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随堂检测18

合集下载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课时练试卷精编(部编版)含答案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课时练试卷精编(部编版)含答案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内基础练习基础知识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玄()虚渺()茫诓()骗省()悟摧残()脊梁() 2.解释下列词语A.怀古伤今:B.玄虚:C.渺茫:D.为民请命:E.脊梁:F.自欺欺人: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B.“正史”指的是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编年体史书;野史,即民间编撰的历史,有的具有真实性,有的则有待考察。

当然“正史”也未必完全真实,有的也夹杂着国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绪在里面,或者往往曲笔或忌讳一些政治与秘闻,不敢如实记载。

C.驳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

这种文章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为主要内容,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D.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写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些人对抗战前途失去信心、散布悲观的论调进行的批驳,并明确指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间语使用正确的项是A.面对不断开级的中美贸易战,不少中小企业前仆后继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

B.这些伪劣商品,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C.为了能够完成这道难题,王梅同学舍身求法,一直思考到夜里十二点。

D.站在昔日的校园里,他想起曾经的同学,不免怀古伤今,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

指出下列各向中引号的作用。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

常识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

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虽是等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_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_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国难(nán)步骤(zhòu)折扣(zhé)B.大儒(yú)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塾师(shú)譬如(pì)辨伪去妄(wàng)D.停滞(zhì)墨守(mài)融化(róng)2.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论流俗停滞怀疑B.启迪观察根据虚忘C.轻信锻练来源女娲D.丰富治学盲从程颐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面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D.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B.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我们要加强足球特长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

6.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描写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并将“迁客骚人”的情怀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和政治抱负。

第18课 《怀疑与学问》随堂小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 《怀疑与学问》随堂小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怀疑与学问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颐和园(yí)停滞(zhì)众目睽睽(kuí)B.运载(zǎi)虚妄(wàng)豁然贯通(huò)C.譬如(pì)步骤(zhòu)恪尽职守(gè)D.塾师(shú)关卡(kǎ)腐草为萤(yíng)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而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点明了论题。

B.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作者所说的怀疑,是建立在动脑筋思索的前提下的,是真正求知、做学问的表现。

D.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富有说服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所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精神,便是怀疑的态度,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D.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开拓我们的精神。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能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

“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③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九年级上(人教版)19.范进中举随堂练习

九年级上(人教版)19.范进中举随堂练习

1.注音或写汉字。(5分) 相公( xiàng) 带qiè( 挈 ) 行事( háng)
长亲( zhǎng )
商zhuó( 酌 )
腆着( tiǎn )
解元( jiè )
尖嘴猴sāi( 腮 )
拙病( zhuō)
锭子( dì ng )
星宿( xiù )
绾( wǎn )
不省人事( xǐng )
嗑西北风( hē )
锭(dì ng)银锭 n)破绽 绽(zhà n)淀粉 淀(dià
❸词语积累。
①现世宝:丢脸的家伙。
②带挈:提携。文中的意思是“让你沾了我的光,得到好运气”。 ③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④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像在对方头上喷了狗血一样。
⑤摸门不着:意思是被骂晕了,不得要领,不知该怎么办。 ⑥央及:恳请,请托。
⑦拙病:奇怪的病。
⑧权变:随机应变。 ⑨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⑩兀自:仍旧;还是。
⑪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❹作家作品。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科举制度是清 王朝巩固统治、笼络人心的有力工具,影响广,危害大,许多知识分子 堕入它的圈套,追求功名利禄,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人。吴敬梓 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于是用讽刺手法写了55回 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❷形近字。 绅(shēn)乡绅 呻(shēn)呻吟 坤(kūn)乾坤 绾(wǎn)绾发 馆(guǎn)宾馆 棺(guān)棺材 揖(yī)作揖 )编辑 辑(jí 缉(jī)通缉 踹(chuà i)踹门 揣(chuǎi)揣摩 端(duān)端庄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0分)1.(11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2)湘水无情吊岂知(3)云横秦岭家何在(4)病树前头万木春(5)鸡声茅店月温庭筠(6)总把新桃换旧符(7)千里共婵娟(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3分)正确书写1分,工整1分,美观1分。

3.(1)(4分)○1晦○2rú○3袤○4zhù(2)(2分)虽然但是(1分)转折复句(1分)二(50分)(一)(9分)4.(1)(3分)前两句应该用舒缓、低沉、哀叹的语气来读,(1分)因为这里表现了作者流入大海的无奈和哀伤;后两句则需要用高亢的、激愤的语气来读,(1分)因为这里表现了作者看到心中所爱被摧残、击垮的悲愤。

