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合集下载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结构望远镜按光学结构主要分三大类型:折射式、反射式、及折反射式。

折射式望远镜十七世纪初由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是最早出现的望远镜。

当时的折射镜十分简单,镜筒上端是单片凸透镜片,另一端焦点位置则用一片凹透镜片作为目镜把成像放大,所以成像出现很大色差,极影响成像的清晰度,直至后期消色差物镜被发明,望远的质素才大为改善。

消色差物镜基本上由两片不同折射率的玻璃透镜组成,达到消除色差效果。

现代的折射镜都是采用消色差物镜组合低品质或玩具的例外,更高要求的则采用三镜片物镜,或使用低色散玻璃,如萤石玻璃等来制造物镜,但这类望远镜售价十分高昂。

目前,技术水平较高的厂家以传统标准光学玻璃制造的消色差物镜己达到颇理想效果,近年由于技术提高和产量增加,供应业余爱好者的商品售价更较多年前便宜。

反射式望远镜折射镜出现后约半个世纪 1668年, 科学家牛顿发明了反射镜,所以这类望远镜一直以牛顿式反射镜Newtonian 称呼。

当时牛顿认为折射镜的透镜做成色差,影响成像的清晰度,所以发明了反射镜,因为反射镜不会做成色差现象。

牛顿式反射镜是由一块凹反射主镜及一块平面副镜组成,平面副镜放置在镜筒前端成 45 度角,光线进入镜筒后,经主镜反射回前端的副镜再屈折 90 度至镜筒外侧聚焦成像,再经目镜放大。

所以牛顿式反射镜是在镜筒上端外侧观看。

牛顿当年的反射镜采用铜材料制成主镜,后来才发展至采用玻璃并披上金属银作反射膜,现今的主镜和副镜都是镀上铝金属膜和加上保护膜,望远镜可使用很长时间而无须重镀反射膜。

牛顿式反射镜是三类型望远镜中最易制造的一种,所以业余者自制天文镜也造反这款型式,对于家生产来说,牛顿式反射镜自然是售价最便宜,所以亦较多入门者选用。

折反射式望远镜是二十世纪才发明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有两类开式,一类是施密特卡式zSchmidt Cassegrain,另一类是马克苏托夫式zMaksutov,但大多数厂制望远镜都以施密特式为主,原因是施密特式的矫正透镜较易生产大口径,所以这类望远镜在口径上有很多选择,而大口径的马克苏托夫望远镜生产困难及售价非常昂贵,所以商品都以小口径为多。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知识讲解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知识讲解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关于目镜的详细知识

