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精编版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评课稿
1.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汪蓉老师的这节课分为走一步,走近作者;走一步,探究内容;再走一步,抒发感悟。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层层深入,突出重点。
2.采取多方代读,读出新意
本节课采取了自由朗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以读促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索,读出了新意。
3.抓住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从局部心理活动描写入手,教会学生分析人物形象。采用固定句式:我找到了文中句子,我觉得表现出心理,我觉得应该选择读(范读)让学生说话,自己发现文中关键句,从而体会到人物形象。
4.多角度阅读,拓展学生思维。
分析研读课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设想,从而体会中心主旨。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学生自然生成了不少思维的火花,,感悟到在今后生活中,应该怎样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实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的散文。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
作为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有较强的归纳领悟能力,预习能比较到位,但方法欠佳。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一课时,按“引入新课——知内容——明主旨——拓思维——展联想——联实际”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主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首先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旨,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多角度分析课文人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根据该单元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我确定了本文的目标和重难点,即: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展开:一教材、二学情、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五教学安排、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一、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忆自己童年一次“脱险”经历而作的一篇记叙性散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困在石架上下不来。后来在父亲的鼓励和引导下,一步一步克服困难,最终勇敢爬下悬崖的经历,从而就“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阐述
了自己的经验,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文章看起来表面浅显,实则意义深远。因为它说出了人生的普遍道理,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而且写出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事,易于引发学生的心灵体验,引起共鸣,并且在人生目标的定位上具有指导意义。二、学情七年级刚步入中学,与自然,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却不能很好地透过文字来感悟具体情境。让学生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悟出它的哲理,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所以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课前阅读提示以
七年级语文材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一等奖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材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一等奖
说课稿
1、七年级语文材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材料走一步再走一步的
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想】
一、总体教学设想
1、把握新教材特点,理解本课编排的目的。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教学设想阐述:
1、把握教材特点,理解课文编排目的: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学读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
了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的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本课,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学读课文,它是第一二单元人与自我中的主要课文。作为一篇学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最主要的。而面对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5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5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
一、教学目标与重点
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1)让一个同学读“导语”。
(2)“导语”补充。
“导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脱险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2.默读
默读要注意速度,要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看完。到时说“时间到”。默读后要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
3.复述故事情节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古冬梅
一、说教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是一篇教读课文,文章内容也做了一些修改,尤其是文中“脱险〞局部改动还比拟大。由教读课文转为自读课文,上课的课时要求也从2节课缩减成一节课,因此,我和黄老师在选课的时候还是有些分歧的,我们都担忧一节课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是既然编者做了这样的改变,那我们就挑战一下自己吧。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舟,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能用心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能联系自己生活的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讲述的是“我〞八岁时的一次爬悬崖的冒险经历,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将大困难化作小困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地慢慢来解决,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步地坚持不懈走下去。
本课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学习复述课文;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其情感上的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助教系统:阅读提示、旁批、解释、读读写写。借助PPT演示,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引导学生借鉴自读课文旁批的方式,自主设计旁批,自主鉴赏文章。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福建上杭县实验中學黄兰英
學情分析:
这學期我任敎的是八年级语文,因所选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敎2011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第15课,所以选择了借班上课。我所借的七年级(4)班是我校唯一的一个小班,仅32位學生。此班级學生为我校择优录取的學生,小學语文基础相对扎实;他们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好表现自己,喜欢得到老师同學的认可,对抢答等游戏类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刚踏进初中的大门,受挫能力参差不齐,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们或手足无措,或怨天尤人,或畏惧退缩,所以本课的學习,对他们进行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的敎育是很有必要的。七年级的學生,对事情往往重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本文却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引导學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感悟不平凡的人生哲理,并由此激活思维,引申开去。敎學目标:
1.积累“酷热、附和、突兀、恍惚、参差不齐”等重点字词。
2.根据记叙文六要素复述课文。
3.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变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學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4.联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敎學重点:
