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新世纪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答案
生理学新世纪第四版复习思考题答案1.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单选题] *A、肌原纤维B、细肌丝C、肌纤维D、粗肌丝E、肌小节(正确答案)2. 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单选题] *A、Na+B、K+C、Ca2+(正确答案)D、Mg2+E、Ach3.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单选题]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正确答案)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4.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 [单选题] *A、缺乏Fe2+B、缺乏叶酸C、内因子缺乏D、骨髓破坏(正确答案)E、严重肾疾病5.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人体的哪个器官产生() [单选题] *A、肝脏B、肺脏C、肾脏(正确答案)D、心脏E、肌肉6.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 [单选题] *A、因子IB、因子III(正确答案)C、因子VIID、因子XIIE、因子II7.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 [单选题] *A、铁B、铁和蛋白质C、维生素B12和叶酸(正确答案)D、促红细胞生成素E、维生素B68.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
[单选题] *A.蛋白质和铁(正确答案)B.促红细胞生成素C.维生素Bn和叶酸D.内因子E.雄激素9. 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正确答案)B.血小板生成减少C.血液中抗凝物质生成增多D.组织因子缺乏E.血液中纤溶系统亢进10.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单选题] *A、纤维蛋白B、纤维蛋白原(正确答案)C、凝血因子D、血小板E、Ca2+11. 血量是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相当于每千克体重() [单选题] *A、70ml~80ml(正确答案)B、80ml~90mlC、50ml~60mlD、40ml~50mlE、60ml~70ml12.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单选题]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确答案)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13.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 [单选题] *A、大于血浆B、小于血浆C、相近或等于血浆渗透压(正确答案)D、10%葡萄糖溶液E、0.35% NaCl溶液14.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 [单选题] *A、NaClB、葡萄糖C、白蛋白(正确答案)D、球蛋白E、血红蛋白15.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单选题] *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正确答案)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16. 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单选题] *A、兴奋性越高B 、兴奋程度越低兴奋程度越高D 、兴奋性越低(正确答案)E、没有兴奋性17.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单选题] *A、神经活动B、肌肉收缩C、腺体分泌D、反射活动E、动作电位(正确答案)18.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正确答案)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19.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单选题] *A、血液凝固B、排便反射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释放增加(正确答案)D、排尿反射E、分娩反射20.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 [单选题] *A、基强度B、阈强度(正确答案)C、阈时间D、利用时E、时值21.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单选题]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正确答案)22. 内环境稳态是指() [单选题]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2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单选题] *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正确答案)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E、自身调节2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单选题] *A、反射(正确答案)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25. 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 [单选题] *A、神经调节(正确答案)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26. 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单选题] *A、感受器(正确答案)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27. 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单选题] *A、膝跳反射B、减压反射C、排尿反射D、望梅止渴(正确答案)E、吸吮反射28. 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单选题]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正确答案)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血压29. 红细胞沉降率可反映红细胞的:() [单选题] *A、可塑变形性B、悬浮稳定性(正确答案)C、渗透脆性D、运输氧的特性E、数量3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 [单选题] *A、缺乏Fe2+(正确答案)B、缺乏叶酸C、内因子缺乏D、骨髓破坏E、严重肾疾病31. 唯一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单选题] *A、因子IB、因子III(正确答案)C、因子VIID、因子XIIE、因子II32.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依赖于:() [单选题] *A、维生素AB、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K(正确答案)E维生素E33. AB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单选题] *A、A凝集原B、B凝集原C、D抗原D、A凝集原和B凝集原(正确答案)E、无A凝集原和B凝集原34. Rh血型系统中抗原性最强的抗原是() [单选题] *A、C抗原B、c抗原C、D抗原(正确答案)D、d抗原E、E抗原35. Rh 阴性母亲,其胎儿若 Rh 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单选题] *A、血友病B、白血病C、红细胞增多症D、新生儿溶血病(正确答案)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6. 人体内O2、CO2、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单选题] *A、单纯扩散(正确答案)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37. 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单选题]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正确答案)C、主动转运D、入胞E、出胞38.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单选题]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正确答案)39. 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单选题] *A、K+(正确答案)B、Cl-C、Na+D、Ca2+E、Na+和Cl-40. 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主要与K+外流有关,其数值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正确答案)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41.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离子分布最多的是() [单选题] *A、K+(正确答案)B、Na+C、Ca2+D、Cl-E、Na+和Cl-42. 产生动作电位下降相的离子流是() [单选题] *A、K+外流(正确答案)B、Cl-内流C、Na+内流D、Ca2+内流E、Na+和Cl-43. 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 [单选题] *A、70mmHgB、75mmHgC、80mmHg(正确答案)D、85mmHgE、90mmHg44. 以下属于被动转运的是() [单选题] *A、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和入胞E、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正确答案)45. 参与细胞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是() [单选题] *A、受体蛋白B、通道蛋白C、泵蛋白D、载体蛋白E、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正确答案)46. 血清是指() [单选题] *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B、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后的上清物C、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其他某些凝血因子(正确答案)D、全血去掉血细胞E、血浆去掉蛋白质47.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单选题] *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正确答案)C、Na+含量高D、K+含量高E、Cl-含量高48. 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凝血因子是() [单选题] *A、因子IB、因子IIIC、因子VIID、因子XII(正确答案)E、因子II49. Rh 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单选题] *A、A抗原B、C抗原C、B抗原D、D抗原(正确答案)E、E抗原50.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 [单选题] *A、Na﹢和Cl﹢(正确答案)B、葡萄糖C、白蛋白D、球蛋白E、血红蛋白。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也称自稳态。
