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3正方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学案 18.2.3《 正方形 》(含答案)
18.2.3 正方形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知道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学习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学习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叫做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叫做菱形.2、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怎样折出一个正方形?【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定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概念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二、自主学习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特殊的,也是特殊的形、形,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的所有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四条边都。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
【强调】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三、合作探究例1、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共同具有的性质为()A.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连结AE交CD于F,则∠E= .ADE C BF第2课时正方形的判定学习目标: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重难点: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为什么?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只要矩形再有一组邻边相等,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只要菱形再有一个内角为90°,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它又是菱形,所以它又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归纳如下:正方形性质:(1)边的性质:对边,四条边都.(2)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角.即∠A=∠B=∠∠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等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解析:对角线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性质,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加强学生的认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讲授的新知,讨论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心得体会。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观念,巩固正确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正方形的判定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掌握多种判定方法,并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难点解析:判定定理的选择和应用,如何从给定的条件中找到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3.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正方形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点。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几何性质与具体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设计合理的解题方案。
4.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共同促进孩子的几何学习。
1.喜爱几何: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2.积极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索、质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严谨细致:通过正方形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几何逻辑思维。
4.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证明和计算.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探索并证明中位线定理.1.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与各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证明及相关计算的过程,以及相关问题证明和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1.通过几何问题的证明和计算,体验证法和解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与三角形一样,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章内容也是在已经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以后我们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中平行四边形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主要介绍了矩形、菱形、正方形,并根据定义探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分清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论证.1.关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概念之间从属、种差、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本章概念比较多,概念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关系复杂.由于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因此弄清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非常重要.实际上,有时学生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忽略了共同性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还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强调它们的属概念,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原有属概念基础上附加一些条件(种差),通过扩大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的方式引出新的种概念;同时在原有属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来研究种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弄清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在弄清这些图形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即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外延越小,内涵越大.例如,正方形的性质中,包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所有的特征,它的外延很小,而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很大.弄清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各种平行四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清楚了,它们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也就不会用错了.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从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角度来说,本章处于学生初步掌握了推理论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本章内容比较简单,证明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前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推理证明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只是初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中同样要重视推理论证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推理与证明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学生对经过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以外,还要求学生直接由已有的结论对有些图形的性质通过推理论证得出.