关于目镜的详细知识

关于目镜的详细知识摘自《天文摄影与望远镜使用》1、惠更斯目镜(H或HW)由二片分离的同种牌号玻璃的平凸透镜组成,两凸面皆朝向物镜(图2.12)。

较大透镜的焦距近似于较小透镜的三倍。

此类目镜消除了彗差,倍率色差,像散也很小,但球差和位置色差还较大。

像场非常弯曲,向眼睛这一边突出,因此视场角较小,仅为250~400。

由于目镜的第一主焦点在二块透镜之间,故不能安装十字或分划板,不能作为测微目镜。

此类目镜容易制造,价格低廉,但眼睛必须很靠近接目镜而不方便,在望远镜中不常用。

将惠更斯目镜的场镜不用平凸透镜而改成弯月形透镜,不仅使场曲有所改善,有效视场可增至50*,这种目镜常用于一般折射望远镜中。

2、冉斯登目镜(R或SR)此类系统目镜特别适用于小型望远镜使用。

由于它仅由二片同种光学材料制成,且有一面是平面,二凸面相对而置(图2.12),价格则比较便宜,也容易制造。

此目镜没有畸变,但有色差。

因为球差小,且视场光栏在目镜的场境前,因此可以作为测微目镜和导引目镜。

此目镜的场镜平面离视场光栏甚近,场镜平面上的小点及灰尘都能在接目镜上看到。

视场的视尺寸约250~400。

业余爱好者在自制望远镜时往往采用此类目视系统。

自制者可按下法计算:两镜片可取完全相同的材料及尺寸,每片的焦距为f'=4/3×f(f为目镜焦距),镜片的一面是平面,另一面的曲率半径R=(n-1)×f'。

此式中n 为所选取光学玻璃的折射率,一般采用K9玻璃,可取np=1.5163(nD 是波长为5893A时的折射率)。

而二片镜片之间的间隔d=2/3×f'(d 为二球面顶点间的距离)。

3、凯涅尔目镜(K)一种改进型的冉斯登目镜,二片组成的接目镜及双凸透镜作为场镜。

它能校正倍率色差,同时也减小了位置色差、像散和畸变。

视场角大于400,可达500。

此目镜系统在天文望远镜中普遍采用,特别适用于低、中倍率。

4、阿贝无畸变目镜(OR)由一组负透镜在中间的三胶合透镜和一块简单的平凸透镜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遥感科学等领域。

一、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天文望远镜一般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由望远镜主镜(或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组成,而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支架、电子等控制系统以及机械部件等。

1.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一块高质量玻璃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天体发出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2.目镜目镜是望远镜的辅助光学装置,用于观察望远镜主镜形成的像。

一般来说,目镜的倍率比较小,一般在10-100倍之间。

3.支架望远镜的支架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望远镜主镜和目镜,并使之能够动态地跟随天体的运动。

4.调焦装置调焦装置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二、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得从天体发出的光线被望远镜主镜(或物镜)反射或屈折,最终形成清晰的像。

1.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主要利用反射原理,即将天体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一个聚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反射望远镜中,望远镜主镜一般为一个拱面形状,在此拱面上反射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要得到清晰的图像,目镜也需要调焦。

2.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主要是利用屈折原理,将从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的折射后,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折射望远镜中,物镜一般为一个双凸面镜,在该镜面上折射过去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三、天文望远镜的应用天文望远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天文学研究、遥感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在天文学研究中,天文望远镜主要用来观测各种天体,例如恒星、行星、星系、星云等。

通过观测这些天体的光谱、亮度、形状等信息,可以得出诸如天体运动、性质等信息,对于研究宇宙发展历史等宏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入门天文望远镜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之---目镜篇

入门天文望远镜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之---目镜篇

入门天文望远镜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之---目镜篇整理:深圳望远镜小曾。

参考资料:!最近,很多朋友来咨询关于天文望远镜入门机型的问题。

于是,想写一个系列文章,论述下入门级天文望远镜所应该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素质。

也就是说,为了保证能够顺利观看到主要观看对象(月球表面,行星,星云,星团)以及完成最简单的天文摄影(月球,行星等),一具天文望远镜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以及区别于玩具型产品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谈谈目镜。

在这里,关于天文望远镜目镜的基本常识我就不说了,比如说常用目镜的接口遵循三个标准,即外径为0.965英寸(24.5毫米)、1.25英寸(31.7毫米)和2英寸(50.8毫米),具有相同接口标准的目镜可以互相替换使用,通过更换不同焦距的目镜可以得到不同的倍率等等话题。

这里,我们要解决以下的两个问题:1〉什么类型的目镜比较适合入门级别?2〉在品质上最起码要求做到的项目是什么?一、具有代表性的目镜类型:所谓入门级别的产品,一般意义上是指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用尽可能便宜的价格所购得的商品。

那么,什么样的目镜比较适合呢?这样吧,我们先按照时代发展的线索,把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产品列举出来,然后再用对比淘汰的方法筛选出我们的目标产品。

