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节 下肢运动学(膝)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第二节 下肢运动学(髋)

第五章 第二节 下肢运动学(髋)

5. 日常生活中的主动运动范围
• • 研究显示:髋关节只要屈曲120°,外展20°,外旋20°
即可保证日常活动的进行。 • 另有研究显示:髋关节在正常行走时的平均运动幅度:
矢 状 面 5 2 °、 冠 状 面 1 2 °、 水 平 面 1 3 °; 在 各 个 方 向 上 的 活 动 度 平 均 为 : 屈 曲 3 7 °、 外 展 7 °、 内 旋 5 °和 外 旋 9 °。
四、髋关节生物力学
• 4. Wolff定律(伍尔夫定律)是指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 动期间骨组织的机械应变。wolff定律指出:骨骼的生 长会受到力学刺激影响而改变其结构。用之则强,废用 则弱。
• 运动不但使人骨增粗、皮质骨加厚,而且也使骨密度增 高、关节活动灵活,能够承受较大负荷。对老年人来说, 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可预防和少患骨质疏松症,减少老年 人骨折发生率。运动只能预防骨质疏松,而不能作为骨 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四、髋关节生物力学
5. 股骨头与髋臼的精密对合。股骨头与髋臼形 成的髋关节结合紧密,有一系列结构使其难于 脱位。 ①股骨头:股骨头有一凹陷,称股骨头凹,有 股骨头韧带附着。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 面较大,增加了髋关节活动范围。 ② 髋臼:髋臼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 周围有关节唇,使髋臼变深,以防脱位。髋臼 的上1/3是主要负重区,厚而坚强;髋臼后1/3 能维持关节稳定,较厚。此两部分均须相当暴 力才能引起骨折。髋关节后面与坐骨神经贴近, 此部骨折移位或手术时易损伤神经。髋臼下1/3 (或内壁)与上、后部比较,显得较薄,造成 骨折需要的暴力也较小,此部如发生断裂,对 以后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③ 内部负压增加 :以上结构可使髋关节内部负压增加。
股骨头和颈血液供应
股骨头和颈血液供应

《关节运动学膝关节》课件

《关节运动学膝关节》课件

运动范围和方向。这种模型对于理解膝关节的运动学特性非常重要。
02 03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影响膝关节运动的各种因素,包括肌肉力、韧带张力 、关节面的摩擦力和重力等。这种模型有助于理解膝关节在不同运动状 态下的受力情况。
控制模型
控制模型关注的是膝关节运动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控制和体液控制等 。这种模型对于理解膝关节的运动控制机制和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具有 重要意义。
VS
挑战
尽管膝关节运动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更好 地理解和模拟膝关节的运动机制、如何提 高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膝关节运动康复训练的步骤与计划
步骤
评估、制定计划、实施、调整与评估 效果
计划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包括训练方式、强度、频率等
膝关节运动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运动、注意运动姿势的正确性、关注关节疼痛与肿 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
保持适当的体重、加强肌肉锻炼、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时间
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稳定性
膝关节的韧带和肌肉共同维护其 稳定性,防止过度屈伸和内外翻

适应性
膝关节能够适应不同的运动和负重 状态,通过肌肉和韧带的调整实现 。
耐受性
膝关节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过度 使用或损伤会影响其功能。
02
膝关节的运动学原理
膝关节的运动范围与方向
运动范围
膝关节的运动范围主要包括屈曲和伸展,正常屈曲范围为0-120度,伸展范围 为0-15度。
《关节运动学膝关 节》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膝关节简介 • 膝关节的运动学原理 • 膝关节的运动损伤与治疗 • 膝关节的运动康复训练 • 膝关节的运动科学研究进展

