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10种表情的心理

合集下载

常见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解析(心理咨询)

常见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解析(心理咨询)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微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

来访者以下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咨询师可由之辩识出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解读来访者的“肢体语言”鼓掌——兴奋顿足——生气搓手——焦虑垂头——沮丧摊手——无奈捶胸——痛苦。

1、蹙眉皱额关怀、专注、不满、愤怒、受到挫折2、掀动嘴翼愤怒、爱情3、紧抿嘴唇对周围环境和人不肯定,打算保持距离或犹豫不决4、鼻翼掀动敌意、不满、愤怒5、紧抿嘴唇且避免接触他人眼光心中可能有秘密不想透露6、紧抿嘴唇且嘴角向下倾斜轻视、看不起7、双眉上扬,双目大张惊奇、惊讶8、双肩无力下垂潦倒、无力、心绪不好、疲倦、忧郁、失望、冷漠9、一边眉毛抬的比另一边高嘲讽、鄙夷、怀疑10、时常咬住自己的嘴唇怀疑自己、贬低自我1、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

2、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

3、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4、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口;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5、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啃指甲。

6、呼吸急促;紧握双手不放;拨头发;抚摸后颈;握拳;绞扭双手;用食指点物。

挫折7、双臂交叉于胸前;偷瞄、侧视;摸鼻子;揉眼睛;笑时紧闭双唇;紧缩下巴;说话时眼睛看地上;瞪视;双手紧握;说话时指着对方;握拳作手势;抚摸后颈;摩拳擦掌;双手交握放在后脑勺,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

防卫8、抬起下巴并垂下眼睛不屑一顾9、低下下巴并两眼上望羞怯腼腆、有求于人10、双臂交叉放在胸前排斥、拒绝对方,不愿与其接触、自高自大,自卫常见动作解析:轻揉鼻子心理暗示的内容:代表着他还不敢信任您,他认为您在花言巧语。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微反应(表情)一、概述1、微反应(micro-expression)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那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因此微反应研究的是一种应激性反应(没有刺激源的反应是容易收误导的),通过刺激源造成对方不经意的反应,而如何提问是有效刺激的核心。

2、微反应包括:微表情、微动作、微语言。

3、微反应的生理机制:大脑的边缘系统,主要负责人们生存、情绪、情感、记忆等,对外界反应是条件式的,无需思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包括两个神经组织:杏仁核(负责情绪)和海马体(负责记忆)。

4、没有判断价值的行为:(1)社交动作(问候、微笑点头、握手等);(2)有准备的回应(实现已经知道要被问哪些问题、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3)表演;(4)主动的表现(演讲、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等)。

5、刺激源的形式包括:实际发生的体验(包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想象、回忆以前的体验、经历以前发生过的相似场景、共情、他人教导(如老师教导不能乱扔垃圾,因此看到乱扔垃圾感到愤怒)、主动做某种情绪会产生的动作(如做悲伤表情可以产生悲伤情绪)。

二、情绪与表情(一)脸部主要肌肉1、额肌:位于眉毛上方前额部,放松时前额平坦;2、皱眉肌:位于眉毛内侧一小块锥形区域;3、降眉间肌:位于眉毛内侧至鼻根(鼻子最凹陷的地方)之间;4、上睑提肌:位于上眼睑内部;5、眼轮匝肌:围绕眼睛的椭圆形肌肉;6、口轮匝肌:位于口唇内的环形肌;7、提上唇鼻翼肌:中间部附着于大鼻翼软骨及其上的皮肤,外侧部延伸入上唇的外侧;8、提上唇肌:起自眼眶下缘,肌肉纤维和提上唇鼻翼肌、颧小肌一同汇聚于上唇外侧部位;9、颧小肌:起自颧骨的外表侧,终止于上唇外侧部位;10、颧大肌:起自颧骨,在嘴角处与提口角肌、口轮匝肌融合成更深的肌肉束;11、提口角肌:在口轮匝肌的口角部位和颧大肌、降口角肌、口轮匝肌混合交织,部分浅部的纤维附着于鼻唇沟的皮下;12、颈阔肌:起自于胸部上端,最终经过下颌骨终结于口轮匝肌的口角处;13、降口角肌:以一长附着带起下颌骨的颏结节及与之连续的斜线,位于降下唇肌起点的下方;14、降下唇肌:位于口轮匝肌下方,与口轮匝肌下周部融合;15、颏肌:下巴底端;16、颊肌:颊部深层,为一薄而扁平的长方形肌肉。

