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化到多元化——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对其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
近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发展
近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发展近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让台湾开始,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台湾恢复中华民国统治,这段时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统治。
这段时间里,台湾经历了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和冲击。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论述近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发展。
首先,近代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殖民统治初期,日本加强了对台湾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
他们通过引进现代化制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等手段,推动了台湾的现代化进程。
例如,日本在台湾修建了铁路和港口,加强了交通运输和贸易发展。
这为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也改善了台湾民众的生活条件。
其次,近代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统治下,台湾经济由传统农耕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
日本殖民政府通过改良农业、引进种植业和工业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促进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变。
他们大量引进西方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台湾的工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的制造业、制糖业、纺织业等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近代日本殖民统治带来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日本对台湾的统治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利益和军事需求,台湾被视为资源和市场的延伸。
殖民统治下,日本政府将台湾作为经济开发和农业生产的后方基地,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掠夺。
例如,台湾的林业资源被大量开发,导致森林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此外,殖民统治还导致了土地集中、农民贫困等问题。
另外,近代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教育体制和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实施教育改革,推广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价值观。
他们建立了以日本为标杆的教育体系,派遣日本教师到台湾教育机构任教,并强迫台湾居民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
这导致了台湾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传统受到了严重扭曲,也引发了台湾居民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制情绪。
从同化到多元化
从同化到多元化发展民族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纽带,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
与此同时,民族教育政策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势必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这就导致统治者制定的民族教育政策既可能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也有可能与之相背。
当两者背离到一定程度时,作为政策接受者的少数民族会要求统治者对政策进行改革。
此外,其它因素如社会制度的变迁、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平等意识的唤醒等等,也对既定的政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必定会逐渐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进行调整。
纵观20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民族教育政策,大都在先期以同化教育为主,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化日渐消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抗争,这一政策又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多元化教育是一种旨在保持本身文化特征的基础条件下,具有与其他文化均等的机会去学习所在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教育理念。
多元化政策的实现,正如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所言,是“一种理念或一种观点,一个教育改革运动,同时是一个教育改革过程”。
这种从同化到多元化的民族教育政策嬗变过程,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表现得较为典型。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在汉族移居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曾被称为“山胞”、“高山族”等。
根据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最新认定的标准来看,台湾原住民族含13个少数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赛夏族、雅美族(达悟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和撒奇莱雅族。
目前台湾原住民有45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主要居住在台北县乌来乡等30个山地乡及屏东县满洲乡等25个平地原住民乡镇内。
