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2课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解析)
2014年中考历史考纲考点
2014年中考历史考纲考点一、中国古代史1、商鞅变法P25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陈胜吴广起义P25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P25★4、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P26-27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P276、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P287、★宋代的社会生活(练习册P9、古代史考点P9)★8、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P29-30)9、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P30-31 10、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P3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练习P1211、古代科学技术(华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故宫)P31-3412、孔子、百家争鸣、★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P34-35二、中国史1、鸦片战争P362、★《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民族危机加剧P36★邓世昌的史实3、★戊戌变法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P37-38★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P384、五四爱国运动及五四精神P385、★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长征及长征精神P39-405、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P40 ★6、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P40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P41 ★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练习P38)★重庆谈判P419、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4110、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鲁迅、聂耳、徐悲鸿、冼星海、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1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P4412、一五计划、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P45★1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练习P50)14、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P4615、对外开放P142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1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错误!我们的远古祖先(识记)(1)元谋人:距今约________年,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__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________年至________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 ) 原始的农耕生活(识记)(1)河姆渡人:距今约________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________,烧制黑色陶器,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着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2)半坡人:距今约________年,生活在黄河中游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种植________和________,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
,3 ) 神奇的远古传说(识记)(1)炎帝黄帝的传说:炎帝和黄帝,是我国________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________族。
________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禅让制: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方法让位给禹。
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夏商西周的更替(识记)(1)夏朝:约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________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________”。
(2)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5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识记)(1)春秋五霸:________、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________。
【VIP专享】2014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除了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部分);《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共三册。
三 、学情Leabharlann 析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且易相互混淆。对教材中 基本观点还不能清楚认识,还需进一步理解识记。
2、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较差,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存在着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现象。缺少必要的应试方法和能力。
五、复习方法:
六、复习过程:
“ 三轮复习法”
(一)“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 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这一阶段的复
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 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侧重基础知识题训练。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根据 2014 年考纲逐条复习,侧重热点材料分析题训练。以模拟考题的形式强化。
2014 年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计划
朝板山初中 苏腾志
一、复习指导思想:
从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严格依据 2014 年中考考纲的要求,认真研究考纲的内容变 化,关注考点知识内容的分布,研究课标与教材的结合点, 准确把握中考方向。本着面向 全体抓平均成绩,服务学优生抓优秀率的原则,夯实基础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 理解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更全面,对 知识了解更具体,对问题的解答更准确,对材料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在中考中取得佳绩。
3、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硬性识记,缺乏学习的主动 性和自觉性。
四、复习措施: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学生分类。学优生侧重课堂教学渗透,课堂上反馈教学效果;学 困生则课后过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过每一道题。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模块一中国.
第2课时统一国家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秦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识记(1建立:公元前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________朝,定都________。
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封建主义中央________制度。
②经济上:统一________,统一________。
③思想文化上:以__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________,加强思想统治。
④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还为防止匈奴南下骚扰而修筑万里长城。
⑤秦朝的疆域:东到________,西到陇西,南到________,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陈胜、吴广起义(识记(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起义。
(2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________起义。
,3汉武帝大一统(运用汉武帝大一统主要措施:(1政治上:颁布______,削弱______王国势力。
(2经济上:把地方________和盐铁________权收归中内。
(3思想文化上:“________________”。
(4军事上:派________、________出击匈奴,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5对外交往方面:派________出使西域,开辟了________之路,加强了________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4丝绸之路(理解(1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运出,经________、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________,再转运到大秦,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复习课后作业自主测评卷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含解析)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1课时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1.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2.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3.引起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4.右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5.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①日本②英国③德国④美国⑤意大利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⑤6.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A.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C.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7.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8.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
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9.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014年中考历史提纲(中国现代史)
2014年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考点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八下P2-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筹建新中国(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空前盛会)(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因为确立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建国初期的施政方针。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国都——北平改为北京;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五星红旗;历法——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意:国徽是1950年才确定)2、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新中国成立)(1)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代表54个代表团体,28响代表中共28年的奋斗历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最重要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国家独立自主);(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说明人民当家作主);(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或开始了新纪元)。
注意:新篇章(或新纪元)的理解。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2:了解第“一五计划”。
(八下P20-21)“一五年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1、背景(指导思想):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模块综合复习-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一五计划”
社会 主义 制度 的建 立
标志 推动
三大改造的 完成
1954年宪 法的颁布
成功
社会主 失误 义建设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探索
焦裕禄、王进喜、
先进人物 邓稼先、雷锋
确 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模三:中国现代史
思维导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提 03 出 中
对内 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模三:中国现代史
思维导图
04 民 族 团
统一 多民 决定 族的 国家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实践
民族自治区、自 促进 治州、自治县(旗)
民族团结
结
推动
促进
与
祖
国 统Leabharlann 历史 遗留 提出 “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 港澳回归 促进 祖国统一
一
问题
发展
和平统一、 指导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模三:中国现代史
思维导图
05
1956年底 1957年底 1958年 三大改造 第一个五年 基本完成 计划完成
