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优秀5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优秀5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优秀5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喽(shì)裸索(luǒ)戈壁滩(gē)无垠(yín)边缘(yuán)2、解释下列词语: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二、导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1、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报告文学内容真实,文字优美,感情充沛、课文通过写罗布泊由昔日的仙湖变成了今日的荒漠,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文浅显易明白,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

依照教材,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3个教学目标、1。

理解、积累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归纳理解变化的缘故。

(重点)3、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难点)我本次比赛课的教学环节是:预习导入——解题-—合作探究——读写训练——课外延伸-—课堂检测【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老师先检查下您们的预习情况。

前面1、2、3小组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示您们的预习成果,后面4、5、6小组负责检查黑板展示;同时各小组长检查其她组员的导学案完成情况。

(此环节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功能)依照拼音写词语1、“当她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xiāo sè( )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2。

在hé xù( )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3、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gān hé( )而大面积死亡。

4、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tūn 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廊。

5。

站在罗布泊边缘,您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cānɡhǎisānɡ tián( )的痕迹。

师:负责检查的小组上去评改。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特别棒!那让我们齐读一遍。

(展示后,学生评改,再齐读,加深印象)师:常讲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之窗,想要看明白一个人能够从眼睛入手;同样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想要读明白课文,我们先从题目入手,那我们先来读题目两遍,看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此环节,采纳本色如题的方法,本课题目包罗丰富信息,这些信息恰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此提问,能够把学生引入文章的情境之中、)生1:罗布泊是一个湖!生2:罗布泊往常特别美,是仙境。

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目标1、学会、积累、运用吞噬、沧海桑田、干涸、戈壁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保护从我做起的思想。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及其消失的原因。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小组内自学字的音、形、义;搜集人为原因造成的水资源萎缩或水资源污染的资料,课上交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2、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观察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

然而现在罗布泊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死亡之海。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二、检测课前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利用学案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萧瑟.( sè)戈壁滩.( tān )干涸.( hé)吞噬.( shì)浑.然一体( hún )二、研读课文题目: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题目它传达了一个怎样的信息?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罗布泊原本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后来消逝了。

感情基调是惋惜、悲痛、难过、遗憾。

2、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①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②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③什么时候消逝的?④为什么消逝?⑤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哪些后果?3、请同学们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要求:①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作者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精选9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诣的写作方法。

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预习学习“读──读,写──写”。

2、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

孔雀河从北面注入。

呈葫芦形,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

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

沿岸盐泽广布。

3、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4、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

整体感知: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本题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

问题的三个方面,提示了整体把握的入手处,启示我们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先要把课文内容分析为几个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别提要。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生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重点字词;了解一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学生搜集罗布泊的相关资料及类似本课的悲剧材料(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学习本文对比写法和抒情手法(4)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点2.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及沙漠风光图引入学习情景。

利用预习检查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对资料的搜集整理的情况(2)运用对比、探究、朗读的方法,使罗布泊今昔进行碰撞,从而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通过对身边悲剧现象的探讨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并理解作者借胡杨林来倾诉痛惜之情的思想感情(2)增强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通过一年多的培养,本班学生大多都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尤其是对“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预习2.部分学生能利用工具书、互联网进行搜集整理资料3.有一半数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能快速阅读,具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已为大多数同学所使用,并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5.大多学生有鲜明、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四、教学策略选择1.由课文标题猜想教学内容导入新课2.利用多媒体展现罗布泊今昔变化的图片,并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罗布泊变化的原因,树立忧患意识3.通过朗读、讨论式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五、教学资源、工具设计1.教学地点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准备好相应的ppt课件,充分发挥视频、音频的直观性作用2.学生准备好搜集的资料图片以备展示讨论六、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标题(2)解题并导入①讨论:由标题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罗布泊的图片与治料。

最新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最新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最新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汲取历史教训,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式与启发式相结合【课前准备】学生——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学案。

教师——(1)采用异质分组方式分组。

(2)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与评价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展示目标1.师生课堂互动。

2.明确课堂活动设置板块。

二、自主参与活动,落实活动目标活动1:初读,整体感知目标:朗读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问题设置:1.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阅读所得。