由于历史、环境及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相对于汉人而言,原住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属于台湾弱势群体。
在原住民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台湾当局以发展教育作为提高原住民族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并根据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在各个时期推行了一系列不同的政策措施。
台湾文化的多元性
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任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民族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台湾文化的第一块基石是由原住民奠定的。
考古证据表明,在史前时期,台湾曾出现过长滨、圆山、卑南、阿美等原始部族,他们创造了长滨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阿美文化等,但这些文化中却没有能够涵盖所有部族、占主导优势的台湾文化。
16世纪时,来自闽南、岭东的汉族移民大量涌人台湾。
虽然当时大陆移民的人数尚未超过原住民,但其带来的闽粤文化却远比原住民的部族文化先进,闽粤文化因此显现出替代部族文化整合原住民的态势。
紧接着,荷兰、西班牙侵略者相继攻人台湾,给台湾带来了西方海权文化。
但荷、西殖民者人数不数过数千,在台统治仅38年,相较于10万原住民、数万汉族移民,西方海权文化并未能在台湾扎下根来。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他带来数万军民官吏,在台湾\复制\出完整的明代行政体制、经济模式、教育机构、军事编制、民俗宗教,初步确立了汉人在台湾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优势地位。
清朝统一台湾后,闽粤移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变成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移民社会,这连带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的主导文化。
至此,岛内第一次具有了能够最大程度涵盖台湾人口的、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台湾文化。
同时,在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同化性面前,原住民文化逐渐被融合、吸纳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侵占台湾后竭力推行以灭绝台湾文化为目的的同化政策--\皇民化教育\。
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并没有深人人心,台湾光复后,日本强加给台湾的大和文化被扫荡一空,但大和文化中的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被吸纳,成为台湾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国民党仓皇败退台湾带去了200多万军民,也再次把中国文化全盘移植到台湾。
为了与大陆争夺中国政府的代表权,国民党当局掀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台湾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也愈益鲜明。
同时,欧美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经济模式不断被引入台湾,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台湾历史简介
台湾历史简介引言概述:台湾历史悠久且多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
从早期原住民社会到中国大陆与外国势力的接触和殖民化时代,再到二战后成为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充满着变革与挑战。
本文将以台湾的历史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台湾历史的重要节点和相关事件。
正文内容:一、早期台湾历史1.原住民社会:介绍台湾早期的原住民社会,包括族群分布、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2.十六世纪的荷兰统治:探讨荷兰人在台湾建立据点并进行贸易活动的历史。
3.清朝统治与移民潮:讨论清朝对台湾的统治和大规模移民的历史背景。
4.日治时期:详述殖民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和改革,以及台湾人民的反抗运动。
5.台湾回归中国:描述二战时期,中国政府宣告对台湾的主权,并阐述相关历史事件。
二、二战后台湾的发展1.国共内战与蒋介石时期:介绍中国内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蒋介石时期的政治措施。
2.反共战争与经济发展:分析蒋介石政府对共产党和台湾社会的镇压政策,并探讨经济发展成就和政治改革的领域。
3.台湾的国际地位和台海关系:讨论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及与的关系发展。
4.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探究台湾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政治变革,并分析其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5.台湾现代民主化:详述台湾走向现代民主化的历程,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运动和人权保障等方面。
三、台湾的社会文化1.宗教多样性与民俗文化:介绍台湾丰富多元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民俗文化。
2.教育体制与学术研究:探讨台湾的教育制度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文学艺术与传媒发展:详述台湾文学艺术的繁荣和传媒发展的历史,以及对文化产业的贡献。
4.台湾电影与流行文化传播:分析台湾电影和流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5.社会福利与社会问题:描述台湾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
四、台湾与关系1.双方政治争议:介绍台湾与之间的政治争议,如“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问题。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朱立立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学术研究、文化教育、文化政策以及文学批评乃至政治家的诸多说辞中频繁出场。
