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在外资并购中的反收购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外资并购农业类上市公司初见端倪自1995年7月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入股北旅股份,开创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先河以来,上市公司中的外资并购已悄然走过了10年光景。

1995~2000年的6年,我国累计发生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事件27起,而农业领域的外资并购活动处于“冰点”状态。

2000年12月6日,法国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出资约1.8亿人民币,正式收购上海梅林饮用水50%股份和正广和网络购物有限公司10%股份,农业领域的外资并购自此拉开序幕。

截止2004年底,发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事件有89起,累计交易金额614295.59万美元,其中发生在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事件有11起,交易金额为39369.03万美元,占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总交易金额的6.41%。

外资并购农业类上市公司特征分析目标公司多为行业领先者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锁定在行业地位突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治理结构优良的上市公司。

如海通集团主营果蔬速冻,脱水,保鲜,冷藏,加工,食品饮料的制造,加工,批发,零售,是我国最早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之一,也是一家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的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七大类二百多个品种的“卡依之”系列食品,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

海通集团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主营收入利润率、净利润率在同行中最高,其成为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香饽饽”理所当然。

青岛啤酒国内市场份额高达13%,公司在规模、产销量、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实现利润等方面均居于国内啤酒行业之首,且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通过质量、环保、安卫和食品安全四套体系国际认证并拥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的啤酒企业。

外资钟情于民营农业企业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既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最早受益群体,又是市场化水平最高的组织载体之一。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利益的影响。

随着外资企业的涉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利益受到一定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措施。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应对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正确处理外资并购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外资并购、涉农企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价格、农民利益、对策、结论1. 引言1.1 引言《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已经成为当前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外资企业纷纷涉足中国农业市场,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农业领域,这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利益都带来了各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策,保护我国农业市场的稳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企业的影响不能被忽视。

外资投资的涌入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优势资源,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外资并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对农民权益的侵害等,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在当前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要想在全球农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审慎分析外资并购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2. 正文2.1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1.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外资企业往往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并购我国涉农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 市场扩展和资源整合:外资企业具有更广泛的市场渠道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帮助我国农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销售额;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上市公司如何反收购

上市公司如何反收购

上市公司如何反收购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上市公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潜在的收购威胁。

当一家上市公司成为其他公司或投资者的收购目标时,为了保护公司的独立性、战略方向和股东利益,采取有效的反收购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探讨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反收购。

一、预防性反收购策略(一)优化股权结构1、保持控股股东的稳定地位控股股东持有足够多的股权份额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收购。

通过增发新股、回购股份等方式,调整股权比例,确保控股股东的控制权。

2、实施交叉持股公司与友好企业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增加收购方获取控制权的难度。

(二)制定“毒丸计划”“毒丸计划”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策略。

当公司面临恶意收购时,股东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更多的股份,从而稀释收购方的股权,增加收购成本。

(三)设置“金色降落伞”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签订协议,一旦公司被收购且高管被迫离职,他们将获得巨额补偿。

这会使收购方在收购决策时考虑到后续的高额成本。

(四)订立“驱鲨剂”条款在公司章程中设立一些限制收购的条款,例如提高投票权比例、限制董事更换等,增加收购的难度和成本。

二、主动性反收购策略(一)股份回购公司回购自身的股份,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股份数量,从而提高收购方收购的难度和成本。

(二)寻找“白衣骑士”邀请友好的第三方企业参与,与收购方竞争,从而抬高收购价格或改变收购局势。

(三)诉讼策略通过法律手段,对收购方的收购行为提出质疑,例如指控收购方违反法律法规、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

(四)资产剥离或重组将公司的优质资产剥离或进行重大重组,降低公司对收购方的吸引力。

三、应对收购要约的策略(一)拒绝收购要约公司董事会明确表示拒绝收购要约,并向股东说明拒绝的理由,强调公司的长期价值和战略规划。

(二)提高收购价格如果收购价格不合理,公司可以通过提高收购价格来对抗收购要约。

(三)游说股东向股东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宣传,说明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争取股东的支持。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资并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企业扩张方式。

