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创设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设计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能认识本节课的生字,但部分学生在书写和运用上仍需加强指导。
2.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
3.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较浅,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创设情境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2.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4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送别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真切情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古诗,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课件出示古诗)二、同位交流,补充预习师:都会读了吧?读会了并不代表读好了。
先读给同位听听,师:这两首诗都是七言诗,可分为三个音步节奏,语速节奏要放慢一些。
齐读,个人读(课件出示古诗)师:课前已安排了预习,两首诗的意思都弄明白了?现在对照预习提纲,同位互相交流一下,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学生自主学习----读、思、问、查)(7分)三、品读诗文,感悟情感1、师:先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学生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课件出示作者)2、“无遗力”师:咱们先来交流《冬夜读书示子聿》,先从题目开始。
生: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师:“子聿”是谁?有了解的吗?生说生交流四句诗的意思其他学生再补充。
师:“无遗力”怎么理解?,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成语?生: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勤学苦练一丝不苟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斜视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发奋图强目不转睛手不释卷勤学好问孜孜不倦板书:孜孜不倦师:想到哪些成语故事?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
三:多次。
绝:断。
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
指读书勤奋刻苦。
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
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
比喻勤奋好学。
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
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古诗两首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3.梯度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疑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字词教学,强化基础
-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僻字和词汇,提高字词积累。
-结合课本,讲解字词的用法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难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互动讨论,培养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有趣、富有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3.强化字词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倾听、思考、提问等,提高课堂参与度。
古诗两首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古诗两首”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平仄等,能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背景以及古诗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古诗中为什么会用到那么多的对仗和平仄?”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秋浦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课包括《枫桥夜泊》和《登高》两首古诗。
其中,《枫桥夜泊》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枫桥附近,欣赏江南水乡美景的情景;《登高》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3. 学会诗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2.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诗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打印稿;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诗人是如何描绘这种美景的?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4. 讲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并结合PPT展示诗文意境;5. 朗读与背诵:学生跟读、齐读诗文,并进行背诵练习;6. 实践运用:学生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体会词语的用法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枫桥夜泊思念家乡登高思念亲人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 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并写在作业本上;3.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较为熟练,但对诗文意境的理解还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秋浦歌)的后续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制定;2. 教学难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7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7 古诗两首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小儿垂钓》和《夜书所见》。
《小儿垂钓》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题目“小儿垂钓”,即
小孩钓鱼的意思。
诗人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的神态跃然纸上。
《夜书所见》也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全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儿童提着灯笼捉蟋蟀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钓、蓬、稚”等10 个生字,会写“垂、客、借”等6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从《小儿垂钓》中感悟小孩钓鱼的专心,感受小孩的可爱。
4.从《夜书所见》中感悟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之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6 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情诗意,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没有逐字逐句教学生诗句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春日碧玉妆成一树高,胜日寻芳似水滨,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5.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配画、诗歌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感受古诗的魅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
3.价值观层面: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4)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等。
5.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古诗的历史价值等,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6.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朗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书写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规范的正楷字体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美观,体现古诗的韵味。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
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课文,包括《乞巧》与《嫦娥》两篇文章。
第八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古诗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人,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乞巧》与《嫦娥》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乞巧》与《嫦娥》动画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乞巧》与《嫦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3)、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4)、展示、评价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班内展示汇报,学生互相补充
3、老师范读,学生想象是个画面。
4、讨论:同样是送别,这首诗有什么独特之处?
5、背诵古诗
四、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外搜集到的古诗背给同学听。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课题
25、古诗两首
课型
重点导学
教材简析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也许,孩子们会对“乡音无改鬓毛衰”觉得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
同学们还记得《咏柳》这首诗么?给大家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组内交流读文和生字的掌握情况。
2、班级内展示汇报
3、指导写字
(1)、同桌互读要求写的3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应注意的事项。
(3)、示范书写,重点讲解。.
