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_4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202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安排和指导。

该教材是根据最新的地理教学理论和国家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形成;•熟悉地球上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球和人类文明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球与地理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概况、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内部结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认识地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学习内容•地球的外部形态与构造•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2. 教学目标•掌握地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原理;•了解地球的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现象。

第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资源分布和利用。

1. 学习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与特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资源与资源的分类与分布规律2. 教学目标•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理解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

第三单元:人文地理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差异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章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学习地貌单元时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基础的地理知识,对于地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地貌的分类、形成机制和地理意义认识不够深入。其次,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地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地理学科分析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生动案例引入地貌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地图、遥感图像等工具,培养其地理学科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我国著名地貌景观图片,如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引发学生对地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貌景观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貌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地貌的形成原因。
5.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运用GIS软件,对某一地区地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地貌分布图,并撰写分析报告,提高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四章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一、教学目的“三圈环流”始终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现,也只能看得见,仍旧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终也是晕头转向。

因此我们打算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和规律推理力量。

二、教学思路本次试验根据试验预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现――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

在试验预备阶段,由教师事先安排好试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展加工,形成最终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终对模型进展展现,教师对模型制作中消失的问题进展点评。

三、教学预备(1)地球仪。

每个班预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试验的同时帮忙学生加深地理熟悉。

(2)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

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终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这是由于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详细强化。

(3)透亮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

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预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

材料预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四周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严寒,空气积累下沉,所以极地四周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其次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人教版(2023)】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全套教案(附课后习题)

【人教版(2023)】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全套教案(附课后习题)

【人教版(2023)】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全套教案(附课后习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地理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

2.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基本知识。

3.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

4.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

2.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1.地球构造和地壳演化的相关知识理解。

2.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1.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1.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特点和组成1.2 地球表层的变化•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因和表现•大地构造运动对地貌的影响2.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2.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地理学的定义和定位•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2 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技能•地理学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和目的•实地考察的准备和进行过程•实地考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基本知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

2.探究法:通过观察实地考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有关地理学的知识和经验。

六、教学步骤1.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演化1.1 地球的内部结构1.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的圈层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2.分组讨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特点和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1.2 地球表层的变化1.通过案例分析和视频介绍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2.分组讨论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因和表现,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表层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提供一些图片和实地考察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大地构造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2.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2.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讲解地理学的定义和定位,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 1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 4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这几种常见典型地貌类型的图片,并说出正确的判定原因。

2、能说出河流上、中、下游明显的地貌差异,以及曲流、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3、能正确解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并说出其典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难点】1.重点:辨认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并说出形成原因。

2.难点:常见典型地貌类型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遇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新课讲授(板书)一、喀斯特地貌课件展示喀斯特地貌图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貌呢,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份呢?学生回答:......师:回答正确,接下来老师来介绍一下喀斯特地貌。

(板书)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教学备课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教学备课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教学备课篇一: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节教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介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介绍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重新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增进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认知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折页,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折页,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视频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精心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自学,我们已经初步介绍地球就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并作了一个初步的介绍,我们高中阶段稳步对其并作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边线【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探讨】指导学生写作课本p2写作材料,并融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到,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见的星星存有哪些?各存有什么特点?【学生提问】略-1-【总结传授】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光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样的月亮、轮廓模糊不清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附注:1此部分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模拟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鼓励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有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4.2山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4.2山地的形成 教学设计
7、设计理念
(一)教学突出直观性。通过图片的展示,将抽象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完成学案的知识梳理。通过研究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展示图片】地球岩石圈的板块示意。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成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过渡】书页的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了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而形成断层。
【图片展示】背斜的储油构造,向斜的储水构造。
3、【提问】在什么地方打井开采石油?
【讲解】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而水的密度大,由高出向地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背斜岩层储油好,天然石油跑不了;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从受力来看,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其顶部不易下塌,且能保证正常施工安全,背斜处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便于施工,所以隧道应选在乙地—背斜处。这就是我们研究褶皱地质构造意义。
观察、思考并填写学案板块构造部分内容
思考
图片直观性强,学生容易理解。
弯曲岩层与原始岩层对比,引出褶皱这一概念
通过亲手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褶皱的形成
设置小组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通过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出研究褶皱地质构造意义

