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在公转吗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46地球在公转吗沈佳源

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46地球在公转吗沈佳源

6.地球在公转吗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六课,本单元主要是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地球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复合,针对五年级学生,这个单元只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本课仍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地球的公转,将简单的视差实验应用到恒星周年视差的观察中,并与地球的公转建立联系,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是如何被人们证实的,使他们认识到复杂而不可直接观察的地球运动,是可以被理解和认识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资料搜集可以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在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后,学生能够简单地从生活现象推理难以观察的宇宙运动。但是生活中自转和公转的证据并不充分,学生结合模拟实验和资料学习,了解天文学家们是如何证实地球公转的,以及天文学家们在没有条件离开地球来直接观测地球运动情况下,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和客观的观察来正视地球公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恒星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2.知道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并计算视差。

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最终形成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运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从让学生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人手,来解释昼夜现象。学生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解释都要求得到模拟实验的证据支持。通过实验,学生可能会发现更多的解释和解释的共同性:只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圆周运动都有可能产生昼夜现象。

第一部分:昼夜交替的假说

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关注学生是否从地球和太阳运动的角度来提出昼夜现象的假说。

学生一开始可能只会提出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观点。教师可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教科书列举的四种情况都可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这些举例日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来解释昼夜。

第二部分: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的作用在于检验假说。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做模拟实验是必要的。即首先要找出模拟对象的特征,然后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或物体来代替所要模拟的对象,通过对材料或物体的研究来形成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相似性也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问学生,我们模拟的对象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相似?

让学生选取几种假说来做模拟实验,在实验中要提示学生:观察到什么,才能说明乒乓球上发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发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太阳”和“地球”在如何运动?

教科书是用乒乓球代表地球。如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小地球仪来代表地球,这样更逼真,效果更好。在使用地球仪时,一定要将球体从旋转支架上取下来,这与后面的教学内容相关。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 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 、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 、课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

1 、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这节课,就让我们做个小小的科学家,一起来研究--地球的运动,好吗?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请大家猜想一下是什么原因造

成昼夜交替现象的。

2、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

(1)引导质疑

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

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2)实验。

①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模拟实验。(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在它上面用彩笔涂一个圆点代表自己的家乡。用蜡烛的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②观察讨论:“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了?哪个部分没有被照亮?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检验猜想。你怎样转才能让自己的家乡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④汇报小组研究结果。

(1、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2、太阳静止不动,地球自转;3、地球太阳都在转……)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定义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地轴倾斜)围绕
叫做地球自转
太阳不停地运转,叫做
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地球公转示意图
北回归线
夏至 6.22
春分 3.21
赤道
冬至 12.21
赤道
秋分 9.23
南回归线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0° )
昼夜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 °N) 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 0°)
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S ) 昼最短夜最长
想一想 1、全年昼夜平分的地方出现在哪? 赤道 2、一年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日子 有哪些? 春分日和秋分日
夏至日的太阳照射情况
这天,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23.5ºN),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 短,北极圈以内出 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则昼最短夜 最长,南极圈内出 现极夜现象。
想一想 冬至日会是
什么情形? 春秋分日又 会是什么情 形?
2、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 (北半球)昼

名称及纬度 夜长短情况

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科学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

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

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PPT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PPT课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一个简单视差例子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偏转头部进行观察,感觉 视差现象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从地球出发
首先来说说视差。什么是视差呢?视差就是观测 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到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我们 来做个简单的实验:伸出你的右手拇指,交替闭合 和睁开双眼,你会发现拇指向对于背景左右移动。 这就是视差。在工程上人们常用三角视差法测量距 离。如图,如果我们测量出∠α、∠β和两角夹边a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 十七分。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地球的公转教案及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案及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通过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资料,对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案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

【学生分析】

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续探究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 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

科学态度目标

1.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5—8课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5—8课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了解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球运动的特点,合理解释北极星为何“不动”。

(2)根据星星的运动情况、模型和生活中的事例,推测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球绕轴运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发现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体会到科学解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2)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地球仪、纸片、球、转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仰望星空》。

这首歌很好听,在璀璨的星空中,有很多明亮的星星,并且大多数星星都有好听的名字,例如,小熊星座。把这些星星连起来一看,真的很像一只熊啊!在小熊星座上有一颗很亮的星星,那就是北极星。可是人们在夜间观察星星时,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二、合作探究

(一)天体的夜间周日视运动

因地球自转,天体在夜间仍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不过夜间的天体视运动与白天太阳东升西落稍有不同的是,星星们以北极星为轴心东升西落,人们可以较明显观察到转动的中心。而北极星附近的星体,因转动半径小而不会沉落到地平线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19 地球公转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19 地球公转粤教版

3.19 地球公转

一、教学目的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

(2〕理解地球、太阳和地球公转轨道的大小比例。

〔3〕理解公转轨道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2.科学探究

(1〕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模拟实验。

〔2〕能查阅有关资料。

3.科学态度

(1〕乐意与同学合作。

(2〕体会地球公转轨道的宏大,初步领悟宇宙之大。

〔3〕体会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人们总能体会到夏天热、冬天冷。从学生前概念来看,很多学生以为是太阳离地球远近造成的。

产生问题: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是不是因为地球离太阳的位置远

近造成的?

驱动任务:地球绕太阳公转会不会有时远有时近?会不会影响地球上的冷暖?

活动1 地球公转轨道

活动1首先说明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并列出太阳、地球的及地球公转轨道大小的数据,教科书给出的数据表包含真实数值和按比例缩小的数值。这样学生可以使用常见的物品,到适宜的场所去模拟,体会太阳、地球和公转轨道的大小,并比拟近日点、远日点的差异。教科书中也使用了实际模拟活动的照片,供老师和学生参考。

为什么要进展模拟实验活动呢?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建构地球公转

轨道的科学概念,而仅仅通过阅读数据表,是很难让学生建构出这样的科学概念。事实证明,学生通过亲自模拟,发现地球的大小和公转轨道的大小相比是微缺乏道的,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异和整个公转轨道的大小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的。这样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科学概念才能被他们建构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以下是整理的《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

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和

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掌握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地球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是,

对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掌

握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培养自己的空间

观念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他们敢于质

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地球是圆的,地球绕太阳转的

椭圆轨道等基本知识。

难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

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历史认识过程,让学生了解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完整版)

第一单元:自然与生活

第一课:大地的变迁

教学目标:

-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掌握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

教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3. 探究地球自转的结果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的示意图,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3.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结果,并记录、分析和推理。

4. 总结: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地球自转对白昼和黑夜的影响。

教学重点: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之间的区别

- 地球自转引起的白昼和黑夜变化

- 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地球自转的结果

教学拓展:

- 练使用太阳表,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方式:

-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分析报告

- 学生对地球自转和白昼黑夜变化的理解程度的口头回答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存环境

第一课:树是动物的家园

教学目标:

- 了解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 掌握家乡附近的几种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 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树木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家乡附近常见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3. 树木的保护和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树对动物的重要性和作用的概念。

2. 呈现:展示家乡附近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

述树木的特点和用途。

3. 探究:组织学生外出实地考察,了解家乡附近的树木,观察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

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

ok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

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

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

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

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