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王巨才作品精选精练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举芳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举芳作品精选精练

王举芳作品精选精练母亲的小木匣王举芳母亲说:“小木匣的锁坏了,你给我换一个吧。

"我接过母亲手中那把带着岁月锈迹的锁说:“行,下班后我去修锁匠那里看看。

”还没下班,接到多日未见的同学电话,说他来出差,想见面聊聊。

我想锁早一天买晚一天买没事儿,下班后便拉着同学一起吃晚饭。

吃完饭还没到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让我明天出差一周。

出差回来,妻小声对我说:“咱妈那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啊?”“咱妈能有啥宝贝?”“整天走着坐着都抱着那个木匣子,仿佛里面有天大的秘密。

”妻努努嘴示意我,“喏,你看,睡觉都抱在怀里呢。

"我望向坐在躺椅上睡着的母亲,果然,她的双手妥帖地把小木匣搂在胸前。

这个小木匣是外公做的。

外公是个木匠,那年有人拿了木材给外公,请他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两个柜子。

柜子做完,外公用下脚料做了这个小巧玲珑的木匣。

外公虽是木匠。

但外婆是个病身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吃喝,没有余钱给就要出嫁的母亲买木材做嫁妆,小木匣成了母亲唯一的陪嫁。

母亲欢喜地抱着空空的小木匣走出外公的家,进了奶奶家的老宅子,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记忆中,母亲总把小木匣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面的小铜锁一直是锁着的。

少年的我对小木匣充满了幻想与好奇,终于趁母亲不在家,用锤子把小铜锁砸开,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木匣,里面除了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儿,什么也没有。

母亲回家后很生气,一把拉过我,摁在床边,照着我的屁股啪啪狠劲儿打,边打边说:“让你起邪心。

今天不让你长记性,以后你也会对别人的东西起邪心。

人,不能对别人的东西起歪心和邪心,你知道不知道?你说你记住了没……”那顿打啊,我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好长时间都得趴着睡觉。

小木匣也不总是空空的。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女孩喜欢书和苹果,我想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赢得女孩的芳心。

母亲拿出小木匣,拿来两个红红圆圆的苹果洗净、擦干放进去。

把我给女孩买的书放在苹果上面。

十几天后打开小木匣,里面的书散发着淡淡的苹果香。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0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9分)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

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不是少数作品的特例。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试题(27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试题(27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影戏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公认的观点。

一般把汉代方士设帐弄影招魂,视为影戏的肇始,李少翁为汉武帝早逝的宠姬招魂就是一例。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是影戏的滥觞期。

当时影戏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

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度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介绍了影戏制作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装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

”宋代都城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戏之类的表演。

宋代影戏相当繁荣表现在出现了专门制作镂刻影人的艺人。

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

“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

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之乐。

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影戏也被传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又辗转传入土耳其、希腊等国家,至今希腊和土耳其称影戏为“中国皮影”。

明代影戏在民间广泛流传,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也受到文人欣赏。

《剪灯新语》作者瞿佑有《影戏》诗一首,诗中描写影戏的情景,结句说“线索重看傀儡喜”,由此可知明代有称影人为傀儡的习惯,正如近代有人称“皮影”为“平面傀儡”一样。

经过明代二百多年的发展,至清代,中国皮影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时期,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熟和繁荣局面。

其一,流传全国,形成了七大影系,北到黑龙江,南至广东、海南,西至青海、甘肃,几乎是遍布城乡,处处皆有影戏,而且酬神祭社、节庆娱乐,具有多种功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开岭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开岭作品精选精练

王开岭作品精选精练丢失的脚步王开岭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

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

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北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秤、视自己为棋子了。

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嗵”激起的那种。

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这是一盘谁也下不完的棋。

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乱移动。

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

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

据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

”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驰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性。

城市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

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3小时,那是一种天天出差的感觉。

一家伙恶狠狠道:“天天三小时!三小时!他妈的……”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

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堵、挤、抢、操、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不断骂娘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

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

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尊严。

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几十米天蜇,最后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跋涉了几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论述类文本阅读2 打印带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2论述类文本阅读2 打印带解析版

专题限时集训(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限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74364003】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

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

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

但是我们用心理学做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象出大概。

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

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读懂,“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

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

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

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

每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

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

艺术不同于哲学,它最忌讳抽象。

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就是把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诗的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

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

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

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

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王巨才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王巨才作品精选精练

王巨才作品精选精练芦草之思王巨才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

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

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

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

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2020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限时训练: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限时训练: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专题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成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无不体现出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中国士人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秦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

