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传统行政模式,以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政务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一、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背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是指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遵循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和保护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以信息化手段,将政府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实现各种类型信息的共建共享,从而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行为。

集中政府信息资源,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是加强政府公开透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推动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

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优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对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有着重大的优势:1.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共建共享可以有效地减少政务工作中数据的重复输入和获取,提升政务服务承办方、政务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便捷性,同时加速决策的推进。

2. 推进政务公开透明。

共建共享决策过程、决策结果等政府行政信息资源,将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透明化,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公民监督和社会监督。

3. 大幅降低社会的信息获取成本。

共建共享可以有效地降低社会的信息获取成本,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合理化进程。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挑战和问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在推进的同时也还面临诸如数据共享安全风险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1. 信息安全。

数据在共享过程中可能会被泄露或者被篡改,不能完全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因此应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数据加密和完整性验证等措施。

2. 标准化问题。

不同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数据共享过程中数据的不兼容性,从而影响到资源整合和使用。

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信息安全问题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政务信息资源使用与保密协议

政务信息资源使用与保密协议

政务信息资源使用与保密协议管理方:齐齐哈尔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使用方:我部门,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与齐齐哈尔全市政务、民生相关数据归管理方所有,为规范数据使用,保证数据应用安全,防止数据泄密,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使用方必须遵守以下使用协议1、使用方获取使用的数据享有受限使用权,仅限于在工作范围内使用,不得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使用数据资源的应用系统开发公司除外)。

2、使用方对获取使用的数据不拥有复制、传播、出版、翻译成外国语言等权利,不得以商业目的使用该数据或者开发和生产产品。

数据的任何格式或复制品视同原始数据。

3、使用方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数据格式的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并需将修改、转换的情况及内容向管理方告知备案。

4、在数据使用期限内,管理方有权对使用方数据使用情况、数据存储设备管理情况、数据保密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如发现存在泄密倾向,有权责令使用方停止使用共享数据,归还数据,将再复制的数据及其衍生品全部删除。

5、在数据使用期限结束后,使用方需及时归还数据,将再复制的数据及其衍生品全部删除。

6、使用方不得使用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二、使用方必须遵守以下保密协议1、使用方必须按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确保资料安全,严防丢失泄密。

2、使用方获取使用的数据仅限用于申请使用的范围,不得挪作他用。

发表论文、报告等涉及数据内容应书面告知管理方。

三、违约责任1、使用方使用数据违反有关保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2、使用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管理方有权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因使用方使用或保管数据不当,导致知识产权纠纷或泄密事件,由使用方负全部法律责任。

四、本协议一式肆份,管理方持贰份,使用方持贰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安全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安全
( ) 府信 息安 全 的法律 、 一 政 法规 不健 全
交叉的管理方式有它的合理性 , 这种合理性就是能 保证信息安全 没有“ 安全漏缝 ” 。但是 , 我们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 , 这种管理方式中也存在 “ 条块分割 、 各 行其是 、 交叉管理 、 职责不 清” 的问题 , 这极大地影 响了我国政府 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 , 信息安全领域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统一的领导 、组织和协 调 , 因而就 出现了“ 三个和 尚没水吃” 的怪现象 , 看似齐 、
的安 全 职 能 , 由这 些 部 门对 我 国政 府 信 息 安 全 “ 分 而治之” 。实 践 证 明 , 这种 分 开 管理 , 又保 留一 定 的
迫感 、 责任感和 自觉性。 政 府信 息安全 存在 隐患


随着电子政务 的长足发展 ,网络使用不 当造成 的失泄密事件时有发生 ,信息安全问题 1益凸显 出 3 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网络信息的保护 和防御 , 但网络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
口, 自主研发投入与能力都还不足 , 因而 , 造成我 国 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设备 、 技术 、 品较少 , 产 如计算 机芯片 、 骨干路 由器 、 操作系统软件等基本 上是从 国外进 口, 且对 引进技术和设备缺乏必要 的技术改 造。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 国限制和封锁信息安全 高密度产品 , 口到我 国的信息产 品中存在安全隐 出 患。 如美 国出 口到我国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只 有 C 2级 ,在美 国国 防部 规定 的 8个 安全 级 别 之 中 处于倒数第 3 位。 ( ) 们安 全保 护 意识 薄弱 四 人 在政府机关 中, 重设备 、 轻安全 , 重应用 、 轻管理 的思想普遍存在 ,加之网络信息使用者的水平参差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作者:杨毅来源:《行政与法》2011年第12期摘要:推行电子政务是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吉林省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形象,本文以吉林省政府的相关探索实践为依据,界定了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分析了吉林省推动政府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政府组织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信息整合机制等方面对完善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吉林省中图分类号:D6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2-0013-03收稿日期:2011-09-20作者简介:杨毅(1960—),女,江苏涟水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情报学、经济法学。

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实现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保证。

吉林省始终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基础较好。

因此,在信息化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把握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律,探索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意义重大。

一、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涵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政府各部门共同创造、收集、分析、利用、传播和发送信息的系统工程,是通过政府管理手段的革新,不断改革和调整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决策方式、管理行为、运行模式、工作流程,以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政府信息资源共建,是指为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充分共享这一目标,包括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在内的社会各界,在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与其所制定的规范标准的框架下,共同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

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
LISh — u n u— a g g
( u n zo n es yo et G a gh u5 0 7 , hn ) G a gh uU i ri f pr un z o 1 0 5 C i v t s , a
Ab ta tT efs d v lp n fe h oo is f ewoka dc mp tr ce c c eeae ed v lp n f sr c : h t e eo me t c n lge t r n o ue in ea c lrtst e eo me t a ot on s h o e g v ra c . h o sr cin o - o en n eifr t ni h e ot ed v lp n — o e a c . tr n - o en n e T e c n t t fe g v ra c no mai stek yt h e eo me te g v r n e Sat g u o o n i f m ec n e t ti e sy ds u s stes aiga d tes ce y o ee g v r a c nomain r t o c p . hs sa ic se h h rn n h e rc ft — o e n eifr t . o h h n o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共享; 保密
中图分类号:2 2 G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1 2 (0 60 - 0 4 0 10 - 5 5 2 0 ) 10 4 - 3
Th h rn n e r c ft e e g v r a c n o m a i n e s a i g a d s c e y o h - o e n n e i f r t o
从 社会管 理的角度可 分为 : 政策法规信 息 、 金融 管理信

