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以德为先(第一课时)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第一篇人生在勤俭以养德第一课时感悟故事一、教学内容:感悟故事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勤俭节约的故事,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知道新时代下如何节俭。
三、教学重点:感悟故事内容,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使我们从小就懂得了要勤俭节约。
你们听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廉洁教育》的第一篇,板书课题:人生在勤俭以养德。
二、感悟故事1、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学习《伟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1)、自由读故事,边读边体会。
(2)、指名读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你还知道哪些勤俭节约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3、教师小结:国家主席毛泽东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走廊的灯。
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的一点也不剩。
由此可见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来了表率。
三、感悟《既“勤”又“俭”,方能持家》的故事。
1、自由读故事,边读边悟。
2、小组交流读后感悟。
3、全班交流: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别得到了什么?他们最后懂得了什么道理?教师小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人生在勤,俭以养德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同学们,俭以养德,艰苦朴素,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小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新时代条件下你是如何理解“节俭”的呢?请写下来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XXXXXX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教学内容分析: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通过XXX、XXX、范式、XXX的四个故事,让学生理解明志、气节、诚信、创新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人生目标,做诚实守信、有创新精神的人已经深入学生心中,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典故、读典故、交流思考的互动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人格修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书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典故,了解“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和“不断求新”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含义并能分辨。
难点:让学生明白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的突出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出示课件2)人人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XXX的校训。
民国期间,XXX在XXX任教时,曾给当时的XXX学子作了《论正人》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XXX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XXX学子。
此后,XXX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XXX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XXX校训。
可见,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肉体和高尚的风致,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肉体之中。
人品为先 《思想品德》先行
先 使我 们 的孩子 具有 人 性 的情况 下 ,读写 算 的能 力 才有
价值 。 ”人 品为先 ,对于 一个人来说 是 多么重 要 ,我 们更 应 该 注重 《 想 品德》 的教 育功 能 。人 品 为先 , 《 思 思想
品德》 先行 。
容 ,感 受 心有 他人 天地 宽 ,并举 一 个案 例说 明 ,让 学 生
第 一课时 ,可 以从 《 思想 品德 》 这个 书名 人 手 。上课 一
开 始 。教 师 不要 急 于讲课 本 内容 ,可 以让 学 生说 说 为什 么 要学 这 门功课 。教 师 可 以让学 生讲 道理 。也可 以摆 事
“ 亲其 师 ” ,教师 必先 “ 其生 ” 爱 。热 爱学生 是教 师师 德 的
体会 “ 忍一 时风平浪 静 ,退 一步海 阔天高 ” ,感 受 宽容 的 魅力。 “ 亲其 师 ” “ 其道 ” “ , 信 , 明其 理 ” ,化 做 学生
我 们知 道 ,不识 字 的人是 文 盲 ,不 懂科 学 的人 是科 盲 .文盲 和科盲 已严重 阻碍 我 国 的社 会 主义 建设 。而不 学 习 《 想 品德 》课 ,不培 养 良好 的人 品 ,将 成 为我 国 思 社会 主义 建设 的废 品 甚至 是危 险 品。个 别 大学 生从 学 习 尖 子 到杀 人 犯 就是 很 好 的 例 证 。 愿 我们 重 视 《 想 品 思
过 讨 论 明 白 ,品 德 、人 品 的 重 要 。然 后 教 师 讲 一 个 经 典
学 习环境 。 再 次 .让学 生掌 握 学习 的主 动权 。教师 要放 弃 以前
“ 满堂 灌 ” “ 鸭式 ” 的传 统 教学 方法 ,彻 底 克服 教师 、 填
“ 办 代替 ” 包 、学 生 “ 吞 活 剥 ” 的 现 象 。教 师 的 身 份 应 生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材习题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材习题答案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课时尊重他人(P32·运用你的经验)1.(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参考答案】(1)左侧场景中的两位运动员在比赛之后相互握手,是尊重对手的表现;右侧场景中的学生随手乱扔垃圾,是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表现,反映了该学生素质偏低,缺乏修养。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P33·探究与分享)2.(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我赞同左边两位同学的观点。
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即可。
(2)我认同这个观点。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帮助或许可以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但良好的心理体验更重要,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P34·探究与分享)3.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参考答案】①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利进馆阅读,但是衣冠不整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表现,进馆读书会影响其他人的阅读体验,也有损图书馆的形象。
②穿戴整齐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尤其是图书馆这样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③如何穿着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穿着不当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容易引起其他读者的反感,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图书馆不允许衣冠不整者进馆读书,体现了管理者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的理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促进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减少摩擦。
(P34·探究与分享)4.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学生自学--知人论世
孔子(前551—前479)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学生自学
朗读原文,扫除字 音障碍。
八佾 yì、自省 xĭng 如乐何 yuè 、文质彬彬 bīn 譬pì如、 未成一篑 kuì
文言文翻译技巧 1、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 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 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单元目标
