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册第九章1
大学物理第九章
动生电动势
由于导体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dΦ B dS Bldx
i
dΦ dt
Bl
dx dt
Bl
d a
B
l
c b
dx
负号表示电动势的方向。
在磁场中运动的导线内的感应电动势
导线内每个自由电子受到的
洛仑F兹力e
B
非静E电k 场 强Fe
B
a
电场。
解:由场的对称性,变化磁场所激发的感生电场
线在管内、外都是与螺线管同轴的同心圆。
取任一电场线(半径为r)作
为闭合回 路, 则
L L
E E
E
ddll21LrESdSlBtBt2ddSrSE
ER
r
B
感生电场
1)
当r
S
<RB时 dS t
S
B t
dS
r 2 dB
dt
E
1
2r
S
§9-1 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1791-1867英国)
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3年,发现电解定律。 1837年,发现电解质对电容的影响, 引入电容率概念。 1845年,发现磁光效应,顺磁质、抗 磁质等。
§9-1 电磁感应定律
1. 电磁感应现象
N
S
现象1
条形磁铁N极(或S极)插入线圈时,线圈中就有电 流通过,这种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实验表明:磁铁与线圈有相对运动时,线圈中就有感 应电流,相对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
(a)Φ 0, dΦ
B
dt en
0, i
0
i
(b)Φ 0, dΦ
B
dt en
大学物理答案第9章
第九章 静 电 场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题9-1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B )(C )(D )分析与解但不也9-3 (A )(B )(C )(D )*9-4 偶极子将(A )(B )(C )(D )题9-4图分析与解 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 ).9-5 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不会超过±10-21e ,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10-21e ,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 分析 考虑到极限情况,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为2×10-21e ,中子电量为10-21e ,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可求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由库仑定律可以估算两个带电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并与万有引力作比较.解 一个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为二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之比为显然即使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带电量存在差异,其差异在±10-21e 范围内时,对于像天体一类电中性物体的运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万有引力.9-6 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中子就是由一个带e 32的上夸克和两个带e31-的下夸克构成.若将夸克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夸克线度约为10-20m),中子内的两个下夸克之间相距2.60×10-15m .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 由于夸克可视为经典点电荷,由库仑定律F 与径向单位矢量e r 方向相同表明它们之间为斥力.9-7 点电荷如图分布,试求P 点的电场强度.分析依照电场叠加原理,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P 点激发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由于电荷量为q 2.0q 的解9-8 (2)分析 L ,它在点P (1)若点P (2)若点P P 的电证 (1)E L/-L/P =⎰(2)当棒长L 此结果与无限长带电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分布相同[图(b )].这说明只要满足r 2/L 2<<1,带电长直细棒可视为无限长带电直线.9-9 一半径为R 的半球壳,均匀地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题9-9图分析 这仍是一个连续带电体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如何取电荷元.现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的细圆环,如图所示,从教材第9-3节的例2可以看出,所有平行圆环在轴线上P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将所有带电圆环的电场强度积分,即可求得球心O 处的电场强度.解 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细圆环,任一个圆环所带电荷元θθδδd sin π2d d 2⋅⋅==R S q ,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为由于平行细圆环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利用几何关系θR x cos =,θR r sin =统一积分变量,有积分得02/π004d cos sin 2εδθθθεδ⎰==E9-10 水分子H 2O 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等效电荷中心如图所示,假设氧原子和氢原子等效电荷中心间距为r 0.试计算在分子的对称轴线上,距分子较远处的电场强度.题9-10图分析 水分子的电荷模型等效于两个电偶极子,它们的电偶极矩大小均为00er P =,而夹角为2θ.叠加后水分子的电偶极矩大小为θcos 20er p =,方向沿对称轴线,如图所示.由于点O 到场点A 的距离x >>r 0,利用教材第5-3节中电偶极子在延长线上的电场强度可求得电场的分布.也可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叠加,求电场分布. 解1 水分子的电偶极矩解2 由于r 2=代入得(+r x2029-11 分析 (1(2)量,即:解 (1) (2)设F 显然有F +9-12 .分析 .因而方法2:由电场强度通量的定义,对半球面S 求积分,即⎰⋅=SS d s E Φ解1 由于闭合曲面内无电荷分布,根据高斯定理,有 依照约定取闭合曲面的外法线方向为面元d S 的方向,解2 取球坐标系,电场强度矢量和面元在球坐标系中可表示为9-13 地球周围的大气犹如一部大电机,由于雷雨云和大气气流的作用,在晴天区域,大气电离层总是带有大量的正电荷,云层下地球表面必然带有负电荷.晴天大气电场平均电场强度约为1m V 120-⋅,方向指向地面.试求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以每平方厘米的电子数表示).分析 考虑到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指向地球球心,在大气层中取与地球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高斯面内的净电荷.解 在大气层临近地球表面处取与地球表面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其半径E R R ≈(E R 为地球平均半径).由高斯定理地球表面电荷面密度 单位面积额外电子数9-14 设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电荷均匀分布,电荷体密度为ρ,求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分析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呈球对称,带电球激发的电场也呈球对称性.根据静电场是有源场,电场强度应该沿径向球对称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高斯定理求得均匀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分布.以带电球的球心为中心作同心球面为高斯面,依照高斯定理有上式中i Q 是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分别求出处于带电球内外的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即可求得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解依照上述分析,由高斯定理可得R r <R r >9-15 .求离轴线为r 分析只有侧面布.解 r <R 1, R 1<r <R 2r >R 2,9-16 分析W ′=-W .(1)其中E 是点电荷Q 1、Q 3产生的合电场强度.(2)根据电场力作功与电势能差的关系,有 其中V 0是Q 1、Q 3在点O 产生的电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 解1 由题意Q 1所受的合力为零 解得Q Q Q 414132-=-=由点电荷电场的叠加,Q 1、Q 3激发的电场在y 轴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为将Q 2从点O 沿y 轴移到无穷远处,(沿其他路径所作的功相同,请想一想为什么?)外力所作的功为 解2 与解1相同,在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时Q Q 412-=,并由电势的叠加得Q 1、Q 3在点O 的电势将Q 2从点O 推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外力作功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显然用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来求解较为简洁.这是因为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直接求电场分布困难较大,而求电势分布要简单得多.9-17 已知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场强度近似为其中λ为电荷线密度.(1)求在r =r 1和r =r 2两点间的电势差;(2)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我们曾取r →∞处的电势为零,求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势时,能否这样取?试说明. 解 (1)由于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若沿径向积分,则有 (2)不能.严格地讲,电场强度r e rελE 0π2=只适用于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而此时电荷分布在无限空间,r →9-18 分析 的电势.解 q 2=2q 19-19 分析分布.解 9-20 (2)分析 通常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在球面上,电场分布也具有球对称性,因此,可根据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求电势.取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借助高斯定理可求得各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再由⎰∞⋅=pp V l E d 可求得电势分布.(2)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一个均匀带电的球面,在球面外产生的电势为 在球面内电场强度为零,电势处处相等,等于球面的电势其中R 是球面的半径.根据上述分析,利用电势叠加原理,将两个球面在各区域产生的电势叠加,可求得电势的分布.解1 (1)由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 由电势⎰∞⋅=rV l E d 可求得各区域的电势分布.当r ≤R 1时,有当R 1≤r ≤R 2时,有 当r ≥R 2时,有(2)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解2 (1)由各球面电势的叠加计算电势分布.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内,即r ≤R 1,则 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间,即R 1≤r ≤R 2,则 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外,即r ≥R 2,则 (2)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9-21 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带电细棒,其内部的电荷均匀分布,电荷的体密度为ρ.