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障碍及对策

网络环境下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障碍及对策

中型 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己由实验 型阶段进入实用型阶
段, 建设数 字图书馆 已不仅仅是一些 大型或超大型图书馆 的
事, 它已成 为广大 中型 图书馆共 同追求 的 目标 在调查中已有
7 %的图书馆开发了地方 文献 1 古籍善本 . 学位论服务 。 9 但仍存在数据量偏少 , 绝大 多数的数据 量不足3 万条 ( 占数据 库 的8 %) , 7 , 最少 的仅 11 , 7 条 而且3 %已经开始馆藏文献数 6 字化建设的图书馆 中却有6 %在 数字 图书馆建设过程 中无视 6 著作权问题 , 这是极其危险的
[ y w es N t r n i n n; Iorair rsuc s on b i i n t r Ke' e d ] ewok e vr me t o rll l eo re ;J i uI n a d sai o f r o t dg t n g
在现代 社会中 , 息资源 已上升为社会 赖 以生存和发展 信
要 ] 本文分析 了网络环境 下我国信 息资源共建 与共 享的现 状及阻碍资源共享进程的几个问题, 并提 出 图书馆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 摘
加强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 [ 关键词 ] 网络环境 [ 中国舟娄号 ] G 5 23 [ 文献标识码] A
[ b t 6] T i p p ra aye h urn ia i sa d p s oe f iomain rsLc sJi!b i i A sr 1 a hs a e n l ste c r t st t n n tf s o r r t ecie o z e u o e a f o r n ul n d g
a d h ig n n s arn i Chia n t n t r vi el n . s n I h e ewo k en r te t a wela s me c n l s O prblms n i o e i te po e s o rs u ̄ l rc s | e o r s r . e o ner as rs o te te n oorr i rs u c t rn n Chia a e p t owad. a n h i Th c u t me ue lsrn h ni i rl m e c r ̄s st i i g g g f al a g n r u fr r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五篇)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五篇)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一、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中心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

组长由曾华俊主任担任。

副组长由吴先萍书记担任。

成员由各处所中层正职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吴建林同志任主任,周久顺、罗湘蜀同志为副主任,同时抽调唐雪峰等____位同志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日常运作与联络。

二、人员管理(一)重要岗位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1、对重要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接入网络的安全管理,并对上网信息进行保密检查,切实做好保密防范工作。

2、重要岗位中的涉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严格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

3、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加强网络监控,若发现计算机或网络遭到大规模的攻击,要及时向信息所网络管理人员汇报。

如发现资料泄露的情况,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及时将情况上报部门领导与中心分管领导。

4、重要岗位的重要资料要做好备份,以防止资料遗失。

5、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遵守信息储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升级杀毒软件。

6、要组织各处所加强重要岗位的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情况的监督,定期检查,提高泄密隐患发现能力和泄密事件处置能力,共同做好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

(二)人员离岗离职时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机关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有关科室应即时取消其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访问授权,收回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等相关物品。

三、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一)计算机及软件备案管理制度1、购买计算机及相关公文处理设备须由局办公室统一组织购买或接受捐赠,并由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有关信息参数登记备案后统一发放。

2、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要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技术档案,定期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备案。

3、计算机要安装正版信息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升级更新操作系统漏洞补丁与信息安全软件。

4、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

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务内容。公众需要 与政府打交道 的事情很 多, 例如 出生、 死亡 、
资源常常直接关 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水平 , 因此
加强管理 、 合理开发和 有效 共享这些资源 , 一直 是电子政府 工
婚姻 、 出入境 、 纳税 、 上学 、 工商登记 、 办理许可 申请 , 良好 的网 上信息沟通渠道会大大提高政府服务 的效 率, 节省公众 的大量
查寻政府 的工作流程 、 工作进度 , 以了解政 府对某 些事情 的 可
态度 , 决策过程经费的使用状况 , 并接收来 自公众 的批评。除了 网络信息提供 外 , 还应用其他一 些方式支持公众依 申请来取得 其有权获取的资料。 政府 的信息公众开放 系统是最重要 、 最基础 的政府信息 资 源 的共享系统。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 、 、 资料 统计数据都会利用 这~渠道免费向全社会发布 , 推动这些重要信息资料的全社会 共享 , 这也是政府 向社会信息开放的最 重要渠道。
信 息资源 的交流 、 交换 、 共享和整合 对加速我 国政府 职能的转
【 关键词 】 电子政务 政府信息资源 共享模 式 公共数
据 中 心
变、 提高行政效率 、 实现政务公开意义重大 。只有交流 、 共享 , 通 过网络把 电子政务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接起 来 , 政 府 的信息资源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的 基础平 台, 各种信息化系统整合在一起 , 让 用一个声 音说话 , 对
2 政 策研 究信 息 共 享 系统 、
将这类信息上传到面 向公众的因特 网上 , 使社会 公众能够在 网
络环境下利用这些资源 。
第二 , 只在 指定 的系统或部门之 间( 内部 ) 含 共享的信息 ,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化是一种趋势,而政务信息化则是指政府部门在服务公众、推进行政管理、加强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各种管理信息化、共享化和协同化。

但如何保障信息共享数据的安全,是政务信息共享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从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保障需要分步骤进行论述。

1. 数据加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珍稀资源。

因此,政务信息共享中,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数据加密技术则是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数据加密技术采用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混淆处理,使其只能被具有相应解密密钥的人所识别和掌握。

