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 期末复习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
1、区域研究
2、问题研究
1、专题比较
2、总体比较
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的阶段
1、19世纪,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
2、20世纪上半叶,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日本
企业内教育:日本的大型企业多数设有独立的教育机构,主要实施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晋升培训,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供需统一性。中小企业多设立联合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终身教育
1、建立“终身学习推进体制”
为了发展终身学习,1988年文部省设立终身学习局,1990年制定《终身学习振兴法》。
2、开发广泛多样的学习机会
强调学校向社会开放,包括建立开放大学,提供可供社会成员选择的高等教育课程等。以及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设立公开讲座,学校的体育运动场所、教室等设施设备对外开放。
3、改变观念
破除学校中心主义,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确立学习不只限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而是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受教育观等。
现行教育特点
1、东西方教育的混合
日本属于东方文化圈,但其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强的过程。
2、系统的教育体系
经过长期发展和改革,日本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各种教育形式兼备。
3、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
日本教育拥有相当完备的法律系统,确保了教育的顺利发展。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把幼儿送入学前班的最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B. 为了孩子能学到知识
C. 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
D.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级
2. 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A. 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 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 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 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3. 函授课程是以下哪个国家的一种独特的学前教育形式()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4. 把流动车作为起学前教育机构,实行送教上门的国家是()
A. 印度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5. 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 幼儿园创收
B. 补偿教育
C. 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 服务社会
6. 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扩大的家庭
D.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7.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A. 受教育者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B. 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主体
C.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育者只是旁观者
D. 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处于受控者、接受者的地位。
8. 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出生的第一年
B. 3-4岁
C. 5-6岁
D. 6-10岁
二、名词解释
1.智力
2. 函授课程
3. 移情法
4. 结构游戏
5. 活动目标
6. 费舍尔法案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
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 :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
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较教育史上,萨德勒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他所阐述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为以()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观察法
B.借鉴法
C.历史法
D.比较法
【正确答案】C
2. 1949年,()为《人权一一意见与解释》一书撰稿,建议将教育权规定为一项基本人权。
A.库森
B. 萨德勒
C.康德尔
D.汉斯
【正确答案】C
3.汉斯在其代表作一一()中历史地、详尽地讨论和分析了三大因素,阐明了它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A. 《教育年鉴》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C.《人权一一意见与解释》
D.《俄国教育的传统》
【正确答案】B
4.贝雷迪在悼念()时说道:“他是属于人文主义者的一代,这种人在我们这个更为技术化、更急进、更局限于具体应用的时代是很难再现了。“
A.库森
B.萨德勒
C.康德尔
【正确答案】C
5.通常来说,对“动态”细节、有关变化及趋势进行描述时比较适合使用()方法。
A.图表式并置
B.文字式并置
C.平衡比较
D.阐释比较
【正确答案】B
6.诺亚与埃克斯坦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将()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之中。
A.泛化
B.量化
C.个案分析
D.实验
【正确答案】B
7.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征等方面的资料的模式是()。
A.规范模式
8.体制模式
C.自然模式
D.精神状态模式
【正确答案】D
8.体现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范式转换的是()。
A.贝雷迪
9.霍姆斯
C.埃德蒙•金
D.诺亚与埃克斯坦
【正确答案】C
10将比较研究与教育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比较研究的实用价值的是()。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比较教育:以比较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单轨制: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勾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教育国际化(1)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2)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刻,一种世界范围的共性正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加强(3)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的一致性,各国的教育似乎正面对一种共同的挑战(4)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它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入,从社会结构上标举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生计教育计划》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生计教育计划”,也称“马兰计划”。该计划要求以职业生涯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之中去。
单轨制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勾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比较教育复习内容
三个阶段三种方法六种理论四个人物
一、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1.借鉴时代P4
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从1817年比较教育产生开始到19世纪末。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比较教育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借鉴时代”。这个时期的重要比较学家有法国的朱利安和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曼和巴纳德等。
2.因素分析时代P5
比较教育历史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比较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的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这个时期的重要比较学家有英国的萨德勒、美国的康德尔、德国的施奈德和英国的汉斯。