(有理由阐释1分)(2)(3分)语句流畅,结构相似,内容相关。

酌情给分。

5.(3分)通红的夕阳、绿色的草地、闪着金光的镰刀,色彩鲜明;(1分)孩子(竹篓、镰刀)是点,割草的路线是线,草原是面,构图和谐丰富;(1分)整首诗将孩子的渺小与阔大、凄美的气氛相衬,情思动人。

(1分)(二)(15分)6.(2分)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每处0.5分)7.(6分)(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鸣响,更何况石头呢?(一句1分)(2)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一句1分)8.(4分)四种看法。

一是郦道元认为风吹水浪拍击岩石发出声响,二是李渤认为是叩击潭上两块岩石发出响声,三是苏轼认为水中多孔的大石与风水吞吐发出声响,四是曾国藩认为山形似钟而得名。

(一点1分)9.(3分)对于石钟山名的由来,(1分)在郦道元、李渤提出看法后,(1分)苏轼、曾国藩亲自前往实地考证,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1分)(三)(13分)10.(3分)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0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其中(1)、(5)两题还需填写相关诗句的出处或作者。

(11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2)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6)千门万户曈曈日,▲。

(王安石《元日》)(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8)2018年10月31日,金庸先生逝世,各方人士纷纷缅怀。

金庸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他的作品中始终流露着以家国为先的崇高情怀。

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2.用正楷字...抄写“以梦为马,诗书趁年华”。

(3分)...或行楷字以梦为马,诗书趁年华3.阅读嘉宾发言稿,完成题目。

我是多么感谢上天,在我少年时,就将诗歌恩赐给我。

多年来,我虽一直颠沛、窘困、卑微,但内心却一直拥有中正、高尚以及尊严,并借助诗歌的翅膀,一次次地从有限的、阴huì(▲)的现实生活中脱出、飞离,抵达了无限、光明和温暖。

(A)外部生活的动荡、搅拌、磨砺等不由我,(B)上天对我仍是厚爱的。

在这样黯然沉郁的生活之暗中,他始终从高处用一缕光明照耀着我、引领着我、濡(▲)养着我,并小心地保住了我的一切——我的诗歌梦想、我的浪漫天性、我的对于广mào(▲)的自然、对于浩瀚星空的向往和伫(▲)望……(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1阴huì(▲)○2濡.(▲)养○3广mào(▲)○4伫(▲)望(2)在A、B两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指出其所属的复句类型。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精选)

部编版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精选)

18 怀疑与学问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程颐.(yí) 譬.如(pì) 步骤.(hòu)懒惰.(duò) 塾.师(shú) 大儒.(rú)停滞.(hì) 虚妄.(wàng)2.将下列语句用楷书抄写在田字格内。

尽信书不如无书3.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视察省察)。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辨认辨别)是非。

(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启示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懒惰懒散)。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解析:A.“这是谁说的话”是疑问句,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

(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B.在这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

(把“大多”删去)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把“的原因”删去)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

(把“不仅……但是……”改为“虽然……但是……”)(解析: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不仅……而且……”。

)6.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八) [18 怀疑与学问](练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八)  [18  怀疑与学问](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十八)[18 怀疑与学问](927)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程颐.(yíng)步骤.(zhòu)停滞.不前(zhì)B.大儒.(rú)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塾.师(shú)譬.如(pì)辨伪去妄.(wàng)D.懒惰.(duò)盲.从(máng)流俗.传说(sú)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辨别是非寸步难行富国强兵B.不求甚解不攻自破耳目一新欢天喜地C.寸土必争入木三分孤方自赏艰难困苦D.耳闻目睹见多识广开卷有益拾金不昧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①一切学问家,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②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③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④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不仅不论不但只有B.不但只有不仅不论C.不仅不但不论只有D.不但不论不仅只有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④①③5.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组已收集了一些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

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18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18

《心声》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ǎng hū______ xīxī_____窣窣niǎn______子quán_______伏zān________子发jiǒng______ 抽yē_______ léng___角分明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1)恍惚①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2)抽噎②肢体弯曲。

(3)蜷伏③一吸一顿地哭泣。

(4)发窘④精神不集中。

3.说说你对程老师安排这次公开课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小船,小船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摇着小船来接他上学了,芦芦还是大清早就拄了双拐,一步一步挪到河边。