2019统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问题研究、章末综合测试及答案)

2019统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问题研究、章末综合测试及答案)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全章节教案4.1《常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A.让学生通过野外考察、视频、图像等途径辨别地貌,并描述其特点;B.让学生了解各类型地貌的分布;C.让学生掌握野外观察地貌的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课标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几种常见的地貌;二是掌握并描述其景观特征。

课标强调,地貌与“地形”概念基本通用,从成因入手划分不同的“地表形态”,如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它们的地形地貌景观特征。

针对前者,课标要求教师在处理地貌类型时,可以提及相应类型的次级地貌类型,并适当拓展形成原因,但不建议教师从成因入手构建教学体系,这取决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难度区别;针对后者,课标要求景观的描述需要对地貌景观特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进行描述,如类型、规模、色彩特征、次级地貌组合等。

本条课标是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观察、识别并描述当地的地貌;若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模型帮助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地貌。

教材分析:教材安排在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本章只有两小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而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地貌”与接下来地理2“区域发展”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

教材中没有出现“地貌”以及“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需要教师进行补充教学。

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的地形以及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列表式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这节课是第一章最后一节课的内容,在前三节学习了行星地球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学习地球的内部构造,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由内而外的了解。

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是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已经划分圈层的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2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本条标准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为宏观上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课表中的说出是了解的水平,了解地球各圈层是基础,使学生脑海中对新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

第二层是通过对地球圈层的学习,能够说出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课表中的概括是理解的水平,要求学生能自己在脑海中独立勾勒出地球圈层以及每层的特点,从而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联系人类所处的人文环境,共同组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由此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的学生还没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间概念和良好的读图能力,也没有具备地理分析的思维,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图像和视频的配合下学生也应该能较好地认识各圈层及其特点,但是对于圈层结构这个全新的内容吗,要求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并在脑中形成圈层结构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方面的举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3.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3.1教育理念: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1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教会学生将地理的现实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再一次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使学习过程更加开放,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4.1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1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地貌概念,但他们对河流地貌的认知可能还较为模糊。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具体、直观的地理现象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清晰的河流地貌知识体系。
4.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5.挑战性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项关于河流地貌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环保宣传等,形成活动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实际,注重观察和思考,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提交的作业要规范、整洁,图文并茂,字数适中。
3.利用GIS软件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河流地貌的分类和分布特征。
4.开展小组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地理环境,探讨河流地貌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强化课堂互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提问、发表见解,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河流地貌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评练习题,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GIS等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河流地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地貌的观察 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貌的观察  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导入新课]选取深受学生欢迎的手机游戏《刺激战场》选取跳伞地点作为引入,点出跳伞地点的选择与地貌的观察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的学习。

[新课教学]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的组成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读图思考】读下图,思考:2.地点的选择------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3.观察的原则------由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4.观察的顺序------视野内大的一级地貌→视野内次一级地貌→更小的局部地貌举例: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次一级地貌单元柴达木盆地→局部地貌单元柴达木盆地某地5.三级地貌的划分a.五大基本地形地貌——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展示实际景观图,解释定义。

这五大地貌基本构成了一级地貌。

活动:观察视野内大地貌,判断下图涵盖了五类基本地形中的哪几类b.次一级地貌——山岭、河谷等。

展示实际景观图,将等高线与山顶、山谷、山脊与鞍部相结合,带领学生认知次一级的地形部位。

c.更小的局地地貌——河岸、陡崖等。

6.辅助地貌观察手段——地形图、遥感影像、无人机等。

7.小结:【小组活动】:请根据所学步骤观察右图的地貌。

8.地貌观察的顺序在吃鸡战场游戏中的运用——吃鸡战场中,选择视野开阔的高处狙击,视野开阔,敌方容易暴露目标;在高处获取广阔视角狙击敌人的同时,也容易暴露自身的目标,所以需要找到树木、房屋、石头或者反斜坡作为掩体,转移的时候也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对手发现。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1.高度a.海拔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指高(或低)出海面平面的垂直距离。