1966年
1976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开始
“文化大革命”
赫鲁晓夫 上台执政
“华约”成立, 美苏两极格局
形成
欧洲经济共
日本成为
同体、欧洲 勃列日
资本主义
原子能共同 涅夫改 欧洲共同 世界第二
体成立 革开始 体成立 经济大国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时空坐标
模三:中国现代史
思维导图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
筹备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解析)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 隋唐科举制(识记)(1)创立:________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________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完善:①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________。
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首创________和________。
③唐玄宗把________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3)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作官参政的机会;拓宽了选才道路,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2 )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识记、理解)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________是他的年号。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知人善任,重视________;增加________人数,精简机构。
(2)经济上,轻徭薄赋,________。
(3)文化上,大兴________,完善________制度。
他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________”。
,3 )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识记)(1)女皇武则天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在________、________上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重用________,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大力推行________,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有“________”(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开元盛世”唐玄宗是位具有才能的政治家,“开元”是____________的年号。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
重用人才、大力发展生产。
他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政局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________”。
,4 ) 唐与吐蕃的交往(识记)(1)背景:唐朝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第1课时 史前时期的人类与上古、
模块四世界古代史第1课时史前时期的人类与上古、中古人类文明,1 ) 人类的出现(识记)(1)形成:现代人类是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发展而来。
(2)三大主要人种: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2 ) 氏族社会(识记)(1)出现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发展过程:①母系氏族公社: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②父系氏族公社: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出现,男子在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固定集团。
,3 )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识记)(1)、、和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都以灌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是农业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古代埃及①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的流域。
②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①地理位置:西亚的流域。
②时间:公元前18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③是历史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先后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国家,在吠陀时代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它把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四个等级。
,4 )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识记)(1)希腊①欧洲文明源于。
②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它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
③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
(2)罗马①建立时间:公元前世纪末,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公元前年,建立制,他还被授予“”。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5 ) 大化改新(识记)(1)背景: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2)内容:政治上建立了的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归纳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提倡与汉族通婚(汉化改革)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效法日本,变法图强,结果失败了,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①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即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②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5.改革开放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改革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世界历史上的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学习唐朝,使日本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历史的转折,俄国在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的基础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改革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殖产兴业”(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社会生活方面“文明开化”、军事上“富国强兵”(也是此次改革的目的)作用:使日本摆脱了危机,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的基础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考点40,了解开国大典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2),概况:毛泽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伴随着乐队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代表了参与政协会议的五十四个民族代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始。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和平解放的斗争。
(2),启示:①,新中国的成立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的。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
②,新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正确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考点41,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1,抗美援朝。
(1),时间:一九五零年十月至一九五三年七月。
(2),背景:一九五零年六月,朝鲜爆发内战。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中考复习方案 人教版,包头专版】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 点 聚 焦
考点 1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准备:第一届政协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2)内容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十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特别提示】 1. 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 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
第十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
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第十二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 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
②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公司制、股
份制等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企 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第十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建立深圳(第一个)、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 经济特区(前三个在广东,厦门在福建),后增设海南经济
特区(1988年,最大的)。
2014年历史中考专题:中国现代史
领域
项目
成就
影响(地位)
科技
两弹一星
原子弹:1964、10、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两弹元勋:邓稼先)
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世界维和具有重要意义。
导弹:1964、6、中进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10、核弹头地地导弹发射爆炸成功。
【历史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2)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家错案: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成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三)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内容:【1】改革经济体制: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改革的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弄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63”计划
1986、3四位科学家联合写信《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立即批示。《七个发展高科技的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技术和新材料,1996年增加海洋高技术。
由国家直接干预而制定的一项宏伟科研计划,标志我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使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高效a计划】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4课时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解析)
第4课时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 九一八事变(识记)(1)时间:年9月18日。
(2)事件:日军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路,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城。
(3)结果:蒋介石推行政策,沦陷。
(4)影响:中国开始了抗战。
,2 ) 西安事变(理解)(1)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全国抗日浪潮感召;③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目的:逼蒋抗日。
(3)时间、地点:年12月12日、西安。
(4)事件:、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等主张。
(5)中共主张:以为重,主张西安事变。
(6)结果: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 七七事变(识记)(1)时间、地点:年7月7日,北平。
(2)影响:七七事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的战争开始。
,4 ) 南京大屠杀(理解)(1)时间:年12月。
(2)屠杀人数:多万。
(3)评价: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
(4)感受: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十分野蛮、灭绝人性。
,5 )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理解)(1)台儿庄战役①时间、地点:年春,台儿庄。
②指挥者:。
③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百团大战:①目的:为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
②时间、地点:年8月~11月,华北。
③指挥者:。
④参战部队:八路军105个团。
⑤结果:破袭敌人和日伪军据点,给予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⑥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
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 )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识记)(1)时间、地点:年4月~6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2课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解析)
