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中集集团-000039-调研纪要:全球贸易的缩影-100802
中集集团分析报告
中集集团分析报告1. 简介中集集团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集装箱和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集集团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集集团进行分析和评估。
2. 经营状况2.1 主要业务中集集团主要从事集装箱生产、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提供。
集装箱业务是中集集团的主要盈利来源,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海运和物流行业。
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业务是中集集团的另一个重要业务,公司凭借创新的产品和高效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2.2 市场份额中集集团在全球集装箱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最新数据,中集集团在全球集装箱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5%左右,居于市场前列。
同时,在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领域,中集集团也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之一,市场份额接近30%。
3. 财务状况3.1 营收情况中集集团的营业收入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最新财务报告,中集集团年度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其中,集装箱业务贡献了约80%的营业收入,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业务占比约为20%。
3.2 利润状况中集集团的净利润表现平稳,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中集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这主要归功于集装箱业务的稳定增长和模块化建筑设备制造业务的良好表现。
3.3 资产状况中集集团的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中集集团的总资产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投资。
这说明中集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发展策略4.1 创新驱动中集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型集装箱和模块化建筑设备,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需求。
同时,中集集团也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中集集团业绩遭受市场质疑第一绩优股应声大跌.doc
中集集团业绩遭受市场质疑第一绩优股应声大跌-中集集团(000039)公告前三季度有每股1.767元的骄人业绩,被誉为两市“第一绩优股”。
但很快有人发现,公司的应收账款离奇地迅速增长,从而对公司的业绩提出了质疑,质疑声让近来在熊市中一直坚挺的中集集团,股价在几天时间内从26元左右掉到了昨天的20.84元。
10月中旬,一篇怀疑中集集团财务的帖子,开始在各大财经网站的财经论坛上流传。
由于当时中集集团还没有公布第三季度季报,该帖子主要是依据中集集团2004年度半年报的财务数据写成。
帖子的主要论点是:中集集团成立于1994年,从1994年到2003年12月,中集集团的“应收账款净值余额为32亿元”,而“今年1-6月应收账款净值余额为62亿元,净增加30亿元,翻番,奇迹”。
该帖的作者据此认为,中集集团2004年度上半年的收入有虚增之嫌。
11月3日,中集集团就质疑发布“关于公司业务的说明公告”表示,“近年来公司应收账款变动与销售收入变动是一致和正常的,有关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完善的”。
并表示,该公司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这是由于公司惯常的集装箱生产的季节性和原材料资金占用所致。
1999-2004年,若剔除利率水平偏高的2001年,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毛利率保持在13-17%之间,是比较稳定的。
专业财经人士针对该帖提出的质疑解释说,2004年上半年,中集集团应收账款净值余额净增加了30亿。
这表明中集集团在业务往来中,很多时候并没有即时收到合同方支付的对应价款,而是把合同方欠自己的钱,先计算在了收入账上。
而应收账款的回收是一项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工作。
如果管理和回收工作不力,则会给公司造成拖欠严重、资金紧张,甚至出现坏账损失等不良情况。
这意味着中集集团今年收入的含金量有待考验。
不过,据此推论中集集团业绩有虚增之嫌,证据尚嫌不足。
但中集集团近几日的股价波动,说明市场人士已经对质疑开始担忧,并采取了抛售的行动。
中集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中集集团案例分析报告中集集团是一家拥有多元化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该集团涉及领域广泛,如船舶、集装箱、装备制造、航运服务、金融服务、地产投资等。
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启宗先生成立了公司后,一直致力于将中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和船舶制造企业。
中集集团的积极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国家的海洋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由于其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中集集团被认为是新兴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这家公司的成功背后有很多因素,以下是中集集团的主要竞争优势分析:1.技术领先中集集团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创造了许多行业领先技术,并使用这些技术来制造诸如集装箱、散装船、液化天然气船等的产品。
此外,中集集团不断地介入全球市场,与国际竞争者(如马士基、APL和汉堡-苏伊士运河GRP)等进行竞争,并在世界各地的多个港口成功建立了生产基地。
2.丰富的产品组合中集集团的产品组合非常广泛,涵盖了从集装箱、集装箱用车、集装箱堆垛机、专用集装箱车辆,到船舶、机械化装备、机电设备、储罐等多个领域,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
此外,该集团与多个行业大客户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马士基、CMA CGM、APM Terminals、CHEVRON等。
