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看了《教师的时刻从哪里来》后,我真的触动很大。
我也常抱怨没有时刻,忙啊。
每一天早早到园,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备课、上课、准备教具,还要处理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
正当我看不清方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答案——教师的时刻从读书中来。
“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
”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孩子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
想想自己的课堂,也做了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课堂上却总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费力。
这才恍然大悟,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书到用时方恨少”,效果当然不一样。
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
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
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有人说‘没时刻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这样的读书箴言,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爱读书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一书中,睿智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论深深影响、启迪着我,让我如获至宝。
我要发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2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才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学任务。
及时地发现、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才能和素质,及时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志趣,这一点正是当前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通用5篇)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通用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后,深深地被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所折服。
他用他真挚的爱心、诚恳的话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使我们不仅有感性的认识,更有理性的提升。
读其书,就是与这位哲人促膝交谈;读其书,就是与这位伟人平等对话;读其书,真乃是受益匪浅哪!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因为我想到了我自己。
从教这么多年来,教过的学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多年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仁至义尽”的,我自己感觉对学生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可是我逐渐发现,学生对我是“敬而远之”,这种“发现”是从我的要好的同事身上发现的。
我这名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每次与她走在一起遇到学生的时候,学生都会与她谈笑风生、亲密有加。
而对我,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拘谨与不安。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对学生可以说是严厉有加、极尽爱心的,为何学生看到我那么不自在呢?真是白教他们一回了!我不禁愤愤然。
我同事笑着对我说:“你的‘极尽爱心’是做到了,可是完全让‘严厉有加’给掩盖住了。
你对学生来说是高高在上,学生需小心地仰视你,而我,学生只要放心地平视就行了。
你呀,对学生好,也要讲究点方法嘛”,看着她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我不由地“怒火中烧”,可转念一想:她说的还真有一些道理。
回想自己以前,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许”,不许犯错误、不许违规、不许做有损于学校的事、不许这、不许那······一旦发现学生有犯禁者,便会大发雷霆,怒吼声“响彻云霄”,最后,不让这个学生“连哭带嚎”地出去绝不罢休。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秀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秀6篇】篇一:《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一第一次听说《给老师的100条建议》,是在备考招教,学习外国闻名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时得知。
这名字一听就是老师应当细品的书籍,想着考上招教,第一个要读的就是它。
没错,现在的我,就沉醉于此。
刚起先,接触此书,看了前3节,第一感觉就是好深邃,好难读,好抽象,有种在看半文言文的意思。
因为它不仅仅须要去看,更多的是去品,去思索,去回味。
看到第4,5节,爱了,写得真好,真得很有信服力。
看完之后就觉得“的确如此”“是的是的”,它的理论思想很强,是那种站在教化制高点,给出的一条条教学建议。
值得思索回味!作为教化学典范之作,它当之无愧!然而,联系如今的教化形势,却未必能够大胆接受。
理论是指导,而实践才是硬道理。
当然实践离不开理论!由此,我确定,细致研读每一条教化建议。
切实与教学实际相关联,转变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终归,要想教得好,首先知道如何教,怎么教最好!篇二: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篇二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化著作《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以前在高校的时候都是学了一些教化理论,其中大多数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问,不能很好的理解,自从读了《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后就觉得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壶好茶、交一个好友,会让你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本书是教化届的圣典,他的通俗易懂不会让你觉得读书乏味,更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他的一些经典话语直到现在还在被许多老师引用。
这本书中的一条条建议,让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的我很受启发。
让我学到了前辈们的阅历和建议,也让我在教化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老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慧语连连,充分体现此书的精神底色,它像一声断喝,唤醒了老师对自身精神性方面的关注与追求:“老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重在阐释老师发展与学校建设方面的话题;“老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化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论述老师应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教化教学活动;“老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者”,是从职业化的崭新视角深化剖析老师当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做一名胜利的老师。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经典(5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经典(5篇)我们在写读后感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紧密的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实际所联合,我们不可以就书中的内容来写感受同时也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练习,然后来发表我们自己的观点。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1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知识太多,而对于一个小学教师的我而言,知道的知识又太少了,明明知道这些道理,还是找这个借口那个接口,不去学习,不去读书。
