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报告
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
3. 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函数的运算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实验步骤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1)首先,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得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f:A→B。
(2)接着,我们探讨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3)最后,我们分析了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我们学习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我们观察了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周期性等特征。
(3)我们掌握了如何根据函数图像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3. 函数的运算(1)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等基本运算。
(2)通过练习,我们熟练掌握了函数运算的技巧。
(3)我们了解了函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问题、增长率问题等。
(2)通过实例分析,我们掌握了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我们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同时,我们了解了函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我们直观地观察了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周期性等特征。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
3. 函数的运算通过练习,我们熟练掌握了函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等基本运算。
数学活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数学活动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为“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原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实验器材:铁丝、剪刀、胶带、直尺、三角板、钩码、支架等。
(2)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实验过程(1)观察三角形的稳定性: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结构,如桥梁、建筑等,感受三角形稳定性的重要性。
(2)制作三角形框架: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利用铁丝和剪刀制作一个三角形框架。
要求三角形框架的边长满足一定条件,如边长比例为1:1:√2。
(3)测试三角形稳定性:将三角形框架固定在支架上,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观察三角形框架的变形情况。
(4)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三角形稳定性的原因。
3. 实验总结(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三角形稳定性的原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小组制作的三角形框架在增加钩码重量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只有少数小组的框架发生了较大变形。
2. 实验分析(1)三角形稳定性原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当外力作用于三角形时,三个角能够均匀分担外力,使三角形保持稳定。
(2)影响三角形稳定性的因素:边长比例、材料强度、受力方式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反弹高度
实验器材:篮球、乒乓球、米尺、足球、测量表
我的猜测:篮球的平均反弹高度是78.6cm厘米,乒乓球是19.6cm。篮球的反弹高度是起初高度的52.4%。而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起初高度的13.1%。
步骤:周强德量出长度,杨洋拉直尺子,李丰名负责扔球。周强德观看落点,妥小悦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球体弹起的高度与材料,重量,大小,力度,高度,接触面有关。
结论:我认为在相同高度自由落下篮球和乒乓球后,谁反弹高些?经过我们小组实验,篮球的反弹高度高些。篮球一般在70厘米到80厘米左右,而乒乓球却在ຫໍສະໝຸດ 0厘米到20厘米左右。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A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在五年级下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1. 实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2. 掌握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3. 研究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4. 理解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
实验步骤
1. 选择适合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3.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4.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5.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成功完成了实验操作,并且获得了以下成果:
- 熟练实现了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 学会了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 能够制作和分析统计图表。
- 理解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和变换。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思维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五年级下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们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考的能力,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总结
本实验对学生的数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体,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们进一步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希望将来可以继续进行这样有趣且有益的数学实践活动。