5.2关节运动-膝区-运动学基础精品课件

5.2关节运动-膝区-运动学基础精品课件
关节运动--膝
本次课主要内容
第一节 膝关节功能解剖 第二节 膝关节运动学 膝关节与运动障碍
髌骨 脱位 骨关 节炎 ACL断 裂 半月 板损 伤 髌骨 软化 病
胫骨 平台 骨折
风湿 性关 节炎
滑囊 炎
副韧 带损 伤
构成的骨骼
髌底
髌骨
外侧髁 腓骨头
髌尖
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髁
髁间隆起
腓骨颈
胫骨粗隆 胫骨体
外踝
后交叉韧带(PCL) 附于胫骨的髁间后区,向 内上连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 面。PCL限制胫骨在股骨上 的后移位(后屉征)。健康的 大学生在屈膝90°的后屉试 验中,移位的平均值男性为 0.6-1.0mm,女性为1.2— 1.9mm。
ACL(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从练习中找问题
44
大腿肌 后群
股二头肌 Biceps femoris 长头:坐骨结 节 短头:股骨粗 线 腓骨头
伸髋关节、屈 膝关节并微外 旋 坐骨神经L4-S2
45
大腿肌 后群
半腱肌 semitendinosu s HQ3 半膜肌 semimembranos us 坐骨结节 HQ2:胫骨上端 内侧面 HQ3:胫骨内侧 髁后面 伸髋关节、屈 膝关节并微旋 内
韧带
髌韧带 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
功能
前方加固和限制膝过屈 内侧加固,防过伸,防胫骨外展和 旋转 外侧加固,防过伸,防胫骨内收和 旋转
损害机制
髌骨脱位 外翻力量 膝过伸 内翻力量 膝过伸
膝关节囊内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 附着于胫骨的髁间前区, 向外上方连于股骨外侧髁的 内侧面。切断这韧带允许胫 骨在股骨上向前脱位(前屉 征)。健康的大学生屈膝 90°时,前屉试验平均值 为1.2-2.7mm。ACl还能限 制内、外旋转。

人体下肢运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人体下肢运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绪论
从古至今,因为战争、工伤、疾病、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等原因而产生的下 肢截肢者随着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而迅速增加。一项调查显示仅美国每年就大 约有 11 万人失去下肢,而我国目前下肢残疾者更是高达 600 万人,其中下肢截肢 者约 137 万多人[1]。这些下肢截肢者由于失去了人类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行走, 生活难以自理,被安置在一些脱离社会的特定角落,致使他们在身体心理都充满 着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但是现在医疗水平还不能使肢体再生,为这些截肢者安 装人工假肢就成了恢复其一些日常活动的唯一手段。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假肢要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而且对其运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下肢假肢通过检测穿戴者的运动状态, 来控制假肢运动,从而提高步态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安全性。现代运动生物力学 对人体腿部运动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在机器人和假肢研究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把生物力学同体育科学理论研究相结合条件日趋成熟, 运动生物力学逐渐形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是人体运 动中的机械运动规律,以生物学和力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人体从事各种活动、运 动和劳动的动作技术,使复杂的人体动作技术奠基于最基本的生物学和力学规律 之上,并以数学、力学、生物学以及动作技术原理的形式加以定量描述。随着计 算机、传感器、测速器、高速摄影、测力台和电子解析系统技术的应用,使准确 地测量与分析人体运动的参数成为现实,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生物学、力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则为它建立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人体运动、活动和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技术,可以通过生物力学方法进 行测试研究,提高动作技术效率,提高运动技术水平[2]。 本论文依据获取的下肢的运动力学信息,通过建立人体下肢动力学模型和进 行运动力学分析,研究表面肌电信号与运动参数,关节力矩相互之间的关系,从 而对下肢运动进行建模。为深入地研究假肢的设计和控制建立基础,使假肢的运 动自然协调,快速灵活。为国内下肢假肢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缩小和国外智能 假肢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社会活动参与能力,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康复医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很完整)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很完整)
足底肌
包括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跖方肌等,主要作用是 维持足弓和屈趾。
肌肉功能与运动
屈髋运动
主要由髂腰肌、股直肌等完成。
伸髋运动
主要由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 肌等完成。
屈膝运动
主要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 肌等完成。
肌肉功能与运动
伸膝运动
01
主要由股四头肌完成。
内收运动
02
主要由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等完成。
淋巴循环与免疫防御
淋巴管
下肢的淋巴管与静脉伴行,收集 组织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免疫分子,
最后汇入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是下肢淋巴循环的重 要节点,可过滤和清除进入淋巴液 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免疫防御
下肢淋巴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和免疫 分子可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抵 抗感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 作用。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
目录
• 下肢骨骼结构 • 下肢肌肉系统 • 下肢神经系统 • 下肢血管系统 • 下肢常见疾病与损伤 • 下肢形态学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01 下肢骨骼结构
髋骨与股骨
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与骶骨共同构成骨盆。髋臼位于 髋骨外侧面,与股骨头相关节。
股骨
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上 端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胫 骨、髌骨构成膝关节。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下肢形态特点,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定制康复 计划等。
手术入路设计和操作技巧提高
精准手术入路设计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下肢形态结构,医生可以设计出更加精准的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创 伤和并发症。
操作技巧改进
对下肢形态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医生改进手术操作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05 肌力训练技术1