另外,为了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本章定理证明中,除了采用严格规范的证明方法外,还有一些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先有了定理再去证明它,而是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另外也有一些文字叙述的证明题,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再进行证明.这些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也有增加,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好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熟悉“规范证明”的基础上,推理论证能力有所提高和发展.18.1 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时)5课时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时)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1矩形(2课时)5课时18.2.2菱形(2课时)18.2.3正方形(1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18.1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定理.1.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渗透转化与化归意识.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第课时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3.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1.经历利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3.在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难点】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和例题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方格纸,量角器,刻度尺.导入一:[过渡语]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几何图形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学生观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导入二:(出示本章农田鸟瞰图)观察章前图,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学生自由说出图中的几何图形,教师结合学生说到的图中包含长方形、正方形等,明确本章主要研究对象——平行四边形.[过渡语]下面我们来认识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以农田鸟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思路一提问: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追问:平行四边形如何好记好读呢?画出图形,教师示范后,学生结合图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字母的顺序要按照顶点的顺序记.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对边,对角.对边:AD与BC,AB与DC;对角:∠A与∠C,∠B与∠D.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也就是没有公共顶点的边叫做对边;没有公共边的角,叫做对角.[设计意图]给出定义,强调定义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图形认识“对角”“对边”,为学习性质做好准备.思路二请举出你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教师点评,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提问:(1)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2)你能表示平行四边形吗?(3)你能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点名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进一步讲解:(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中有两个条件:①是一个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指出表示平行四边形错误的情况,如▱ACDB.(3)作为性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作为判定:∵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实例和教材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思路一[过渡语]同学们回忆我们的学习经历,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是什么?一起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得出研究的一般过程:先给出定义,再研究性质和判定.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提问: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教师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猜想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D,AD=BC.猜想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C,∠B=∠D.追问: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学生讨论,发现不添加辅助线可以证明猜想2.∵AB∥CD,∴∠A+∠D=180°,∵AD∥BC,∴∠A+∠B=180°,∴∠B=∠D.同理可得∠A=∠C.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过渡语]我们知道,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尝试,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并证明猜想,如右图所示.证明:连接AC.∵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B=∠D.∵∠BAD=∠1+∠4,∠DCB=∠2+∠3,∠1+∠4=∠2+∠3,∴∠BAD=∠DCB.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将四边形问题化为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知识拓展](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两条性质可以直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2)四边形的问题,常常通过连接对角线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解决.(教材例1)如图所示,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引导学生分析:要证明线段AE=CF,它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无法直接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考虑证明△ADE≌△CBF.由题意容易得到∠AED=∠CFB=9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AD=CB.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CB.又∠AED=∠CFB=90°,∴△ADE≌△CBF.∴AE=CF.[设计意图]应用性质进行推理,体会得到证明思路的方法.思路二1.提问: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并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哪些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的猜想一致?AB=BC=CD=AD=猜想:∠A=∠B=∠C=∠D=猜想:小组合作完成,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邻边、对角、邻角等概念,再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你能证明你发现的上述结论吗?已知: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1)AD=BC,AB=CD;(2)∠B=∠D,∠BAD=∠DCB.小组讨论,发现:需要连接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来解决.证明:(1)连接AC,如图(2)所示.∵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2)∵△ABC≌△CDA(已证),∴∠B=∠D.∵∠BAD=∠1+∠4,∠DCB=∠2+∠3,∠1+∠4=∠2+∠3,∴∠BAD=∠DCB.