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博取名家之说, 融会贯通前人思考的成果,逐步形成并确立其独特的唯美主义思想。唯美 主义童话是王尔德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的“以什么为美”的主要
思想及其文学作品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广平)认为王尔德的影响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美学思想上,王尔德把恶与撒谎引入美和艺术表现 的范围。王尔德提出“艺术的宗旨是展示艺术本身”,“艺术应远离现实和 超越现实”,这些观点在许多现代派作品中得到了实证。现代派作家吸收 了其反自然、反说教的主张,强调对艺术美的追求。2、创作主题上,王尔 德的作品强调艺术真实的主观性,这对现代派文学亦产生重大影响。意识 流小说家认为,真实性存在于个人的感觉、印象以及意识活动过程之中。 超现实主义热衷于表现潜意识、梦幻和疯狂的主题。表现主义则强调文
丁西林等剧作家深受他 影响,便有了不少君子 和淑女在戏台上竞逞其 巧舌。如果不限文类, 那么这一百年里,中国 作家谁最像王尔德呢? 也许,林语堂有其幽默, 而不免矜持;梁实秋同 样尖刻,但失之油滑; 钱锺书《围城》的心思 之灵慧、口角之波俏, 与王尔德真能分庭抗礼, 可是钱氏大约不会喜欢 这么比照吧。
王尔德的《莎乐美》
一九零二年,《莎乐美》在德国柏林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莎乐美 》柏林首演巨大成功的鼓舞,理查德·斯特劳斯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歌剧《莎乐 美》。
《莎乐美》只是一出两三万字的独幕剧,也是英国第一个象征主义悲剧。剧中 的莎乐美是一个象征形象:她为了德尤其有象征意义,他对唯美主义的执着追求有如莎乐美对乔 卡南的追求,而莎乐美作为朱迪亚的公主却惨遭盾击而死的结局似乎也预兆着 王尔德大悲大喜的悲剧命运。《莎乐美》虽然短小,但可算得上是王尔德戏剧 中最具张力且最完美的作品。莎乐美的故事源自《新约圣经》,莎乐美,这位 年轻的犹太公主向叔父兼继父希律王献舞,讨得父王欢心,便要求砍下她所爱 的施洗者圣约翰的头作为奖赏,如愿以偿。这个血腥的故事结合了爱情、暴力 、死亡、亵渎神圣、乱伦欲、性虐待、恋尸症,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更是 词藻华丽,极力歌颂肉体官能,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将王尔德《莎乐美》 德文译本谱成歌剧。男性艺术家始终对这个“要命的女人”的故事感兴趣,而 男人和女人都有成为莎乐美的潜在倾向。
外国名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
外国名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就以其精美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外国名家的赞誉与青睐。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外国名家都曾为中国瓷器所折服,留下了令人赞叹不已的赞美之词。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中国瓷器的赞美。
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不是金银,也不是宝石,而是瓷器。
”他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可见一斑。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所散发出的古朴典雅、艺术精湛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让人陶醉其中。
在他笔下的描述中,中国瓷器成为了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艺术品,让人无法抗拒。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对中国瓷器赞美有加。
他曾说过:“中国瓷器犹如一个神秘的宝库,蕴藏着深奥的文化和智慧。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承。
他对中国瓷器的赞誉源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了东方文明的博大与深邃。
美国著名设计师蒂芙尼也对中国瓷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她曾说过:“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艺术品,它的美丽远超越了任何浮华与繁琐。
”在她看来,中国瓷器所展现出来的神秘与典雅、简洁与细腻的风格,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学享受。
她对中国瓷器的赞美不仅来自其外在的精美工艺,更源于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艺术共鸣。
外国名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他们赞美中国瓷器的美是源自于其独特的工艺技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中国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古朴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外国名家的赞誉与青睐,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
愿中国瓷器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第二篇示例: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被誉为“瓷器之国”。
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世界各国名家的赞美。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外国名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
奥斯卡·王尔德相关资料
奥斯卡·王尔德,这个人,愿为所有真正美丽的事物流下眼泪。
却从不肯向传统的社会规范屈服。
对情感极致之美的追求是他历尽磨难锲而不舍的理想,因此,他也被传统视为丑陋邪恶的异端。
在那个充满假道学和伪君子的社会里,他选择诚实面对内心的自我,为保持唯美的尊严,不惜忍受牢狱的侮辱。
他坚信至高无上的爱情终有一日会挣脱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但,他已不及等待,一百多年前便匆匆在巴黎的一家廉价旅馆默默离开,去往那天堂里的花园。
那些曾经竭力追寻而得的爱,留给他的是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尽受世人戳指的心灵压抑,留下最美丽的诗情话语,而人生悲剧的凄美,为他写下童话故事的最后篇章。
多年以后,人们这样对他评价: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更多于维多利亚那个时代。
现在,远离了那些丑闻,岁月肯定了他最优秀的著作,他安静地来到我们面前,杰出而高大,讲着寓言和哲理,欢笑而又哭泣,如此娓娓不绝,如此风趣不俗,如此确凿不移。
”
在他安息的墓碑上,刻着:“天才和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
从中西审美文化交融的角度看王尔德
向使其 以 自己 的身体 、服 装 、家 居、谈 吐、个性 及全 部 的 生活方式来 向世 人传 递艺术 信念 ,一直受 到文 学评论 界 的
关 注 。从 注 重 他 的个 人 生 活 和 人 格 以 及 使 他 早 殒 的 同 性 恋 纠 纷 、诉 讼 、审 判 等 佚 事 的研 究 ,到 后 来 对 于 他 的 文 本 的 形 式 分 析 ,再 到 现 在 从 文 化 的 角 度 解 读 王 尔 德 ,王 尔德 研
尽 得 风 流 。 ( 葆 全 ,9 3 7 ) 庄 子 的 正 言 极 反 , 抗 世 ” 张 18 :2 。 反
、
审 美 文 化 中的 “ 确 定 性 ” 不
俗语言或 日常语 言的“ 反语 ” 同样体现 了艺术 的不确定性。 西方审美文 化中亦处 处可见 “ 不确定性 ” ,如达 ・ 芬奇 的名画 《 蒙娜 ・ 莎》 因其 捉摸不定 的微笑 而引起 观者 的 丽
