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德育工作计划新学年,九年级化学组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继续以“好习惯伴我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初中德育工作计划。

现根据各个年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德育工作目标:1、加强学习焦虑的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

2、始终做好向中考冲刺的精神激励,保持学生兴奋点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争取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提高,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二、德育任务1、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中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希望自己一生有所作为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因此,抓紧抓好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十分重要,同时唤起他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勤奋学习的信念。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潜在优势或帮助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让他们看到希望,让希望燃烧起光明,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3、教师自身要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要弘扬正气,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可信任感和钦佩感。

三、德育措施1、树立榜样,个人修养的榜样,学习刻苦终成大器的榜样,敢于拼搏的榜样伟人、名人的典范特别是已毕业校友的先进事迹。

2、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取长补短。

3、面对挫折实事求是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成功的道路和他们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鼓舞他们的斗志,强调人不应只重视一时的快乐得失,而应着眼于人生的全局,一时的努力不会换来理想的好成绩,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4、加强学习方法的知导,提高学习效率是毕业班教师经常性的一项工作,也是转化差下生的中心,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5、加强班级管理,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加强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及时了解班情,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德育在学科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化学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从化学学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外活动三个方面,阐述化学学科德育的具体实施。

一、化学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德育渗透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德育渗透应贯穿于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应注重德育元素的引入。

例如,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物质的珍惜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验设计和操作安全中,强调安全意识和负责任的行为准则。

其次,在课程的设计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德育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的优化德育渗透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探究实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化学学科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德育渗透计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同样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体现。

学校可以组织化学学科的实践活动、比赛和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科学素养的平台;举办化学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化学知识和相关应用。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当地化学企业合作,开展实地考察和工作实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加深他们对德育的理解和体验。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浸透 - 教育类德育是学校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展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品质的教育,牵动教学改革,全面进步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理论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外,也是对学生进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浸透德育教育呢?一、化学理论教育中的德育浸透化学理论教育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怎样在化学理论教育中浸透德育呢?首先,通过对化学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上,有许许多多的化学史知识,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展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浸透。

例如我在讲述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对制碱工业的垄断,潜心研究制碱技术,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1926年消费出“红三角牌”纯碱,并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成功地改良了索维尔制碱法,创造了结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开展做出出色的奉献,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讲到物质的来与制法的时候,老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比照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

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消费,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

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其次,通过对化学根本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观。

化学根本原理规律性很强,但在普遍规律中存在着特殊,例如,讲解酸的通性时,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响放出氢气,不能与氢后金属反响,而浓硫酸不但能与氢前金属反响,而且还能与氢后金属反响,不过都不能生成氢气,同是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化学性质,从而为学生树立了量变到质变的唯物辩证观点。

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劳、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材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德育渗透:1. 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这一教育着重突出三点:一是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

在学习“原子”时,插入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并自学成才的故事。

又如在学习“苯”时介绍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从梦中得到启示,确定了苯的环状结构理论,这是量变到质变的体现;凯库勒为确定苯分子的合理结构,他废寝忘食地反复探讨,并提出了几十种可能的结构式,最终找到了答案,苯的环状结构理论的确定是他长期知识积累和辛勤研究的结果。

二是为求真理,顽强不屈。

如单质氟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期间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然而科学家还是前仆后继,这既体现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也表现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坚定信念。

三是严肃认真,敢于创新。

18世纪,对于元素的分类从德伯莱纳的“三元素组”,迈尔的“六元素表”到纽兰兹的“八音律”都渗透着化学家的心血,闪烁着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门捷列夫面对庞杂凌乱的各种元素,他坚信“偶然中必有必然”,元素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他抓住“原子量”这个元素的身份证,终于在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表,并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由此可见,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中学化学中许多科学发现都体现了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2. 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时,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

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忱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

高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高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高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渗透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化学渗透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引导学生从化学渗透中感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渗透的概念及原理;
2. 化学渗透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3. 化学渗透实验操作;
4. 化学渗透与道德教育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渗透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2. 化学渗透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实验操作:进行相关化学渗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化学渗透的概念及应用;
2. 学习:讲解影响化学渗透的因素和实验操作方法;
3. 实验:进行相关化学渗透实验,观察结果并记录数据;
4. 总结: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渗透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化学渗透实验报告;
2. 总结化学渗透的重要性及道德教育的意义。

七、教学反馈:
1.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和点评;
2. 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八、板书设计:
1. 化学渗透的概念和原理;
2. 影响化学渗透的因素;
3. 化学渗透实验操作步骤。