为什么台湾知识界会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多元文化主义”对台湾社会文化有何影响?它在台湾的传播和演绎存在哪些问题?“多元文化主义”的意义与局限在台湾文学领域又是如何体现的?从现实角度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主义”真正有助于台湾建构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吗?抑或走向与其初衷相悖的反面,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文化构成某种伤害?“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出现和形构对于“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历史发展脉络,张茂桂和庄胜义等人都作出了一些具体阐释。
张茂桂把“多元主义”的形成上溯到80年代的“多元化”论述。
他认为,最早提出“多元化”或类似理念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杂志》刊物。
但这个“多元化”概念并不等同于当代的“多元文化”;当时的“多元化”是因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的现代化论述典范,其功能在于提出一种知识阶级、中产阶级的“中间反对论述”。
这一新兴的反抗论述经过90年代的“社区总体营造”“、原住民运动”“、教育改革”和文化与政治民主化运动的改造,并且结合北美澳洲的文化经验,形成了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庄胜义则把影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概括为四大方面:1“.政治解严与本土化运动”;2.“欧美多元文化教育风潮之影响”;3.“国际原住民(族)运动”的启发;4.台湾社会对“族群和谐的期待”①。
的确,多元文化主义在台湾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它曾经是反抗威权统治的一种力量,也是威权体制解体后台湾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在文化思潮上的直接体现。
台湾人文知识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涵义的理解王俐容在《当代多元文化主义概念与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把“多元文化主义”涵义区分为四种:1“.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的意识型态”;3.“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公共政策”;4.“朝向多元文化公民权(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并提出“多元文化权力”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意义的提法。
民进党执政初期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民进党执政初期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影响作者:毛伟吴楠筝来源:《三峡论坛》2020年第04期摘要: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少数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以政治为优先考量的事后补救的政策加之执行力差异,民进党执政初期的台湾少数民族政策成为了其追求政治利益的工具和资源,难以满足台湾少数民族的现实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进党;执政初期;少数民族政策;影响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4-0031-06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岛内掀起的“原住民运动”以其强大的震撼力冲击了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当局。
台湾实行“政党轮替”制度后,族群议题被民进党作为文宣工具和选举机器紧紧掌握,并成为其胜选的重要因素。
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因应台湾少数民族抗争的诉求,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方面颁布实施了多项特别针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政策,客观上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民族归属、身份认定、语言教育、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土地保护、就业优惠等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画饼充饥”式的政策规划与设计并不能真正解决台湾少数民族所面临的社会困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实施效果堪忧。
[1]一、政治方面陈水扁于2000年大选前推出《“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的伙伴关系条约》[2],主张与台湾少数民族社会建立“新伙伴关系”,此条约经2002年陈水扁以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通过与台湾少数民族各族群传统的缔约仪式,代表台湾当局与少数民族代表签订《“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伙伴关系再肯认协定》,为上述条约内容提供了实质效力,也成为陈水扁政府实行台湾少数民族政策的指导方针。
根据陈水扁提出的《台湾“原住民族”政策白皮书》和签署的《“原住民族”与台湾政府新的伙伴关系条约》的主要内容,民进党在执政期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少数民族政策,以因应台湾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诉求。
首先,民进党推动与落实上述两个文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台湾地区“‘原住民族’之自然主权;推动‘原住民族’自治;与‘原住民族’缔结土地条约;恢复‘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传统名称;恢复部落及民族传统领域土地;恢复传统自然资源之使用、促进民族自主发展;‘原住民族’立法委员回归民族代表等”;其次,在法律法规上推动“‘原住民族’宪法专章草案”的草拟,建立民族身份审核认定的机制;第三,在行政上促进都市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均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预算补助和保障基本建设经费等;第四,推动少数民族参与国际交流互动。
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原住民运动与原住民政策研究
