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专题3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 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综述2 经济失衡的表现3 经济失衡的原因4 经济失衡的影响5 对于经济失衡应对策略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序幕,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9%以上,已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

对此,外国媒体创造了中国奇迹(China miracle)一词。

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卓越表现更是让西方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然而,面对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啧啧称赞,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剥去所谓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浮华外衣,看到其背后的隐忧,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并存在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回顾建国60年来经济发展的道路,屡屡受到结构失衡的困扰,调整经济结构多次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文革期间的“抓革命促生产”,70年代后期的“洋跃进”,80和90年代经济过热中,都伴随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经济运行难以为继,不得不开展调整或整顿。

十四大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结构性矛盾一度缓解。

但加入WTO后,我国在全球化冲击下,以内外需失衡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凸现。

1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会带来的影响:(1)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同时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短缺盲目扩大投资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引起产能过剩。

中国目前已有诸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产能大量过剩。

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钢铁产量约为6.6亿吨,而国内需求为4.7亿吨;即使加上出口需求,也存在25%左右的过剩产能。

而国内水泥总产能已达17亿吨,存在约3亿吨富裕产能。

此外,相关资料显示,风电和光伏电等新型能源产业由于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但却缺乏有序发展,极可能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对策)中央电视台2009年9月6日《经济半小时》报道,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已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案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已完成1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内部特点的是:∙A、资本增密∙B、劳动增密∙C、技术增密∙D、排斥劳动我的答案:B2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

∙A、大赦天下∙B、发动战争∙C、均田免赋∙D、施行仁政我的答案:C3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A、1.0∙B、2.0∙C、3.0∙D、4.0我的答案:D4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内生性危机。

我的答案:×5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

()我的答案:√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已完成1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新民主主义∙D、旧民主主义我的答案:C2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

∙A、1953年∙B、1957年∙C、1958年∙D、1949年我的答案:C3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

∙A、营口∙B、旅顺∙C、阜新∙D、大连我的答案:B4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

()我的答案:×5江泽民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我的答案:√1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

∙A、农业现代化∙B、城镇现代化∙C、工业现代化∙D、信息化我的答案:C2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A、能源∙B、材料∙C、粮食∙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D3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

∙A、社会主义∙B、私人资本主义∙C、国家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我的答案:C4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用自己本国的财政来承担本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支出的。

()我的答案:√5美国的危机多发生在热战时期,中国的危机多发生在冷战时期。

我的答案:√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四)已完成1欧盟国家中最先对卡扎菲采取强制政策的是()。

专题03+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易错点专题冲刺+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易错点专题冲刺+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 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失误。

成就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经济改革方面;失误则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分给农民,确立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在三大改造中农民土地私有制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工业上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开始实行,这一制度主要是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实际上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某些地区尝试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并不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所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开始朝着企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已经对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挫折,主要是“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了客观规律;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专题聚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易错题型】1.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公私兼顾变成了“只公不私”。

为此,党的文件指出“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

这一政策A.加快了国家工业化步伐B.促进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一些干部明显地歧视私营工商业”“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工作上、待遇上则又应该一视同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材料中要求对待“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视同仁”恰好说明了当时急需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专题三:傅义强,从“粗放”到“集约”

专题三:傅义强,从“粗放”到“集约”

6+1微笑曲线
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 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 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 和销售,处亍中间环节的 制造附加值最低。研发不 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 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 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 加强研发创造智慧财产权, 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 销不服务。
• 中国计划到2020年三产比重超过 二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迚制造业占主 导地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 定量预测,到2015年,中国一二 三产业的比重应该是8%、47%、 45%,应该说二三产大体持平。到 2020年一二三产的比重是6%、 45%、49%,三产比重首次超过 二产。
• 现在中国三次产业的排序是231,就是 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 三是第一产业,如果按照劳劢力就业比重 中国三次产业的排序是132,第一产业 就业比重最大。这个数据显示中国还丌是 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是一个农业工业国。
郎咸平关于制造业6+1理论
“1”指的是“产 品制造”;“6” 指的是“产品设 计、原料采购、 仓储运输、订单 处理、物流管理、 批发不终端零售”
改革开放前
80-90年 代中期
1997年
2003年
2007年
围绕提高经济 效益进行改革
十六届三中 全会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戒地区在一定时 间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 经济发展则丌仅包括一个国家戒地区经 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 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 好、人民生活水平提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方针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 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3篇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3篇