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对 审美文 化极 具影 响力 的儒教 重 视 “ 中庸” 之道 ,并提 出 “ 中和 ” 的观点 ,追求 两极之 间 的中间地带——两极 交 融 ,应 用 到 艺术 手 法 上 就 是适 度 、
和谐 的美 学 理 想 ; 而 道 家 更 是 提 出 了 “ 者 ,道 之 动 ” 的 反
摘
要 :唯 美主 义代 表 人 物 王 尔德 一 直 是 评 论 界 关注 的 焦点 ,从 中西 审 美文 化 交 融 的 角度 透视 王 尔德 的 文本
及 其 矛 盾 复 杂 的 人 格 ,从 他 的 审 美 思想 出发 , 归纳 总 结 其 作 品 所 体 现 的 艺术 不 确 定 性 ,并 结 合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庄 子 的 审 美 思 想 ,进 行 比较 分 析 ,从 而 从 全 新 的视 角重 新 解 读 这 个 颠 覆 性 的 作 家。 关 键 词 :审 美 文 化 ;王 尔德 ;不 确 定 性 ; 中 图分 类 号 -I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3 0 (0 9 3— 17— 3 1 6 1— 8 X 20 )0 0 3 0
王尔德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状况探析_魏婉
收稿日期:2010-03-10;修回日期:2010-03-17作者简介:魏 婉(198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27卷第4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7月Vol.27No.4Journal of Zho ukou No rmal U niv ersity Jul.2010王尔德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状况探析魏 婉(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王尔德以戏剧和悖论闻名英国。
在中国,曾出现了两次王尔德热:第一次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第二次在20世纪末期。
五四时期,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戏剧被改编并搬上舞台;到了现代,王尔德的戏剧似乎在中国走向了衰落,而他的童话却更广泛地被接受。
这可以从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探寻其原因。
关键词:王尔德;戏剧接受;童话接受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0)04-0046-03王尔德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戏剧的低迷阶段异军突起,对英国戏剧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王尔德戏剧被介绍到中国后,在文学界引起了王尔德热潮,戏剧家们争相模仿其风格。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尔德作品在中国的命运似乎有所改变,人们记住的更多的是王尔德的童话,而非他的戏剧,这与其在英国的地位有所出入。
本文将逐一分析王尔德作品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在中国的接受程度,以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一、王尔德在西方文坛的地位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和19世纪推动戏剧发展的代表人物,王尔德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王尔德对19世纪末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在戏剧方面。
他描写上流社会的4部戏剧(5认真的重要性65理想丈夫65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65无足轻重的女人6)至今仍然具有强劲活力,是不少剧团保留的经典剧目。
长盛不衰的原因在于/他的戏剧充满活泼、机智幽默的对白以及似是而非的怪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正是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者刻意追求的效果0[1]。
名人心灵的哲学指南
名人心灵的哲学指南众所周知,名人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除了他们的专业能力,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的哲学指引。
本文将探讨几位名人的心灵哲学,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指导。
1. 奥斯卡·王尔德的“人生艺术”19世纪末,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文坛的璀璨明星。
他主张将人生视为一门艺术,强调个体应该尽可能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和美感。
这一哲学观念鼓励人们摒弃常规,勇敢地探索自我,并将创造力与生活融为一体。
王尔德的心灵哲学指引我们要追求内心的真实与美好,超越生活的琐碎与拘束。
他认为,在自我的发展中,个性与创造力应得到最大尊重和发挥。
这对每个人都是一份宝贵的指南。
2. 莫扎特的“天赋与努力”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天赋和创造力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然而,莫扎特并不只依赖于自身的天赋,他也坚信“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莫扎特的心灵哲学鼓励努力和毅力。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即使拥有极高的天赋,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创新,我们才能迈向成功之路。
这种哲学精神对无论是从事艺术还是其他领域的人们都具有启示意义。
3. 玛丽·居里的“坚定信念”作为首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是放射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她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突破了性别和社会的种种限制,为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居里的心灵哲学将我们引向信念的力量。
她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地相信自己,并为之奋斗不息,就能够战胜逆境、克服障碍,并取得成功。
居里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付诸行动,勇往直前。
4. 尼采的“超越自我”弗里德里希·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哲学观念中一个核心概念是“超人”,意味着超越个体的限制和追求伟大。
他认为个体能够通过对自我的充实和超越,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便以其精美细腻的质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于世。
许多外国作家也对中国瓷器赞赏有加,他们不仅欣赏其独特的美感,更感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作家是如何赞美中国瓷器的。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如何评价中国瓷器的。
他曾经说过:“中国的瓷器是最优雅的器物之一,它们那种玲珑剔透的纹饰和细腻的质感,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王尔德认为,中国瓷器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用具,更是一种艺术品,它蕴含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所展现出的细腻精致、华丽优雅,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法国作家雨果也曾对中国瓷器赞不绝口。