微表情心理学-教你解读八种面部表情的含义

微表情心理学-教你解读八种面部表情的含义

微表情心理学:教你解读八种面部表情的含义人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但除了语言性的交流外,非语言性的身体符号也可以传递和传达出个体的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

面部表情就是一种身体语言符号,表情肌的改变可以生成各种丰富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可以表达出个体的心态和情感。

人们的面部表情和思维一样的活跃,变化是很明显的,因此很容易被人察觉,但个体通过训练可以掩盖一些表情的改变。

所以,识别各种情绪的面部表情可以判断一个人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平静的面部表情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最常见的表情,它代表内心没有较大的情绪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说明此刻内心并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平静的面部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肌肉是一种松弛的状态,分布平稳均匀,没有较大的变化,保持面部表情的时间是最长久的。

快乐的面部表情人在情绪达到喜悦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微笑,微笑是人表达快乐情绪的一个象征,但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内心愉悦的表达。

许多情况下人们受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假笑的情况。

真正的快乐的表情是嘴角上扬并且眼睛会变小,同时眼角上扬,这才是真笑的表情,若仅仅嘴角上扬,眼睛周围肌肉并无变化,此刻就是假笑的表现。

愤怒的面部表情愤怒的表情是人生气时表现出的表情,当人们遇到挫折无法实现,或者是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下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

愤怒的面部表情是眼睛瞪大,瞳孔变小,眉毛下压,鼻孔不自觉的张大,并且会带有呼吸变粗,手握拳头等动作。

悲伤的面部表情悲伤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且也会危害身体的健康,调节自己内心,去除抑郁和悲伤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悲伤的面部表情是面部的肌肉会整体向下垂,眉毛稍微紧皱并且向下压,眼睑处下垂。

惊讶的面部表情当人们突然接收到某种信息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惊讶的面部表情,这是一种突发的状况,人们会瞬间整理思绪进行面对,因此表情会维持不到一秒钟。

惊讶的表情是眼睛睁大,瞳孔放大,上眼皮和眉毛都会向上扬,并且嘴巴张大。

人类面部表情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

人类面部表情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

人类面部表情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人类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方式。

它可以使我们在沟通中传递更加精确和深入的信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状态。

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对人类面部表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将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探讨人类面部表情的本质和机理。

神经科学:人脸运动神经的掌控人类面部表情的核心是由人脸运动神经系统控制。

大脑通过一种叫做“面部神经核”的区域,来对人的面部肌肉进行控制。

当我们感到高兴,悲伤或害怕等情绪时,这些情感信息会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面部神经核区域。

然后,这个区域会向人脸肌肉发出特定的指令,让面部表情呈现出正确的表情和动作。

研究人员还发现,人脑面部神经核区域和情感处理区域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快速传递情感信息,使得理解表情也变得更为高效。

神经科学研究认为,面部神经核区域和情感处理区域的融合是面部表情的基本机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可以影响人类面部表情。

例如,大脑皮层中的压抑和刺激反应也可以影响面部表情的表达和呈现。

比如,如果我们尝试用意志力来控制某种表情,那么这种表情的表达和缓解反应将发生改变。

心理学:人类面部表情的情感成分在心理学中,人类面部表情的情感成分运用更为广泛。

通过对面部表情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情感状态,心理健康以及个性特征等。

根据一些研究,脸部表情可以分为七种基本表情:愤怒,害怕,悲伤,快乐,惊讶,厌恶和蔑视。

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强关联,并且可以形成复合表情。

此外,面部表情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交流也非常重要。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经常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裁定交际对象的态度和意图。

因此,一些社交心理研究发现,人类的面部表情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行为。

面部表情对于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弥补语言交流过程中的缺陷。

当我们只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时,语言的死板性和模糊性就有可能无法很好地表达我们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幼儿的日常行为可以被视为他们心理发展的表现。

通过分析幼儿的行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以下是对幼儿日常行为的分析和心理解读:1. 强烈的情绪反应:幼儿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笑或发怒。

这是因为他们的情绪调节系统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幼儿经常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他们通过行为来表达内心的需求。

2. 模仿行为:幼儿的大脑处于高度敏感期,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模仿能力非常强。

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语言和表情,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例如,幼儿可能会模仿父母的打电话的动作或语言表达。