1〉第一代目镜:①惠更斯目镜(H式)被公开发表于1703年,特点是像散较小,但球差和色差明显,而且像场较弯曲,向眼睛一端突出,视场很小,出瞳距离很短。

容易制造,价格低廉,但缺点很多,而且焦点在两块透镜之间,不能安装十字丝或分划板。

②冉士登目镜(R式)被公开于1783年,球差虽然减少了,但是色差依然明显。

优点是场曲较少,而且焦点位置在两块透镜的外侧,所以可以用在装有十字分画板的廉价寻星镜上。

另外,小型廉价望远镜也有采用这种结构的目镜。

2〉第二代目镜:①凯尔纳目镜(K式)K目镜是在1849年作为显微镜用目镜而被公开的。

跟第一代目镜相比,K目镜的色差更少,视场角也略宽。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

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一、引言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而其光学结构是实现天文观测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介绍天文望远镜光学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主要光学元件1. 物镜物镜是望远镜光学系统的核心元件,负责收集和聚焦天体的光线。

它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构成,具有一定的焦距。

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和光收集能力,较大的物镜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多的光线。

2. 目镜目镜是望远镜中用于观察物体的光学元件。

它通常由凸透镜组成,可以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使观测者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细节。

目镜的放大倍数决定了观测到的物体的大小。

3. 次镜在一些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之间还设置了一个次镜,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聚焦的图像。

次镜通常由凸透镜或反射镜构成,可以提高观测的放大倍数。

三、光路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通过透镜折射光线实现观测的。

光线从天体进入望远镜的物镜后被折射,经过目镜放大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形成清晰的图像。

折射望远镜的光路相对简单,适用于较小的天文观测。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通过反射镜反射光线实现观测的。

光线从天体进入望远镜的物镜后被反射到次镜上,再经过次镜反射到目镜,最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相对复杂,但由于可以避免透镜的色差问题,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四、附加光学元件除了主要的光学元件外,天文望远镜还可以配备一些附加的光学元件,用于改善观测效果或实现特定的功能。

1. 滤光器滤光器可以选择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屏蔽其他波长的光线。

通过使用滤光器,观测者可以选择特定的波段进行观测,例如太阳黑子观测中使用的Hα滤光器。

2. 相机相机是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子图像的设备。

天文望远镜配备的相机可以使观测者通过电子显示屏观察天体图像,也可以将图像保存下来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3. 自动跟踪系统自动跟踪系统可以使望远镜自动追踪天体运动,保持天体在视野中的稳定。

这样观测者无需手动调整望远镜的方向,更方便地进行观测。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

天文望远镜的知识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那么你对天文望远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天文望远镜的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天文望远镜的结构1,主镜由物镜(最前面的镜片组)、调焦系统和目镜(末端的镜组)组成,在镜筒上会标注主镜的焦距,以F表示,F600就是主镜的焦距是600毫米,主镜上会标注主镜的口径,80mm说明口径是80毫米,请注意,口径是决定望远镜性能的第一标准,口径越大越好。

目镜是单独的个体,是决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镜上都会有F值,这是目镜的焦距,用主镜的F值除以当前使用的目镜的F值,就是当前的放大倍率,记住,放大倍率是标准,6厘米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右,8厘米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超过这个范围就会看不清楚物体,所以市面上放大几百倍的望远镜都是水货,也不可能放大到那个倍率,大家不要相信。

另外,天文望远镜的视野不会像双筒望远镜那么宽广,如果想看的面积广一点,可以选购F值大的目镜(如20mm,25mm,40mm),反之,看到的范围就会缩小(如8mm,12mm,4mm)。

一般的家用天文望远镜所配备的目镜视野为1度(两个满月直径,就是说你的视场里能放进去两个满月)。

调焦系统是调节清晰度的设备。

2,寻星镜是一件重要的附件,特别对新手而言,因为它的作用是寻找目标。

那么为什么它能够寻找目标呢,这是相对而言的,上面我们说过,一般的望远镜视野为1度,而寻星镜则可以达到6-10度,所以大视场的寻星镜比主镜更容易寻找目标。

我们从寻星镜的目镜看,能够看见视野中有一个十字丝,这就是定位的装置,怎么使用下面会讲到。

寻星镜还有一个装备就是有三个螺丝,这是为了调节寻星镜的指向所用,下面会讲到。

3,手控器,极大方便了我们认识和寻找星体,输入当地的经纬度,让望远镜镜筒指北并水平。

然后找一星,二星或者多星定位后,可以根据内置星体名称寻找恒星,行星,星云,星团,星座等、并且找到星体后能跟着星体移动、天文望远镜的操作流程如果望远镜带有赤道仪,则必须调节望远镜赤经和赤纬轴平衡。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一般来说,目镜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结构:折射目镜和反射目镜。