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信息中的敏感数据被未授权的人所窃取,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2. 认证授权技术认证授权技术是指通过身份认证来验证用户的身份,以确保用户在访问共享资源时,所访问的数据是合法、正确的。

同时,它还可以根据权限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进行授权,使得数据仅对授权用户可见。

认证授权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而避免非法用户的访问,从而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3. 可审计行技术政务信息共享中,可审计性是指监督和管理部门可能对系统进行审计和监管的能力。

使用可审计性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可审计性技术可以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性。

4. 物理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的物理安全技术指在设施、设备、场地及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采取物理层面上的安全保护措施。

包括防火墙、门禁、摄像头、警报系统等,从而防止任何人非法闯入或纵火等,而造成用户数据损失或泄露。

在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中,物理安全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综上所述,安全技术对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

政府部门要妥善管理和保护政务数据信息,让数据在信息化的发展中保持安全,保护人民隐私,将社会风险降到最低,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共同推进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网络强国。

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辛凯李增元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7期○辛凯李增元(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对于提升政府信息共享的速度、增加信息共享的规模、降低共享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政府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仍存在信息标准化建设不足、信息共享与信息保密的矛盾突出、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相对封闭的问题。

对此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加强信息立法,加大信息共享监督力度等多种举措,有效提升政府信息共享水平。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信息共享;信息标准化;信息保密[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7-0055-09跨部门的政府信息共享对于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这给电子政务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共享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共享改革已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仍面临着标准化建设不全面、信息保密和部门封锁等问题,笔者认为需立足于政策建设和行动者要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策,加大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一、政府信息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共享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跨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够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上发挥巨大作用。

但是,政府信息共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运作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这些因素处理不当,就会对共享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共享过程中在标准化建设、政府信息保密以及政府部门间交流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信息标准化建设存在不足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共享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根据联合国的评估,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其中标准化建设不足是导致差距的主要原因。

反映在信息共享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信息建设上缺乏统一规范,政府信息建设标准不一致。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共享与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共享与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共享与安全技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共享和安全技术成为了电子政务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

它们既是电子政务的基础,也是电子政务的保障。

一、数据共享(1)概念数据共享是指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或者不同领域之间共享信息资源的过程。

在电子政务中,数据共享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促进政府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2)影响数据共享对于电子政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方面,数据共享可以实现政务信息的整合,促进公共管理的协调和一体化。

在另一方面,数据共享可以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进政府与民间的信任度和透明度。

数据共享可以使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更加高效,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

(3)问题但是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首先,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存在。

因此,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信息的标准化、格式化和共享协议等问题,使得信息能够互通和互认。

其次,在数据共享过程中,保密和隐私保护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保留必要的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和保护信息的安全。

二、数据安全技术(1)概念数据安全技术是指在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流程,保护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在电子政务中,数据安全技术是保障公共管理、信息交换和共享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

(2)影响数据安全技术对于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保障政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保护数据和系统不受恶意软件、黑客攻击和非法入侵等威胁。

通过数据安全技术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子政务系统遭遇网络攻击的风险,有效维护政府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同时,扎实的数据安全技术也可以增加公众对于政府数据使用的信心、确保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3)问题但是,在数据安全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技术的落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未能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

影响电子政 务信 息资源共建与共 享中信息安 全的因素有 很多 , 概括 起来 , 可归纳 为两大类 : 为因素 和非人为因素 。 人 I 1 人为 因素 人为因素是 由于人 的直接行为而 破坏电 子政务 .
方 面, 术本身并不 是十全 十美 , 技 也有 局 限性 、 漏洞和 缺陷 , 如系
响电子政务信 息真实 、 完整 、 保密 、 存取 等的各种因素 。可以分 为三 个 方面 : 一是 自然 因素。影响 电子政务信 息安全的 自然 因素 主要 指 各种自然灾 害 , 如雷 电 、 水灾 、 火灾 、 台风 、 震等 , 地 这些 自然灾 害的 发生会直接威胁 到共享 系统中 的电 子 政务信 息安 全。二是 环境 因 素 。电子政务信恩 的产生 、 存取 、 传播 和利 用等 离不开 计 算机 及网
技术 等进行办 公 、 理 和 为社 会提 供各 种 公共 服 务的 一 种 治理 方 管 式 j 。电子政务信 息资源 的共享是电 子政务建设 的重 要 目标 , 是政 府信息化 的 核心 。但 在共 建与共 享过 程 中必须 首先 考 虑信 息的 安全问题 , 息安 全 已经 成为维 护 国 家安 全和 社 会稳 定 的 一个 焦 信 点。黄菊副总 理在 全国信息 安全保 障工 作 会议上 指 出: 随着世 界 。
科学技术要 求加 强信 息安 全保 障工作 。要从促进 经济 发展 、 维护 社会 稳定 、 保障 国 家安 全的 高度 , 分认 识进 一步加强 信息 安全保 障 工作 的极 端重 要性 , 充 增强
做好这项 工作的 紧迫感 、 责任感和 自觉 性,2。 L J
Co— c n t u tn n h rng — o sr c i g a d S a i
向 立 文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范文(2篇)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范文(2篇)

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范文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除信件、私人文档等纯属个人物品外,其他所有行政和医疗管理类信息及病人临床信息均归医院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部门均不得视信息为私有或部门所有。

信息的所有权与信息的发生地和录入者没有关系。

一、不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或个人均无权将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任何信息资源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院外用于任何目的。

违反本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负责人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权限要根据本规定的原则制定,由信息管理处负责解释和实施。

三、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快速、准确、完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信息的共享是双向的。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不需要共享其它部门的资源。