05  肌力训练技术1
(二)肩后伸肌群肌力训练
1.主动肌 包括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大圆肌。 2.正常活动范围 0°~60°。 3.训练方法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方法
第五章第二节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肩部肌群
(三)肩外展肌群肌力训练
1.主动肌 包括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2.正常活动范围 0°~180°。 3.训练方法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方法
第五章第二节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腕及手 部肌群 (六)对掌肌群肌力训练
1.主动肌 包括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 2.正常活动范围 拇指末端指腹与小指末端指 腹距离为0。 3.训练方法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方法
髋部肌群 膝部肌群 踝部肌群
第三节 增强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第五章第三节
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髋部
第五章第三节
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髋部 肌群 (五)髋内旋/外旋肌群肌力训练
1.主动肌 内旋肌群包括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 外旋肌群包括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后部、臀小肌后部、梨状 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上下孖肌。 2.正常活动范围 内旋与外旋均为0°~45°。 3.训练方法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方法
• 1、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运动节奏:
• 训练量以训练后第二天患者不感觉到疲劳 和疼痛为宜
• 2、在无痛和轻度疼痛的范围内进行训练

训练时产生疼痛会影响肌肉收缩
• 3、各种训练方法结合使用 • 4、抗阻力训练时阻力从小到大 • 5、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 6、注意心血管反应 • 7、避免代偿作用:阻力太大则发生代偿
第五章第二节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腕及手 部肌群 (一)屈腕肌群肌力训练
1.主动肌 包括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2.正常活动范围 0°~90°。 3.训练方法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方法

(医学课件)人体运动学(膝)

(医学课件)人体运动学(膝)

22



纤维层
关滑膜襞
滑膜层

囊 23
滑囊
髌前滑囊 髌下滑囊 胫前滑囊 鹅头肌滑囊 半膜肌肌腱滑

24
起 自
囊关
滑节


侧边 缘,

膜折 于 骨关 节
囊 内
膝关节的滑膜
全身最大的滑膜,内衬与关节囊内
向上
延伸于股中间肌下形成大的
两侧
袋,多与髌上囊相通 覆盖于股骨髁表面,形成内
隆 胎 40
起 的 %
形膜正
成 性 常
滑 残 人
膜 留
中 出


襞于









滑膜皱襞
髌上皱襞
髌内皱襞 髌下皱襞
位于髌上囊与髌股关节之间,常中央有孔 髌上内侧皱襞 髌上外侧皱襞
起于髌上内侧皱襞,沿关节内侧壁下行, 覆盖于脂肪垫的滑膜上
髌下滑膜包绕髌下脂肪垫突入髁间窝,其 两旁滑膜摺迭入关节腔,称翼状皱襞.在髌下
内侧
外侧
内侧

间 窝
外侧
14
股骨的解剖2
髌骨
外上 髁 外髁
内上髁 内髁
15
胫骨的解剖1
外侧平台是球性 内侧平台是凹的 中间的间隔使其稳定 胫骨端后倾角 3° 到15°
内侧
外侧
16
胫骨的解剖2
Intercondylar胫骨高处是胫骨嵴 前交叉和后交叉--膝稳定韧带 两侧为圆形的平台 髌骨韧带连接在胫骨结节
6
膝关节构成
股骨髁 胫骨平台 髌骨 滑膜、滑囊、关节囊 韧带 半月板 肌肉