现取棒表面为零电势,求空间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题9-21图分析解 当r ≤R 时得()r E =当r ≥R 时得()r E =当r ≤R 时当r ≥R 时9-22 布;(2)分析解 由电势叠加,轴线上任一点P 的电势的()x x Rεσxr r r εσV R-+=+=⎰22222d 2(1)(2)轴线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i i E ⎥⎦⎤⎢⎣⎡+-=-=22012d d x R xεσx V (2) 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方向.(3)将场点至盘心的距离x =30.0 cm 分别代入式(1)和式(2),得 当x >>R 时,圆盘也可以视为点电荷,其电荷为C 1065.5π82-⨯==σR q .依照点电荷电场中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有由此可见,当x >>R 时,可以忽略圆盘的几何形状,而将带电的圆盘当作点电荷来处理.在本题中作这样的近似处理,E 和V 的误差分别不超过0.3%和0.8%,这已足以满足一般的测量精度.9-23 两个很长的共轴圆柱面(R 1=3.0×10-2m ,R 2=0.10 m ),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两者的电势差为450V.求:(1)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2)r =0.05 m 处的电场强度.解 (1)由习题9-15的结果,可得两圆柱面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有 解得1812120m C 101.2ln/π2--⋅⨯==R R U ελ (2)解得两圆柱面之间r =0.05m 处的电场强度9-24即 .但是要 m )分析 解由k0E 得=T9-25年消耗的能量为3000kW ·h ,则可为多少个家庭提供一年的能量消耗?解 (1)若闪电中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为冰所吸收,故可融化冰的质量 即可融化约90吨冰.(2)一个家庭一年消耗的能量为一次闪电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可维持3个家庭一年消耗的电能. 9-26 已知水分子的电偶极矩p =6.17×10-30C ·m .这个水分子在电场强度E =1.0×105V ·m -1的电场中所受力矩的最大值是多少?分析与解在均匀外电场中,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为当电偶极子与外电场正交时,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取最大值.因而有9-27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 为阴极,A 为阳极,阴极发射的电子在阴极和阳极电场加速下聚集成一细束,以极高的速率穿过阳极上的小孔,射到被焊接的金属上使两块金属熔化在一起.已知V 105.24AK ⨯=U ,并设电子从阴极发射时的初速度为零,求:(1)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2)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分析电子被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场加速获得动能,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电场中减少的势能.由电子动能与速率的关系可以求得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解(1)依照上述分析,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2)由于电子运动的动能远小于电子静止的能量,可以将电子当做经典粒子处理.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题9-27。
大学物理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9–1 如图9-1所示,电量为+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上,为使每个点电荷受力为零,可在三角形中心处放另一点电荷Q ,则Q 的电量为 。
解:由对称性可知,只要某个顶点上的电荷受力为零即可。
C 处电荷所受合力为零,需使中心处的点电荷Q 对它的引力F 与A ,B 两个顶点处电荷的对它的斥力F 1,F 2三力平衡,如图9-2所示,即)21(F F F +-=因此12cos30F F ︒=即2202cos304πq aε=︒解得q Q 33=9-2 真空中两条平行的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 和-λ,点P 1和P 2与两带电线共面,其位置如图9-3所示,取向右为坐标x 正向,则1P E = ,2P E = 。
解:(1)P 1点场强为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λ,-λ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即λλ-+=E E E 1P其大小为i i i E dd d P 000ππ2π21ελελελ=+=方向沿x 轴正方向。
(2)同理可得i i i E dd d P 000π3π2)3(π22ελελελ-=-=方向沿x 轴负方向。
图9–2图9-3C B图9–19-3 一个点电荷+q 位于一边长为L 的立方体的中心,如图9-4所示,则通过立方体一面的电通量为 。
如果该电荷移到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那么通过立方体每一面的电通量是 。
解:(1)点电荷+q 位于立方体的中心,则通过立方体的每一面的电通量相等,所以通过每一面的通量为总通量的1/6,根据高斯定理1d in Sq ε⋅=∑⎰⎰E S ,其中S 为立方体的各面所形成的闭合高斯面,所以,通过任一面的电通量为0d 6Sqε⋅=⎰⎰E S 。
(2)当电荷+q 移至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与+q 相连的三个侧面ABCD 、ABFE 、BCHF 上各点的E 均平行于各自的平面,故通过这三个平面的电通量为零,为了求另三个面上的电通量,可以以+q 为中心,补作另外7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形成边长为2L 且与原边平行的大立方体,如图9–5所示,这个大立方体的每一个面的电通电都相等,且均等于6εq ,对原立方体而言,每个面的面积为大立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的1/4,则每个面的电通量也为大立方体一个面的电通量的1/4,即此时通过立方体每一面的电通量为0111d 4624Sqε⋅⋅=⎰⎰E S 。
大学物理答案第九章
振幅A与初相位 三、振幅 与初相位φ 的确定
ψ = Acos(ωt +φ)
dψ = − Asin ω +φ) ω ( t dt
简谐振动的振幅和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简谐振动的振幅和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初始状态决定
已知t=0时,振动量Ψ的振动状态为 ψ0, dψ
ψ0 = Acosφ
− 1
dΨ dt 0 2 A= Ψ0 + ω
2
dΨ dt φ = tan−1 0 ω 0 Ψ
说明: (1) 一般来说φ 的取值在 - π和π(或0和2π)之间; (2) 在应用上面的式子求φ 时,一般来说有两个值, 还要由初始条件来判断应该取哪个值; (3)常用方法:先求A,然后由 Ψ0=Acosφ 、 (dΨ /dt)0=-Aωsinφ 两者的共同部分求φ 。
1 2 Ekmax = kA 2
Ekmin = 0
势 能
Ep = 1 kx2 2
1 2 2 = kA cos (ω +φ0) t 2
1 2 Epmax = kA 2
Epmin = 0
机械能
1 2 E = Ek + Ep = kA 2
简谐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
E
E (1/2)kA2
Ep
o
Ek
Ep = Ek
t
T
x t
由起始能量求振幅
1 2 E = kA 2
2E0 2E A= = k k
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电 量q和电路中的电流I分别为:
q =Q cos(ωt +φ) 0 I = −ωQ sin ωt +φ) ( 0
大学物理参考答案第9章
第九章 静 电 场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题 9-1 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0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与解 9-3 (A ) (B ) (C ) (D ) *9-4 子将( (A ) (B ) (C )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逆电场线方向朝远离棒尖端移动 (D )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方向沿棒尖端朝外,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题 9-4 图分析与解 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 ).9-5 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不会超过±10-21e ,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10-21e ,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 分析 考虑到极限情况, 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为2×10-21e ,中子电量为10-21e ,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可求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由库仑定律可以估算两个带电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并与万有引力作比较.解 一个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为 二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之比为显然即使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带电量存在差异,其差异在±10-21e 范围内时,对于像天体一类电中性物体的运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万有引力.9-6 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中子就是由一个带e 32 的上夸克和两个带e 31-的下夸克构成.若将夸克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夸克线度约为10-20m),中子内的两个下夸克之间相距2.60×10-15m .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 由于夸克可视为经典点电荷,由库仑定律F 与径向单位矢量e r 方向相同表明它们之间为斥力. 9-7 点电荷如图分布,试求P 点的电场强度.分析 依照电场叠加原理,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P 点激发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由于电荷量为q解 9-8 (2) 分析 P 的电场强度为(1) 若点(2) 若点P 的证 (1) E L/-L/P =⎰(2) 当棒长L →∞时,若棒单位长度所带电荷λ为常量,则P 点电场强度此结果与无限长带电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分布相同[图(b )].这说明只要满足r 2/L 2 <<1,带电长直细棒可视为无限长带电直线.9-9 一半径为R 的半球壳,均匀地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题 9-9 图分析 这仍是一个连续带电体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如何取电荷元.现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的细圆环,如图所示,从教材第9-3节的例2可以看出,所有平行圆环在轴线上P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将所有带电圆环的电场强度积分,即可求得球心O 处的电场强度.解 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细圆环,任一个圆环所带电荷元θθδδd sin π2d d 2⋅⋅==R S q ,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为由于平行细圆环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利用几何关系θR x cos =,θR r sin =统一积分变量,有 积分得 02/π004d cos sin 2εδθθθεδ⎰==E9-10 水分子H 2O 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等效电荷中心如图所示,假设氧原子和氢原子等效电荷中心间距为r 0 .试计算在分子的对称轴线上,距分子较远处的电场强度.题 9-10 图分析 水分子的电荷模型等效于两个电偶极子,它们的电偶极矩大小均为00er P =,而夹角为2θ.叠加后水分子的电偶极矩大小为θcos 20er p =,方向沿对称轴线,如图所示.由于点O 到场点A 的距离x >>r 0 ,利用教材第5 -3 节中电偶极子在延长线上的电场强度可求得电场的分布.