对于被收购企业,外资并购可以为其带去新的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但也同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

本文将对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外资并购面临的问题1.文化差异由于其接受不同的历史、文化、法律体系等因素,不同国家的企业存在着文化差异。

而在收购过程中,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因为文化不同,收购者和被收购方在价值观、行为习惯、沟通方式、组织结构和决策风格等方面可能存在冲突。

比如,收购方习惯快速决策,而被收购方需要进行多次商议。

这样的差异需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来消除。

2.员工管理在外资并购过程中,员工管理也是一个难点。

因为两个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收购过程中的员工管理会带来许多问题。

员工的职位、薪酬、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员工流失。

另外,不同的国家在劳工法律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以避免法律问题。

3.知识产权问题外资并购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问题。

在收购过程中,新的所有权人可能面临着维护旧有知识产权和获取新知识产权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方面,企业需要关注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帮助自己在各个方面获得最大利益。

外资并购对策分析1.加强文化适应性外资并购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文化适应性来解决。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方文化分析•提前培训•成立跨文化团队这样,企业可以降低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更好地管理好两个企业的员工,避免员工流失。

2.加强员工管理在员工管理方面,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接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法律制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参与感这样,企业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外资并购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梳理自身知识产权•对方企业知识产权分析•预先制定保护计划这样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获取对方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了竞争压力、导致传统农业企业失去市场份额、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为了保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应加强监管措施;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关键所在。

积极引导外资并购转型升级,实现双赢局面也是必要之举。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我国才能更好地应对外资并购带来的挑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外资并购, 涉农企业, 农业产业, 农民收入, 竞争压力, 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产品质量, 安全标准, 国际竞争力, 监管, 技术创新, 共赢, 转型升级.1. 引言1.1 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包括多个方面。

外资并购增加了我国涉农企业的竞争压力。

随着外资企业进入市场,它们往往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给国内企业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外资并购导致国内传统农业企业失去市场份额。

一些外资企业在并购后往往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导致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

外资并购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现代化。

外资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并购将这些优势带入我国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

外资并购对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机遇。

在面对外资并购的挑战时,我国应该加强监管,保护自己的农业产业安全,同时加强国内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外资并购转型升级,实现双赢局面。

1.2 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的开放,外资并购在我国农业领域的规模和影响逐渐增大。

这种新形势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资并购带来了新的市场竞争。

随着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外资并购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全起到作用。 2 影响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

外 资 对 我 国 农 业上 市 公 司 的 并 购现 状
1 大豆加 工 企业 、
大豆作为中国农业第一个开放的领域 , 开放于人世前的 19 96 年, 当时中国大豆出 口量曾 占世界的 8%, 2 0 0 到 0 7年中 国大 豆 进 口量已达到创纪录的 3 00万吨。 国现有的 9 00 我 0家大型大 豆 加工企业中 , 6 有 4家具有外 资背景 , 实际加工能力超 过 5 0 0 0万
20 06年 7月, 国达 能集团联合 美国华平投 资集 团 、 兰 法 荷
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 金以 225亿美元买下中Fra bibliotek汇源 果汁 . 2
在相关产业形成垄断 , 对上下游和横 向相关产业都产生冲击 。
3 对 我 国的粮 食 供 给 安 全 构 成 潜 在 风 险 、
控股有限公 司 3 %的股权 。2 0 5 08年 9月 3日, 汇源果 汁在香港 公布 ,可 口可乐旗 下全 资附 属公 司大 西洋公 司出资 192 7 .亿港 元拟收购汇源 果汁全部 已发 行股本 。根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 , 早 在 2 0 年 1 月末 , 07 1 全国果汁饮料 3 0 4 家规模以上果菜汁生产企 业中, 13 有 1 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外资企业数接近13 /。
会逐 步弱化或消亡 。 其次 , 在农产 品加工方面 , 我国中小农 业企 业比较分散 , 整个农业市场 的集 中度 不高 , 如果 不加 以控制 , 外
商很容易控 制产业链条 的关键 点或者关键技术产 品( 如双汇 的
P DC肠衣 , V 瑞典利 乐的牛奶包装 ) 和高端产品 ( 低温 肉制品 ) ,
3 饮 料 行 业 、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