Ethnic Politics toward Populism: A Study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Movement' and the Policies for 'Indigenous People'in Taiwan since the 1980s 作者: 陈建樾[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市100081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49-59页
主题词: 台湾省;民粹化;原住民运动;原住民政策;族群化;政治事件;“中坜事件”;20世纪80年代
摘要: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族群化、民粹化的政治背景下,台湾的原住民运动从其产生之初起就混杂着民粹的因素.原住民运动在中前期发展阶段,在民粹手段和社会动员等方面与台湾的政治反对派互相借重,并形成策略互动.而台湾原住民的'正名'诉求则是由国民党籍的原住民'民意代表'和原住民运动相互配合得以实现的,台湾的原住民政策也由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正名'实现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开始分裂并趋于衰微,但同时愈加民粹化.。
论析台湾原住民权利运动
论文关键词:台湾原住民;困境;原权运动论文摘要:台湾原住民族的衰弱是近代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
随着整个原住民族群边缘化程度加剧.原住民问题遂成为台湾社会一大社会难题。
为争取生存空间,维护少数民族权利,20世纪80年代,原住民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原住民权利运动”,简称“原权运动”。
在台湾政治“民主化”与“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原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该运动虽声势浩大,却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波折不断;原住民群体的边缘地位也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社会发展中难得实惠。
一、从中心到边缘:台湾原住民的现实困境台湾原住民指的是在明清时期大陆汉族人民大规模人台之前便居住在台湾岛内的土著。
连横有言:“台湾故东番之地,越在南纪,中倚层峦,四面环海,荒古以来,不通人世。
土番魑结,千百成群,裸体束腰,射飞逐走,犹是游牧之代。
以今石器考之,远在五千年前,高山之番,实为原始”…;同时,通过大量考古资料及人类学调查,台湾原住民已被证实确为台湾岛内最早的居住者和开拓者。
学界按汉化程度将其分为山地高山族与平埔族,前者包括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等共九族,主要居于高山或海岛;后者通常指西拉雅、洪雅、巴布萨、巴则海、拍瀑拉、道卡则、凯达格兰、噶玛兰共八族,多分布于西部平原。
根据最新统计,台湾原住民约为4l万人,占总人口的1.8%2。
为方便研究,本文所谓的台湾原住民仅以山地高山族为指涉对象。
几千年来台湾原住民一直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世界其他文明中心普遍隔绝的生活。
在这期间虽问或有外力介入,但对身处高山或海岛的台湾原住民而言,外来的影响微乎其微,仍保留较为完整且独立的原始部落形态。
然17世纪以降,台湾相继遭受西班牙、荷兰以及日本的殖民统治;经历了清政府治台期间的“理番政策”、“剃发归顺”;国民党“光复”及1949年的入主建设,外来影响开始在原住民的语言、服饰、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文化上挥之不去。
清代台湾的“多元”社会治理与文化融合
清代台湾的“多元”社会治理与文化融合
清代台湾的“多元”社会治理与文化融合清代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治理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清代台湾,政府采取了一种多元的社会治理方式,既维护了政府的统治权威,又尊重和充分发挥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首先,清代台湾政府注重实施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府机构,从县级到省级,形成了一套政府管理系统,加强了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维护了政府的统治权威。
政府还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台湾的社会安定。
其次,清代台湾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允许各民族自由保留和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多元”社会治理。
清代台湾政府推行的“八项新政”,允许各民族在台湾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允许各民族在台湾自由开展宗教活动,允许台湾的居民自由择婚,等等,这些政策都有助于在台湾形成多元文化,让各民族在台湾共同生活。
最后,清代台湾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政府鼓励各民族在台湾共同发展,放宽了汉族移民台湾的政策,同时也放宽了台湾原住民的移民政策,以促进互信、互助、互利的合作。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教育改革政策,加强
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从而促进文化融合,使各民族在台湾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特色。
总之,清代台湾采取的“多元”社会治理与文化融合政策,使台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使台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发展示范地,也使台湾成为中国文化及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社会工作在台湾的发展
浅析社会工作在台湾的发展社会工作是20世纪以来一门新兴的学科与职业。
它既被列入专门职业之列,也被纳入政府公共事务之中。
专业的社会工作是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它作为一种以非政府机构为主体的,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克服社会生活障碍,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工作和专门职业,是以社会公平、社会进步、利他主义的理念为指导,以向人们提供最迫切的帮助,满足其正常需要为取向的。
正是社会工作的这一特殊功能,使之成为施行社会政策和发展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途径,以期达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