下肢运动培训课件

下肢运动培训课件

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R. I. C. E. 原 则
休 息 ( Rest) 、 冰 敷 ( Ice) 、 压 迫 ( Compression) 、 抬 高
( Elevation) , 以 减 轻 肿 胀 和 疼痛。
药物治疗
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 疼痛和消炎。
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超声波治疗等, 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平衡训练
总结词
平衡训练是提高下肢协调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平衡练习,增强腿部肌肉力 量和关节稳定性。
详细描述
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闭眼站立、走平衡木等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学员可 以锻炼腿部肌肉,提高关节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身体平衡,增强下肢协调性。
敏捷性训练
总结词
敏捷性训练是提高下肢协调性的关键环节,通过各种敏捷性练习,提高腿部反应 速度和灵活性。
单腿站立是一种平衡性要求较高的训练动作,能够锻炼单侧脚踝和 脚底的肌肉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04
下肢协调性训练
步态训练
总结词
步态训练是提高下肢协调性的基础训练,通过调整步态,改善走 路姿势,提高行走效率。
详细描述
步态训练包括正常步态的讲解和演示,以及异常步态的纠正方法。 通过观察和模仿正确的步态,学员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走路姿势, 提高行走时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按摩和拉伸
适当的按摩和拉伸可以帮助放 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疲劳。
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搭配可以帮助身体 快速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物
质,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合理膳食建议
多摄入蛋白质
下肢运动者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 肌肉生长和修复,建议每天摄入适量 的优质蛋白质。

关节功能运动基础知识-下肢(2)

关节功能运动基础知识-下肢(2)

关节功能运动基础知识-下肢(2)
髋关节的功能运动有髋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外展、髋关节内收、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外旋。

下面来看看每个关节是怎么运动的?
上面这个小视频是髋关节内收。

也就是一条大腿向对侧大腿移动的一个内收运动。

比如,我们翘二郎腿的运动,翘起的那条腿就做了一个髋内收的运动。

髋关节外展运动就是大腿向身体的外侧面展开的运动。

髋关节屈曲运动就是大腿向肚子方向移动的运动。

比如,走路时抬高腿,上楼台抬起腿的动作是髋关节屈曲运动。

有较多的老人上楼台感觉膝关节无力,抬腿抬不起来的感觉。

其实就是屈髋肌力量不足。

髋关节伸展运动就是大腿向身体后方移动的一个动作。

比如,我们倒行、倒着走路就是髋关节伸展运动。

有些人腰痛腰酸,通过倒行的运动好了,是髋关节伸展肌无力的问题。

有些人腰痛腰酸,通过倒行,没有效果,说明他的问题不是臀部伸髋肌的问题。

当然,倒了除了对伸展肌功能有帮助之外,还有其它作用。

髋关节外旋运动,就是大腿向身体外侧旋转的一个股骨运动。

髋关节内旋就是大腿向内侧旋转的一个股骨旋转的运动。

髋关节的6个运动都非常重要。

它向上连接脊柱,向下连接下肢。

所以,它们的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下肢一系列的问题和躯干一系的问题。

想了解更多,请看公众号其它内容。

谢谢!。

《膝部运动学》课件

《膝部运动学》课件

03
膝部损伤与疾病
常见的膝部损伤
01
02
03
04
韧带拉伤
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等 ,多因剧烈运动或摔倒等引起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部关节内的两块纤 维软骨,扭伤或长期劳损可能
导致损伤。
关节软骨磨损
长期负重或频繁活动可能导致 关节软骨磨损,进而引发疼痛

骨折
膝部受到外力撞击时,可能导 致骨折。
膝部常见疾病
关节炎
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关节炎症可能 导致疼痛、肿胀和僵硬。
滑囊炎
滑囊是关节周围的润滑组 织,炎症可能导致疼痛和 肿胀。
髌骨软化症
髌骨(膝盖骨)表面的软 骨软化,可能导致疼痛和 活动受限。
膝部损伤与疾病的预防
适度运动
保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 练,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
量和稳定性。

02
膝部运动学基础
膝部的运动方式
01
02
03
屈曲与伸展
膝部在行走、跑步和跳跃 过程中,会进行屈曲和伸 展的运动,这是膝部最基 本和最重要的运动方式。
内收与外展
膝部在某些动作中,如侧 向移动或交叉腿,会进行 内收和外展的运动。
旋转
膝部在某些复杂动作中, 如踢球或屈膝坐地,会进 行旋转运动。
膝部的运动范围
关节面的形态与运动
膝部的关节面具有适应其运动的形态,如股骨髁与胫骨平 台的适应形态,使得膝部在屈曲、伸展、内收和外展等动 作中能够稳定且灵活地运动。
肌肉的协同作用
膝部周围的肌肉通过协同作用,产生力量并控制膝部的运 动,如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主要肌肉对膝部运动起着重要 的控制作用。