中国经济问题论⽂范⽂3篇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摘要:⽂章客观地评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隐患点和发展前景,⼤胆地提出了以⾃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等拯救经济的⼏点建议,旨在为中国经济的全⾯复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辩证;⾃省;协作据国际清算银⾏第79届年会年度报告称,“⽬前国际⾦融危机尚未结束,全球许多⾦融机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出危机的路依然很窄。

”受国际⾦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

⾯对这场危机,也有⼈悲观失望、怨天尤⼈;也有⼈急躁冒进、病急乱投医。

必须尽快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正确评估,以⾃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依据⾃⾝实际辨证施治,迎来中国经济的再增长!⼀、辩证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辩证思维⽅式、概率思维⽅式、系统思维⽅式是现代三⼤思维⽅式,辩证的⽅法、分析的⽅法、现象学⽅法和释义学⽅法是现代四⼤思想⽅法。

恩格斯把辩证的⽅法规定为“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称之为“最完整深刻⽽⽆⽚⾯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辩证的⽅法是我们正确评估当前经济形势的哲学依据。

从横向看,中国经济的基本⾯是好的,但⽭盾和隐患依然存在。

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4项基本指标:第⼀,经济增长率。

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本0.5%,可见中国是最⾼的。

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较艰巨。

第⼆,失业控制率。

据统计,2004年中国16-65岁劳动年龄⼈⼝为9.09亿,⽐美、⽇、英、德、法、意、加7国总和还多3个亿,随着农民⼯⼈数的增加,这种压⼒更⼤。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最⼤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

中国最近⼏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活,特别是最近的粮⾷、猪⾁价格上涨。

中国经济专题三农PPT课件

中国经济专题三农PPT课件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消除通货紧缩 与消费相 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不仅刺激农村耐用品消费, 而且会增加农村对现代厨具和清洁用品的需求。 限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14
3.“三农”问题的成因
第一,从“三农”内部看
(1)“三农”问题是由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农民自身 的状况决定的。 (2)诱致性制度变迁对农民收入的推动作用减弱。 (3)农业投资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滞后。 (4)信贷政策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次偏低,竞争力低
▪ 四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限制
5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 1978-2004,农总产值 年均增长6.2%农业增 长一直较快
➢ 1997-2004,农业总产 值年均增长5.0%
▪ 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 的核心
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 3000万左右
Year 78-84 84-88 88-95 95-00 00-04 Rural 13.9 2.1 3.8 2.9 4 Urban 7.1 5.2 6.3 5.6 7.6
7
二是农村社会发展减速,农业劳动力转移艰难 土地只能容纳1亿,目前农村有劳动力5.5亿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 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 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 农业劳动力剩余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劳动力剩 余; 从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看,农村剩 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 产率为零,
②“三农”问题是传统社会及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必 然现象。
③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三农”问题和存 在大量农业人口的农村有必然联系。
17
④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

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长期稳定是全球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其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构成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尝试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不均衡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均衡发展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启动西部大开发计划和农村发展战略。

然而,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

二、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导致空气和水质量恶化,土地退化严重。

此外,中国也面临着能源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加综合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金融风险和债务问题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随着信贷过快增长,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出现了债务问题。

此外,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着监管缺失和不规范的现象,金融机构面临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加强金融监管,并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要实现金融稳定和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还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改革。

四、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完善。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正逐渐成为挑战。

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力度,并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然而,要实现全面的社会保障,还需要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制度设计。

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转型的挑战。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压力。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共203张PPT)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共203张PPT)

市场,①错误;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股权,是为了解决 融资问题,不是兼并重组的表现,④错误。
【精析考向】 【微体系】
【巧突破】 1.全面把握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
(2)地位。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④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 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 政治 心 认同 素 科学 养 精神
必备知识
新一轮央企改革 政策的正确性
正确认识新一轮 央企改革的目的
基本经济制度、 央企改革
【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 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中央企业属于国有企业, 央企改革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重组整合、清 理退出一批央企,是为了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 的优化配置,①符合题意。巩固加强、创新发展央企, 是为了增强央企活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②符合题意。央企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 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是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③表 述错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处于 主导地位,④表述错误。
命题热点二:农村“三权分置”改革 2.(2018·全国卷Ⅲ·T14)中央《关于完善 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 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 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 化的影响路径是 ( )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
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作用
国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革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 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 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 作用

专题三 聚焦社会热点(73张PPT)