以上为化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德育渗透教案化学版初中

德育渗透教案化学版初中

德育渗透教案化学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意义。

2. 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渗透教学内容:1. 德育意义介绍:化学实验中遵守规则,保持诚实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2. 安全操作规范:学生需要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3. 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互相协助、互相检查,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通过介绍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遵守实验规则和保持团队合作。

2. 教师讲解:讲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范,重点强调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的重要性。

3.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任务。

4. 展示成果:学生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实验中的团队合作体会。

5. 总结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团队合作经验,引导学生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方式:1.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实验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包括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等方面。

延伸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策划并开展化学实验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化学实验安全演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安全操作规范的认识。

教学反思:1.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2. 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后记:通过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渗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希望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保持诚实和团队合作,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主人翁。

(完整版)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化学)

(完整版)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化学)

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化学)青山中学梁冰《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作为高一化学教师,应该多思考如何对高一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学校以德育为首,这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所决定的,也是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此话明确表达和肯定了德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德育为首,并不是德育唯一,更不是孤立,架空德育。

必须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德育为首,并不排斥其他教育,也不能代替其他各育,德育只有渗透到其他各育中,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对各育的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才能体现德育的首要地位。

二、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上好绪言课:在绪言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挂图向学生大力宣传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我国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对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我们的祖先在50万年以前就掌握了火的利用;西汉前期出现了书写和绘图的纸,几个世纪后传人外国,纸的发明是用化学方法制成较纯的纤维素高分子的一项重要成就,我国劳动人民在1000多年前就制造出火药,火药的发现,是人们从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先声,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

通过这些生动史实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现代化学科学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奋图强,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巨大成就。

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超导体的研究;碳60分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对新能源氢化钛的研究等都走在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水泥,原盐、稀上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钢铁产量进入世界钢铁大国行列;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言高中化学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意识的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注入德育元素,可以在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实现德育渗透的策略1.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德育相关的化学知识,并将其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道德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他们思考化学知识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3. 培养科学道德观念:通过课堂实验和案例分析,教育学生科学研究中的诚实和谨慎,培养他们的科学道德观念,如严谨、客观、可靠等。

4. 创设德育环境:在校园和课堂上创设积极的德育氛围,通过班会、纪律教育等活动,加强学生德育的教育力度。

5. 融入日常生活: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并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6. 示例和激励: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德育榜样,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和道德选择,激励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追求高尚的德行。

结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意识。

通过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科学道德观念、创设德育环境、融入日常生活以及提供示例和激励,我们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公民。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良好品德的计划。

通过德育渗透计划,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和教育资源,以匡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计划目标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朴重品质,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不良行为。

二、计划内容德育渗透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课程:学校将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通过讲授道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德育活动:学校将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德育讲坛、道德模范事迹宣讲等,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感。

3. 德育实践:学校将鼓励学生参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工等,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德育评价:学校将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估和奖励,以激励学生积极参预德育活动。

三、计划实施德育渗透计划将由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计划:学校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德育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确定责任人和参预人员。

2. 宣传推广:学校将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家长会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提高他们的参预度。

3. 组织实施:学校将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和课程,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

4. 评估总结:学校将定期对德育渗透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计划。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目前,教育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或无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致使一些学生价值观淡薄,道德水平下降。

例如在我州的某所中学出现了学生被杀死的恶性案件,为什么会出现此类严重犯罪现象呢?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教育中先成人后成材的教育主导思想。

德育它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

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

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紧扣教材、合理渗透德育总结如下: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教材的绪言在向学生灌输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发展的过程时,可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

如举世闻名的火药、造纸术、湿法练铜的发明、天然气、煤、石油的发现等等;近代,1965年我国成功地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它对探索生命奥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轰动了全世界;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等等。

这些材料可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浓厚的爱国热情。

二、环境保护教育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问题从化学教学入手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化学教材讲述环境保护知识如: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同时在大气中形成酸雨降落下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减产,江河、湖泊的生物物种大量死亡及对建筑物的腐蚀。

又如:人们所说的“白色污染”,实际是用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目前人们大量使用,造成地球上无处不在,且由于它埋在土壤中几百年后都不能完全分解,因此有的科学家称塑料袋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发明。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化学实验中德育渗透教育

化学实验中德育渗透教育

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渗透教育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做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验不仅仅是老师教授知识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从德育方面教育学生的阵地。

作为化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解题技能和技巧,同时还应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有机地渗透德育思想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突出学科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而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参与越多,对化学学科的“感情”就越深厚。

如,在课堂中,我就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实践:(1)将初中化学85个演示实验中的18个改为边讲,边学生分组实验,并精心设计。