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

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瓷器、丝绸、刺绣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百姓日常生活中见文化之道,形成传统审美品位的沃土根基。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陈所巨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陈所巨作品精选精练

陈所巨作品精选精练庄子的草帽陈所巨庄子在濠上观鱼,正是初夏,阳光强烈,他戴着一顶宽边的草帽。

他那顶草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是两淮平原上农人们惯常戴的那种金黄色的麦秸草帽,而是青色的,由蒲草编成的,显得格外的招眼和时髦。

他的朋友惠子也戴着草帽,是很平常的那种。

他们俩相互看了一眼,都笑了笑,相互也都明白对方笑的含义:庄子想说他的朋友像个稻草人,惠子觉得庄子像只刚从草丛中钻出来的绿冠草鸡。

接着他们就看那濠中的鱼,看得很投入,庄子情不自禁地说:哎呀,鱼真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看了惠子一眼,说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庄子和他的朋友都是极为散淡的人,他们压根儿没想倒,就是那几句简单的对话,竟然在几千年后,还被人们背诵,作为构筑他们思想框架的主要材料。

要是他们知道了,肯定会大笑不止。

就庄子这个人而言,应该留下来的倒不是只言片语的对话和杂感,而是那顶青青的蒲草编的草帽。

因为他真正的思想在那上面,在每一根蒲草的纤维上面。

庄子喜欢躺在草地上睡觉,尤其是在容易惹人困倦的夏天。

他放松自己,仰面向天地躺着,将草帽罩在脸上,舒坦而惬意。

他听得见泥土的声音,草的声音,炊烟的声音,狗和女人的声音,以及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发出的微弱的声音。

他闻得见天的气味,云的气味,泥土和草丛中看不见的虫子的气味和南风从淮河带来的水的气味。

这些声音和气味缓缓地带着他进入梦乡。

他的梦很茂盛,像那些茂盛的野草。

庄周梦蝶就是这时候的产物,野草一样的产物。

一个象征的童话,一片错乱的思想的树林,一只真正的比车轮还大的蝴蝶,让人们吃惊,也把庄子弄糊涂了。

但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沉得住气,糊涂就糊涂吧,糊涂总比不糊涂好。

正是那个糊涂的梦让他名声大震,成为贯穿历史的思想界的明星。

而历史和人们并不知道,那个梦正是随着他的鼾声,留在那顶蒲草帽上的。

睡醒之后,庄子什么都不记得,回到家里,才发现有个梦黏在草帽上,他便将那梦收拾,刻写在竹简上。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广东惠来一中、揭东一中2020届高三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多数出版社一直重视“塑造品牌”,进行“品牌化经营”。

业界流行“睹书思社”的说法,美国著名出版家史密斯·贝利说:“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

”可见,那些能让出版社出名,进而引发读者“睹书思社”的书,就是那些能够体现出版社品位的特色品牌书。

品牌图书可谓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强社之本、优社之本。

一个出版社如果没有品牌产品,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事实上,品牌图书不是专家们投票评出来的,更不是出版社刻意贴标签自封的,而是在图书市场中形成的,是通过时间隧道过滤、积淀的结果,是读者心中的口碑。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但凡称得上是强社和名社的,都有品牌图书作支撑、作招牌、作标志。

商务印书馆以出版工具书和学术名著在国内出版界独占鳌头,赢得“工具书王国”和“学术出版重镇”的美誉。

《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全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这两本品牌工具书给商务印书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早年推出的“万有文库”也是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图书。

这些承载大国深厚文化和世界进步思想的招牌书、品牌书铸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历史荣光。

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策划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明确定位于国内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性著作。

追求的境界是只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

他们以推动学术进步为目的,严格评选,鼓励创新,提倡开放。

“书比人长寿。

”这是出版界的一句箴言。

当代编辑理应有这种追求。

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量的平庸之作充斥市场,有的甚至是垃圾书。

何以出现这种让人汗颜、担忧的局面?原因虽多,但编校人员缺乏工匠精神是一个重要因素。

何为工匠精神?就是止于至善、精益求精、执着专一,着力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

将这种精神融于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就是要对文字抱有敬畏之心,如履薄冰,始终坚守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在把握文化品质、思想内涵、学术价值、语句规范、知识准确等方面,力求做到字斟句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推敲,精准定位。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鲁彦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王鲁彦作品精选精练

王鲁彦作品精选精练陈老奶王鲁彦天阴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一天,二儿子出去当兵了。