3.社会科学方法时代P6
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三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比较教育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主要特点:受整个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从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转变的影响,比较教育也从以往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步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学、行为科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新方法、新理论也影响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尝试运用结构功能理论、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等进行教育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相互交叉的倾向。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比较”的含义
2、比较教育学的定义,性质和学科体系
3、教育优先区96:指被政府列为物质或经济极为贫乏或不利,须优先予以改善,以利教
育机会均等实现的地区。
为缩小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的教育发展差距,法国政府于1981年制订了一项对处境不利社区的教育进行特别扶持的政策,即“教育优先区”政策。
教育优先区是依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社会职业状况,以及当地学前教育入学率、中小学留级率、外籍学生比例、中小学校网的密度等教育外部与内部的具体指标确定的。对被确定为教育优先区的社区,国家采取特别的扶持政策,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4、双重训练体制:在职业学校中,为完成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三年的职业义务教育,
这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连,形成双重训练体制。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训练,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教育,毕业之后进入职业生活,或升入高一级的职业学校。
5、职业基础教育年134:这是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招收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按职业
领域划分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方面的训练,为他们进一步的职业教育打好基础。这种教育通常由全日制职业学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重训练形式完成。
6、《天使计划》213:是日本政府于1994年出台的旨在推动幼儿教育改革的幼儿教育政策,《天
使计划》提出全社会支援育儿的基本方针,国家、地方当局、企业、地区社会都要支持儿童养育,政府有关各省厅应制定今后十年支援育儿的政策与重点措施,有计划地推进,各方当局要根据当地特点制定相应计划于措施。
自考复习资料:比较教育
名词解释
1、朱利安:19十几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他首次正式使用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并系统的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主张为改善本国的教育而研究和借鉴别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后人称他为“比较教育之父”。
2、借鉴时代(1817-19世纪末):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直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也忽视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探究。
3、因素分析时代(1900—二战末):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因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和方法存在严重的局限和问题,人们并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对象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来研究教育精神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简洁的启发。因而,比较教育学家们在这一时期注意密切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征的等因素来分析研究该国的教育。
4、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战完—现在):【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期间,注重哲学思辨向强调量化分析和重复验证的实证方法的转变,从偏重人文的历史研究方法,逐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方向发展。呈现相互交叉的倾向即“学科重心暧昧”倾向。
5、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6、外国教育:外国教育研究一般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而“区域”的范围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大可至跨国的文化圈、地理圈、政治圈等,小也可以是一过内部的州、县等。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内容提要复习笔记及强化习题(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1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1 内容提要
1.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可以扩大眼界,增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可以吸取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可以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并吸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科学方法,以求是性、实践性、系统性、过程性、全面性作为研究的基本原则。
4.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可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5.比较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等。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适当配合运用各种方法。
1.2 复习笔记
一、比较教育学的意义
1.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
近年来,各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开始注意向外国介绍本国的教育成就和经验,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但现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是借鉴外国教育经验。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先从它的研究领域以及这个领域的时空范围来分析:
①从研究领域说,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涉及教育的整个领域,其研究重点是各国的教育制度和基本的教育问题。
②从研究时间说,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为中心。从研究空间说,比较教育学以世界各国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自考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自考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自考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自考是指自主招生考试,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有工作或其他事务
无法全日制学习的人群。自考的学习内容广泛,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
时间管理能力。而为了更好地备考自考,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是至关重要的。一、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在选择自考比较教育复习资料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进
行选择。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科掌握情况,确定自己的复
习需求。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他人的经验,了解不同出版
社的复习资料质量和适用性。最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和辅导书籍
