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和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05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分析1.遵循考纲,贴近教材今年试题考查的都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有利于正面引导中学教学。
第Ⅰ卷的选择题集中考查了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如酸雨和环境保护、常见气体的制取、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和电子得失、气体摩尔体积、离子方程式。
第Ⅱ卷26题考查了煅烧黄铁矿制SO2的化学方程式、Fe和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转变为Fe(OH)3的现象;27题考查对6种常见物质的鉴别;28题考查常见物质间转化关系的推断;29题考查有机化学中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的反应式的书写。
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题导向牢固掌握基础,导向学好中学教材,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杜绝不良复习资料对教学的冲击起到了积极作用。
2.难度适中,梯度明显选择题中既有十分基础的题目,如6题、7题,又有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如8题、9题、12题、13题。
其中9题出得好,类似于2003年14题,但当年那道题失之过难,得分率仅50.93%。
而今年的9题既继承了2003年14题的优点,难度又比较适中(64.08%)。
附:2003年14题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27题设问难度按(1)、(2)、(3)的顺序逐级递增,学生做第(1)、(2)小题多少能得点分,做第(3)小题时很多人就得不到分。
29题难度则按(1)、(2)、(3)的顺序逐级递降,学生在(1)、(2)小题很难得分,在第(3)小题还可得点分。
由于试题梯度明显,对高校选材是有利的。
2005年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与高考复习建议[下学期]
❖ 第26题是无机推断题,7个符号与12个字 组成的题干,加上简洁的框图,能告知的信 息很少,而大量的信息隐含在框图中。要读 懂这无言的框图,需要较强的自学 (读图) 能 力、逻辑推理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
❖ 第27题着重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 相关知识,以4种具有“电子总数相等”的粒 子为主线,把较为分散的知识点:Si原子、 N2、CO分子、C2-离子结合一起,考查了学 生的自学能力、迁移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 该题构思独特,题给的“电子总数相等”信 息,既是一个有用信息,又可能成为一个干 扰性信息。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很 难理解信息的正确含义。
3.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体现了课改的 方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 高考要体现国家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的要求,全面推进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 育。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试题要重视对考 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今年试题较好地体现了 该指导思想。
❖ 例如,第27题的⑵小题,在指明物质乙 在高温时是还原剂,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写出 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3. 夯实基础,规范要求,重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 化学高考试题年年在变,但是考查学生对 “双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不变的。从评卷反 馈信息分析,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思维 不够灵活、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 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等问题一直 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 第29题是一道关注社会热点,以“苏丹红 一号”知识为载体的信息给予题,主要考查 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否敏捷地接受试题所 给出的新知识,并将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 一一予以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从而达 到问题的解决。
❖ 从05年浙江省评卷后反馈的信息看,四个 主观题的难度除27题低于0.6以外,26题、 28题、29题均高于0.6,全卷的化学试题难度 控制在0.6左右这个多年不变的水平上,效果 应该说不错。
2005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和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答案:C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答案:C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 个Na+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答案:D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答案:C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D.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答案:C6.(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B.N2O2C.N2OD.N2O4答案:A7.(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 .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 .若35 17Cl 、3717若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 .实验室制备Cl 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 .1.12L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答案:C8.(09年上海化学·10)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答案:B9.(09年上海化学·1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2005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答题情况分
2005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答题情况分析与高中化学教学相应策略一.2005年高考试题及评分细则26.(15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评分标准:(1)NH3(3分)NH4Cl(3分)(2)H2+Cl2点燃2HCl(4分)或光照、加热、高温、h(3)2NH4Cl+Ca(OH)2△2NH3↑+2H2O + CaCl2 (5分)2NH4Cl+CaO △2NH3↑+H2O + CaCl2 (5分)其余不给分注:①未配平扣1分②缺条件扣1分③分子式错误不给分④反应物中有H2O不给分27.(15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
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丁的元素符号是,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的晶体结构相似。