3.专业人才中集集团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其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该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还为员工提供了广泛的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4.强大的生产能力中集集团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可以满足客户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并确保产品质量和产能。
此外,集团实施了不断优化的生产线,使其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总的来说,中集集团的成功与其在技术创新、产品组合、专业人才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密不可分。
当然,在全球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动荡的商业世界中,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长久的成功。
公司评级:中集集团、太极集团
2017年第27期机构鉴股|行业·公司Industry ·Company中集集团:集装箱和车辆业务表现超预期期,全年销量预计100万TEU ,毛利率明显提升。
公司17Q1干货集装箱销量为29.2万TEU ,同比+265.8%,单季度销量达到15Q3以来高点。
17Q2,由于水性漆生产线改造限制产能,市场普遍预期当季销量约20万TEU。
我们近期调研了解到,生产线改造对于产能的限制已逐步释放,6月预计将完成11.9万TEU 销量,17Q2共完成24.1万TEU ,显著超越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上半年集装箱毛利率得到提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毛利率提升有望有效提升公司业绩。
车辆业务上,需求旺盛,2017年有望同比增长30%。
17Q1,公司车辆业务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39.6%。
我们调研了解到,17Q2车辆业务延续了17Q1的高景气。
业务成长驱动因素包括(1)国内市场:由于车辆新政推行以及国内加大整治超限超载的力度,缩短了国内物流半挂车向轻量化转变的更新周期;(2)美国市场:公司很好地把握了美国经济复苏拉动的道路运输车辆需求,公司在美国的新工厂也已投产,增加了1万台的年产能;(3)欧洲市场:公司收购了英国挂车市场公司.,同时波兰工厂正式投运。
长期来看,受益于海外布局扩张和生产技术升级,中集车辆业务具备良好的长期成长潜力。
操作策略:公司股价相对较低,业绩改善较为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太极集团(600129):公司处于业绩拐点阶段,过去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我们判断今年扣非后净利润将开始盈利,进入产品增长、效率提升的双重发展阶段。
一方面,今年各项费用有望下降。
今年广告费用有望下降;重组后的人员臃肿、机构重复等问题已经得到改善;财务费用上,一方面,过去所有项目贷款的利息都直接进财务费用,今年将规范化,能够资本化的项目贷款就不进入财务费用;另一方面,重组过程中收到的6亿元现金,去年已经偿还部分贷款;今年20亿的定增如果完成,资产负债率将由86%下降至60%多。
中集收购涅浦顿的公告
中集收购涅浦顿的公告
《中集收购涅浦顿的公告》
尊敬的各位股东及投资者:
兹定于****,我公司决定对涅浦顿进行收购。
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我公司拓展欧洲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收购将有助于我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同时,涅浦顿在欧洲市场的品牌优势和渠道资源,将为我公司在当地市场开展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保障各位投资者的权益,我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规范,依法进行收购交易,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充分保障各方利益。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收购协议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安排和履行相关义务,确保收购交易顺利进行。
特此公告。
中集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中集集团研究报告
中集集团研究报告根据中集集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对该集团的经营状况、市场前景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总结:一、经营状况: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设备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经营范围涵盖集装箱、模块装配、移动设备等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中集集团的总资产达到XX亿元,营业收入XX亿元,税后利润XX亿元,实现了持续增长。
中集集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团队,具备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口碑。
二、市场前景:全球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高效、便捷、节能的物流设备和方案需求旺盛。
中集集团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在全球物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在集装箱行业,中集集团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随着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集装箱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中集集团有望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的增长,并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三、发展策略:中集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集装箱领域,公司将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另外,中集集团将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通过与全球物流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设备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还将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如移动设备领域,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多元化发展。
总结:中集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设备制造商,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和市场拓展,实现持续增长和长期发展。
我们对中集集团充满信心,并认为该集团有望在全球物流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2023中国造船业全面赶超日韩