---
以上为《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科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和探究。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研究态度。
实验步骤1. 准备问卷:设计一份包含数学知识和研究态度的问卷,确保问题简明扼要。
2. 发放问卷:将问卷分发给五年级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调查。
3. 收集数据:收集学生填写的问卷,并整理数据以备分析。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情况。
5. 编写实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学生的数学研究情况和研究态度。
实验结果根据对学生填写的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研究持积极态度,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和解决数学难题。
3. 少数学生在某些数学知识点上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巩固。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整体较好,但仍有一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指导和帮助。
2. 学生对数学研究的态度较为积极,表现出强烈的研究动力和乐趣。
建议基于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针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研究障碍。
2. 继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研究兴趣和能力。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学生在科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探究。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数学研究水平和兴趣。
数学生活中的小实验报告
数学生活中的小实验报告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趣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还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介绍数学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实验一:探索无穷数列实验目的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观察和探索无穷数列的性质,加深对数学无穷的理解。
实验材料- 一张纸- 一支铅笔实验步骤1. 在纸上写下一个正整数,如1。
2. 在这个数的右边写上另一个正整数,即前一个数加1,如2。
3. 重复上一步的操作,不断写下下一个更大的正整数。
4. 观察无穷数列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无穷数列是一个递增的数列,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
这个数列是无限长的,其中每个正整数都被包含进去。
实验结论无穷数列代表了数学中“无穷”的概念,即没有边界和限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无穷性,并且可以将这个概念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
实验二:探索质数的分布规律实验目的通过统计一定范围内的质数数量,观察质数的分布规律。
实验材料- 笔记本- 铅笔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合适的范围,如1到100。
2. 逐个判断范围内的每个数是否为质数。
3. 统计质数的数量。
4. 重复上述步骤,选择不同范围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质数的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在较小的范围内,质数似乎更为密集,而在较大的范围内,质数的数量稀疏。
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一些规律,比如2、3、5、7等质数经常出现在末尾。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质数的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可能存在某种规律。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探索质数的分布规律,并找到更多关于质数性质的规律。
实验三:探索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关系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一张纸- 一支铅笔- 一把尺子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几何图形,如正方形。
2. 用尺子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和周长。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探索和验证数学理论,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和结论。
本实验涉及到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和发现,验证了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 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2. 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3. 分析概率统计的实验数据4. 探讨数学理论的应用二、实验方法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通过代数运算和数值计算,验证代数公式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通过几何构造和图形分析,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分析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特性。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探讨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代数公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代数公式在特定条件下成立,验证了代数理论的正确性。
2. 几何图形性质探索实验发现,某些几何图形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几何学的理解。
3. 概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验得出了一些概率统计的规律和结论,对概率统计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数学理论应用实验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验证了数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性。
