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莲)剑门关小学教学研究教学设计(2019年春案例)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8、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 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 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 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 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 排排顺序。
9、生:做练习(教师进行巡 视,并且进行指导。)
10、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表现音乐
吹奏乐器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 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 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 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 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 六个音孔、以及清脆明亮的音 色)并由同学进行吹奏展示。
教学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题《江南好》
板书设计
1、听赏乐曲《江南好》
2、给乐曲分段:A+B
3、A中速优美地仁G4/4
4、B慢起渐快仁G2/4
5、介绍竹笛分为梆笛(音色较为清脆明亮)和曲笛(音色较为柔 和抒情)两种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多媒体
FHJX年级:(四年级下册)学科:(音乐) 主备:(杨芳) 第(一)单元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江南的风情?(生:江南的特 产:江南的物产丰富,风味小 吃多,著名的有太湖“三”阳 澄湖的大闸蟹,莲藕,鸡头米, 菱角,橘子,枇杷,栗子,白 果,糕团。)(生:江南的文化 艺术:江南文化传承吴越文化 的风采,保有楚文化的余韵, 历代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学术 著述宏富绵延,学者、文学家、 艺术家代出不穷,诗歌、绘画 等风格明秀绮丽,自成流派)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一、了解江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 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基于教材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教材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约用 水 ” 这个 主题 开展 相关 的活 动 。一位 教 师 的活动
设 计 分为 这样 几 步 : 一 是事 先请 学 生搜集 相 关水 的资 料 , 了 解 水 与 人 类 生 活 的 密 切 关 系 。 二 是 课 堂 上 围绕 三大 问题进 行交 流 : 1 . 水 与人 类 的关系 。 2 . 平 时你 是怎 么 做 的 ?3 . 今 后 可 以 怎 么做 ?三 是 请 学 生 设 计 宣 传 标
强学 习兴 趣 , 在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的 过 程 中获 得 多 方 面
能力 的培养 。 但 是 上 述 设 计 似 乎 偏 离 了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的追求 , 它更 趋 向于一 次 活 动 , 而 非 语 文 的 感 觉 似 乎更 多 些 , 因 此 基 于 教 材 开 展 语 文 综 合 性 学 习 首 先 需
而这 些都 源于会 不会 思考 的结 果 。 也 因此综 合性
学 习要 求 学 生能 运 用语 文 知识 去解 决 生 活 中的一 些
6 8 l语 文戟 学通讯 叫、 学 l 2 0 " 1 5 . 2
本 版 编 辑 / 师 国 俊 I 教 法 I
4 . 学 会 生活
综合 性 学 习所 关 注 的并 不 只是 学 生 对 书本 知 识 的掌 握 , 它更 多地 “ 关 注学 生 内在 灵性 的生成 , 关 注学 展 的相互 沟通 的结果 。
体 之 中时 , 就必 须学 会交 往 。 ” “ 只 有 在 真 正 有 效 的 交 往和互动中 , 学 生 获 取 的 知 识 才 是 内化 了 的 , 增 长 的 能力才 是货 真价 实 的 , 养 成 的情 感才 是 真真 切切 的” 。
进 行综 合性 学 习 的重要 动力 , 它 往 往 使 学 生 从 生 疑 到

剑门关高中校本研修实施情况

剑门关高中校本研修实施情况

剑门关高中校本研修实施情况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学校为了更有实质性的进行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对校本研修进行了改革,用课堂实践来提升教学。

我校本研修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教师岗位大练兵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的通知》、《中小学校本研训指南》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一、现状总结: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教研组为中心的集体研训体系以及个人自主发展为基础的自我专业发展体系,在学科教研中语文组以省级资源开发课题为载体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准的研修模式,但是,各个教研组的集体研训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研修组还存在许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研修;另一方面,我们许多个人教师能够通过专业阅读、自我反思、博客撰写、交流学习、参与专业竞赛等形式自主的发展自己,同时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不均衡问题。

教师的自我发展动力和自觉性有待提升。

二、研训目标:本学期着眼我校的长期教师发展规划,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展开我校的校本研训1.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这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根基,只有每位教师具有了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能够为教师间的高层次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保障,也只有在教师的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制度,教师的发展才能够步入快车道。