任何一个部门无权拒绝其它部门对本部门负责录入和管理的数据的共享,当然,这种共享必须是经过授权的、合法的。

四、各部门对信息的录入必须保证其及时、准确和完整。

五、医生有权从计算机中读取容许其处置的个体病人的全部诊疗信息并用于辅助诊疗。

不容许任何部门和个人采取任何借口和手段予以拒绝。

医生无权成批地检索病人信息,如因教学、科研确有需要,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六、医生不得不经信息发生和录入部门的同意私自将计算机中的病人信息用于科研、教学和任何公开发表的文献中。

七、对临床应用来讲,公布给全院计算机屏幕显示的病人检查、化验结果,图形、图像应当与其它介质公布的结果相一致,并且拥有同等效力。

信息的产出科室对录入并公布的计算机内的数据、结果与对其它介质公布的数据、结果负有同等责任。

八、未经医务处和主管院长批准,我院提供给病人、院外和进病案的各种检查、化验结果的正式报告仍保留现有的形式和管理制度,由医技科室签字后发出。

医生或其它任何人无权从异地计算机打印正式报告。

计算机打印的非正式报告格式应与正式报告有区别。

第三篇: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化程度低信息共享与业务系统程度低是当前长江海事局信息化发展中的主要症结,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数据接口由于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大多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普遍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

2023年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

2023年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

2023年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一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同时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制度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然而,信息资源的共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既能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又能够保护信息安全的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的原则与基本内容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开透明原则:制定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其中。

2. 合作共享原则:鼓励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权益保护原则: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资源权益,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信息资源的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共享与利用。

同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平台,为各方提供共享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 信息资源分类与标准化: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制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标准,方便不同用户的查询和共享。

3. 安全保密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安全保密的制度和机制,包括信息安全审计、防止信息泄漏的技术和制度措施、加强对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监管等。

4. 正当使用和利用机制:明确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利用规范,规定信息资源的获取、使用和传递的条件和要求,防止滥用和不当利用。

5. 信息资源共享与保密责任:明确各部门、机构和个人对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三、提升制度执行的保障措施为了保证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督,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建立制度的科学评估机制,及时对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作者:刘岩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8期[摘要]政府既拥有海量的大数据,又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信息的分析、使用与整合,进一步促进社会信息的公开、透明,使数据高效率的流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在大数据信息科技时代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问题值得去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多端口存储1 引言大数据是国家高效率治理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可运用在很多领域,如宏观经济、企业运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水平、企业营销水平等数据的回归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经济活力,提高相关数据的经济价值,最终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也渗透进入每个民众的生活中。

信息化时代又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不仅要高效率的收集数据,保证数据量的多元化,也要保障各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开放程度,促进各个职权部门信息的交换。

政府也要大力投入新型的分析系统,实现信息数据的高效分析,不仅能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还能惠及普通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大数据与政府信息资源的定义大数据顾名思义是指海量的数据,已超出了普通数据存储设备如存储器等的上限,无法通过单一的存储器进行收集、处理等。

但是大数据又不仅指海量的数据本身,它也可以引申出通过广袤的大数据,能实现数据信息资源之间的互联和分析,进一步关联到相关的技术以及服务产品等,本质上是增加了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转换成知识,知识增加智识,智识进一步分析数据,提高转化率的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政府信息资源主要是指由政府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管理和各种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的总和。

政府信息资源在实际运作中不仅包括政府收集到的各行各业的数据,也包括政府通过数据发掘与数据整合分析,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改写、归类、汇总等。

