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用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现汽车机电维修核心业务岗位综合维修技能与素质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其他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本门课程标准参照此标准编制。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营销和新能源汽车保险等行业的岗位群,能够从事淅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营销和新能源汽车保险、理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系统了解汽车机电维修核心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协调关系,具备汽车机电维修核心业务岗位的操作能力和作业组织管理能力,并初步具备汽车发动机维护与维修以及对发动机故障分析诊断、排除能力。

(一)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理解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拆装和检修方法。

3.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

4.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掌握汽油泵、喷油器的检修方法,并熟悉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5.掌握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6.熟悉点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高压电如何产生、点火正时的概念;熟悉电子系统与传统系统的根本区别,掌握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7.掌握水冷却系与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掌握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一)学生所在的汽车维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二)本课程项目设计时选择的(典型)背景实践岗位:汽车机电维修工其典型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各工作环节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三、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各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获得认知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分析各机构工作原理方面的技能,会使用工具、仪器和设备等对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拆装和维修,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维修”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并通过情境和岗位的模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1.知道发动机各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60%)2.了解发动机维修的基本理论。

(80%)3.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00%)4.掌握发动机常用的拆装、检测工具及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00%)5.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有关维修标准。

(100%)能力目标:专业能力:1.能够描述和分析发动机各部件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100%)2.能够查阅维修手册或相关资料,收集拆装和维修发动机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信息,例如作业规范、环保要求等。

(100%)3.能够按照规范和技术规定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100%)方法能力:1.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正确的诊断方案。

(60%)2.能够正确分析诊断结果并判断故障具体部件,制定维修作业计划。

(80%)3.能够根据作业计划,正确选择及使用工具和设备对发动机实施拆装和维修。

(100%)社会能力:1.能与他人合作、按时高效的完成汽车发动机维修工作任务。

--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能力2.能不拘泥于理论知识,探索发动机维修的新方法--创新、积累经验、独立思考能力3.能准确描述故障并与他人进行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素质目标:1.维修过程中,不暴力操作、注意油液存放远离火源、注意用电安全、注意个人防护。

--安全防护意识2.维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工艺要求来维修车辆,对工具及设备进行规范操作。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含电控发动机)是汽车类专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职业核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2,实验学时为42。

是考试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汽车维修相关技术标准、规则等有关知识和汽车发动机部件检测、部件相关检修等技能。

本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含电控发动机)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发动机维护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能够正确检测电控发动机各部分传感器及执行元件;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授学生以汽车构造和维修的规律知识,使他们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和对构造与维修不断更新的自学能力,成为汽车专业实用型人才。

二、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成为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汽车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1、能熟练使用发动机检测设备。

2、能熟练应用发动机综合诊断仪等大型检修设备。

3、能熟练运用发动机检测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则。

4、掌握发动机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

5、掌握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技术要求。

6、能够对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及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

7、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三、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1.教学环节:实行多环节教学,包括:讲授、课堂讨论、讲练结合、作业、考核、演讲等。

2.学时分配单元/项目/模块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 发动机基础知识102 曲柄连杆机构 6 43 配气机构 6 44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4 85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4 86 进气与排气系统 4 47 冷却系统 4 28 润滑系统 4 29 发动机装配 2合计:84学时42 42四、课程考核1、考核形式:考查2、考试范围、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具体如下:成绩构成(100%) 形成性考核(40%)考勤20%课堂表现/作业20%40% 终结性考核随堂测试(60%)简答题40问答题2060%。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地拆卸、装配汽车发动机,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能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具备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钳工实训”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机修能力和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为“校外综合顶岗实习”实践环节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按照“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围绕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设计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学院共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和教材编写工作,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并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最后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综合来看,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检测维修项目技术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等,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的基础上,开发以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并与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参考《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概要本课程旨在为汽车机械专业的学生提供发动机构造和维修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其能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正确的检查、诊断和修理。

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发动机概述与结构组成•发动机零部件•发动机调试•发动机故障分析与处理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并掌握各种零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发动机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并具备处理常见发动机故障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常规的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正常运转。