2.构建教师间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体系,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机制。

只有建立了一套高水平的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体系,才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推动并相互影响教师走向新的高度。

二、制定原则1、自主发展、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自己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是弥补自己的短板,也可以是充分发展的自己优势,能够自觉的配合上级的各项专业培训活动自觉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专业成长的幸福感。

蒋家沟小学校级课题(推荐文档)

蒋家沟小学校级课题(推荐文档)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

“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一)在学校里的表现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到校比较迟。

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 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

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 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

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

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 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 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 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

“基于教材的读写有效结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教学设计_17481

“基于教材的读写有效结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教学设计_17481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三、总结升华
四、布置作业
1、出示课题
2、导入
(一)品读感悟“照料”
1、出示第二节第二句话:“他对战士们说……”
从聂荣臻将军的话语中,你听懂了什么?
2、突显词语“杀害”“受害”“伤害”,指导理解
3、透过文字的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将军?
(恩怨分明、慈善仁义、博大宽广、有着国际主义精神)
(正面描写: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心灵安慰无微不至
侧面描写: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
齐读第3自然段。
默读第四节课文(聂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将来。)
(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法西斯头目,并非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所以我们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同时也表明我八路军的态度:要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抗战到底。)
4、出示课文第三节。
要求:读读有关句子,再归纳事件,然后说说体会。
5、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
(二)品读感悟“送回”
1、而聂荣臻将军又做出了什么决定?
2、引读课文的第五节的前半部分。
3、出示信的内容:从这封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就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新中国元帅的风采!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
总结升华,理解“中日友谊的使者”为世界的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_2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_2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1-11-04T06:33:57.50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7期作者:闻先磊杨静[导读] 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了解丰富的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闻先磊杨静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梁家川小学 442600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小学 442600摘要: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了解丰富的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学习古诗词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人能力,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教师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鉴赏能力。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些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引言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的比重比较小,因此在许多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古诗词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及教学方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地教学。

从小的方面说,学好古诗词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非常快;从大的方面说,学好古诗词是小学生从小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1小学低段古诗词学习的必要性价值(1)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内涵,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

每一篇古诗词都蕴含了诗人在写作时所寄予的深厚情感,学生之所以要学习古诗词,就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学习古诗词的内涵,从而展开情感的共鸣。

因此,经过学习大量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学生在阅读中的共情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是因为古诗词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学习一个全新的文体,学生只需要顺利地翻译出其中的大意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是应该如同现代文阅读学习一样,对于古诗词中的中心思想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感悟和梳理,从中发掘不一样的学习价值。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

2019-t月(上)教育研究学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杨永秀(简阳市高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四川成都641400)【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基础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本文化功底,树立创新思维。

但小学语文在实地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教学策略,希望为同仁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74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相比较之前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语文教师在活动中,要求不断践行新课标要求,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无法感受语文学科的本身魅力,对于语文学科兴趣不高等情况。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没有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动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课堂中缺乏对另一个主体“学生”的关注。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但是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家长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却不忘对学生加紧指导,学生有些许错误,就会立刻指出,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

实际上,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性是不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太过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了呢?现代小学生学习相比较之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在教师上课过程中.教师把知识点揉碎了再一点点喂给学生,课后作业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还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搜一搜立刻就可以知道答案。

学生如果在课堂中有什么不会的知识点或者理解不清楚,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或者请一个家教,帮助学生学习。

这些一系列手段的确予以学生学习极大方便,但是却在有意无意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字义”到“字韵”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识字教学——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学为例

从“字义”到“字韵”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识字教学——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学为例

案例丨难点突陂辽宁教育丨2020年第7期(上半月)丨教研从“字义”到“字韵”: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识字教学—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学为例蒋剑秋(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 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 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 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 理解四方面。

识字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 作用。

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不仅是 学生读写的工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 学生在识写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对祖国 语言文字的理解、认同和热爱。

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发展学生 的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试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 册《人之初》一课的教学来探索识字教学设计的新路 径,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人之初》一课是选 自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的前四句,编者用八行、两 个片段来呈现,分别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以及 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认识“之、初、性、幼、玉、义”等13个生字;会写“之、习、相、远、近、玉、义”这7个生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段的教学重 点,本课的教学要突出这一重点,教师要在“多元认 字、科学识记”的过程中,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识字 教学。