一组代表发言后,另一小组补充,我们发现不作辅助线也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AB∥CD,∴∠BAD+∠D=180°,∵AD∥BC,∴∠BAD+∠B=180°,∴∠B=∠D.同理可得∠BAD=∠DCB.教师根据学生的证明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通常证明三角形全等,图中没有三角形怎么办?一般是连接对角线将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表述,并进行笔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补充)如图,在▱ABCD中,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请你说出图中的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2)对角线AC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相等?学生认真读题、思考、分析、讨论,得出有关结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所以AB=CD,AD=BC,∠DAB=∠BCD,∠B=∠D,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AC=∠BCA,∠DCA=∠BAC.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正确的结论.解决第(2)个问题时,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只要添加AC平分∠DAB即可.说明理由: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CA=∠BAC,而∠DAC=∠BAC,所以∠DCA=∠DAC,所以AD=DC,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AB=DC=AD=BC.[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并初步应用.3.平行线间的距离[过渡语]距离是几何中的重要度量之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平行线间的距离又是怎样的呢?思路一提问:在教材的例1中,DE=BF吗?学生思考,都容易发现:由△ADE≌△CBF,容易得到DE=BF.追问:如图所示,直线a∥b,A,D为直线a上任意两点,点A到直线b的距离AB和点D到直线b的距离DC 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发现容易证明AB∥CD,由已知得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学生结合图指出:a∥b,点A是a上的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线段AB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教师点评,并强调:任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设计意图]结合例1的进一步追问,自然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思路二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老师边看边指导学生画图.追问:请同学们用刻度尺量一下方格纸上两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发现: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相等.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右图所示,用符号语言表述为:∵l1∥l2,AB⊥l2,CD⊥l2,∴AB=CD.教师进一步强调: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距离是指什么?指在一条直线l1上任取一点A,过A作AB⊥l2于点B,线段AB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l1,l2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归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l1,l2间的距离转化为点A到l2间的距离,再转化为点A到点B的距离.追问:如果AB,CD是夹在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两条平行线段,那么AB和CD仍相等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教材第43页图18.1-5)如图所示,a∥b,c∥d,c,d与a,b分别相交于A,B,C,D四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可知,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B=CD.说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方格纸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浅显易懂,并注重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间的距离之间的知识整合.[知识拓展](1)当两条平行线确定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值,不随垂线段位置的变化而改变.(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在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可以灵活选择位置.4.例题讲解(补充)在▱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试求▱ABCD的周长.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作图分析,教师根据学生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进行引导,明确思路后学生写解答过程.〔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别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设BC边上的高为AE,分AE在▱ABCD的内部和AE在▱ABCD的外部两种情况计算.解:在▱ABCD中,AB=CD=5,AD=BC.设BC边上的高为AE.(1)若AE在▱ABCD的内部,如图①所示,在Rt△ABE中,AB=5,AE=4,根据勾股定理,得:BE====3;在Rt△ACE中,AC=2,AE=4,根据勾股定理,得:CE== ==2.∴BC=BE+CE=3+2=5.∴▱ABCD的周长为2×(5+5)=20.(2)若AE在▱ABCD的外部,如图②所示,同理可得BE=3,CE=2,∴BC=BE-CE=3-2=1,∴▱ABCD的周长为2×(5+1)=12.综上,▱ABCD的周长为20或12.[解题策略]本题相当于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以及第三条边上的高,求第三条边的长度,因为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作图时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图所示.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特征,同时还学习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的一些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1.已知▱ABCD中,∠A+∠C=200°,则∠B的度数是()A.100°B.160°C.80°D.60°解析:∵∠A+∠C=200°,∠A=∠C,∴∠A=100°,又AD∥BC,∴∠A+∠B=180°,∴∠B=180°-∠A=80°.故选C.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6B.7C.8D.9解析: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AEOG、平行四边形BHOE、平行四边形CHOF、平行四边形OFDG、平行四边形ABHG、平行四边形CHGD、平行四边形AEFD、平行四边形BEFC、平行四边形ABCD.故选D.3.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且AE=3,则AB的长为()A.4B.3C.D.2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DEC=∠BCE,∵CE平分∠DCB,∴∠DCE=∠BCE,∴∠DEC=∠DCE,∴DE=DC=AB,∵AD=2AB=2CD,CD=DE,∴AD=2DE,∴AE=DE=3,∴DC=AB=DE=3.故选B.4.如图所示,在▱ABCD中,△ABC和△DBC的面积的大小关系是.解析:∵两平行线AD,BC间的距离相等,∴△ABC与△DBC是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故填相等.5.如图所示,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60°,DE⊥AB于E,DF⊥BC于F.(1)求∠EDF的度数;(2)若AE=4,CF=7,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60°,∴∠C+∠B=180°.∵∠C=60°,∴∠B=180°-∠C=120°.∵DE⊥AB,DF⊥BC,∴∠DEB=∠DFB=90°,∴∠EDF=360°-∠DEB-∠DFB-∠B=60°.(2)在Rt△ADE和Rt△CDF中,∠A=∠C=60°,∴∠ADE=∠CDF=30°,∴AD=2AE=8,CD=2CF=14,∴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8+14)=44.第1课时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例1例23.平行线间的距离4.例题讲解例3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43页练习第1,2题;教材第49页习题18.1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50页习题18.1第8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等于()A.110°B.30°C.50°D.70°2.