第2课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1)时间、地点:年底。
(2)内容:①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④形成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 )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理解)成就:年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1979年颁布、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3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识记)(1)时间:后。
(典型:安徽小岗村)(2)目的: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发展。
(3)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4 ) 国企改革(识记)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扩大企业,加强企业,将企业推向市场,朝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迈进。
,5 ) 经济特区(运用)(1)建立及发展:1980年,国家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增设了为经济特区。
(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3)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成为对外开放的“”,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③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改革向全国推行提供了经验。
,6 ) 邓小平理论(识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识图);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知识整合(1)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2)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2.读图说史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央十五大的召开C.设立经济特区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下对对我国逐渐形成的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4.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第2课时考点聚焦导学考点1:1978 北京经济建设邓小平新时期考点2:1982 依法治国考点3:十一届三中全会凤阳生产经济生产力考点4:1985 自主权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考点5:深圳汕头厦门海南岛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窗口考点6:邓小平邓小平理论课堂过关检测1.C 【解析】三次巨变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改革。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3课时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
第3课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影响较大的改革:苏联的改革、改革和匈牙利改革。
(2)苏联解体: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局终结。
启示:第一,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进取;第二,要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这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三,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2 ) 亚非拉的奋起(识记)(1)印度①独立时间:1947年,《蒙巴顿方案》的公布②发展成就印度独立后,推行国有经济和共同发展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生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重视教育和科技,在和航天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1998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1位。
(2)非洲民族的独立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
1990年获得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五百年的历史结束。
(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巴拿马在年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3 )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矛盾的主要因素(理解)(1)主要因素:大国之间的矛盾。
二战后,、、等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在此进行了长期的争斗,它们的介入,使得中东问题复杂化。
(2)巴以矛盾: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之后,实行以扩张求安全的战略,大肆扩张领土,侵占的领土,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3)宗教矛盾,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的圣城,历史上不断为该城的控制权而发生战争。
(4)表现:四次“”、海湾战争。
(1)“印巴分治”与“巴以分治”的区别:“印巴分治”指1947年英国对印度采取的措施,英国将印度分成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
“巴以分治”是联合国出台的方案,即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和阿拉伯民族的国家。
(2)注意区分“非洲独立年”和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及影响;“非洲独立年”发生于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宣告独立;而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了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的历史结束。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4课时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
第4课时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1 ) “冷战”与美苏争霸(识记、理解、运用)(1)“冷战”①含义:二战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②“冷战”序幕:年3月,发表“铁幕”演说,鼓动英美联合对抗苏联,揭开“冷战”序幕。
③杜鲁门主义: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
④美国实行的措施:政治上,提出“”;经济上,制定了“”;军事上,西方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组织,简称“北约”。
⑤“华约”的成立:年,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波兰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与“北约”针锋相对。
两极格局形成。
(2)美苏争霸①实质:美苏两国在势力基础上,为了本国利益,对势力范围的划分。
②表现: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占据优势。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势头,美国。
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的方针,苏联转向全面。
③“冷战”结束:年年底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
④影响: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2 )世界经济全球化(识记、理解)(1)发展的趋向:二战后,在第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突破了国界限制,相互依存、和渗透。
同时,在所有经济部门和各个经济环节上越来越紧密地起来,实现程度不同的合作与调节,并向着方向发展。
(2)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迅速增长,资本和贸易国际化。
②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
③国际性和经济组织相继建立。
如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3)复杂性: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和的流通、高新技术的推广,又有利于各国发挥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市场。
【高效A计划】2014中考历史教材知识巩固复习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5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第5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识记)(1)明朝建立:________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①在中央,撤中书省,废________,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这样,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②先后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③实行________,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2 ) 郑和下西洋(理解)(1)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2)时间:1405~________年。
(3)经过:郑和率船队先后________次下西洋,到过亚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
(4)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到达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 ) 清朝加强专制统治(识记)(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________,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顺治帝迁都________,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有:①雍正时,设立________,处理军政大事。
②大兴________,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4 ) 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识记)(1)台湾:清军入台,设立________。
(2)西南地区:康熙帝平定________,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西北地区:康熙帝粉碎准噶尔部________的叛乱,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4)新疆:乾隆帝平定回部首领大小和卓的叛乱,接着设________,管辖新疆地区。
(5)西藏: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________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时设置________,乾隆时,规定________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
(1)时间、地点:年底。
(2)内容:①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④形成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 )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理解)
成就:年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1979年颁布、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3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识记)
(1)时间:后。
(典型:安徽小岗村)
(2)目的: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发展。
(3)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4 ) 国企改革(识记)
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扩大企业,加强企业,将企业推向市场,朝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迈进。
,5 ) 经济特区(运用)
(1)建立及发展:1980年,国家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增设了为经济特区。
(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3)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成为对外开放的“”,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③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改革向全国推行提供了经验。
,6 ) 邓小平理论(识记)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识图);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知识整合
(1)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2)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
2.读图说史
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央十五大的召开
C.设立经济特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下对对我国逐渐形成的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4.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
第2课时
考点聚焦导学
考点1:1978 北京经济建设邓小平新时期
考点2:1982 依法治国
考点3:十一届三中全会凤阳生产经济生产力
考点4:1985 自主权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
考点5:深圳汕头厦门海南岛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窗口
考点6: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课堂过关检测
1.C 【解析】三次巨变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改革。
2.A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