外资并购问题及对策分析概述外资并购是指外国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目标国家企业来进入目标国市场,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常见。

然而,外资并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外资并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问题1. 反垄断法规限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规,旨在防止外资并购导致市场垄断。

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可能会遇到官方对于市场份额的限制。

这些限制可能是针对特定行业的,也可能是针对整个经济部门的。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应仔细研究目标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并确保自身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与当地监管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与其沟通,以便能够尽可能避免法律纠纷。

2. 文化差异在外资并购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管理风格不同以及团队合作困难等问题。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应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文化背景,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

例如,组织文化培训、跨文化沟通培训等。

3. 法律和政策风险外资并购还面临着法律和政策风险。

目标国家可能会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对外国企业进行限制或干预。

此外,政治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外资并购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目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动态,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建立政府关系网络,积极与目标国家政府部门合作,以减少法律和政策风险。

4. 科技保护和知识产权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科技保护和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外国企业拥有的技术和知识可能面临盗窃或侵权的风险。

•对策分析:外国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包括注册专利、商标和版权等。

此外,外国企业还可以利用技术转让和合作的方式,加强与目标国家的科技合作,从而降低风险。

结论外资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然而,通过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外国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并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外资在我国农业产业的并购活动不断加强。

外资并购涉农企业弱化了我国农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

外资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审查机制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外商投资农业指导目录,建立健全外资并购涉农企业的准入制度和安全审查机制。

[关键词]外资并购;负面效应;农业安全;风险防范一、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现状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拓展,外国资本对我国农业产业的渗透和参与程度不断加深。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所谓的“绿地投资”,即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一种是通过对现有企业的并购,取得国内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的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

中国加入WTO后,逐步取消对外企控股比例的限制,对投资的领域进一步开放,外资并购中国涉农企业的活动日益活跃。

“绿地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相对而言,外资并购可以减少资本投入、分散风险、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或投资周期,迅速扩大规模,快速战胜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优势地位。

在国际投资贸易中,外资并购已经成为了外商投资的主要策略。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既缺乏建设资金、管理设备等硬件,也缺乏技术、管理经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等软件,而我国人口众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需求量巨大,外商纷纷瞄准中国农业市场,加大对中国涉农企业的投资力度,其经营地域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营领域涉及我国农产品投入环节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具体包括种子、化肥、粮食加工、乳品加工、肉类加工等。

外商在农业领域的并购主要集中于某些重点行业和成长型的农业龙头企业。

外资并购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利用外资是世界各国振兴经济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农业投资规模逐年扩大。

2001年到2003年,我国农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0亿美元,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及对策近年来,我国涉农企业不断受到外资并购的冲击,其影响和后果备受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

一、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影响1. 市场份额被抢夺。

外资企业利用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加强自己在我国农业市场的地位,从而抢夺我国涉农企业的市场份额。

2. 技术优势的加强。

外资企业强大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我国涉农企业可能在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受制于人。

3. 生产方式的改变。

外资企业在并购后可能会强制性地将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引入到我国的涉农企业中,可能会导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损害和消失。

4. 价格竞争加剧。

外资企业在我国农业市场上的流入,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竞争加剧,企业得益者是消费者,然而受到影响的是中小型涉农企业,这些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往往难以生存。

二、对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的对策1. 加强产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加强政府监管,防止外资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掌控国内的市场份额,防止其垄断和卡脖子。

3. 支持国内涉农企业进行垂直整合和资源整合,通过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联合和资本整合,以保持自身市场份额及竞争力。

4.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引入前沿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升我国农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变得更加先进高效。

总之,外资并购我国涉农企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虽然带来了市场的竞争和技术的进步,但也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对中小型涉农企业的保护,以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传承和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与此同时,反收购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反收购是指上市公司在遭到其他投资者或公司的收购时,通过种种手段,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收购的行为。

