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解释什么是面积。

2. 能通过比较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感受单位的重要性。

3. 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4. 能够正确使用平方厘米测量简单物体的面积。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及单位。

2. 平方厘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面积的具体测量。

2. 面积单位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板书、毛巾、盆、面积卡片、尺子、米纸、学生作业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感受一下某件物品有多大。

2. 请学生伸手向前估算出教室的面积,看谁接近。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测算出这个面积?)二、讲授1. 面积概念让学生看板书上的六张照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哪一张图形最大?(2)哪一张图形最小?(3)你能感觉出长方形1和长方形2的面积不同吗?(4)怎样才能量出尖尖图形、圆形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老师可依次为学生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图形的面积。

2. 面积单位(1) 平方厘米试做一下这个实验:将一条长方形毛巾对折,再对折,按照图示所示,直到折几次后比较难继续折叠。

问题:若折叠了5次后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并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米纸测量物体的面积,并让学生独立测量。

三、巩固练习用还原图做两道题目的练习(如:学习镇市场的院坝分别有什么形状的院子?每个院子的面积又是多少?……);四、拓展延伸1. 在学生认识面积的基础上,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

如:让学生算一下教室、球场、草坪等的面积;2. 在对面积的掌握上,可以与现实日常生活学科搭边,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去认知周围。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你觉得哪一环节比较困难?六、课后作业选择题:(1) █,请选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单位。

A 平方毫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厘米(2) █,请选出下列物品的面积单位。

A 平方厘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米(3) █,请选出下列物品与自己错开一些的物品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_的面积更大一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测量意识,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面积的概念,如房间的大小、花园的面积等。

但学生对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简单的面积计算。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面积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问题解决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尺子、面积单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室的图片,提问:“我们的教室大约有多大?”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学生可能回答:“教室的面积很大。

”教师进一步引导:“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那么我们怎么来衡量教室的面积呢?”从而引入面积的定义。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面积的定义:“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教师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展示相应的面积单位卡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以及会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概念,逐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以及会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如何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单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度量物体的面积。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积板、面积单位卡、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面积板、面积单位卡、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面积来表示。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面积板,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用面积单位卡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面积单位卡的形状和大小,认识面积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用面积单位卡来度量实物道具的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详细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利用自身的身体尺寸与数量关系,感受面积大小的概念。

•能够按照给出的图形,计算出其面积大小。

•能够使用现有的量具、工具,量取一般图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控制。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谈论“面积”的含义。

•使用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使用具体图形计算其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尚未学习到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整合班级或学生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谈论什么是“面积”。

2. 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实测,在讲台或课桌上用身体留下他们的形状,并理解和比较不同形状之间的“面积大小”差异。

3. 讲授•提供范例,并使用黑板或教师PPT说明如何测量并计算面积。

•通过实际测量、探索和计算,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形状的面积测量工具的作用。

4. 练习•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计算其面积,并在黑板上进行说明,以检验他们对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

5. 拓展•提供更复杂的图形,要求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之间应用自己所学的技能,计算其面积,并将结果对比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能力评估•能够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使用自己的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计算具体图形的面积。

•能够使用测量工具的帮助量度不同形状物体的面积。

知识评估•直接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径规、面积计和量角器都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吗?如果不是,那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五、作业布置•完成与本课有关的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2.准备计算器、纸张、彩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是20平方米,你觉得这个客厅大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同时,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尺测量图形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计算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进行答案交流和讲解。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地的面积是1公顷,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面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形和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以及测量工具。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练习题,以及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花园、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片中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体的大小呢?”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然后,教师介绍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应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花园、教室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说说这些图片中的花园和教室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它们都有边界,不能无限扩大。

”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积的含义》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章内容包括面积的定义、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使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并能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对面积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的使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练习和应用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通过练习和应用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积模型、面积计算器、实物等。

2.教学材料:教材、PPT、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如桌子、书本、操场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可以用面积来描述,进而引入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面积单位的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

2.了解平方厘米的含义。

3.能够测量物体的面积。

4.通过生活实例,探究面积的特性和规律。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平板电脑•绘图纸•铅笔和尺子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测量面积?•测量物品面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探究教师运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同样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吗?•面积和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讲解教师讲解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介绍平方厘米的概念,并给出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转换方法。

案例教师展示教具或者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教室桌面、黑板等),并通过图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它的面积。

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绘图纸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面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

拓展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有一个正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和思考,进一步掌握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作业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同一个面积。

2.测量一张宣纸的面积,并计算出其面积。

3.完成课堂上的练习。

总结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进一步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

(板书:面积)2.揭示课题。

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

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交流。

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自主学习单(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等。

2.准备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游戏中的图形特征,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面积计算器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心得,巩固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面积的含义和计算面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含义的理解。

2.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面积的含义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面积计算的练习题和实际操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面积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花园的面积被动物们弄脏了,需要学生帮助计算花园的面积,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概念,并学习如何计算面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面积的知识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面积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面积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

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

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1.面积的含义》是南通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宽度等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含义。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面积的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实际问题等。

2.教学道具: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桌面、书本封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表面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并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教师可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如: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计算书桌的面积等。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的面积、计算花园的面积等。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积的含义》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含义、面积的计算、面积的单位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能够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等面积单位来计量面积,并能够进行面积的简单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宽度等基本概念,对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可能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面积单位的概念和换算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计算和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面积单位的换算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图形,用于展示面积的概念。