如图所示,l 1 ∥l 2,BE ∥CF ,BA ⊥l 1 于点A ,DC ⊥l 2于点C ,有下面的四个结论;(1)AB =DC ;(2)BE =CF ;(3)S △ABE =S △DCF ;(4)S 四边形ABCD =S 四边形BCFE .其中正确的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3.如图所示,点E 是▱ABCD 的边CD 的中点,AD ,BE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DF =3,DE =2,则▱ABCD 的周长为 ( )A.5B.7C.10D.14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4,∠BAD 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且点F 为边DC 的中点,DG ⊥AE ,垂足为G ,若DG =1,则AE 的长为 ( ) A.2 B.4 C.4 D.85.如图所示,▱ABCD 与▱DCFE 的周长相等,且∠BAD =60°,∠F =110°,则∠DAE 的度数为 .【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0,0),(3,0),(4,2),则顶点D 的坐标为 .7.如图所示,在▱ABCD 中,DE 平分∠ADC ,AD =6,BE =2,则▱ABCD 的周长是 .。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18.2.3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教案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1.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条件;(重点)2.能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难点)一、情境导入老师给学生一个任务:从一张彩色纸中剪出一个正方形.小明剪完后,这样检验它:比较了边的长度,发现4条边是相等的,小明就判定他完成了这个任务.这种检验可信吗?小兵用另一种方法检验:量对角线,发现对角线是相等的,小兵就认为他正确地剪出了正方形.这种检验对吗?小英剪完后,比较了由对角线相互分成的4条线段,发现它们是相等的.按照小英的意见,这说明剪出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你的意见怎样?你认为应该如何检验,才能又快又准确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正方形的判定【类型一】 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为∠ACB 的平分线,DE ⊥BC 于点E ,DF ⊥AC 于点F .求证: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解析:要证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则要先证明四边形CEDF 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即可.证明:∵CD 平分∠ACB ,DE ⊥BC ,DF ⊥AC ,∴DE =DF ,∠DFC =90°,∠DEC =90°.又∵∠ACB =90°,∴四边形CEDF 是矩形.∵DE =DF ,∴矩形CEDF 是正方形.方法总结:要注意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必须先证明这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类型二】 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在四边形ABFC 中,∠ACB =90°,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且CF =AE .(1)试判断四边形BECF 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当∠A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F 是正方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析:(1)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有BE =EC ,BF =FC .又∵CF =AE ,∴可证BE =EC =BF =FC .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BECF 是菱形;(2)菱形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当∠ABC =45°时,∠EBF =90°,有菱形为正方形.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角锐角互余”得∠A =45°.解:(1)四边形BECF 是菱形.理由如下:∵EF 垂直平分BC ,∴BF =FC ,BE =EC ,∴∠3=∠1.∵∠ACB =90°,∴∠3+∠4=90°,∠1+∠2=90°,∴∠2=∠4,∴EC =AE ,∴BE =AE .∵CF =AE ,∴BE =EC =CF =BF ,∴四边形BECF 是菱形;(2)当∠A =45°时,菱形BECF 是正方形.证明如下:∵∠A =45°,∠ACB =90°,∴∠3=45°,∴∠EBF =2∠3=90°,∴菱形BECF 是正方形.方法总结:正方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有一个角为直角;③还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用判定定理1或判定定理2进行判定.探究点二:正方形的判定的应用【类型一】 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如图,点E ,F ,P ,Q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F =BP =CQ =DE .求证:(1)EF =FP =PQ =QE ;(2)四边形EFPQ 是正方形.解析:(1)证明△APF ≌△DFE ≌△CEQ ≌△BQP ,即可证得EF =FP =PQ =QE ;(2)由EF =FP =PQ =QE ,可判定四边形EFPQ 是菱形,又由△APF ≌△BQP ,易得∠FPQ =90°,即可证得四边形EFPQ 是正方形.证明:(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 =∠B =∠C =∠D =90°,AB =BC =CD =AD .∵AF =BP =CQ =DE ,∴DF =CE =BQ =AP .在△APF 和△DFE 和△CEQ 和△BQP 中,⎩⎪⎨⎪⎧AF =DE =CQ =BP ,∠A =∠D =∠C =∠B ,AP =DF =CE =BQ ,∴△APF ≌△DFE ≌△CEQ ≌△BQP (SAS),∴EF =FP =PQ =QE ;(2)∵EF =FP =PQ =QE ,∴四边形EFPQ 是菱形.∵△APF ≌△BQP ,∴∠AFP =∠BPQ .∵∠AFP +∠APF =90°,∴∠APF +∠BPQ =90°,∴∠FPQ =90°,∴四边形EFPQ 是正方形.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解题的关键是证得△APF≌△DFE≌△CEQ≌△BQP.【类型二】与正方形的判定有关的综合应用题如图,△ABC中,点O是AC上的一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ACG的平分线于点F,连接AE、AF.(1)求证:∠ECF=90°;(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要使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ABC应该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添加条件,无需证明).解析:(1)由CE、CF分别平分∠BCO和∠GCO,可推出∠BCE=∠OCE,∠GCF=∠OCF,则∠ECF=12×180°=90°;(2)由MN∥BC,可得∠BCE=∠OEC,∠GCF=∠OFC,可推出∠OEC=∠OCE,∠OFC=∠OCF,得出EO=CO=FO,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则EO=CO=FO=AO,这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3)由已知和(2)得到的结论,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且△ABC满足∠ACB为直角时,则推出四边形AECF是矩形且对角线垂直,因而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1)证明:∵CE平分∠BCO,CF平分∠GCO,∴∠OCE=∠BCE,∠OCF=∠GCF,∴∠ECF=12×180°=90°;(2)解: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如下:∵MN∥BC,∴∠OEC=∠BCE,∠OFC=∠GCF.又∵∠OCE=∠BCE,∠OCF=∠GCF,∴∠OCE=∠OEC,∠OCF=∠OFC,∴EO=CO,FO=CO,∴OE=OF.又∵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AO=C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ECF=90°,∴四边形AECF是矩形.(3)∠ACB=90°.方法总结:在解决正方形的判定问题时,可从与其判定有关的其他知识点入手,例如等腰三角形,平行线和角平分线.从中发现与正方形有关联的条件求解.三、板书设计1.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引导通过感官的思维去观察、探究、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此深化知识、更深刻理解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特殊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特殊平行四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特殊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的一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系统和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克服困难,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推导和证明,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引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实例和图形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18.2.3《正方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18.2.3《正方形》一. 教材分析《正方形》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的一部分,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既是矩形也是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