_、明“字义”,在运用中进行语言积累识字教学要教学生理解字的音、形、义。

对于字义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讲清楚字的意思,学生能组词,就基本达成标。

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在具体的情境中建构和运用语言。

在学习《人之初》这一课时幼”字是需要学生会读会认的生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笔者进 行了这样的谈话:“上小学之前,你们都是在哪里学习儿歌、交朋友、做游戏呀?”学生答道:“幼儿园。

剑门路学校探索建设书法特色校本研修的尝试

剑门路学校探索建设书法特色校本研修的尝试

剑门路学校探索建设书法特色校本研修的尝试第一篇:剑门路学校探索建设书法特色校本研修的尝试剑门路学校探索建设书法特色校本研修的尝试中华民族的书法史就是一部灿烂的文明史,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与书法相伴,写一手美观大雅之字,实为学习之基本。

作为新时代的学校,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营造校园书法氛围,如何建设学校书法校本教材,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为此,剑门路学校认真分析了现状,研究了实施书法校园的可行性,校本教材的建设等。

下面就书法校园建设,创书法特色学校的一些做法阐述如下。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受到如此的重视,它之幸运;我生在这样的时代,做一位书法教师,我之幸运。

争创书法特色学校,让更多人受到书法的熏陶,是民族的幸运。

”一走进绵阳市剑门路学校书法室,映入眼帘的这几句话正道出该校重视书法教育,“以书法为学校特色之一,全力促进书法进课堂,让书法这门校本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剑门路学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张敏校长的一席话似一声春雷,在平静的校园掀起波澜。

为此,剑门路学校创书法特色学校拉开帷幕!保障:全校高度重视书法课堂作出建设书法特色学校的决定后,学校立即成立了由张敏校长担任组长的书法特色教学领导小组。

进一步明确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具体落实书法硬件与软件建设。

使书法教师能大展身手。

除在组织机构上设置好外,学校还配备了两间书法专用教室,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校园围墙上把古代书法家一一展示出来,每位书法家的简介,他的书法特色,书法成就,作品展示等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书法教室外,布置有专设的名碑名帖,校园处处都彰显书法的魅力。

氛围营造之外,还应注重高效务实的书法课堂建设。

早在2002年,学校以素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毛笔书法课,2011年学校在部分班级开设硬笔书法课,2012年至今2-6年级全部开设书法课,并以社区少年宫书法班、兴趣小组、素质课的形式,每周四、五、六开展书法教学。

阆中市高观中心校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研究计划

阆中市高观中心校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研究计划

阆中市高观中心校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研究计划第一篇:阆中市高观中心校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研究计划阆中市高观中心校书法教育实践课题第二阶段研究计划中国的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瑰宝。

写好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在2009年7月,学校课题组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围绕“以字立人”课题开题的基础上,提升至“全面普及书法文化教育,初步形成学生学习兴趣的迁移”的探讨思路,继续采取“定人、定时、定量”三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实验,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本阶段拟定定以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国粹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 以其特有的育德、启智、审美、健体的功能,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应更好的挖掘、发挥书法艺术的育人功能,把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健全完善组织机构:组长:吴国民副组长:赵正禄王子阳成员;何志向、田斌等8位负责书法教学的教师三、实施方案(一)、阶段性研究的内容:在上一阶段形成良好坐姿、掌握汉字基本框架,重点偏旁的基础上,全面普及书法文化教育,初步形成学生学习兴趣的迁移。

(二)、实验目标:1、继续加强双姿训练,大幅度提高双姿合格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多渠道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初步形成学生学习兴趣的迁移。

3、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书法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

4、通过书法练习,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实验原则:遵循整体性、渐进性、兴趣性、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四)、实验措施:1、继续采用“三定”方式,即:定人---每班定课题实施教师;定时---仍然采用把每天下午第三节40分钟定为书法练习课;定量---大的方面指每学期规定每生两本量的练习,小的方面指每周星期一至四是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时间,星期五是书法教师培训和布置下周练习内容时间。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发表时间:2020-11-27T11:06:39.06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3期作者:何妮[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和模式,有助于更何妮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实验学校 628317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和模式,有助于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通过有效融合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不断丰富语文学习知识储备。