2023中国造船业全面赶超日韩十年中的触底反弹“抛物线”2021年7月,国内最大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旗下的长博造船,在暂停运营9年后,重新恢复造船功能。
当时,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乐天就表示,2021年是扬子江船业有史以来接获新造船订单最多的一年。
扬子江船业的逆袭,只是国内造船业的一个缩影。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持续繁荣的航运市场就带动新造船订单“井喷”,2021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新高。
而在2020年时,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还只有15994万载重吨,较2014年的31688万载重吨近乎“腰斩”,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航运需求则是逆势增长,运价大幅上涨为船东带来了充裕的现金,以目前的运价计算,跑一次中美集装箱运输就能收回购船成本,极大地激发了船东们的买船欲望,因此新造船订单量迅速上升。
”多位行业内人士分析。
中国在这一轮造船业的触底反弹中同样受益。
根据中国造船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62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5.38%;中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97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79%。
而随着造船业的替换需求同步上升,不少研报认为将拉动造船行业进入新一轮超级周期。
上一轮超级周期,还是出现在2003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
当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海上运输货物量大幅增加,船舶订单大幅增加。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滑,造船业也经历了行业低谷,直到2020年,全球新造船订单还是同比下降30%。
可以说,过去的十年对于造船业来说,走出了一条“高位回落再触底反弹的抛物线”。
全面赶超的十年不过,近十年来,中国的造船业在全球造船行业兴衰中,开始逐步走上前台。
从2005年开始,中国造船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就在快速上升。
在亚洲,中日韩都是传统的造船大国,不过近十年来,日本造船业逐渐落寞,中韩造船业的竞争则日益白热化。
在上一轮超级周期中,中国船厂扮演的主要还是承接日韩溢出订单的配角,而在新一轮新船订单爆发潮中,订单越来越多地涌向中国船厂。
案例8-2中集集团的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
一、项目背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外汇局批准,分别于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发行了5000万美元、7000万美元和5700万美元的商业票据(CP),其采用的方式是以银行信用证担保发行,再由银行组织银团对信用证银行进行担保,以中集集团的名字直接在市场上进行融资。
但在这种方式下,商业票据的稳定性随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而相应波动,这在1998年中集集团商业票据续发的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
由于其发行的商业票据是一年期短期票据,因此在1998年的发行中,原有银团中的部分银行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收缩了在亚洲的业务并退出了7000万美元商业票据的银团,经多方努力,才使1998年的规模达到5700万美元。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经中集集团与多家国际银行探讨,最终与荷兰银行达成了发行以中集集团优质应收帐款为支持的三年期商业票据(ABCP)的方案,项目总金额为8000万美元。
二、项目特点1、提高了CP发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项目的进行以公司优质应收帐款作为支持,ABCP的发行及成本较少地受国际债务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投资者在评判风险时,主要考虑的是中集集团应收帐款的风险,而不是中集集团的公司风险及国家风险,为保持CIMC资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次发行的CP一次性锁定为三年,只要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续存,中集集团应收帐款质量保持良好,则CP的发行将无须承担任何展期风险。
2、获得了更为理想的财务结构采用ABCP方式,中集集团将优质应收帐款直接出售给位于海外的SPV,再由该SPV将应收帐款通过ABN -AMRO的融资专用公司发行商业票据。
因此,CIMC金额较大的应收帐款中主要部分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撇除,使其在发行8000万美元商业票据后,中集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从原来的57.7%下降到50.7%。
3、降低了融资成本通过中集集团财务研究数据表明,其以ABCP方式发行的8000万美元三年期综合成本低于中国银行发行三年期美元债券的LIBOR+274BPS、中国财政部发行三年期美元债券的LIBOR+120BPS,以及中集集团98年发行的5700万美元一年期CP的综合成本,但具体数据不详。
新形势下中集集团如何稳固及拓展国外市场
新形势下中集集团如何稳固及拓展国外市场【摘要】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行业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国内原材料价格波动、人民币升值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就中集集团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在应对贸易壁垒、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怎样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及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对我国集装箱行业出口策略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集集团;出口贸易;集装箱行业;贸易壁垒1.引言受2008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萧条之中,致使国际间的贸易额大幅度减少,集装箱海运市场萎靡不振。
海运最繁忙的几条线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结果运输价格和集装箱价格都下降很多,国际各班轮公司业绩大幅度滑落,发展受到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各班轮公司应该怎样走出低谷?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在这次大洗牌中不被淘汰?中集集团作为我国集装箱行业的示范性企业及国际龙头企业,对整个集装箱行业代表性极强。