评分标准:(1)CaC2+2H2O C2H2↑+Ca(OH)2 (3分)①“”写成“→”不扣分②“C2H2↑”箭头不标不扣分;加条件“加热”、“高温”等不扣分③方程式未配平扣1分④分子式错不给分(2)CO与金属氧化物(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Zn或Zn以后的金属氧化物)①不写条件或条件错误不扣分(条件已经在题中说明)②CO+H2O=CO2+H22CO+SiO2=2CO2+Si2CO+O2点燃2CO2也给分③只要能说明CO具有还原性,且方程式正确都给分①方程式未配平扣1分②分子式错不给分(3)N2+O2放电2NO(3分)或高温、高温高压、催化剂、通电①“”写成“→”不扣分②未配平扣1分③不写条件扣1分(4) 第一空:Si (2分)其余不给分;硅不给分第二空:+14284或+14284(1分)(5) 金刚石或C 金(3分)或晶体硅、硅、Si 、丁①写“金钢石”扣1分 ②写C 、“金铜石”、碳不给分28.(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化学试题6.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12 B.14 C.16 D.18思路点拨: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之间的基本关系体现在两个重要的等式(质量关系式和电量关系式)上,理解了这两个等式就容易解答本题。
镁是12号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该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所以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12=16。
正确解答:C小结点评:原子结构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虽然经常结合最新的科技成果考查,但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一般都很基本。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需要根据化学常识逐一筛选。
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单质有Hg和Br2;周期表中铀后面的元素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叫做超铀元素;过渡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正确解答:D小结点评: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工具,必须熟悉其基本结构和各种元素的基本性质。
8.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B.N2C.F2D.Cl2思路点拨:本题需要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作出判断。
因为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2最容易与H2发生反应,混合即发生爆炸。
正确解答:C小结点评: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有很多,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归纳总结,这也是我们进行一些实验设计的原理和依据。
9.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2 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17 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为10N A思路点拨: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2 gH2即1molH2,所含H原子的数目为2N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的N原子数目小于N A;1个NH3分子中有10个电子,所以1molNH3中有10mol(即10N A个)电子。
2005年全国理综(浙江)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3)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教师指导 下研究一些综合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
(4)强化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训练。
(5)定期开放化学实验h 室
19
3.重视综合,提升能力品质
(1)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金属钠的性质复习教学片断:
问题: (1)将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哪些化 学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
9
28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不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2)没有真正弄懂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3)不懂得实验数据的处理。 (4)方法设计不合理。 (5)抓不住答题关键,词不达意。
h
10
29.苏丹红一号(sudan I)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 剂使作。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人的结构简 式如下所示:
第(2)问:主要是漏选A、C,漏选AC,或 多选了D。
第(3)问:漏答碳碳双键;只答“双键”; 其它如C=C、不饱和键等均是不规范的表述; 有些漏答醛基或“醛”字写错,不少同学还 答成羧基、酮基等。
h
13
第(4)问:没有作答。在结构简式的书写上,将 两个羧基写在了苯环的间位上;另一种典型的错 误是羧基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错误或错写,常见 的有:—OOCH、—C-O-O-H、—COH、H2OC—等。 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种是由于E的结构简式 错误,导致方程式错误,另一种主要是没有配平, 将NaHCO3写成Na2CO3的也不少。
物,两种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
( 分 子 式 ) 为 C12H14O4 的 新 化 合 物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高考必看]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A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B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 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n)必定小于pB (m+n)必定大于pC m必定小于pD n必定大于p9.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 16B 26C 36D 4610.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 Na+、CO32-B Na+、HCO3-C HCO3-、CO32-D Na+、OH-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 KHA 失去1mol电子B 得到1mol电子C 失去2mol电子D 没有电子得失12.在273K和10kPa的条件下,将2.00g氮气、1.40g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A 6.72LB 7.84LC 10.08LD 13.44L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HCOO-+H+=HCOOHB 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H 2O H2S+2OH-C 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42-=BaSO4↓D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Ca2++OH-+HCO3-=CaCO3↓+H2O第Ⅱ卷26.(13分)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