他说:“中国瓷器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它们那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巧,足以令人惊叹。
”雨果认为,中国瓷器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传承了中国人对美的执着追求。
在他看来,中国瓷器不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外国作家对中国瓷器的赞美是由衷的,他们不仅欣赏其独特的美感和精湛的工艺,更感叹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工艺技术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们承载着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瓷器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光发热,赢得更多外国作家和艺术家的青睐和赞赏。
第二篇示例:中国的瓷器自古以来以其精美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中国瓷器都赞赏有加。
外国作家也不例外,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都曾对中国瓷器赞美有加,将其视为艺术的杰作和中华文化的象征。
在西方文学中,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在他的作品中赞扬中国瓷器的美丽和精湛的工艺。
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东方想象
总第 7 5期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un l eigU iesyo hmi l eh o g ora B in nvrt f e c cn l y j i C aT o
No .2 1 .3 01 To a . tlNo 75
历和 书写 的地方 。 而且 在这 个世 纪 , 际上 还盛行 着 实
仰慕 东方 器物 的风 尚 .这 一风 尚影 响 了这一 时期 的
散 东方 的 ” 名剧作 《 温德 米尔 夫人 的 扇子 》 1 9 ) 《 (8 2 、 理想 丈 夫》 每 一位 大 诗 人 、 文 家和 哲 学 家 。他认 为 “
中国和 日本 : 审美 的乌托 邦
或 如一 颗颗 旋转 的 相形 见绌 : 或者 是低 下 负面 。 以抒 发 文学 家 的贬斥 与 或 出于情 节需 要 . 出于思 想需 要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萨 义德说 在 整个 1 9世 纪 . 方是 欧 洲人 最爱 游 东
人 在 很 多人 的笔下 , 尔德 是 一位行 为 反 常 、 性 王 个 独 特 、 言 机敏 、 想犀 利 的离 经叛道 的作家 。其 著 语 思
[ 稿 日期 ] 0 10 — 7 收 2 1- 8 2
[ 者简 介 ] 凤 晓 (9 3 )女 , 江 农林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作 史 18- , 浙
6 4
北京 化 工 大学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2 1 年 第 3期 0 1
包 含着 对 任 何 亚 洲 事 物 所 表 现 出来 的或 专 业 或 业 余 的热 情 . “ 而 亚洲 的 ” 则被 奇 妙 地 等 同 于异 国情 调 的 , 秘 的 , 奥 的 , 蓄 的 : 是 文 艺 复兴 盛 期 欧 神 深 含 这 洲 对 古 代 希 腊 和拉 丁所 爆 发 的 同一 种 热 情 向 东 方 的转 移 口 王尔 德没 有去 过 中 国 . 没有 到 过 日本 。 也 但是 在 王尔 德 的世界 里 。这 两个 国度 承 载 了他太 多 的对 艺 术 乌托邦 式 的文 化幻 想 。他 在他 的剧 作 、 短篇 小 说 、 童话 故 事 、 中他 文 艺观 点 的两 篇文 章 、 集 与朋 友们 的 书信 及 创作 中 .都 提到 了这 两个 国度及 与 此相 关 的
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及其思想内涵
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及其思想内涵引言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机智而闻名,他的戏剧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还探讨了社会道德、爱情和个人自由等主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奥斯卡·王尔德几部著名戏剧作品,并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涵。
1.《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被认为是奥斯卡·王尔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美貌的男子——道林·格雷因为对永恒美貌的追求而将自己灵魂出售给了魔鬼。
这部作品探讨了个人欲望、道德沦丧以及外貌与内心之间的对立。
2.《厄尼斯特》(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厄尼斯特》是奥斯卡·王尔德最知名的喜剧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杰克和奥斯汀以假名“厄尼斯特”来追求所爱的女士,而导致一系列误会和困惑。
这部作品揭示了社会伪善和人们对于诚实、身份认同的扭曲。
3.《海芋夫人》(Lady Windermere's Fan)《海芋夫人》是奥斯卡·王尔德另一部经典戏剧作品,它描述了女性地位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局限和婚姻中的权谋。
作者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探讨了婚姻、爱情和自由之间的冲突。
4.《山茶花》(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rnestine)《山茶花》是奥斯卡·玛德林所创作的针对中国乐器二胡演奏者靳培建悼念专场音乐会特别创作出全新音乐剧!戏剧作品为哑剧+舞蹈+音乐+有声演唱外带背景诵读。
与North Da Face北尔菲斯一同携挽靳培建,用音乐传承、载道音王的经典!这个震撼人心的大型音乐剧,并通过音乐和舞蹈,传递了爱和宽容的思想。
总结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机智赢得了读者与观众的喜爱,并且深刻地探讨了社会伦理、个体自由以及爱情等主题。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近现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变迁的过程,从早期的异国他乡的描绘到后来的主题多元化与中国自主形象的呈现。
这种变迁不仅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的变化,也与中国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
19世纪初期,中国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东方国度。
在威廉·居伊·麦克尔莫特的《中国行》和塞缪尔·泰勒·科勒律治的《陶尔洪宗教》中,中国被描绘成了一个异域他乡,充满了奇特的风俗习惯和神秘的传说。
而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中国人则被视为神秘的算命师和可怕的恶魔,与西方文化背道而驰。
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剧变和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形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马克·吐温的《威廉·塞勒斯·毛姆》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中国人开始出现作为现实与真实的人物。
王尔德描写的中国服务员杨二妹被赋予了感性和婉约的形象,与西方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种形象的呈现可以被视为对中国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赞美。