本文主要从中集集团出口方面的不足出发,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中集集团的基本情况及出口现状分析2.1 中集集团基本情况(1)中集集团发展历程中集集团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目前,中集集团总资产541.31亿、净资产162.33亿元,2010年销售额517.68亿元,净利润30.02亿元。
在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6.3万人,初步形成跨国公司运营格局。
2009年,中集被列为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第1397位。
2010年,《财富》中文版发布2010中国500强企业中集居128位。
(2)中集集团业务结构简介中集集团是以生产集装箱起家,到1996年,一跃成为国际集装箱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各种型号集装箱的企业,到目前依然是世界集装箱产销量的领头羊。
自2002年进入专用车行业以来,在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业务方面:中集已经逐步具备了能源、化工、食品领域的核心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
中集集团-证券投资分析
中集集团(000039)分析报告目录正文 (2)1、中集集团简介 (2)2、宏观经济分析 (2)2.1 国际经济形势 (2)2.2 国内经济形势 (3)3、行业分析(SWOT分析) (4)3.1 2011-2012年行业状况简介 (4)3.2 2013年行业状况简介及预测分析 (5)3.2.1 船舶运输企业复苏 (7)3.2.2 中国港口企业继续温和复苏 (7)3.2.3中国航运服务企业恶化趋势放缓 (8)3.2.4 航运企业家对四季度景气状况保持谨慎 (8)3.3 行业数据比较分析 (9)3.4 关于中集集团的SWOT分析 (10)3.5综合分析 (11)4、地域分析 (11)4.1 2000年之前并购路线分析 (11)4.2 2000年之后并购路线分析 (12)4.3 地域分析总结 (14)5、财务数据分析 (15)5.1偿债分析 (15)5.2营运分析 (15)5.3盈利分析 (16)5.4发展分析 (17)6、市场分析 (18)6.1 股价指数分析 (18)6.1.1 收益率变动分析 (18)6.1.2 收益率分布分析 (20)6.2 股价市场分析 (20)6.2.1 收益率相关性 (20)6.2.2 市盈率分析 (21)6.3 股价合理性分析 (21)6.3.1 市盈率估价模型分析 (21)6.3.2 CAPM模型分析 (22)6.4 投资建议 (22)附录 (24)致谢 (28)正文1、中集集团简介中集集团(上市代码000039),所属金属制品业,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主要股东为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是国有控股的公众上市公司。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集集团已经成为根植于中国本土、在全球多个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2008年,中集集团被列为“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第49位,“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第39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0位;2007年9月“CIMC中集”牌集装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选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
1027脱水研报
摘要:1、集装箱:据几位分析师透露,当下集装箱行业非常火爆。
主因在于疫情导致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运转,但随着欧美逐渐复工解禁需求增长又十分强劲,因此出现一箱难求、价格上涨局面。
全球集装箱产能集中于国内,中集集团占据50%份额,获益最显著。
目前招商盈利预测最乐观,预估今明年业绩均在30亿左右,PE不到6倍。
而就在周二晚上公司公告了三季报利润8.8亿,同比爆增21倍。
2、嘉诚国际:跨境电商实锤受益公司。
产能天花板被打开。
明确新产能52万平是存量产能的三倍多,即将在未来半年内陆续释放。
尤其是一线城市按操作量计费、占据稀缺资源的电商仓库上限更被打开。
绑定阿里等头部客户稀缺资源。
嘉诚仓库具备保税功能,进出口跨境清关操作资质兼备,阿里的全球分拨中心落户新产能就是要发挥其规模优势,业务量达到百万单/天以上。
券商预计今年业绩1.8亿,明年3.8亿。
3、纺织服装:四季度也是纺织服装传统旺季,不仅有中秋国庆、圣诞等多个节日,更有双十一及双十二等电商全年大促,轮番刺激海内外消费需求。
疫情期间,市场环境较差,行业艰难,导致国内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研发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小产能加速退出。
新冠疫情对印度纺织业造成严重打击,印度主要大型纺织业工厂纷纷停产,多个港口停摆。
众多跨国公司将调整订单生产,把更多纺织订单转移至中国。
4、锐科激光:二季度以来,公司订单饱满、产能满负荷运行,伴随着国内疫情恢复后公司武汉生产基地产能逐渐恢复,无锡生产基地逐步投产,公司单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
Q3单季利润大增84%,毛利率环比提升8.6个百分点。
公司8kW光纤输出半导体激光器也有望在超快速激光熔覆领域得到应用。
正文:1、集装箱:一箱难求很火爆,世界各地没有供给仅国内能提供,中集集团占据5成市场今年业绩最乐观30亿(天风证券)几位卖方分析师最近一致透露,当下集装箱行业非常火爆、可谓一箱难求。
主因在于疫情导致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运转,但随着欧美逐渐复工解禁需求增长又十分强劲,因此出现一箱难求、价格上涨局面。
中集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中集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概况中集集团是一家以集装箱创造和相关服务为核心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
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并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分支机构。
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创造、物流运输、港口服务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是全球率先的集装箱创造商之一。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根据中集集团的财务报表,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0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增长和产品线的不断扩展。
2. 净利润2022年,中集集团的净利润为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5%。