发动机概述与结构组成发动机的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转换燃料能量、产生动力并驱动车辆行驶。

通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类。

内燃机又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种类型。

本课程主要涉及四冲程内燃机的相关知识。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发动机由多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汽门、气门、皮带、链条、曲轴箱等等。

每一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学生需要了解这些零部件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辨别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发动机零部件活塞与连杆发动机的活塞与连杆通常被视为发动机的心脏,它们负责将动力从燃烧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活塞与连杆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曲轴箱和气门曲轴箱和气门是发动机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曲轴箱是一个由连杆和曲轴构成的机械系统,以将活塞从引擎的底部往返移动。

气门是一个调节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重要组件,负责打开和关闭热气门,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

学生需要了解曲轴箱和气门的结构组成、特点与功能。

其他关键部件除上述三个部分外,发动机还由多个其他零部件组成,包括进气道、燃油系统、电气系统等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重要零部件的构成和特点,以确保他们能够辨别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发动机调试发动机调试是发动机维修的一项核心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和调整发动机的各种参数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

XXXX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初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服务于《发动机电控原理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

1.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够制定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和修复的计划,并实施该计划;(3)能够分析和描述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机械系统的故障;(4)能够对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正确的修复措施;(5)能够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6)能够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7)能够用资料说明、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8)能够分析故障原因,向客户做出解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方法能力:(1)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够查找资料功与文献已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1)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2)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3)注重事故保护和工作安全;(4)遵守职业道德。

4.证书目标获得行业或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技工证书五、参考学时:180课时六、设计思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与本地区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6506、16508〕承担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9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和应用,能够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与检修,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岗位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从事汽车维修相关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检测实训。

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各部分的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各部分拆装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方法;3)掌握汽车发动机常见机械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的思路;4)了解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的工艺知识。

(2)能力目标1)会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2)能熟练拆装汽车发动机总成、零部件,并能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情况;3)能针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4)能针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5)能针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6)能针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7)能针对冷却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8)能针对润滑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及排除;9)会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与调试。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发动机总成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冷却系统检修、润滑系统检修、发动机总成检查等6个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19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开设时间:第一学期课时数:10/周教材版本:人民邮电出版社,仇雅莉主编一、课程概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整体构造,对组成零部件的认识及掌握相应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修理工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简单零件常见腐蚀、磨损和裂纹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对应的修理技术;明白发动机主要部件的拆卸和装配技术;知道发动机试车、发动机系统故障的常见类型和排除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共160学时(理论96学时,实训64学时),以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共分为10个学习模块教学,每个学习模块以零件认识为基础,通过发动机的一个主要部件的构造来学习工作原理。