3. 探索和好奇心:幼儿对周围环境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认识世界。

他们会主动去摸索、触摸和品尝物品,以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这种行为有助于幼儿掌握感知和认知技能。

4. 分离焦虑: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

幼儿可能出现哭闹、拒绝离开照顾者的行为。

这是因为幼儿对于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缺乏安全感,需要与亲密人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5. 自我意识的发展:从3岁左右开始,幼儿开始逐渐建立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和理解。

这时期的幼儿可能会表现出逞强、固执己见、争夺权力等行为。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意识,并试图通过行为来表达个人需求和意愿。

以上是对幼儿日常行为的简要分析和心理解读。

通过深入了解幼儿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和促进健康的成长。

在与幼儿互动时,我们需要倾听、观察和理解他们的行为,为他们提供安全、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

儿童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家长要好好看看)

儿童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分析(家长要好好看看)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
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
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
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
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
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
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
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
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
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一个特征。
妈妈的高招:
儿童"说谎话"的种类繁多,想像谎话、愿望谎话、无知谎话、游戏谎话、辩解谎话、方便谎
话、友情谎话、吸引注意力谎话、复仇谎话、以及欺骗谎话,等等。
幼儿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有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
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小偷行为。
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而受到批
评,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他吗?"让孩子从中受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儿童的面部表情是他们情感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了解儿童的面部表情及其含义是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与他们有效沟通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及其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与儿童交流。

1. 笑容笑容是儿童最常见的面部表情之一,它代表着快乐、满足和愉悦的情绪。

当孩子面带微笑时,表示他们感到开心、愉快或对某件事情感兴趣。

儿童的笑容是他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标志,家长和教育者应积极鼓励孩子笑得更多,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2. 哭泣哭泣是儿童在面对痛苦、不满和无助时表现出的情绪表达。

婴幼儿哭泣往往是因为饥饿、疼痛或不适,表示他们需要家长的关注和照顾。

而幼儿哭泣则可能是因为失望、挫折或意外,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提供安全感与安慰。

3. 惊讶惊讶是面部表情中的一种特殊情绪,常常伴随着眼睛睁大、嘴巴张大等动作。

当儿童面对新鲜、突然或意外的事情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讶的表情。

惊讶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和解释,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面对的事物。

4. 愤怒愤怒代表着儿童对于不满和不公平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感到被冒犯、被侵犯或处于不利情境时,他们可能会展现出愤怒的面部表情。

在面对孩子的愤怒时,父母和教育者应该耐心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5. 高兴高兴是儿童常见的积极情绪之一,它表现为眉毛上扬、眼睛放松以及嘴角上扬等面部表情。

当儿童面对喜欢的事情或达成目标时,会流露出高兴的表情。

积极鼓励和赞赏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6. 害怕害怕是儿童面对危险、陌生和恐怖情境时表现出的情绪表达。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往往会显现出紧张、担心的特征,如皱眉、眼神恐惧等。

在面对孩子的恐惧时,家长和教育者应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引导孩子面对恐惧并克服它。

7. 亲昵亲昵是儿童之间及与成人之间互动时展现的一种面部表情。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高兴。

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伤心。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

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

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

轻蔑的着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向对方询问某事时,对方一侧肩抖动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话不自信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eg:“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克林顿I did not have sex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man,Ms Lewinsky 而不是用的didn't,还有that woman,这是为了刻意拉开距离。

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手部会先变冰凉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通常发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

eg: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

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是他们表达情感和需求的一种方式,这些表情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以下是儿童常见的面部表情及其含义:1. 微笑:微笑是儿童最常有的表情,它通常表示他们感到舒适、高兴和满足。

当儿童得到他们喜欢的东西,或者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关注时,他们往往会微笑。

2. 开心大笑:开心大笑通常表示儿童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正在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电视或与朋友一起玩。

3. 惊喜:当儿童看到意外的事物或经历意想不到的事件时,他们会表现出惊喜的表情。

这可能包括当他们打开礼物时感到惊讶,或者在户外活动中看到新奇的景象。

4. 惊讶和惊奇:这些表情通常表示儿童对某事感到意外或不理解。

他们可能会用睁大的眼睛、张大的嘴巴或摇头来表示惊讶或惊奇。

5. 困惑:当儿童无法理解某事或遇到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困惑的表情。

这可能包括当他们尝试完成某项任务但无法做到时,或者当他们不明白父母说的话时。

6. 害怕:当儿童感到害怕或恐惧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紧张、害怕或惊恐。

他们可能会闭上眼睛或紧紧地抓住父母的手。

7. 紧张和不安:当儿童感到紧张或不安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紧绷、眉头紧锁或咬紧牙关。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正在面对新的挑战或任务,或者感到焦虑或紧张。