通过学习正方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四边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他们对四边形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正方形作为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其性质与矩形和菱形有所不同,需要学生重新理解和掌握。
此外,正方形的一些性质涉及到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这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正方形的定义,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正方形性质的推导和证明,以及如何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方形实例,如方巾、地板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方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联系与区别。
3.性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4.性质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并与矩形、菱形的性质进行对比。
5.性质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特殊平行四边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之后,进一步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对他们来说还是新的内容,需要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能力,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2.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和转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和教具,直观展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模型,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化。
人教版八下数学18.2.3正方形 课时1 正方形的性质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3 正方形课时1正方形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运用正方形的定义计算和证明;2.理解并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3.体会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探究过程,丰富认识图形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发现、归纳、概括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正方形性质定理的运用.【教学难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问题和例题.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在动手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正方形的性质【类型一】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综合例1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解析:选项A不正确,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选项B不正确,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矩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选项C正确,三者均具有此性质;选项D 不正确,矩形的四条边不相等,菱形的四个角不相等.故选C.方法总结: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类型二】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线段的计算或证明问题例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C是对角线,AE平分∠BAC,EF⊥AC于点F.(1)求证:BE=CF;(2)求BE的长.解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BE=EF,再证明△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BE=CF;(2)设BE=x,在△CEF中可表示出CE.由BC=1,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得BE.(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90°.∵EF⊥AC,∴∠EF A=90°.∵AE平分∠BAC,∴BE=EF.又∵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平分∠BCD,∴∠ACB=45°,∴∠FEC=∠FCE=45°,∴EF=FC,∴BE=CF;(2)解:设BE=x,则EF=CF=x,CE=1-x.在Rt△CE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E=2x.∴2x=1-x,解得x=2-1,即BE的长为2-1.方法总结:正方形被每条对角线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正方形的计算问题可以转化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去解决.【类型三】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角的计算或证明问题例3 在正方形ABCD 中,点F 是边AB 上一点,连接DF ,点E 为DF 的中点.连接BE 、CE 、AE .(1)求证:△AEB ≌△DEC ;(2)当EB =BC 时,求∠AFD 的度数.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AB =CD ,根据“正方形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可得∠BAD =∠ADC =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 =EF =DE =12DF ,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EAD =∠EDA ,再得出∠BAE =∠CDE ,然后利用“SAS ”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B =EC ,再得出△BCE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BC =60°,然后求出∠ABE =3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BAE ,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FD =∠BAE .(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AB =CD ,∠BAD =∠ADC =90°.∵点E 为DF中点,∴AE =EF =DE =12DF ,∴∠EAD =∠EDA .∵∠BAE =∠BAD -∠EAD ,∠CDE =∠ADC -∠EDA ,∴∠BAE =∠CDE .在△AEB 和△DEC 中,⎩⎨⎧AB =CD ,∠BAE =∠CDE ,AE =DE ,∴△AEB ≌△DEC (SAS);(2)解:∵△AEB ≌△DEC ,∴EB =EC .∵EB =BC ,∴EB =BC =EC ,∴△BCE 是等边三角形,∴∠EBC =60°,∴∠ABE =90°-60°=30°.∵EB =BC =AB ,∴∠BAE =12×(180°-30°)=75°.又∵AE =EF ,∴∠AFD =∠BAE =75°.方法总结:正方形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正方形中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计算出相关的角的度数,要注意分析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等.探究点二:正方形性质的综合应用【类型一】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线段的倍、分、和、差关系例4 如图,AE 是正方形ABCD 中∠BAC 的平分线,AE 分别交BD 、BC 于F 、E ,AC 、BD 相交于O .求证:(1)BE =BF ;(2)OF =12CE . 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求得∠ABE =∠AOF =90°.