也可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叠加,求电场分布. 解1 水分子的电偶极矩解2 由于代入得(-+rx2029-11 的电场强度场力.分析 (1) (2) 由即:F =λE .生作用力.解 (1) (2) 设F +显然有F +=9-12 .分析 这表明穿过闭合曲面的净通量为零,穿入平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在数值上等于穿出半球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因而方法2:由电场强度通量的定义,对半球面S 求积分,即⎰⋅=SS d s E Φ解1 由于闭合曲面内无电荷分布,根据高斯定理,有 依照约定取闭合曲面的外法线方向为面元d S 的方向,解2 取球坐标系,电场强度矢量和面元在球坐标系中可表示为9-13 地球周围的大气犹如一部大电机,由于雷雨云和大气气流的作用,在晴天区域,大气电离层总是带有大量的正电荷,云层下地球表面必然带有负电荷.晴天大气电场平均电场强度约为1m V 120-⋅,方向指向地面.试求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以每平方厘米的电子数表示).分析 考虑到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指向地球球心,在大气层中取与地球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高斯面内的净电荷.解 在大气层临近地球表面处取与地球表面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其半径E R R ≈(E R 为地球平均半径).由高斯定理地球表面电荷面密度 单位面积额外电子数9-14 设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电荷均匀分布,电荷体密度为ρ,求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分析 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呈球对称,带电球激发的电场也呈球对称性.根据静电场是有源场,电场强度应该沿径向球对称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高斯定理求得均匀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分布.以带电球的球心为中心作同心球面为高斯面,依照高斯定理有上式中i Q 是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分别求出处于带电球内外的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即可求得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 解 依照上述分析,由高斯定理可得R r <时, 32π4π4r E r ρ=R r >时, 9-15 λ.求离轴线为r 分析 .解 r <R 1 , R 1<r <R 2r >R 2, 9-16 分析 W ′=-W .(1)其中E (2) 根据电场力作功与电势能差的关系,有其中V 0 是Q 1 、Q 3 在点O 产生的电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 解1 由题意Q 1 所受的合力为零 解得 Q Q Q 414132-=-=由点电荷电场的叠加,Q 1 、Q 3 激发的电场在y 轴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为将Q 2 从点O 沿y 轴移到无穷远处,(沿其他路径所作的功相同,请想一想为什么?)外力所作的功为 解2 与解1相同,在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时Q Q 412-=,并由电势的叠加得Q 1 、Q 3 在点O 的电势将Q 2 从点O 推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外力作功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显然用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来求解较为简洁.这是因为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直接求电场分布困难较大,而求电势分布要简单得多.9-17 已知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场强度近似为其中λ为电荷线密度.(1)求在r =r 1 和r =r 2 两点间的电势差;(2)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我们曾取r →∞处的电势为零,求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势时,能否这样取? 试说明. 解 (1) 由于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若沿径向积分,则有 (2) 不能.严格地讲,电场强度r e rελE 0π2=只适用于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而此时电荷分布在无限空间,r →∞处的电势应与直线上的电势相等.9-18 一个球形雨滴半径为0.40 mm ,带有电量1.6 pC ,它表面的电势有多大? 两个这样的雨滴相遇后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雨滴,这个雨滴表面的电势又是多大?分析 势.解 q 2=2q 1 9-19 分析 .解 9-20 (2) 分析 方法(1势..(2) 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一个均匀带电的球面,在球面外产生的电势为 在球面内电场强度为零,电势处处相等,等于球面的电势其中R 是球面的半径.根据上述分析,利用电势叠加原理,将两个球面在各区域产生的电势叠加,可求得电势的分布. 解1 (1) 由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 由电势⎰∞⋅=rV l E d 可求得各区域的电势分布.当r ≤R 1 时,有 当R 1 ≤r ≤R 2 时,有 当r ≥R 2 时,有(2) 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解2 (1) 由各球面电势的叠加计算电势分布.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内,即r ≤R 1 ,则 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间,即R 1≤r ≤R 2 ,则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外,即r ≥R 2 ,则 (2) 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9-21 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带电细棒,其内部的电荷均匀分布,电荷的体密度为ρ.现取棒表面为零电势,求空间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题 9-21 图分析 无限长均匀带电细棒电荷分布呈轴对称,其电场和电势的分布也呈轴对称.选取同轴柱面为高斯面,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E (r ),再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并取棒表面为零电势(V b =0),即可得空间任意点a 的电势.解 取高度为l 、半径为r 且与带电棒同轴的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 当r ≤R 时得当r ≥R 时得当r ≤R 时 当r ≥R 时9-22 (2) 分析 解 (11)(2) i i E ⎥⎦⎢⎣+-=-=22012d x R εx (2) 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方向.(3) 将场点至盘心的距离x =30.0 cm 分别代入式(1)和式(2),得 当x >>R 时,圆盘也可以视为点电荷,其电荷为C 1065.5π82-⨯==σR q .依照点电荷电场中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有由此可见,当x >>R 时,可以忽略圆盘的几何形状,而将带电的圆盘当作点电荷来处理.在本题中作这样的近似处理,E 和V 的误差分别不超过0.3%和0.8%,这已足以满足一般的测量精度.9-23 两个很长的共轴圆柱面(R 1 =3.0×10-2m ,R 2 =0.10 m ),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两者的电势差为450 V.求:(1) 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2) r =0.05 m 处的电场强度.解 (1) 由习题9-15 的结果,可得两圆柱面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有解得 1812120m C 101.2ln/π2--⋅⨯==R R U ελ (2) 解得两圆柱面之间r =0.05m 处的电场强度9-24 轻原子核(如氢及其同位素氘、氚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聚变.在此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例如四个氢原子核(质子)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α粒子)时,可释放出25.9MeV 的能量.即这类聚变反应提供了太阳发光、发热的能源.如果我们能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就能获得丰富廉价的能源.但是要实现核聚变难度相当大,只有在极高的温度下,使原子热运动的速度非常大,才能使原子核相碰而结合,故核聚变反应又称作热核反应.试估算:(1)一个质子(H 11)以多大的动能(以电子伏特表示)运动,才能从很远处到达与另一个质子相-15分析 解 (1由k021E =(2) 得9-25 都用来使0 耗的能量为解 (1即可融化约(2) 9-26 已知水分子的电偶极矩p =6.17×10-30C· m .这个水分子在电场强度E =1.0 ×105 V · m -1的电场中所受力矩的最大值是多少?分析与解 在均匀外电场中,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为当电偶极子与外电场正交时,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取最大值.因而有9-27 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 为阴极,A 为阳极,阴极发射的电子在阴极和阳极电场加速下聚集成一细束,以极高的速率穿过阳极上的小孔,射到被焊接的金属上使两块金属熔化在一起.已知V 105.24AK⨯=U ,并设电子从阴极发射时的初速度为零,求:(1)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2)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 分析 电子被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场加速获得动能,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电场中减少的势能.由电子动能与速率的关系可以求得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解 (1)依照上述分析,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2)由于电子运动的动能远小于电子静止的能量,可以将电子当做经典粒子处理.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题9-27。
大学物理 第九章课件资料
可以自己证明:
A B (Axi Ay j Azk ) (Bxi By j Bzk )
(Ay Bz Az By )i (Az Bx AxBz ) j (AxBy Ay Bx )k
第九章内容
9-1 电荷的量子化 电荷守恒定律 9-2 库仑定律 9-3 电场强度 9-4 电场强度通量 高斯定理 9-5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能 9-6 电势 例题:P8 例1、例2;P16 例1;P20 例2、例3、例4 ; P29 例1、例2、例3 作业:习题9-8 9-11 9-12 9-15 9-16 9-18 9-23
A
E
x
9 – 3 电场强度
第九章静电场
q O q
x r0 2 r0 2
E
A
E
x
E
1
4π 0
q (x r0
i 2)2
1
q
E 4π 0 (x r0 2)2 i
x
E
r0
E
E
E
q
4π 0
4. 满足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A• B B • A (A B) •C A•C B •C
第九章静电场
直角坐标系中:
A• B ( Axi Ay j Azk ) • (Bxi By j Bzk )
Ax Bx Ay By Az Bz
矢积(叉积):
C
A
B
第九章静电场
z Az
A
Ax
Ay
Az
0
A
Ay
y
Ax i Ay j Azk
x
Ax
i , j, k
Ax , Ay , Az
A Ax2 Ay2 Az2
为为xA, 在y,x,z轴y,方z向轴的方单向位的矢分量矢量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ppt第九章 (1)
I
v Idl
θv
r
dB =
4π
µ0 Idl sinθ
r2
v B
P
a
B = ∫dB = ∫
4π
µ0 Idl sinθ
r
2
θ2
根据几何关系: 根据几何关系:
I
r = acscθ
l = acot(π −θ ) = −acotθ
dl = acsc2θdθ
v Idl
l
θv
r
θ1a
v B
P
B=
4πa ∫θ
µ0I
?