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3. 资产负债比率截至2022年底,中集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0%,较上一年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有所提高,财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4. 流动比率中集集团的流动比率为 2.5,这意味着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
这为公司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5. 盈利能力中集集团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2022年,公司的毛利率为25%,净利率为20%。
这表明公司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三、风险分析1. 市场竞争风险集装箱创造行业竞争激烈,中集集团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
公司需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2. 汇率风险中集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面临多种货币的兑换风险。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需采取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如使用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3. 法律合规风险中集集团在国际市场经营,需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和贸易条约。
公司需加强对法律合规的监管和培训,以降低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
四、发展策略1. 拓展国际市场中集集团应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市场的拓展,特殊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公司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设立生产基地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国信证券调研报告
国信证券调研报告国信证券调研报告报告时间:YYYY年MM月DD日报告编号:XXXXXX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对于国信证券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经营情况、风险管理、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有关该公司的详尽信息。
二、调研内容1. 公司概况国信证券成立于XXXX年,是一家位列中国证券业前列的综合性证券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XX市,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多个营业机构,服务遍及全国,并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网络拓展了海外市场。
2. 经营情况国信证券目前的经营情况良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以证券经纪与交易、研究与投资咨询、投资银行等为主要业务的经营体系。
公司秉持客户至上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同时,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
3. 风险管理如同其他证券公司一样,国信证券也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但公司在风险管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能力。
国信证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实行严密的交易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客户利益最大化。
4. 市场竞争力国信证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公司凭借其规模庞大和口碑良好的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升了竞争力。
5. 发展方向国信证券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公司计划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开拓更多的业务领域。
同时,国信证券也将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提高综合运营效益。
三、调研结论综合以上调研内容,我们对国信证券持乐观态度。
国信证券作为中国证券业的重要机构,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公司在风险管理和服务质量方面表现出色,有能力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此外,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将在未来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认为国信证券具备投资价值。
中集双核心高成长
中集双核心高成长作者:王伟力袁来来源:《新财经》2004年第12期集装箱需求稳定增长影响集装箱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贸易,受国内宏观紧缩影响较小。
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进口关税的下调、外资在华的投资增加、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等,都将直接刺激经济贸易。
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3 年提高0.5~1 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提高1.5~3 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三年,集装箱市场需求复合增长率在6%以上。
中集集团(000039)作为全球集装箱行业龙头企业,占据世界集装箱制造领域约42%的市场份额,产品定价能力强,有调控集装箱产品销售价格的能力,毛利率有望提升。
2003 年以来,主要原材料钢材(占成本40%以上)价格大幅上扬,加上2004 年公司产品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7%下调到13%,这些因素都大幅增加了产品成本。
但是,由于集装箱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集装箱产能占全球的比重接近80%,其中干货箱在90%左右,因此,上述影响因素对主要制造企业来说都存在,加上中集集团主导产品干货箱、冷藏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50%、46%左右,具备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
记者了解到,二季度开始公司干货箱的价格已经达到每标准箱1900美元,较2003年均价高约40%。
因此,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能弥补钢价的上涨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的影响,预计2004年全年平均毛利率将提高到14.18%。