根据记叙文六要素复述课文;理解“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敎學难点: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变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學习写作方法。
敎學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敎學用时:二课时
敎學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學们,上一节课我们學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學习了哪些内容呢?首先我们积累了字词,接着我们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理清了本文记叙的六要素,并按照六要素复述了故事情节;另外,我们还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探究了课文的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
生为主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
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
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
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
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二、学情分析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和规划。他
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所以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
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学
生复述故事情节,并小结出怎样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2、指导学生重点朗读14~22自然段,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词语以及两个“啜泣”的细节进行品析。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中美教育的区别并从中悟出生活的哲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朗读品析有关重点段落
小学语文姓“小”名“语”,这种提法明确了小学语文必须以小学生为本,以语文教
学的性质为根基。在阅读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
落实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与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与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以小见大、从切身体验的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写法。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的阅读文章及正确使用工具书阅读的方法,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3、感受我终于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步的克服困难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教学难点:
从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哲理写法,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是如何由胆小怕事到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转化过程,从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忘了,尤其是到了老师这个年龄。但是有些事情,不管过去多长时间,却永远也忘不了。同学们,你们遇到过令你难忘的事吗?(引导学生谈)这些事情之所以难忘,是因为他深深地影响了你。尽管有些事情可能给你带来过辛酸和痛苦,但同时也许给你带来过启发与深思,有些甚至会成为你一生都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体会
作者是如何从一件难忘的小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
二、默读课文,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试用两到三句话概括文中的故事。
(提示:第一小题小组合作,将疑难字词分头查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第二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将思考结果与小组交流,共同完善。两个问题都学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 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一等奖说课
稿
1、《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首先谈谈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初中门生要掌握阅读的三种方法:即能用平凡话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养成默读风俗,有肯定的速率;能较纯熟地运用略读和欣赏的方法,扩大阅读范畴,拓展本身的视野。初中门生应具有在通读课文的底子上,理清思绪,明白重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文句在语言情况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本身的心得,能提出本身的见解和疑问,并能运用互助的方法,配合探究疑困难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本身的情绪体验,开端意会作品的内在,从中得到对天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开辟。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回忆“我”童年时代一次遇险、脱险的经过,蕴涵着深远的生活哲理。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特别是穿插在
其中的心理描写,用了相当的笔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以及怎样一步一步战胜怯懦找到成功的感觉。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思考人生、感悟人生,读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人生感受,这样的感受还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价值取向及生活的准则、为人处事的原则,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讲的是
作者小时候一次在悬崖上的遇险经历。从这次遇险经历中,他悟出
了一个道理,并且这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同时,这篇文章在结构线索,起伏照应,心理刻画等方面都非常有
特点,语言简练流畅,含蓄委婉。因此,教学本文,旨在引导学生
把握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讲述的人生哲理。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
基础上进行探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1、学会速读,把握记述文六要素,训练学生准确地复述课文的
能力。
2、学习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
含义和生活哲理。
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比较少,对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不能有深切的体会,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将深奥的哲理生活化,以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议讲练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讲解描写的方法。
描写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明确: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
“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教学流程及评析(附教学实录)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教学流程及评析(附教学实录)
肖培东老师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
教学流程及评析
一、关注“阅读提示”,明确学习方法
师:这篇课文,编教材的老师希望我们怎样学习它?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学法: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的不同阶段心理活
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评析】
自读课文如何教?许多老师仍然存在着困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比如把自读
课文当成教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读物等等。其实关于自读课文的教法,除了“教师用书”上有
相关介绍外,“预习提示”也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肖老师一上课便将学生的目光引向“预习提
示”,将本课的学习方法和内容重点呈现出来,实际上也是在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
另外,不得不佩服肖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一场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一下子被睿智的肖
老师抓到,并成为本课的一种资源。
二、以冒险为例,学习复述
1.师:预习提示提示我们,这件事情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冒险、遇险、脱险。