b.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两地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活动思考】(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2.坡度a.坡度大小=坡度角=垂直距离水平距离b.坡度的识别常与等高线图结合起来,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地球的壮丽景观和神秘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球圈层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的纪录片,让学生们看到地球的美丽与神奇,如大气圈中的云彩、水圈中的海洋、岩石圈的高山和峡谷,以及生物圈的丰富多样性。随后,我会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景观和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圈层结构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巩固拓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圈层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地球科学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圈层关系时仍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空间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均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针对本章节内容,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需求,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地球圈层结构知识体系,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圈层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理解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内容,教师需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实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对于难点部分,则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数据分析、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引导学生逐步攻克难题。

4.1常见地貌类型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教案-【新教材】⼈教版(2019)⾼中地理必修第⼀册“地貌”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教学背景分析1.课标要求本节课依据的标准主要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先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视频、图像使学⽣感知地貌现象,在此基础上识别流⽔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四种常见的地貌类型。

其次是运⽤图像和⽂字资料,描述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

地貌类型不同,观察的内容不同,描述的主要特点也就不同。

所以,具体描述的⾓度可以由地貌景观的概念切⼊,地貌即地球⾯貌,也就是地表的形态,因此地貌景观的形态如形状、规模⾯积、地表起伏和⾊彩等成为描述的主要内容。

景观是指相对固定在地表的实体要素,由⼀定的物质构成,所以景观的主要特点离不开对其物质组成的描述。

综合来看,描述地貌主要有三个⾓度:形态、物质组成和成因。

此外,流⽔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是根据地貌的形成原因划分的,并且地貌的成因深刻地影响着各类地貌的形态和物质组成,所以描述时可根据学情适当围绕成因展开。

最后,在感知地貌形态、识别地貌类型和描述地貌特点的过程中,体会地貌景观与⼈类的关系,即地貌对⼈类活动的影响以及⼈类对各类地貌的开发利⽤;理解地貌学习的意义所在,即认识⾃然环境,尊重⾃然规律,因地制宜利⽤⾃然。

2.教学⽬标(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视频、图像,识别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常见的地貌类型。

(2)运⽤图⽂资料,描述河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

(3)通过实地观察或观看图⽚,体会常见地貌类型对⼈类活动的影响,感悟⼈类活动在⾃然地理环境中应遵循的原则。

3.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识别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描述上述四类地貌景观的特征”。

“结合野外观察或实地景观图⽚,描述上述四类地貌景观特征”是教学中的难点。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常
见地貌类型》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四章讲述地貌。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下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

地貌类型多样,千姿百态,特点各异。

人类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貌从事各种活动,一方面深受不同地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地貌留下了深刻的人类活动印迹。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常见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地貌?如何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如何在野外观察地貌?本章内容包括两节,讲述地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常见地貌的类型及特点,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示意图、图片、活动。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4章第1节教学设计第4章水的运动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探究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四、学习效果第4章 水的运动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学习目标1.识记水圈的组成,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

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不同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

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

二、必备知识(一)陆地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主要作用(1)影响自然环境⎩⎪⎨⎪⎧调节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①提供淡水资源。

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4. 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水资源。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主要特征之一。

(√)(2)陆地水体只有水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

(√)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2.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1)河流与湖泊(2)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3)河流与冰川、积雪补给水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 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河流会出 现春汛3. 注意(1)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和长江的荆江河段都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

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节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人造湖泊(水库)的防洪作用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第三章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教案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第三章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教案4