(4)、展示、评价
4、小组合作学习古诗,每人读一遍古诗,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班内展示汇报,学生互相补充
3、老师范读,学生想象是个画面。
四、启发想象,背诵
1、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当时的情景说一说。
2、比一比谁背得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谁能把《回乡偶书》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 解读诗文,读通诗句《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好雨
知时节
乃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朗读
《春晓》
1. 重点理解:
眠
不觉晓
啼鸟
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
3.朗读
四. 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
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
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
3.齐读(配乐)
4.背诵
五. 课后作业设计
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
3.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六. 朗诵古诗,巩固复习
七. 拓展体会
1. 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
2. 老师评点。
八. 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 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 老师重点指导:随、晓
4. 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九. 课后作业设计
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
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7古诗两首》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27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因此本教学将整合三维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在整合中架设学习、理解古诗的桥梁,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不仅是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诗教学应引领学生从读入手,读出节奏美、音韵美、韵律美、想象画面美、感受情感美,领悟意境美,在这样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融入古诗文化,赏析艺术形式,从中洗涤心灵,铺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
同时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品读中升情。
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初步感受反衬的写法,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趣和意象,体悟守城将士对故乡的怀念以及他们的爱国之心、破敌之志,感受边塞将领勇敢机智、武艺高超的艺术形象,从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读出诗句的韵味。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学习《从军行》)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一)导入:简述花木兰、戚继光抗击外敌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
(相机板书:从军行塞下曲)(二)解题。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塞下曲》也是乐府诗题。
(三)引导: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现在,我们先来学习《从军行》。
(四)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对王昌龄的了解。
二、读得有板有眼,饶有韵味(一)自由朗读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诗歌艺术,感受诗歌的韵味与美感。
2.学习诗歌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3.掌握诗歌中的基本知识点,如韵脚、韵部、意象等。
4.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培养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5.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爱好语文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江南》1.教师朗读《江南》诗歌,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搜寻诗歌中的韵脚和韵部,分析诗歌节奏和美感的形成原因。
3.确认诗歌中出现的生词,如“翠苔”、“桃花”,教师进行解释,加深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
4.进行诗歌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理解,让学生表达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登鹳雀楼》1.教师朗读《登鹳雀楼》诗歌,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搜寻诗歌中的韵脚和韵部,分析诗歌节奏和美感的形成原因。
3.确认诗歌中出现的生词,如“昆仑”、“细腰”等,教师进行解释,加深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
4.进行诗歌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理解,让学生表达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教师进行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
2.分析法: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韵脚、韵部和意象等,了解诗歌节奏和美感的形成原因。
3.翻译法:让学生了解生词的含义,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
4.朗读训练法:教师进行诗歌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5.讨论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理解,让学生表达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朗读表现、诗歌理解等方面2.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完成质量、效率、规范等方面3.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试评分,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五、教学反思本课作为古诗教学的一部分,通过《江南》和《登鹳雀楼》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爱好语文的意识。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小学章卫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层含义。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请学生回忆过去的古诗积累,检查古诗背诵。
师:同学们刚才朗诵的这么多古诗,有的是写朋友送别,有的是写春日胜景,有的是感叹时光易逝我们理当珍惜今朝,内容丰富,包容万千。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师: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
看着这一幅幅图画,你想起了哪些古诗?(《山行》—杜牧,《赠汪伦》──李白,《回乡偶书》──贺知章,《乞巧》──林杰)。
指名有感情地朗诵,要注意引导把诗的韵味读出来。
生诵完后师说:“这真是画中有诗呀!”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二、学词学句,读懂诗句,想象意境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知诗人,解诗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这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古代由于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印刻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一些名胜故意留出一块墙壁涂白,专供诗人们题诗发表。
3、再读这首诗,联系课后注释,谁来说说诗句的意思:⑴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谁再把前两句话的意思说说:若学生说: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老师在学生说时插问:岭和峰有什么不同?你能把看到的岭和峰画出来吗?(请学生上台板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实物投影。
2.课件。
(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学习《望庐山瀑布》)
情境导入,理解诗题
1.(投影展示插图)老师以优美的导语,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
同时随机讲解“香炉”“庐山”等词语。
2.理解诗题,认读生字“庐”“瀑”。
(注意“瀑”的读音)
3.齐读诗题。
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
2.结合插图思考:诗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物?
3.伙伴之间交流,老师随机点拨。
4.组织交流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结合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紫烟”“遥看”“飞流直下”等词语。
5.老师小结:诗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了一种想象──这飞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学生齐读后两行诗句)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让学生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练习背诵,可同桌之间互相背。
巩固生字
出示“庐”“瀑”“炉”“疑”,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情况,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学写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会写的字:炉、银、烟、流。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老师点拨。
3.重点指导“流”字。
(提示:“流”右边的上半部分与“云”的区别,右下部分三笔之间的间距要匀称)
4.学生先观察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绝句》)
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望庐山瀑布》。
2.填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说说诗人杜甫。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读准字音,再读正确、读通这首诗。
2.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齐读,注音纠正读错的字音。
(如“行”不读x íng;“泊”不读pò)
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天上飞的白鹭,山上的积雪,江面上的船)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板书:黄鹂白鹭雪船
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结合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课文,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读词连诗。
(老师出示诗中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
的诗句)
4.情境背诗。
(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点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识字、写字,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鹭”“含”“岭”“泊”“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练习组词语。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吴”“含”“窗”“岭”“鸣”“绝”“泊”“柳”。
3.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方法,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窗”与“柳”的笔顺。
5.老师范写。
(注意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6.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7.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第2道填空题。
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