1、语言构建和运用:积累文中的实词和虚词以及文言特 殊句式,培养文言语感,探索文言文学习规律; 2、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 或质朴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结合现实,学 习古人智慧,培养离心思辨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先贤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看法 ,思考其思想的深层意蕴;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热爱和增 强文化自信,思考先贤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 现实意义并能转化成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义。
学生自学
自学1-5章重点字词和句 式
1、敏、于、就、正 2、而、如……何 3、道 4、喻、于 5、贤、齐、内、自省
思考与讨论
1、结合注释,合 作翻译1-5章。 2、概括分析每一 章内容大意及论证 方法。
学生展示\教师讲解
比赛激趣:请 小组代表翻译1-5 章,比一比谁说 得好后,教师进 行点评讲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课堂小结
只有理解君子谨慎小心、执着 追求真理、重视仁德、礼义、义 利的具体内涵,才能从中汲取营 养,涵养心灵,养育人格。
课堂练习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 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 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 学会尊重 第一课时》PPT课件
尊重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 ,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 重、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相信自己的价值, 不自我贬低,不自卑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尊重自己的表现之一)
活动园
刘菲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你 觉得刘菲是一个尊重自己的人吗?为什么? (自卑,没有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
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还表现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 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尊重自己的表现 之二)
这些行为仅仅使我 们颜面扫地、形象受损 吗?尊重自己,应该怎 么做?
1.抄袭作业,失去老师对你的信任, 更不能学到真才实学,无法进步。 2.随地乱扔垃圾,违法社会公的,破 坏环境,给他人带来麻烦。
听听他们怎么 说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
成就的人,忽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误区
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
听听他们怎么说 听听你们怎么说
周阿姨这么多年为 街坊邻居提供便利, 她值得我们尊重。
周阿姨靠自己勤劳 的双手踏实地工作,我 也觉得她值得尊重。
周阿姨虽然普通,但是为 社会作出了贡献,她值得我们 尊重。
鲁迅先生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词 语就是“尊重”,我们都知道尊重 是一种基本的做人品德,所以我们 人人都要学会尊重,今天我们学习 的话题就是生活中我们怎么做到尊 重,我们要尊重哪些人呢?
什么是尊重?
尊重的意思是尊敬、 重视,生活中表现为
。
哪些人应得到尊重?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 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 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
第1课 学会尊重 第一课时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个发生在鲁迅身上的故事。有一次, 鲁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 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鲟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 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 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 "孩子说不新 鲜, 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 的说的话啊!”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1) - 副本
链接: 影响与周围人群和谐相处的因素
• • • • 1、道德素质 2、利益 3、性格爱好 4、文化素质
二、播种道德 收获幸福
阅读教材第37~3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猜猜智者给娇娇写的那句话是什么。 2.说说为什么这一天娇娇会获得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3.谈谈你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主动为身边及他人做好事,你就会获得快乐和幸福。 ——智者
健康成长 事业成功 努力践行 获得快乐与幸福
加强修养 从自己从身边从点滴做起
播种道德 收获幸福 社会和谐 从心开始
一、单项选择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 D ) 分说明了(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 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和谐 从德开始
阅读教材第39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这则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谚语
传承民族文化
体验生命价值
光大志愿服务
结合自身 实际,谈 谈如何为 构建和谐 社会作努 力。
献身公益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从心灵开始,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道德成就人生
勤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 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 人(尤其是部分城市的青年人) 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 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 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 此所谓未富先娇。
俭
中职生生活省钱方案。
自强
• 什么是“啃老族”? • 为什么会出现“啃老”现象?
自强
“啃老族”的出现原因是 复杂多样的。但是,部分年轻 一代丧失自强自立的信念和勇 气是该社会现象的主因。极少 数的年轻人在遭遇生活困难时 选择逃避,退缩到父母身边, 依赖已经年老的父母生活。因 此,树立自强和自立的观念是 年轻人克服生活和工作困难的 前提和保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源远流长,感受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对传统美德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2.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事例和视频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3.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提问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美德?为什么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和事例,让学生感受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如孝敬父母、尊师敬长、诚实守信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如孔融让梨、黄香扇枕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起来。
三年级上册少先队活动课程教案(全册)
1、展示一副小学生戴红领巾敬队礼的图片,全体学生起立,照着大姐姐的样子学敬队礼。(严肃认真、抬头挺胸、五指并拢高举过头顶)
(四)唱一唱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先锋队队歌》
(五)戴一戴
1、什么样的小学生才能戴上红领巾呢?(学生自由回答)
2、请个别学生佩戴红领巾,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资格戴红领巾的。(对学生提出要求)
(二)搜一搜
1、分小队搜集英雄的事迹
抗击日本侵略者:杨靖宇、赵一曼
为建设新中国英勇献身:方志敏、董存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邱少云
(三)畅谈理想,明确自己人生目标。说一说
1、关于梦想的小故事
2、自己的梦想
(四)为目标努力进取,制定计划书。演一演
上台表演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
(五)“中国梦,我的梦”主题队日活动
5、教师教学生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教师先范唱,然后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唱。教后,让学生试唱,比 赛唱。
6、教师教学生行队礼,行队礼时,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身体立正,眼睛平视前方,神情庄重、严肃,动作要标准。
7、教师教育学生呼号,教师: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学生:时刻准备着! 认识新伙伴,加入大家庭 一、活动主题:认识新伙伴,加入大家庭。
第一道题:队员们,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诞生吗?