2.默读“冒险”部分,然后拿笔画出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学生默读后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1)什么叫事情发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
步…… (2)聚焦三个句子,分析其相同点,明确什么才是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①一个酷
热的七月天。
②然后他们出发了。
③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 相同点:都有表示时间的词。一个
事件完整的过程,其实就是时间的推进过程。哪个时间点做哪个事,哪个时间点发生什么事情
等。 引领:“公园、树林”等词语,表面上看过去是空间转换,其实也是有一个时间推进的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就本文而言,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细腻。“我”的心理描写很传神,值得揣摩学习,这都为不同角度的探究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材料。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刚步入中学,与自然和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却不能很好的透过文字来感悟具体情境。要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悟出它的哲理是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针对这些孩子的这些特点,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
故事主要情节完整。
2、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学生能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可针对题目、文中的重点细节和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例研磨:专家点评篇之课例评析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例评析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杨彩云
观看了赵祥君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我们简要回顾教学过程。这节课赵老师共设计六个教学环节:读读写写,检测辨析;整体感知,复述文章;品读“历险”,归纳方法;模拟对话,再探心路;结合自身,畅谈启示;文本小结,布置作业。教学重点通过默读课文,勾画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词句,学生复述故事;通过圈点批注,品析语言,分角色模拟朗读,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
观课后,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教师们学习和借鉴。
一、夯实语文基础,掌握规律巧运用
本套教材,“读读写写”生字量大,如果不处理,学生对课后字词的掌握就不扎实;如果都处理,又影响阅读教学进度。赵老师在学生充分预习自学的基础上,从音形义入手,从汉字规律出发,在运用中学习语基。
如学习字音,选择“附和”和“参差不齐”两组多音字,让学生调动积累,扩展语境,在运用中巩固。学习字形,归类形近字,在学生体验中感受“扒”和“趴”的区别,然后回归文本,体会“扒住岩石表面”和“趴在岩石上”的不同。还运用变换偏旁的方法,把“暮色”的暮字换偏旁,组词,并追问为什么是这个偏旁,和字义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回答,学生懂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赵老师还运用逆向思维,根据字形推字义,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哄堂大笑”的“哄”是什么意思?在同学的讨论声中,孩子们猜测出是很多人一起,同时发出笑声,从“会意”角度判断词义。
通过教学,孩子们记住的不仅仅是某个字的音形义,而是把汉字造字规律,巧妙运用到语文基础学习之中,自成语境,,灵活运用。学得聪明,学得轻松!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评课稿姜受红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黄堡镇中心学校姜受红《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65岁时回顾人生历程,记叙的一件童年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一、导入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老师在导入环节上设计新颖有趣,贴近生活,课堂伊始就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平时都遇到过哪些困难的事情?面对这些困难时我们又是怎样去解决的了?同学们发言积极,回答的真实并贴近生活,解决困难的方法和本课主旨符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下面体会文章中心做了铺垫。
二、重视朗读,运用了多种朗读方法
整堂课是在一个书生琅琅的课堂上进行的,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用了多种朗读方法:齐读、分段读、分角色读。特别是在下山的过程中,王老师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作者和父亲的对话,同学们读的有感情有意境有些同学甚至读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作者大哭的说,怒吼的说。有利于学生们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变化,整体感知课文。虽然读的精彩,但是王老师没有做示范性的朗读,没有指导学生朗读方法,只是让学生们去读,读的没有目的性
三、教学设计凌乱,目标把握不明确
本堂课教学设计杂乱,没有一根主线把本次的授课内容串起来,在分析父亲的形象。王老师这儿分解了几个问题:父亲在我脱险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非常恐惧的时候,父亲怎样说?当你面对这种情况时,父亲会怎样说?试着模仿。从这次经历中,我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经验?评论父亲的形象?首先教者把落脚点放在父亲的形象上,是否合适?分析父亲的形象真的很重要?还是体会本文给我们的人生经验更重要?另外教者在此处设置了一个情景再现的假设,但是教者给了一个较武断的答案,我们的父亲会骂我们,不大合理。试想,哪个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悬崖上面临摔下来的危险会骂?要骂也是安全了再骂吧。因此,此处我觉得虽设置一个不错的问题,但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学生能说到抱下来什么的,那么与文中的父亲做对比,文中父亲的理智冷静教子有方等形象就出来了。王老师是刚刚教学新老师,在教学之路上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啊!共同勉励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二、学情分析
对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和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所以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小结出怎样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2、指导学生重点朗读14~22自然段,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且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词语以及两个“啜泣”的.细节进行品析。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中美教育的区别并从中悟出生活的哲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朗读品析有关重点段落
五、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代史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吗?当时的红军战士面临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硬是用一双脚板边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人生体验”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能力点是学习在默读时圈点勾画,并且能够通过默读概括文章中心。
听了李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我想,教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讲得再少,也是学生的。李老师在这堂课中贯彻了“生本”、“文本”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探究较为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一,游戏导入,通过抢答,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第二,整体感知:学生通过默读,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然后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默读时圈点勾画的能力,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引导,来不断完善复述内容。
第三,深入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读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受到“险”的句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出明确的自学指导,给学生时间,去读,去品,去写,去分享。同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于语句的品析,并且由读懂到读出语气语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文本,从而使学生对于“险”的体验也越来越深刻,为接下来“我”一步一步脱险做了很好的铺垫。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对于“险”的体会过细,花费时间过多,本文的教学应紧扣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来体会“我”在这一件事中心理上的变化,但在本节课中,这一“变化”还不够突出,学生对于这一“变化”没有深入理解,使得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