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汇总分析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汇总分析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8.(2005全国理综Ⅲ,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 (气)+nB(固) pC (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 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n )必定小于pB .(m+n )必定大于pC .m 必定小于pD .n 必定大于pC17.(2005广东化学,17)对可逆反应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 2)=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 的同时,消耗xmolNH 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 .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3υ正(H 2O )A14.(2005广东化学,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O 2(g )+2NO (g );ΔH >0,达到平稳。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B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C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AB11.(2005全国理综Ⅱ,11)已知反应A 2(g )+2B 2(g )2AB 2(g )的△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12.(2005全国理综Ⅰ,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
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分析 (合成版) 0617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质量检查小组2005.06.17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试题总体评价: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精神,以考查各科基础知识为主,注重考查基本能力,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答案比较准确,试题编排顺序较合理,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生物学科:试卷注重能力测试,综合考察基础知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试卷较好地覆盖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范围。
题目比较新颖。
试题难度与去年相近,保持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
简答题的答案多样,有一定的开放性。
化学学科:化学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精神,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相对于往年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立足于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对应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力的考查,试题长度适中,难度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适当考虑了对中学化学知识点的覆盖,题目设计有层次,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试题的阅读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地思考,试题和答案基本无科学性错误,但有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省略,给制定评分标准及阅卷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物理学科:注重基础,特别突等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突出考查判断、分析、归纳和推理等能力;2005年物理试题知识的覆盖面比去年更大。
试题的改革和创新性比2004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没有旧题、成题。
有的题难度太大,应放在后面(如24题)。
有些题目提供的参考答案太繁琐,不能符合大多数考生的做题情况。
理科综合试卷学科内综合建议在广度上进一步扩大,体现基础,降低难度.2005年理科综合试题难度有所上升,物理第二卷24题过难。
一、试题结构二、试题特点生物学科2005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包括5个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共计72分。
试题结构基本稳定,题干简捷,要求明确。
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好地覆盖了《考试大纲》列表中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其中13项内容涉及到7项内容。
2005年高考理综卷化学题特征与命题趋势
2005年高考理综卷化学题特征与命题趋势2005年全国有25个省区分别选用国家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I、Ⅱ、Ⅲ三套。
这三套题每套总分为300分,化学为108分,占全卷的36%,与2004年相比,基本是一致的。
三套试卷化学试题部分的选择题仅以单选题形式出现,题序设定在第6~13题,占48分;无机化学题题序在第26、27题间,赋分在13-15之间;有机化学题题序为第29,赋分在12-16之间;实验题题序为第27或28.赋分在15-20之间,计算题没有单独设立。
而是融入各类小题中。
研究一个保持稳定试卷的试题内容、命题方式与技巧,判断今年命题趋势,对即将参加高考理科考生和指导教师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1.化学试题的特征1.1重视教学和考试大纲核心基础知识考查,关注知识的理解力分析三套试卷中化学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的分布,如下表:从上表看出,考查重点内容仍很明确,正像人们所预料的那些内容,如:原子结构、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周期律、离子共存、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等是常考常新的考点。
所有的内容都在考试说明范畴内,出题方式比较传统,但考查的视角却是新颖的,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在新情景下灵活运用。
题目考点源于教材.注重学科内容的综合,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避免了“繁”、“偏”、“怪”题,突出高中阶段中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性。
对此可以从下列例子中得到启示。
【例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第26题.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
(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B的晶体类型为____,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____。
分析与启示:本题围绕硅单质及其化合物,以它们的相互转化为载体。
2005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Ⅲ)化学科试题分析
2005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Ⅲ)化学科试题分析
沈冲
【期刊名称】《中国基础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突显课改的基本理念,符合2005年“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2004年相比,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实,稳中求变的原则。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沈冲
【作者单位】贵州贞丰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学科性开放性创新性——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J], 李蓉;王卫东;
2.2005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J], 张运峰
3.稳中求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7年高考化学学科备考建议 [J], 罗焕林