1.折射目镜:折射目镜是最常见的类型,采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折射目镜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正直口径目镜和倒反口径目镜。

-正直口径目镜:正直口径目镜也称为直接口径目镜,是较为简单的设计。

它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其中凸透镜负责将光线靠近光轴聚焦,凹透镜则将光线散开。

这样一来,目镜便能够放大虚像,使得观察者能够直接看到天体。

-倒反口径目镜:倒反口径目镜也称为倒反目镜,与正直口径目镜相比,它使用了两个透镜和一个棱镜组件。

光线首先会先经过第一个凸透镜,然后经过一个中间棱镜会翻转光路方向,最后再经过第二个凸透镜,形成正立的图像。

这种目镜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由于光线要经过多个透镜和棱镜,会有一定的光线损失。

2.反射目镜:反射目镜采用了反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牛顿目镜和卡塞格林目镜。

-牛顿目镜:牛顿目镜由凹面镜和平面镜组成,其中凹面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焦点上,然后通过平面镜的反射使得光线改变方向。

观察者通过侧面的入口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牛顿目镜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会形成色差,即不会出现色彩偏差。

-卡塞格林目镜:卡塞格林目镜的光路设计更为复杂,它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小的次反射镜构成。

通过这一设计,光线将被反射多次,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卡塞格林目镜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

除了上述主要的目镜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目镜类型,如光纤目镜和数字目镜等。

光纤目镜通过将光线传输到远离主镜的位置,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观察天体。

数字目镜采用了摄像机和显示屏的组合,通过数字方式来显示和放大观察图像。

总的来说,目镜种类繁多,结构也各有不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放大观察天体的图像。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指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系统。

通常由物镜和目镜两个部分构成。

物镜负责接收和聚焦光线,目镜则将聚焦后的光线放大,使观察者能够看清楚天体的细节。

目镜的结构通常采用折射式或者反射式。

折射式目镜是利用透镜将光线折射,通过成像原理将物体成像。

而反射式目镜则是通过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再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形成物体的成像。

目镜的大小和放大倍数通常是决定望远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放大倍数越大,观测到的细节也就越清晰,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到镜筒的稳定性和视野的大小。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放大倍数和结构稳定性之间做出平衡。

除了物镜和目镜之外,目镜结构中还包括了各种辅助设备,如滤光器和照相机接口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观测的效果和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

综上所述,目镜是天文望远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度决定了望远镜的观测效果和可靠性。

- 1 -。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
缺点----镜面镀膜,三至五年即需重镀,否则星星愈看愈暗。
----周边像差使星象肥大。
折反射镜分为(1)纯施密特(2)施密特·盖赛林式与(3)马克斯托夫式三种:
1.纯施密特镜--天文摄影专用
2.施密特·盖赛林式与
3.马克斯托夫式都具备反射镜的特长,而且将像差的毛病减少了。
因此对行星,月面观察有兴趣的朋友,请选择折射镜与折反射镜,对星云、星团有兴趣的朋友,请选择反射镜。如果您的经济能力许可,请尽可能地购买大口径的望远镜,因望远镜口径愈大,集光力也就愈强。不过也要注意品牌,因为品牌与光学品质常成正比。如Nikon、ZEISS、高桥VIXEN(折射镜)
镜。
目前知名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
(1)牛顿式(Newtonian)
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度将平面次要镜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2)卡赛格林式或简称卡式(Cassegrain)
利用一块双曲面凸镜(Convex hyperboloid)作为副镜,在主竞焦点前将光线聚集,穿过主镜一个圆孔而聚焦在主镜之后。因为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镜筒可以缩短,但视场较窄,像散较牛顿式严重,同时有少许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采反射和折射的长处之型式,基本上和反射一样,也有反射式望远镜的缺点,为了消除偏离光轴的视野的慧星像差使用着透镜,且主镜为球面镜,比反射型容易研磨..只介绍其中一种最为被广泛运用的折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射出来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最大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差,也不太会吸收紫外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差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如将反射凹面磨成抛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差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1,惠更斯目镜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