政府主导的环境下,数据实现了非常良性的关联作用以及高度的协作能力,可以最大幅度的开放、整合信息资源相关数据。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2 0年 8 0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与对策04)
摘 要: 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中至关重要 的一项。本文首先介绍 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 性, 然后分析 了阻碍政府信息资源的瓶颈 最后, 针对” 瓶颈“ 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信 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提 关键词: 信息资源; 共享; 政府 ; 面 随着 知识经 济 时代 的到来 , 通讯 技术 、 计算 机 技术 的地位 变得 务一 直停 留在政 府 上 网工程 、 子工 程 的时代 。各 部门各 自为 政 , 倡导 信 息资源 共享 , 阻碍 了某 也 越来越 重 要 。信 息 化程度 的高低 ,也 逐渐 变成 了衡 量 国家综 合竞 严重 缺乏 总体 的协 作精 神 。同时 , 些行政 主体 的私 人利 益 , 以, 为的 因素造成 信息 资源 的共享 很 所 认 争力 的重 要标 志 。 过 , 不 伴随 着 电子政 务 应用 的越 来越 多 的发 展 , 政府信 息 资源共 享 的 问题 也 目益 突 出。 目前 ,我 国存在 着大 量 的 难 推进 。 ( ) 息 资源 管理 缺乏 统。。 和部 署 二 信 。 规划 信 息资源 的孤 岛 , 据重 叠与 数据 冲 突一 直阻 碍着 我 国电子 政务 数 现 今 国家各 级 政府 电子 政务 的低 水平 重 复建设 皆很严 重 , 标 向更高 的方 向发展 。 因此 , 府信 息 资源共 享 的研 究对 我 国子政 政 准不 一 , 费政 府 的成 本。建 设 的水平 良莠不 一 。但 是却 大都模 浪 务 的建设 与发 展有着 重 大 的意 义。 式 化 ,缺乏 各 自的特 色及 真实 性 。浮于 表 面的 建设远 远多 于有质 政 府信 息资 源 的内涵 统 政 府信 息资源 , 字面 上理解 , 是 电子政 务活 动 中所 涉 及到 量 的 电子政 务建 设 。电子 政 务应 是一个 顶层 部 署 , 一规划 的工 从 就 的信 息资源 ,包 括广 义和狭 义 的概 念 。广义 上 的信 息资源 指对 政 程 。国家及 各省份 、 市都 应有 一 个全 局的 统筹规 划 , 各 打破 条块 分 严 并搞 好各 数据库 府 活动 产 生影 响的 一切信 息 资源 的总 称 ,是 以政 务信 息 为核 心的 割 和部 门隔 阂 , 格按 照统 一的标 准 构建数 据库 , 各类信 息活动 要 素 ( 务信 息 、 息技 术 、 政 信 信息 生产 者、 息设 备设 之 间 的协 同管理 。 信 施 、 息活 动经 费等 ) 信 的集 合 。 ( ) 义的信 息 资源指 的是 电子发 1狭 ( ) 息资 源管 理 的法律 法制 法 规滞后 三 信 文、 电子会议 、 视频 会 议资料 、 电子 图书 、 带等 一 系列 电予政 务活 磁 我 国关 于 电子政 务 的法律 法规 还不 健全 , 政府 信 息化缺 乏基 动 的数 据和 资源 。 本 法律 和制 度保 障 。世界 主要 的发 达 国家 ,都制 定或修 改 了一系 二 、 府信息 资 源共 享 的意义 政 列 法律 、法规 以完 善本 国的 电子政 务建 设 。电子政 务 建设要 求政 ( 降低政 府成 本 , 高 政府 工作 效率 一) 提 务 具有 公开 性 , 我 国并 没有对 此给 予法 律 上的保 护 与支持 。使 而 政 府信 息资 源 分散在 各个 部 门所 有 , 些掌 握重 要信 息 资源 得 现在 电子政 务 的建设 各 自为政 , 一 没有 一个 统一 的规划 和部署 。 只 的部 门 由于诸 多 因素 的考虑 , 愿分享 其 资源 , 不 导致其 他 部 门不得 有 加强 法律法 规 的完善 , 能使 电子政 务具 有公 开性 、 才 安全性和 合 已只能 耗 费时间 、 人力 等因 素去 开辟新 的 资源 , 不仅仅 使政 府 的工 法 性 。加强 相关法 律 的建立 , 破认 为造 成 的信息 资源 共享 的壁 打 作 成本 大幅 提高 , 费 了时 间, 浪 降低 了政 府 的工 作效 率 。同时 , 也 垒 , 才能 促进 信 息资源 共享 良好 的循 环 、 发展 。 降低 了政府 为人 民工 作 的质量 。如 果 能够 实现政 府 资源共 享 ,部 四、 加强 政府 对信 息资 源共 享 的对策 研 究 门之 间不会 再进行 着 低水 平 的重复 建 设 , 据冲 突 的 问题 会大 量 数 ( ) 强行政 主体 意 识 一 加 减 少 , 不仅 利于 公务 员 高效 的工 作 , 更深 层 次来说 , 这 从 政府 可 以 政府 信息 资源 的开发 、 利用 和共 享 是 一 国家 性的综 合行 为, 个 把 更好的人力 资源投 身在 为社会和 公众提供 优质 的公共 服务上来 。 必须 加 强统一 领导 、 调发 展 。要 求对 网站 的建 设要秉 着” 协 一个 大 资 源共享 之后 , 府可 以优 化配 置 , 政 消减 了一 些 不必要 的支 出 , 又 脑和 一套 神经 ” 的原则 , 地方 和 区域性 的 网站要 在统 …部署 的前提 提 高 了工作效 率 。 下 , 好 自身 的建 设 , 证有 特色 , 要相通 。坚 决杜 绝人 为造 成 搞 保 又 ( 以人 为本 , 强公 民参 与公 共事 务 的管理 二) 增 的信 息 资源 贸 易壁 垒 , 建 以国 家为 中心 , 构 以网络 为基础 , 应用 为 政府 的 工作从 根 本一 来 说 ,是为 社会 和 公众服 务 。政府 信息 重点 , t - . 信息 资源 开发利 用 为核心 的全 面 的、 完整 的 、 系统 的、 全方位 资源 的共 享 ,也是奉 行 着为 公众 服务 的理 念 在进行 。资源共 享 目 的、 多层 次的政 府信 息 资源服 务体 系 。 的 足方便 社会 公众 参与 到 公共事 务 的建 设 中。对 于政 府来 说 , 公 ( 加强 统筹 规划 与部 门 问协作 二) 众 的参与 可 以帮助政 府收 集 民意 、 了解 民众之 需要 、 同时也丰 富 了 部 门问对信 息资源 对共 享 , 为政府 带来 诸多如节 省 开支 、 会 为 政府 的信 息量 , 反作 用 于 自身 , 务于 社会 和 公众 。而对 于社 会和 人 民谋 利等 利益 。 以 , 果想 打破 各 自为政 , 立一 个有效 的共 服 所 如 建 公众 来说 ,运用 好 自身 的公 民权 力 。政府 为社 会和 公众 提供 了 了 享 奖励 补偿 机制 , 励相 关甘 于共 享 的部 门。一 是建 立适 当的经 鼓 解政 府 的途径 ,并通 过这 些 途径 可 以把 自身 的利益 需求 反馈 给政 济 补偿 , 贵 的信息 资源 是部 r长 期对 信息 化投 入人 力 、 力 、 宝 J 物 财 府 , 政府 和 公众形 成一 个 良好 的互动 关 系 。以人 为本 , 民当家 力的成 果 , 果关 键 的数据 被资源 贫乏 的部 门所共享 , 使 人 如 必然 使部 门 作 主, 是不 能再 熟 悉的词 汇 , 只有 让 公民参 与到 其 中来 , 真正 的实 的心理 失衡 。 就需 要建 立一 个有 效 的、 当的经 济奖 励机 制 , 这 适 用 现” 以人 为本 , 高政府 为公 众服 务 的能 力” 提 。 以鼓励 部 门的共 享 行为 。二是 行政 奖励 , 在经 济补 偿 的同时 , 如果 ( ) - 拓宽 行政监 督 的渠道 同时给 予行 政 补偿 。那么 , 了共 享的积 极性 和动 力 , 息 资源共 有 信 反腐 侣廉一 直是 我 国高度 提 倡的 ,传统 的行 政体 制 中政府 的 享 的可 能性 人大增 加 工 作是 神秘 的 , 不被 社会干 公 众所 知晓 。实现 了资源 共亨之 后 , ¨ 社 ( ) 强相 关法 律法 规的 建立 三 加 会 和 公众可 以借 助多 种信 息化 的 _ 具 ,共享 那些 不再 唯政府 所拥 【 _ 总 结世界 发达 围家 的 电子政 务建 设经验 , 以得 出: 可 法律 法 有 的信 息资源 , 会 各界可 以平 等 的与 政府 ‘ 来分 享 。从 另一 等规 范性 文件 是 电子政 务发 展 的前提 条件 。 保证 电子政 务信 息 社 起 足 层 面上讲 , 政府 的 工作相 对 于传统 的体 制处 于一 种透 明化 的状态 , 资源 共享 中信 息安 全 的基本 力量 。 国耍 在认 真调 查研 究围外 制 我 这 不但 可 以为公众 丁解政府 提 供着 便利 的条 件 ,也为 社会和 公众 定信 息资 源共 享的基 础上 , 针对 本 国 国情 , 紧制 定适合 本国 的法 抓 监 督政府 的工 作提 供 了 台 。 律法 规 。首先 , 消除技 术标 准 不 同所在 成的 系统难 以兼 容 的现 应 ( 推进 国 民经 济的 发展 , 高国 家综 合竞争 力 四) 提 象 。其次 , 加强 部 门之 间的业 务沟 通与 协 作, 除信 息资源 共享 中 消 政府 信息 化 的发肥 , 必定 推动 着社 会信 息化 、 f 企、 信息 化 的发 诸 多不确 定 的因素 , 免低水 甲 币复 建设 , 避 保障 资源 共享 的实现 。 展 。随着 我 国十 六 人 、 七人 等 会议 不断 的对 电了政 务的重 视 , 十 在 参考 文献 : 电子政 务方丽 的投 入 也是每 年都 呈增 加 的趋 势 。 对信 息化 的推 在 【 何振 . 同社会 科学 出版 社【 , 0 92 1 】 中 M]2 0 . 动 下 , 必然注 晕信 息资 源 内外流通 顺 畅和有 效 利用 , 也 突 资源J [ 王德欣 . 电子政 务信 息资源 整 合与共 享[ l 2 ] 论 Il I 清报探 索, 0 7