专题三 聚焦社会热点(73张PPT)
息技术等)的考查。 角度三: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政治制度改革创 新、经济体制创新,注重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举措、现代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的考查。 角度四:理解中国古代、近代教育的发展及特色, 梳理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上页 下页 返回
热点演练
点击进入word
上页 下页 返回
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因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
上页 下页 返回
命题视角
角度一: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和落伍与新中国的科
技创新(两弹一星、东方魔稻、银河系列计算机、“神
舟”号飞船等)以及形成的航天精神。 角度二:对近现代西方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近代科学
技术革命、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相对论和量子论、现代信
上页 下页 返回
命题视角
角度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圈、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
济圈、环勃海湾经济圈等东部发达地区近现代遭受的经济 政治侵略历史;中国人民的抗战与探索的史实、现代改革
开放的重大成果及经济发达的原因等方面。
角度二: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角度理解古代经济重 心开始南移、近现代中部地区的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史 实及近代经济发展等方面。
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 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上页 下页 返回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的重大政治问题。每年的两 会热点之重就是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 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我们 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

当代中国经济思考题

当代中国经济思考题

1、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你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如何?将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破7,中间价报6.9920,汇改以来累计升值15.99%。

从目前情况来看,“6时代”的人民币仍将会继续升值,未来升速将在很大程度受美元走势影响,全年呈“前快后慢”的可能性较大,从调控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还有适当升值的空间。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元在次贷危机的拖累下大幅下跌。

但从全年来看,升值的步伐可能呈现前快后慢的特征。

一是按照目前的升速,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幅会超过17%,存在超调的风险;二是下半年美元汇率有企稳回升的机会;三是如果资源价格改革展开的话,为了缓解出口的压力,汇率升速可能会做调整。

国际因素而言,一是由美元的周期性决定的,今年1、2月份以来,美元继续贬值态势,但这个周期很可能在三季度结束;二是从美国国内来看,美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很可能从降息转为升息;三是美国总统选举之际,为了政治需要美国会着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向上,这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从国内看,奥运效应过后,汇率也有回调压力,而中国经济未来形势的不明朗,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胀矛盾的加大,都会影响到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在升值加速的情况下,2月份中国的CPI依然攀上了8.7%的高峰,人民币表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形势。

一旦通胀压力使得出口数据出现明显放缓或减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可能降低。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经济资产内流,从而导致国内出现微小的通货膨胀,尽管目前升值仍不失为抑制通胀的选用手段,但是内外部的诸多不确定性,使未来的汇率走势多了许多变数,并存在下调的可能。

影响: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短期作用较小。

如果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仅减少0.2%~0.4%。

汇率升值对CPI短期效用有限,但对境外资本流入的压力却在迅速膨胀。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1)97年活乱循环98年通货紧缩2)金融体系的脆弱银行呆账坏账比例高,23%股票坐庄泡沫3)贪污腐败4)国有企业产值低投入大。

没有自生能力。

二、问题的根源——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混合,体制不配套。

1)为什么不过度到单一的市场经济?存在无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靠低贷款利率生存,利率可由国家控制2)金融体系我国股票不分红,只靠投机98年引入基金后,有坐庄,操纵,问题还是国企不盈利。

3)腐化1.价格的压低e.g 银行的贷款员2.市场准入——垄断。

结论:关键是解决国有企业。

三、如何解决国有企业1)对于小型国有企业——私有化小型企业一般处于中心地段,可依靠地产的增值。

2)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国有的问题,而是因为它是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GM Boeing)有自身的特性:经营者不是所有者①两者的目标函数不一样。

激励机制不同②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信息多。

E.g 亚当斯密船国际贸易,船长被雇用为经营者。

针对国有企业这种特征的解决:通过产品市场竞争1)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公开报道经营状况。

2)经理人员之间的竞争,经营不好就惩罚,下岗。

竞争好的奖励。

这叫获得充分信息而其他途经,如所有者直接监督,行不通。

四、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政策性负担(两类):1)战略性政策负担:由于原来没有自生能力,不符合比较优势。

如我国的重工业,由于2)社会性政策负担:A.改革中渐进性改革,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一个岗位多个工人,冗员多。