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

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焦距: 8mm ~ 25mm, 出瞳距离5~10 mm,视场25~40度接目镜的放大倍率 k=250mm/f mm2,冉斯登目镜于1783年设计成功,也是两片两组结构,由凸面相对,焦距相同的两个平凸透镜组成。

间距为两者焦距和的2/3-3/4,其色差略大,场曲显著减小,视场约为30-45度,目前已很少采用。

焦距: 4mm ~ 30mm, 出瞳距离0~ 5 mm,视场25~40度3,凯尔纳目镜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

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

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焦距: 6mm ~ 25mm, 出瞳距离5~14 mm,视场40~52度4,普罗素目镜又称为对称目镜。

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焦距: 3mm ~ 55mm, 出瞳距离5~46 mm,视场42~52度5,阿贝无畸变目镜(简称OR目镜)1880年由德国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阿贝设计,为四片两组结构,其中场镜为三胶合透镜,接目镜为平凸透镜,该目镜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并把鬼像和场曲降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它还具有40-50度的平坦视场和足够的出瞳距离,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现,一直被广泛采用。

天文望远镜目镜的作用以及它的分类

天文望远镜目镜的作用以及它的分类

天⽂望远镜⽬镜的作⽤以及它的分类
天⽂望远镜的⽬视系统是由物镜系统和⽬镜系统两个系统共同组成的,两者缺⼀不可。

这⾥主要介绍⽬镜。

⼀架天⽂望远镜应该备⽤多种⽬镜,这样才能适应不同⽬的的观测,也才能最⼤限度地发挥⽬镜应有的作⽤。

下⾯,我们⼀起来看看⽬镜的作⽤及其分类
⼀、⽬镜的作⽤:
1,⽬镜将物镜所成的像放⼤,观测天体是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2,使⼊射到物镜的平⾏光从⽬镜出射时仍为平⾏光;
⼆、⽬镜的种类:
1、普罗斯尔⽬镜:以字母PL表⽰,由两组消⾊差胶合透镜组成,畸变⼩,视场⼤
,适⽤于⾼倍率及投影观测(如对⾏星或⽉球表⾯细节的观测等),⼀般配备在
较⾼级的天⽂望远镜中。

2、冉斯登⽬镜:以字母R表⽰,适于⽤作装有⼗字丝或标尺的⽬镜,⽤在低倍率或中倍率的测量性观测;
2、凯涅尔⽬镜:以字母K表⽰,是冉斯登⽬镜的改进型,消除了冉斯登⽬镜的⾊差,这种⽬镜,视场⼤,常⽤在低倍率观测上(如观测彗星或⼤⾯积的天体);
3、惠更斯⽬镜:⽤字母H表⽰,MH或HM表⽰惠更斯⽬镜的改进型,这类⽬镜适⽤于低倍率或中倍率的观测;
外出观景时,我们通常会为天⽂望远镜多备⼏个⽬镜,因为,我们会因为⽬标的不同,⽽采⽤不同的⽬镜,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目镜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是其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是望远镜中的一个小型望远镜,通常由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组成。

目镜主要用于将通过主镜反射或透过的光线成像,让观察者能够看到地球外的天体。

目前市面上的望远镜目镜主要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折反式目镜,另一种则是非折反式目镜。

折反式目镜的结构比较复杂,通常由几块透镜和反射镜组成,能够有效地消除色差,提高成像质量。

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需要精密加工和调试,造价比非折反式目镜要高。

非折反式目镜则结构相对简单,只由几块透镜组成,成像效果并不如折反式目镜。

但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在一些入门级或儿童望远镜中普遍使用。

总之,不同结构的望远镜目镜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做出决策。

- 1 -。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

天文望远镜结构与使用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其主要功能是放大远处的天体,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中略有不同,下面将着重介绍分光镜望远镜和反射型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