浅谈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资源共享

浅谈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信息资源共享
决, 有些部 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 , 机构设置和行 政流程有些不 协调合理 , 办事透 明度和效率低 , 特别是在电子政务的建设 过程 中各政府 机构各 自
维普资讯
《 经济师}o 8 2o 年第 7 期
摘 要: 信息资源共享是 电子政务信息化 的 关键。在电子政务 环境 下, 国的电子政务信息 我 资源共享在建设过程 中, 因为政治与经济利益分 配失调 、 息资源管理体制 不健 全 、 信 法律 法规体 系不 完善等 因素 , 出现“ 息孤 岛” 信 息利 用率 信 、 低 、 准 不统 一 等 问题 。 对 现 存 问题 , 出 了几 标 针 提 点对策思路 , 对信 息资源进行有 效整合 , 实现 共
二 、 决现 存 问题 的对 策 思 路 解
关键词 :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共享 对策思
中图 分 类 号 :0 25 F6.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 9 42 0 )7 0 9 0 1 4 4 1 (0 80 — 2 — 2 0
信息已经成为推进 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 的基础 性资源 和战略性生 产要 素。为了迎接信息社会 的挑战 , 世界各国正积极 发展 国家信息基础 设施 , 致力于政府信息化 , 利用信息技术 改革政府 , 构建 电子政府 , 借助 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 - 信息资源共享是 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 建共享 是一项 在电子政府 环境下政府创造 、 收集 、 分析 、 利用 、 传播 和发 送信息 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利用先进 的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劳动 , 而 且是通过政府 管理手段 的革新 , 不断对政府职 能 、 组织结构 、 策方式 、 决 管理行为 、 运行模式 、 工作流程等进行相应 的改革和调整 , 促进政府管理 方式的变革 , 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管理 的水平 。 当前我 国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 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大致经历 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 建设 阶段 , 主要解决办公 自动化 、 文档信息化等问题。 表现形式主要集中 在基 础硬件 的购买 上; 第二个 阶段是应用系统建设 阶段 , 心 的标 志是 核 “ 金字工程 ” 数字城市” 和“ 。工商 、 税务 、 、 财政 公安等专业性 比较强 的政 府部 门开始 了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 , 现形式是 重在应用软件 系统 的购 表 买上 。 这种 电子政务建设 的特点 , 主要是靠政府的各个部 门 , 甚至强 制性 行政指令来推 动, 结果 是 , 政府垂直管理体 系的信息化水平 正在不断 提 升, 而不同垂直业 务系统的横 向业 务集成难度越来越大 。造成信息系统 以行政 、 地域等条块 分割 的“ 囱” 烟 林立现象 ,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 不能完 全释放信息化 的潜能 , 复建设 现象严重 , 能很 好地为创新 服务型政 重 不 府服务。 同时 , 中国独特的地域环境 和发展 的不平衡 , 也加剧 了电子政务 整合需 求的迫切性 。不 同地 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很大 , 同一地区的不 同政府机 构系统建设也有很大不同。 而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为 目标的 电子 政务 , 必须将信息进行共享交换 , 建立互 连互通 、 跨地 域 、 论坛