那么,我国的上市公司究竟有哪些手段来进行反收购呢?首先,上市公司可以显式地宣告对收购行为的反对态度,向投资者和市场说明其与潜在收购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利益冲突,并通过平台联合起来,阻止潜在收购人实施收购行为。

此外,还可以采取财务措施,例如将股票回购,提高股息率,改变公司管理团队等。

当然,压低公司的股价和财务表现,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反收购的手段。

其次,就反收购行为是否合法而言,根据我国的《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条例》,收购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交易规则的要求,否则将会被视为非法行为。

具体而言,一方面,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要选择实行防御策略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在对外宣传时也要把握发言的度,防止发生违反公司运作许可的行为。

因此要从法律角度出发,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以避免针对公司的非法收购行为,同时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如果潜在收购人没有履行法律法规和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的程序,例如未按照规定,未向股东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给股东充分了解收购方案等,那么该收购行为也将被认定为非法行为。

最后,就如何解决反收购问题进行探讨,目前对于如何解决反收购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例如在美国,反收购措施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管及执行的。

SEC要求收购人在攻击股票买卖方案之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SEC提交相关材料并进行注册。

此外,美国法律还规定,收购人必须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得采取未经股东同意、非法放弃瞎搞合法权益等手段,以确保收购行为合法。

在我国,可以考虑设立类似SEC的机构,同时加强对已有法规的监督和执法。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思考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思考

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

有收购就必然有反收购。

反收购的本质是对目标公司所有权的控制和争夺,以及相关主体对目标公司所拥有利益的归属之争,其核心是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

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有一种必然性,特别是对目标公司管理层来说,为了保住现有地位和既得利益,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必将竭尽所能采取反收购策略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御。

反收购战中所采取的策略是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保护目标公司及各相关者利益为出发点而进行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反收购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2.035一、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意义反收购是指为了防止本企业被其他企业公司收购兼并而进行的收购兼并收购企业或采取的防止被收购兼并的各种措施的活动或行为。

反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核心在于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

随着中国股市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也显著增多。

对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原有大股东来说,当自己的控制权受到威胁时,最直接的反应莫过于奋力反击,进行反收购。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收购高潮迭起,我国证券市场也受其影响,有收购就必然有反收购。

实施反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反收购行为可以保护上市公司的利益反收购不仅提高了上市公司股东的讨价还价能力,而且当成长中的公司收到以肢解出售上市公司从中谋利为目的的恶意收购要约,或收购要约价格明显低于公司自身真实价值,或公司远期发展前景光明,可预期的未来价值远高于收购价值时,实施反收购策略能有力地维护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

(二)反收购行为可以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反收购行为可以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是收购行为所直接触动的利益群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股东不愿意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必然成为反收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反收购的组织者、宣传者以及行为后果的承担者。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一、引言上市公司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在被其他公司发起收购行为时,采取一系列合法手段抵御并反制收购行为的一种行为。

在当今资本市场中,反收购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的背景1.收购的背景近年来,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活动日益频繁。

一方面,收购使公司能够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收购也可以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收购成为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

2.反收购的背景然而,对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来说,收购往往会对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如果收购导致目标公司资源的被掠夺,市场地位的下滑,就会给股东带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目标公司可能面临被兼并后被关闭、并入或者剥离的风险,导致员工待遇变动、市场竞争减弱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上市公司会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反制收购行为。

三、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1.战略性规避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最基本手段就是通过战略性规避,即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阻止或者削弱收购方的兴趣。

比如,目标公司可以选择扩大自身规模,增加市值,提高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等,使收购方失去收购的价值。

2.采取防御措施目标公司也可以采取防御措施来阻止或者降低收购风险。

目前,常见的防御措施包括:建立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制定特殊的股权结构,提高交易成本,增加投票权利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收购方的入侵,并保护目标公司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3.利用法律规定另外,目标公司还可以依法利用股权制衡和权利保护等措施来抵御收购行为。

比如,目标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散户的股份,令收购方无法收购足够数量的股份从而无法掌握控制权。