保守估计,2004 年、2005年公司集装箱销量分别为131.55万标准箱、144.70万标准箱,分别增长12.12%、10%;预计2004年、2005年集装箱销售收入分别达189.27亿元、197.78亿元。
未来,集装箱市场高速增长势头将渐缓,但仍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采购能力优势明显一个对集装箱销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世界集装箱的更新换代需求。
一般情况下,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为十年,每年全球集装箱更新换代比例一般为10%,以现在全球集装箱保有量700~800万标箱计算,每年需要更换70~80万标箱,但今年以来,集装箱价格居高不下,一些箱东推迟了更新换代的需求。
关于中集集团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关于中集集团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伟大公司的定义是:有极强的竞争力,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高速成长,给股东带来稳定高额的回报,积极承担的责任,是行业的引导者,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无不良记录,财务稳键,经营效率高、收益好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纵观世界伟大的公司有:可口可乐,微软,福特,麦当劳,丰田,本田,沃而马,汇丰。
它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千万,亿万级富翁。
但这些公司已经长大成人未来成长较为缓慢,作为投资人我们需要寻找的是儿童级的公司,因为它们还很小行业留给它们的空间还很大,它们的高速成长才会给投资人带来高额的回报。
这也是我们选择中集的理由。
产品一集装箱:中集已成为行业绝对的垄断者,市场占有率已经多年达到50%以上,能制造几乎所有的集装箱种类,其实中集可以象收购安瑞科一样把在香港上市的胜狮货柜收购这样中集全球的市场份额就达到80%以上,要知道胜狮现在的股价只有3港元出头市值只有19个亿,但中集不可能这么做,其目前的市场份额已超过垄断的定义标准。
集装箱业发展将受制于其市场额度的制约未来只能依靠行业每年的自然增长。
分布在中国14个集装箱生产基地将使对手无法复制中集的模式。
铁路集装箱将是中集未来几年集装箱业的主打铁路集装箱全球份额巨大,由其是中国在十一五投资巨额的资金在铁路建设上,铁路集装箱双层运输将使未来数年内对铁路集装箱有巨大的需求。
我们也注意到中集的第一个铁路集装箱大连保税区工厂即将投入使用,一年内所生产的铁路集装箱机车将全部用于出口(铁路机车中集还是个刚出生的婴儿)。
由于05年中集大幅提高了集装箱售价行业利润大幅提高,使得市场资本大量涌入新增产能在06年集中放出,中集为了打压对手主动降底箱价,才造成了今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当前集装箱利润占到集团60%以上所以才造成今年股价表现不如人意.集装箱业现在的产能是500多万标箱,而市场需求300多万标箱(6月份的数椐)下半年以来海运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散货运输价格大幅上升致使一些公司选择了集装箱运输,未来大量新船的下水(大量的定单也催生了中国船舶这样的牛股),集装箱的更新换代都增加了对集装箱业的需求,到目为止新增产能只有胜狮在章州扩产项目,中集太仓二期项目,中集重庆10万标箱项目,加之今年以来有多间小集装箱公司相继亮出了白旗,因此预计08年集装箱的毛利润率将回到13%-15%的正常水平。
中集集团:空港和金融业务值得关注
中集集团:空港和金融业务值得关注林然本周市场整体出现较大幅度上行,沪港通的预期带来蓝筹股估值的回归,而这也进一步带动市场的整体人气,资金在下半年的活跃度提升已成定势。
本周晨会,广发证券推荐了中集集团(000039),理由是看好公司已布局的新的发展空间,包括空港设备业务和金融业务。
二级市场上,中集集团中长期均线已经走好,股价突破均线压制逐级上行的态势已经显露,但基于该公司股本规模较大,快速上行的可能性偏低,因此逢阶段回调逐步买入方为最佳策略。
中集集团是投资者较为熟悉的公司,但在以往的交易中,市场更多的只是关注其集装箱业务和海工业务,其它新业务则关注较少。
据悉,中集集团的空港设备业务近年来发展较快,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8.88亿元,净利润为1.16亿元。
中集天达从登机桥起步,在国内达到接近100%市场份额;而2011年增资获得了北京民航协发70%股权,进入机场摆渡车领域。
2013年以来,先后收购了法国Air Marrel公司、德国Ziegler公司,分别进入升降平台、高端消防车领域。
2013年7月,公司与新加坡上市的Pteris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将中集天达注入Pteris 公司。
除此以外,2013年4月成立的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公司,从事工业用户自动化分拣系统,仓库规划、设计、改造等总承包(EPC)项目。
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中集集团2013年11月收购的德国Ziegler。
Ziegler成立于1891年,是全球前五大消防及救援车辆及器件供应商之一。
2012年,Ziegler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55亿欧元,净利润593万欧元,年末净资产为4,250万欧元。
中集集团于2013年完成对Ziegler公司的收购,并开始在产品市场推广、制造优化等方面开始进行整合。
另外,广发证券还指出,2013年4月成立的深圳中集天达物流系统工程公司亦有较好前景,中集天达在自动化仓储和输送的系统集成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一方面是相关人才储备充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购买了美国Transact公司的全套技术,将后者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近三十年经验积累实现良好应用。
生益科技、中集集团
2016年第44期传闻:中集集团目前集装箱供不应求,已经开双班。
求证: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需求确提升。
传闻:生益科技要定向增发。
求证: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否认了此事。
传闻求证|行业·公司Industry ·Company近日有传闻称,生益科技(600183)要进行定向增发。
对此,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暂时没有这样的计划,如果以后有的话,会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
资料显示,生益科技是国内最大的覆铜板专业生产商,拥有国家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公司主要产品有阻燃型环氧玻纤布覆铜板、复合基材环氧覆铜板及多层板用系列半固化片。
产品主要供制作单、双面及多层线路板,广泛用于手机、汽车、通讯设备、计算机以及各种高档电子产品中。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益于铜箔供不应求、价格上扬的局面持续发酵,公司股价不断创出新高。
10月24日,该股最高到达14.25元/股,和2015年创出的历史高点14.39元/股仅一尺之遥。
自此之后,公司股价开始步入调整,至今已调整将近一个月,在此背景下,市场上流出公司要定向增发的传言。