2.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展示的要点。

2.小组内互动交流;组与组之间汇报交流。

3.学生倾听并笔录。

4.集体评议、总结。

明确:罗布泊的今昔对比,告诉我们制造悲剧的是人。

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使仙湖消逝。

罗布泊的生态悲剧应该增强我们强烈的忧患意识。

罗布泊的悲剧表明大自然已发怒了,如果再执迷不悟,我们将失去唯一的家园。

罗布泊的变化告诉我们:保护生态,迫在眉睫。

活动2:探究,体味写法目标:体会写作方法。

过程:1. 指点本课看点。

所谓本课看点,就是课文中最值得我们体味、深究、欣赏的地方。

如:本课的标题、关于罗布泊遥远过去的描述、关于罗布泊现在的描述、关于塔里木河与罗布泊的关系介绍 、关于胡杨的描写、作者的忧患意识与文中的呼吁。

2.请同学们自选话题,发表见解:(1)美丽的罗布泊,(2)恐怖的罗布泊,(3)胡杨悲歌,(4)塔里木河的呻吟,(5)课文中的数字,(6)课文中的忧患意识,(7)四个“盲目”用得好,(8)悲剧还在上演,(9)我这样品析课文中的一段话,(10)梦回仙湖……(教师引导: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如进行课文概括、表达读文感受等。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熟悉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手法;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2.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罗布泊的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对罗布泊的兴趣和好奇。

2. 概览小说内容让学生快速浏览小说的概要和人物介绍,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小说结构和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并讨论其深层含义。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分析和总结。

4. 阅读理解让学生重新阅读小说,并回答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5. 分析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

可以让学生举例子,并解释这些修辞手法和形象对整个故事的作用。

6. 独立思考和写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写下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触。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并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7.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观点,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发表评论。

四、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自行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和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增加他们对小说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素养。

2.指导学生欣赏其他具有类似题材或写作风格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

3.动手创作: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写一篇类似《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故事或小说片段,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分析和写作成果进行评价。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鼓励分享和讨论。

以上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题材的教案,通过对小说内容、结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精选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点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那里已经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授课人:全东授课时间:2011年8月21日教案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共同来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作为一篇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出力。

本文教学我想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并借助多媒体服务教学,创设情景,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揣摩语言,体会报告文学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2、过程和方法: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自主发问,然后通过朗读、交流赏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并借助多媒体服务教学,直观再现罗布泊过去与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关注环境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2、通过朗读,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难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全文的主旨,同时结合实际查找资料,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尽力去解决。

若还有疑问,全班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揣摩言语形象性。

3、培养学生生态意识。

教学思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让学生感受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到达了极至,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自然,爱护环境,热爱我们的地球母亲,做一个合格的地球公民。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比拟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开展,培养学生热爱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感情态度价值观。

难点:在言语观赏中感受胡杨树的坚韧坚韧的个性思想,从而引发人类的反思。

教学过程一、导语展播松涛水库画景,学生观赏,引发学生兴趣及思考,走进文本。

二、走进罗布泊整体感知课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感情。

三、探究罗布泊1、罗布泊过去和今天是怎么样的?2、谁是真正的侩子手?学生相互交流商量,教师改正,归纳成果。

四、触摸胡杨树1、花是大地的衣服,雨是泥土的使者,鸟是绿树的精灵,而树是人类的朋友,漂亮的胡杨树是尘土的克星,然而今天它怎么了?是张开一双无奈的手呼吁生命,还是苦苦的等待死神的到来?让我们用手心去触摸这伟大的生命。

教师引导学生,生生探讨,再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

2、请同学们划出描写胡杨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3、假设你是罗布泊上一棵胡杨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学生质疑商量,发表见解。

五、拓展延伸你了解身边有哪些自然环境爱护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吗?请和同学们谈谈,并说出你对未来的设想。

六、安排作业写一篇小短文呼吁大家一起来爱护环境。

七、板书设计挽救地球教学反思一堂课上下来,上得洋洋洒洒的,也听到了听课的老师赞美的声音,心乐之,可是冷静下来细细一想,总感觉缺点什么。

今日又再上了一遍,问题出在“触摸胡杨树〞环节上,这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性上通过现存的枯死的胡杨树去触摸到一种难得可贵的生命体,并通过对文本中抒情语句的感染,力图翻开学生的思想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