2.准备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准备面积单位的换算表,用于帮助学生熟悉面积单位的换算。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引入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常用的面积单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计算,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长度、宽度等基本几何概念。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意义,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几何思维。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

2.准备面积单位的小卡片,用于让学生认识和运用面积单位。

3.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的大小;展示一个实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触摸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并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面积的含义3-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面积的含义3-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4一77页。

【教材、学情分析】《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

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早就已经对面积有了初步的体验,只是还没有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知识体系,学生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积的数学思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的事物认识面积的直观含义。

(2)学习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面积大小。

2.过程与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课本和黑板的面积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面积的直观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体会策略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关联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再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树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比赛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想请同学们帮它们涂上颜色,谁愿意帮这个忙呢?2.设问:想想看,到底谁涂得快呀?为什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单位模型、面积计算工具。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2.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大小如何比较?如何计算?3.引出面积的概念,板书课题:面积的含义。

(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地面,提问:地面的面积是多少?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面积是描述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3.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4.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等。

(三)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以高除以2,矩形的面积公式为长乘以宽,圆形的面积公式为π乘以半径的平方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3.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鼓励学生将面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家具的尺寸、计算房间的面积等。

五、板书设计1.课题:面积的含义2.板书内容:(1)面积的含义:描述平面图形大小的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含义-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面积的含义,了解面积的单位。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物体的面积。

3.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计量尺、直角尺、三角板、彩纸等。

2.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尺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拿出一张梅花形的彩纸,问学生这张纸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其宽度和长度,然后问学生如何求出这张纸的大小。

2. 引入面积的概念老师利用黑板或者幻灯片展示面积的概念,解释了面积的含义和单位的概念。

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

3. 游戏练习老师可以设计多种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不规则图形,让学生自主编写每个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交叉验证,然后相互核对结果并找出错误。

4. 面积公式练习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讲解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并进行一些练习题,带领学生进行相互检查和回答。

5. 上机练习学生上机进行面积计算练习,老师可在黑板上及时回应学生提问。

学生也可以通过互相检查来提升自己的计算准度和准确度。

四、课后作业1.黑板练习:布置几道口算练习,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2.写练习:布置几道计算面积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

3.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操作,计算不同形体的面积。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成果如下:1.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2.学生学会出示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

3.学生明确了面积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4.学生增强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及应用面积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2.学会测量简单平面图形面积。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2.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1.区分面积和长度;2.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表面覆盖的区域;2.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边长和面积;3.撕下同等大小的纸张分别覆盖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上,引导学生体会面积的概念;4.通过图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

2. 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简单的图形,如直角三角形、梯形等;2.结合具体的实物教学,在图形上画出网格,并标记边长和单位;3.引导学生用勾画法或套路法计算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先演示如何计算面积,再让学生自己尝试;2.讨论法: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方法;3.实验法: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铺在桌子上的白纸,问学生这张纸的大小是怎样计量的?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米、厘米、分米等;3.求助学生在这张纸上标上一个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形;4.让学生尝试估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 讲解面积的概念1.教师用标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它的面积;2.引导学生比对得出两个结论:面积包含长度和长度的平方;3.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尝试覆盖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理解它们的面积是不同的。

3. 讲解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各种简单图形,并用图形上的网格标记边长和单位;2.教师讲解勾画法和套路法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尝试计算图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4. 讲解区分面积和长度1.教师出示条状图形,并让学生标上长度和面积;2.引导学生体会长度和面积的区别;3.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教学例1⑴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⑵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⑶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⑷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⑸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教学例2⑴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⑵分小组讨论。

⑶集体交流。

⑷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

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教室里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体,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物体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
→师:拿出你的数学课本,摸一摸课本的封面。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物体的面积。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对物体表面大小,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对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有了一些认识。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第59页例2两个平面图形、透明方格纸、小长方形纸条、课件。
学程设计
面积的含义
教学内容
三(上)第58课
施教日期
15年月日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王老师每天沿操场跑两圈()
为了美化学校环境,在操场上铺上了草坪。()
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自,把它擦干净。()
黑板周围用铝合金围了一圈。()
放学了,值日生把地面打扫干净。()
六、作业
课作:《补充习题》第48页。
拓展题:小小设计师
在方格纸上设计出面积是12个单位的图形。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一、口算热身
24×10 20×4035×230×20
50×40 6×1743×2036×3
二、摸一摸、比一比,初步认识面积含义。
1、出示例1场景图,观察图中有哪些物体?
(1)摸一摸
摸数学书的封面
摸一摸你的手掌面
(2)比一比
a.比较数学书的封面和手掌面
预设:(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2)动手做一做。
(3)利用书本第109页的方格图,再画几个长方形,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交流汇报。
五、练一练、比一比,初步应用面积含义
完成想想做做第2-5题。
第2题:江苏省10万平方千米、青海省约72万平方千米、山西省约15万平方千米、湖南省约21万平方千米。
第4题拓展:
请你判断:用手势表示周长与面积。
师:看来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板书:平面图形)。我们把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第2题:学生完成后告知学生四个省的面积,检验自己的判断。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去找中国地图,了解各省的面积。
第4题: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中间涂色部分呢?
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注意割补法的应用。
【教后反思】
b.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面
2、摸一摸,说一说
三、涂一涂、比一比,丰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1、涂一涂
书本第58页下面的两个图形。
2.比一比
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一些?怎么判断?
四、数一数、比一比,加深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1.例2中的两个图形,你能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码?
导学单:
(1)利用方格纸寻找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板书:物体表面的是它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