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运动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关注。
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和霍华德·法斯特的《运河之船》中,中国形象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
泰戈尔通过描写北方大陆的农民起义和道家思想,展示了中国的反对封建制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法斯特则通过描写黄河水灾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困境,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与斗争。
这些描写充满了对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运动的赞美与同情。
由于作者的立场以及时代背景的限制,这种描写也带有一定的偏见与主观性。
20世纪中期,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和中美关系的剧变再次对中国形象产生了巨大影响。
伊恩·佩里的《流星门》和理查德·耶茨的《夏之东方》等作品,将中国形象与共产主义相联系。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对比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文学体系,它们在文学内容、风格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来展示这两种文学的独特之处。
一、文学内容对比中国文学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和文化,强调情感表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诗经》等,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纠葛。
这些作品多以警示人们对社会道德伦理的关注作为核心。
相比之下,西方文学注重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等,强调个人意识和心理描写。
西方文学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体验和人性的复杂性。
二、文学风格对比中国文学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修辞的运用,借助于象征、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在深层次上体会作品的美感。
诗歌创作方面,中国文学以古体诗和近体诗最为突出,注重字词的音韵和韵律。
而西方文学的风格则更加直接和现实,注重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角色形象的刻画。
西方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直接的表达方式和强烈的冲突冲突。
三、价值观对比中国文学强调个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和担当,倡导和谐、优雅、中庸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文学更加关注个人的追求和自由,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主性。
西方文学充斥着对权力和自由的追求,如美国的"美国梦"。
这种价值观在西方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在内容、风格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文学强调情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而西方文学注重个人意识和心理描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追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通过对比和交流,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文学认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有关勤奋读书的人物事例
有关勤奋读书的人物事例
以下是一些有关勤奋读书的人物事例:
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勤奋地研究和阅读各种文学作品。
他曾经是一名医生,但在业余时间坚持读书,积极学习和思考。
他的努力使得他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而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和内容。
2. 奥斯卡·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最杰出的
剧作家之一。
他的天才和成功是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和学习来实现的。
他严格遵循每天读书一小时的习惯,广泛涉猎各种主题和文学流派,从而培养了他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文学审美。
3. 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经
典之一。
吐温是一个勤奋的读书者,他曾经说过:“我从不让
我的教育中断我的学习。
”他坚信学习是一种终身的追求,因
此他一直鼓励年轻人多读书、多学习。
4. 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是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作家之一。
在他的自传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他提到了自己如何通过勤奋读书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他坚持每天早晨读书,并不断探索各种文学作品的世界,从中受到启发和启迪。
这些人物都以他们的勤奋读书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求成为了他们
领域的杰出人物。
他们的例子鼓励着人们努力读书,不断学习和成长。
外国名人对长城的评价
外国名人对长城的评价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不仅仅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象征,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名人的目光。
他们对长城的评价,既赞美了它的壮丽和伟大,也对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表示赞赏。
以下是一些外国名人对长城的评价。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1972年访问中国,并在长城上留下了他的印象。
他在日记中写道:“站在长城上,我对它的伟大感到震撼。
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他的游记中写道:“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它是中国人民的杰作。
它不仅仅是一道巨大的防线,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在他的作品中称赞长城为“人类智慧的杰作”。
他写道:“长城是一条巨龙,它在山脉之间蜿蜒而行,守卫着中国的边界。
它的壮丽和宏伟令人惊叹,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毅力。
”德国哲学家尼采也对长城赞不绝口。
他说:“长城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毅力。