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

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
相 当有效 地 担 当起 重任 【 ) 而且 其 本 身就 是信 息 资 1 , 源 共享 活 动 的 亲 身 实 践 者 和受 益 者 。进 入 2 O世 纪 9 O年代 以后 , 着 以 因特 网为基 础 的全 球 信 息 高速 随 公 路 建设 的 全 面铺 开 ,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开 始 进 人 政 引人 注 目的发展 阶 段 , 府 上 网 工 程 不 仅 推 进 了政 政 府 信 息 资源 的公 开 和 共 享 , 且 造 就 了新 型 的 电子 而
[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7 0 8 基 7 1 3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信 息 ) 。从 信 息 资 源共 享 和 保 密 的 特 点 与 要 求 等
来 看 , 府 信息 资 源 主要 包 括 以下 四种类 型 : 可 以 政 ①
府 组织 的信 息 资 源 而 言 的 。相 关 研 究 表 明 , 府 不 政 保 密 两个 因素 。
1 政府 信 息 资源 类型 分 析
仅 有效 地 促 进 和保 护 了工 商 企业 以及 其 他非 政 府组 织 的信 息 资 源共 享 活 动 ( 如在 市 场 失 灵 时 常 常 能 例
作 的当 务之 急 。
政 府信 息 资 源 类 型 很 多 , 进 行 多 种 划 分 。按 可 内容 划 分 , 分 为 政 府 信 息 ( 报 ) 军 事 信 息 ( 可 情 、 情 报) 科 技信 息 、 济 信 息 、 化 信 息 ; 信 息 运 行 状 、 经 文 按 态划 分 , 分 为连 续 性 信 息 、 隔 性 信 息 、 规 性 信 可 间 常 息 和突 发 性信 息 ; 按信 息 表 现 形式 划 分 , 分 为语 音 可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机制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机制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机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社会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面对网络舆情的冲击与挑战,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需要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网络舆情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治理。

I. 合作机制的重要性网络舆情对社会治理和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的合作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这种合作机制有助于传媒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统一的声音和程序,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的各类问题和挑战。

II. 合作机制的必要条件(一)信息共享与协作1.1 信息共享平台传媒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实时共享网络舆情信息、事件分析和评估数据,促进双方的信息协同和分析。

1.2 手段与渠道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政府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并与传媒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

传媒机构则可以通过对政府政策的深入解读,提供专业和准确的舆论分析。

(二)制定共同的舆情处理流程2.1 定期会商机制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可以定期召开研讨和协商会议,就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和应对策略展开讨论,形成合力和共识。

2.2 快速响应机制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双方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紧密协作,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置方案。

(三)建立舆情引导机制3.1 舆情研判专家团队传媒机构与政府部门应共同组建舆情研判团队,包括舆情分析专家、媒体人士和政策专家等,以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制定应对策略。

3.2 舆情引导与宣传双方应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与宣传,共同发声,回应社会关切,保持良好的舆论导向。

III. 合作机制的优势和挑战(一)合作机制的优势4.1 综合资源优势传媒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使得双方能够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4.2 舆论引导的合力合作机制能够确保舆论引导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阻止网络谣言的传播,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云计算安全技术对政府行业的意义与挑战

云计算安全技术对政府行业的意义与挑战

云计算安全技术对政府行业的意义与挑战云计算安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政府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信息化浪潮下,政府行业面临着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和存储、隐私安全和信息保密等挑战。

云计算安全技术的应用,为政府行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意义与挑战两个方面来探讨云计算安全技术在政府行业中的重要性。

一、意义1. 数据安全保护政府行业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包括财务、人事、医疗等各类敏感信息。

如何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成为政府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计算安全技术可以提供数据的备份、加密、溯源等安全措施,有效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通过云计算安全技术,政府可以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确保政府和公民的隐私安全。

2. 资源共享与节约政府行业需要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需要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非常庞大。

传统的服务器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容和自动分配资源。

通过云计算安全技术的支持,政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3. 灾备和容灾保障政府行业有着严格的应急处理和数据安全要求。

面对自然灾害、人为失误等突发事件,政府需要有强大的灾备和容灾能力。

云计算安全技术提供了高可用性、自动备份和数据冗余等特性,能够在发生意外时及时恢复系统,并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

政府通过云计算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政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

二、挑战1. 安全风险云计算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特性,使得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政府行业在使用云计算技术时,需要面对数据隐私泄露、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多种安全威胁。

政府需要通过加强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

2. 法律合规和监管政府行业在云计算应用中需要满足法律的合规要求,并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发表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查先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摘要] 本文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问题,并进一步对其平台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保密平台[中图分类号] G 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types, sharing and secrec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designs the platform.[Key wor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Secrecy Platform.政府信息资源是相对于工商企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信息资源而言的。

相关研究表明,政府不仅有效地促进和保护了工商企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例如在市场失灵时常常能相当有效地担当起重任[ 1 ]),而且其本身就是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亲身实践者和受益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铺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开始进入引人注目的发展阶段,政府上网工程不仅推进了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而且造就了新型的电子政府,从而使传统的政府工作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电子政府建设的目的在于使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保证各个政府机构都能有效地履行各自的职责。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要使政府信息资源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成为体现政府效能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必须大力提倡在网络环境下共享政府信息资源。

在强调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密问题。

从表面上看,共享与保密是一对矛盾,但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共享是为了让公众享用政府信息资源和接受公众的舆论监督,保密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排除障碍,以确保特定对象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对政府行为的及时监督。

在网络环境下,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府平台应当充分考虑共享与保密两个因素。

1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由于这些资源常常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因此,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共享这些资源一直是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府工作的当务[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173018)。

之急。

政府信息资源类型很多,例如按内容划分,包括政治信息(情报)、军事信息(情报)、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包括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包括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图形/图像信息;按信息传递方向和特点划分,包括上情下达类信息(如政府宣传性信息)、下情上传类信息(如公众反馈性信息)、横向沟通类信息(如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交流性信息)等。

从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的特点与要求来看,政府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可以完全对社会公开的信息,如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等。

IT界曾经议论得相当红火的政府上网工程,主要是指将这类信息上传到面向公众的因特网上,使社会公众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这些资源。

(2)只在指定的系统或部门之间(含内部)共享的信息,如在财政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外联网上流通的信息。