第二道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
第三道题: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四道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
第五道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了什么?(答案略)
(二)关于梦想(理想)故事的知识抢答
故事一: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志向。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后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主席。请问他是谁? A 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鲁迅
做人以德为先教案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第一课时)一、做人以德为先一、教学目标1. 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3. 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1. 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2. 教学难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丁丁现象”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
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
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
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的。
报纸针对丁丁的遭遇,就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通过丁丁与老太太的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对丁丁行为的赞扬与激励,对老太太及亲属的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就连当初撞倒老太太后逃之夭夭的那个年轻人也给报社写了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引思明理】探究问题①: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案例分析提示:“丁丁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肇事逃逸者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个人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 2.3 与人为善名师教案2 粤教版
第二课时
课 题
(第二课时)
课 时
2
课 型
授新课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几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并接受“将心比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无私、是非分明、博大心怀、见诸行动)
结合教材回答
活动二:谁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一天,小欣、小军、小云三位同学,看到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又不敢过,于是他们主动上前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他们当时做好事的想法:
小欣: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得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这老奶奶是我们家的邻居,她家有很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才能经常去他们家看书。
现学
现用
材料:这是一个相当优秀的班级,绝大部分同学文明识礼,勤奋好学,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但就是有个别同学特别是一个叫金亮的,上课迟到早已司空见惯,作业不交更是家常便饭;值日从不认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一逃了之;下课急惊风,上课打瞌睡……严重影响班级的纪律、卫生和学习。也主要因为他,班级未能评上文明班级。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
2、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善良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说课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 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第三 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第一课时(自强不息的人格 修养)。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 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 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 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活动四:课后延伸,传统美德我践行 1.阅读教材中的经典语录,选择一条记一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课后实践行动记录单 诚信镜
设计意图: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美德突出的特点,是需要学 生通过践行而内化的。设计了课后延伸的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懂得 传统美德不能停留在粗浅的理解,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行动。
3. 学生展示创客作品,介绍创作过程。讨论: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 想说什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创作历程中感受什么是创新,创新对自己 的影响。
4.学生阅读格言,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求新不仅需要我们观 察生活、积极动脑,更要我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求新能让我们每个 人变得更聪明,求新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求新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的动力!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6《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0年11月23日星期一
《道德与法治》第九册第二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6.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提升人格修养,继承与弘扬传統美德。
2、行为与习惯:提升学生的意志水平、道德操守以及人格修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等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让学生明白宽容,推己及人,民胞物与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让学生懂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知道怎样爱国,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4、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中华传統美德。
道德教育点:了解传统美德,理解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及其现实作用。
法治教育点:掌握中华传統美德。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
谢谢大家!。
第16课《诫子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情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诫子书》这篇课文,解决了文 中的重点字词,学习了文言文的语义、句意。今天这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和正反论证、 突出观点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精读课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精读课文
1.古今异义 古义:操守、品德。如“夫君子之行”。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淫慢①则不能励精② ,险躁③则不能治性④ 。
放松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①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②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③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④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从反面论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突出 “淫慢”“险躁”的危害,进而强调 了“静”的作用。“躁”与“静”形 成对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精读课文
这封家书中体现其主要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对修身、治学、惜时三个方面的论述,重点在修身。因此,体现其主 要观点的句子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在文中是顺带提及, 因此,其主要观点是“静以修身”。
精读课文
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 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 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提升了论述的效果。
第二节
预习思考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淡泊( bo ) 致远( zhi ) 淫慢( yin )
励精( lì )
险躁( zào ) 穷庐( lu )
人品为先《思想品德》先行
人品为先《思想品德》先行编者按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
《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就是说,教师既要给学生具体事物的认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品德。
“如果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作者从亲其师,信其道,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和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结合两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人品的优势作用,做到培养学生人品为先,《思想品德》先行,以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XX)30-0179-02 题记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但丁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学校实现教学目的,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过程。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力量,职责是教书育人,既要在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任务和高要求。
而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无疑具有优势,因为它本身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根本目的的。
《思想品德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品。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做到培养学生人品为先,《思想品德》先行。
那么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人品的优势作用,做到培养学生人品为先,《思想品德》先行呢?一、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略情感的交流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二课时(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2. 如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典型代表,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传统美德的内涵;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美德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性人物和故事。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德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一则关于传统美德的案例,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所体现的传统美德;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活动1. 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制作传统美德手抄报、撰写传统美德作文等;2. 学生分组完成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统美德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践行传统美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3. 引导学生将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2. 如何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做人以德为先(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曹淑英书写日期:2011-9-26
教学目标知道道德的含义及其特点;了解道德的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分辨遵守道德和不守道德的行为;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教学难点走近道德
教学重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布置两位学生阅读文花枝、丛飞的事迹,为讲故事做好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并搜集与道德内涵有关的资料,做好发言准备;两位学生准备讲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师生活动
引入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单元导语中的案例,设问
导入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等。
新授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做人之本?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9页单元导语中
的案例,用PPT出示问题:许振超获得成功的原
因是什么?他教给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
(2)点评学生发言,总结归纳出:许振超
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时刻不忘职业操守,这告
诉我们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为人做事之本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做
人之本?