长城是一座永恒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不拔。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游记中写道:“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站在长城上,我能感受到它的庄严和力量,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些外国名人的评价充分展示了他们对长城的赞赏和敬佩。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巨大的防线,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毅力,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长城的壮丽和伟大令人叹为观止,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它的建造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结晶。
长城蜿蜒在山脉之间,守卫着中国的边界,保护着中国人民的安全。
它的存在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毅力。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线,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不拔。
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征。
长城的伟大和壮丽吸引了许多外国名人的目光。
国外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
国外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1.城南旧事:中国小城镇生活的描写,是法国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
2.洛神:美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描写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小说。
3.金陵:美国作家高尔基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描写。
4.围城:法国作家王尔德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描写。
5.清明上河图: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描写。
6.红楼梦:英国作家贾马斯·乔伊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解。
7.梦魇:澳大利亚作家科赫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描写。
8.中国的后裔:加拿大作家詹默对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社会的描写。
9.荷塘月色: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描写。
10.若水:美国作家哈尔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写。
11.梦东方: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对中国东方神秘主义的描写。
12.春夜善游·春风:法国作家福楼拜对中国春天风景的描写。
13.唐诗选译:美国作家艾略特对中国唐诗的诗意译解。
14.寒蝉:法国作家拉封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译赏。
15.蝴蝶: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
16.白鹭之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描写。
17.热气球:加拿大作家亚历山大对中国自由梦想的描写。
18.东汉长安城: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古代都市风貌的描写。
19.山水湖泊:英国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对中国自然景观的诗意描写。
20.江南春色:美国作家马尔克斯对中国江南风光的描写。
21.阿尔贝·卡缪《中国之行》22.赛珍珠《中华的大地》23.查韦斯·莫丁的《荒村》24.菲茨杰拉德的《帝国的光辉》25.彼得·海斯勒的《瓦州经营》26.安德里·马尔洛的《中国时机》27.奥尔加·卡斯策的《龙之喻》28.乔治·奥威尔的《瞧见书》29.保罗·拜廉的《红楼梦》30.苏珊·莫奎宁的《微小小孩子的最大事情》31.安东尼奥·帕尔米拉的《跑路的人》32.多丽丝·莎塞的《中国日记》33.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红宝石眼镜》34.雅克·德利洛的《在中国的印度的处女地》35.安东尼奥·多萨的《来自中国的历史上莫雷的拍卖》36.穆拉德·泰尔的《寻找覆水河》37.杰拉尔德·布洛沃斯基的《少年科技家》38.亚历山德罗·庞索利的《中国虚构》39.乔治·梅里迪斯的《米勒》40.朱利叶斯·费尔南德兹的《紫色苹果》41.纪德《中国》42.莫泊桑《中国之行》43.姜夔《巴金在中国》44.帕尔斯《中国诗歌选》45.鲍勃萨默斯《陌生的中国》46.泽米罗夫斯基《中国随笔》47.斯诺《红星照耀中国》48.罗素《中国的问题》49.奥威尔《在中国的五年》50.施耐庵《西游记》51.罗伯特·范·吉尔莱《思考中的熊猫》52.汪曾祺《袖珍中国》53.《木兰诗》54.《牡丹亭》55.《聊斋志异》56.《红楼梦》57.《傅雷家书》58.《神州漫游记》59.《许三观卖血记》60.《活着》61.《边城》- 沈从文62.《平凡的世界》- 路遥63.《封神演义》- 高阳64.《儒林外史》- 吴敬懿65.《红楼梦》- 曹雪芹66.《南京》- 余华67.《围城》- 钱钟书68.《英雄时代》-秦晖69.《中国将军》- 鲍勃·特伦伯格70.《幽默的中国》- 柯彦71.《风声》- 路明72.《魅影》- 姚谦73.《西行漫记》- 沈清衣74.《三联生活周刊》- 路遥75.《小说选刊》- 沈从文76.《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77.《李洱良集》- 李洱良78.《外交演义》- 笔家79.《乡土中国》- 罗寅80.《中国民间文学史》- 冉钢81.白色城市-米兰·昆德拉82.鼠疫-阿尔贝·加缪83.天堂与地狱-阿尔代尔法赫里84.红色的地球-巴斯特赫85.独唱团-阿哈多夫86.上海实录-雷蒙德·斯诺87.侠匹夫-艾微88.中国河-约翰·赖德89.德国记者眼中的中国-亨利·汉堡90.阳光的前面-科莱特·艾蒙91.垃圾国-中山艾比92.中国游记-保尔·茨维尔93.地心神州-威廉·霍尔94.中国的搜索-索西亚·科尔95.巨人与他的影子-维德兹·勒巴格96.颠覆的中国-索尔·克雷97.红楼记-曹雪芬98.北京法眼-吉姆·哈尔肯99.万柱宫-斯蒂芬·博利德100.中国现实的自近和自异-贾亮甫101.岳南珀斯恋歌一部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描写102.著名法国作家司汪:《老挝窥视中国》103.法国著名作家法朵:《异乡岸边的中国》104.英国作家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05.德国学者尼科尔斯《描写看中国―—文学中的文化对话》106.法国教授伯盖:《东方的万里》107.英国作家陈独秀《中国上海的妓女》108.美国老舍《长驻中国》109.俄国作家丘少更《你在中国的日子》110.哈萨克斯坦塞拉子国际交流工作组《中国情结》111.美国著名作家吉米《中国庄园》112.奥斯卡王:《我眼中的尼泊尔中国与山神》113.加拿大记者《题西逐原专中国二雄并列史·史记之中国史意义》114.俄罗斯著名导游薛幸《中国燕园:世园物语》115.澳大利亚作家拉金阿:《在冷漠之前先渗透世界:解构故宫》116.意大利作家橘:《帕莱瑟》117.英国十字军史就业:《困惑中的中国》118.西班牙报帕拉:《人人都有的想象力——访中美合拍《花样年华》编剧119.瑞典科学家《生长的源内能极限》120.法国摄影杂志《新华社教授互访花田农场蒿田赤盘为人人称道》。
外国名人对中秋节的评价
外国名人对中秋节的评价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圆与感恩。
许多外国名人对中秋节有着自己的评价,他们对中国人团聚和文化传统的重视表示赞赏。
以下是一些外国名人对中秋节的评价:1. 马克·吐温(Mark Twain):中秋节是中国文化中一次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共同欢度佳节。
我认为这种重视家庭、重视团聚的价值观非常值得赞扬。
2.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对于中国人民如何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深感钦佩。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这样的价值观是我们全球社会所需要的。