来进行复习。
二、多方面获取资料
在备考自考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复习资料。首先,我们可以购买一
些经典的教材和辅导书籍,这些书籍通常由专业的教师编写,内容全面、系统。其次,我们可以参加一些自考培训班,这些培训班通常会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
辅导材料。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和下载一些免费的复习资料,但
在使用这些资料时需要注意其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合理利用复习资料
在备考自考时,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复习资料。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和
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复习资料。其次,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
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复习资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刷题来巩固知识点,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扩展知识面。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检验
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注重实践和应用
在备考自考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自考考
试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来提高解
00472《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总集
00472《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二、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
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三、“理智的框架”:
第一,规范模式(normative pattern) :影响各国教育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道德价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
第二,制度模式(institutional pattern) :有关教育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制约教育制度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党,经济、法律组织结构和群众团体等资料。
第三,精神模式(pattern of mental state) :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性等方面的资料。
第四,自然模式(physical pattern) :包括地理、地质、气象、环境、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四、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1.学科的倡导阶段,19世纪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本阶段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外国的教育经验,作为改进本国教育制度的借鉴,发展本国教育,但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对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停留在描述的水平,没有对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揭示出教育规律。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研究领域说,重点是教育制度和基本的教育问题;从研究时间上说,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为中心:从研究空间来说,是以世界各国的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3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A区域研究(整体研究和局部研究):是分析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B问题研究(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比较研究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4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 文献法 比较法 分析法第二章 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19世纪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阶段,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2、第一个提出比较概念的是朱利安 3、康德尔是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家,1933年发表《比较教育》。其比较教育论著体现出三种主要目的:1报导--描述的目的 (他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 2历史--功能的目的(不仅要描述事实,而且要说明特征)3借鉴,改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和培养对“民主”制度的忠诚)4、因素分析法: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5、汉斯在1949年发表的《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一书中,分析决定各国教育的因素有三:自然的因素 宗教的因素 世俗的因素 。第五章 日本教育 1 、1872年颁布《学制》,成为日本现代教育的开端2、日本教育特点:(1)东西方教育的混合。日本属于东边文化圈,但其现代化过程中,日本吸收西方文化及其教育改造本国教育,使得其教育具有东西方合一的性质。(2)系统的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各国教育形式兼备,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基础教育质量较高,但在尖端科技和基础理论研发领域与欧美有一定差异。(3)系统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在长期立法实践中,日本汲取了欧美的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国情,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教育法体系(4)国家重视教育,强调政府行为,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5)教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工具,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改变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工具。3、发展终身学习,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90年代教育改革的重点。第六章 法国教育1.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A. 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
学前比较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学前比较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学前比较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关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学问。它研究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过程,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教育学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与价值、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教育的心理基础等。
【二、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与观点】
1.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2. 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育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尊重个性、启发性等。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育、问题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体验教育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3. 教育的内容与过程
教育的内容涉及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的过程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4. 教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