四、结论通过本次数学实验,我们验证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数学理论的正确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发现。
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展望本次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实验数据的局限性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和方法,开展更深入的数学实验研究,为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数学实验报告doc
小学数学实验报告篇一:小学数学实验报告单小学数学实验报告单篇二:小学数学课题实验总结报告《实施合作学习,发挥优势互补的研究》课题实验总结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实施合作学习,发挥优势互补》的课题研究。
在课题组全体老师两年的不懈努力下,已基本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预期成果。
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实验促进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方面的提高。
一、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参加课题实验后,实验组的老师们通过边实验边学习,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并树立了以“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新型教育教学观念。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精心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正在由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老师教转变为我能学,由师生间的单向性活动转变为双向性互动、多边性互动,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小组合作、乐于探究,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优势互补,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课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预习信息窗内容,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堂上,学生能够热烈地交流预习所得,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参与面广,讨论热烈而且有序。
课后,能自觉温习知识,深化学习,拓展延伸,并加以运用。
绝大部分学生善于表达,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较强的探究精神,能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能够多角度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他们乐学,善学,学有所成。
随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已多个学习层面辐射,辐射到其它学科、班级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
数学分析实验报告题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极限和连续性概念的理解;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极限的概念:当自变量x趋向于某一值时,函数f(x)的值也趋向于某一确定的值A,则称A为函数f(x)当x趋向于某一值时的极限。
2. 连续性的概念:如果函数f(x)在点x0处有定义,且极限lim(x→x0)f(x)=f(x0),则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计算器2. 数学分析教材3.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1. 验证函数极限的存在性(1)选取函数f(x)=x^2,验证当x趋向于0时,f(x)的极限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极限值。
(2)选取函数f(x)=sin(x)/x,验证当x趋向于0时,f(x)的极限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极限值。
2. 验证函数的连续性(1)选取函数f(x)=x,验证f(x)在x=0处是否连续。
(2)选取函数f(x)=1/x,验证f(x)在x=0处是否连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验证函数极限的存在性(1)对于函数f(x)=x^2,当x趋向于0时,f(x)的值也趋向于0,因此极限lim(x→0)f(x)=0。
(2)对于函数f(x)=sin(x)/x,当x趋向于0时,f(x)的值趋向于1,因此极限lim(x→0)f(x)=1。
2. 验证函数的连续性(1)对于函数f(x)=x,在x=0处有定义,且极限lim(x→0)f(x)=f(0)=0,因此f(x)在x=0处连续。
(2)对于函数f(x)=1/x,在x=0处无定义,因此f(x)在x=0处不连续。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极限和连续性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验证函数极限和连续性的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计算器等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本次实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的数学分析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信息
- 学校:[学校名称]
- 班级:[班级]
- 学生:[学生姓名]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相关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本实验涵盖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各个章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自然数的认识和应用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3. 三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4.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5. 一步解决问题
6. 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7.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实验过程
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练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了上述内容的研究和实践。
老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指导