v v E = ∫ dE v v B = ∫ dB
v r0
单位矢量 P
大小: 大小: dB =
4π
µ0 Idl sinθ
r2
v dB
方向: 方向:右螺旋法则
Idl
v θ r v
µ0 = 4π×10−7 N A2
真空中的磁导率
例如: 例如:
v r
说明: 说明:
P
v B
v Idl
v r
v B
v B
r
x
B=
2(R + x )
2
µ0IR2
2 3/ 2
方向满足右手定则
讨论 (1)
B=
2(R2 + x2 )3/ 2
µ0IR
2
x = 0 载流圆线圈的圆心处 B =
如果由N 如果由 匝圆线圈组成 B =
µ0I
2R
I
µ0NI
2R
(2) 一段圆弧在圆心处产生的磁场
φ
B=
µ0I φ
⋅
2R 2π
=
µ0Iφ
大学物理标准答案第9章
第九章 静 电 场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题 9-1 图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0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B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C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D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依照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但不能肯定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表示穿入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等于穿出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或没有电场线穿过闭合曲面,不能确定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同理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也不能推断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9-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B )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C)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D) 电势在某一区域内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分析与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中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沿任意路径到参考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因而正确答案为(D).*9-4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棒附近有一个电偶极子,其电偶极矩p的方向如图所示.当电偶极子被释放后,该电偶极子将( )(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而停止(B)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C)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逆电场线方向朝远离棒尖端移动(D)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方向沿棒尖端朝外,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题9-4 图分析与解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9-5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不会超过±10-21e,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10-21e,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分析考虑到极限情况,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为2×10-21e,中子电量为10-21e,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可求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由库仑定律可以估算两个带电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并与万有引力作比较.解一个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为()e q 21max 10821-⨯⨯+=二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之比为1108.2π46202max<<⨯==-Gmεq F F g e 显然即使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带电量存在差异,其差异在±10-21e 范围内时,对于像天体一类电中性物体的运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万有引力. 9-6 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中子就是由一个带e 32 的上夸克和两个带e 31-的下夸克构成.若将夸克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夸克线度约为10-20 m),中子内的两个下夸克之间相距2.60×10-15 m .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解 由于夸克可视为经典点电荷,由库仑定律 ()r r r re r q q e e e F N 78.3π41π412202210===εε F 与径向单位矢量e r 方向相同表明它们之间为斥力.9-7 点电荷如图分布,试求P 点的电场强度.分析 依照电场叠加原理,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P 点激发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由于电荷量为q 的一对点电荷在P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P 点的电场强度就等于电荷量为2.0q 的点电荷在该点单独激发的场强度.解 根据上述分析2020π1)2/(2π41aq a q E P εε==题 9-7 图9-8 若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长为L 的细棒上.求证:(1) 在棒的延长线,且离棒中心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2204π1Lr Q εE -=(2)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离棒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 2204π21Lr r Q εE += 若棒为无限长(即L →∞),试将结果与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强度相比较.题 9-8 图分析 这是计算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此时棒的长度不能忽略,因而不能将棒当作点电荷处理.但带电细棒上的电荷可看作均匀分布在一维的长直线上.如图所示,在长直线上任意取一线元d x ,其电荷为d q =Q d x /L ,它在点P 的电场强度为r r q εe E 20d π41d '=整个带电体在点P 的电场强度 ⎰=E E d接着针对具体问题来处理这个矢量积分.(1) 若点P 在棒的延长线上,带电棒上各电荷元在点P 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L E i E d(2) 若点P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a )所示,则电场强度E 沿x 轴方向的分量因对称性叠加为零,因此,点P 的电场强度就是⎰⎰==L y E E j j E d sin d α证 (1) 延长线上一点P 的电场强度⎰'=L rq E20π2d ε,利用几何关系 r ′=r -x 统一积分变量,则()220022204π12/12/1π4d π41L r Q εL r L r L εQ x r L x Q εE L/-L/P -=⎥⎦⎤⎢⎣⎡+--=-=⎰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2) 根据以上分析,中垂线上一点P 的电场强度E 的方向沿y 轴,大小为E r εq αE L d π4d sin 2⎰'= 利用几何关系 sin α=r /r ′,22x r r +=' 统一积分变量,则()2202/32222041π2d π41Lr r Q r x L x rQ E L/-L/+=+=⎰εε 当棒长L →∞时,若棒单位长度所带电荷λ为常量,则P 点电场强度 r ελL r L Q r εE l 0220π2 /41/π21lim =+=∞→此结果与无限长带电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分布相同[图(b )].这说明只要满足r 2/L 2 <<1,带电长直细棒可视为无限长带电直线.9-9 一半径为R 的半球壳,均匀地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题 9-9 图 分析 这仍是一个连续带电体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如何取电荷元.现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的细圆环,如图所示,从教材第9-3节的例2可以看出,所有平行圆环在轴线上P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将所有带电圆环的电场强度积分,即可求得球心O 处的电场强度.解 将半球壳分割为一组平行细圆环,任一个圆环所带电荷元θθδδd sin π2d d 2⋅⋅==R S q ,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为 ()i E 2/3220d π41d r x q x +=ε 由于平行细圆环在点O 激发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利用几何关系θR x cos =,θR r sin =统一积分变量,有()θθθεδθθδθεεd cos sin 2 d sin π2cos π41d π41d 02303/2220=⋅=+=R RR r x q x E积分得 02/π004d cos sin 2εδθθθεδ⎰==E 9-10 水分子H 2O 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等效电荷中心如图所示,假设氧原子和氢原子等效电荷中心间距为r 0 .试计算在分子的对称轴线上,距分子较远处的电场强度.题 9-10 图分析 水分子的电荷模型等效于两个电偶极子,它们的电偶极矩大小均为00er P =,而夹角为2θ.叠加后水分子的电偶极矩大小为θcos 20er p =,方向沿对称轴线,如图所示.由于点O 到场点A 的距离x >>r 0 ,利用教材第5 -3 节中电偶极子在延长线上的电场强度302π41x p εE = 可求得电场的分布.也可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叠加,求电场分布. 