由于AE 是正方形ABCD 中∠BAC 的平分线,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得∠AFO =∠AEB .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得∠BFE =∠AEB ,BE =BF ;(2)连接O 和AE 的中点G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即可证得OG ∥BC ,OG =12C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OGF =∠FEB ,从而证得∠OGF =∠AFO ,OG =OF ,进而证得OF =12CE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ABE =∠AOF =90°,∴∠BAE +∠AEB =∠CAE +∠AFO =90°.∵AE 是∠BAC 的平分线,∴∠CAE =∠BAE ,∴∠AFO =∠AEB .又∵∠AFO =∠BFE ,∴∠BFE =∠AEB ,∴BE =BF ;(2)连接O 和AE 的中点G .∵AO =CO ,AG =EG ,∴OG ∥BC ,OG =12CE ,∴∠OGF =∠FEB .∵∠AFO =∠AEB ,∴∠OGF =∠AFO ,∴OG =OF ,∴OF =12CE .方法总结:在正方形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关系,通常的方法是连接对角线构造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中位线定理、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知识来证明,有时也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类型二】 有关正方形性质的综合应用题例5 如图,正方形AFCE 中,D 是边CE 上一点,B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且AB =AD ,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4cm 2.则AC 长是________cm.解析:∵四边形AFCE 是正方形,∴AF =AE ,∠E =∠AFC =∠AFB =90°.在Rt △AED 和Rt △AFB 中,⎩⎨⎧AD =AB ,AE =AF ,∴Rt △AED ≌Rt △AFB (HL),∴S △AED =S△AFB.∵S四边形ABCD=24cm2,∴S正方形AFCE=24cm2,∴AE=EC=26cm.根据勾股定理得AC=(26)2+(26)2=43(cm).故答案为4 3.方法总结:在解决与面积相关的问题时,可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实现转化,使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变成我们熟悉的图形面积,从而解决问题.三、教学小结师生共同归纳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弄清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2.分小组进行讨论,整理所学的性质: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也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请回忆学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从边、角、对角线、轴对称性四方面考虑):(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2)矩形有哪些性质?(3)菱形有哪些性质?(4)正方形有哪些性质?图形对边对角对角线对称性平行四边形平行、相等相等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平行、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互相平分且相等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菱形平行、四条边都相等相等互相垂直且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平行、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互相垂直、平分且相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都相等角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轴组对角四、学习检测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菱形的对角线相等C.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判断选项A错;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判断选项B错;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可判断选项C正确;四边形的对角线无特性,可判断选项D错.故选C.2.如图所示,E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任意一点,EF⊥BD于点F,EG⊥AC于点G,若AB=10 cm,则四边形EFOG的周长是.解析:先由题意证明四边形EFOG是矩形,进而可知矩形EFOG的周长为OD 的长的2倍,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得OD的长为5 cm.故填10 cm.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BF,BE=BF,EF与BC交于点G.(1)求证AE=CF.(2)若∠ABE=55°,求∠EGC的大小.【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BE≌△CBF.(1)用SAS证明△ABE≌△CBF.(2)∠EGC=∠EBG+∠BEF,而∠EBG=90°-∠ABE,△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EGC的度数.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C=90°.∵BE⊥BF,∴∠EBF=90°,从而可知∠ABE=∠CBF.∵AB=BC,∠ABE=∠CBF,BE=BF,∴△ABE≌△CBF,∴AE=CF.解:(2)∵BE=BF,∠EBF=90°,∴∠BEF=45°,∵∠ABC=90°,∠ABE=55°,∴∠GBE=35°,∴∠EGC=∠EBG+∠BEG=80°.[归纳总结]证明线段相等,通常转化成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线段相等.本题要充分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四个内角都等于90°;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等”,并根据题意选取合适的性质加以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相等,为45°,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重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HL(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条件选取合适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板书设计】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3 正方形课时1 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正方形性质的综合应用3.学习检测【教学反思】在本节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归纳矩形和菱形的性质,继而得到正方形的性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使学生保持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及一份浓厚的学习兴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3 正方形课时1正方形的性质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2.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并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会应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证明及计算问题.【学习重点】探索并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并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习难点】会应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证明及计算问题.【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你还记得长方形有哪些性质吗?2.菱形的性质又有哪些?二、新知探究知识点1:正方形的性质想一想 1.矩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你有什么发现?邻边_____2.菱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你有什么发现?一个角是_____要点归纳: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_____并且有一个角是_____的__________叫正方形.想一想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所以矩形、菱形有的性质,正方形都有.那你能说出正方形的性质吗?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__,四条边_________.2.正方形的对角线________且互相______________.证一证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证:正方形ABCD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____°, AB_____AC.