastAsiajointlycontribu ̄tedtothegradualchangeinBritishpolicyonMalayaChinese.Keywords:MalayaChineseꎬPenang separatistmovement ꎬMalayanChineseAssociationꎬBritishgovernment。
马拉维的马拉维独立战争从英国殖民地到独立共和国
马拉维的马拉维独立战争从英国殖民地到独立共和国马拉维(Malawi)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曾经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
在马拉维的历史上,马拉维独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本文将以马拉维独立战争为主题,详细介绍从马拉维成为英国殖民地到最终获得独立成为共和国的过程。
1. 殖民统治下的马拉维马拉维在1889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被称为尼亚萨兰(Nyasaland)。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并依靠当地人民从事农业和劳动力。
然而,英国殖民统治对马拉维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政府将农业生产重心放在了出口农作物上,造成农民生计严重依赖外部市场波动。
此外,英国殖民政府对当地人民的剥削以及种族隔离政策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种族矛盾。
2. 社会动荡与独立运动的兴起上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普遍掀起了独立潮流,马拉维也不例外。
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下,对马拉维当地人民的不公平和压迫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
马拉维人民开始组织抗议和示威行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独立。
其中,马拉维国民党(Malawi Congress Party,MCP)的成立为独立运动提供了组织和领导。
3. 马拉维独立战争爆发1964年,马拉维独立战争爆发,人民起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该战争是由马拉维国民党领导的,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示威、抗议和武装斗争。
马拉维国民党的领袖汉斯塔德·巴姆迪拉(Hastings Banda)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坚定地支持非暴力抗议,并提出建立独立的马拉维共和国的目标。
4. 马拉维的独立与共和国建立马拉维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1964年7月6日,马拉维宣布独立,成为非洲的新独立国家。
此时,马拉维的首都还是布兰太尔(Blantyre)。
然而,在独立后的几年里,马拉维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提升教育、改善医疗保健、促进经济发展等。
1971年,马拉维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将首都从布兰太尔迁至利隆圭(Lilongwe)。
马来亚半岛上的殖民冲突和贸易体系
马来亚半岛上的殖民冲突和贸易体系马来亚半岛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拥有着壮观的自然景观、多样性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资源。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土地曾受到过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导致了许多血腥的冲突和痛苦的历史。
今天,我们将探讨马来亚半岛上的殖民冲突和贸易体系的历史,以了解马来西亚的历史与文化。
1、殖民时期的马来亚半岛在殖民时期,马来亚半岛曾被多个国家和帝国所掌控。
最早的时候,马来人在这里定居,并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体系。
然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这个地区开始陷入了动荡。
最早到达马来亚半岛的欧洲殖民者是葡萄牙人。
他们在1511年攻占了马六甲,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然而,他们并没有控制住整个地区,而是与其他欧洲殖民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荷兰人在17世纪末到达了这里,并试图夺取葡萄牙人的权力。
他们在历史上进行了多次战争和冲突,并在19世纪初控制了马六甲。
在这段时间内,马来亚半岛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各种殖民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
土地被掠夺、资源被疯狂的开采,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此外,各种文化和信仰之间的摩擦也加剧了矛盾。
2、贸易体系的发展尽管马来亚半岛遭受了严重的殖民剥削,但这里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多种商品从这里出口,包括橡胶、石油、钢铁和棕榈油等。
马来亚半岛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新山和吉隆坡。
新马是全国的第二大城市,拥有大量工业和商业机会。
这里的机械工业、化工和石油工业都非常发达,使当地人口受益。
吉隆坡则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由于当地的石油资源丰富,这里的经济充满了活力。
然而,贸易活动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文化传承和交流。
新加坡、柔佛和霹雳是贸易的中心,拥有极其重要的海港。
这里的历史贸易港口从东南亚、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贸易商和商人。
他们带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来到这个地区,这种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马来亚半岛旅游业的发展马来亚半岛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因此这里的旅游业非常发达。
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与变革
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与变革提起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与变革,便不能忽视这段历史背后对于亚洲国家及其人民的深远影响。
在英国帝国主义的蛮横压迫下,亚洲国家被迫走上了殖民地道路,而英国的统治也使亚洲殖民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首先,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给亚洲国家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施,进而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现代化。
在殖民地统治下,英国引入了大量的机器和工厂,建设了现代港口,修建了铁路等基础设施。
这些技术和设施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亚洲国家的生产力,也为亚洲国家的商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无疑加速了亚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然而,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殖民地时期,亚洲国家遭受了英国的经济剥削,并面临着严重的社会不公。