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实验成果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对小学数学三
年级上册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数
学问题。
同时,他们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了采用科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进行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对他们今后的研究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资料
- 科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 学生教学记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和几何图形,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 黑板
- 橡皮擦
- 彩色粉笔
- 数学教材
- 练册
实验步骤
1. 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教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
和目标。
2. 用黑板和彩色粉笔绘制各种基本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并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数学运算,如加减法,并鼓励学生主动
参与。
4. 通过练册上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种数学运算和几何图
形的绘制。
5. 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对正确答案进行讲解和解释,确保
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实验结果
经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数学的基本运算和几何图形的绘制
方法,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了数
学知识。
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实际表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研究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课堂秩序,遵守教师的指导。
- 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
行交流和讨论。
-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
续努力研究。
神奇数学宝箱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然而,数学的魅力往往隐藏在抽象的符号和公式之下,不易被普通人所感知。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奇妙,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我们设计了一项名为“神奇数学宝箱”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1. 神奇数学宝箱(包含各种数学道具,如:骰子、扑克牌、计算器等)。
2. 实验指导书。
3. 学生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选出组长负责协调。
2. 宝箱揭秘:组长带领组员打开神奇数学宝箱,了解宝箱中的道具及其用途。
3. 任务分配:根据宝箱中的道具,将实验任务分配给每个组员。
4. 动手操作:组员按照任务要求,使用宝箱中的道具进行实验。
5. 数据记录: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6. 数据分析:组员共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7. 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实验成果,其他组员进行点评。
五、实验案例案例一:骰子游戏道具:骰子任务:通过掷骰子,预测并记录出现的点数。
实验过程:1. 每位组员轮流掷骰子,记录出现的点数。
2. 将所有点数相加,得到总分。
3. 分析点数分布情况,预测下一次掷骰子的结果。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骰子的点数分布较为均匀,预测下一次掷骰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案例二:扑克牌排序道具:扑克牌任务:将一副扑克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实验过程:1. 将扑克牌洗混。
2. 组员共同商讨排序方法。
3. 按照商讨的结果,对扑克牌进行排序。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对扑克牌进行排序,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报告_函数的定义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
2. 掌握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3. 熟悉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函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并探究函数的性质。
三、实验内容1. 函数的定义(1)实例分析例1:y = 2x 是一个线性函数,它表示 y 与 x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2。
例2:y = x^2 是一个二次函数,它表示 y 与 x 的平方成正比。
(2)定义方法① 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 x 可以取的所有实数值的集合。
② 值域:函数的值域是指函数 y 可以取到的所有实数值的集合。
③ 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是指用数学公式表示函数关系的式子。
2. 函数的性质(1)奇偶性如果一个函数满足 f(-x) = f(x),则称该函数为偶函数;如果满足 f(-x) = -f(x),则称该函数为奇函数。
例3:y = x^2 是一个偶函数,因为 f(-x) = (-x)^2 = x^2 = f(x)。
例4:y = x^3 是一个奇函数,因为 f(-x) = (-x)^3 = -x^3 = -f(x)。
(2)单调性如果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随着自变量 x 的增大,函数值 y 也随之增大,则称该函数为增函数;反之,则称该函数为减函数。
例5:y = 2x 是一个增函数,因为当 x1 < x2 时,有 f(x1) < f(x2)。
例6:y = -x 是一个减函数,因为当 x1 < x2 时,有 f(x1) > f(x2)。
(3)周期性如果一个函数满足 f(x + T) = f(x),其中 T 是一个正常数,则称该函数为周期函数,T 为周期。
例7:y = sin(x) 是一个周期函数,其周期为2π。
3. 函数图像的绘制(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实验报告总结学习计划数学
实验报告总结学习计划数学实验目的: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旨在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目标、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个人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验过程:1.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例如,提高数学成绩、掌握某些数学知识或技能等。