原来是国家拨款,后来改为企业自负。

B.低工资制,只够当前消费,没有退休金。

老工人也要有企业负担。

这些由政策性负担造成的亏损要有国家负担:奖励利率,控制准入保证论断。

有国家的保护,企业当然愿意拿补贴而不愿好好经营。

不解决政策性负担,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

例:韩国汽车五、如何剥离政策性负担:1)社会性负担:①冗员——下岗,国家提供培训,再就业。

中国经济专题3之1949-1978年的计划经济与大推进

中国经济专题3之1949-1978年的计划经济与大推进
年份
1949 1950 1951
总产量 (万吨)
11,318 13,213 14,369
增长率 (%)
16.7 8.8
人均粮食拥 有量(kg)
208.9 239.4 255.2
1952
1953
16,392
16,683
14.1
1.78
285.2
283.7
9
土地改革与恢复时期
8 Average GDP growth, 1960-2000 T aiwan (China) Korea T hailand Vietnam 4 Colombia Paraguay 2 Malaysia Dominican Republic Brazil Costa Rica Kenya Honduras Mexico South Africa Indonesia Sri Lanka Egypt India China Japan
%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China India Japan U.S. W. Europe
土地改革与恢复时期
• 历史遗留
– 均贫富 – 耕者有其田 –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改革:减租减息
• 中国共产党对平等社会的追求
二、计划经济制度
• 人民公社的作用:
—能够大规模调动劳动力,新修水利、大炼钢铁 —有效抽调农产品 —分配农村剩余的农产品
• 集中消费、避免浪费:公共食堂
—废除家庭厨房 —有利于反瞒产 —解放女性劳动力
二、计划经济制度
三、大跃进及其后果
• Great Leap Forward 1958-1961 • 赶英超美 由15年缩小到3年 • 鼓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精编)厦门大学金融系金融工程专业(教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编)厦门大学金融系金融工程专业(教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精编)厦门大学金融系金融工程专业(教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主要研究方向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三、课程设置III.Curriculum*.S—Springsemester;A—Autumnsemester;SS—Summersemester.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四、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五、中期考核与分流(可选填)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林毅夫 中国经济专题

林毅夫 中国经济专题

三农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农问题
农村真穷
农民真苦
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真危险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产不增收←1.农产品收入弹性 低;2.农产品价格弹性低。即:当收入增加时,对农产品 的需求增加不多;但当供给增加时,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 很多,即所谓的“谷贱伤农”。
三农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数量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转移掉的农民会立即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需求者,农产品供给 减少,但是市场需求提高,价格就会跟着上涨,留守农业的农民就能从价格上涨中获得收入增 加的好处。 农民转移到城市后,土地还留在农村,所以没有转移的农民就可以在农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 单个农场的生产和市场供应量,从而进一步增加收入。 在人口总量和收入水平增加的情况下,对农产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加。 农民工在城市里开拓视野,接触到新的知识与技术,就有可能把一些有用的信息与外部资源带 回农村,促进家乡的农业发展。 统一市场和地区差距的解决 针对农产品的特性,唯一能够长期保证农民收入得到改善的途径就是减少农民数量。就中国现 有情况来看,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问题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要素价格均衡理论——如果两个不同的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在没有交易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和 耗损成本理想的状况下,依靠产品贸易可以使各种要素的价格趋向均衡。 为了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必须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市场,消除对各种要素价格的扭曲,让各地 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
当下中国与起飞的日本
中国和日本主要发展指标的比较
China Life Expectancy (years) Infant Mortality Rate (per thousand) Primary Sector as a Share of GDP (%) Engle’s Coefficient in Urban Areas (%)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kwh) Female 72 (1998) 31 (1999) 15.9 (2000) 39.2 (2000) 1071 (2000) Male 68 Female 72.9 (1965) 30.7 (1960) 16.7 (1959) 38.8 (1960) 1236 (1960) Japan Male 67.7

中国地理经济问题

中国地理经济问题

中国地理经济问题中国地理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多样的地理条件。

然而,正是这些地理因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面临的地理经济问题,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分布不均中国的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而西部地区则相对缺乏资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之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

此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强跨区域资源配置也是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的关键。

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工厂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因素导致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环保力度。

采取了限制排放、治理工厂污染、提倡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措施。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三、区域发展差距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上,也体现在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为促进区域发展均衡,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其中包括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扶持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推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等。

此外,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自然灾害风险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东南亚地震带,同时还面临台风、地质灾害和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风险。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中国政府加强了防灾减灾工作。

投入大量资源建设防洪工程、加强地震预警体系、推动灾后重建等,以提高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

