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优秀教案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圆的定义,能正确绘制圆。

2. 使学生了解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3.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及特征2. 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3.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4.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及特征,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圆的定义及特征:教师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无限多个等距离点组成,以及圆的轴对称性。

3. 讲解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4. 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导等方法,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5. 实践应用: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圆的知识。

2. 观察与思考: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思考圆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圆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导等方法,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一、探究圆的周长公式1. 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周长概念,如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017-2018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优秀教学设计1

2017-2018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优秀教学设计1

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知道圆面积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什么叫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进行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二、新课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一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进行演示并使学生明白: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拿出圆柱,让大家讨论,最后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教师出示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让学生拼一拼。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学资源网 http:教师在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联系?”师引导学生: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半径是r,即C/2=л 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说,教师板书:圆的面积=л r. r=л r2教师:如果说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S=л r2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特征2. 圆的画法3. 圆的半径和直径4. 圆的周长和面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特征、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圆规、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

b.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 探究圆的特征a. 让学生观察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的特征。

b. 教师总结: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曲线上的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 学习圆的画法a.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圆。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圆的方法。

4. 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a.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b. 学生举例说明半径和直径的特点。

5. 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a. 教师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b.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巩固练习a.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学生互相检查,讨论解题过程。

7.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 布置作业a.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b.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对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圆及圆的有关知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认识扇形统计图。

3、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三、改进教学的措施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整合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联系实际加强概念教学,融知识的理解于体验之中。

2.动手实践要把握好“度”,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3.重视方程教学,初步建立代数观念。

4.加强探索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5.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6.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全面、合理、科学。

五、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36人,学生学习基础教差的有8人,特别是乔永磊、赵孟超、吴韶腾、杨昆,其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特别差,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这些同学的学习习惯需要继续培养,其余大部分同学能够在班级里起到带动作用。

六、本学期打算学习的材料为了适应工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新学期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二十一条军规》及有关心课程改革的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的教研活动安排本学期要积极参加市、镇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及本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吸取校内外教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成绩。

1、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2、加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4、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由合作学习。

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师: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c÷2×r=πr×r=πr2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πr2师: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三、拓宽应用。

推荐精品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优质课教案2

推荐精品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优质课教案2

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图钉、细线、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圆周率演示器、圆面积计算公式操作图片。

注意问题:1、结合画圆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圆的位置和大小与什么有关。

2、注意让学生体会车轮设计成圆形的道理,车轴安装在圆心上的原理,发现并体会物体运动的轨迹只有是圆形的才能平稳,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3、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引导,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逼近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措施: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通过画圆,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4、可以充分利用史料,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信息窗1、圆的认识(两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

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习: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三)认识正方体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独立观察提纲:(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面棱顶点正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异同?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完美的图形 圆 回顾整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完美的图形 圆 回顾整理|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完美的图形圆回顾整理|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 圆的周长和面积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及基本特征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3. 实物模型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形状。

2. 学生回答:圆形。

3.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提问:这些图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4. 学生回答:圆形没有角,是由一条曲线构成的。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圆?2. 学生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构成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教师总结并板书:圆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5. 学生回答: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面积公式是S=πr²。

6. 教师总结并板书: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圆形图形,让学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个别辅导。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圆形花坛的面积计算,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回答:如车轮、硬币、圆桌等。

3. 教师出示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其应用。

4. 学生回答并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圆的定义、基本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圆的周长》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圆的周长》课件

祈年殿殿顶周长是100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圆的周长是什么?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合作探究
祭天台上层圆台的周长是多少米?
求它的周长就 是求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与什么 有关系呢?
我猜周长与半 径有关系。
可能与直径有关系。
测量几个圆的直径和周长,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怎样测量1分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用绳子绕硬币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情景导入
你知道吗?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 形的?与同学交流一下。
圆被誉为最完美的图形。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随处都 能见到圆的踪影,感受到圆的魅力。
美丽的天坛
天坛主要是由圜丘和祈谷(祈年殿)两坛组成。
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共有三层,上层圆台的直径是 30米,中层直径是50米,下层直径是70米。
上层圆台的直径是30米,中层 直径是50米,下层直径是70米。
解题思路:
易错题型 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
易错提醒:
方法一:用方程解。
解:设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x米。
x x 3.14 = 100
x x 3.14 ÷3.14 = 100 ÷ 3.14。 d=c÷ π =100÷ 3.14
学以致用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3.14×20=62.8(cm) 3.14×4×2=25.12(dm)
学以致用
2、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单位:米)
圆的半径 2 5 10
圆的直径 4 10
20
圆的周长 12.56 31.4 62.8
(1)今天我学习了圆周长的知识。我知道圆
课堂小结 周率是( 周长)和( 直径)的比值,它用字母
除不尽时,得数一 般保留两位小数。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完美的图形——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折、量、比、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你们看了吗?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什么你们注意了吗?(学生齐说“奥运五环”)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是由五个圆环组成的。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圆形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生1:井盖,硬币,妈妈的戒指,蛋糕。