从业绩来看,生益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1亿,同比增长8.9%;归母净利润5亿,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同比增长35%。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2.1亿,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增长7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
国信证券有研究报告表示,公司为国内覆铜板龙头,受益涨价周期利润弹性巨大。
该研报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产能达到一年7350万平方米覆铜板材、12000万米粘结片,覆铜板产能利用率为86%。
公司常熟扩产项目(年产1100万平方米覆铜板及2400万米商品粘结片)已于今年9月份投产,预计2016年、2017年覆铜板产能分别将达8250万、8550万平方米。
近日,网传中集集团(000039)目前集装箱供不应求,公司已经开双班。
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需求确实比之前有所提升,但并不清楚有没有开双班。
中集集团000039
中集集团000039
佚名
【期刊名称】《股市动态分析》
【年(卷),期】2014(0)47
【摘要】随着集装箱利润占比下降,能源化工装备、海工装备、物流、金融业务等业务发展,中集集团已显著地降低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度。
2014年,公司在集装箱利润率处于低位、天然气装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依靠海工的扭亏为盈、车辆业务增长,总的主营业务利润仍有希望实现50%或以上的增长。
集装箱需求已从底部恢复,2014年利润没有实现增长有行业特殊原因。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中集;金融业务;化工装备;海工;国信证券;概率事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1;F552.6
【相关文献】
1.中集集团(000039)转型升级与周期回暖的共振 [J], 罗立波;
2.中集集团(000039)海工新科龙头 [J], 乔培涛
3.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以中集集团为例 [J], 陈彦百;周晗
4.中集集团(000039)潜在优势待挖掘 [J], 潘乐生
5.中集集团(000039) 价值+成长=大蓝筹 [J], 潘乐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盈利向上
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盈利向上佚名【期刊名称】《股市动态分析》【年(卷),期】2018(000)045【总页数】1页(P45)【正文语种】中文国联证券预测数据营业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2018 890.31 24.04 0.81 14.34 2019 962.19 15.64 0.52 22.04 2020 1048.60 21.75 0.73 15.85中集集团(000039):集装箱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受下游需求影响有望继续保持回暖状态当前全球商品贸易进出口金额增速持续回升,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增速持续增长,下游航运和租箱公司业绩不断改善;当前钢材价格处于阶段性高点,未来钢材价格上涨动能将会减弱,集装箱业务有望下游需求增长叠加毛利率改善,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将分拆上市,资本实力增强带动竞争力再上新台阶集团半挂车业务全球市场份额大致10.5%,综合市占率全球第一。
未来随着环保、治超政策持续严格执行以及加大基建投资刺激经济,有望迎来道路运输车辆和重卡业务的快速增长。
目前,中集车辆正在谋求改制上市,有望通过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能源、化工装备业务有望继续受益天然气需求增长:随着煤改气、节能环保政策推广,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升,导致对集团的能源、化工装备需求提升,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海洋工程业务未来有望降低亏损额度,提升集团整体盈利水平:2016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海洋油气开发活动不断增加,海工装备订单自2017年开始复苏,钻井平台利用率持续抬升。
集团海工业务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业务协同,未来有望降低亏损额度,改善集团整体业绩。
操作策略:公司股价调整充分,长线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报告/调研纪要宏观经济调研纪要2010年08月02日全球贸易的缩影——中集集团调研纪要联系人:周炳林zhoublin@ (0755)82130638分析师余爱斌yuab@ SAC执业证书编号:S0980207060202联系人杨森yangsen@分析师岳鑫yuexin@ SAC执业证书编号:S0980210030016事项:我们调研了中集集团。
中集占全球集装箱产量逾50%,调研其运营情况还可以“以点带面”,不仅提示中国出口,更反映全球贸易总量和经济趋势。
评论:⏹一、关于集装箱行业的前景判断公司大的判断是,2010年下半年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年全球TEU产量200多万,恢复到11年350万,即下半年的量明年得到持续,而2012年到400万个也并非不可能的情景。
这其中,公司对于国际贸易的判断雷同市场,看不清,走一步看一步,公司对集装箱未来需求的预测有一大半来自于更新需求(约150万每年)。
现时的集箱呈现供不应求,船公司已加收集箱附加费,三季度订单已满,四季度订单正在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问题不在贸易需求的衰退,而是客户对于高位箱价在当前经济状态中下调的预期。
历史产量,公司占全球一半份额:2007年公司产销186万TEU,全球为400万TEU,业务发展很好;2008年前三季度表现良好,10月急转直下;09年是谷底,全年只有20万TEU。
2010年预计公司生产100多万TEU,全球大概200多万的需求,公司占比50%。
分月度看,公司4月份8万、5月份14万、6月份14万,相当于危机前高峰月均16万个的80-90%。
⏹二、集装箱板块交流纪要1、发展情况:金融危机对此行业冲击很大,约有1年左右的停产,从09年3季度开始需求恢复,随即恢复生产。
订单从2009年年底上升,2010年1季度加速上升,目前量价上升幅度都超出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预期。
订单回升主要表现在干货集装箱,冷藏和特种箱回升幅度较小,因为金融危机对后两块的冲击较小,去年表现没有太差。
2、需求:目前需求较旺盛,原因在于:集运贸易需求增长、箱子自身的更新淘汰、船公司降低航速引发周转需求。
(1)集运贸易需求:在全年四个季度中,2、3季度是旺季,1、4季度是相对淡季。
从今年全年的需求趋势看,上半年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中集集团完成约40万TEU,整个行业80-90万TEU,属于较低水平。
3季度需求接近正常水平。
上半年存货跌价准备准备已经全部冲回。
目前需求旺盛源于行业处于供需矛盾期。
09年箱厂基本停产一年,现在属于累积需求释放,而且贸易目前呈回升状态,对集装箱需求不断上升。
(2)集装箱更新淘汰需求:理论上10到12年需要更新,也存在箱东从投资收益角度提前或延后更新的情况。