我认为新的语文课堂一要教给学生知识,二要给学生精神,可是我做得还不够,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营造气氛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制造性活动不够,本应该是让学生跳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可我却让学生伸伸手就能摘到了桃子了。

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巴南区百节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人教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习目标1.了解罗布泊过去和现在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培养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过去和现在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教学难点:3.培养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二:正音:①瑟②和煦③干涸④吞噬⑤裸露⑥戈壁滩②⑦庇护所⑧近在咫尺⑨无垠⑩边缘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昔日的罗布泊是怎样一副景象?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观看幻灯片,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总结关键词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过去: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生命绿洲人间仙湖现在: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两次改道2、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理解主题:悲剧的制造者是谁?四:拓展延伸:像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悲剧仍在继续,你准备做些什么? 写一则环保标语。

头上一片蓝天,心中有个信念。

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保护我们这个家园,不要让这个家园受到污染。

世上万物皆有生命,保护林木延长寿命。

河流是城镇的母亲,有水才有沙漠中的绿洲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地球,保护水资源,拯救地球吧。

五、总结号召:珍爱地球,维护生态平衡!六、课后作业:同步解析。

板书设计:昔日: 仙湖、绿洲现在:沙漠、神秘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i?ct=5033=%C2%DE%B2%BC%B2%B4&in=12895&cl=2&lm=-1&st=&pn=0&rn=1&di=100681071120&ln=1941&fr=&fm=&fmq=133051514303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7&-1&di42641136120&objURLhttp%3A%2F%%2Falbum%2F2010%2F11%2F3%2Fbe63ae2d-8896-487b-8aa7-5e0f4d5fb44c.jpg&fromURLhttp%3A%2F%%2Fbbs%2Fforum-a-100023-14832.html%3Fowner%3D1&W999&H666&T9248&S102&TPjpg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
3、讨论:罗布泊由美丽的仙湖,消逝为炙热、荒凉的戈壁,其原因是什么?
(1)人们盲目用水;
(2)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3)“四盲”。
问:为何将“四盲”称为“吸水鬼”?它的巨大表现在哪里?
因为“四盲”全部都是和水有关,而且罗布泊的干涸和“四盲”有着直接的关系。
A、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
是的,罗布泊原本是一个美丽的湖泊,但它却消逝了。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一下罗布泊是怎么消逝的。
三、讲解课文
1、我们xyPELcuxEV0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闫昌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闫昌芳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 参赛教师: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实验初级中学 闫昌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 2.学科:语文 2.课时:1 课时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引导学生从关注课题入手, 捕捉关键信息, 激活阅读思维, 酝酿阅读情感 (抓 住“泊”“仙湖”“消逝”三个关键词引导) 、 、 活动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揣摩课文题目, 你从这个题目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二、检测预习,扫清阅读障碍 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抽查,检测小组互查情况,对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进行 评价 1.单号组的 5 号同学朗读下列生字词。 (抽查一位同学)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戈(gē)壁 裸(lu ǒ)露 2.双号组的 5 号同学解释下列词语。 (抽查 2 位同学)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六、教学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欣喜学生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 ,就连班上平时最调皮厌学的学生 都流泪了,可以说这堂课在情感目标上的实现是十分成功的。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它主要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进行教与学的。文 学作品都是作者思维和情感的结晶, 自然包含了很多情感因素。 而语文课区别于其它课的魅 力也正在于此。好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想教材选编者所选的课文都是些优 秀的、 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品, 它们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一些语文或写作的知识, 更大的价值还在于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语文课,也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它具有多重功能。华东师大中文系钱谷融 教授在他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就指出“文学是人学” ,即文学最大的价值是教会人们怎样 做人。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w/id_XNTAyMzcwNjg0.html

语文公布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公布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公布课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积存字词;二、通过朗诵与琢磨,让学生感知文章梗概。

3、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一、通过朗诵与琢磨,让学生感知文章梗概。

二、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讨论与练笔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可持续进展的意识。

四、教学预备小黑板五、教学流程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用意(一)导入新课家是温馨的港湾,它周围的环境那么是大伙儿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无数小“家”凝聚成咱们可爱而又强盛的大国家——中国。

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如此一个典型的地址,它的过去郁郁葱葱,鸟语啾啾,而此刻却迥然不同。