(3)只在本系统或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如内部会议纪要等。

这类信息一般可在某一系统或部门的内联网上流通。

(4)只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个体开放的信息,如有关国防部署、尖端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秘密谈话或行动计划等绝密信息在解密之前都属于此类信息。

这类信息一般有很高的密级规定、传播范围也极其有限,一般不将其投入各种类型的网络(包括局域网),以防被人截取或篡改。

在上述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中,各级政府机构是当之无愧的信息搜集者、生产者和发布者。

例如,在美国,绝大部分政府信息资源是由联邦政府搜集、生产和发布的,数百个联邦政府机构(如普查局、经济分析局、劳工统计中心、教育统计中心、医疗保健统计中心等)拥有信息资源搜集、统计和调查的职能。

[ 2 ]这些信息主要通过其Web站点在网络环境下发布(也包括一部分非网络环境下的印刷品形式)。

2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公开在排除技术和人为约束(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约束)的条件下,信息资源是可以共享的。

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内部相关人员和外部公众在合法的前提下享用同一信息时,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也就是说,某人对某信息资源内容的控制并不以他人减少或失去该资源内容的控制机会为前提。

例如,当政府机构将政策法规信息通过因特网布告天下时,某因特网用户从网上看到的政策法规条文的信息量不会因为其他用户的已经看到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对将要看这些条文的另外一些用户产生影响。

[ 3 ]各级政府机构大力推进内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以便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在政务沟通和决策支持中的重要作用。

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它在充分重视个体潜力展现的同时,特别强调鼓励合作,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冲突。

例如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掌握了3000多个政府信息数据库,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库分别归属不同的政府机构所有,没有投入互联网络,而且有不少库因其拥有单位缺乏开发利用条件而成为死库。

通过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使这些库“活”起来,从而产生更加有效率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资源共享并不意味着大家都坐享其成,而只是提供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每个政府机构及其内部相关人员都能有机会在吸收其他政府机构及其内部相关人员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发掘个体的潜力,进行新一轮的知识开拓和创新,同时也使公众和政府之间有一个相互了解与信息沟通的机会。

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政府信息资源的客观、公正和尽可能充分的公开。

公开政府信息的做法由来已久,早在1776年,瑞典就颁布了《出版自由法》,此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宣言或准则,如美国的《行政公开法案》、《在阳光下的政府法》、《美国的公共信息准则》、《信息自由法》和《文书工作缩减法》,加拿大的《国家图书馆法案》、《信息获取法》和《政府信息交流政策》,法国的《信息科学归档文件卡片与自由法》,OECD的《跨国数据流宣言》等,[ 4 ]以确保公众和政府双方的利益均不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例如,由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全国委员会提供并得到通过的《美国的公共信息准则》提出了以下8条公共信息准则[ 5 ]:(1)公众有权获取公共信息。

(2)联邦政府应确保公共信息在任何形式下的完整性和良好的保存环境。

(3)联邦政府应确保公共信息的传播、再生产和再分配。

(4)联邦政府应保护使用或要求提供信息的人员的隐私权,也应保护那些在政府记录中有个人信息的人的隐私权。

(5)联邦政府应确保获取公共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无论民间部门还是政府机构都应如此。

(6)联邦政府不应该允许随意乱收费,以妨碍公众获取公共信息。

(7)联邦政府应保证提供有关政府信息容易使用的信息,对于各种形式的信息,都能以单一的索引查询。

(8)无论信息利用者居住在何地及在何地工作,联邦政府都应保证他们通过全国信息网络和像出借政府出版物的图书馆那样的程序获取公共信息。

按照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全国委员会的声明,该准则所适用的公共信息就是为美国联邦政府生产、编辑或维护的信息。

这些信息为公众所信赖的政府所拥有,但同时也是属于公众的,因此政府有义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这些信息,以让公众共享。

美国《信息自由法》和《文书工作缩减法》也做出了类似相应的规定,指出:凡是赋予信息收集代码的信息,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一律向社会发布。

据了解,目前美国许多政府机构都建立了“政府信息分布索引系统”,负责政府信息的导航工作。

实行政府信息资源公开,对促进资源共享、履行政府义务、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是有积极意义的。

3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密对政府信息资源采取保密措施的必要性在于政府机构通常珍藏了大量的具有一定密级要求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不适当公开常常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如危及国家安全或政党利益、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引起社会恐慌等。

正因如此,即使是在一个强调政务公开的民主和法制国家里,政府也从来没有放松过信息的保密问题。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设立了行使保密职责和对泄密、窃密等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国家保密局、安全部、公安部等类似机构。

例如建于195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简称NSA)就是美国政府的官方安全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监听和破译所有对本国信息安全有价值的外国通信,以及加强本国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密。

政府信息资源的保密级别一般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不论何种级别,其实质都是国家法律保护下的一种信息资源垄断措施。

按照各国法律的规定,信息资源的保密是有时间、范围限制的。

在保密期限内,如同专利权一样,任何人越权占有、使用和处分政府信息,都会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在超过保密期限后,政府机构有责任将其解密,并向社会公开。

如美国许多政府机构都依照法律规定设置了政府信息解密办公室,负责将超过保密期限的机密信息解密和对外界公布。

我国相关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如199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19条明文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 6 ]当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保密。

关于这一点,美国在1974年修订的《信息自由法》曾列出了9类不适合向公众公开或者说应进行适度保密的信息,即:(1)国防或外交政策;(2)行政机关内部的人事规定或惯例;(3)其他法律规定适用例外的信息;(4)商业及金融信息;(5)政府机关内部的备忘录或信函;(6)个人隐私;(7)执行部门的调查文件记录;(8)关于金融机构的报告书;(9)包括与油井有关的地图等地质学或地球物理学信息和数据。

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国家保密局在1998年2月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中还规定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递的信息。

这里的信息,主要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国家秘密,是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