英国的殖民统治使亚洲国家的土地和资源被掠夺,无可奈何地沦为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消费地。
同时,英国帝国主义还对亚洲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歧视和压迫,剥夺亚洲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种压迫导致了一系列反帝斗争,亚洲人民开始积极参与独立运动,争取政治和民族解放。
随着亚洲人民觉醒,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开始出现崩溃迹象。
一系列亚洲国家相继独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一段历史无疑标志着亚洲国家走上了独立和自主的道路。
然而,英国帝国主义给亚洲国家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就此消失,亚洲国家在独立后仍然承受着英国帝国主义留下的负面遗产。
其中一个负面遗产就是经济上的依赖。
亚洲国家在独立后由于长期受到英国经济统治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建设相对滞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亚洲国家需要不断努力,摆脱对英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实现经济的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英国帝国对亚洲殖民地的统治也对亚洲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殖民地时期,英国不仅通过各种方式对亚洲国家进行压迫,还推行了种族隔离政策,使亚洲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种族、阶级和社会分裂。
马来亚联邦独立运动的历史进程述评
马来亚联邦独立运动的历史进程述评马来亚联邦独立运动是针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伟大运动,为马来亚国家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场运动的历程曲折,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危机,但是最终却取得了成功。
下面是对马来亚联邦独立运动历史进程的述评。
前期准备马来亚联邦独立运动的前期准备是从20世纪早期开始的。
当时,马来亚半岛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城市,城市中间层和工人阶级人数逐渐增多,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1928年8月,马来亚共产党创立,成为了当时城市中间层和工人阶级的代表。
到了1930年,马来亚侨民协会成立,它旨在团结海外的马来亚侨民,为后来独立运动打下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开始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增加了马来亚互助会和马来亚总工会等统一组织,为其后独立运动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政府被迫放弃了马来亚的殖民统治,导致马来亚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危机和挫折然而,新时期带来的首要挑战是其内部的分裂和危机。
1948年,已有一定力量的马来亚共产党发动了武装叛乱,在西北部的广大区域建立了武装区。
这次叛乱使整个马来亚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势,独立的前途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危机,马来亚联邦政府不得不实行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控制了情报机构,增强了监控和管制能力。
其次,他们还增强了警察的力量,细心调查并分析敌人的行动计划。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帮助下,马来亚联邦政府在武装叛乱中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此期间,英国政府也干扰了独立运动的进程,对马来亚加强了压制和限制,导致运动陷入了挫折。
独立进程1955年,由于英国政府将成立新的立法委员会的时间推迟,使得马来左翼人士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他们开始了进一步的运动,既要求独立,也要求更多的工会权利和社会福利。
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马来亚国民加入到了独立运动当中。
1956年,下议院大选成功举行,产生了一届代表民意的国会,开始着手筹备制定独立宪法和呼吁联邦成员国采取统一行动。
英国殖民当局延缓公布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原因探析
英国殖民当局延缓公布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原因探析
张祖兴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47)001
【摘要】从1942年2月新加坡被日本占领到1944年4月,英国政府对战后马来亚统治形式的决策基本成型.但拟定政策一直是秘密进行,直到1946年1月该政策才正式公布.英国为什么迟迟不公布早已拟就的计划?文章认为,战争时期,英国担心公布马来亚政策会遭到马来人的反对,又担心遭到国内一批前马来亚殖民官员的反对;战争结束后,英国要迫使马来苏丹签署让渡主权和管辖权的协定,计划泄露会引起苏丹们的警觉,所以才迟迟不公布政策,而是采用"秘密计划、迅速执行"的策略,其实质是将英国殖民当局的意志强加给马来亚各族人民.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张祖兴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
【相关文献】
1.英国殖民统治前的马来亚印度人 [J], 罗圣荣;汪爱平
2.英国殖民当局延缓公布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原因探析 [J], 张祖兴;
3.英国殖民时期马来亚法制的近代化研究 [J], 张榕;
4.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J], 廖小健
5.马来亚华人抗日武装与马来亚联盟公民权计划 [J], 张祖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English Colonial Policy and Malayan People's Anti -
Japanese Army
作者: 廖小健[1]
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广州510630
出版物刊名: 东南亚研究
页码: 18-21页
主题词: 英国政策;马抗;建立;解散
摘要:本文主要从英国殖民政策的角度,分析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建立及解散的原因.重点探讨:太平洋战争前英国殖民政策与马共的活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抗的建
立与解散;英军政策与马抗解散的关系.笔者认为,英国对日宣战,为马共获得合法地位和组建马抗
提供了条件,英国战时的马来亚政策和马共的被动应对,是战后初期马抗听命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析二战后初期英国的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出笼与夭折
试析二战后初期英国的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出笼与夭折
何跃
【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36)006
【摘要】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英国开始制定战后重返马来亚的殖民计划.1946年1月,英国政府颁布了对马来亚白皮书即马来亚联邦计划,立即引起马来苏丹的强烈反对.马来人和华人对联邦计划也反应不一.由于种种原因,马来亚联邦计划仅实施了近一年半便告终,英方被迫恢复战前的统治方式.