下肢讲解ppt

下肢讲解ppt

(五)髋关节的韧带和髋周围动脉网
1.髋关节的韧带:自学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髋周围动脉网:主要由髂内、外动脉 及股动 臀上动脉 旋髂深动脉 骶外侧动脉 脉分支互相吻合形成。 闭孔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① 臀部十字吻合:位于臀大肌深面,由臀上、 臀下动脉 深支 下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和第一穿动脉形成 股深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的十字吻合。
3)股动脉
分支有浅、深动脉
股动脉 股深动脉
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 浅动脉和阴部外动脉 深动脉:股深动脉 其分支有: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穿动脉
4)腹股静脉
5)腹股深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 股部、腿部和足部的深部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结
注入
注入
髂外淋巴结
子宫角部和外阴部的淋巴
6)股神经
2、深层结构
(1)深筋膜:较致密, 与胫、腓骨骨膜及小腿 后肌间隔共同围成后骨 筋膜 (2)后骨筋膜鞘 分浅、深两部。分别容纳 小腿后群肌浅层和深层。
浅层: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深层: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母 长屈肌。
(3)血管神经束 1)胫后动脉: 行于小腿后群肌浅、深之间, 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分为足底内、外侧动 脉。 胫后动脉在起点下方发出腓动脉,向下外至外 踝后方。 2)胫后静脉 3)胫神经:伴胫后血管行于小腿后群浅、深 肌间,并发出分支支配这些肌。在屈肌支持 带深方分足底内外侧神经。
2、深层结构
(1)深筋膜 深筋膜在内侧与 胫骨内侧面的骨膜相融 合,在腓侧向深面发出 前、后两个肌间隔,附 着于腓骨前、后缘的骨 膜,形成前骨筋鞘膜和 外侧骨筋鞘膜
(2)前骨筋膜鞘 含小腿前群肌、胫前动脉、 胫前静脉和腓深神经 胫骨前肌 踇长伸肌 趾长深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结构特点: (1)可触及的结构:股骨内外侧髁,髌骨,髌韧带,胫骨髁,胫 骨结节,腓骨头… (2)不可触及的结构:关节面,髁间窝,胫骨平台,内外侧半月 板,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3.膝关节关节囊
•薄而松弛,附于关节边缘, 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 关节的稳定性;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 9.胫腓近端关节 • 胫骨和腓骨上端紧密连接,胫
骨外侧髁的腓骨关节面与腓骨 头构成胫腓关节 • 微动关节; • 两骨间有坚韧的小腿骨间膜连 接。
膝关节结构及特点
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各部 • 膝关节辅助结构的作用
厚薄不一(髌韧带、胫、腓侧 ①侧副韧带:防止小 半 月 板 ➢在 股 骨 内 、 外 侧 髁 与 胫 骨 内 、 外 侧髁之间,垫有两块半月形的纤维 软骨盘,称半月板。 ➢半 月 板 边 缘 较 厚 , 中 间 很 薄 , 上 面凹陷,下面平坦,填充在两侧的 胫骨髁上。 ➢内 侧 半 月 板 较 大 , 呈 “ C ” 形 ; 外 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 ➢半 月 板 功 能 : ① 传 导 负 载 : 减 少 膝关节活动时,接触面不吻合,使 接触面积增大,压力分布均匀;② 维持稳定:加深胫骨髁关节面,并 在前后移动中,始终使膝关节的接 触面积最大;③减轻震荡:起到一 定的缓冲作用,能吸收一定的负荷 震荡。
副韧带);
处向左右侧方移动的作用,保证
②前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移; 人体运动时膝关节只能沿屈伸方
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后移;
向发力(运动) 。
③内、外侧半月板(“内C外 ②前后交叉韧带:其主要功能是
O”):加深了深度,增强稳固 在运动中当小腿固定时防止大腿
性,缓冲作用;
在膝关节处前后移动,使膝关节
④关节囊的滑膜层附着于各关 在运动中前后保持稳定。
膝关节的受力