4.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生物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J], 马立新;杜海宽;张心志
5.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分析 [J], 肖远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一、2005年化学试题特点1、回归基础,突出主干,难度适宜2005年化学试题从整体上看,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关注对常规方法和基本问题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但又有创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一定深度,比较准确地展现了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命题质量很高。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BF3、H2O、SiCl4、PCl5、NH3、NH4Cl、Ca(OH)2、H2、Cl2、CaC2、N2、O2、Si、Na2CO3、NaOH、CO2、H2SO4、CO、CaCl2、C2H2等,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必须掌握,与《考试大纲》基本一致,比2004年涉及的元素化合物有所增加。
(2)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离子共存、电解原理、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晶体结构、同分异构体、酯化反应、结构简式等,大多仍是往年高考的热点知识。
(3)基础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以轰动世界饮食业的违禁食品添加剂苏丹红1号为载体而延伸的有机化学试题更是体现了高考化学大纲所确定的关注社会热点,崇尚科学服务大众的宗旨。
重点考查了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羧酸的性质以及酯化反应的知识,这些考点都不是教材难点。
(4)基础的化学实验考查了Na2CO3、NaOH、CO2的性质,也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干燥剂浓H2SO4、碱石灰的的使用、实验设计等基本问题,较04年更有实验的味道。
(5)基础的化学计算与04年相比,05年试题中没有化学计算题大题,且多数凭借观察、心算、推算即可完成,此种考法淡化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而加大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如13题同时给出被燃气体乙炔的质量ag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mol,以此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28题给出U型管的三个质量bg、cg、dg,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重视能力立意,全面考查理科能力素质(1)识图看表能力用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比文字更直观,因此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找出规律,是现在高考对考生能力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考生将来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 C.SiCl4D.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
在反应X + 2Y = 2Q + 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B,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A.46:9 B.32:9 C.23:9 D.16: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13.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26.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⑴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试题评析[1]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化学试题评析张奉国(成武县第二中学山东成武274200)一、试卷的结构和分值比例2005年高考理综试题是全国推广新教材后,大面积使用的第二年,兼顾到各省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试题难度逐步降低,特别化学试题整体难度较小。
试题延续了2004年的试题风格并保持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整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充分体现“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但不同的是2005年理综试题在突出双基知识考察的同时,更是紧密联系社实际,关注重大社会事件中的化学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表1 2004年理综试题(新教材卷)试卷中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教材题号分值比率(%)-1一册6.7.8.9.27 36.1二册10.12.26.29 38.9三册11.13.28 25.0二、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第6题:考查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层排布知识,难度中等。
第7题:考查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知识,理解层次,难度中等。
第8题:考查质量守恒和阿佛加德罗定律知识,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第9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第10题:考查了酸性条件下离子共存问题,难度中等。
第11题:考查NaCl电解的知识,综合性强,难度中等。
第12题:通过化学平衡图象,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第13题:考查学生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难度中等。
第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考查了H2、Cl2、HCl、NH3的相互间反应,以及NH3的制备等重要的化学反应,中等难度。
第27题:考查了元素原子有关知识、晶体知识、典型的化学反应等,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第28题:化学实验题,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物质的鉴别、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设计的能力,中等难度。
第29题:有机推断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官能团的性质、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等知识,难度中等。
2005年理科综合能测试试卷分析化学-9
2006年9月27日在郑州市高考(理综-化学)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化学)及复习建议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曹淑玲一.试卷评价1.总况概述:(1)坚持“3+X”高考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2)遵循“相对稳定”、“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体现了试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3)采取“拼盘”的形式,实现了“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中”,每一个试题都有明显的学科分类;(4)实现了全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5)紧扣“教纲”和“考纲”,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各学科所提出的能力要求,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6)全卷化学试题共12题,试题陌生度不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题、难题分配较合理,区分度较好,适合各层次考生。