解1 水分子的电偶极矩θθcos 2cos 200er p p ==在电偶极矩延长线上30030030cos π1cos 4π412π41x θer εx θer εx p εE === 解2 在对称轴线上任取一点A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E E E2020π42π4cos 2cos 2xεe r εθer E βE E -=-=+ 由于 θxr r x r cos 202022-+=rθr x βcos cos 0-=代入得 ()⎥⎥⎦⎤⎢⎢⎣⎡--+-=22/30202001cos 2cos π42x xr r x r x e E θθε 测量分子的电场时, 总有x >>r 0 , 因此, 式中()⎪⎭⎫ ⎝⎛⋅-≈⎪⎭⎫ ⎝⎛-≈-+x r x x r x xr r x θθθcos 2231cos 21cos 2032/3032/30202,将上式化简并略去微小量后,得 300cos π1x θe r εE = 9-11 两条无限长平行直导线相距为r 0,均匀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电荷线密度为λ.(1) 求两导线构成的平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设该点到其中一线的垂直距离为x );(2) 求每一根导线上单位长度导线受到另一根导线上电荷作用的电场力.题 9-11 图 分析 (1) 在两导线构成的平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两导线单独在此所激发的电场的叠加.(2) 由F =q E ,单位长度导线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另一根导线在该导线处的电场强度乘以单位长度导线所带电量,即:F =λE .应该注意:式中的电场强度E 是另一根带电导线激发的电场强度,电荷自身建立的电场不会对自身电荷产生作用力.解 (1) 设点P 在导线构成的平面上,E +、E -分别表示正、负带电导线在P 点的电场强度,则有 ()i i E E E x r x r x r x -=⎪⎪⎭⎫ ⎝⎛-+=+=+-00000π211π2ελελ (2) 设F +、F -分别表示正、负带电导线单位长度所受的电场力,则有 i E F 00π2r ελλ==-+ i E F 002π2r ελλ-=-=+- 显然有F +=F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导线相互吸引.9-12 设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对称轴平行,试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题 9-12 图分析 方法1:作半径为R 的平面S 与半球面S 一起可构成闭合曲面,由于闭合面内无电荷,由高斯定理 ∑⎰==⋅01d 0q εS S E 这表明穿过闭合曲面的净通量为零,穿入平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在数值上等于穿出半球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因而⎰⎰'⋅-=⋅=S S S E S E Φd d 方法2:由电场强度通量的定义,对半球面S 求积分,即⎰⋅=S S d s E Φ解1 由于闭合曲面内无电荷分布,根据高斯定理,有⎰⎰'⋅-=⋅=S S S E S E Φd d 依照约定取闭合曲面的外法线方向为面元d S 的方向,E R R E 22ππcos π=⋅⋅-=Φ解2 取球坐标系,电场强度矢量和面元在球坐标系中可表示为()r E e e e E ϕθθϕϕθϕsin sin cos sin cos ++= r θθR e S d d sin d 2=ER ER ER S S 2π0π02222πd sin d sin d d sin sin d ===⋅=⎰⎰⎰⎰ϕϕθθϕθϕθS E Φ 9-13 地球周围的大气犹如一部大电机,由于雷雨云和大气气流的作用,在晴天区域,大气电离层总是带有大量的正电荷,云层下地球表面必然带有负电荷.晴天大气电场平均电场强度约为1m V 120-⋅,方向指向地面.试求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带的电荷(以每平方厘米的电子数表示).分析 考虑到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指向地球球心,在大气层中取与地球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高斯面内的净电荷.解 在大气层临近地球表面处取与地球表面同心的球面为高斯面,其半径E R R ≈(E R 为地球平均半径).由高斯定理∑⎰=-=⋅q εR E E 021π4d S E 地球表面电荷面密度∑--⋅⨯-=-≈=2902m C 1006.1π4/E R q E εσ单位面积额外电子数25cm 1063.6)/(-⨯=-=e n σ9-14 设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电荷均匀分布,电荷体密度为ρ,求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分析 电荷均匀分布在球体内呈球对称,带电球激发的电场也呈球对称性.根据静电场是有源场,电场强度应该沿径向球对称分布.因此可以利用高斯定理求得均匀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分布.以带电球的球心为中心作同心球面为高斯面,依照高斯定理有 ⎰==⋅s Q E r S E 0i 2π4d ε上式中i Q 是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分别求出处于带电球内外的高斯面内的电荷量,即可求得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解 依照上述分析,由高斯定理可得R r <时, 302π34π4r E r ερ= 假设球体带正电荷,电场强度方向沿径向朝外.考虑到电场强度的方向,带电球体内的电场强度为r E 03ερ=R r >时, 302π34π4R E r ερ= 考虑到电场强度沿径向朝外,带电球体外的电场强度为r e rR E 2033ερ=9-15 两个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R 1 和R 2 (R 2>R 1 ),单位长度上的电荷为λ.求离轴线为r 处的电场强度:(1) r <R 1 ,(2) R 1 <r <R 2 ,(3) r >R 2 . 题 9-15 图分析 电荷分布在无限长同轴圆柱面上,电场强度也必定沿轴对称分布,取同轴圆柱面为高斯面,只有侧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为零,且⎰⋅=⋅rL E d π2S E ,求出不同半径高斯面内的电荷∑q .即可解得各区域电场的分布.解 作同轴圆柱面为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0/π2εq rL Er <R 1 , 0=∑q01=ER 1 <r <R 2 , L λq =∑rελE 02π2= r >R 2, 0=∑q03=E在带电面附近,电场强度大小不连续,如图(b )所示,电场强度有一跃变00π2π2ΔεσrL εL λr ελE === 9-16 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Q 1 、Q 2 、Q 3 沿一条直线等间距分布且Q 1 =Q 3 =Q .已知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求在固定Q 1 、Q 3 的情况下,将Q 2从点O 移到无穷远处外力所作的功.题 9-16 图分析 由库仑力的定义,根据Q 1 、Q 3 所受合力为零可求得Q 2 .外力作功W ′应等于电场力作功W 的负值,即W ′=-W .求电场力作功的方法有两种:(1)根据功的定义,电场力作的功为l E d 02⎰∞=Q W 其中E 是点电荷Q 1 、Q 3 产生的合电场强度.(2) 根据电场力作功与电势能差的关系,有()0202V Q V V Q W =-=∞其中V 0 是Q 1 、Q 3 在点O 产生的电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解1 由题意Q 1 所受的合力为零()02π4π420312021=+d εQ Q d εQ Q 解得 Q Q Q 414132-=-= 由点电荷电场的叠加,Q 1 、Q 3 激发的电场在y 轴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为()2/322031π2y d εQ E E E yy y +=+=将Q 2 从点O 沿y 轴移到无穷远处,(沿其他路径所作的功相同,请想一想为什么?)外力所作的功为()d εQ y y d εQ Q Q W y 022/3220002π8d π241d =+⋅⎥⎦⎤⎢⎣⎡--=⋅-='⎰⎰∞∞l E 解2 与解1相同,在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时Q Q 412-=,并由电势 的叠加得Q 1 、Q 3 在点O 的电势dεQ d εQ d εQ V 003010π2π4π4=+= 将Q 2 从点O 推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外力作功dεQ V Q W 0202π8=-=' 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显然用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来求解较为简洁.这是因为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直接求电场分布困难较大,而求电势分布要简单得多. 9-17 已知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场强度近似为r rελe E 0π2= 其中λ为电荷线密度.(1)求在r =r 1 和r =r 2 两点间的电势差;(2)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我们曾取r →∞处的电势为零,求均匀带电长直线附近的电势时,能否这样取? 试说明.解 (1) 由于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若沿径向积分,则有12012ln π2d 21r r ελU r r =⋅=⎰r E (2) 不能.严格地讲,电场强度r e rελE 0π2=只适用于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而此时电荷分布在无限空间,r →∞处的电势应与直线上的电势相等.9-18 一个球形雨滴半径为0.40 mm ,带有电量1.6 pC ,它表面的电势有多大? 两个这样的雨滴相遇后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雨滴,这个雨滴表面的电势又是多大?分析 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半径为R 带电量为q 的带电球形雨滴表面电势为 R q εV 0π41= 当两个球形雨滴合并为一个较大雨滴后,半径增大为R 32,代入上式后可以求出两雨滴相遇合并后,雨滴表面的电势.解 根据已知条件球形雨滴半径R 1=0.40 mm ,带有电量q 1=1.6 pC ,可以求得带电球形雨滴表面电势V 36π411101==R q εV 当两个球形雨滴合并为一个较大雨滴后,雨滴半径1322R R =,带有电量 q 2=2q 1 ,雨滴表面电势V 5722π4113102==R q εV 9-19 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取坐标原点为零电势点,求空间各点的电势分布并画出电势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题 9-19 图分析 由于“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电荷分布在“无限”空间,不能采用点电荷电势叠加的方法求电势分布:应该首先由“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的电场强度叠加求电场强度的分布,然后依照电势的定义式求电势分布.解 由“无限大” 均匀带电平板的电场强度i 02εσ±,叠加求得电场强度的分布, ()()()⎪⎪⎩⎪⎪⎨⎧><<--<=a x a x a a x0 00i E εσ电势等于移动单位正电荷到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a x a x εσV x <<--=⋅=⎰ d 0l E ()a x a εσV -<=⋅+⋅=⎰⎰- d d 00a -a x l E l E ()a x a V >-=⋅+⋅=⎰⎰ d d 00a a x εσl E l E 电势变化曲线如图(b )所示. 9-20 两个同心球面的半径分别为R 1 和R 2 ,各自带有电荷Q 1 和Q 2 .