2. 确定学习时间: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学习,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并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过度紧张。
3.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多做数学题来提高解题能力,通过阅读数学相关文献来加深理解等。
4. 实施学习计划:根据制定的学习计划,执行学习任务,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调整学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学习反馈来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习计划可以更好的贴合实际学习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可以明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可以更好的控制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压力,从而更好的发挥个人潜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总结与反思: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此,学生应该重视学习计划的制定,积极实施学习计划,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习计划更趋合理和科学,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学生应该重视学习计划的制定,积极实施学习计划,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习计划更趋合理和科学,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阶乘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阶乘(Factorial)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一个正整数n的所有正整数乘积。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n!,其中n为正整数。
阶乘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阶乘算法,通过编写程序计算给定正整数的阶乘。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阶乘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阶乘算法的编写方法;3. 比较不同阶乘算法的效率;4. 分析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四、实验内容1. 阶乘算法的基本原理阶乘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递归或循环。
递归方法利用函数自身调用实现阶乘的计算,而循环方法则通过循环结构实现。
2. 阶乘算法的编写(1)递归方法```pythondef factorial_recursive(n):if n == 0:return 1else:return n factorial_recursive(n-1)```(2)循环方法```pythondef factorial_loop(n):result = 1for i in range(1, n+1):result = ireturn result```3. 不同阶乘算法的效率比较为了比较递归方法和循环方法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不同输入值下两种方法的执行时间。
```pythonimport timedef test_factorial_method(method, n):start_time = time.time()result = method(n)end_time = time.time()return end_time - start_time# 测试数据n_values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比较递归方法和循环方法的效率recursive_time = [test_factorial_method(factorial_recursive, n) for n in n_values]loop_time = [test_factorial_method(factorial_loop, n) for n in n_values]print("递归方法执行时间:")print(recursive_time)print("循环方法执行时间:")print(loop_time)```4. 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阶乘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易于理解和实现;(2)能够计算较大正整数的阶乘;(3)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四年级数学小实验研究报告
四年级数学小实验研究报告1.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索更适合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本次实验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小实验研究,旨在寻找更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比较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对学生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激发程度。
3.实验设计与方法3.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共选择了50名四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们来自同一所小学的两个班级。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25名学生。
两组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对均衡。
3.2 实验内容实验组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即老师通过举例、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老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听讲为主。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数学学习内容上保持一致,包括基础的加减法计算、倍数和约数、分数的认识和计算等。
3.3 实验周期实验周期为8周,每周进行2次数学课程,每次课程45分钟。
4.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4.1 学习成绩对比通过实验期末的数学考试成绩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7分,而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4.2 学生反馈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数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更高,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愿意尝试更多的数学问题。