同时,目标公司还可以依法行使少数股东的财产和利益保护权利,使得收购方不得不改变收购策略或者终止收购行为。

四、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评价1.阻碍市场竞争上市公司反收购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竞争的发展。

浅析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

浅析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

浅析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之间的收购与合并成为了日益常见的交易形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被收购方并不希望被收购或合并,这时就需要采取反收购的策略。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角度出发,分析反收购的策略及其原因。

一、什么是反收购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支付现金或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份,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而反收购,则是指被收购公司采取各种方法阻止对方公司进行收购或并购的交易。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原因1. 保护自身利益被收购方考虑到其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希望保持独立运营,继续发展自己的业务和品牌,保护自身利益。

2. 对收购方的不信任被收购方对收购方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或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疑虑,不希望被其收购。

3. 收购价格过低被收购方认为收购价格过低,未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因此采取反收购的策略。

三、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1. 采取防御措施被收购方可以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包括激活“防御管制机制”、制定收购规则、采取穿透式监管、延缓交易、推迟或挂起审批等方式,以使交易不能成功完成。

2. 进行收购同业公司、强化抗衡能力被收购方可以借助其他并购机会,在同业企业中取得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等,增强自己的抗衡能力,防止被收购。

3. 寻求合适的收购方被收购方可以寻求其他合适的收购方,以取代原来的收购方。

这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寻找其他收购方,或者通过自主申请上市等方式。

4. 发布市场信息被收购方可以加强市场宣传,发布自己的公司信息,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实力,并提高市场声誉。

这样有助于减轻被收购方的风险和阻止收购的进行。

四、总结反收购是被收购方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反应。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与其原因是密不可分的,反收购的策略不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而且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策略的选择要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及时作出反应,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

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探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遭遇反收购的情况逐渐增多。

反收购是指上市公司采取各种手段来阻止或抵制其他公司或机构对其发起的收购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反收购展开法律探究。

一、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动机和目的上市公司采取反收购的行动,通常有以下几个动机和目的:1. 保护公司利益:上市公司担心被收购后可能丧失独立性和控制权,从而导致公司战略的改变和利益的流失。

因此,采取反收购行动可以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发展方向。

2. 提高收购价格:通过展开反收购行动,上市公司试图迫使收购方提高收购价格,从而获得更好的利益回报。

这是一种利用市场竞争和谈判策略的手段。

3. 阻止潜在竞争对手:上市公司也可能采取反收购行动来阻止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收购,并保持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保护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手段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设立防御性条款: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制定防御性条款,如“毒丸”条款、特殊股权条款等,来阻止或者抬高收购方的成本。

例如,“毒丸”条款可以使得收购方在未经公司同意情况下无法进行收购或者需要支付高昂的赔偿。

2. 收购阻止机构:上市公司可以设立可以阻止收购的阻止机构,例如设立易手权和优先股等,使得对方无法完成收购。

3. 建立防御性股东: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使得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从而形成防御性股东群体。

这样做可以增加反收购的难度和成本。

4. 寻找白马股:上市公司可以寻找其他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作为策略合作伙伴,使得自己在面对收购时具有更强的实力。

三、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适用与限制在上市公司进行反收购行动时,法律适用和限制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1. 公司法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尊重股东的合法权益,不能为了阻止收购而损害股东的利益。

外资并购我国粮食企业的反垄断法应对策略

外资并购我国粮食企业的反垄断法应对策略

外资并购我国粮食企业的反垄断法应对策略,不少于1000字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上的外资投资我国粮食企业的并购不断增加。

这些外资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和经营经验,能够在短时间内占据市场份额。

这对我国本土企业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何制定反垄断法应对策略,来保障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有效利用外资,是当前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外资并购监管机制。

在外资并购粮食企业时,国家应建立健全的外资并购粮食企业的审批、监管与专责机构,并设立专门的外商投资并购委员会,制定有关限制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审批合并后的市场占有额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以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拥有合法营销空间。