3. 老舍(Lao She):中秋节是中国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传统的庆祝方式包括欣赏明月、赏月短诗、赏月蛋糕等,这些活动让人感到温馨而舒畅。
中秋节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节日。
4. 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中秋节是一个表达家庭重要性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团聚,共享美食和故事。
我认为这种强调家庭和亲情的传统非常有价值,不应该被遗忘。
5. 爱德华·葛里高利(Edward Gregory):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庆祝丰收和感恩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以及进行各种传统活动。
我对中国人民如何传承并庆祝他们的文化传统充满敬意。
这些外国名人的评价反映了中秋节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庆祝团聚和感恩的价值观。
中秋节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节日,也是一个共享团圆和亲情的全球性节日。
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辩论辩题
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辩论辩题正方,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遗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智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它们记录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言,“历史就是人类的精神镜子。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去,从中汲取智慧,指引我们的未来发展。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埃及金字塔,它们不仅是古代建筑的杰作,更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象征。
保护这些遗产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凝聚力。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灵魂,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的根基。
”例如,中国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经济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保护这些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根基,更是我们的经济资源。
我们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
反方,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是首要任务。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上,而不是将大量资源用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首先,人类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业,如扶贫攻坚、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
如果过多地将资源用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是唯一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将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些遗产。
是否应该将文化传承作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将文化传承作为辩论辩题?正方,应该将文化传承作为辩论辩题。
观点一,文化传承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文化传承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和历史传承。
如果我们不重视文化传承,那么我们的文化将会逐渐消失,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珍惜。
观点二,文化传承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通过文化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促进文明交流和社会和谐。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只有通过文化传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社会和促进文明进步。
观点三,文化传承是激发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通过对文化的传承,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力。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传统是对过去的尊重,创新是对未来的尊重。
”只有通过文化传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激发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反方,不应该将文化传承作为辩论辩题。
观点一,文化传承是过去的事情,不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
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得非常快速,人们更加关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现代问题,而不是过去的文化传承。
过于强调文化传承可能会让人们对现代问题产生忽视,这对社会的发展不利。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过去是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做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过去文化的淡漠和忽视。
观点二,文化传承可能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和排他性。
过于强调文化传承可能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和排他性,使得人们对于其他文化产生偏见和歧视。
这对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来说是一种负面影响。
正如印度的民权领袖甘地曾经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国家的武器。
文化多元化是否应该被辩论辩题
文化多元化是否应该被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文化多元化应该被鼓励和支持,因为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文化多元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多元文化是一种财富,而不是一种负担。
”其次,文化多元化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美国作家玛雅·安吉鲁在她的著作《沉默的力量》中指出,文化多元化能够让人们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从而减少种族和宗教冲突。