而对照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较低,认为数学学习仅仅是完成任务,缺少主动性和探索性。
5.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互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2)互动式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对于互动式教学法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方面表现较差。
初一数学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初一数学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初一数学实验研究报告总结
在初一数学实验研究中,我们通过设计实验和收集数据,对一些数学概念和技巧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我们针对初一学生在小数运算方面的困惑进行了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小数运算的问题,并让参与者回答。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小数乘法和除法有困难,特别是当小数点的位数不同的时候。
因此,我们向老师建议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小数运算的练习,特别是涉及多位数的运算。
其次,我们对初一学生的几何知识进行了实验研究。
我们设计了一些几何问题,并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理解角度和平行线等几何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几何概念的讲解,并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例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了初一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设计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观察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在教学中加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思考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初一数学实验研究使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分析数据和提供建议,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实验报告概率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
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数,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1表示事件必然发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抛掷硬币、掷骰子等随机实验来观察和计算事件的概率。
三、实验材料1. 硬币一枚2. 骰子一个3. 记录表格4.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抛掷硬币实验(1)将硬币抛掷10次,记录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次数。
(2)计算正面向上的概率:正面向上次数/总次数。
(3)计算反面向上的概率:反面向上次数/总次数。
2. 掷骰子实验(1)将骰子掷10次,记录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
(2)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该数字出现次数/总次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抛掷硬币实验结果正面向上次数:5次反面向上次数: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5/10 = 0.5反面向上的概率:5/10 = 0.52. 掷骰子实验结果数字1出现次数:2次数字2出现次数:1次数字3出现次数:2次数字4出现次数:2次数字5出现次数:2次数字6出现次数:1次数字1出现的概率:2/10 = 0.2数字2出现的概率:1/10 = 0.1数字3出现的概率:2/10 = 0.2数字4出现的概率:2/10 = 0.2数字5出现的概率:2/10 = 0.2数字6出现的概率:1/10 = 0.1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抛掷硬币实验中,正反两面出现的概率相等,均为0.5。
2. 掷骰子实验中,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不相等,但总体上接近相等。
3.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事件的概率趋于稳定。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深刻理解了概率的概念,学会了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1. 实验次数越多,事件的概率越稳定。
2. 在实际操作中,要确保实验的随机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3.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伯努利实验报告
伯努利实验报告引言伯努利实验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以瑞士数学家达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命名。
它通过实测和分析不同条件下流体的性质,揭示了流体力学中的众多定律和原理。
本报告将对伯努利实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流体的运动和性质。
实验原理与装置伯努利实验基于伯努利定理,即"在沿程流动的运动流体中,流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此定理可用以下公式表示:P1 + ½ρv1² + ρgh1 = P2 + ½ρv2² + ρgh2。
其中,P为压力,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所处的高度。
实验装置一般包括L字形管道、流量计、压力计和垂直高度差装置等。
实验过程与观测实验开始时,我们先调整装置,保证流体能够从一个装置自然流动到另一个装置,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接下来,通过改变L 字形管道中的流体流速、管道的截面积和液体的密度,我们开始观测不同参数对流体性质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规律:1. 流速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流速,可以观测到压力的变化。
当流速增加时,压力减小;当流速减小时,压力增加。
这与伯努利定理中的流体总能量守恒定律是一致的。
2. 管道截面积与流速的关系:我们还发现,当管道截面积减小时,流速增加;当管道截面积增大时,流速减小。
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流体量下,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