例如:做“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实验”前,要求学生在课下预备一只潮虫等小爬行昆虫,这样在课前便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上课时,让学生分组完成该实验,并增加在烧杯中预先放人小昆虫的实验。

这一实验不仅在课堂上气氛热烈,在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且为怎样验证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过高等问题给学生在发散思维方面做了有利的铺垫。

(2)开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竞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规范了基本操作。

(3)开展趣味实验活动。

如“鲜花怒放”、“烧不坏的手帕”、“神奇的铜树”等十几个实验,奇妙的变化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思索。

(4)建立科研小组。

利用所学知识来识假、识劣,如对市售化肥硫酸铵、纯净水优劣的鉴定等。

(5)让学生参与某些易操作的演示实验。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巧设悬念激发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化学实验教学中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绪言》时,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的神秘和新奇,从而喜欢学习化学,增强对学科的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德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式,渗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意识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实验操作中难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意识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教育者可以通过实验前对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团结友爱。

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而化学实验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操作,感受化学现象,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分析、判断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树立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责任感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定和实验操作流程,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保护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重视德育理念的宣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育者应当重视德育理念的宣传,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验守则和规范的宣传,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前言高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科学的一支,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化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和具体实施计划。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1. 优化教学内容化学学科应根据德育教育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化学实验中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行为准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引入实践案例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有关化学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应用和责任。

通过讨论案例,启发学生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1. 探究式学习对于化学学科,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和发现化学原理。

在实验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的遵守,培养他们的实验道德和科学精神。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比如,化学学科可以引入科技创新和研究方向,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并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考核评价的改革1. 体现德育要求在化学学科的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的评价。

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室纪律、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及时指导他们的成长。

2. 鼓励学术道德考核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诚信和科学道德。

化学学科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批判思考实验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正直、诚实、负责任的科研素养。

结语化学学科的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

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评价,将德育教育融入化学学科的各个环节,达到德育与学科知识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为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案

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案

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保护环境、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

2. 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遵守实验守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勤奋、负责、团队合作的品质,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知识回顾与拓展:环境污染与保护、生态平衡、人类生活与化学、化学品安全与应用等内容。

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守则、实验器材的使用和保养、实验过程中的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讲解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实验操作:进行化学实验,教授实验守则、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安全、文明操作、团队合作等。

4. 总结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同时讨论如何做好实验守则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

5.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化学与德育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安全操作、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等。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3. 评价标准:既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品德、纪律、自律等方面。

五、延伸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2.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主题演讲: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化学与环境保护的主题演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希望通过这份德育渗透高中化学教案范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思想品德方面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教师进行德育的方式需要不断改进。

中外学校德育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改进和加强德育,增强德育效果,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更有其他德育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在发生变化。

正确的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都是学好化学所必须的思想品质。

运用恰当的德育艺术,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目的由被迫动机上升到目标动机,再上升到需要动机的高度,直至抱负动机的高度,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在非智力因素中,化学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化学的动机成正比。

在一些化学课的开头,我运用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德育资料来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醇类的时候,可以用将甲醇当成白酒出售致人死记亡的案例来说明甲醇的毒性,售假者的最终下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勤劳致富的道理,然后再引入新课。

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对化学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一、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与人格,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去影响、同化学生,为学生作出榜样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无意识的模仿。

教师的教养、形象、语言表情、气质、性格甚至笔迹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模仿很适合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榜样的作用,可以使他们的缺点没有痛苦和创伤,不觉难受地消失。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涵养,能将化学知识爱憎分明地溢于言表。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德育渗透计划当学生在认识教育中感知到某一科学方法或领悟到某一道理,他必将产生极大的情趣去效仿、追求,最终“内化”成自己性格,反之,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有了正确价值观,必将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促使获取知识和技能。

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德育渗透不仅仅是教学任务,而且是完成化学教学的一个途径,由此可见,没有德育渗透的教学不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只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把握初三学生年龄特征,注意情趣,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辅知识以教育的含义,二者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一、把握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以有效到位的德育渗透。

1、初三化学教学是启蒙性的,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启蒙性的,针对初三学生特征,要渗透德育,但又不给学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用深入浅出的例子,用学生理解的语言,既有坚实的知识锚点,又能生动活泼。

2、在学生兴趣点上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渗透中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盐和金属起反应时,让学生做铁丝进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实验,过一会儿取出,同学们看到在铁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铜,感到惊奇,很有兴趣,我马上告诉同学们我们的祖先在西汉时期就发现了这个反应,到了宋初,已把这个反应运用于生产。