8. 愤怒:当儿童感到愤怒或不满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愤怒、咬牙切齿或皱眉头。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正在经历挫折或受到不公正对待。

9. 悲伤:当儿童感到悲伤或难过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无助、眼泪汪汪或低头不语。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所爱的人或经历了一些让他们感到痛苦的事情。

10. 害羞:当儿童感到害羞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能会变得羞涩、低头不语或脸红。

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正在面对陌生人或新的环境,或者感到尴尬或不好意思。

除了上述常见的面部表情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有些孩子可能会通过肢体语言、声音或面部表情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面部表情,例如与朋友一起玩耍和在家里独自玩耍时的表情可能会有所不同。

【儿童心理】教育孩子的四种心理暗示法

【儿童心理】教育孩子的四种心理暗示法

【儿童心理】教育孩子的四种心理暗示法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来讲解四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起到心理暗示的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1.眼神暗示在晚上吃好饭以后,家长在给宝宝讲故事。

讲着讲着,孩子的两只手就不安分了,搞起了小动作。

这时候家长不需要停下讲故事来教育孩子,爸爸妈妈们可以用眼睛紧盯着孩子的小手。

这样子过一会,孩子就能够“醒”了过来,双手就不会乱动了。

分析:眼睛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有时候,他们可以比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微妙、更清晰地告诉别人。

眼睛的建议是,你不需要直接和宝宝说话,然后通过眼睛告诉宝宝该做什么。

2、动作暗示周六和周日,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宝宝可能还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母亲不需要告诉宝宝早点睡觉,这可能会引起宝宝的不满。

相反,母亲什么也不能说,然后站起来给孩子铺被子。

她不看电视,不完成工作就上床睡觉。

虽然它不需要说一句话,但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孩子,孩子会在环境的影响下走进自己的房间。

解析:动作暗示的意思是用体态语言想要告诉孩子的想法表露出来,然后教育孩子。

爸爸妈妈们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要是时间长了以后孩子的坐姿不正,爸爸妈妈们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然后也可以跟孩子一样写一两个字,这样子孩子就能够感受到这些暗号,然后孩子就会学着做出反应。

小孩子是很需要大人的爱和关心的,尤其是爸爸妈妈们经常口头上夸奖他的好行为,也可以通过亲吻孩子、拍拍孩子、搂搂孩子,这些点点滴滴就能够传达给孩子对他的感情和鼓励,然后建立他的自信。

3.表情暗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有了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所以高兴得忘乎所以,有些孩子有时候还会“人来疯”。

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有时候看见爸爸妈妈们的眼神也不会在乎。

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

只有这样孩子才看到了爸爸妈妈们的表情,然后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分析:表情有时能比眼睛更清楚地告诉对方的心理状态。

人们的表达可以传达各种信息,就像能够这样做、不允许这样做、不应该这样做一样。

儿童心理行为评估量表

儿童心理行为评估量表

4
LIV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
4
BIII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对自身与物体的距 离估计不足
2
RII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3
SV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2
LIV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4
BIII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
3
SV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4
RII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4
RII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3
SI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3
RII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
RII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2
BIII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 差)。
2
SI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2
RII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3
LIV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Hale Waihona Puke 3BIII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3
RII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
填写日期:
自我能力(SV):24 总分:152
1
LIV
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4
RII
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右看是在回憶,向左看是在思考謊話,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12.瞳孔放大-----恐惧,性欲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15.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16..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19.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