最后,文化多元化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能够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反方观点:文化多元化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首先,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很容易导致矛盾和冲突。
例如,近年来欧洲各国面临的移民潮就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恐怖袭击和种族歧视等。
其次,文化多元化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隔阂,因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
例如,加拿大作家迈克尔·伯尔肯在他的著作《多元文化的悲剧》中指出,文化多元化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隔阂,从而影响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文化多元化可能会削弱国家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文化多元化既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在鼓励和支持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也要警惕文化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正如中国思想家康德所说,“多元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我们应该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优秀作家与他们的文学精神
优秀作家与他们的文学精神优秀作家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他们的作品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他们的文学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思考,这些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文学精神。
它可以描述为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文学精神不仅包括作家所叙述的故事和形象,还包括了作家的文学风格和笔触。
它代表着一种文化和价值观,是文学作品所具备的核心。
我们可以从许多优秀的作家身上找到文学精神的体现。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奥斯卡·王尔德。
他是在19世纪晚期的英国出生并成长的。
在那个时代,社会鲜有认同博取名声的骄奢淫逸的王尔德。
但是他的一生造成的影响却是深刻的。
他的散文和戏剧注重叙述他所知道的人类行为,这种简单的真实感触可以感染读者并唤起他们的共鸣。
王尔德的文学精神在于发掘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对传统价值的质疑。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讽刺、反叛和挑战的元素,这些特点让他成为了古典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安徒生的作品所展现出的文学精神。
安徒生是丹麦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童话故事流传至今,被称为“神话的模板”。
这些故事中充满了人性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的启迪。
安徒生的作品风格简明、精炼,通过简单而又富有意义的故事形式,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文学精神在于引领读者思考人生哲学,探索深层的人性。
此外,我们也要介绍福克纳这个美国作家。
他的作品以南方的风土人情为背景,通过复杂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表达出了对于普遍人性的理解。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人性和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反思。
福克纳的文学精神在于传达出一种复杂而又深入的思考方式,对人们的精神极至起着深刻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家,如居里夫人、普鲁斯特、村上春树等等。
这些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文学方式,传达出了不同的文学精神。
一些作家通过情感和道德方面的探索,表达性格和信念的变化;而另一些作家则专注于对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葛桂录刘茂生·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王尔德对庄子思想的吸纳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它标志着庄子思想与西方知识阶层开始在精神深处进行对话。
王尔德没有停留于对庄子思想的表面认同,而是心契于庄子“无为”思想这一神髓,将之运用于社会批评与文艺批评,成为一种新的思想准的。
正是依循庄子对人类文明以及社会批评的思路,王尔德自己的价值判断才变得更加清晰坚定。
关键词:王尔德唯美主义庄子哲学无为思想精神对话正如儒家学说因17、18世纪耶稣会教士的传播得以登上欧陆,道家思想也是靠他们的译介而进入西方文化圈。
不过,儒道在近二百年的西行历程中,各自的境遇却冷热甚殊。
如果说儒家学说经过耶稣会教士的倾慕推重、启蒙思想家的礼赞接纳,早已在西方思想界生根开花,成为当时构建知识、信念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则很少受到关注。
与儒家学说所受到的隆遇相比,道家智慧在一段时间里仍处于未被发现的沉寂状态,其中的缘由是颇为值得深究的。
道家原典中,老子《道德经》最早被译成欧洲语言。
1788年译成拉丁文后尚未付梓印行的《道德经》,作为献给皇家学会的礼物送至伦敦,标志着中国道家思想的欧洲之旅由此肇始。
译文将“道”译作“理”,意为神的最高理性。
法兰西学院的第一位汉学教授雷慕沙成为欧洲研究道家思想的发轫者。
他选译了《道德经》并加以评论,认为“道”的概念难以翻译,只有“逻各斯”庶几近之,包括绝对存在、理性和言词这三层意义(卜松山76)。
雷慕沙的学生和继任者儒莲于1842年完成《道德经》的第一个加注全译本。
他遵从原中文注释,将“道”译作“路”,更贴近中文本意(卜松山76)。
在道家思想的西行历程中,他的注释和翻译不失为一项出色的开拓之举。
欧洲的学界精英正是通过这个译本初步结识了道家学说,并惊讶于它的玄远深邃。
与这一学理性兴趣相伴出现的是老庄学说的大量翻译。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有关老子的翻译热。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庄子》于1889年问世。
两年之后,理雅各的《庄子》及《道德经》英译稿一同刊载于米勒主编的系列丛书《东方圣典》中,它们均为西方《庄子》接受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译本。
尽管西方接受道家的第一个高潮姗姗来迟,然而却热烈得多。
它那特有的社会批判色彩,一旦被付诸现实,它所掀起的强烈冲击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葛桂录,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英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刘茂生,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国小说。
18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19世纪后期,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在摧毁着许多传统观念的基础。
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世界观,以及建立在其上的道德观念与制度观念不断受到质疑。
在一片惶惑疑虑的气氛中,许多知识分子深感严重的精神危机,对社会现状极端不满,于是纷纷寻找各种心灵出路。