他走到那块形状像个小山羊的石头边,吃力地坐下来,又把双拐从胳肢窝下移开,合到一块儿,轻轻搁在“山羊”的脖子上。

过去,每天早上,他总是这样,高高兴兴地骑着“山羊”,等待从河边的芦苇丛里窜出一只小船,把他摇到学校去。

这只“山羊”,他骑过多少次啦,数也数不清了,“山羊”的背脊都磨得锋光油亮的了。

“山羊”是石头的,永远也长不大,永远也不会说话,不会叫;芦芦呢,却是一岁两岁地大了,又高了,肚子里还灌下了一瓶一瓶的墨水——他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啦。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随堂考试题新人教版一诗歌积累(40分)1《渔家傲秋思》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2《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的句子:------------------------------------------,-------------------------,---------------------------。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

4《游山西村》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5《观刈麦》描写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不求闻达于诸侯。

7------------------------------,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8-----------------------------,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9---------------------------------------,拄杖无时夜扣门。

10《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诗人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含答案解析)(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础过关全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催残,被mǒ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miè。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ǒ()杀诬miè()诓.()骗脊.()梁(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思疑与学识》同步练习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程颐 (y íng) 步骤 (zh òu) 阻滞不前 (zh ì)...B.大儒 (r ú) 考虑(su ǒ) 腐草为萤 (y íng)...C.塾师(sh ú) 比如(p ì) 辨伪去妄 (wàng)...D.懒散 (du ò) 墨守(mò) 流俗传说 (s ú)...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步自封鉴别是非举步维艰富国强兵B.囫囵吞枣不攻自破耳目一新高高兴兴C.寸土必争力透纸背孤方自赏困难困苦D.耳闻目击见多识广开卷有利拾金不昧3.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关系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全部学识家, ______关于流俗传说,就是关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经常要抱思疑的态度。

(2)我们关于 __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识,都要经过自己的思疑。

(3)思疑 ______是悲观方面辨伪去妄的一定步骤,也是踊跃方面建设新学说、启示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______ 经常思疑、经常提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不单无论不仅只有B.不仅只有不单无论C.不单不仅无论只有D.不仅无论不单只有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据检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取不足,致使 B 族维生素、饮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就都高出了预期。

1C.经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青读者深入认识了汪曾祺。

D.我们不单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鼎力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

5.以下句子的次序摆列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可是这些优势并不是全能,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②客观状况、四周环境即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势也可能变为劣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陈毅市长(节选)》精品同步测试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陈毅市长(节选)》精品同步测试语文版

18 陈毅市长(节选)阅读指要课文是全剧的第五场,说的是陈毅夜访齐仰之,劝说他走出书斋主持筹集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

其中人物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充满戏剧性,充分体现出主人公的智慧。

读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从整体上来把握剧情及其戏剧冲突。

其次要注意品味其含义丰富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此来把握和分析人物形象。

还要注意体会舞台说明的作用。

另外要了解全剧的内容,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读读练练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揿()娱()赐()掀()误()惕()2.请从课文中摘抄出与下面成语结构相同的成语(各找两个)兴风作浪风平浪静高深莫测3.读下面两句台词,回答问题。

·齐仰之: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不少酸性……·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1)齐仰之的台词中有两个省略号,所起的作用一样吗?请分析一下。

(2)其中的“酸性”、“碱性”、“中和”分别比喻什么?二、整体感悟1.梳理这场戏的情节,说说这场戏矛盾冲突的焦点是什么,冲突主要体现在哪几个回合?2.这场戏涉及“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地方有很多,请找出来,然后说说它的作用。

三、语段精读读“陈毅好好好。

我这次趋访贵宅,……”至“齐仰之有请陈毅坐下”一节,回答问题1.摘抄出选段所使用的谦词和敬词。

2.读下面两句台词,回答问题。

·……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1)解释“一窍不通”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两句台词各有什么作用。

(3)这两句台词表现出陈毅的什么特点?3.齐仰之破例让陈毅“尽情尽意言之”的原因是什么?选段中哪句台词能集中体现这个原因?4.选段表现了齐仰之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的台词分析一下。

四、拓展阅读男人的风景那是几年前的春天,我在河边看风景。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5)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5)
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赞美“中国的脊梁”,鼓 励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6-8段)作者的反驳过程:这部分属于什么反驳方式?(直接反 驳或间接反驳)
间接反驳(即正面立论,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 例说明?作者强调他们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实际意义?
再看第3-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反驳错误观点的?
自夸“地大物博”
直 是事实 接 希望国联 反 也是事实 驳 求神拜佛
却也是事实
是信“地” 信“物” 是“他信”
是“自欺”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 了自信力,只有“他 信力”,现在是在发
展着“自欺力”。突