求:(1) 各区域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2) 两球面间的电势差为多少?题 9-20 图分析 通常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1) 由于电荷均匀分布在球面上,电场分布也具有球对称性,因此,可根据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求电势.取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借助高斯定理可求得各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再由⎰∞⋅=p p V l E d 可求得电势分布.(2)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一个均匀带电的球面,在球面外产生的电势为rεQ V 0π4= 在球面内电场强度为零,电势处处相等,等于球面的电势 R εQ V 0π4=其中R 是球面的半径.根据上述分析,利用电势叠加原理,将两个球面在各区域产生的电势叠加,可求得电势的分布.解1 (1) 由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 ()()()22021********* π4 π40R r r εQ Q R r R r εQ R r r r >+=<<=<=e E e E E 由电势⎰∞⋅=r V l E d 可求得各区域的电势分布.当r ≤R 1 时,有 20210120212113211π4π4π411π40d d d 2211R εQ R εQ R εQ Q R R εQ V R R R R r +=++⎥⎦⎤⎢⎣⎡-+=⋅+⋅+⋅=⎰⎰⎰∞l E l E l E当R 1 ≤r ≤R 2 时,有 202012021201322π4π4π411π4d d 22R εQ r εQ R εQ Q R r εQ V R R r +=++⎥⎦⎤⎢⎣⎡-=⋅+⋅=⎰⎰∞l E l E当r ≥R 2 时,有rεQ Q V r 02133π4d +=⋅=⎰∞l E (2) 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 ⎝⎛-=⋅=⎰210121211π4d 21R R εQ U R R l E 解2 (1) 由各球面电势的叠加计算电势分布.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内,即r ≤R 1 ,则2021011π4π4R εQ R εQ V +=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间,即R 1≤r ≤R 2 ,则202012π4π4R εQ r εQ V += 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之外,即r ≥R 2 ,则 rεQ Q V 0213π4+= (2) 两个球面间的电势差 ()2011012112π4π42R εQ R εQ V V U R r -=-== 9-21 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带电细棒,其内部的电荷均匀分布,电荷的体密度为ρ.现取棒表面为零电势,求空间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题 9-21 图分析 无限长均匀带电细棒电荷分布呈轴对称,其电场和电势的分布也呈轴对称.选取同轴柱面为高斯面,利用高斯定理 ⎰⎰=⋅V V d 1d 0ρεS E 可求得电场分布E (r ),再根据电势差的定义 ()l E d ⋅=-⎰b ab a r V V 并取棒表面为零电势(V b =0),即可得空间任意点a 的电势.解 取高度为l 、半径为r 且与带电棒同轴的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当r ≤R 时02/ππ2ερl r rl E =⋅得 ()02εr ρr E =当r ≥R 时02/ππ2ερl R rl E =⋅得 ()r εR ρr E022= 取棒表面为零电势,空间电势的分布有当r ≤R 时()()22004d 2r R ερr εr ρr V R r -==⎰当r ≥R 时 ()rR εR ρr r εR ρr V Rr ln 2d 20202==⎰ 如图所示是电势V 随空间位置r 的分布曲线. 9-22 一圆盘半径R =3.00 ×10-2 m .圆盘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σ=2.00×10-5 C·m -2.(1) 求轴线上的电势分布;(2) 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求电场分布;(3) 计算离盘心30.0 cm 处的电势和电场强度.题 9-22 图分析 将圆盘分割为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带电细圆环,利用带电细环轴线上一点的电势公式,将不同半径的带电圆环在轴线上一点的电势积分相加,即可求得带电圆盘在轴线上的电势分布,再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微分关系式可求得电场强度的分布.解 (1) 如图所示,圆盘上半径为r 的带电细圆环在轴线上任一点P 激发的电势220d π2π41d x r r r σεV += 由电势叠加,轴线上任一点P 的电势的 ()x x R εσx r rr εσV R -+=+=⎰22002202d 2 (1) (2) 轴线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i i E ⎥⎦⎤⎢⎣⎡+-=-=22012d d x R x εσx V (2) 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方向. (3) 将场点至盘心的距离x =30.0 cm 分别代入式(1)和式(2),得V 6911=V-1m V 6075⋅=E当x >>R 时,圆盘也可以视为点电荷,其电荷为C 1065.5π82-⨯==σR q .依照点电荷电场中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有 V 1695π40==xεq V 1-20m V 5649π4⋅==x εq E 由此可见,当x >>R 时,可以忽略圆盘的几何形状,而将带电的圆盘当作点电荷来处理.在本题中作这样的近似处理,E 和V 的误差分别不超过 0.3%和0.8%,这已足以满足一般的测量精度.9-23 两个很长的共轴圆柱面(R 1 =3.0×10-2m ,R 2 =0.10 m ),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两者的电势差为450 V.求:(1) 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2) r =0.05 m 处的电场强度.解 (1) 由习题9-15 的结果,可得两圆柱面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rελE 0π2=根据电势差的定义有 120212ln π2d 21R R ελU R R =⋅=⎰l E 解得 1812120m C 101.2ln /π2--⋅⨯==R R U ελ (2) 解得两圆柱面之间r =0.05m 处的电场强度10m V 475 7π2-⋅==rE ελ 9-24 轻原子核(如氢及其同位素氘、氚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原子核的过程,叫做核聚变.在此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例如四个氢原子核(质子)结合成一个氦原子核(α粒子)时,可释放出25.9MeV 的能量.即MeV 25.9e 2He H 4014211++→这类聚变反应提供了太阳发光、发热的能源.如果我们能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就能获得丰富廉价的能源.但是要实现核聚变难度相当大,只有在极高的温度下,使原子热运动的速度非常大,才能使原子核相碰而结合,故核聚变反应又称作热核反应.试估算:(1)一个质子(H 11)以多大的动能(以电子伏特表示)运动,才能从很远处到达与另一个质子相接触的距离? (2)平均热运动动能达到此值时,温度有多高? (质子的半径约为1.0 ×10-15 m ) 分析 作为估算,可以将质子上的电荷分布看作球对称分布,因此质子周围的电势分布为 rεe V 0π4= 将质子作为经典粒子处理,当另一质子从无穷远处以动能E k 飞向该质子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如能克服库仑斥力而使两质子相碰,则质子的初始动能Re r eV E 2π41202R k 0ε=≥ 假设该氢原子核的初始动能就是氢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根据分子动理论知:kT E 23k = 由上述分析可估算出质子的动能和此时氢气的温度.解 (1) 两个质子相接触时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eV 102.72π415202R K0⨯==≥Re r εeV E 由20k021v m E =可估算出质子初始速率 17k 00s m 102.1/2-⋅⨯==m E v该速度已达到光速的4%.(2) 依照上述假设,质子的初始动能等于氢分子的平均动能kT E E 23k k0== 得 K 106.5329k0⨯≈=kE T 实际上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中性原子已被离解为电子和正离子,称作等离子态,高温的等离子体不能用常规的容器来约束,只能采用磁场来约束(托卡马克装置)9-25 在一次典型的闪电中,两个放电点间的电势差约为109 V,被迁移的电荷约为30 C .(1) 如果释放出来的能量都用来使0 ℃的冰融化成0 ℃的水,则可溶解多少冰? (冰的融化热L =3.34 ×105 J· kg )(2) 假设每一个家庭一年消耗的能量为3 000kW·h ,则可为多少个家庭提供一年的能量消耗?解 (1) 若闪电中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为冰所吸收,故可融化冰的质量kg 1098.8Δ4⨯===LqU L E m 即可融化约 90 吨冰. (2) 一个家庭一年消耗的能量为J 1008.1h kW 0003100⨯=⋅=E8.2Δ00===E qU E E n 一次闪电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的能量约可维持3个家庭一年消耗的电能.9-26 已知水分子的电偶极矩p =6.17×10-30 C· m .这个水分子在电场强度E =1.0 ×105 V · m -1的电场中所受力矩的最大值是多少?分析与解 在均匀外电场中,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为E p M ⨯=当电偶极子与外电场正交时,电偶极子所受的力矩取最大值.因而有m N 1017.625max ⋅⨯==-pE M9-27 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子枪如图所示,K 为阴极,A 为阳极,阴极发射的电子在阴极和阳极电场加速下聚集成一细束,以极高的速率穿过阳极上的小孔,射到被焊接的金属上使两块金属熔化在一起.已知V 105.24AK⨯=U ,并设电子从阴极发射时的初速度为零,求:(1)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2)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分析 电子被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场加速获得动能,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子在电场中减少的势能.由电子动能与速率的关系可以求得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解 (1)依照上述分析,电子到达被焊接金属时具有的动能eV 105.24AK k ⨯==eU E(2)由于电子运动的动能远小于电子静止的能量,可以将电子当做经典粒子处理.电子射到金属上时的速度m/s 1037.927⨯==m E v k题 9-27。
大学物理上第9章
d l g sin 2 dt d 2 g sin 0 若θ 很小,则有: 2 dt l d 2 g 2 即: 0 其中: 2 dt l