"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常常与相关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并现。
若将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加以比较,可以认为,社会福利是最抽象与最上层的理念,以及涵盖较广的,如同教育制度或医疗制度一般,在于形成一种与人民生活相系的观念与权利;社会服务则如同教育方案或保健服务一般,在于执行该领域内的活动;而社会工作则是其主要的专业团体,如同教师、医生一般,在于操作社会服务方案。
换言之,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福利方案,并把福利送达受益者手中。
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在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以及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制度化手段,成为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出现在台湾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
它在台湾得以登堂入室和发展以及愈来愈受社会的重视,无疑,是它对变迁的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够应对处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台湾社会工作已成为台湾社会福利制度化的有力支持和实现手段。
而社会福利制度化是完善民主政治的根基,更是涉及了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
可以说,在民主政治正当性要求的压力下,社会福利的扩张和相关福利政策法令的大翻新以及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既是台湾社会民主转型的一个重要构成,在一定意义上,也间接地造就了台湾的民主转型。
台湾教育中的“多元化”
台湾的“原住民”及民族问题研究
台湾的“原住民”及民族问题研究作者:谈丽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4期[摘要]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的省份。
在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台湾民族问题其中重要的部分。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宝岛台湾政局形式出现了重要变化,国民党之外的势力要求国民党结束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的要求。
而此时,台湾“原住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掀起台湾“原住民”民族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自身民族的权利。
而本文主要针对台湾的“原住民”及民族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向人们进一步展现了台湾“原住民”的相关情况。
[关键词]原住民;民族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90-01台湾的“原住民”属于南岛语族。
直到1994年宪法的修订,才正式将其统称为“原住民”,后又改为“原住民族”。
台湾“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有着不同之处,根据联合国的说法,原住民主要是指在外来殖民者到来之前就已经住在该地,而成员身份均取决于该族群自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台湾“原住民”已经逐渐向主流社会回归。
尽管如此,台湾的民族问题依然是台湾的“原住民”中的主要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国家的认同,另一种是中华民族的认同。
因此,文中探讨台湾的“原住民”及民族问题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台湾“原住民”的发展历程根据资料显示,台湾“原住民”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台湾原住民的祖先在分批由东亚大陆或南洋群岛陆续泛舟迁台后,便因海洋阻隔,很少与外界接触,一直过着封闭的原始部落的生活。
在清代,台湾少数民族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直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宝岛台湾之后,实行“藩政”,而台湾少数民族也被称为“藩族”,后因日本昭和天皇抵台巡视,“藩族”便又被改为“高砂族”。
由于日本的典型的民族压迫性政策,使得台湾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从而民族称谓来看,日本学者将其划分为“高砂族”和“平埔族”两类。
社会运动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社会运动对政府政策的影响社会运动是一种由民众自发组织并追求特定目标的行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社会运动越来越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
社会运动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是对社会治理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运动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并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社会运动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变革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运动通过集会、示威、游行等形式,将公众关注的问题引入公共议程,并推动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变。
例如,在环保运动的影响下,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在劳工权益运动的推动下,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加公正合理的劳动法律,保障工人的权益。
这些都是社会运动对政府政策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
其次,社会运动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对政府政策进行监督。
社会运动可以通过批评、抗议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进行监督和追责。
当政府政策偏离民意或者不符合公众利益时,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媒体曝光、舆论压力等,迫使政府进行政策调整或撤销。