二、完善反垄断法规则。

对外资企业并购我国粮食企业除了要审查外资企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必须考虑到是否产生了竞争控制,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规范外资并购市场的行为,完善反垄断法规,能有效保护消费者和国家企业的合法权益,制止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租赁行为。

此举既能维护国家市场秩序,又能促进外资企业的利润增长,促进了外资和国家经济的合作。

三、加强合作与竞争。

调整粮食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的结构,提高企业质量,提高竞争能力,为国家与外资合作提供一个公平公开的环境。

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与国际接轨,并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国外企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市场和管理经验,加强国内企业竞争力,推进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优化外资企业的进入机制针对外资并购我国粮食企业的现状,从机制层面入手,建立优秀的服务平台,加强对反垄断法规的培训和宣传,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外资企业合法地进入中国市场机制的优化。

同时,要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制定更为适合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外资企业的并购不可避免。

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法规制定与执法,加强外资企业的进入机制,优化中外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赴海外上市,以融资、扩大国际影响力、获取更多资源等目的。

随之而来的是境内外上市公司面临的反收购威胁。

制定一套有效的反收购策略对保护公司利益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境内外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存在着一些差异性。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境内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1. 法律法规层面境内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往往更加依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收购行为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保护着上市公司的利益。

境内上市公司通常会依托这些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来应对潜在收购者。

比如设立特别股份、制定严格的股东大会投票规则等,以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权。

2. 控股股东层面在境内上市公司中,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控股股东,这些控股股东会为公司提供一定的背书和保护。

当面临收购威胁时,这些控股股东通常会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增持股份、行使其股东权利等途径来增加对公司的控制,从而抵抗收购者的进攻。

3. 公司治理层面境内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更加严密,通常会设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以保障公司的稳定经营。

在面临收购威胁时,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往往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特别的治理措施、增加对公司决策的干预力度等手段来保护公司的利益。

1. 市场竞争层面境外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市场竞争的手段,他们往往会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减少被收购的风险。

比如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等手段,来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减少受到收购者的威胁。

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常更加分散,不存在着明显的控股股东。

在面对收购威胁时,公司通常会更加注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增加公司的股权分散度,从而降低被收购的风险。

境内外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境内上市公司而言,法律法规与控股股东通常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境外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和治理结构的优化。

外资并购中的反收购问题评析

外资并购中的反收购问题评析

外资并购中的反收购问题评析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张国平内容提要:面对来势迅猛的外资并购,对于反收购的可行性和合法性,我国学界众说纷纭,政府犹豫不决,立法混沌不清。

文章围绕反收购的价值、反收购的主体、反收购的方法展开讨论,认为应当肯定反收购的法律价值,同时分别赋予股东会和董事会反收购的权利;文章分析了反收购的各种方法,希冀成为我国反收购实践可以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反收购反收购主体反收购措施是否可以反收购:价值分析支持收购的理论主要是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其对收购价值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反收购合理性的否定,其出现于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哈佛大学的詹森、麻省理工学院的鲁巴克、芝加哥大学的多德等。

詹森和鲁巴克将公司控制权市场定义为,我们将公司控制权市场(通常也被称作收购市场)看成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管理团队在其中互相争夺公司资源管理权的市场。

1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在公司治理的各种机制中,无论是内部控制机制还是外部控制机制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收购才是最有效的控制机制;第二,收购不会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还会给收购双方股东带来巨大的利益;第三,长期来看,干预和限制恶意收购可能会削弱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组织的功能,并导致人类福利的降低。

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曾经盛行一时,因为它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基础。

以斯蒂格勒、德姆塞茨、格罗斯曼、哈特以及威廉姆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等多方面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提供了完整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诠释。

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法律经济学家也认为,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司收益获取上的是有“差异”的,股东比债权人更容易因为管理者的“不忠诚”而受到损害,股东和经理人员之间的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足以促使股东采取保护措施。

反收购的辩护理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2波斯纳认为,如果法律给公司收购的有效运用设置了障碍,而且又降低了公司合并的效率,那么,法律就是“不幸的”,他认为法律应该造成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国并购和收购活动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上市公司面临着来自境内或境外的收购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反收购策略以保护自身利益。