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23.亮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经典招式1.T HE AVERAGE PERSON TELLS THREE LIES PER MINUTES' CONVERSATION. 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要说3次谎2."M ICROEXPRESSION_R_R": EXPRESSION_R_R LASTED FOR LESS THAN A FIFTH OF A SECOND.微表情持续不到五分之一秒的表情3.O NE-SIDED SHRUG SHOWS I'VE ABSOLUTELY NO CONFIDENCE OF WHAT I JUST SAID. 单肩耸动表示他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 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 • 二、婴幼儿的情绪
引起的刺激和事件
身体状态: 躯体的 生化的 神经的
表情: 脸部的 身体姿 态 说话的
体验: 知觉 概念化 标志情绪
四种情绪成分
二、婴幼儿的情绪
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 ●行为主义华生的观点: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
3、儿童害怕的年龄 6个月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恼怒和惧怕的情绪,研究人员认为,
这两种情绪对婴儿有生存价值,恼怒能使他激发更多的能量 去排除障碍,惧怕使他能躲避危险。
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 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 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 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练习与思考:
1、举例说明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请判断以下论点的正误: • ①出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 ②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不分化的。 • ③中国婴儿与西方婴儿的情绪表现是相似的,中国幼儿与 西方幼儿的表情也是相同的。 • ④幼儿情绪情感的产生及其性质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 ⑤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烦躁,就说明他情绪上没问 题。 • ⑥5岁幼儿的告状和他道德感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 ⑦儿童自半岁左右能形成依恋后,他与人形成的依恋的性 质都是一样的。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的发展
– 直觉的情感体验 – 与具体的道德形象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 意识到道德理论的
情感体验
朱智贤的研究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过程;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小学儿童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 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布里奇斯的观点:新生儿的情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脸上的表情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脸上的表情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脸上的表情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如身体健康。

尤其对于中班的孩子们,他们正处在一个情感和社交能力迅速发展阶段。

此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识别和表达情感,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针对中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脸上的表情"范本,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了解人的基本情绪有哪些。

通常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害怕等基本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这些情绪,并知道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

接下来,是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不同情绪下人们的面部表情。

我们可以准备一系列表情丰富的图片或者用玩偶来展示各种情绪的表情特点。

例如,开心时嘴角会上扬,眼睛会眯成一条线;生气时眉头紧锁,嘴巴紧闭等等。

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孩子们学会辨识不同的表情对应的情绪。

然后,我们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情景模拟环节,比如失去玩具感到难过、得到礼物时的高兴等情境,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引导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情绪表达是被接纳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培养孩子们同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理心是指能够理解并感受他人的情绪。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互相表演不同的情绪,让对方猜测并描述表演者所表达的情绪。

这样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同伴情绪状态的理解与关心。

最后,家长的参与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比如让孩子们在家中观察家人的面部表情,并尝试与家人交流他们观察到的情绪。

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通过上述的教案实施,我们不仅帮助中班的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表达情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多样且合理的,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情的名词解释

表情的名词解释

表情的名词解释在人类交流中,表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形式和交流方式。

它能够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意图。

表情不仅仅是面部表情,还包括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表达。

本文将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表情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1. 表情的心理学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表情是一种外显的情感反应,它是个体内心状态和外部刺激之间的一种连接。

当人们经历各种情感时,大脑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触发面部肌肉的运动,从而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例如,当人感到快乐时,嘴角会上扬,眼睛会变得明亮;而当人感到悲伤时,嘴角会下垂,眉毛会皱起。

不同的情感状态会在面部表情上产生独特的特征,这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推断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意图。

2. 表情的生理学解释表情不仅在心理层面上反映人的情感,也与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当人们经历不同的情感时,身体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例如心率加快、呼吸变快等,这些生理变化会影响到面部肌肉的运动,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表情。

此外,研究还表明,表情不仅受到内部情感状态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刺激的调节。

例如,刺激人们的儿童笑话会引发笑声和开心的表情,而让人们听到令人不快的消息则可能引发愤怒或悲伤的表情。

3. 表情的社会学解释表情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也起到了社会化的作用。

在社会交往中,表情能够传递情感信息、建立情感共鸣、增进信任和理解,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寻求对方的反馈和理解,也会主动使用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例如,微笑是一种积极的表情,它能够传递喜悦和友善的意味,使人感到受欢迎和被重视。

而愤怒的表情则可以表达对不公正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通过表情的运用,人们能够更好地在社交场合中交流和互动。

总结起来,表情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表达出人们的情感状态和意图。

它不仅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社交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表情的概念和意义,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辅导表情管理

儿童心理辅导表情管理

儿童心理辅导表情管理
以下是儿童心理辅导表情管理的方法:
1、深呼吸,调整自己呼吸的速度和频度,让心态保持稳定,通过稳定的深呼吸的调整来达到表情管理的目的
2、抑制自己的愤怒,在公共场合遇到愤怒的事情时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努力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

3、以平常心对待。

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

4、提升自己的修养。

表情的管理不是不断提醒自己就可以做到的,表情是由内向外的东西,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会很直接的从自己的脸上表现出来,不是掩饰一下就可以的,所以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才能够对外界做出更合理的反应。