【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何跃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61.5
【相关文献】
1.由槟城“分离运动”到新加坡会议——战后初期英国对马来亚华人决策轨迹分析(1945-1949) [J], 孙志伟
2.二战后英国三环外交出笼之原因 [J], 刘亚轩
3.历史记忆:二战后初期德国公众心理、西方盟国再教育政策与联邦德国的选择 [J], 花琦;
4.试析二战以前英国统治马来亚的手段 [J], 王艳芬
5.从巴尔干联邦计划看战后初期南斯拉夫的扩张性 [J], 郝承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国如何殖民马来西亚
英国如何殖民马来西亚英国是著名的殖民帝国,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殖民马来西亚的吗?一起跟店铺来看看吧。
英国殖民马来西亚的方法由于伊斯兰党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的马共英雄论,而引起马来半岛是否曾被英人统治过的爭议。
若未曾被统治过,当然也无所谓的独立。
换个说法,所谓的独立,並非一般所理解的独立,而仅仅是收回託管权。
我国资深史学家邱家金的这一「马来亚未曾被统治过」的主张,確是语出惊人,也有违一般大马人的常规知识。
要爭议这课题或许可从多方面来看。
一为,不同的州或邦,在不同歷史时期的统治方式;二为,除了在马来亚外,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英国政府在其他亚非拉国家的治理或统治方式的比较;三为,在不同的歷史时期的治理或统治方式。
眾皆知,英人在1826年把檳城、马六甲与新加坡合称为海峡殖民地(Strait Settlement),中文通称为三州府。
这三地也可称为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y),因其统治方式是直接的(Direct Rule)。
对此邱家金没有异议。
有爭议的是,除了三州府及天定(今曼绒)外的各邦,是否始终是为传统马来君主所统治。
邱家金认为,其他邦的情况是,英国与皇室签署协议,代表君主们协助管理马来亚。
关键词语是,统治与协助管理的区別。
若是协助管理,那顶多只能说这些邦是被保护领(Protectorate),而不是殖民地。
若本来就非殖民地,当然也无独立的说法。
歷史地看,1874年,英人干预马来半岛事务,及在1895年成立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 F.M.S.)期间,霹雳、雪兰莪、彭亨及森美兰4州(通称四州府)的內政外交,是高度受制于英人的,学界通称其统治方式是间接统治(Indirect Rule)。
这里,有个名实之分,即名义上与实际上的统治之分。
强权才是真理根据1874年1月20日,英政府与霹雳州皇室所签定的《邦咯条约》(Pangkor Treaty),英人承认拉惹阿都拉(Raja Abdullah)的苏丹地位,而在权力行使方面,「除了马来宗教与习俗之外,其他一切事务,都得徵求与遵照英国代表的意见行事(除伊斯兰与马来习俗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政策。本文要讨论 的问题是 : 国官方为什么 英 迟迟不愿公布早 已拟就的计划?在什么情况下英 国才公 布了计划?研究这一问题 , 将有助于深化 对战后马来亚历史 和英马关系史 的研究 , 这一领
收稿 日期 : 0 2 6—0 — 0 0 1 2
来亚的管理不善 , 我们 已经受 到诸 多批评。美 国 和其他民主国家的舆论也对我们过去的做法有尖
行战争只为恢复原状 ( 指回到过去的殖 民主义统 治—— 引者注) 这显然不行。必须让他们 明白, , 我们 已经制定 了一个建设性 的计划 , 他们 的胜利 能让我们实施该计划。所 以, 我们必须通 过报纸
和广播等把我们的意图传达给我们的人 民、 马来
亚人 民和世界人 民。 ”
军方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由于无法预见政 策公布的后果 , 英国内阁在 14 94年 5月初步批准 马来亚政策时明确规定 , 有关 政策仅 限于指导战 后民事行政规划用途 , 不予公 布 。6月 1 3日,
时机 已经成熟。因为,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 殖 ( 民部 ) 对许多相关的事实缺乏了解 , 而且 ( 布计 公 划) 意味着英 国政府承诺实施这个计划 ” 。但是 , 殖民大臣又无法对蒙 巴顿 的要 求置之不理 。经 “ 内阁殖民政策委员会 ” 讨论 , 定在特定范围内 决 分发一份文件, 概括介绍影响马来亚政治 、 行政和 经济未来的一些重 大问题 , 并在这份文件 中简要 介绍有关马来亚重 大政策的主要特征 , 供有关人 员思考和讨论" 。这样的安排显然不能满足蒙巴 J 顿的要求 , 他要求的是对 马来亚人 民和英 国士兵 广泛地宣传马来亚政策 , 而不仅仅是在特定 范围 内秘密地传阅和讨论 。