1、胫骨和股骨的负重:膝关节单腿站立时,膝关节承受的压 力约为体重的2倍。行走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3~4 倍,膝关节承受力的峰值在屈膝20°,但膝关节主要承受力是 在0~40°范围内。 在正常伸膝条件下,胫骨内外侧髁的受力是基本相同的。当出 现膝内外翻畸形时,则受力完全不同。发生膝内翻时,出现内 侧受力明显增加,膝关节向外侧移位,承重力线内移,压迫内 侧胫骨平台软骨,使软骨慢性损伤,并使腓侧副韧带上的应力 渐进性增加,膝轴变为倾斜,常伴有小腿和足的内旋。同时外 侧韧带张力明显增加,在行走时出现关节的摆动移位,导致关 节退化。 当发生膝外翻时,膝关节向内侧移位,承重力线外移,压迫外 侧胫骨平台软骨,持续超负荷会导致软骨的损坏,同时胫侧副 韧带上的应力逐渐增加,严重者造成髌骨向外移位,伸膝时牵 拉股四头肌。膝轴、小腿和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髌骨股骨的受力:髌骨的受力在伸直位和屈曲位是不同的, 伸直位受的压力较屈曲位小的多。
•滑膜层反折形成滑膜囊和 滑膜襞。
•滑膜囊多位于肌腱和骨之 间,减少运动时两者间的 摩擦;
•滑膜襞充填于关节腔内, 使关节更为适合。
膝关节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4.韧带
➢前、后交叉韧带对膝关 节的稳定起的作用,其 中,前交叉韧带限制胫 骨过度前移,后交叉韧 带限制胫骨过度后移, 两者共同限制膝关节的 过伸,胫骨的旋转,限 制伸膝位侧方活动。
• 膝关节屈伸时,伴有扣锁运动。膝关节伸直30°时扣锁运动开始,并
导致胫骨外旋,在伸直10°时达到最大限度的旋转,此后旋转的程度降
低,直到完全伸直为止,此时关节被锁紧。
• 过度平移提示韧带关节囊松弛。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6.膝关节的运动方向 •(2)旋转运动 •膝关节在水平面上运动主 要为内旋和外旋。 •膝关节伸直时不能旋转, 屈曲90°约有+/-30°活 动范围。 •这种旋转运动是伴随膝关 节屈伸活动进行的,是不 随意运动。 •胫骨和股骨旋转的意义
5.胫骨平台的定义
构成膝关节基本结构的骨是 大腿股骨的下端和小腿胫骨 的上端,股骨下端可以看成 是关节头,胫骨上端构成关 节窝。组成膝关节基本结构 的两块骨所形成的关节头和 窝不典型,特别是胫骨构成 的关节窝很浅近似于一个平 面(俗称胫骨平台),这一结 构有助于膝关节的灵活性, 但稳定性较差。
胫骨平台
• 膝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 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髌骨为该肌 腱内的籽骨),从髌骨下端延伸至胫骨粗隆,在髌韧带的两侧,有髌 内、外侧支持带,为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腱膜的下延,并与膝关节囊 相编织;后方有腘斜韧带加强,由半膜肌的腱纤维部分编入关节囊所 形成;内侧有胫侧副韧带,为扁带状,起自内收肌结节,向下放散编 织于关节囊纤维层;外侧为腓侧副韧带,是独立于关节囊外的圆形纤 维束,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
•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链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站立时支 持体重;运动中降低或升高体位;着地时膝关节还允许身体的旋转。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 1.膝关节的组成 •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组成和功能最 复杂的滑车关节,其活动范围是:髌骨上 缘上方2横指到胫骨结节高度;膝关节是 由:股骨内外髁、胫骨内外髁和髌骨及其 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 等组织共同构成构成;功能:屈伸运动 (活动度0°~135°)和旋转运动。 ➢膝 关 节 外 侧 髁 高 , 限 制 髌 骨 脱 位 ; 前 、 后交叉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的作用,其 中,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过度前移,后交 叉韧带限制胫骨过度后移,两者共同限制 膝关节的过伸,胫骨的旋转,限制伸膝位 侧方活动。 ➢3 块 骨 构 成 — — 股 骨 、 胫 骨 、 髌 骨 ➢3个互相关节面——内 / 外侧胫股关节、 髌股关节 ➢2 个 运 动 自 由 度 — — 屈 伸 、 旋 转
➢内 旋 肌 : 半 腱 肌 、 半 膜 肌 、 腘肌、骨薄肌、缝匠肌;
①胫骨平台的定义
构成膝关节基本结构的骨是大腿股骨的股骨下端和小腿胫骨的上 端,股骨下端可以看成是关节头,胫骨上端构成关节窝。组成膝关 节基本结构的两块骨所形成的关节头和窝不典型,特别是胫骨构成 的关节窝很浅近似于一个平面(俗称胫骨平台),这一结构有助于膝 关节的灵活性,但稳定性较差。