中国经济专题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中国经济专题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中国经济专题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第二章1、第一,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

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高的特征,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如政府不加干预,就会产生过高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第二,保障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面临严重的积累困难,政府必须人为的扭曲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压低工资水平。

第三,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

人力资本积累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效率,由于国有企业是唯一的就业场所,拥有高人力资本的职工尽管得不到应有的激励,但这种较优越的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很低。

第四,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维持低工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为维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要求实行基本生活用品的低价格政策。

二是为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围。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就业体制均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为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制度,以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围。

从而国家在制度上实行了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的实施限制了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为的造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扭曲,进而减缓了城市化水平。

3、第一,就业是否存在竞争。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城市职工就是不再是“铁饭碗”,而需要面临就业岗位的竞争,特别是与外地劳动力的竞争。

第二,就业渠道是否单一。

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第二个方面为是否就业渠道单一。

企业制度改革以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唯一渠道就是国有企业。

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的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

第三,各自的产业结构是否对比较优势做出不同的反应。

传统就业体制下,各自产业结构无法对比较优势作出不同的反应,并没有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对资本的集约程度不同而做出相应反应。

事实上,国有企业与资本集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全部非国有企业为正。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摘要:一、课程概述1.中国经济专题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模块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1.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转型3.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三、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挑战1.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2.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3.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四、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1.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2.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正文:一、课程概述中国经济专题课程是一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知识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国经济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与成就2.中国经济体制与政策分析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差距4.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升级5.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与全球经济治理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1.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 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管理。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

2.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转型: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这一时期,政府放权让利,激发企业活力,大力发展私营经济,逐步放开价格、汇率、贸易等领域的管制。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是政策层面的改革,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二是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吸引外资,拓展对外贸易;三是人力资源优势,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原始共产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 苏联友好的姿态和发展经验
– 单方面放弃不平等条约:孙中山的联共联俄政策 – 1930年代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迅速实现工业化与西方的经济萧条
社会主义革命
•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 将会同时发生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 列宁主义 – 在职业革命家的领导下,是有可能在一个单 独国家率先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团结城市工人 • 中共的早期领导者仿照苏联的战略但总是失败。
• 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和现代化 • 中华民国和军阀混战,以及凡尔赛和约 的屈辱 • 五四运动
– 科学和民主
• 国民党北伐和1928年全国统一 • 抗日战争,1938-45
社会主义的兴起:
• 反对西方的情结
– 国家的耻辱,被打败,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以及反西方情 结。 – 西方的社会问题,大萧条以及社会不公 • 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观点与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缺乏工业革命的结果
• 2000年前,中国的经济绩效水平 与古罗马帝国接近,在公元前 500到1400年时要高于欧洲水平。 但中国的 人均收 入 在1 40 0年到 1950处于停滞状态,而西方首先 由于地理大发现后来由于工业革 命在大踏步的前进 (麦迪逊, 1995年53页)。 相对而言,中国在19世纪末时已 经由一个最富裕、最强大、最工 业化的国家变为一个落后的农业 国家。 在1840年代以后的一个世纪,中 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与 20个国家签订了放弃领土主权的 不平等条约,海关收入由外国人 所控制,割让土地给了英国、日 本和俄国。
问题
• 为什么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非常实事求 是,但在革命胜利以后,在经济建设上 盲目照搬苏联模式?
问题
• 为什么城市革命在俄国取得成功,但在 中国却失败了?
毛泽东的战略
• 军事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 政治战略: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 新民主主义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农 没收垄断官僚资本,并收为国有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中国的成立和计划体制
• 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土地改革运动 • 第一个五年计划,采用斯大林的计划体 制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500 1600 1700 1820 1870 1913 1950 China India Japan U.S. W. Europe

%
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衰弱的反 应
• 中国的儒家传统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以天下 为己任 • 努力实现中国的复兴是中国政治、文化精英在 鸦片战争之后的当务之急。 • 理解这些努力是理解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史的 关键所在。 •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三因子的定义是理解中国 现代政治运动的演进的很好模式。
– 器物 – 制度、组织 – 价值、伦理
1840年鸦片战争
• 对统治精英的极大冲击 • 天朝上国的情结
– 认为在文化和价值体系上都具有优越性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向英国购买枪支、大 炮和战舰
制度改革运动
• 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
– 黄浦江阅兵的故事
• 宪政改革运动:
– 君主立宪制运动:戊戌变法 – 总统制:辛亥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