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2.化学试题命题思想:(1)重视学科思想和化学用语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
今年试题中增加了物质结构等相关内容的考查比例,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同时全卷要求考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达11个,化学式5个(另隐有2个-同分异构),总计38分(+3),所占比重创历史新高。
(2)体现学科内知识的融合。
第10题有关定量反应中设计到钠、镁、钡、铝、氨及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第一至第七主族元素知识,第27题是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结合,第28题是化学实验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第29题在考核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时,有效地将化学计算、实验设计方案的考核有机地融合在其中。
(3)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严密性。
如第II卷的26题关于氮、氧、硫元素的推断,考生必须对题给Y、Z和W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可能的四种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再如第27题,要求学生由置换反应的原理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列举有关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题给的限制条件加以选择确定。
2005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科)质量分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试题评价及考生质量分析报告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化学组(2005年10月28日)一、对试题总体评价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化学试题使用难度最大的全国卷Ⅲ,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保持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学科的特点,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继续保持在注重考查“双基”知识的考查,注重化学科核心知识考查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考查学生的知识功底,试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对中学的化学知识有适当的延伸,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是否敏捷地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智力去解决新问题。
命题的主导思想仍然是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不偏、不怪、不繁,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发挥、表现自己的水平。
很好地完成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试题不刻意追求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而力求尽所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功底,注重对教材中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有些题目作了适度延伸,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总之,试卷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试卷的总体难度和长度控制的较合理,注重《化学教学大纲》的变化,注意《考试大纲》中题例的变式应用,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试题设问角度灵活,区分度较好,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
体现了“双基知识”的基础性,突出了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自学能力等基本素质的重要性。
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推动作用。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1、试卷结构符合2004年《考试大纲•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规定试题的题型、赋分比例与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的组卷结构的变化,是试题信度、区分度,以及整体难度的调控手段之一。
(1)2005年试卷的题型比例符合《考试大纲》规定。
稳定创新--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浅析
稳定创新--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浅析
黄兵兵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高考试题总算尘埃落定,结束了高考前对化学试题的种种猜测和预测.乍一看,今年的试题又是那么眼熟,与往年相比又是那么相似.与去年相比,稳定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同时也表现出创新,有了改进和突破.综观六年的理综试题,已相当的稳定和日臻成熟.回味2005年的理综试题,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稳定的特点.
【总页数】1页(P86)
【作者】黄兵兵
【作者单位】龙岩二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学科性开放性创新性——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分析与启示 [J], 李蓉;王卫东;
2.考查双基重视综合体现创新--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浅析及几点启示 [J], 张英锋;李俊生;张永安
3.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评析--2005年全国高考(山东、湖北、安徽卷) [J], 张奉国
4.考查双基重视综合体现创新--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浅析及几点启示 [J], 张英锋;李俊生;张永安
5.基础综合创新--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评介 [J], 杨辉祥;王军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和
2006年高考形势展望及化学复习备考建议(提纲)
湖北黄冈中学郭淑春
一、2005年全国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特点
2005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全部都是教材中必修和选修内容。
1、回归课本
2002~2005年各套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都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管理,对课本的重视。
这种导向将有利于中学教学立足基础,脱离“题海”。
2、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所有试题考查内容全部是中学化学核心知识,重点知识,题目不偏、不怪。
每套试卷都涉及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五部分内容。
其中第I卷是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技能为主,考虑到无机和有机分值的比例,第I卷中有机题较少(新课程卷中几乎没有)。
第Ⅱ卷基本上为元素及化合物推断题、物质结构推断题、有机推断题、计算题、实验题等。