英 国统治下 的新加坡于 14 年 2月被 日军 92
域是我 国学术界研究较薄弱的一个领域① 。
攻占。此后不久 , 国方面即着手拟订重新 占领 英 马来亚及重 占后如何统治马来亚等有关政策。到 14 94年 4月, 英国方 面的决策基本成型…。14 95 年9 , 月 英国重返马来亚 , 并对该地区实行军事管 制。但是 , 政策的拟订过程一直在秘密状态下进 行, 直到 14 年 1月该政策才正式公布。此时 , 96 距政策成型接近 2年 , 距太平洋战争结束和英 国
策, 4 年 9月, 1 5 9 工党内阁再次正式批准了 有关政策, 但是该计划并没有宣布。
67
维普资讯
锐的批评。在击败德 国后 , 如何让我们 的士兵理 解 继续 进行 战 争 的 必要 性 , 一 项 至 关 重要 而 又 是
非常 困难 的工 作 。 如果 我 们 的 士 兵认 为 , 续 进 继
作者简介 : 张祖兴(95 ) 男, 16 一 , 安徽含 山人 , 士,- 博 q山大学政 务学院 国际关 系学 系副教授 。 ① 《 近现代 东南亚 (51 19 ) 一书 涉及马采 亚联 盟计 划的表述是 这样 的: 为 了缓和 一些马 来民族主 义者的 11 — 92 》 “
反英情绪 , 国政府在 14 年 曾宣布将在战后使马来联邦 、 英 9 马来属邦以及槟榔 屿和 马六甲联 合组成独 立的马 来亚联 盟 ,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1 期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RNAL OF S T EN UNI RST OU UN YA S VE IY
No 12 o . O 7
第Hale Waihona Puke 7卷 ( 2 5期) 总 0
Vo.7 14
警觉 , 所以才迟迟 不公布政策 , 而是采用 “ 密计 划、 秘 迅速执行” 的策 略 , 其实质 是将英 国殖 民当局 的意 志强加 给 马来亚各族人 民。 关键词 : 英国 ; 马来亚 ; 政策公布
中图分类号 :K 6 .6 5 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9 3 (0 7 0 06 0 0 0— 6 9 2 0 ) 1— 07— 5
新加坡则单独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 ( ” 参见梁英明等著:近现代东南亚(5 1 19 ) , 《 1l — 92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年版, 9 4 第33 6 6 36页) 实际上, 马采亚联盟计划虽然是在 14 年间拟就的, 4 年 5月, 9 1 9 英国战时联合 内阁初步批准了有关政
成型 。但拟定政策一直是秘密进行 , 到 1 6 1 直 9 年 月该政 策才正式 公布 。英 国为什么迟 迟不公 布早 已拟就 4
的计划?文章认为, 战争时期 , 英国担心公布马来亚政策会遭到马来人的反对, 又担心遭到国内一批前马来亚 殖民官员的反对; 战争结束后 , 英国要迫使马来苏丹签署让渡主权和管辖权的协定, 计划泄露会引起苏丹们的
G n r lN . 0 e ea o 2 5
( O I LS I N EE II N S CA CE C DTO )
英 国殖 民当局延缓公 布 马来亚联盟计 划 的原 因探析 水
张 祖 兴
( 中山大学 政务 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广东 广州 5 07 ) 125
摘 要 : 14 2 从 92年 月新加 坡被 日 占领 到 14 4月 , 国政 府对战后 马来亚 统治形式 的决策基本 本 94年 英
重返东南亚也有 4个月之久 。此间, 国军方一 英 直在催促政府尽快公布并广泛宣传英国对马来亚
马来亚政策成型前 , 军方势力就一直在催促 有关方面尽早制订并公布有关政策。 14 年 2 , 9 月 马来亚政策 尚未提交英 国内阁 批准 , 盟军东南亚最高司令蒙 巴顿将军 即敦促 殖
民部尽快公布有关政策 , 其主要出发点是要鼓舞 军队士气和平息国际舆论批评。在一封写给负责 战后 马来 亚政 策 制 订工 作 的霍 恩 将 军 ( a r Mj ・ o G n rlH RH n ) e ea oe 的信 中, 蒙巴顿指出: 关于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