基于此,本文将积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融合策略,教师应全面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水平,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有效融合;小学语文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意识到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需要逐渐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和阅读水平。

教师应充分了解到写作和阅读之间的联系,通过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可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逐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通过有效融合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1分析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存在的不足情况1.1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水平进行二者融合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取得了很多不错成绩。

然而,在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情况。

由于教师受到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时写作和阅读存在着分离情况,没有充分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2文本存在的脱离情况教师在给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学生常常存在着束手无策情况,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语文写作素材,直接影响了写作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写作素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可以进行应用,能够确保写作质量。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古诗阅读教学之策略——《“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发布时间:2021-01-15T15:50:35.8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作者:蒋志奎[导读] 古诗是我国文化历史中最灿烂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蒋志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教学研究中心 626000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化历史中最灿烂的一笔,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它用简短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极为丰富的内容与思想,经典的诗歌营造出的意境让人百读不厌,每阅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

古诗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它的魅力,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极好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内在的含义,试着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它。

这里就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古诗的益处进行分析。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策略引言: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古诗是一朵非常绚烂的花,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把古诗所占的篇目增加,把古诗文教育作为了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千年前的文化,用什么方法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能更容易的理解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让古诗被小学生接受,并慢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古诗“悦读阅美”的教学策略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让学生情操得以陶冶。

一、学习古代诗歌之益处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课上最重要的任务是识字和写字。

从当下的教育情况看,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生的书写上,在课内外留有大量家庭作业,对学生的书写能力看得更重一些,因为平时语文科目的考试也是以写为主,少有读和说的部分。

但是语文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现代教育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悦读和阅读,因为古诗篇幅短小,拥有韵律,读起来节奏极其规整,并且古诗特别讲究平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多悦读和阅读的方式,锻炼他们的语言,并且通过诵读,让学生逐渐明白古诗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实现“智汇语文”背景下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悦读阅美”之教学。

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22-11-26T18:07:19.53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1月2期作者:黄彩霞[导读]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逐步推进,在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培养过程中小学美术课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挥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在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中,探索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构建起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

文章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角度出发,探索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高效的教学模式。

黄彩霞广元市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逐步推进,在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培养过程中小学美术课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挥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在小学美术的欣赏教学中,探索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构建起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

文章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角度出发,探索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1-015-01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在学习中也很难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上。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地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趣味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美术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起氛围活跃的课堂教学,使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现状分析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出发,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由于课本资源、教学课堂、学生能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局限在以课本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里,而美术欣赏教学应当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只有扩充学生的艺术审美眼界,才能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核心素养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构建

核心素养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构建

核心素养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构建发表时间:2019-04-08T16:44:54.7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作者:林凤[导读] 小学语文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着天然不足,参考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当前应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统筹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基本样态,同时教师的辅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培育。

林凤成都市双流区双华小学 610200 【摘要】小学语文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着天然不足,参考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当前应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统筹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基本样态,同时教师的辅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98-01前言:自学辅导教学有很多优点,尤其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由于要说的问题在课文旁批中已写明,学生可事先预知,所说的内容又经过“读练”的自学环节,经过了充分的思考酝酿,“知”的环节又给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时机和充分的自由度,因此,充分利用自学辅导教学的优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教师积极转换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放开手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

在实验初期,教师遵循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原则,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大胆进行探索。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自学,已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此时教师适当引导点拨,重点难点照样迎刃而解,甚至比旧教法理解得更透彻[1]。

农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

农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回顾拓展》教学设计 .