说真的,工作这么年,没读过几本像样的教育名著,虽然知道,读书是促进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书会让我们教学不再心虚,充满底气,可还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聆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让我彻底不在埋怨没有时间读书,当我接触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更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第一次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在爸爸的书橱里。
那个书橱里有许多的中外名著任我选择,我总是将手伸向偏小说类的书籍,而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对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说,距离实在是太遥远,我总是一瞥便匆匆略过。
直到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才真正的、虔诚的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他为我们留下了41部著作,600多篇论文和1200篇文艺作品,他的教育思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也有丰富的科学素养。
他不仅用心爱孩子,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技巧。
他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
书中为教师提出的100条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学习价值。
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对这100条建议进行归纳、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教师教育素养、关于教学方法、关于学生阅读的培养、关于“减负”、关于让学生参与创造性的劳动、关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关于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关于直观的生活教育、关于关注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关于和谐教育及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等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0篇
Remember,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0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将其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以平实精炼的语言,辅以精辟的理论分析,内容基本涵盖了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既有对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导,也有对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建议。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书的始终,使一线任教的我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才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学任务。
及时地发现、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才能和素质,及时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志趣,这一点正是当前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的事。
”教师的共性教育不能排除个性教育,而且必须依赖于个性教育去充实、完善和提高。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
杜绝搞一刀切,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
教师必须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起自尊和自信,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二、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
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亮光,获得学生的信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学生的天资才干,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
这就是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
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是行家,同时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情感丰富,才能畅达而生动,有趣而有效,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才能给学生一杯时代的活水,才能讲起课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精选7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精选7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1本学期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印象深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这个比喻多么的贴切,它告诉我们每一个教师,要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灵,引导好学生健康成长,特别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多倾注精力,付出爱心。
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
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
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
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
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
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
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
那么,怎样才算尊重差生呢?1、寻找闪光点。
找出差生的特长,比如绘画很好,就多让他出出板报;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2、不要每次都公布差生的成绩。
既然跟“差”“后进”沾边,他们的成绩一般都很烂。
所以,适当给给他们面子,保留一点他们的自尊,不在同学面前取笑他们可怜的成绩,他们有时反而会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
3、师生注意说话的分寸。
教师要注意克制,哪怕后进生做出再惹人厌惹人烦的举动,教师也一定要用较有修养的语言,鼓励学生有错就改,而不是威吓体罚,以势压人,那样只会加深学生的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1闲暇中,我有幸拜读了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一书,虽然此刻正值新课程改革之际,似乎这本书的出书时刻并不符现代教育潮流,但它却给我的收获颇多,感触颇深,使我受益匪浅。
文中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如一汩汩清泉、一丝丝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文中的这段话深深影响着我,他说“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应当先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老之将至的时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务必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发奋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首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也许有些教师会抱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教学工作整天忙得团团转,身体已筋疲力尽,哪有时刻腾出来读书?”对此,我也有同感。
但我想只要我们自身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总是能挤出时刻来的。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刻从读书中来。
只有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