假设12年更新的话,要看12年以前的集装箱产量。
目前集装箱更新基数较大,全球集装箱保有量约有2600—2700万TEU。
公司预测每年约有150万TEU更新需求。
公司认为箱子的淘汰更行需求较刚性,原因在于:从供应方看,部分集运公司形象定位较高,其箱子大多配备的都是新的,如马士基;从客户看,租箱公司需应对客户挑选箱子状况的压力,必须淘汰比较老的箱子。
(3)周转需求:目前航运公司将船速普遍降低了20%—30%左右,使箱子的周转量降低,加箱需求加大。
3、产量:2007年为186万TEU,全球为400万TEU,业务发展很好;2008年前三季度表现良好,10月急转直下;09年是谷底,全年只有20万TEU。
2010年预计公司生产100多万TEU,全球大概200多万的需求,公司占比50%。
公司4月份8万、5月份14万、6月份14万,目前订单计划排到9月。
4、利润:干货箱的毛利率正常水平在7%、8%到百分之十几之间,今年已经恢复正常水平,大约在10%左右。
影响利润状况的两个因素是箱价和成本。
下半年净利润要高些,因为箱价高,材料价格平稳或者稍低。
5、影响利润因素之一——箱价:今年3季度价格创新高,约2700美元-2800美元左右,胜狮集团预计年底有可能会达到3000美元,但这可能是销售策略。
全行业4季度没有看到明确的订单,可能因为箱价比较高大家都在观望。
6、影响利润因素之二——成本:(1)人工成本:全集团在07—08年高峰时有6万人左右,去年降到4万,今年恢复到5万人。
人员主要集中在集装箱和运输车辆方面,集装箱以前高峰2-3万人,现在没有专门统计,应该少些,最大的集装箱厂约有5、6千人。
今年人工成本比以前高了30%—40%,一线工人在旺季有加班的情况下约有2000—3000元/月的收入。
明显感觉到今年沿海城市遇到用工难的问题,整个制造业都有这个问题。
(2)原材料成本:目前市场预计钢材价格会上升,但集团对钢材的备存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没有囤积钢材现象(3-4个月订单,有1个多月的钢材备货)。
钢材采购需要周期,所以需要备存充足,保证安全满足生产。
另外,公司和供应商有长期合作,若钢价大幅波动都会有提前沟通。
而且集装箱销售合同是闭口合同,签订的箱价已包含公司对其钢材成本的预期。
(3)增加生产线计划:由淘汰箱和新增需求决定,目前还不确定。
一般增加一条生产线新厂需要大半年,现有厂房不到半年。
7、产能:产能水平:目前是14万TEU/每月,在历史高峰时是16万到17万TEU,现在比最高的时候还是差一些,目标是达到原有高峰期的产能。
产能未恢复的原因:(1)停产1年左右的时间,原有工人流失,目前沿海地区遭遇招工难的问题,2季度工人才逐步到位,熟练程度较之前有差别;(2)特种箱占用了一些产能;(3)内地还有部分产能封存——本来是应对内河需求,同行大多在沿海做国际箱。
未来产能提升空间:(1)工人熟练程度上升;(2)中集规模大,灵活性较强,当集装箱做不过来的时候可能会调剂特种箱的产能;(3)释放内地封存产能。
8、销售:销售收入:订单3季度是满的,4季度市场在观望,还不明确。
集装箱销售今年预计超过100万TEU,价格在2400—2500美元,收入超过150亿美元。
收入确认方式:箱子的收入确认稍滞后,按客户技术签收方式确认,即客户在厂签收,比制造略滞后。
客户区域:主要集中在美欧,美国更加激进一些。
客户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船公司和租箱公司。
目前二者的订箱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集装箱保有情况来看,目前船公司略多。
9、国内行业格局:主力制造商没有变化——中集、胜狮、新华昌、中海、马士基部分较小的集装箱厂转产——珠海西域等集装箱厂转产其他行业10、市场预期:目前对市场的判断:2010年开始恢复,2011年和2012年比较高峰。
对国际贸易的敏感程度:有研究表明,集装箱需求增10%,则贸易量增8%。
但箱子需求并没有和集装箱运力水平的相关程度高。
集装箱需求和集装箱运力的需求水平相关度较高,一般来说一个仓位配两个箱子。
2010年船公司还在消化原有储备运力,主要采用启用闲置船舶、放慢船速的方式。
集装箱产量和贸易集运量的变动可能发生不同步现象,一部分原因在于箱子更新需求和全行业的“加船减速”现象。
公司产量在09年发生巨大下滑,但之前并无觉察到市场变化。
目前今年市场未来走势还看不清楚,订单到9月份,4季度还没有订单。
集运公司对国际贸易变化的感受还是比较滞后的。
三、海洋工程板块交流纪要1、盈利状况:目前是盈利的,但金额不是特别大。
2010年预计交付2-3台,海工销售收入约为5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4000万美元。
2、订单情况:目前推进在手订单进度,到今年年底会有2台半潜式平台交货,1台是中海油的,另1台是挪威的。
可是莱佛士并不满足于此,希望会有更多。
目前有1台要试运营。
如果今年可以交付2、3台,会对未来发展有很大帮助,交付记录非常重要。
目前有30亿美元左右的在手订单,按每年3个左右交付,到2012年左右可以完成。
3、半潜式平台造价:半潜式平台造价1台大约7亿美金。
如果安置地点比较近,可以用拖船直接拖过去;如果安置地点比较远,则用半潜式船运过去4、全行业业务发展状况:半潜式平台的技术含量较高,自升式平台的技术含量较低。
国内上海外高桥集团已经有一台半潜式的已经交付。
全球来看最好的半潜式平台制造者在新加坡。
5、产能配备:莱佛士在烟台已经买了两个工厂,在做海工生产的配备。
选择烟台在于地质原因:半潜式平台自重2-3万吨,分上下两部分组成,重量对半开。
由于以往缺少大型起吊设备,需要将上层部分分拆为10个组件,分别用普通起吊设备吊起再焊接。
后来经过研发,不需拆分,可一次起吊上层部分的起吊设备,但安装该设备必须在沿海,且同时具备非常坚实的地基。
烟台的沿海地质为难得的花岗岩,具备地质条件可以安装这样大型的起吊设备,所以选择烟台建设半潜式平台的制造。
6、收购莱佛士情况:年初收购50.01%莱佛士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1季度合并报表,目前觉得股份占比已经可以了。
承诺认购其他股东放弃增资配股的部分,源于公司希望保障该次增资配股的成功完成,将在8月上旬进行。
7、对TSC的投资:公司在收购莱佛士之前,在二级市场上买了TSC海洋集团 7%左右的股份,因为TSC是海工设备主要供应商。
海工关键设备的供应非常紧张,有时候一个设备订货要3、4年。
TSC主要提供钻机部件,公司通过参股方式来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莱佛士本身有TSC 6%左右的股份,莱佛士高官Mr.Zhang同时又是TSC的董事,个人持有TSC 6个多点股份,现在中集集团直接或间接供持有TSC 10%以上股份。
收购莱佛士后,公司对TSC的投资性质发生变化:原来是金融资产,现在变成联营投资。
8、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影响:对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否会对技术标准、产品使用寿命等政策有所影响,使得监管政策走向严厉的问题,答案是影响应该会有,但目前不明确。
如果政策导致造价提升,油价也会涨,可以成本传导,对需求不会有本质影响。
原因有两个:(1)石油资源的不可替代性;(2)当油价在70美元/桶以上,石油公司就有动力购买钻井平台。
9、研发设想:海工业务在烟台和上海都有自己的研究院,未来全球业务重心将转移到中国。
四、道路运输车辆板块:1、盈利情况:受益于政府4万亿投资拉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搅拌车、散装水泥罐车等在销售上下了功夫,上半年盈利和收入都显著提升,超出预期。
2、订单情况:道路运输车辆主要业务在半挂设备。
订单70%—80%来自内需,在国内销售,受危机冲击不大,收入去年110亿元人民币,今年140亿,上半年80多亿。
今年上半年订单情况很好,下半年可能会有所回落,投资减速,但应能完成并超越全年盈利目标。
3、重型卡车业务:还筹备中,由公司与奇瑞集团合作,发动机与玉柴集团合作。
设计在意大利完成,零配件选国内最好的,档次高于国内现有水平,价位介于国产重卡和国外重卡之间。
最近有一批在国内各地巡演,年底之前小批量投放市场,目前无大规模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