这种公众监督的力量不仅能够促使政府回应民众的需求,也可以限制政府的权力滥用。
另外,社会运动还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决策方式和透明度提出了要求。
社会运动往往要求政府更加民主、透明地开展政策制定,并提供公众参与的机会。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加广泛地听取民众的建议和意见,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社会运动通过呼吁公众参与,促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更加考虑到各方利益,降低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独断性。
此外,社会运动还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和效果产生影响。
社会运动可以通过持续的监督和舆论压力,推动政府将政策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
当政府政策执行不力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促使政府提升政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社会运动在推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扮演了公众监管者的角色,保障了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
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运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环保运动、工人运动还是民主运动,它们都在各自领域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的几个方面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保运动在推动绿色经济、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高污染行业的严格监管和限制也日益加强。
这使得企业不得不转向更环保的产业,投资研发绿色技术,改善产品生命周期,以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环保运动的持续推动。
因此,环保运动通过改变经济产业结构,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还具有推动民主化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影响。
工人运动在争取更好的工资和劳动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人的集体行动和罢工活动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待遇、减少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从而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
这不仅促进了内需的提升,还推动了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同时,随着劳工权益的保护和劳动法规的完善,企业不得不更加注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权益保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再者,社会运动还可以影响经济市场的竞争格局。
民主运动可以改变政治格局,进而影响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
当社会运动追求公平正义,要求政府采取更加平等公正的政策时,政府可能会对市场进行干预,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降低进入壁垒,促进竞争。
这种改变将使得市场更加公平,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打破垄断,激发创新活力。
所以,社会运动通过推动政治改革,间接影响了经济市场的竞争格局。
当然,社会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过激的社会运动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可能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这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另外,社会运动也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成本,例如抗议活动造成的损失、交通堵塞等。
从土着化与内地化至多元文化论述由历史的台湾观察台湾移民史
從土著化與內地化至多元文化論述:由《歷史的臺灣》觀察台灣移民史論述的一個側面宋惠中1摘要電影《歷史的台灣》2是一部敘述不同族群在臺灣共同奮鬥的紀錄片,用四個片斷(荷蘭篇、移民篇、日據篇、民國篇)分別敘述四個臺灣歷史的不同階段。
本文以《歷史的台灣》為文本,從荷蘭時代的荷漢共構殖民及漢人入臺開墾;清代臺灣移墾史和漢人社會建立的過程;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化與殖民主義的互為主體;和戰後臺灣不同世代的族群/國族認同變遷為四個主軸,與電影文本相互對映,思考臺灣不同時期族群文化分化、摶成、鬥爭和整合的過成。
並由紀錄片文本中所顯示的族群認識,分析臺灣族群分類及知識再生產和展現的政治文化過程。
關鍵字: 族群、共構殖民、土著化、內地化、集體記憶1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2本文所引用文本:紀錄片《歷史的台灣》DVD〈荷蘭篇、移民篇、日據篇、民國篇〉,普遍級,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1998年,共4片,每片約50分鐘。
壹、由福爾摩沙變成臺灣府台灣自古為荒蕪之地,為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所居。
明鄭以後至清末葉,漢人移民始大量移入台灣。
先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以移墾拓殖為最偉觀。
3 漢人大量入臺,披荊斬棘,以事墾殖,始自明末。
但在此之前,臺灣早已是福建沿海商人經商和漁民捕魚之地。
據曹永和的研究,自嘉靖末年,最遲至萬曆初年以來,福建已有許多商船和漁船,進入臺灣本島。
閩南漁戶,先是到澎湖,以後逐漸擴展到臺灣本島。
明代末葉,閩南漁戶對於臺灣西岸,已非常熟悉(曹永和,1953)。
當時的漁民都要在進入漁期後,方從大陸來到臺灣,漁期一過,便又回到大陸,是一種季節性的移民。
在漁期中集合的漁夫大多是在漁場附近建立漁寮,其後卻漸漸發展成漁村;且在漁人之中,亦有一部份停留稍久,而漸漸改為定居者。
因此,漢人的定居臺灣和臺灣的農業,皆與漁民有密切關係(曹永和,1955)。
當荷蘭人於1622年抵達臺灣時,大約有一千五百名漢人於臺灣西南平原生活或僑居。
社会运动对政策变革的影响