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刻有效的方法之一。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古人云“善读之能够医愚”,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读书不光要读所任学科的有关书籍,还要读学科以外的书籍,要做到博览群书,正因现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学科以内的知识,现代课程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有丰富、生动的语言,敏锐的思想,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熠熠生辉。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2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2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后感1本学期抽空重读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
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
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有足够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
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位年轻人来到一个地方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
”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位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
”一旁的人很诧异的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人家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
2020《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4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是苏联当代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教育经典书。
以下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近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因为没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随意性很强,已历时半月余,仍未通览一遍。
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写点感想的文字。
其实,写作读后感必须领会作品的精髓,断章取义是大忌。
但为了不让瞬时的体会消逝,就暂且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给教师的1100条建议》的主旨是“怎样使检查家庭作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在谈及怎样有效完成课堂作业的检查时,大师向我们介绍了经验,推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草稿本。
这种方法可以“把检查知识变成知识的积极运用”,教师可以“密切注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到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课堂作业可以这样检查,那么课外作业又该如何处理呢?联系实际,课外作业的检查大抵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班主任“大包大揽型”。
每天,班主任老师都会采取抽查或者普查的方式,把全班学生的作业检查一遍。
这些班主任的敬业精神着实让人佩服,实际的管理效果和社会效应也非常好。
以作业检查为抓手,学生每天疲于应对班主任的检查,减少了违纪事件的发生;作业不敢马虎,学习成绩自然就好;班主任管得严,家长放心,三全其美。
二是科任教师“亲力亲为型”。
负责任的科任教师知道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即使耽搁一些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也要把学生作业认真检查,以查缺补漏、督促后进。
这种方式也值得推崇,不过耗时耗力,效率存在问题。
三是班干部“分工协作型”。
在教师的指导下,构筑作业检查络:班长—学习委员--科代表--学习小组组长--组员,分工协作,无缝对接。
各科作业情况经班干部汇总,反馈于科任教师,对作业检查中的棘手问题,则反映到班主任处。
这种方法现在应该是学生课外作业检查的主流。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心得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心得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篇1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
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几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都要通过到阅读来实现。
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你再听:“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
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优秀(5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优秀(5篇)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1读完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后,心中涌动着许多久违的感觉,幸福和感动更是充盈着整个胸膛。
郑杰校长的一百条建议第五十三条:“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也是目前一个敏感的话题。
郑校长说:“教师真的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差的学生,教师变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打学生早已归列入一条罪状——叫体罚,被明令禁止了,现在连批评也不敢。
批评重了怕孩子想不通,出了什么老师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少若麻烦,一些教师宁可抱”多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
”这段话非常真实地写出了我们教师的心态。
这种消极态度肯定是对教育学生不利的,那么,我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呢?郑校长认为教师完全拥有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利,但是教师的惩戒也需要限制。
首先我们惩戒学生应该有教育性,惩戒学生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痛苦和屈辱,更不是为了泻自己的心头之忿,惩戒是一种不得已而使用的教育手段。
其效果应该是看学生是否改正了不良行为。
其次,在惩戒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怀有一颗爱心,再次惩戒还应合理并公正,不因个别学生的越轨行为而迁怒于群体,不能用集体惩戒,热使无辜学生受罚,惩戒还要符合相关程序,不可随心所欲。
如果带着这样的出发点,遵循这些原则,我们的惩戒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自然不会使教师陷入吃不了兜着走的境地。
读了郑杰校长的《一百条新建议》我的灵魂似乎受到了一次圣洁的清洗,很多昏暗混沌的东西一下都明朗清晰起来,无论是在做人上,还是在工作中,很多方面,如果我们真的能诚恳地接受郑杰校长的建议,我们做人一定会很成功,我们做教师也一定会很出色。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2这段时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收获很多感悟。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感悟(精选五篇)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感悟(精选五篇)第一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感悟爱与智慧:教师的灵魂指向——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每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在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生活上的充实。
教育,则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创造性劳动。
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人格的塑造和熏陶让从事者们自豪不已。
但是,教育虽然伟大,却难以从容驾驭。
面对美好理想与无奈现实之间的种种冲突与矛盾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总会不安地问道:我已经尽力了,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到底还缺少什么样的才能?我又到底该怎么去做呢?……面对这些疑惑,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其经典遗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用“建议”的方式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这便是这本书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闲暇之余,通览全书,我惊喜的发现此书所指的令层深意,或可称为教师的灵魂所指,便是爱与智慧。