生2:车轮,风扇。

师:圆形的物体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圆。

(板书)(二)启发诱导,领会新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画一个圆。

学生独立画圆。

师:大家都画完圆了吗?哪位同学能和同学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圆吗?生1:用圆形的瓶盖画的圆。

生2:自己随手画的圆。

师: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与你刚才画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积极回答)师: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

请大家拿出圆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圆规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铅笔的一脚,一部分是有针尖的一脚,最后一部分是手柄。

师:现在请大家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圆,然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独立用圆规画圆。

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画的圆和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生: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1圆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1圆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1圆的认识一等奖创新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中,观察体验圆的特征,经历认识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图形,猜猜看它是什么?问:现在看是圆吗?不是,是椭圆师:那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才能称之为圆?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吧!心中有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二、设计游戏,学习圆心、半径、直径及无数条师:在开始新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以前玩过套圈游戏吗?人物离目标物越近,越容易成功,目标物越远,越不容易成功。

对吗?过渡:想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我们是不是得有一定的规则呀?问:大家请看,如果他们共同站在一条线上这样公平吗?那站在正方形上呢?站在圆上呢?(放大镜)问:你们都同意吗?师:大胆的猜想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但想要知道站在圆上是否公平板书:圆上我们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呀?环节一:半径都相等合作一:接下来小组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工具来探索一下,如果小朋友们都站在圆上,他们到目标物的距离是否相等?开始吧!作品展示:1、图片展示:用直尺测量的师:通过测量,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预设:他们到目标物的距离都相等=6cm评价:做事情严谨到位,精准数字,让结论有理有据非常好!2、视频展示:用绳子测量的。

1.1圆的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1.1圆的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1.1 圆的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半径和直径;掌握圆的画法,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圆的兴趣,体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半径运动一周的轨迹。

2. 圆的半径和直径: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 圆的特征: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相等。

4.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和周长公式。

2.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绳子、计算机等。

2. 学具:圆规、直尺、圆板、绳子、计算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激发学生对圆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半径、直径、特征和周长公式。

3. 操练:学生用圆规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计算圆的周长。

4. 应用:讨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圆桌、车轮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2. 圆的半径和直径3. 圆的特征4. 圆的周长七、作业设计1. 画圆,并标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2. 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3. 讨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圆的概念、特征和周长公式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改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圆的认识 青岛五四学制 (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圆的认识 青岛五四学制 (2)

教学设计《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3页《圆的认识》中的红点问题。

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准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教材是通过“交通中的圆”这一常见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入“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的研究,让学生通过充分观察、操作等活动,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探究并理解同一圆中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圆的有关性质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剪切折叠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圆的对称美、和谐美,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二、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第2--3页的红点问题。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探索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的圆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帮助学生感受圆的对称美、和谐美,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通过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和文化的魅力,培养数学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习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探究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五、突出重点及突破难点的措施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比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先画出表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线段,再观察线段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线段起名字,加深对圆的各部分名称的理解和认识;在探究圆的特征时,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导学案”的提示让学生多画几条半径与直径,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直观、准确地理解圆的特征。

1.1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1.1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1.1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半径和直径;掌握圆的画法,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特征,能在生活情境中识别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画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圆的性质的欲望,体验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

2. 圆的半径和直径: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 圆的画法: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旋转一周所画的图形就是圆。

4. 圆的特征:圆是轴对称图形,圆心是圆的对称轴;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圆的半径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圆的画法及特征。

2. 教学难点:圆的画法,圆的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圆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展示圆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征。

3. 操练:学生动手画圆,加深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

2. 圆的半径和直径: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 圆的画法: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旋转一周所画的图形就是圆。