根据公司所在国家不同、市场环境不同以及公司规模不同等因素,上市公司针对收购的反制策略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文将对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环境的不同。

在中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对于境外上市公司来说,则需要考虑更多国际法律和跨境并购法规的影响。

境内外上市公司在制定反收购策略时会存在一些不同的考虑因素。

境内上市公司可能更加依赖国内法律法规的保护,而境外上市公司更需要考虑国际法律环境的影响,以及跨境并购中所面临的涉外风险。

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还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上的不同。

在中国,由于国有股东和非流通股的存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复杂,公司治理结构较为集中,因此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以及专业化的监管机构的角色。

而境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可能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其反收购策略可能更侧重于市场化竞争和股东利益的保护。

就上市公司自身特点而言,境内外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差异性也较为明显。

境内上市公司在反收购时可能更注重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在中国,政府和社会对于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或资产流失都会有一定的关注和干预。

而境外上市公司则更侧重于市场竞争、企业战略和金融风险等商业考量。

在实际反收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方面,我国境内外上市公司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交易结构的选择上,境内上市公司可能更倾向于股权激励、定向增发等方式,以稀释对手的持股比例;而境外上市公司则更可能倾向于通过股份回购、特别股息或者采取高溢价策略来阻止收购方。

对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思考

对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思考

对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策略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成了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第五次收购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收购的形式、特征也呈现出多样性。

在收购不断活跃的过程中,反收购也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

一、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含义与价值上市公司反收购称为上市公司收购的防御,通常发生在敌意收购中,是指目标公司所采取的旨在抵御乃至挫败收购人行为的措施。

收购人可以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是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市场收购。

按照是否得到目标公司的合作,上市公司收购可以分为友好收购和敌意收购。

这里的反收购是针对敌意收购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公司将采取种种反收购策略来阻碍收购公司实施收购。

反收购的本质是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

收购的防御行为包括了目标公司对善意收购计划的拒绝,以及目标公司在面临竞价收购时对竞价各方实行差别待遇,对公司选定的收购方实行特殊优惠从而在客观上形成对他竞价方的不利。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性:1、反收购行为保护目标公司的利益反收购多发生在目标公司收到恶意收购要约,或者收购要约明显低于公司真正价值的时候采取的措施。

反收购措施可以帮助目标公司提高要价,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利益。

反收购策略能够提高收购人的出价,增加收购难度,并且可以引起其他外来竞价者的注意,提高收购价格。

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1962~1981年发生的48起收购案中,最终出价都会高出初始出价的23%。

2、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反收购的最基本原则反收购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但目标公司实施反收购计划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的:“被收购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针对收购行为所作出的决策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得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利益。