②膝关节的受力特点:膝关节内侧髁较外侧髁接触面积大;高负荷 下半月板承担胫股关节总压力的一半,而低负荷下胫股关节压力分 布较不确定,可很少或没有股骨胫骨间的负荷直接接触传递。
维持髌股对合的平衡机制
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伸膝装置、支持带、肌力、股胫角和股 胫间的Screw-home机制、Q角、髌骨位置、髁间槽发育程度、外力等,因此, 良好的髌股周围结构及其力学平衡,对维持髌股的正常排列和稳定具有重要的 作用。 从股骨的结构可观察到,股骨内/外上髁的大小不同,内侧大于外侧。因此, 当膝盖做出弯曲→伸直。股骨与胫骨之间会被相对的带出一个旋转的动作。此 生物力学机制,称之为‘screw-home mechanism’旋返机制,也有人称为螺 旋 归 位 机 制 。 膝关节在主动或被动地从屈曲为伸展过程中的最后20°范围内,胫骨 会在固定的股骨上外旋大约20°,称为膝关节的终末旋转。 如果此机制出现问题时(旋转的角度不够或是过大)股四头肌的肌肉用力方式 就有可能出现变化因而造成肌肉张力不平衡,也是造成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的 主要原因之一。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PFPS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造成疼痛的位置,会位在膝盖的前侧,通常是上楼或是下楼会 更痛。 当股外侧肌与股内侧肌的肌肉张力不平衡(太紧绷或是无力),会造成髌骨的 滑动不顺。即有可能造成疼痛。就是所谓的PFPS。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①静力结构: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排列的静力性平衡机制。 ②动力结构:股四头肌收缩时各肌肉之间的力学平衡是保持运动中髌股对合 的动力结构。
(二)膝部的肌肉
1.伸膝肌:股四头肌(股直 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2.屈膝肌:腘绳肌(股二头 肌、半腱肌、半膜肌)、腓 肠肌、腘肌。
➢3 . 膝 部 旋 转 肌 :
《运动学》
第五章 下肢运动学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康复医疗学院肖晓鸿
第三节 膝关节运动学 一.掌握膝部关节结构特点、运动自由度及正常
活动范围,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膝部肌肉 在各关节运动中作用
二.熟悉膝部重要肌肉及骨性标志的体表位置, 原动肌肌力减弱时的代偿运动
• 重点提示:骨性标志;关节;肌肉;运动功 能分析;膝关节稳定性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一)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 1.膝关节的组成
• 在关节囊内,有膝交叉韧带和关节半月板。膝交叉韧带连接股骨和胫 骨,分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可阻止胫骨向前移位; 后交叉韧带可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 关节半月板,由纤维软骨构成,共有两块。内侧半月板成C形;外侧 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的上面微凸,下面平坦,可使股,胫两骨的关 节面更为适应。从而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
节软骨周缘(翼状襞);
③半月板:增加膝关节的稳定并
⑤滑膜囊(髌上囊) :润滑作 有减轻运动时关节头和窝之间撞
用。膝关节的特点
击的作用。
④脂肪垫:它促进膝关节滑液的
分泌,减轻运动中膝关节震动的
作用。
五、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
1.膝关节是有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构成的屈戍关节,主要在冠状 轴上做屈伸运动。特有骨性结构,自由度少,决定了该关节的稳定性。 2.膝关节囊是复合结构使得关节囊强大而紧张,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 3.膝关节周围有多而强大的韧带和肌肉,这些韧带和肌肉限制膝关节运 动并起到关节支持作用。 内侧:内侧副韧带、缝匠肌;外侧:外侧副韧带、髂胫束;前方:股四 头肌、交叉韧带;后方:腘绳肌、交叉韧带 4.膝关节终末旋转的螺旋锁扣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