4. 圆的特征:圆是轴对称图形,圆心是圆的对称轴;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圆的半径相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2. 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法3.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法。

2. 教学难点: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形成对圆的认识。

2.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法。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圆的认识。

4. 采用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然后引出圆的概念。

2. 讲解圆的基本概念(1)圆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定点:圆心,用大写字母O表示。

(3)圆的定长:半径,用小写字母r表示。

3. 讲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画法(1)圆的直径:通过圆心,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

直径用小写字母d表示。

(2)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圆的周长:圆上任意两点间的弧长之和。

(4)圆的面积:圆内部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之和。

(5)画圆的方法:以圆心为定点,以半径为定长,画出一个完整的圆。

4.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的认识(1)让学生用圆规画圆,观察圆的特点。

(2)让学生测量圆的直径、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风扇叶片、硬币等。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基本概念、各部分名称及画法。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用圆规画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圆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圆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学习圆的基本性质,了解圆的相关定义。

2.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圆的作图方法。

3.发掘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1.学生认识圆在平面几何中的重要性,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圆的作图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准备1.准备好数学课本和作业本。

2.提前准备好黑板、粉笔或白板、相应的教学素材等。

五、教学过程5.1 引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物体。

比如,问学生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然后将圆的定义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自己推测圆的特点和性质。

5.2 圆的基本性质接着,教师介绍圆的基本性质,例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圆的特点和性质,也可以通过实物演示。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练习,例如,求圆的周长、面积等。

5.3 圆的作图方法在学习了圆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圆的作图方法。

例如,通过圆规和量角器进行作图。

在学生完成作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做出一些引导,例如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如何在平面坐标系中作图等。

5.4 圆的应用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提高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世界地图上的经纬度就是由许多圆组成的。

5.5 总结最终,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圆的基本性质以及注意事项和要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在圆的作图方法方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课堂讲解的口头语言简洁明了,不要讲的太繁琐。

同时,在讲解圆的基本性质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找圆心》 课时教学设计

《找圆心》  课时教学设计

《找圆心》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美的圆》综合实践活动课《找圆心》二、教学目标:1.会用圆的认识中的相关知识,找实际圆形物品上圆面的圆心。

2.在探究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动脑,勇于表达。

通过找圆心、量直径,锻炼学生们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相互协作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实际动手找圆形物品圆面的圆心。

用数学知识解释找到的点为什么是圆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圆形纸片、瓶盖、圆形纸板、尺子、希沃白板软件五、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同学们大家好,还认识我吗?你们现在听到的就是我们学校的校歌《和美歌》。

我们那里山美美的,白佛山教我唱爱的歌。

水美美的,稻屯洼回荡美的歌。

一派和和美美的景象。

想去我们那里旅游和做客吗?这节课我给大家准备了六张邀请函,只有那些积极动脑思考、团结协作、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才会有奥!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一)游戏导入新课。

学校正在搞一个趣味运动会,里面有个“围圆投准”的比赛项目。

它是借助操场上本来就有个大圆,让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每人拿个沙包站在大圆圈上,往中间的竹篓里扔,看谁仍的准!如果你是裁判员,你会把竹篓放在哪里呢?1、2号位置可以吗?为什么?这两个位置都不公平,那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才算公平呢?(应该放到大圆圈的圆心的位置。

)他说可以放在圆心的位置?圆心在哪里呢?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找圆心》。

板书课题。

感受特别之处:师:同学们有没感觉到我们这节课的特别之处或者说与圆的其他常态课有什么不同?之前我们接触到的圆,是先有圆心,再有圆,对吗?今天反其道而行,是先有圆,然后去找圆心。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围圆投准”趣味运动会游戏项目关于竹篓的摆放问题,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表明讲这堂课的必要性。

后又感受了本节综合实践课与常态课的不同之处。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2. 学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 在研究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应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规、三角尺、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平面图形,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中你认为谁最与众不同呢?大家不约而同都认为是圆形。

其他图形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呢?无处不在,举不胜举。

大家思考过吗?这些各式各样的车,车轮为什么都设计成圆形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圆的认识二、探究学习1. 画圆圆长什么样子呢?如果让你画一个圆,你能想到哪些画圆的方法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PPT展示方法你还会想到哪些方法画圆呢?不妨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大家看这些方法,除了实物画圆,其他几种方法你发现他们的相同点了吗?定点:都有一个固定的点定长:一段保持不变的距离旋转:都是绕着固定不变的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圆。