关于爱。
真正无私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这对教育我们眼下这群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儿童有着自己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
他们用着自己独特、好奇的视角来打量、探索这个世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儿童善变的行为与内心生活时时刻刻给我们带来满意或是不满意,高兴或是苦恼,疑惑或是诧异,宽慰或是愤怒。
面对这些,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清醒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
“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教师严肃对待的”,需要的则是我们单腿跪地,平等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爱他们,去关怀他们,不要急躁。
关于智慧。
有人说:“我已经用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可是他们似乎不懂我的爱,总是来刺痛我的心”。
在我们的课堂中这种情况很多。
混乱的课堂秩序,没完没了的喧闹,种种“违纪”行为让人抓狂。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范文篇1假期翻阅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过的每一条都在指导着我该怎么去管理教育学生,并且找到了自己在教学当中的一些不足和弊端。
今天我学习的这一条让我同样感受很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室还应当有让学生在那里从事智慧的、被某种思考所鼓舞的劳动。
这块天地可以是很小的,哪怕是装着泥土的一个小箱子也行。
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同时看见、观察和动手。
哪里能做到这三点,哪里就有生动的思考,使智慧得到磨练。
苏老师在现实中指出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
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坏下去。
其实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里并不少见,这些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通常被成为在“开小差”,他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每当课上看到“开小差”学生总是会让教师感到恼火,我们都希望人人都目不转睛地听着自己的课,但事实上每节课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对我讲的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除了反思自己课不够精致不够生动外,还忽略了个重要问题:我的课没有把学生带入思考的世界。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新鲜事物不断刺激他们的各大神经,调动各种感官,而教师为此也是绞尽脑汁地使尽各种手段。
很多时候有个现象,孩子越学越觉得没意思,家长也会说:人家越学越聪明,你怎么反而笨了?苏老师早就说过:不能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更聪明了。
这一切远不是这么简单的。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来于爱迪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不能不思考。
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有最高的效率,学生要思考如何才能将今天所学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篇2做老师难,做好教师难,做让孩子喜欢的教师更难。
为了孩子,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孩子爱上课,爱我这个班主任。
给教师的100建议读后感(优秀10篇)
给教师的100建议读后感(优秀10篇)给教师的100建议读后感篇一在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经典后,内心禁不住波涛汹涌。
提起笔来,有些感慨,也有点激动,我发现我的手正在微微颤抖,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样子,清楚地记得那一堂45分钟的课,课程过半,我的手和腿才停止了抖动。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我常常这样问身为老师的自己,在不断的工作、学习和成长中,我凝炼出了这样几个等式。
第一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农夫。
一样的春种秋收,一样的辛勤耕种;小苗破土而出,要有我们来不辞辛苦地灌溉滋润、悉心养护。
秋天来到的时候,总是满心欢喜地期待它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如同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切的期望。
第二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厨师。
厨师不能做一盘菜强迫谁来品尝,而是努力要把自己的拿手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味,这就是老师。
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张有驰;调动学生自发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对他们最有用的、讲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交给他们最想要的。
第三个等式:教师等于一个舵手。
学海无涯,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获得最有用的知识,面对成长,老师也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于是在这条载着无数希望的航船上,我们甘心做一名舵手,带着莘莘学子的理想,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风浪,坚定信仰,迎向收获的彼岸。
最后一个等式:教师等于工程师。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代名词,从我的。
老师的老师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这样说起。
作为工程师的我们在完成怎样的一个设计呢?我们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独到的品位,他们要求独立和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
所以工程师的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紧跟时代不会过时、不能落伍,要使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七年的工作经历,四个与教师有关的等式,我用它们对照言行,总结自己。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读后感1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获益良多,不但帮我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疑难,更让我的目光看得更远、更深。
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简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
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
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
同样的教材,在这个班里在这一点上不要讲完,而在另一个班里,却要在另一点上有所保留。
”对照我的课堂,我总是千方百计的多教,把教学内容安排得满满的,惟恐漏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然而这种“多多益善”的做法现在想来是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诚然,帮助学生解惑无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不可回避的天职。
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解疑,并让学生学到解疑的方法,品尝到疑问被解的快乐。
但是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解疑为目的,为问题的解决而满足。
疑问是思考的源泉和动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获取新知。
当学生头脑中不在有疑问的时候,思维也就慢慢停止了。
成功的课堂,不是把学生头脑中的所有疑问都解决,而是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
我想:这样的教学就使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给教师的100字条建议》读后感(通用6篇)
《给老师的100字条建议》〔通用6篇〕《给老师的100字条建议》〔通用6篇〕《给老师的100字条建议》1假期,重新拜读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这次是逐字逐句细致又系统的阅读,虽然是还不能全然领会其中的要义,但确实使自己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化和丰富的认识。