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之下,人们试图从新的思想源泉中汲取力量,以弥合社会变革带来的精神断裂。
对这一期待,王尔德在“英国的文艺复兴”(1882)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
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称作Cilia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恐怖,也可以暂时逃避世俗的选择”(27)。
在唯美主义者看来,人们的岁月都消逝在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中,生命的奥秘则在艺术之中。
而东方艺术被看作是与西方艺术相对立的艺术理想,是“美的殿堂”,是用来抨击西方艺术传统的有力武器。
正是在这理想化的东方景观的映照之下,唯美主义者的生存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向艺术和古典文明亦倾吐了强烈的心灵诉求。
古老的东方及其精美的艺术、东方式逃离尘嚣的处世哲学,便在这一诉求的召唤中顺理成章地进入他的知识视野,成为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
与东方哲人庄子的邂逅相逢并一见倾心,自然也成为情理之必然。
在唯美者心目中,艺术的纯美即是对丑陋现实的超越,心灵若流连于“美的殿堂”中,自 然可以不染尘垢。
所以王尔德的身着奇装异服,与中国花瓶、日本扇子、孔雀羽毛、向日葵、玉兰花为伍,亦无非刻意让美的氛围包裹自己,以便与世俗隔绝。
他用两个中国青瓷花瓶装饰房间,朝昔观赏,以至觉得自己越来越配不上它们的清雅了。
因为这些精致器物本身的完美结构就象征着艺术世界——一个以形式美统治生活的超现实领域。
中国瓷器的莹润幽美征服了王尔德,他看中国人的生活也无处不散发优雅的气息。
1882年,他应邀去美国巡回演讲,宣扬他的唯美主义理论,引起轰动。
在其后所作的“美国印象”一文中,王尔德提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旧金山是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
聚居着中国劳工的唐人街是我见过的最富有艺术韵味的街区。
这些古怪、忧郁的东方人,许多人会说他们下贱,他们肯定也很穷,但他们打定主意在他们身边不能有任何丑陋的东西。
在那些苦工们晚上聚集在一起吃晚饭的中国餐馆里,我发现他们用和玫瑰花瓣一样纤巧的瓷杯喝茶,而那些俗丽的宾馆给我用的陶杯足有一英寸半厚。
中国人的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是写在宣纸上的,帐目是用墨汁写出来的,漂亮得就像艺术家在扇面上蚀刻的小鸟一样。
(35)王尔德之所以偏偏对中国劳工所谓艺术化的生活兴趣盎然,因为他只注重艺术细节自身的独立性,也符合唯美主义原则。
这种对东方国家的审美化、理想化是唯美主义“为艺术19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而艺术”以及“为生活而艺术”理念的另一种表现。
因为他们从东方艺术品看到的只是线条、色彩、结构、装饰性等纯形式美。
王尔德对东方艺术的推崇也正是由于其装饰性和形式美,以及这种装饰艺术与当时现实主义艺术的对立。
在“英国的文艺复兴”里,王尔德说:我们现代骚动不宁的理性精神,是难以充分容纳艺术的审美因素,因而艺术的真正影响在我们许多人身上隐没了,只有少数人逃脱了灵魂的专制,领悟到思想不存在的最高时刻的奥秘。
这就是东方艺术正在影响我们欧洲的原因,也是一切日本艺术品的魅力的根源,当西方世界把自己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怀疑与其哀伤的精神悲剧加在艺术上时,东方总是保持着艺术最重要的形象条件。
(19)他认为东方艺术所代表的是一种“物质的美”,“一种绚丽多彩的表层”的美。
这种风格与唯美主义所倡导的“纯美”、“形式美”以及“外在的品质”等等审美理想,正好是吻合的(周小仪6)。
唯美主义运动与东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唯美主义者不仅把东方看作是神秘而遥远的国度,而且把东方想象成艺术乌托邦。
在他们的视阈里,东方国家有如人间天堂。
王尔德亦曾多次提到西方艺术的东方根源。
在题为“一本迷人的书”(1888)①的书评中,王尔德就反复提到,无论在哪里发现欧洲人历史上的装饰艺术的复兴,差不多经常是由于东方的影响和与东方民族相接触所致的。
他认为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许多漂亮的外套,都是受惠于中国艺术家那考究的装饰针线活。
其实,王尔德早就向往东方的中国文化。
牛津求学期间他喜爱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矛盾 律,以及早期希腊哲学家的对立统一思想。
这促使他对中国道家思想兴趣盎然。
因为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
王尔德对中国道家这种相反相成的观点十分推崇。
由此可见,东西方思想在他的知识视界里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着某种跨文化对话,而这正是他能够吸纳庄子思想的潜在基础。
因此,如果说以中国瓷器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契合了唯美主义对西方艺术传统的厌弃、对纯形式美的爱好;那么,当王尔德跨出艺术的疆域,涉足东方哲学发现庄子思想时,后者则为他反叛传统观念、抨击社会风尚援以为武器。
而这两者之间多少存在些微妙的关联,不妨这么说,正是古韵悠然的东方艺术为王尔德跻身西方庄学研究的堂奥启户开墉。
在19世纪后期,王尔德对庄子思想的吸纳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它标志着庄子思想与西方知识阶层开始在精神深处进行对话。
1889年,翟理斯翻译出版了《庄子:神秘主义者,道德家与社会改革家》,并评论说:“庄子虽未能说服精于算计的中国人‘无为而无不为’,但却给后代一种因其奇异的文学美而永远占有首屈一指之地位的著作”(转引自黄鸣奋113)。
王尔德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后,于1890年2月8日以“一位中国哲人”∞为题评论翟理斯译《庄子》。
在这篇评论中,王尔德的思想与庄子哲学产生共鸣,他的一些社会批评与文艺批评观念,也借此得以成形。
王尔德首先把庄子放在西方哲学传统的坐标上,在与西哲的比照·20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一一中,指认他们的相似点。
作为异质文化的接受者,认同是对话的第一步,王尔德亦不例外。
比如,他认为庄子像古希腊早期晦涩的思辨哲学家那样,信奉对立面的同一性;庄子又是柏拉图式的唯心主义者,还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认为生活的目标是消除自我意识。
因而在王尔德看来,庄子身上集中了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的几乎所有欧洲玄学或神秘主义的思想倾向。
王尔德借助于翟理斯的译本对庄子哲学的这些比附与意会,应该说还是把握住了庄子思想的要脉,如其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所独具的理想主义与神秘主义色彩。
在这篇评述中,自然流露出他对博大精深的庄子哲学的赞誉,当然,王尔德对庄子哲学的解释,又显然是以其自身所处文化境遇为依托的,不少地方实难契合庄子思想的本意④。
与诸多译介者不同,王尔德的独到之处是不停留于表面的认同,而是心契于庄子“无为”思想这一神髓,将之运用于社会批评与文学批评中,成为一种新的思想准的。
我们知道,王尔德对现实传统深恶痛绝,处身行事独立不拘。
他在唯美主义的名义下,不断抨击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状。
正因为如此,他才把对时代的灾难有痛切体会的庄子引为同道。
于是发现在博学的庄子的文字中,包含着对现代生活的最尖锐的批评。
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引起他的强烈兴趣。
王尔德大概从一些传人英国的中国工艺品如屏风、瓷器上,目睹过缺乏透视学原理的中国绘画,以及前额光秃,骑着飞龙的庄子肖像,这必定在他脑海中打下深刻印记,于是他的想像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庄子在耶稣诞生前四个世纪,他出生在黄河边,一片布满鲜花的土地上;这位了不起的哲人坐在玄想的飞龙上的图画,仍然可以在我国最受敬重的坐落在郊区的许多宅 子里,在造型简洁的茶盘和令人愉悦的屏风上找到。
拥有宅子的诚实纳税人和他的健康家庭无疑曾经嘲弄这位哲人穹隆般的前额,哂笑他脚下的风景的奇特透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