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学案(dy)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一、物质分离的方法

1.物理分离提纯法

常见的物理分离提纯法有:过滤、结晶(重结晶)、蒸馏(分馏)等。

例:在下列括号中填写适当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

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②从自来水中制得蒸馏水()

③从氯化钠和硝酸钾中提取硝酸钾()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用化学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操作简便,试剂价廉,现象明显,易于分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置换法:

(4)加热法:

二、物质的除杂方法

三、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2)Ba2+

(3)Mg2+

(4)Ag+

(5)NH4+

(6)Fe2+

(7)Cu2+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2)Cl-

(3)SO42-

(4)CO32-

(5)HCO3-

4.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稀HCl 、FeCl3溶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四、典型例题

1、仅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醋酸、植物油B.食盐、苏打、小苏打

C.大理石、生石灰、胆矾D.氧化铜、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

加热

溶解

加BaCl

2

加Na 2CO 3 过滤

加热煮沸

③ ④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4、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 。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 42-

已除尽,方法是 。(3)操作③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 。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 5、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

A B C D E F G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

(2)若用B 装置制备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 常用 ,用G 装置收集氢气,②应与 (填接口序号)相连。 (3)现有如下资料:①实验室用FeS 固体与稀H 2SO 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 2S 气体。

②通常状况下,H 2S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碱溶液反应。

若在实验室中用上述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H 2S 气体,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选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序号)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 溶液(Na 2CO 3) 加入适量的CaCl 2溶液、过滤

B CaO (CaCO 3) 加水、过滤

C Fe (Zn ) 加过量FeSO 4溶液、过滤 D

HNO 3溶液(H 2SO 4)

加适量BaCl 2溶液、过滤

NaCl Na 2SO 4 NH HCO

留 物

纯净的NaCl 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