那个地址在哪里呢?它什么缘故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今天,就让咱们一路去领略吴岗笔下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书:课题和作者)(约3分钟)学生认真聆听,想像罗布泊的今昔面貌。

尽可能用优美的语言熏陶学生,为新内容进行铺垫。

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伏笔。

(二)感知文意一、分角色朗诵课文,第一大组读1~3和9~14自然段,第二大组读第4~8自然段,最末四段由全班齐读。

同时试探:罗布泊的过去和此刻的景色是如何的?请别离用一个词语归纳。

(注意:应先让学生找出有关罗布泊今昔的句段,再归纳。

板书:“前”“后”“绿洲”“沙漠”。

)(约12分钟)二、罗布泊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其缘故是什么?究竟是谁酿成了如此的悲剧?同桌讨论完成。

(约7分钟,板书:?、人)一、有情感地放声朗诵,力求尽快感悟本文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

二、找出相关段落(11~13段),同桌讨论后归纳其转变缘故。

一、重视语文阅读,培育学生爱阅读的好适应。

读完课文后,应指导学生读出最后一段三个“救救”的语气。

二、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并培育学生在相应句段隔壁作好笔记。

(三)拓展延伸一、同窗们,在生活中你们发觉有类似的破坏环境的例子吗?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法制教案配套课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法制教案配套课件

凝固的生命
结合课文内容和屏幕上的图 片,请你为现在的罗布泊写一段 解说词。
过去:充满生机 现在:寸草不生
广阔美丽 不见飞鸟
生绿洲 令人恐怖
人间仙湖 死寂的荒漠
3、探究原因
仙湖
死湖
仙境宜人
沙漠恐怖
想一想:罗布泊今昔对比,最终导致这样结
局究竟是什么原因?朗读课文11-13段。
罗布泊变化原因总结:
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悲剧还在 不断地上演,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 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 单位和蔼个人进行检举和 控告。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 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 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 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 质构造、著名的确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 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 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严禁破坏。
让 理 性 回 归 吧 , 我 们 有 理 由 相 信 :
还 能 剩 下 什 么 ?
幸 福 的 源 泉 。 如 果 家 没 有 了 , 那 我 们
个 温 馨 的 字 眼 , 是 灵 魂 的 栖 息 地 , 是
地 球 是 我 们 人 类 共 有 的 家 园 。 家 是 一
……
四、阅读课文1-9段
• • •
1.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 2.读到这些语句时,你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 3.找出课文中描绘罗布泊的句子,通过这些环境描
绿林环绕
牛羊成群
鸟栖天堂
湖平如镜
仙湖
是广阔美丽、水明如镜、 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昔日的罗布泊
荒凉的戈壁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5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5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执行者:芒市法帕中学李香芝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2、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动手(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和资料进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片死湖、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时,我们会有何感想?——对,我们会深思: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如此大的变故呢?甚至会想,这一罪魁祸首会是谁呢?是呀!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探访这一地方——罗布泊。

2、出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3、解题:从课题来看,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泊”就是湖,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如今消失了(“消逝”,消失。

“逝”,含惋惜之意。

)4、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神秘的罗布泊。

5、认知目标<二>背景简介: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世纪末、第四世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的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

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属于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种特点。

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则要求艺术加工,讲求形象性、抒情性。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挑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知道作者强烈的担忧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对照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知道作品转达的强烈的担忧意识。

教学进程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 和煦(xu4) 干涸(he2) 吞喽(shi4) 裸索(luo3) 戈壁滩(ge1)无垠(yin1) 边沿酒囊饭袋(yuan2)2.说明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暖和。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袒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穷:广阔无边。

边沿酒囊饭袋:沿边的部分。

3、导语探究质疑快速浏览全文,摸索以下问题。

1 罗布泊为何被称为“仙湖”?描画一下这“仙湖”的风景。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2 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这“仙湖”为何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3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强烈的担忧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楚,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合作探究:1、自由浏览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杰出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至少2例)2、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照;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发人内心的震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复习资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张骞qiān 萧瑟s 庇b护干涸h 吞噬sh 裸luǒ露鹭鸶l sī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沪教版八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word教案1

沪教版八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word教案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松滋实验初中:王汉平一:导入屏显“泊”,看到这个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停泊或者水泊,都是和水有关。