在从前,当兵是升官发财的捷径,但现在不同,稍有知识的人都是抱着为救国而牺牲的目的去的,二儿子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没有谁晓得陈老奶的内心起了怎样的震动。

第二天,她没有起床,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说,即使是顶心痛的孙子,都引不起她的兴趣。

她的脸上没有泪痕,也没有悲苦,只是浮上了一层冷漠的光。

这样地一直躺了两天后,她忽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她的心也好像平静了,她像是把一切都忘记了。

她现在也爱说话,脸上也常有点笑容。

在过去五六年中,许多事情她都依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意见,自己很少拿主意,她用全副精神管着二儿子。

但是现在,她又变为这一家的主人了。

不论什么事,都要先得到她的同意。

她好像一个懈怠了数年的舵夫,经过这次打击,终于又挺身出来紧握着船舵,负起了一切责任。

她的大儿子现在完全代替了二儿子的地位,连穿衣吃饭也要受她管束。

她最反对烟酒赌,可大儿子恰恰喜欢喝几口,有时也打打牌。

他是一个商人,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做账房,算是个体面的人,无论怎样都戒不了酒和赌,许多交易往往就在喝酒打牌时谈妥了。

然每当他违了禁,陈老奶总是气愤地说:“你——?”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二儿子身上,她准会爆炸起来,迸发出各种咒骂的语句,但现在,她好像绝对禁忌着什么。

只是,这简短的一个字里,可以听出她复杂的情感来。

不过在她的管理下,这个家并不因为少了一个年轻人就显出颓唐的气象,它反而如同一条张满了风帆的船,在激流中前进。

但是不幸,二儿子出门才半年,陈老奶又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一个晚上,大儿子喝得微醺回来,挨了她一顿埋怨,第二天就起不了床了。

他发着很高的热,两颊特别红,不时咳呛着,医生说洒入了肺。

服了几天药,却愈见严重,到后来竞不认识人了。

她像犯了大罪的人一样,总怀疑自己太管束了他。

她日夜守在他床边,虔心地祈祷着,又极度懊悔地一再答应他:“只要你的病快些好,想喝酒就给你买点好的。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30分钟分值: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化创意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

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

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

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

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

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

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88 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欺骗。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重文化渗透。
03 关联考点 1.侧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 2.注重考查对“高浓度信息” 的快速阅读理
解与分析把握的能力。
04 备考建议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非常稳定, 2019 年完 全 沿 用 2018 年 命 题 策 略 和 考 查 形 式。 2020 年本专题应该基本保持不变,但备考 时要做好细微变化的心理准备。
思维发展与 中 四选一
提升 中 四选一 易 四选一 思维 发 展 与 提 中 四选一 升、文化传承与 中 四选一 理解 易 四选一 思维 发 展 与 提 易 四选一 升、文化传承与 中 四选一 理解 易 四选一 思维 发 展 与 提 中 四选一 升、文化传承与 中 四选一 理解

课标全国Ⅰ

3 总计
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弄清选项与原文的意思是否一致, 进而识破命题者设置的干扰点。 那么,比对、分析什么内容呢? 如何比对呢? 具体来说,就是比对句中词语( 范围词、程度词、指 示代词等)、比对句间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 由此判断选项的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3
������������������������������������������������������������������������������������������������������������������������������������������������������������������������������������������������������������������������������������������������������������������������������������������������������������������������������������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值:36分时间: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

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高度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

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

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

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突破练2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证题)(时间:45分钟满分: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目前存世的传统契约文书,是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契约观念。

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制度沉淀。

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周礼》还记录了先秦时期使用竹木制作契约券书的方法,这些古老的契约应用于当时买卖、借贷等交易行为。

汉晋时期,人们依然以竹木制作交易券书,内容简单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订立合同的需要.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

吐鲁番和敦煌发现的纸质契约跨越了我国北朝、唐和五代时期,记录了近600年间买卖、借贷、租佃等丰富的契约行为。

历史还记载,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

尽管我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但契约制度并不缺乏。

仅从文献记载看,传统契约制度包括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方面。

法律方面,唐代及其后各代法典对不同类别契约所需要满足的交易条件都有明确规定。

社会习惯方面,历代官箴、乡规民约以及家法族规对传统契约制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此外,传统契约制度还直接体现在流传下来的契约文本中。

比如,由于传统契约有一套格式和内容要求,契约往往由职业或半职业的代书人书写.代书人为了方便,会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结合缔约习惯制定各种契式,并装订成册。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的士人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