这位上世纪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箴言,在半个世界后的今天让读者照旧感受到熠熠生辉的教育智慧,另我深思和警醒。
阅读的重要性,屡次被苏霍姆林斯基在不同的教育主题中强调。
从注意力的培养,到对后进生的工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展智育,抽象思维的开展等等,不一而足。
反观现实,许多家庭、许多学校却照旧不够重视,或者是有形无实的开展,或者是有心无术的引导。
这确实是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当然,我们在引导学生们好读书、读好书的同时,也要以身作那么,对学生形成耳濡目染的影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
”假如老师可以读书破万卷,势必也能做到上课如有神。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也是苏霍姆林斯基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
而“到大自然中去”被苏霍姆林斯基成为“思维的活的泉”。
这对于当代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青少年们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如今的学生在室内待得时间太久,在室外待得时间太短;在教室内待得时间太久,在野外待得时间太短。
而神奇的大自然其实是一本更宏大的教科书,大自然中更有着无限待开发的课程,我们应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这样的场所,提供参观、研究大自然的时机,而我们老师要做好引导者,带着学生们从中学到更多的智慧。
在大自然中,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很多,感受到更强烈的万事万物的联络,从而使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
“阅读”与到“到大自然中去”,可以说应该成为学生们行走的两条腿。
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阅读给予学生们成长的阳光,而到自然中去那么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空气,唯有二者俱全,才能孕育出更有生命力的个体。
《给老师的100字条建议》2暑假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6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6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6篇《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教育经典书。
下面给大家分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欢迎借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教育中,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赏识,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和赏识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教师要有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读着郑杰的这一百条新建议,我对自己的这一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完整的人”、“称职的员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职业”教师职业的这四重境界也将会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2当读到“要思考,不要死记!“这一条时,我的感触很深。
现在的教学就是这样,对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记不会或者记会但忘记了,教师就会很生气,让他们写10遍,读20遍。
直到他们会了,教师才会罢休,才会满意。
其实,这样下去,孩子的兴趣、积极性就被抹煞了,随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们一个好的方法:要思考,不要死记!对于一些难以记住的知识,我们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它们的同时来解释这些知识的实质,使知识活起来。
让他们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一个爱思考的人,而不是死记硬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范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激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
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
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
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
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
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
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
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
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
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
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
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
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
如我班的陈瑶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很是懊恼,但是那次的运动会,我差点丢了她,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她不是那么讨厌,相反,我每天看见她有一中亲切感,不是她有何变化。
而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
还有603班的李珊,她现在本来读初中,就因刚转到我们学校时成绩太差,本该读六年级,给她留在四年级,在这后来的三年学习,她成绩没有多大改观。
同家长交谈,家长说:一个读数题我亲自叫了十遍,让她重读,她还是不会,没办法。
但是,她在家很会做家务事,不要小看,她可是的家里的能手。
还有王望,成绩也是很不理想,我听俞老师说,王望自己会砌房子,他家的院墙和厨房都是他自己砌的,我很是大吃一惊,。
如果用分数衡量他,他肯定要被淘汰,我们可能埋没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建筑师。
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
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
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
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点:多读书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
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
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
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
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
”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20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
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
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
这本书不是只读一遍就可以的,它如酒,需要一遍遍细细品读。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2感受颇深,启发非浅。
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术。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
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
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
这种敏感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
"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
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
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三、教师语言的启发性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
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
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