社会运动对政策变革的影响社会运动是公民通过集体行动来追求社会变革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运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对政策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运动对政策变革的几个方面影响,并讨论其意义和局限性。
第一,首先,社会运动通过集体行动来推动政策变革。
当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普遍感到不满时,他们往往会通过组织集会、示威游行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诉求。
这种集体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并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以环境保护为例,由于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一系列环保社会运动的活动不断涌现,逐渐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在这种压力下,政府被迫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二,社会运动通过舆论和公众声音的集中来改变政策的方向。
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社会运动可以迅速扩大影响力,引起公众对某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这种舆论压力往往迫使政府重新考虑原本已定的政策,并修正或改变其方向。
例如,女性权益运动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交网络的推动,成功引起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
政府在受到舆论压力后,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
第三,社会运动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社会运动组织往往通过与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对话和协商,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和诉求。
这种对话和协商的结果,往往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农民工权益保护运动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对话和协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促进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然而,社会运动对政策变革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社会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往往难以全面理解和满足所有运动的诉求。
其次,政治权力和利益的角力使得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压力和影响,因此会选择性地回应不同的社会运动。
最后,社会运动所引发的政策变革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持续的压力,实现过程并不总是顺利和迅速的。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运动仍然是推动政策变革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运动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社会主义运动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主张消除剥削和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
这种理念促使许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重要的产业和资源进行国有化和集体化管理,以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的基本福利。
例如,一些国家建立了大型的国有企业,掌控着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如能源、交通等,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资源调配和经济规划。
社会主义运动也促使政府在经济中发挥更积极的调控作用。
在面对经济危机和市场失灵时,政府能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进行干预,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政府干预的理念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不足,为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政治领域,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主张人民当家作主,强调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这促使许多国家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提高政治参与度,完善选举制度和政治决策机制,以保障人民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运动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它倡导消除阶级压迫和不平等,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一些国家,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法律法规等,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提高了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主义运动倡导平等、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强调集体主义精神,鼓励人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运动也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将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大力投资教育事业,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承中政府行为的调查分析