这一规律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密度与压力的关系: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密度的液体对压力和流速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密度越大,压力越大;密度越小,压力越小。
这是因为压力与密度成正比。
实验结论通过对伯努利实验的观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流体运动中,伯努利定理成立,流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2. 流速与压力成反比,流速越大,压力越小,流速越小,压力越大。
3. 管道截面积与流速成反比,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小。
小学数学数字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的1. 通过数字化实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3. 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数字化软件,制作动画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
2. 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3. 通过数字化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四、实验方法1. 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化实验进行全程跟踪。
2. 实验步骤:(1)制作动画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分析学生的认知过程。
(2)设计互动游戏,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3)让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验过程1. 制作动画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1)选用数字化软件,如PPT、Flash等,制作动画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
(2)将动画展示给学生,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分数产生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1)设计“分数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
(2)设计“分数加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分数的性质。
3. 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1)让学生利用数字化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动手操作绘制分数图形。
(2)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分数的性质,如分数的约分、通分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学生在观看动画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对分数的产生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材料91组员:樊啸09021011黄胜09021014雷子健09021015一、 实验问题如图所示,有一只猎狗在B 点位置发现了一只兔子在正东北方向距离它200米的地方O 处,此时兔子开始以8米/秒的速度向正西北方距离为120米的洞口A 全速跑去,假设猎狗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始终朝着兔子的方向全速奔跑,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实验:⑴问猎狗能追上兔子的最小速度是多少?⑵选取猎狗的速度分别为15、18米/秒,计算猎狗追上兔子时跑过的路程和时间。
⑶画出猎狗追赶兔子奔跑的曲线图。
二、 数学推导用计算机仿真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
⑴设置时间步长为dt ,兔子速度为8米/秒,猎狗速度为b (b 在程序中输入一设定值,我们先选用了18),兔子的初始位置在坐标原点,猎狗的初始位置在(-1002,-1002)。
⑵由t1时兔子和猎狗的位置坐标计算兔子和猎狗在t2=t1+dt 时的坐标(x1,y1)和(x2,y2): x1=-42t y1=42t x2=x2(t1)+bdt22)224()224(224y t x t x t -+---- y2=y2(t1)+bdt 22)224()224(224y t x t y t -+---⑶计算兔子与猎狗之间的距离d=22)12()12(y y x x -+-如果d 小于事先设定的距离,则退出循环,否则让时间产生一个步长,返回到第二步继续进入下一次循环。
⑷当循环成功退出后,说明点(x1,y1)和(x2,y2)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猎狗追上兔子的距离,循环终止时的时间t 即为猎狗追上兔子所用的时间。
说明:在回答第一小问时,通过多次输入b的值,直至找到使t等于15的b(15=120/8,为兔子跑到洞口所需的时间,此时的b为猎狗的最小速度)。
三、实验程序及结果b=16.75D=0.5dt=0.2t=0hold onezplot('x',[-100*sqrt(2),0])ezplot('-x',[-60*sqrt(2),0])axis([-100*sqrt(2) 0 -100*sqrt(2) 60*sqrt(2)])axis equalx1=0;y1=0;x2=-100*sqrt(2);y2=-100*sqrt(2)while sqrt((x1-x2)^2+(y1-y2)^2)>Dt=t+dtx1=-4*sqrt(2)*ty1=4*sqrt(2)*tx2=x2+b*dt*(-4*sqrt(2)*t-x2)/sqrt((-4*sqrt(2)*t-x2) ^2+(4*sqrt(2)*t-y2)^2)y2=y2+b*dt*(4*sqrt(2)*t-y2)/sqrt((-4*sqrt(2)*t-x2)^ 2+(4*sqrt(2)*t-y2)^2)plot(x1,y1,'r.',x2,y2,'g.')pause(0.1)endbts=t*b运行结果:(1)b =16.7500D =2dt =0.2000t =……t =15.0000经试验得,狗的速度为16.75时,追赶上兔子的时间为15s,正好是兔子跑到洞口的时间。
即狗的最小速度为16.75m/s(2)将b=15带入输入程序计算,则时间为正无穷,即此速度下猎狗追不到兔子(3)将b=18输入程序计算,结果如下b =18D =2dt =0.2000t =y2 =-141.4214t =0.2000t =0.4000t =0.6000t =0.8000t =1t =1.2000 t =1.4000 t =1.6000 t =1.8000 t =2.0000 t =2.2000 t =2.4000 t =2.6000 t =2.8000 t =3.0000 t =3.2000 t =3.4000 t =3.6000 t =3.8000 t =4.0000 t =4.2000 t =4.4000 t =4.6000 t =4.8000 t =5.0000 t =5.2000 t =5.4000 t =5.6000 t =5.8000 t =6.0000 t =6.2000t =6.4000 t =6.6000 t =6.8000 t =7.0000 t =7.2000 t =7.4000 t =7.6000 t =7.8000 t =8.0000 t =8.2000 t =8.4000 t =8.6000 t =8.8000 t =9t =9.2000 t =9.4000 t =9.6000 t =9.8000 t =10.0000 t =10.2000 t =10.4000 t =10.6000 t =10.8000 t =11.0000 t =11.2000 t =11.4000 t =11.6000t =11.8000t =12.0000t =12.2000t =12.4000t =12.6000t =12.8000t =13.0000t =13.2000t =13.4000b =18t =13.4000s =241.2000此时追赶时间为13.4s,猎狗跑过的距离为241.2m ⑷猎狗追赶兔子曲线图如下(b等于18):二:现要在一旷野区域举行一场车赛,为了了解环形赛道的路况,现对一选手比赛情况进行监测。