课例研究新教师教学小语高年级每组教材后,都配以《回顾•拓展》性的综合学习。

从内容上看,体现了时代特点与意识,体现了弹性与开放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操作性。

而“回顾”是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领悟,促进“温故而知新”;“拓展”是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知识饱和积累的飞跃。

因此,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教师包办代替。

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削弱了教材应有的教育力量。

一、搜集搜集是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师的布置,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相关资料获取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学校所处的环境,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必要的指导。

如,搜集资料的类型、内容和时间等,明确方向性和指向性,以免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水份过大,能用的少,摒弃的多。

这不仅会让孩子们付出了无用劳动,也会挫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今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1.个体搜集。

是以个体学生为单位的搜集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

在活动中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及分析、判断能力。

也就说每个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都要对自己所搜集资料的方向和取舍做出与要求有关的决定。

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三”。

2.小组搜集。

是按照知识内容的要求,再根据学生个人备查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根据学生中谁家有上网的电脑或有一定量的藏书,去划分小组,这样才有可能使每个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小组搜集活动,理强调的是合作学习。

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四”。

3.集体搜集。

是指那些知识内容学生个体或小组都无法独立完成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电脑进行网络查询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

如,义教版小语五年上《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中的问题①“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了哪些新了解?”要想完成这个问题的资料搜集,单纯的让学生去做,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很困难的。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发布时间:2022-09-22T01:39:16.7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5月10期作者:田长江[导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了语文学习的各部分的内容,同时又跟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叉,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利。

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田长江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 401520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了语文学习的各部分的内容,同时又跟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叉,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利。

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教师必须能精准定位、科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促进其提升实践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科学准确定位,深层指导实践,构建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实施策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陪伴者、指导者,教师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尚未发展完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另外要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有指向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让小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综合性学习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要特别注重培养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一、科学准确定位,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即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师在设计授课方案时,必须做到对语文学科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这门学科不但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实践和应用[1]。

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即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另外要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要将本体性知识融入教学中,如识记文字、语言表达等。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芦花鞋》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即认识“搓、葵、祈、遗、憾”等生字,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结合本体性知识目标,教师可以重点教授本课的重点生字和生词,在教授“搓”时,可以在同学们明确了这个字的读音的基础上,让大家对其进行组词。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想到“搓衣板”、“搓手”、“搓洗”、“搓搓”等,接着让大家对这些词进行造句,并控制好这部分教学时间,让同学们通过组词造句锻炼语言逻辑。

细读文本,精准转化——以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为例的单元整合式阅读教学

细读文本,精准转化——以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为例的单元整合式阅读教学

细读文本,精准转化——以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为例的单元整合式阅读教学发布时间:2021-06-22T15:27:26.9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作者:李秋兰[导读] 教材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李秋兰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校四川成都 610500教材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从统编版教材“读书为要、双线统一、三位一体、四种能力”的编排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统编版教材更强调了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学会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增加阅读深度。

一直以来,教师们习惯逐课教学,将单元语文要素窄化为知识点进行传授,要求学生进行记忆,更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弱化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的价值取向较低,这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浅层次的学习。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思考度、达成度都不理想,不利于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

单元整合式阅读教学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思路。

单元整合式教学是把一个单元的内容看做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教材使用来看,实现知识体系的结构化。

第二,从学生学习来看,实现能力提升的策略化。

第三,从教师教学来看,实现统整意识的课程化。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在教材使用(指向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指向深度化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教学(指向“语文教学策略”的创生与运用)的过程中,关键点都指向了教师,指向了教师对文本的细读与重构,指向了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一、文本的细读与重构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与其说细读的是文本,不如说,细读的是你自己。

你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你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的体现。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增设一个习作单元。

从编者意图看,习作单元的出现,意在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门关小学教学研究教学设计
科目科学班级 5.3姓名蒋志莲课题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
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
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
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
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重难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分步演示加热的方法:从两个杯子里各取一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观察一下,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液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吗?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水(根据学生准备材料情况分组自己调制不同的液体)试试,马铃薯在调制的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的要求,可取100、200或3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入物质,待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添加物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

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入,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
问题与思考1、本节课需要解
决的问题:
①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
②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
③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④怎样正确的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马铃薯才浮起来。


(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不同的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

—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3、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拓展知识面。

五、课后小结:我们学会了、明白了什么?
六、课后练习:(见作业题单)2、本节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调制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使用的溶解物质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沉浮状况?
3、本节课未解决的问题:个别学困生在调制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操作方法还有不当的地方。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反思1、本课涉及的三个实验全部操作完整,过程流畅但细节上还可更完善一些。

2、作为公开课来说实验操作偏多了,今后注意。

3、个别学困生在调制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时操作方法还有不当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