5、练习。

在提高修养的同时,要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表情,让其成为习惯,这样对表情的控制才能做到更好。

6、朋友、家人的提醒。

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你期待自己是怎样的,让他们在你做的不好的时候,提醒你。

7、充分休息。

是否能做好表情管理,有时候也取决于自己是否足够放松,睡眠不足,精神状态比较差的情况下,表情不容易受到疲劳的大脑支配,所以充分休息很重要。

8、与美好的事物相处。

环境容易改变一个人,平时多与美好的人、事、物相处,不要总是纠结那些不好的东西,这样,久而久之,美好的表情也会随着心态的转变自然流露。

9、放松面部肌肉。

放松脸部的肌肉,这样也有助于表情的管理。

10、坚持。

虽然自己真的做过努力,家人、朋友也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但是自己是否坚持,才是成功做好表情管理的基本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10种表情的心理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

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

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

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

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

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

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

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

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

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

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

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

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

说不过就打吧。

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

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

他就明白了。

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

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

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

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

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

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

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

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我倒觉得挺正常的。

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呀,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

乐有时就这样,我就会说:给我捶背呢!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就够了。

多理解孩子,他毕竟还很小,心智还没有成长到可以自己解决一切问题的程度呀。

然后每天大声对他说:妈妈爱他!或在耳边轻声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就是…我喜欢你!‟”孩子的心情会马上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有时他做些坏事,如把脚放到饭桌上,你越说不行,他越边坏笑着去做,有时我急了就会问他:你是不是觉得我爱你不够呀?他说是。

我就说:那从现在起,我多爱你一点。

他马上就规矩了。

所以有时我觉得对孩子大吼生气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最佳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妈妈爱他。

表情二插话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因事制宜”。

即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

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或遇到困难求助时,千万不要因一时恼火而当别人的面训斥孩子,否则就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家长可以跟孩子讲明,谈话结束后再解答,还可以再夸奖他一句:“你真爱动脑筋!”这样孩子是会谅解的。

但事后一定要实行诺言,并教育孩子在别人谈话时不要随便地打断,告诉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如果大人在闲聊时所谈及的内容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因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谈话,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先征求与你交谈的对方的意见,然后让孩子参与进来。

不过,谈完话后应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刚才随便插话是不对的。

这样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批评的,因为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

2、“相机诱导”。

即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

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而受到批评,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他吗?”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3、“言传身教”。

即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

表情三嫉妒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啵 蛐』锇槎啵 痛蚧鳌⒊芭 ⑹柙叮 踔猎购蕖?br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

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

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

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

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表情五哭“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

”“哇……哇……”“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

”“哇……哇……”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

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

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儿童心理分析: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

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

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如,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

特别是爱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

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爱哭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

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妈妈的高招: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

”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

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

表情六、不合群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儿童心理分析:1、宝宝表现为怕生。

总是停留在同龄群体之外,郁郁寡欢,孤独沉默。

这些宝宝往往不愿入托或入园,常因此与父母生气。

2、是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会不高兴。

3、是由于孩子身上的某些缺点。

例如,爱捣乱、爱骂人等原因,小朋友们是不欢迎他加入游戏队伍的。

4、体弱多病的孩子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和活动。

对于他们首先要增强体质,要找大夫诊治,把孩子体力恢复起来。

有了强健的体魄,你的孩子就会改变过去那种腼腆的、懦弱的、只缩在家里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习惯了。

5、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总愿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这也不奇怪。

如果大人硬让他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由于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们的欺负和排挤,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产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愿和朋友一起玩。

他们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内转变。

对于他们,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还要找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询,以便矫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楼房,本单元上下没有同龄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赃,不让孩子带同学到家里玩。

9、担心出事,干脆谁家也不让孩子去。

10、孩子没常性,与别的孩子玩一会就闹个不欢而散。

11、不爱和同学说话,总是自己埋头看书。

12、没老实劲,不是逗弄这个,就是推倒那个,结果谁也不愿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

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叮嘱太多,甚至孩子们的争吵,哭闹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家长尽量不要去干预。

让孩子广交朋友。

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

尽可能改变孩子的依赖状况。

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单独睡觉,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

如果孩子一时离不开妈妈,可将他们寄放到亲戚家,让其适应一下离开妈妈的生活。

表情七、执拗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