该选手从A地出发向东到B,在经C、D回到A地,(如图)。
现从选手出发开始计时,每隔15min观测其位置,所得相应各点坐标如下表(假设其体力是均匀分配的):clf;clearx1=[0.2 4.96 6.55 9.71 13.17 16.23 18.36 20.53 23.15 26.49 28.23 29.1 30.65 30.92 31.67 33.03 34.35 35.01 37.5];y1=[6.66 5.28 4.68 5.19 2.34 6.94 5.55 9.86 5.28 3.87 3.04 2.88 3.68 2.38 2.06 2.58 2.16 1.45 6];plot(x1,y1,'k.','markersize',15);axis([-5 40 0 45])grid;hold ont1=0.2:0.01:37.5;u1=spline(x1,y1,t1);plot(t1,u1)p1=sqrt(diff(t1).^2+diff(u1).^2);x2=[0.2 1.8 4.90 6.51 9.73 13.18 16.20 18.92 20.50 23.23 25.56 28.31 29.45 30.00 30.92 31.67 33.31 34.23 35.81 37.5];y2=[6.66 19.89 24.52 34.82 40.54 37.67 41.38 30.00 19.6814.56 18.86 18.55 22.66 18.28 15.06 13.42 11.86 7.68 9.45 6];plot(x2,y2,'k.','markersize',15);t2=0.2:0.01:37.5;u2=spline(x2,y2,t2);plot(t2,u2)p2=sqrt(diff(t2).^2+diff(u2).^2);L=sum(p1)+sum(p2);fprintf('L=%.2f\n',L)以上为模拟路线源代码L=175.90kmz=f(x,y)是位移形状曲线,仅以此是无法求出速度的哦。
但如果已知x,y均为事件t的函数,那就可以求解了。
可以先求出各个速度分量再合成,即:>>vx=diff(x,t);>>vy=diff(y,t);>>vz=diff(f(x,y),t);>>v=sqrt(vx^2+vy^2+vz^2)题中数据是每隔15分钟观测所得,对于车道上量不同的点之间的距离的近似:d1=sum(vx);d2=sum(vy);d=d1-d2那么,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可为:v=d/0.25=4*d(km/h).求解:三次样条插值法对于n+1 个给定点的数据集{xi} ,我们可以用n 段三次多项式在数据点之间构建一个三次样条。
如果表示对函数f 进行插值的样条函数,那么需要:插值特性,S(xi)=f(xi)样条相互连接,Si-1(xi) = Si(xi), i=1,...,n-1两次连续可导,S'i-1(xi) = S'i(xi) 以及S''i-1(xi) = S''i(xi), i=1,...,n-1.由于每个三次多项式需要四个条件才能确定曲线形状,所以对于组成S 的n 个三次多项式来说,这就意味着需要4n 个条件才能确定这些多项式。
但是,插值特性只给出了n + 1 个条件,内部数据点给出n + 1 ?2 = n ? 1 个条件,总计是4n ? 2 个条件。
我们还需要另外两个条件,根据不同的因素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条件。
其中一项选择条件可以得到给定u 与v 的钳位三次样条,另外,我们可以设这样就得到自然三次样条。
自然三次样条几乎等同于生成样条设备的曲线。
在这些所有的二次连续可导函数中,钳位与自然三次样条可以得到相对于待插值函数f 的最小震荡。
如果选择另外一些条件,可以得到周期性的三次样条。
如果选择,可以得到完整三次样条。
样条插值所得曲线能比较好的连接已知道的数据点,既有效地回避了插值中的龙格现象,又是连续光滑的用此曲线近似描述已知数据点的变化规律,应该说能较好的进行数据点之间的预测分析和求值。
在matlab中样条插值命令为:y=spline(x1,y1,t)。
在本次试验中,所得速度v是利用近似方法求得,并不是在确切的时间点时的速度的精确值,所以当用光滑的曲线近似v-t变化规律时最好不让曲线穿过求得数据点,所以这里描绘v-t曲线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
程序源代码和运行结果如下:clear;clc;clf;x=[0.2 4.96 6.55 9.71 13.17 16.23 18.36 20.53 23.15 26.49 28.23 29.1 30.65 30.92 31.67 33.03 34.35 35.01 37.5];y=[6.66 5.28 4.68 5.19 2.34 6.94 5.55 9.86 5.28 3.87 3.04 2.88 3.68 2.38 2.06 2.58 2.16 1.45 6];subplot(1,2,1)plot(x,y,'k.','markersize',15)axis([0 40 0 45]);grid;hold ont=0.2:0.01:37.5;u=spline(x,y,t);s1=trapz(t,u);p=sqrt(diff(t).^2+diff(u).^2);l1=sum(p);v=[];for i=1:18v(i)=4*sqrt((x(i+1)-x(i))^2+(y(i+1)-y(i))^2);if v(i)>30a=find(t<x(i));t(a)=NaN;a=find(t>x(i+1));t(a)=NaN;plot(t,u,'r-')elseif v(i)<12a=find(t<x(i));t(a)=NaN;a=find(t>x(i+1));t(a)=NaN;plot(t,u,'k-')elsea=find(t<x(i));t(a)=NaN;a=find(t>x(i+1));t(a)=NaN;plot(t,u,'b-')endt=0.2:0.01:37.5;endx1=[0.2 1.8 4.90 6.51 9.73 13.18 16.20 18.92 20.50 23.23 25.56 28.31 29.45 30.00 30.92 31.67 33.31 34.23 35.81 37.5];y1=[6.66 19.89 24.52 34.82 40.54 37.67 41.38 30.00 19.68 14.56 18.86 18.55 22.66 18.28 15.06 13.42 11.86 7.68 9.45 6];hold onplot(x1,y1,'k.','markersize',15)u=spline(x1,y1,t);s2=trapz(t,u);p=sqrt(diff(t).^2+diff(u).^2);l2=sum(p);for i=19:37v(i)=4*sqrt((x1(39-i)-x1(38-i))^2+(y1(39-i)-y1(38-i))^2);if v(i)>30a=find(t<x1(38-i));t(a)=NaN;a=find(t>x1(39-i));t(a)=NaN;plot(t,u,'r-')elseif v(i)<12a=find(t<x1(38-i));t(a)=NaN;a=find(t>x1(39-i));t(a)=NaN;plot(t,u,'k-')elsea=find(t<x1(38-i));t(a)=NaN;a=find(t>x1(39-i));t(a)=NaN;plot(t,u,'b-')endt=0.2:0.01:37.5;ends=s2-s1;l=l1+l2;fprintf('s=%.4f,l=%.4f\n',s,l) t=0.125:0.25:9.125; subplot(1,2,2)hold onaxis([0 9.5 0 45])gridplot(t,v,'k.','markersize',25)p=polyfit(t,v,3);a=0:0.01:9;s=polyval(p,a);hold onplot(a,s,'k-','linewidth',2)车道长度:l= 175.9035;所围区域面积:s=733.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