又∵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______,亦是______.∴∠A___∠B___∠C___∠D =____°,AB___BC___CD___AD.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O=BO=CO=DO,AC⊥BD.证明:∵正方形ABCD是矩形,∴AO___BO___CO___DO.∵正方形ABCD是菱形.∴AC___BD.想一想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观察并思考.正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那么对称轴有几条?要点归纳: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关系: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2.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典例探究】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ΔBEC是等边三角形.求证:∠EAD=∠EDA=15°.DAB CE变式题 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的一边作等边△ADE,求∠BEC的大小.易错提醒:因为等边△ADE与正方形ABCD有一条公共边,所以边相等.本题分两种情况:等边△ADE在正方形的外部或在正方形的内部.变式题2 如图,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满足AP=AB,PB=PC,连接AC、PD.(1)求证:△APB≌△DPC;(2)求证:∠BAP=2∠PAC.例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点,PE⊥BC于E,PF⊥DC于F.试说明:AP=EF.方法总结:在正方形的条件下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连接对角线构造垂直平分的模型,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等来说明.【跟踪练习】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四个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互补D.对角线相等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2,求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三、知识梳理内容正方形的性质定义:有一组邻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性质:1.四个角都是直角2.四条边都相等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四、学习过程中我产生的疑惑【学习检测】1.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2.如图,正方形ABCD中,CE⊥MN,∠MCE=35°,那么∠ANM是()A.45°B.55°C.65°D.75°B(解析:因为CE⊥MN,所以∠MCE+∠NMC=90°.所以∠NMC=90°-∠MCE=55°.由题意得AD∥BC,所以∠ANM=∠NMC=55°.故选B.)3.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cm,则它的面积是()A.2cm2B.4cm2C.6cm2D.8cm24. 在正方形ABC中,∠ADB=________,∠DAC=_________, ∠BOC=__________.5. 在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AC上一点,且AE=AB,则∠EBC的度数是___________.6.如图,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E是BC延长线上一点,CE=AC,则∠E=度.22.5(解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ACB=45°,又CE=AC,所以∠E=∠EAC,因为∠E+∠EAC=45°,所以∠E=∠EAC=22.5°.)第4题图第5题图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AC为对角线,AE平分∠BAC,EF⊥AC,求BE的长.8.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OCF=∠OBE.试猜想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OE=O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OB=OC,∴∠AOB=∠BOC=90°.又∵∠OCF=∠OBE,∴△OCF≌△OBE,∴OE=OF.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F为BC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B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10.如左下图,正方形ABCD中,M是BC上任意一点,E在BC的延长线上,MN⊥AM,MN交∠DCE的平分线于N,试猜想AM与M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猜想AM=MN,要证AM=MN,如右上图,只需构造并证明△APM≌△MCN即可.解:AM=MN.理由如下:在AB上取一点P,使BP=BM,连接PM,如右上图.∵AB=BC,BP=BM,∴AP=MC,∠BPM=45°,∴∠APM=135°.∵CN平分∠DCE,∴∠MCN=∠APM=135°.∵MN⊥AM,∴∠AMB+∠CMN=90°.∵∠AMB+∠BAM=90°,∴∠BAM=∠CMN.∴△APM≌△MCN.∴AM=MN.。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3正方形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18.2.3 正方形一、教学目的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三、课堂引入平行四边形再认识(小故事):引出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四、讲授新课1.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叫做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指出:这是正方形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还可以在矩形、菱形的前提下给出:(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几何画板演示:2.【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引导学生: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具有矩形的性质,又具有菱形的性质.小组讨论正方形具体有哪些性质。
(学生代表总结)3.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学生总结教师完善,补充对于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因为层次比较多,强调通常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通过角或对角线证明正方形,还可以先判定这个四边形是矩形,再通过边或对角线证明其是正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111的例4)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AC=BD , AC⊥BD,AO=CO=BO=DO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 △ABO、△BCO、△CDO、△DA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 △ABO ≌△BCO≌△CDO≌△DAO.强调: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六、随堂练习(学生完成导学案) 感悟升华1.正方形对角线长6,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 ,周长为________.2.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四个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对角互补 D.对角线相等. 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 ) 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 、C 两点作l 1∥l 2,作BM ⊥l 1于M ,DN ⊥l 1于N ,直线MB 、DN 分别交l 2于Q 、P 点.求证:四边形PQMN 是正方形.l 2拓展延伸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O又是另一个正方形OEFG的一个顶点,若正方形OEFG 与正方形ABCD两边分别相交于M N,(1)试判断线段AM于BN之间的关系?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阴影部分面积BMON为多少?(2)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阴影部分面积BMON为多少?若正方形OEFG绕点O旋转,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会发生变化?(直接写出答案)变式一:如图,所示,将五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其中点A、B、C、D 分别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如果有n个这样大小的正方形这样摆放,则阴影面积的总和是_________cm七、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3 正方形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