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简述南极淡水的“质”和“量”的优势,其次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简述了沙特阿拉伯的缺水原因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接着简述了南极冰山的形成,最后反思运输冰山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根据思维习惯,在教学时将教材内容调整为:先简述沙特阿拉伯的缺水现状、原因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其次简述南极淡水的“质”和“量”的优势,接着简述南极冰山的形成,最后反思运输冰山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问题研究的实质就是研究“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另外,学生对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运用所学洋流知识能够自己设计运输冰山的路线。

【教学目标】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的现状,并说明原因;运用资料,分析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南极冰山淡水资源的优势,并说明原因。

3.运用相关资料,分析运输冰山之前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哪些;运用已有的洋流相关知识,分组设计运送冰山的路线。

4. 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大量利用南极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解决沙特缺水的措施,复习已学的气候、洋流和水资源相关知识。

难点:运用已有的洋流相关知识,分组设计将南极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的路线。

【教学思路设计】在学生学习了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教材设计的研究主题,是探讨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可行性。

为了实现《问题研究》板块的设计本意,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以下的思路。

用内容达成教学目标问题研究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因此,从中就可以挖掘出许多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前,我在分析内容的前提下,决定采用以下办法实现课程目标。

(1)通过探究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的方案选择,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运送冰山的路线,提高运用洋流和风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反思毁坏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培养综合反思和批判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能否利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的问题》教学设计【课标】1.8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章水的运动章后的问题研究,用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启迪思维,学以致用。

本问题探究给出了六个部份的内容:南极冰雪现状、问题探究路径、关于沙特缺水问题的知识拓展、南极冰山形成过程知识拓展、执行冰山运输的任务、分析反思开发南极冰山的影响。

教材给出了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沙特为什么缺水,南极冰山是怎么形成的,进而引出如何将冰山运输到沙特,最后作了升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之后,将两者相结合,探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在本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运用,学生的基础相对雄厚,能够根据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设计运输南极冰山至沙特的路线图2.讨论开发利用南极冰山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溉小麦、大麦、番茄和瓜果并养殖家禽。

但是,我们的地下水水位也在不断地下降。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沙特的位置图:沙特气温降水图:【提出问题】1.分析沙特缺水的原因。

2.沙特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哪些?3.你认为沙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缺水问题,这些措施有何局限性?如果这些技术问题都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你会选择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和一条什么样的航线来运送这座冰山?(请充分考虑洋流的作用。

)冰山景观图:世界洋流图:【提出任务及要求,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绘图设计运输方案和路线】【小结学生的设计方案】运输方式:1.切割后装船运输2.加热后用管道运输3.切割后用船拖曳小冰山方案设计:路线图设计:树立合作竞争意识。

强化动手能力、信息加工能力。

分析反思【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冰山运往热带沙漠地区,以解决那里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小结学生答案并作点评】小结:1.加速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2.破坏全球水平衡3.破坏全球热量平衡,影响全球大气环流4.破坏极地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5.存在生物入侵沙特的隐患6.加速全球变暖7.存在远古病毒传播的可能讨论并形成讨论结果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初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设计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在运用地图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的学生地理的空间感、读图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是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而课本的图像是静态图,对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常在学习中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

三、设计思想本堂课的设计意图是: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教师板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则是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

授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然后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接着再探讨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学会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洋流分布的模式。

学会在等温线地图上判别寒、暖流。

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

板图导引法:在黑板上绘制世界大洲空白轮廓板图,在洋流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中,板图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分析洋流成因时,板图动态演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洋流分布模式图,让学生板图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西风漂流等,力求做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并能适时的调控课堂,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效果。

知识构建法:利用学生的已学习过的洋流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于构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能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合作学习法:针对探究的洋流的空间分布这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索中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全球性观念,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世界洋流的模式图建构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

阅读课本62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在课本《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中寻找漂流瓶的运动路线,使学生对世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界洋流分布有初步印象。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一、洋流的概念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二、洋流的性质分类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归纳探究: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读图时学生会出现方位上错误,所以在引导读图的问题设计要有明显的对比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洋流分布形成总体印象]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让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得分析整理,去伪存真。