其中实验题以考查课本上无机化学的典型实验为主。
3、注重对化学《考试说明》中理解和掌握层次要求的内容的考查。
4、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例如获取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各套侧重点有所不同)等。
5、实现了以学科内综合的原则。
6、题型相对稳定,稳中有变,稳中有新。
7、不回避常规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差量法、守恒法、关系式法、讨论法等,但涉及巧算巧解、复杂计算明显减少。
从近几年理科综合试卷来看,选择题不回避传统题型即多年测试中逐渐形成的精品题型,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这些题不仅能有效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又能有效控制试卷难度和得分率。
第Ⅱ卷均为翻新题或原创题,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
第I卷常规题型主要表现在离子共存的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溶液pH值或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物质鉴别、物质燃烧的计算、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和分子结构相关知识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应用、pH值计算等。
8、体现了“整体性”思想
这是2005年理综试题的一个新特点,体现了“整体性”思想。
2005年理科综合有多套试卷在实验命题上并未象以前一样关注单科实验能力考查上的面面俱到,而是从三科整体上考查学生理科实验应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从单科实验题来讲,试题考查的功能似乎不全面或不够典型,但从整体上看,全卷的实验试题却基本上涵盖了《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实验能力即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表现出理科综合正逐渐走向整体融合的趋势。
二、2006年高考形势展望
1、稳定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特点。
包括试题难度、内容要求、试题结构等估计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2、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
3、学科内综合是2006年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估计会继承和发扬;
4、命题权下放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估计2006年各省自主命题的面会适当扩大;
5、由于学科试题题量的减少,考试命题肯定仍会以主干知识为主进行命题;
6、实验和计算是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的试题与其他内容的有机结合,受到广泛好评,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备考建议
1、实验是高考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复习过程中要把化学实验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
2、化学计算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关注的部分之一。
要注意化学计算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的综合训练,加强对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能的复习和训练,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3、注重扩大备考的视野,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大气资源、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领域,是进行复习和高考题的切入点,要善于将这些内容与所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讲究熟能生巧。
做题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考性,要善于总结,每做一题要注意解问题。
5、研究和探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以提高复习效率。
6、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考前要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和培养。
四、复习策略
既然高考试题既重“基础”,又重“能力”。
而能力又是以“双基”为依托的,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根本谈不上任何能力。
因此,我们的复习应始终把“双基”的落实放在首位,抓“双基”是根本。
总体安排大致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重在基础,吃透教材”
时间至3月10日。
注意问题:
1、适当降低知识难度,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课本,突出章节过关。
2、淡化“热点”,不以“热点”知识代替教材组织教学。
3、注意以“点”带“面”。
以“点”带“线”,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4、训练时以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注意引用高考题)。
试题设计和评价突出:基础性、层次性、典型性、针对性、时间性和规范性。
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精讲”和“精练”。
要采用的是二步复习法,即对每一章节知识的复习分两个阶段。
一是复习课本知识,即按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落实“课本”为目的。
二是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和考纲要求,对重难点知识和典型实验,从不同角度或通过不同层次进行小专题讨论,并配有相应例题或针对性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灵活运用主干知识为目的,即熟练掌握“双基”。
第二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重点,精选习题,培养能力”
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下旬。
注意问题:
1、注意帮助同学进一步构建立体知识结构,不能以练习代讲。
2、在总结性复习的基础上注意结合考纲进一步落实课本“重点知识”。
3、设计好针对性训练题,以“中学难度”的训练题为主,但应兼顾基础题。
这里所指“难度”是综合意义上的难度,不是偏题和怪题。
方法:专题复习
第三阶段复习指导思想是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为主。
时间:4月中旬到5月中旬。
注意问题:复习过程中要结合《考试说明》让学生重新“认识”和“落实”课本知识,即要指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本进行落实、总结、归纳和提高。
要知道教学是以“本”为主,以“纲”为导,以“练”为辅。
方法:以试题为载体,重在查漏补缺。
以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和解题速度为目标。
每周一套训练题,一套适用性测试题,训练以交流试卷试题和外地信息编制的一些查漏补缺试题为主。
高考的竞争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有时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教师是把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心理素质作为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
新考纲、新课程和高考形势的改革,对我们的复习策略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要不断的研究高考,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抓住主体,开拓创新,采取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复习形式,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00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