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前苏联著名数学家辛钦指出: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这段话很精辟道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由自然到必然,就是说,在引进概念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以下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1:正方形的地板砖、印章、钟表、包装盒等。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可以制作许多漂亮的图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正方形。
板书课题 18.2.3正方形。
观察2:一室内装饰图案,里面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那么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充分欣赏、观察第一组图片,真切地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图形--正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揭示这节课的课题--正方形。
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这样使学生自然联想到: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1、复习回顾、开启思维(1)想一想: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①②,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2)量一量:正方形与菱形、正方形与矩形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角又有什么关系?(3)说一说:正方形的概念。
(4)议一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边、角变化关系,然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③④⑤,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再一次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让学生回顾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使学生产生联想:正方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希望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哪些东西变化了,让学生动手量,分组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由边、角变化而使图形之间发生了变化,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有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
2共同探讨,类比归纳(1)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完表格的前三列,教师检查,表扬填得好的同学),你知道正方形的性质吗?(学生讨论完成第四列)提问:你是怎样确定正方形的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边角对角线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条数)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2)讲一讲:你是怎样得出正方形的性质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讲到: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学生已经很熟悉。
教学中我首先印好上面的表格,设计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意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回顾了所学知识,同时开启学生联想的大门:正方形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和矩形,那么它就同时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
然后学生类比归纳出正方形的性质,体现了"把所学知识建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3)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时变成了正方形,矩形的邻边相等时是正方形。
想一想:你能否利用对角线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试试看。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答辩后,再借助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的由对角线变化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方法。
)利用对角线的变化,判断图形之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具体应用,形成技能练习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①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⑤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25--35分钟,此时设计抢答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共同辨析正误,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平行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越辩越清晰,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四)、归纳小结、深化新知请同学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2、展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种图形的包含关系图,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说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你对老师有何建议和看法,欢迎课后和老师交流。
(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让学生小结,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小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所学内容。
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五)、布置作业,提高能力1、必做题(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1cm,求它的对角线长。
(2)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选做题(2)如图5,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有一动点P,PE⊥AB,PF⊥AD,垂足分别为E、F,试指出△EOF的形状?说说你的理由。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自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他就能独立完成任务。
"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
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难度不一的课外题。
第一题为必作题,设计了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的计算,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增加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前面分析,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
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地保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
在学生回答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
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选做题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教学反思数学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在展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把数学思维的教学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结论性知识的同时获得大量的过程性知识。
同时,让学生经历对数学知识归纳总结的全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出知识的纵横特点;②展示思维的"形"美"神"奇;③体现数学的学用结合;④重视学法的潜移默化。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赐教。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