有一个地方叫罗布泊,它有一个美丽的称号,叫仙湖。

可这个仙湖消逝了,不复存在。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号,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二:仙湖寻踪大家的提问,也正是我们想知道的。

松滋实验初中网站社会万象栏目特派我们八八班全体同学深入调查此事。

首先我们罗布泊的过去有个初步的了解。

罗布泊: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其水源是塔里木河,或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到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说实在话说我搜遍网络也没有找到罗布泊过去水波盈盈的图片,但两位名人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罗布泊曾经的辉煌。

读7、8自然段1、从他们提供的资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2、文章没有具体描绘罗布泊的热闹与繁华,引用史书和资料有何用意?3、美丽的罗布泊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松滋市143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整个松滋市,这么大的水域却消逝了?为什么是消逝不是消失呢?三:现场连线这么大的水域永远消失,很是让我们痛心,实验初中特派的65名记者已到达了罗布泊现场做实地考察,站在罗布泊裸露的胸膛上,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描写现在的罗布泊的段落,边读边圈点勾画,边概括边整理。

好,我们现在开始连线前方记者。

现场连线A,不死的胡杨死了,拟人手法,读出痛惜之情。

你读的很动人作者写得也很动人,文章动人的原因在哪里?B,大地裸露着,分析拟人手法,读出痛苦无奈。

C,气温高达70度,不见一只飞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

读出荒凉之感师生齐读24自然段。

四:深度调查听完你们的汇报,格外沉痛乃至窒息。

短短30年,罗布泊由仙湖变荒漠,由生命绿洲变死亡之海,由天堂变地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通过学习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通过探究学习,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1、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据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

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解读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罗布泊的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

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

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

投影出示罗布泊的地图二、预习检测1.字词萧瑟s è 和煦x ù 干涸h é 吞噬sh ì 裸露lu ǒ 戈g ē壁滩庇b ì护所 近在咫zh ǐ尺2.解题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

“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三、欣赏朗读,整体感知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过去的罗布泊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 ;牛羊欢歌;林边牧歌;鸟儿款款飞;草木丰茂;碧波荡漾;水如明镜;蓝天白云;花草摇曳;水丰鱼美;收获了满船的哈密瓜等美丽图片。

总结:过去的罗布泊:广阔、美丽、充满生机 。

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的罗布泊枯木哭泣;凝固的生命;静默的抗议;广袤却无人迹、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的罗布泊;动物的遗骸;最后的泉眼;余辉中的昔日河床;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等图片。

今天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总结:现在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

师: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请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示例:1、……“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⒈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了威胁。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3、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4、那奇行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5、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以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师: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出示造成罗布泊消逝原因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讨论,总结投影:罗布泊变化原因总结: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学习写作手法本文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加以形象性和抒情性。

本文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1.新闻的真实性在文中的体现?调查研究、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汉书.西域传》,张骞,史书记载 4世纪时……数据,事实:国民党政府) 投影: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2、文学性在文中的体现?作者运用了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罗布湖和今昔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

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胡杨林的描写、罗布湖的“肋骨”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四盲”、遗憾的谴责之情、“拯救”――呼吁之声,发聋振聩“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此时此刻……心情沉重”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意识到严重后果,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凑齐以上找出的句子,加深体会作者的感情五、体味作者的忧患意识示例: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投影: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青海湖水面下降月牙泉濒临干涸学生品读:(1)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

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2)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 8.8米,平均每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 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师: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播放影片:保护地球六、小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七、课后小练笔:假如你是千百年来生长在罗布泊边上的一棵胡杨,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你将向人类诉说些什么?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过去罗布泊—— “绿洲”“仙湖”。

今日罗布泊—— “沙漠”“神秘”。

消亡原因 —— “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青海湖”“月牙泉”。

写作手法 ——对比、拟人、排比、直接抒情教后反思:我首先用简洁语言概括有关罗布泊的历史,然后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有从题目入手,先解题,然后请学生就题目提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什么?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等等。

再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明白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仙湖绿洲:周边牛马成群、绿洲环境、河流清澈。

而现在却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是人为改道和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

罗布泊的历史与现状对比鲜明,反差巨大,令人深思。

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最后品位文章语言加强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找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布置的作业也是围绕环保问题来设计的。

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品析语言方面用的时间过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