(1)仔细阅读材料单
元导语中的案例,思考PPT
出示的问题,准备抢答。
(2)一至两位学生回
答问题。
(用PPT出示)。
(3)设问导入本节课内容:为什么说道德是为人做事之本?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4)用PPT出示第二单元和第三课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了解第二单元和第三课内容结构。
(5)板书:做人以德为先。
探究活动二:职校生言行大讨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PPT出示问题:①这些职校学生的言行“美”吗?美在何处?②说说你所就读的学校、班级,那些言行你觉得“美”,哪些言行你觉得“不美”?并要求学生将美的言行用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表演出来。
(2)点评学生的发言、表演,总结归纳出:道德并不空洞抽象,道德就蕴含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融汇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之中。
用PPT出示:道德,蕴含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融汇于生活的每一天之中。
(3)设问:究竟什么是道德?
(4)板书:走近道德。
探究活动三:道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31页正文以及第31页的“点评”内容,同时用PPT出示一副“食堂排队打饭”的漫画,呈现问题: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结合漫画说说
你对道德含义及其特点的理解。
(2)点评学生发言,总结归纳出道德的含义,用PPT出示: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将道德与法律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特点,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做到自觉律己,自觉内化道德规范。
用PPT出示道德的特点:以善恶为
(3)观看PPT,快速翻阅教材第二单元内容,理清本单元、本课内容结构。
探究活动二:职校生言行大讨论。
(1)认真阅读教材第30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细细体会这所职校学生言行举止的“美丽”之处,针对PPT出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表演。
(2)小组代表发言、表演,其他学生倾听、观看、思考。
(3)听讲、思考,做好笔记。
探究活动三:道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1)认真阅读教材第30~31页正文以及第31页的“点评”内容,针对PPT 出示的问题结合身边的正反道德现象进行思考、讨论。
判断的社会准则,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维系,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3)板书:道德是调整三大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个“→”,社会准则,非强制性的,内容会变
化。
探究活动四:不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行为面面观。
(1)用PPT出示教材第31~32页活动框
的四幅漫画,同时呈现问题:你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吗?你知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涵义、内容和要求吗?说说公民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33页正文,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用PPT出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3)请两位学生讲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和丛飞的事迹,同时用PPT出示两人图片和简介,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33页的“链接”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掌握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懂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以实际行动向道德模范学习。
用PPT出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用PPT出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共场合、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公民与公民间的道德关系,公民个人的道德要求,公民与职业、公民与社会的道德责任。
(4)由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引申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用PPT出示“八荣八耻”,播放“八荣八耻歌”,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的内容特探究活动四:不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行为面面观。
(1)观看四幅漫画,体会其中的寓意;仔细阅读教材第32页~33页正文,针对PPT出示的3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
(2)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倾听、思考,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涵义。
(3)听、看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和丛飞的事迹,阅读教材第32页~33页的“链接”内容,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思考向道德模范学什么、怎么学。
(4)看PPT呈现的“八荣八耻”的内容,听“八荣八耻”歌,振奋精神,在道德生活中自觉践行“八荣”。
(5)听讲、思考,并做好
点,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八荣”的意义。
(5)板书: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
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笔记。
巩固练习
学习评价。
用PPT出示:
简答:说说你对教材第33页龚自珍“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家之大耻”名言的理解。
小结、作业和板书设计
小结
总结归纳。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人生之路离不开道德。
做人,就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严格自律,内化规范,积极践行。
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作业布置作业。
养成训练:课本第31、32页镜头一、二、三、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