培养学生的文字信息的归纳与判定能力通过情景读图、信息整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以致用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太平洋的洋流运动方向,完成课本62页的读图思考:⑴、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⑵、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⑶、在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2、小组讨论,并归纳洋流的运动方向,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3、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大西洋海区,画出大西洋中心为海区洋流分布。

[学情预设:课堂用的是在大西洋海区为中心的空白图,与学生课本上的地图有所不同,因此这题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板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会话、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1、2题。

此时教师板图,绘出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

采用板演的方式,在演示大平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大致的位置。

学生动态的板演大西洋海区的大洋的读图和分析提取图像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根据学生的答案来板图,有助于教师对课堂进程适时调控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环流的分布和运动,以学生实践来印证洋流的分布规律。

探究三: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学情预设: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分层次的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1、提出问题: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那里?2、教师板图: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

3、学生调板: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

4、观察东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5、教师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驱动作用,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师说明北赤道暖流的形成过程,并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北赤道暖流。

[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知识,画全球大气环境示意图。

利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寻找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

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建构洋流模式图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升华到理论。

和《大洋的环流模式图》,思考:⑴、为什么南北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方向不一样?⑵、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的运动方向和中低纬的不一样?⑶、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而形成了绕极环流?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方向和南极大陆绕极环游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知识链接:在南极大陆周围,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属极地东风流,它和西风漂流共同构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流,其中还是以西风漂流为主体。

]⑸、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

10、教师讲解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11、教师说明赤道逆流的成因;利用地图册中的图片,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密度流。

[学情预设:让学生明确洋流运动的成因往往不是单独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成因是风海流。

]探究四:洋流分布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知识创设学习新情景,南半球:____⑵、中高纬度的洋流:北半球:_____南半球:______⑶、北印度洋海区: 冬____夏____板书设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洋流的概念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的二、洋流的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三、洋流的空间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的洋流:北逆南顺2、中高纬度的洋流:北顺南无3、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四、洋流的成因盛行风为动力-----风海流温度密度差异----密度流补充海水缺失----补偿流七、教学反思:一、在以往传统教学中,讲授本课时都是先讲述洋流的概念和成因,再结合成因分析“洋流的模式图”,接着从这个一般理论去演绎和解释世界各大洋洋流分布情况,这一方法知识完整,逻辑性强,在授课时一气呵成,自我感觉良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学生反应并不好,认为比较难学,或是不知道在听什么。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入手,让学生先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利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意识导向下,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然后再探讨成因,最后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导学下,学生总能保持紧张而兴奋的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中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和自主观察与思考,学生的学习的主体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后我对学生学习感受进行调查,学生反应不错,都认为听得懂,没问题。

而对洋流的成因在处理时,系统性上相对弱化了,只突出了主要成因的教学,其它的成因则以阅读的形式来出现。

为了体现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能发展的影响,高一地理备课组对两种教学方式的学生在没有复习情况下,进命题进行了一次小测(10分后,内容见附), 以下是成绩情况:K-5(本设计来授课)K-13(传统法)8分以上人数20186分以上人数3637平均分数 6.2 6.1结果是两个班级的成绩差距不大,当然由于不是同一个教师授课,班级之间也有差异,所以可比度不大,但最起码说明了,新法授课,担心学生系统知识掌握不好是多余的。

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不顾及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新课改下,我们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于到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去,重视学习过程的思考性。

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师和调控者,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在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中,应更多的考虑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营建一种师生关系和谐的生态课堂。

二、在本设计中,我没有使用多媒体,也没有使用挂图,而是充分利用每个学生手中都有的教材和地图册,使用传统的板图,来突破洋流空间分布这一难题。

在黑板上我画出的“世界政区空图”,不但能让学生能自由的在黑板上“填图”,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地理绘图技能,更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活动,乐于读图用图,体现地理学习的特性。

还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习现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动态的表现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实时调控教学节奏,使学生能很好的体会和想象洋流的空间分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

新课程改革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资源,它要求的是教师能根据课程的内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设计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