教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是教育的重要保障,包括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学校组织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教育的公平、优质
和可持续发展。
5. 教育的心理基础
教育的心理基础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心理的关系,包括
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情感学、学习动机与兴趣等,为教育提供科学的
指导。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等。其中,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
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验证和推断教育学理论。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一、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二、学科性质: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法国19世纪的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史的开端。他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四、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借鉴时代”的几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朱利安、法国的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曼和巴纳德。
五、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标志着“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
六、萨德勒反对孤立地研究教育,明确提出了“民族性”概念和研究校外事物的主张。
七、“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萨德勒、美国的康德尔、英国的汉斯和德国的施奈德。
八、康德尔的代表作《比较教育》不仅是“因素分析时代”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而且是整个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九、汉斯在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十、人们将萨德勒和汉斯等人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把施奈德的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
十一、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比较教育。
十二、1929年,国际教育局正式成立,开始以国际组织的形式研究比较教育,并定期出版刊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教育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每空1分,共15分)
1.___ 霍尔姆斯____在其____《教育问题:一种比较的方法》___一书中独创“问题法”。
2.美国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主要是__学区_____。
3.独立后至内战前,美国教育开始形成具有美国特色的__分权_____、自由、普及、无宗教派别限制的教育制度。
4.英国的现行学制可分为___公共教育____系统和___独立学校____系统两个部分。
5.1967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宣布取消____11岁___考试。
6.德国关于大学学习的改革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降低过高的____淘汰率___,二是缩短过长的___大学学习时间____。
7.德国普通中学的5~6年级,教学按____班级___组织形式进行;而7~10年级,在原班级不变的情况下,在数学和外语的教学中,采用____分组___的教学组织形式。
8.1905年法国通过了___教会____与国家分离的法案。
9.从____1931___年起,法国中学免收学费。
10.1972年日本发布《___学制____》,标志着日本国民教育制度正式诞生。
11.目前俄联邦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称为俄联邦___普教职教部____。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中填“对”;错的在括号中填“错”。每题1分,共10分)
1.贝雷迪在《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一书中倡导了“量化科学分析法”。(错)
2.德国中学教学一个特色是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另一个特色是在综合中学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错)
3.英国的“近代大学”指19世纪建立起来的传统大学和城市大学,以伦敦大学为代表。(对)
4.朱利安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对)
5.1970年联邦德国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错)
6.大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错)
7.法国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的文理专业输送人才。(对)
8.因素分析法是一种为了判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而进行分析的方法。(错)
9.美国公立中学占80%。(错)
10.日本教育行政中,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是合作关系。(对)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8分)
1.比较教育学家福斯特运用_______理论分析了学校在社会流动、社会成层和精英遴选过程中重要作用。(C)
A、冲突;
B、依赖;
C、结构功能主义;
D、历史主义
2.1674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制定了一项法案,动用部分税款,责令家长和雇主担负教育儿童的责任,否则科以罚款。这项法案是_______。(C)
A、《莫雷尔法》
B、《国防教育法》
C、《祛魔法案》
D、《史密斯—休斯法案》
3.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_______提出“生计教育计划”,要求以职业生涯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A)
A、西德尼·马兰
B、贺拉斯·曼
C、约翰·霍普金斯
D、史密斯
4.英国学前教育指的是_______之前的儿童教育。(B)
A、6岁
B、5岁
C、7岁
D、4岁
5.德意志帝国时期,凯兴斯泰纳在“补习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_______。(A)
A、职业学校;
B、文法学校;
C、实科学校;
D、文实中学
6.法国小学_______学年考试,一年级和五年级留级率约为_______。(D)
A、没有,5%;
B、有,5%;
C、有,10%;
D、没有,10%。
7.1886年日本的《学制令》所形成的全国教育制度一直存在到_______。(B)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8.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各地都已实施了_______年制普及教育。(A)
A、7;
B、8;
C、9;
D、10
四、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8分)
1.霍尔斯认为比较教育内部已经分化出四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_______。ABDE
A、比较研究;
B、外国教育;
C、区域研究;
D、国际教育;
E、民族研究;
F、发展教育.
2.卡拉马祖案的裁决,有助于美国_______。(AC)
A、公立中学取代文实中学;
B、文实中学取代公立中学;
C、摆脱欧洲教育的影响;
D、发展私立教育;
E、进一步向欧洲学习。
3.为了普及信息科学教育,“所有人都学计算机”的教育计划被提了出来;这个计划_______。(AD)
A、由法国政府提出;
B、由英国政府提出;
C、由美国政府提出;
D、产生于1985年;
E、产生于1988年。
4.发达国家在迈向教育民主化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主要是:_______。(CDE)
A、减少义务教育的年限;
B、实施双轨制;
C、实施补偿性教育;
D、中等学校的综合化;
E、延长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借鉴时代”: 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深入讨论。比较教育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借鉴时代”。
2.公学:是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具有重要的传统影响。公学以纪律严格、学习成绩优异、培养绅士风度而著称于世。公学实际上是指包括9大公学在内的一批建于中世纪和20世纪20年代初、具有全国声望的奇宿学校和教育质量优异的走读学校。公学招收预备学校毕业生,在学年龄为13—18岁。绝大多数公学学费昂贵。20世纪70年代后,公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男女合校,纠正宗教排外性,注意改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放松对学生生活方面的限制;改变传统观念,增加社会服务活动,强调学术成绩,加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科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