再如,在缔约时,交易者会要求一并移交上手老契,并将上手老契与新订契约、纳税凭证等相关文书粘附在一起。

久而久之,一份契约可能长达数米甚至十几米。

契约越长,记录的交易越多,保留的制度信息越丰富。

这些契约文本成为我们今天了解传统契约制度的活化石。

2020高考语文课标二轮(天津专用)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课标二轮(天津专用)专题能力训练8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能力训练八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能力训练第16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巨才作品精选精练芦草之思王巨才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

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

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

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

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

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

母亲说:“你们一要都会,早不要我了。

”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

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

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⑤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

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

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

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

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

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

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

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⑥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

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

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

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

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

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

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

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

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⑨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虽然简短,却充满诗意,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家乡的芦草,也引出了下文“芦草,即芦苇”的介绍。

B.文中作者写自己得了一种“打嗝”的毛病,是为了引出关于用芦根治病的描写,从而突出芦草的价值。

C.文章第④段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对母亲端午节包粽子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D.“人是会思想的芦草”,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的这句话,由对芦草的赞美过渡到对人的赞美。

C [C项,对母亲包粽子的描写没有使用神态描写。

]2.根据第③~⑦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1)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用芦根治病有何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⑦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作者在第③段中用较多篇幅写了自己用芦根治病的经过,这是为了以实例说明芦草的功用,并突出对芦草的赞美。

回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第④~⑦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草”上。

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

[答案] (1)①以实际例子说明芦草的一部分——芦根的药用价值,令人信服。

②赞美芦草虽然平凡但功德可嘉。

(2)四个方面:①芦叶可以包粽子。

②芦秆可以编炕席。

③苇秆可以做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

④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的主题的理解。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

从标题看,本文就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

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还是赞颂“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的。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

本文是一篇咏物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

在作者笔下,“芦草”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却有用,能使家乡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而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

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

坝上的云王巨才到坝上,像猛然闯进陌生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

最惹人的,是那铺天盖地、惊心动魄的云。

大团的,如雪域高原巍峨耸峙的群峰,小些的,则像一垛垛随意堆积的棉绒。

大团小团的云,逶迤纠结,撕扯不断,威风八面地布满整个天空,让人顿生敬畏。

云是低垂的,似乎伸手便可抓到一把。

云又是静止的,半天见不到些许变幻。

太阳倒像是游动的。

当太阳躲在背后的时候,云会呈现浓淡深浅不同的状态,而当她一旦露脸,所有的云团便立刻镶上耀眼的金光,像聚焦在一万只强光灯下,轰轰烈烈,辉煌无比。

云层的上面,是湛蓝的天幕。

那蓝色,也是辽远的,深邃的,洁净神圣的,伫望之际,总有一种心底空茫,万念俱消,乃至整个人都要被融化的感觉。

这样的天空是能够让人陶醉的,感动得掉泪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蓝天白云下的塞罕坝,位于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界处,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原”。

真不敢相信大自然竟有这样神奇的灵感,把一片辽阔的原野摆布得如此周到,协调,精妙绝伦。

中心的位置自然是浩浩渺渺、波光幽幽的湖水。

从环湖小道走过,不时会有打挺的鱼儿跃出水面,挑逗人们的游兴;茂密的水草间,也会有不知名的野鸟猛地从身边腾起,像故意吓你一跳,而后带着一串悦耳的鸣声顽皮地向远处飞去。

湖的四周,是巨幅地毯般铺展开来的草甸,草是浅黄色的,上面缀满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等五颜六色的野花,像是给湖水镶了一圈璀璨的璎珞。

再远处,便是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次第排开的白桦林和油松林,那白桦和油松都像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高矮粗细全都一样,看去如同士气饱满的军阵,齐刷刷布满大小冈峦,煞是雄壮,威严。

谷底是一条小溪,泠泠有声,清澈见底。

老曲说这便是滦河的源头,为保证京津用水安全,这一带是绝对不许污染的,连种地都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小溪对面便是内蒙古地界,山坡上一排青砖红瓦的平房,老曲说那村子叫十二座连营,属克什克腾旗。

我问他家在什么地方,老曲左手一指,说就是远处沙柳树下的那几排房子,叫西连营。

问光景过得咋样,答说还行吧,你们租的这三匹马都是我的,两个月旅游旺季,少说也能收万把块钱;平常时间,房前屋后种点荞麦莜麦土豆萝卜什么的,基本够一家人吃了;也没有什么负担,两个孩子一个在湖南上大学,一个在县政府上班。

农村人要求不高,能自给自足,自由自在,也就满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