2
Ft mat mg sin
Ft
mg
因此,单摆在小角度下 的摆动是简谐振动。
单摆的周期: T
说明: 合成结果仍为简谐运动 合振动与分振动在同一方向,且有相同频率。 用旋转矢量法研究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由 旋转矢量图可以直接得到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位。
x0 v0 x0 v0
点
x0 v0 x0 v0
(2) 由旋转矢量图可知,从起始时刻到第一次质点通过原
A
5 t / 0.83s 6
9.1.4 简谐振动的能量
v Asi n( t ) 1、简谐振动的动能 1 1 1 2 2 2 2 E k mv mA si n (t ) kA2si n2 (t ) 2 2 2
2
2
l g
例题2、 一长为 l 的均匀细棒悬于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上, 做成一复摆。此摆作微小摆动的周期为多少? 解:均匀细棒可看作刚体,分析所受力矩: 取逆时针为正方向。 由转动定律: d 2 1 2 d 2 l mgsi n J J 2 ml dt 3 dt 2 2 θ很小,则: 即:
A x
2 0
2)
联立1)和2)式,得: 注意
a) 尚需满足1)和 2)所决定的状态。 , cos 中之一不能决定 ,需由 b)仅由 tg , sin 其中两个方程可求出。
2
2 v0
v0 arctan( ) x0
大学物理第九章1
第九章 稳恒磁场9-1 如图所示,无限长载流导线附近,球面S向导线靠近,穿过S的磁通量Φ将不变,面上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将增大。
(均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9-2 如图,载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的一侧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回路MNO,回路和长直导线共面,回路的MN边与导线平行,相距为a ,而且MN和MO的长度也等于a ,求通过此回路的磁通量。
解:取如图所示的面积元(阴影部分),通过此面积元的磁通量为dr r a rIS d B d )2(20-=⋅=Φπμ所以,通过三角形面积的磁通量为)12ln 2(2)2(2020-=-=Φ=Φ⎰⎰πμπμIadr r a r I d aa9-3 图示为一张某粒子在均匀磁场B 中运动轨迹的照片,中间阴影区为铅板,粒子通过铅板后速度变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半部轨迹较右半部弯曲得厉害些,则该粒子(B)(A)不带电。
()带正电。
(C)带负电。
(D)不能判断。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子由右向左运动。
设粒子带正电,判断后发现其运动轨迹与图形符合,所以带正电。
9-4 如图,质量m 、电量e -的电子以速度v 水平射入均匀磁场B中,当它在水平方向运动l 距离后,有人计算其横向偏移y 如下(不计重力):evB f =,加速度m evB a =,时间vlt =,所以 )2/(2122mv eBl at y ==其错误在于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不是抛物线运动。
正确答案是___。
解:正确解法如下:设电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eBmvR =。
由图可以得出 22l R R y --=-=eBmv 22)(l eBmv - 9-5 图为某载流体(通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横截面,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
若在铅直向上方向加一磁场,发现在载流体左右两侧堆积如图所示的电荷,则该载流体中运动的电荷是(B)。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正、负电荷都可能9-6 如图,载流I的无限长直导线附近有导线PQ,载流1I ,如用下面的方法计算PQ受力:Ba I f 1=,b b a I dx x I B ba b+=⋅=⎰+ln 2200πμπμ,所以bb a a II f +=ln 210πμ 则是错误的,正确的解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_第九章_课后答案
µ0 I , r 为管外一点到螺线管轴 2πr
题 9-4 图 9-5 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 能否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如果它发 生偏转能否肯定那个区域中存在着磁场? 解: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不能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也可能存 在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 电子受的电场力与磁场力抵消所致. 如果它发生偏转也不能肯定 那个区域存在着磁场,因为仅有电场也可以使电子偏转. 9-6 已知磁感应强度 B = 2.0 Wb· m 的均匀磁场,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如题 9-6 图所示. 试求:(1)通过图中 abcd 面的磁通量;(2)通过图中 befc 面的磁通量;(3)通过图中 aefd 面 的磁通量. 解: 如题 9-6 图所示
题 9-7 图 9-7 如题9-7图所示, AB 、 CD 为长直导线, BC 为圆心在 O 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 径为 R .若通以电流 I ,求 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题 9-7 图所示, O 点磁场由 AB 、 BC 、 CD 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
⌢
⌢
AB 产生
� B1 = 0
CD 产生 B2 =
9-13 一根很长的铜导线载有电流10A,设电流均匀分布.在导线内部作一平面 S ,如题9-13 图所示.试计算通过S平面的磁通量(沿导线长度方向取长为1m的一段作计算).铜的磁导率
µ = µ0 .
解:由安培环路定律求距圆导线轴为 r 处的磁感应强度
� B ∫ ⋅ dl = µ 0 ∑ I
l
B 2πr = µ 0
B0 =
�
µ 0 ev = 13 T 4πa 2
电子磁矩 Pm 在图中也是垂直向里,大小为
Pm =
e 2 eva πa = = 9.2 × 10 − 24 A ⋅ m 2 T 2
大学物理(上册)_电相互作用和静电场(1)
结构框图
电相互作用 电场 强度 静电场 库仑定律 静电力叠加原理
电通量
高斯定理 静电场的 基本性质
电势环路定理导体的静源自平衡与带电粒子 的相互作用
电介质 极化
电位移矢量 介质中高斯定理
电 容
电 场 能
稳恒电场
重点:
1. 两条基本实验定律:库仑定律,静电力叠加原理。 2. 两个基本物理量:电场强度 E ,电势 U . 3. 两条基本定理: 静电场高斯定理,环路定理。 揭示静电场基本性质(有源场、保守场) 。 4. 静电场与物质(导体和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5. 稳恒电场。 难点:求解 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电场。 学时:14
E , U 分布;
§9.1
两条基本实验定律
静电场
一. 库仑定律
库仑(1736 ~ 1806) 法国工程师、 物理学家。
1773年发表有关材料强度的论文,所提出 的计算物体上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的方法 沿用到现在。 1777年开始研究静电和磁力 问题,发明扭秤。 1779年对摩擦力进行分 析,提出有关润滑剂的科学理论。17851789年,用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导出 著名的库仑定律。
扭秤
库仑定律:
相对观察者
q1q2 r2
中学: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
F k
静电力恒量
k 9 109 N m 2 C2
F12
写成矢量式:
q1q2 r12 F21 F12 k 2 ( ) r r qqr qq F k 1 32 k 1 2 2 r0 r r
电场强度
场源电荷:产生电场的点电荷、点电荷系、或带电体. 检验电荷:电量足够小的点电荷
大学物理学上册(孙厚谦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9章习题课后答案
9-1 试证理想 体 密度公 为- 3第 9 章ρ =pMmol 。
在RT1.013⨯105Pa 和 20℃时,空 摩尔质量4m ⨯ 4m ⨯ 3m 房间内M mol= 28.9 10 kg / mol ,试求空密度,并问在此情况下, 间空 总质量。
9-2 体积为钢 内装有供 焊用 氢 ,假定 焊时,氢温度保持 300K 变。
当压力表中指针指 出 内氢 压强由用去了多少氢 ?4.9⨯106Pa 降为9.8⨯105Pa9-3 设想是由氢原 组成 理想 体,其密度可以当作是均匀,若此理想体 压强为-1.35 10 Pa 14, 试 估 算温 度 。
( 已 知 氢 原 质 量27半 径m H=308R S= 6 . 9 6 1 0 m, 质量 m S=1.99 10 kg)9-4体积为 11.2 10 m -33、温度为 293K真空系 已被抽到1.38 10 Pa -3 真空。
为了 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 573K 烘箱内烘烤,使 壁释放出所吸附1.38Pa ,问 壁原来吸附体分 有多少个?9-5 求二 化碳( CO 2)分 在温度T = 300K 时 平均平动动能。
查看答案 9-59-6 当温度为 0°C 时,求(1)N 2分 查看答案 9-629-7 容 内储有 1mol 某种理想 体,现从外界传入2.09 10 J 求该 体分 由度。
查看答案 9-719-8 容 中有 N 个 体分 ,其速率分 如图,且当υ > 2υ0时,分 数为零。
(1) 由 N 和υ0求a ,并写出速率分函数表达;(2) 求速率在率。
1.5υ →02.0υ0之间 分数; (3) 求分平均速Nf ( )af ( )υ02υ0υ习题 9-8 图9-9 求氢 在 300K 时分 速率在υp -10m/s 与 υp+10m/s 之间分数占总分 数 比率。
9-10 已知在 273K 、1.00×103 Pa 条件下 体密度为 1.24×10-2kg/m 3,求(1) 体分 方均根速率υ2;(2)体 摩尔质量 M mol 。
2020年大学物理第9章1
3、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以实验定律为基础,应用能量的观点,研究热功转换的条件 和规律。
二、内能 E :
(若无化学反应、无核反应)系统内能指所有分子的 各种形式的动能、振动势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绝热板
BC
A
导热板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 则它们彼此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为温标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给出温度的定义。
2、温度
互为热平衡的几个热力学系统,必然具有某种共同的宏 观性质,这种决定系统热平衡的宏观性质定义为温度。
特征:一切处于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属性。 2)热容是过程量。 3)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不大时可认为无关)。 Q 和 C 都是过程量。
3、功与热量的异同:
相同 不同
1)A 和 Q 都是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2)功效相同:改变系统的热运动状态的作用相同。 功与热量的物理本质不同。
外界机械能 外界内能
宏观位移 转换
分子间作用 传递
系统内能 系统内能
五、热力学第零定律 什么是温度?