画圆的方法很多,在数学上,为了方便,我们经常选择这个工具--圆规来画圆。

认识画圆工具:它有两只脚和一个手柄。

两只脚距离可以变大变小,一只脚上有尖尖的针,专门固定用的,一只脚上有笔,用来画圆的边线。

(边演示边说方法)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先固定好点,再把两脚分开一定的距离,然后这样旋转手柄,让有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成圆了。

你学会了吗?在你的练习本上用圆规画几个圆试试!边画边找找画圆的小窍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图钉、细线、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圆周率演示器、圆面积计算公式操作图片。

注意问题:1、结合画圆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圆的位置和大小与什么有关。

2、注意让学生体会车轮设计成圆形的道理,车轴安装在圆心上的原理,发现并体会物体运动的轨迹只有是圆形的才能平稳,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3、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引导,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逼近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措施: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通过画圆,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4、可以充分利用史料,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信息窗1、圆的认识(两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及圆的特征,充分理解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信息窗2、圆的周长(三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课时目标: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课时目标: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信息窗3、圆的面积(三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

第二课时目标:1、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理解圆环面积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环的面积。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目标:1、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回顾整理(两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通过回顾整理,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间的梳理与沟通,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信息窗1第一课时:圆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图钉、细线、大小不同的圆、圆规。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随着科技地发展,人类社会地进步,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课件出示:书第2页上的情境图。

)这是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看了以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二、合作探索1、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下面我们画一个圆来研究一下。

(1)让学生自找工具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可利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

(2)展示自己画的圆,并交流感受。

(3)用圆规画圆。

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画圆的方法及应注意什么问题?(4)全班交流画圆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5)你们认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圆的大小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圆的位置是由针尖的位置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两角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2、探索圆的特征。

(1)折一折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

使学生通过对折明白:圆有无数条直径。

圆还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都是直径。

(2)画一画让学生在圆上画出半径,通过画半径,使学生明白:圆有无数条半径。

(3)量一量让学生在圆上量半径和直径,通过测量使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21。

师板书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 =2r,r=21d 。

3、总结圆的特征根据刚才的研究,谁能说说圆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都是直径。

4、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了吗?”谁能先来说说车轴应安装在什么地方?(车轴应安装在圆心上)谁再来说说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车轮上的任何一点到车轴(即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将车轮设计成圆形,不仅美观,而且在滚动的过程中能保持车身平稳;同时圆易滚动,能提高行驶速度。

三、巩固应用:自主练习第1—5题。

四、回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必做题:基础训练第1页“随课测评一”第1-2题。

选做题:“随课测评一”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1、2题。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 =2r, r=21d 。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直径。

信息窗1第二课时:4页自主练习6—11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及圆的特征,充分理解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巩固练习1、第6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第7题。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此题综合了圆、数对、平移等知识。

练习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3、第8题。

这是运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让学生明确:只有设计成圆形的场地才比较公平。

教师可组织学生实地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寻找较为理想的方法。

课后领学生在操场上选一个位置作圆心,先在绳子的一端系上粉笔,再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圆心上,然后拉紧绳子绕圆心转一圈,在圆上任意找出6个点,作为选手套圈位置。

4、第9题。

这是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引导学生明确解决第(1)小题的关键是明确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第(2)小题圆的直径是长方形的长,半径是长方形的宽,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5、第10题。

这是设计图案的题目。

练习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新,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点评。

6、第11题。

这是选做题。

练习时,让学生明确第(1)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内切圆,且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第(2)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外接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7、“课外实践”。

这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操作,寻求测量的方法。

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点评。

重点让学生明确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测量方法:用直尺量碗口的直径,也可以用两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量碗口的直径。

8、你知道吗?通过文字介绍和直观图形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扇形。

二、布置作业:必做题:基础训练第1页“随课测评一”第3-5题。

选做题:“随课测评一”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第3题。

信息窗2第一课时:圆的周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细线、直尺、大小不同的圆、圆周率演示器。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物,如:北京的天坛就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十分宏伟的建筑。

课件出示:书第7页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作简要介绍。

根据祭天台和祈年殿的有关数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二、合作探索1、解决问题: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求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求圆的周长)我们用一张圆形的纸片来研究圆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