这种炼铜法在我国最早运用,是湿法冶金的先驱,通过这样一叙述,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二、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些马列主义原理。

1、一些基本观点,对初三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反复教学,学生是可以掌握这些基本观点。

在绪言课上,我们讨论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冷到0℃时会结冰,在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当温度在0℃——100℃之间这个界限以内变化,不会引起水的状态的质变,但超出这个限度(超过100℃,低于0℃)水就变成水蒸气(或冰),引起状态的质的变化。

通过这样一来,学生对量变引起质变有了初步的认识。

到第四章进行氢气可燃性教学时,我于做了一个氢气和氧气混和气体爆炸的实验,得出氢气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请大家看书并回答问题,题目是:“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是否一定会发生爆炸”学生通过看书后回答这个问题上是很容易的,课本上明确告诉我们这个反应极限4——74.2%,也就是说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不会发生爆炸,这有是一个典型的量变到质变的例子。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化学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化学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化学德育渗透工作是指在化学教育中,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

下面是一份针对化学课程进行德育渗透的工作计划。

一、目标设置: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工作内容:1. 品德培养:借助化学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中的道德问题,如科技伦理、科学诚信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2. 科学素养培养:通过化学实验室实践和科学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3. 合作意识培养:在化学实验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习相互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4. 自主学习培养: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自主学习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工作计划:1. 在每个化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道德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可以以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和化学伦理、科技发展等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与伦理的关系。

2. 在化学实验室实践中,引导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实验守则和科学诚信意识。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并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

3. 在化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小组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4. 每学期安排几次课外学习和研究课题的活动,让学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化学主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学习。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对实验守则的遵守和安全意识。

3. 强调化学技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守则和安全知识
3. 化学技术与环境保护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洗涤剂、药物等。

2. 讨论实验守则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遵守实验室规定,细心严谨地进行实验。

3. 介绍化学技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减少
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实验守则和安全意识。

3.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技术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评价方式:
1. 实时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查学生是否按照实验守则进行操作。

2. 作业评价: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感想体会等作业,评价学生对化学德育渗透的理解
和认识。

六、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将化学德育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化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

学校应该明确化学德育渗透的目标,即通过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的伦理道德意义,引导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

其次,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紧密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知识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

此外,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科普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知识的伦理道德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需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的建立。

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化学德育渗透实施工作。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化学德育渗透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确保化学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化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明确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全面推进化学德育渗透工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内容丰富,有诸多方面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和火药以及陶瓷和酿造术、商代青铜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煤和石油的开发及利用等等,都是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的。

在绪言部分教学中,介绍我国陶器的制造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而瓷器的制造则不晚于三千年前的商代。

中国瓷器的制造技术于十五世纪传入西欧,欧洲人称之为“CHINA”(中国)。

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不忘怀的纪念。

例如上化学《绪言》部分里讲到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是我国人民在化学史上取得的辉煌成果,补充介绍“蔡伦纸”的造纸技术(改用便宜的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以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后人称他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

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技术都是依蔡伦的技术推广的,直到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打仗,唐军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人,然后传给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

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钢铁生产、冶炼历程,特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

通过学习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如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全成结晶牛胰岛素;20世纪80年代,又首次合成核糖核酸,使人类在揭开
生命奥秘的历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我国的化学研究技术和有关生产水平,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使学生更多了解祖国,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进而产生深厚的爱国之情,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

2.在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在学习物理变化概念时,列举水的三态变化、汽油的挥发都是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运动,水三态的变化与外界的温度有关系的,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内因与外因(如碳与氧气生成CO和CO
2
)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永恒运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核电荷数引起元素种类的改变、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单质中、由于相互作用的原子个数不同使物质性质各异(如金刚石、
石墨),通过H
2—H
2
O—H
2
、CO—CO
2
—CO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
于教学中,可使学生学会正确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用变化、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利用教材结合周围环境,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学中,第六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
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一方面,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

例如我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污染活动调查。

另一方面,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

例如在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德育在实验教学的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源泉,是直观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正确、清晰的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然后把实验现象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导游者”,深入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在讲氧气的性质时,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此外,在学生实验时,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节约药品、爱护仪器、保持卫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勤俭节约教育,通过实验后对部分物质的回收和利用,渗透商品经济观念教育。

三.德育在课外活动中的渗透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受到熏陶。

如,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丰富多彩的趣味化学小实验,组织化学知识竞赛和化学晚会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家乡的教育;通过对地区的水资源及大气、水域、土壤的污染进行调查并研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总之,要有意识的、主动自觉挖掘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一体化,就能在“授业、解惑”中“传道”,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2015.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