两个系统热接触后但没有热传递,这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
1、热力学第零定律
设想有A、B、C三个热力学系统,使 A 系统同时与 B 和 C 两系统热接触,而 B 、C两系统相隔绝,经过一段时间后,不 仅 A 和 B以及 A和 C 都达到热平衡。而且 B和 C 也处于热平衡状态 。
实验表明,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过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表 示这一客观规律的结论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表示了热、功 转化在方向上的规律。其数学表示称为熵增加原理。
大学物理第九章第1部分
四、恒定电流(稳恒电流) 1、定义:
S j 线
电流场中每一点处 j 的大小 和方向均不随时间改变
2.恒定条件 要求电场分布不随t变
要求空间电荷分布不随t变
dq内 dt
0
dq内 jd S dt =0
意义:同一时间内从闭合曲面的某部分流进去的电量 必然等于从其他部分流出的电量
安培力公式maxdfb的大小等于单位电流元受到的最大磁场力sindfbidl长度为l放入磁场中sinilbdfdf电流元受力大小为dfidlbcosdfdfdfdfdfdfsinsinidlbibrdibrd根据对称性则则两分力大小1992idldb20二毕萨定律的讨论idldb则db0则电流元在其直线延长线方向不产生磁场2则db最大idl21三磁场叠加原理空间某点的磁场是空间所有电流或电流元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磁场的叠加矢量和
dB dB
I
R · o
r
a
a
P
dB
2
x
0 IR B 3
2
0 IR
2
2r
2R x
3 2 2
方向:沿x轴
特例:圆电流中心(x =0)处的磁场
B
0 I
2R
例题3.密绕长直螺旋线圈,长为L,半径为R,线圈上 单位长匝数为n,线圈中电流为I,求线圈轴线上任一 L 点P的磁感强度。
解: 1 r R 2 取长为dl的元段, A P A2 其上有ndl 匝线圈, 1 dB 相当于圆电流
·
·
·
dI nIdl
利用例2的结果 则有
B
0 IR
2
2 3 2 2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2 由转动定律: M J J dt2
J mR 2 md 2 2mR 2
2 d 2 2mR Rmg sin Rmg 2 dt
mg
d2 g 0 2 dt 2R
此振动为简谐振动。
g 2R
2R T 2 g
2
二、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1、运动学方程(振动表达式):
d2 3 g 即: 0 2 dt 2l 2 d 3g 2 2 0 故: 2 dt 2l
O
l
mg
复摆作简谐振动。
例题2 半径为R 的圆环静止于刀口O 点上,令其在自身平面 内作微小摆动,证明其摆动为简谐振动,并计算其振动周期。 证明 设圆环偏离角度为θ。圆环可看作刚体,分析所受力 矩:取逆时针为正方向。 M Rmg sin o
1、简谐振动的动能:
1 1 2 E k mv kA2 sin2 ( t ) 2 2
2、简谐振动的势能: E 1 kx2 1 kA2 cos 2 ( t ) p 2 2 3、简谐振动的总能量: 4、能量平均值:
1 E E k E p kA2 2
简谐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相等, 且等于总能量的一半。
两振动步调相同。
反相:
( 2k 1 ) (k 0、 1、 2....)
两振动步调相反。 ② 超前和滞后:
当 0时, 振动2比振动1超前。
x A1 A2 o
x1
x2
反相 t
x
A1 A2
x1
x2
振动2比振动 1超前
x2 比 x1 较早达到正最大。
当 0时, 振动2比振动1落后。
v0 0
1s
由矢量图可得: 2 / 3
t = 1s 时位移达到正的最大值,即: A 画出矢量图:知:
A
x
4 4 t 1s 3 t 3 A 2 4 x 2 cos t 3 3
A
x
四、 简谐振动的能量
A cos(t )
2
o
A
A
t
v
v t图
T
o
A
t
a
A 2
a t图
说明 1) v、a 与 x 的ω 相同。
o
A 2
T
t
2) 三者相位依次差π/ 2 。
4、由初始条件确定振幅 和初相位 初始条件: t 0 时,x x0 , v v0
x0 A cos
A
x
2 0
2 v0 2
k m
M
v0 tg x 0
t0
3、旋转矢量法:
o
t
t
p
x
作业:9- 4、5、9 预习:§9 - 2、3
三、简谐振动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
x A cos( t )
A、、
已知表达式
已知A、 、 表达式 2、曲线法: 已知曲线 A、 、
x A o A
T
t
已知 A、 、 曲线
3、旋转矢量法:
x A cos(t )
旋转矢量: 作坐标轴 O x , 自O 点作一矢量 OM ,用 A 表示 。
2 d x 2 由: x 0 2 dt
x
A
x A cos( t )
t
o
T
解得:
x A cos( t )
2、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1) 振幅A: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 角频率 : 2π 秒内完成振动的次数。
x A cos( t ) A cos[ (t T ) ]
x0 v0
x0 v0
x0 v0
x0 v0
例题4 以余弦函数表示的简谐振动的位移时间曲线如图所 x(cm) 示,试写出振动方程。 2
解 设该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1
x A cos(t )
由图可知,A = 2 cm ,当t = 0 时
0 1
2
t (s)
x0 2 cos 1
1、受力特征:
F kx
物体在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的回复力 作用下围绕平衡位置的运动叫简谐振动。 说明 1)位移是相对平衡位置的。 2)平衡位置是物体受力为零的位置。
2、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① 弹簧振子: 在水平方向上:
k
f
N
m
F k x
o
mg x
x
2 d x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k x m dt2
dv d at l l dt dt2 d2 l g sin 2 dt 若θ 很小,则有: sin
2
Ft
T
d2 g 0 2 dt l
其中:
mg
g l
d 2 2 0 即: 2 dt
小球作简谐振动。
3、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定义 若物理量x,满足
2 k 2 d x 2 令: x0 则有: 2 m dt
加速度与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注意 ω 仅由系统本身决定,与振动情况无关。
② 单摆在小角度摆动时的运动情况 单摆受回复力: Ft mg sin 小球的切向运动方程为:
Ft ma t mg sin
旋转矢量在 x 轴上的投影坐标 作 简谐振动。
例题3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 A = 0.12 m,周期T = 2s ,当 t = 0 时,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x0 = 0.06m ,此时 向x 轴正向运动。求振动的表达式。 解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设振动方程为: x A cos(t )
大学物理学
第九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
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所作的来回往复的运动。 振动: 描述物体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往复变化。 波动:
振动在空间或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简称为波。 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
§9.1 简谐振动
一、简谐振动的特征
利用旋转矢量法求解,根据初始条件就可画出振幅矢量 的初始位置,从而得到:
3
O
2 T
x0
A 2
v0 0
x
x 0.12 cos( t
3
)
讨论
v0 > 0 时, 在3,4象限。 v0 < 0时, 在1,2象限。 A A 在1,4象限。 x0 < 0 时,在2,3象限。 x0 > 0 时,
A
t
M
A 在t = 0 时与x 轴的夹角- 初相 φ A 以恒定角速度ω 绕O 点作逆时针转动 - 角频率ω t 时刻 A 与x 轴的夹角- 相位 ω t + φ
矢量
A A - 振幅A
t0 A
o
p
x
A
的端点M 在x 轴上的投影点P 的坐标为:
x A cos(t )
o
x
t
A1 A2
x1
x1 比 x2 较早达到正最大。
o
x2
t
振动2比振动 1落后
3、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x A cos(t ) 取 0
A
x
x t图
T
dx v A sin(t ) dt π A cos(t ) 2 dv a 2 A cos(t ) dt
1)
2)
2
2 v0
v0 A sin 写为: v0 A sin
1) 2) 得:
2 2
2 A2 x0
2
2 v0
A
2 x0
2) / 1) 得:
注意
v0 tg x0
1)A 可以由公式直接确定。
2) 仅由公式不能唯一确定,还需考虑x 0、v 0 的正负。
1 Ek E p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T t
1 E 2 E k dt kA 4 2
小
1、简谐振动的定义式:
结
x A cos(t )
d2 x 2 x 0 或: 2 dt
2、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① 振幅A: ② 角频率 : ③相位( t + ) 和 初相
d2 x 2 x0 2 dt
且ω 由系统性质决定,则称 x 作简谐振动。 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 2)找出平衡位置,写出回复力(或回复力矩)的表达式。 3)写出动力学方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由此,判断是否作简谐振动,并求出ω。
例题1 一长为 l 的均匀细棒悬于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上, 作 成一复摆。试证明此摆作微小摆动时为简谐振动。 解 均匀细棒可看作刚体,分析所受力矩: 取逆时针为正方向。 l M mg sin 2 由转动定律: l d2 1 2 d2 mg sin J J 2 ml 2 dt 3 dt2 1 2 d2 l l g 0 θ很小,则: 2 3 dt 2
2 2 T 2 T
T 2 m T 2 k
l g
3)相位 (t ) :描述运动状态的量。 ※ t 在0 ~ 2π 内与(x、v)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当相位变化了2π 时,质点恢复到原来的运动状态。 ※ 初相 ( t 0) 描述质点初始时刻的运动状态。
4)相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