”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是在收购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他们限于时间、精力和专业的不足,往往处于收购中的弱势地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CTAD,2004)下 属 的 “全球 投 资 前 景 评估 机 构 ” 预测 ,全球 外 国直 接 投 资 (FDI)流 量 的前 景无 论 在 短期 (2004—2005年 )还是 中期 (2006—2007年 )都 十分 乐观 ,但投 资 复苏 的程 度 和 速 度在 行 业 间存 在 明显 差异 。在 第一 产 业 方 面 ,预计 农 业 吸收 FDI的 前景 比采 矿 和石油 开采 业乐 观一 些 。作 为农 业大 国 和 全 球 FDI流 入 最 大 国 ,中 国 农 业 吸 引 FDI的 潜 力 巨大 。作 为我 国农 业 利 用 FDI的新 型方 式 ,外 资并 购农 业类 上 市 公 司 已 由最 初 “蜻 蜓 点 水 ”式 的试 探 型投 资 活动 演 变 为 新 时 期 “义 无 返 顾 ”的实 质 性 战 略并 购行 为 。从并 购交 易数 量看 ,由 2003年 的 2起 增长 为 2004年 7起 ,成 为 2004年 度 外 资并 购 最 活 跃 的行业 之一 ,年 增长 率 达到 250% ,且 在 所有 行业 并 购 总 额 中 的 比 重 也 由 仅 占 8.70% 劲 升 为 33.33% ;从 并 购交 易 金额 看 ,2003年仅 为 2 117.54 万美 元 ,2004年则 猛增 至 16 877.58万 美元 ,年增 长 率 为 697.04% ,在 所有 行业 并 购 交 易 总金 额 中所 占 比重也 由 2003年 的 2.99% ,上 升为 17.06% 。
农 业 上 市公 司在 外 资 并购 中的反 收 购 策 略探 析
潘 成林
(郑 卅【轻 工 业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500、 一 | 鼻!一 一 一安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套 一条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L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中 图分 类 号 : F30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8— 4444(2008)06一 o044— 03
随着 中国经 济 的高 速发 展 和加 入 WTO后 的投 资 政策 变化 ,处于 农 业企 业 龙 头 地 位 的农 业 上 市公 司逐渐 成为外 资并 购 的热 点 。农业 是 国 民经 济 的基 础 ,农业 上市 公 司则 是农 业 经 济 发 展 中 的优 秀 代表 和 中国证券 市场 上 的一 个 重 要 板块 ,其 能 否 健 康成 长 ,事关 整个 国民经济 的健 康发展 。因此 ,我 们不 能 忽 视外 资并 购我 国农 业 上 市 公 司 的负 面 效 应 ,在 国 家 出 台相关 法律 和 政 策之 前 ,我 国 的农 业 上 市 公 司 有 必要 采取 相应 的反 收购 策略应 对外 资并购 。
收 稿 日期 : 2008—09一O1 作 者 简 介 : 潘 成林 (1976一 ),男 ,河 南 洛 阳人 ,郑 州 轻 工业 学 院法 政 系讲 师 。
第 24卷 第 6期 2008年 l2月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 科 版 )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 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
Vo1.24 NO.6 Dee.2008
摘 要 : 针 对 外 资 并 购 中国 农 业上 市公 司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了外 资 并 购 中 国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的 负 面 效 应 ,并
对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应 对 外 资 并 购 的反 收 购 策略 进 行 了探 讨 。
关 键 词 :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外 资并 购 ;反 收 购
一 、 外 资 并 购 我 国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2000年 12月 6 日,法 国达 能 亚 洲 有 限 公 司 出 资约 1.8亿 人 民币 ,正 式 收购 上 海梅 林 饮用 水 50% 的股份 与正 广和 网络 购物 有 限公 司 10% 的股 份 ,农 业 领域 的外 资并 购 自此拉 开序幕 。截 止 2004年底 , 发 生在 中 国上市 公 司的外 资并购 事件 有 89起 ,累计 交 易金 额 614 295.59万美元 ,其 中发 生 在 农林 牧 渔 业 上市 公 司 的外 资 并 购 事 件 有 11起 ,交 易 金 额 为 39 369.03万 美元 ,占外资 并购我 国上 市公 司总交 易 金 额 的 6.41% 。
目前 ,外 资并 购 的 目标企 业 锁定 在 行 业地 位 突 出 、具有 良好 经济 效 益 、治 理 结 构 优 良的上 市 公 司 。 外 资并 购我 国农 业类上 市 公司将 由试 探进入 实质 性 操 作 阶段 ,无 论是 行业 并购 活跃度 ,还 是并购 交易 规 模 都 将 急 剧 膨 胀 。根 据 联 合 国 贸 易 和 发 展 会 议
二 、外 资 并 购 我 国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的 负 面 效 应 一 是 外 资 并 购 我 国 农 业 上 市 公 司 后 在 相 关 产 业 形 成控 制性优 势 地 位 ,削 弱 了 中 国政 府 宏 观调 控 的 效力 。从 总体 看 ,我 国农 业 产业 化水 平不 高 ,国内龙 头企 业 在资金 、技 术 和 管理 等方 面 与 大 型跨 国公 司 相 比差距 还很 大 ,中小 企业 又十 分分 散 ,整 个市场 的 集 中度 不高 ,如果 不加 以控 制 ,外 商很 容易 凭其雄 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