论据不能证明 口
其论点。
抓住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就能击中要害。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提出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即从 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 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随堂练习
1. 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改正错别字。 (1)诬篾(蔑) (2)脊( jǐ )梁 (3)搽(chá )脂粉 (4)前扑(仆 )后继 (5)诓(kuāng)骗 (6)慨(kǎ)i 叹 (7)渺芒( 茫 ) (8)地大物搏(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礼赞》同步训练基础知识:一、选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答()A、婆娑(suō)潜滋暗长(qián)主宰(zǎi)倔强挺立(juè)B、开垦(kěn)无边无垠(yíng)倦怠(dài)虬枝(qiú)C、锤炼(chuí)秀颀(qí)外壳(qiào)恹恹欲睡(yàn)D、毡子(zhān)旁逸斜出(yì)泛出(fàn)出坦荡如砥(dǐ)二、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答()A、傲然伟岸参天妙手偶得B、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C、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D、宛若鄙视佩服纵横决荡三、选出加黑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答()A、旁逸斜出以逸待劳名人逸事B、视野旷野野蛮C、参天参考参拜D、潜滋暗长滋蔓滋芽四、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着西北风。

A、映入屹立露出抵抗B、扑入耸立泛出对抗C、进入矗立显出抵御D、闯入直立现出抗拒五、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D、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六、解释词语。

1、妙手偶得——2、坦荡如砥——3、伟岸——4、纵横决荡—5、秀颀——七、指出下边的陈述句哪些是肯定,哪些是否定。

1、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世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3、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4、海水冶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

()5、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6、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八、指出下边的疑问句表达疑问有什么不同。

1、哪一种办法省时间?2、巴黎这座世界闻名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3、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4、你要买这本书?5、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6、“是偷你家的还是偷老六一家?”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九、对修辞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A、比喻拟人拟人对比B、夸张拟人排比拟人C、比喻比喻拟人对比D、夸张比喻拟人对比十、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

1、《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2、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

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3、《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的主线的。

()4、《白杨礼赞》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十一、下面的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是。

()1、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3、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4、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A、2、3、4、1B、2、1、3、4C、2、4、3、1D、2、1、4、3语段阅读:一、十二、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1、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

在文中用“‖”标出来。

2、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句。

3、作者由所见而产生的所感有两点,这两点是:“”、“”和“”、“”(用文中词语填空)。

4、本段第②③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的特点。

第④句具体描述了黄土高原的特点。

5、作者所感的两点中,哪一点是主要的?哪一点是次要的?从文中找出准确表现其主、次的动词。

答:6、本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答:二、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层意。

①②2、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回答)答:3、和“伟丈夫”形成对比的词语是“”,这样对比的作用是:欲扬先抑,否定了“”,肯定了“”,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不同。

4、简析四个反问排比句,是怎样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答:《白杨礼赞》综合练习答案一、D 二、B三、D 四、B五、C六、1、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2、平坦得像磨刀石。

3、魁伟、高直。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5、美而高。

七、1、肯定 2、否定 3、肯定 4、否定 5、否定 6、肯定八、1、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哪”来提出疑问,要针对这个疑问代词来回答,说明某一种办法省时间。

2、反问。

用肯定的反问句式加强否定语气,强调“巴黎这座世界闻名的繁华之都的出现不是一日之功”。

3、正反问。

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说明“有一块钱”或“没有一块钱”。

4、是非问。

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说明是或者不是。

5、反问。

用否定的反问句式,加强肯定的语气,强调“一翻身就会骨碌下去”。

6、选择问。

提出并列的两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作出肯定的回答,说明是“偷我家的”或者是“偷老六一家的”。

九、C十、1、√ 2、√ 3、√ 4、×十一、C语段阅读:一、1、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雄壮、伟大和倦怠、单调。

4、黄绿错综、辽阔平坦 5、“雄壮”、“伟大”是主要的,动词是“涌起来”;“倦怠”、“单调”是次要的,动词是“潜滋暗长”。

6、本段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生长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驱赶了“倦怠”“单调”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正是白杨树。

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很好地衬托了白杨树。

二、1、①“……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作者对白杨树的评价。

②“当你在……精神和意志?”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因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而且“坚强不屈与挺拔”。

3、好女子,好女子,伟丈夫。

4、第一句是说不应当只觉得它只是树,而应当由树联想到人。

第二句是说白杨树的品质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具体点出了由白杨树联想到的是哪些人。

第三句是说守卫家乡的哨兵就像白杨树一样,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

第四句是说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象征了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这四个反问句由树联想到人,联想到北方的农民,进而联想到抗日军民,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层层深入的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