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承中政府行为的调查分析林江珠【期刊名称】《厦门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0)004【摘要】A survey has been made into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the Taiwan aboriginal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field visits,and literature study.It finds that the government protec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aboriginal culture is sustainable,and that the marketing of aboriginal cultural essence and incubating of aboriginal cultural industries is successful.But the aboriginals feel vulnerable and marginalized,their right of cultural self-determination ignored and ethnic identity homogenized because of Taiwan's special dual social structure,top-down policy decision approach and overprotection by the government.The survey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aboriginal cultural rights in the aborigi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maintain cultural diversity while preventing mono-cultural environment,and preserve folk culture in the folks.%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与文献研究,分析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廖守 臣 :泰雅族 的社会制度》 ( 《 ,台湾) 慈济大学 19 98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1 年 1 第 3卷 第 2期
J u n lo ii a Ec l g c lNa i n lCu t r o r a fOrg n l o o i a to a lu e
民
台湾四大族群 之 一, 历 史上 先后被 称 为 “ ” 在 夷
“ ” 番 ” 高砂 族 ” 高 山族 ” 山胞 ” 直 至 19 蕃 “ “ “ “ , 94
年经 过 “ 法 ” 订 , 宪 修 统称 “ 住 民” 1 9 原 ,9 7年 正 式
族
民
俗
研
更正 为 “ 住 民族 ”④原 住 民族 与 少 数 民族 含 义 原 。 不 完 全相 同 , 据联 合 国 的定 义 , 住 民是 指 “ 根 原 其
① 当前 台湾原住 民族包括雅美族 、 排湾族 、 卑南族 , 鲁凯族 、 阿美族 、 族 、 邹 布农族 , 夏族 、 赛 泰雅族 、 邵族 、 噶玛兰族 、 太鲁 阁族 、 撒奇莱 雅族 、 赛德克族 等十四族 。20 年其人 口总数为 4 60 6万人( 09 9, 8 平地原住 民2 3 7 8 , 7 1 % , 3 , 人 占4 . 2 山地原住 民2 2 38人 , 5. 7 ) 5 6, 2 占 28% ,
关 键词 : 台湾原 住 民族 ; 住 民社会 运 动 ; 会政 策 原 社
中图分 类号 : 9 2 3 C 1 .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2 X( 0 1 o 0 8 0 17 6 1 2 1 ) 2— 0 5— 6
台湾原 住 民族 被 认 为是 南 岛语 族 的 一 支 , 是
猎、 粗放 的方式为生 , 采用以物易物的经济交换方
式, 不使 用 货 币 和 文 字 , 史 文化 靠 口述 传 承 , 历 亦
究
祖先在外来殖 民者到来 之前即住在该地 ; 目前 在 居住 的社会居于非统治地位 ; 其文化异于 主流社
会; 具有 自我 认 同 感 , 员 身份 由该 族 群 自我 决 成 定 。 … 从这 个 定 义 可 以看 出 , 住 民族 与 少 数 民 ” 原 族最 大 的 区 别 , 于 “ 住 ” 份 及 被 殖 民 经 历 。 在 原 身
转 变 , 住 民族逐 渐从边缘位 置 向主流 社会 回归。 原
一
、
原住 民沦 为 弱势族 群 的社会 历史 过 程
度 引进 土地 所 有 权 概 念 , 透 过产 销 关 系 的 运 作 再
从 南 岛语族 迁入 台湾至 荷 兰 人 有规 模 的侵入
台湾 为止 , 住 民是 台 湾 岛 上 的 唯 一 居 民。 从 1 原 7
摘
要: 原住 民族是 台湾 四大族群 之 一 , 经历 了长 期被 殖 民被 统 治 的历 史 ; 战后 , 资本 主 义 二 在
现代化 进 程 中又逐 渐被 边缘 化 , 为 最 弱 势 的群 体 。 18 成 90年代 蓬勃 兴 起 的 原住 民社 会 运 动使 原住 民族 的命 运 开始发 生 改 变, 主要 体现在 政 府相 关原住 民社 会 政 策 思 维逐 渐从 早 期 的 “ 同化 主 义” “ 向 文化 多元 主 义” 变 , 转 原住 民族 拥 有 了从 边缘 位 置 回归主 流社会 的历 史契机 。
没 有个人 财 产 的概 念 , 视 财 富 为 部 落 共 有 或 家 而 族 共有 。 入 的汉 人 为 了争 夺 耕 地 , 迁 以武 力 和 诈
欺的方式强取豪夺原住 民土地 , 迫使 其大量迁至 深山中。清治 时期, 为了消弭汉人 与原住民之间 的武力冲突 , 官方于乾隆四年立碑设“ 番界” 禁止 ,
18 9 0年 代兴起 的 原住 民运动 促 成 政府 的 原住 民社 会 政策思维开 始从 “ 同化 主 义 ” “ 向 文化 多 元 主义 ”
隘之地 , 设兵驻守 , 以防原住 民杀掠, 但并 未阻止
汉 人入 侵 山地 。随 着 汉 人 日益 开 垦 山 地 , 勇线 隘 也 随之 东进 深 入 , 汉 的厮 杀 便 在 隘 勇 线 的推 移 原 中次 第 进行 。1 纪 中叶 , 9世 汉人 社 会 透 过 契 约 制
J u n lo i i a o o i a N ai n lCu t r o r a fOrg n lEc lg c l to a lu e
从 同化 到 多 元 化
台湾原 住 民社 会 运 动 对其 社会 政 策发展 的影 响
陈 立 周
( 南大 学公 共管 理学 院 , 云 云南 昆明 6 0 9 ) 5 0 1
加速农产品的商品化 , 原住 民由于不懂 文字 , 在契
约上屡 屡 吃 亏 , 上 缺 乏 货 币 操 作 的观 念 , 垦 加 在
收稿 日期 : 0 l一 4—1 21 0 3 作者简 介: 陈立周 (9 5一 ,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博士研究生 , 17 ) 男, 研究方 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汉人入 侵 , 时延续 明郑 以来 的 “ 勇线 ” 即在 险 同 隘 ,
近代 以来台湾原住民族经历 了长期被殖民和被统 治的历史 , 台湾岛的 “ 从 唯一主人 ” 变为 “ 半个主 人 ” 再沦为“ , 被统治者” 二战后 , ; 又在政府的文化
同化 主 义 政 策 下 被 边 缘 化西 班 牙 入侵 台湾 起 , 湾 原住 0年 台 民 的 自主 性 才开始 受到 外来 政权 的威 胁 。l 纪 6世 末汉 族大 量 迁 入 台 湾 , 时 汉人 和原 住 民 文 化 与 当 社会 形态 有 很 大 差 异 , 人 习 惯 定 居 、 事 农 耕 、 汉 从 使 用 文字 与 货 币进 行 商 业 买 卖 , 原 住 民则 以 渔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