分光镜望远镜是一种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结构,由物镜、目镜和分光镜组成。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镜,也是最大的那个镜片,其作用是收集远处天体的光线并形成尽可能清晰的像。

目镜是望远镜的眼镜,用于将物镜收集到的光线再次放大,使观测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天体的细节。

分光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通常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其作用是将光束分成两个独立的光路,一个用于观测天体,另一个用于定位天体。

使用分光镜望远镜时,首先需要将望远镜放置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架上,以确保望远镜的稳定性。

然后,需要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使光路能够正常传输。

接下来,使用定位功能,在目镜中寻找到感兴趣的天体,并将其置于视野中心。

最后,通过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反射型望远镜是另一种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结构,与分光镜望远镜相比,其原理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反射型望远镜主要由凹面主镜、凸面副镜和目镜组成。

凹面主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聚焦天体的光线。

凸面副镜则位于主镜的前方,主要用于将聚焦的光线反射到侧方,然后再通过目镜进行观测。

目镜在反射型望远镜中的作用与分光镜望远镜中的作用相似。

使用反射型望远镜时,首先需要将望远镜放置在稳定的支架上,并调整主镜和副镜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光线能够正常传输。

然后,通过调整目镜的位置和焦距,能够观察到不同放大倍数的图像。

与分光镜望远镜不同的是,反射型望远镜常常需要进行反射镜的反射面清洁和定期校准的工作,以保证望远镜的观测质量。

总的来说,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会因具体类型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利用光学原理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天体。

无论是分光镜望远镜还是反射型望远镜,都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观测,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校准,以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基础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基础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1,惠更斯目镜2,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

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

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焦距: 8mm ~ 25mm, 出瞳距离5~10 mm,视场25~40度接目镜的放大倍率 k=250mm/f mm2,冉斯登目镜于1783年设计成功,也是两片两组结构,由凸面相对,焦距相同的两个平凸透镜组成。

间距为两者焦距和的2/3-3/4,其色差略大,场曲显著减小,视场约为30-45度,目前已很少采用。

焦距: 4mm ~ 30mm, 出瞳距离0~ 5 mm,视场25~40度3,凯尔纳目镜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

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

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焦距: 6mm ~ 25mm, 出瞳距离5~14 mm,视场40~52度4,普罗素目镜又称为对称目镜。

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焦距: 3mm ~ 55mm, 出瞳距离5~46 mm,视场42~52度5,阿贝无畸变目镜(简称OR目镜)1880年由德国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阿贝设计,为四片两组结构,其中场镜为三胶合透镜,接目镜为平凸透镜,该目镜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并把鬼像和场曲降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它还具有40-50度的平坦视场和足够的出瞳距离,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现,一直被广泛采用。