并设置相应的总结和巩固习题。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具备维修手册相应查找能力具备常用工具、专业工具、检测仪器使用能力具备准确识别零部件能力具备准确鉴别零部件使用与更换能力具备准确判断故障部位能力具备试车能力2、方法能力目标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检查、判断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绿色制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具备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6、具有角色及利益的定位、顾及他人的能力; 7、具有环保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 1、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正确分析、读懂汽车发动机各总成结构原理图的能力; 3、对汽车典型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达到掌握、熟悉或了解的能力; 4、熟练运用汽车故障分析流程图,按工艺规程,正确诊断、排除系统故障的 能力; 5、熟悉汽车常见故障起因与对策,并遵守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 6、学习获取信息、计划制定与评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定性评估、如
化油器的零部件熟悉和装配后调整、故障检修。 学习单元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1.教学学时: 8 2.知识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空气供给、 燃油供给、电子控制三个子系统的组成、主要零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用诊断仪的使用性能;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常用诊断仪的使用方法;
任务导向教学法。把每个工作任务分为导向、信息、计划、实施、检查、展 示几部分。导向部分,指明工作的方向和着手点,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确 定需要用到哪方面的理论知识;信息部分,指引学生根据任务自己搜集所需要的 资料及相关维修标准,并要求学生对所需资料进行记录,锻炼学生查找利用资料 的能力;计划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列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准备相应的工具, 此过程体现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部分,根据自己掌握的资 料和制订的计划,实际进行操作,解决问题,此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检查部分,由学生独立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 的问题或缺陷,及时进行纠正,保证自己能够圆满解决问题;展示部分,对工作 任务的解决进行专业讲解,与其余同学进行讨论,从而锻炼实际工作中解决客户 疑问,与客户沟通,与同事之间进行讨论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1.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火花塞结构;
2.观看更换火花塞视频,了解火花塞更换的步骤;
3.实车操作。
13
项目十三
更换碳罐
10
1.掌握碳罐的结构及功用;
2.掌握碳罐的工作原理。
1.掌握更换碳罐的操作流程;
2.掌握碳罐电磁阀的检测方法。
9.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掌握液压挺柱功用与结构,掌握液压挺柱工作原理,具有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的操作技能;
10.掌握机油泵组成、功用及其工作原理,掌握更换机油泵的操作技能;
11.掌握节温器功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节温器损伤现象及成因,掌握检查与更换节温器的操作技能;
12.掌握水泵结构、功用及其工作原理,了解水泵受损现象及成因,具有水泵检修的操作技能;
1.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1.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碳罐结构、功用及工作原理;
2.观看更换碳罐视频,了解碳罐更换的步骤;
3.实车操作。
14
项目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具有更换汽油滤清器技能。
3.气缸盖、气缸垫结构及其功用,气缸盖、气缸垫损坏形式及成因,具有气缸盖、气缸垫更换技能;
4.气门油封结构及其功用,气门油封更换的技能;
5.汽油滤清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更换汽油滤清器技能;
6.了解气门传动组组成,认知凸轮轴功用及结构,描述凸轮轴常见损伤,根据工艺标准对凸轮轴进行更换,掌握更换凸轮轴技能;
2.观看更换凸轮轴视频,了解凸轮轴更换的操作步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用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用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一)课程的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培养学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能力,是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运行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和全面的学习完成课程目标要求。

(二)课程的作用通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方面能力目标。

该课程的学习需《机械制图》、《汽车维护》等前续课程的支持,同时支撑《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1.具有制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护、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计划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检测与调整的能力。

3.具有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能力。

4.具有分析与描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的能力。

5.具有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的能力(二)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

2.具有作业小组团结,沟通协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方法能力1.具有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的能力。

2.具有举一反三,检修不同车辆的能力。

3.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通过汽车维修企业调研,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技能、知识的认知规律,以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过程中的典型故障检修为载体,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项目分解为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6个学习任务,将6个学习任务进行教学设计转化为6个学习情境,并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排序。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用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用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地拆卸、装配汽车发动机,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能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具备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钳工实训”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机修能力和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为“校外综合顶岗实习”实践环节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按照“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围绕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设计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学院共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和教材编写工作,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并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最后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综合来看,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检测维修项目技术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等,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的基础上,开发以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并与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参考《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水职教中心
Xushuizhijiaozhongxin
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建设材料
课程标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018)
省市徐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式按步骤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86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62课时,实践课时为124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10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检查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1、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
2、会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能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
4、能检查发动机;
5、能诊断发动机的故障;
三、容标准
项目1 发动机总体构造
模块2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模块3 发动机总成的分解和装配
项目2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
模块2 活塞连杆组构造与检修
模块3曲轴飞轮组构造与检修
模块4 曲柄连杆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
项目3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模块1 凸轮轴
模块2 气门组结构和检修
模块3 配气机构检查、调整
模块4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项目4 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 化油器的结构与检修
模块2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模块3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修
项目5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模块1空气供给系统结构与检测
模块2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结构与维修
模块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
模块4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项目6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润滑系主要机件构造与维修
项目7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 冷却系主要部件构造与检修
模块2 冷却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
项目8
点火系构造与维修
模块1 传统点火系
模块2 电子点火系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正确科学。

(二)教学建议: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

(三)评价建议: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