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目镜介绍

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目镜介绍

常见的天⽂望远镜⽬镜介绍1、惠更斯⽬镜(H或HW)由⼆⽚分离的同种牌号玻璃的平凸透镜组成,两凸⾯皆朝向物镜(图2.12)。

较⼤透镜的焦距近似于较⼩透镜的三倍。

此类⽬镜消除了彗差,倍率⾊差,像散也很⼩,但球差和位置⾊差还较⼤。

像场⾮常弯曲,向眼睛这⼀边突出,因此视场⾓较⼩,仅为250~400。

由于⽬镜的第⼀主焦点在⼆块透镜之间,故不能安装⼗字或分划板,不能作为测微⽬镜。

此类⽬镜容易制造,价格低廉,但眼睛必须很靠近接⽬镜⽽不⽅便,在望远镜中不常⽤。

将惠更斯⽬镜的场镜不⽤平凸透镜⽽改成弯⽉形透镜,不仅使场曲有所改善,有效视场可增⾄50*,这种⽬镜常⽤于⼀般折射望远镜中。

2、冉斯登⽬镜(R或SR)此类系统⽬镜特别适⽤于⼩型望远镜使⽤。

由于它仅由⼆⽚同种光学材料制成,且有⼀⾯是平⾯,⼆凸⾯相对⽽置(图2.12),价格则⽐较便宜,也容易制造。

此⽬镜没有畸变,但有⾊差。

因为球差⼩,且视场光栏在⽬镜的场境前,因此可以作为测微⽬镜和导引⽬镜。

此⽬镜的场镜平⾯离视场光栏甚近,场镜平⾯上的⼩点及灰尘都能在接⽬镜上看到。

视场的视尺⼨约250~400。

业余爱好者在⾃制望远镜时往往采⽤此类⽬视系统。

⾃制者可按下法计算:两镜⽚可取完全相同的材料及尺⼨,每⽚的焦距为f'=4/3×f(f为⽬镜焦距),镜⽚的⼀⾯是平⾯,另⼀⾯的曲率半径R=(n-1)×f'。

此式中n为所选取光学玻璃的折射率,⼀般采⽤K9玻璃,可取np=1.5163(nD是波长为5893A时的折射率)。

⽽⼆⽚镜⽚之间的间隔d=2/3×f'(d为⼆球⾯顶点间的距离)。

3、凯涅尔⽬镜(K)⼀种改进型的冉斯登⽬镜,⼆⽚组成的接⽬镜及双凸透镜作为场镜。

它能校正倍率⾊差,同时也减⼩了位置⾊差、像散和畸变。

视场⾓⼤于400,可达500。

此⽬镜系统在天⽂望远镜中普遍采⽤,特别适⽤于低、中倍率。

4、阿贝⽆畸变⽬镜(OR)由⼀组负透镜在中间的三胶合透镜和⼀块简单的平凸透镜组成。

天眼望远镜的组成

天眼望远镜的组成

天眼望远镜的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为:从下到上组成部分为:三角支架、赤道仪、中垂、微调手轮、镜筒、寻星镜、天顶镜、目镜。

不是说每一款镜子都是这样的。

有的天文望远镜他是没有寻星镜的,有的在镜筒上还安装了中垂来调节平衡。

还有会赠送很多其他的天文配件,比如太阳滤镜、增倍镜(巴洛镜)、更多倍数的目镜。

天文望远镜每个部件的作用:
1、三角支架,固定望远镜观察时保持稳定。

2、赤道仪,快速寻找星体的设备。

3、微调手轮,微调调节赤道仪保持平衡。

4、中垂,在镜筒移动的时候,通过调整中垂,保证镜筒的平衡。

5、寻星镜,快速寻找星体。

详细的可以查看前面讲过的天文望远镜寻星镜。

6、天顶镜,把光线全反射成90°的角,便于观察。

7、增倍镜,增加倍数,观察更加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1 惠更斯目镜 H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 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 前面为场镜 后面为接目镜 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 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 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

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

过去 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 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 其视场小 反差低 色差 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2 冉斯登目镜 R 于1783年设计成功 也是两片两组结构 由凸面相对 焦距相同的两个平凸透镜组成。

间距为两者焦距和的2/3-3/4 其色差略大 场曲显著减小 视场约为30-45度 目前已很少采用。

3,凯尔纳目镜 K、RK 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出现于1849年 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 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 视场达到40-50度 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 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 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

另外 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 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 影响观测 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

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研制出了RKE目镜 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4 阿贝无畸变目镜(OR) 1880年由德国蔡司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阿贝设计 为四片两组结构 其中场镜为三胶合透镜 接目镜为平凸透镜 该目镜成功的控制了色差和球差 并把鬼像和场曲降低到难以察觉的程度 它还具有40-50度的平坦视场和足够的出瞳距离 在各倍率都有良好表现 一直被广泛采用。

5 爱勒弗广角目镜 ER 1917年研制成功 是专门为需要大视场的军用望远镜设计 是其后所有广角目镜的鼻祖 结构为5片三组 视场高达60-75度。

非常适合观测深空天体 由于边缘存在像散 所以不太适合高倍设计 其在低倍时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

6 普罗素目镜 PL 又称为对称目镜。

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 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 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 造价更低 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 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