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动态平衡)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快而精确)体液调节:是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二、简答题1、试述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有一定局限性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特点: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特点: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灵敏度低,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揭示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以器官和系统为对象,揭示其功能活动的规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个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对象,观察和分析在环境因素改变和不同生理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及完整机体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的规律3、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机制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例如:①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②血液凝固:凝血发生时,许多凝血因子按顺序活化而产生级联反应,一个凝血因子的活化可引起许多凝血因子的活化,下一级凝血因子的活化又反过来加速活化上一级凝血因子,从而使效应不断放大和加速。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大题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单元:1、人体生理学与医学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生理学要从三个水平上开展研究?3、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比较正反馈、负反馈与前馈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5、从生理学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第二单元: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试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4、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5、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6、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7、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8、局部兴奋有何特征?9、从刺激运动神经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过程?10、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及其机制。
第三单元:1、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2、如何鉴别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3、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4、红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各有何临床意义?5、根据红细胞生成、破坏以及红细胞生成调节的基本理论,分析导致贫血的各种原因。
6、为何EPO可以作为兴奋剂,提高耐力运动员的成绩?7、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8、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9、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0、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3、简述输血的原则。
第四单元:1、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有何异同?为什么心室功能曲线未有下降?2、请描述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全过程。
从这点出发你认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会增强或减弱心脏收缩力量?3、请比较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起搏原理。
为什么窦房结能成为全心的起搏点?4、房室交界处和蒲肯野纤维的传导功能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5、请描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射血的关系。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绪 论1、何谓内环境、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2、试以血糖、动脉血压变化为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特点、意 义。
3. 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其各自生理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4. 怎样理解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体内控制系统的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 何谓主动转运? 钠泵的主动转运有何生理意义?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 何谓静息电位?试述静息电位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何谓动作电位、阈值 (阈强度 ) 、阈电位?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出现各有何意义? 局部电位有何特点? 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何谓兴奋、兴奋性?细胞兴奋后兴奋性有何周期性变化? 试述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 简述横纹肌收缩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骨骼肌收缩的总和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根据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原理,试分析可引起肌肉收缩障碍的各因素。
16. 你认为细胞水平的研究有何意义?与组织、器官功能和整体功能有 何关系? 第三章 血液1.2.是多少? 3.请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作用。
4.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红细胞有哪些生理特征?红 细胞有哪些功能?何谓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请述红 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重要辅酶(成熟因子) 、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5. 白细胞的数量和计数分类百分值正常各是多少?简述各类白细1. 2. 3. 4.5. 和特点。
6.7.8.9.10. 递? 11.12.13.14.15.简述血液和血浆蛋白的功能。
何谓血浆、 血清、血量、血细胞比容?血量、 血细胞比容正常值请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生理思考题
一、绪论、细胞1.负反馈、正反馈概念及生理意义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多见于机体内各种调节活动中,具有加强或减弱的双向作用特点,能维持机体稳态。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使整个调控系统处于一种不断的重复与加强状态。
2.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的形式单纯扩散(在生物体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脂溶性溶质分子顺浓度差跨膜运转)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膜电位变化。
细胞兴奋时可引起膜通透性改变,从而使膜内外两侧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
4.某物质的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额外供能5.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K+6. 阈值与兴奋性的关系阈值越低,兴奋性越高7.极化、反极化状态?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状态。
静息时细胞的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状态(polarization);当极化现象减弱时称为去极化。
当膜由原来的-70mV到0mV就是去极化过程,而由0mV变化到20-40mV 则是反极化过程,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overshoot potential),此时膜的状态称为反极化状态。
8.机体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全部组织细胞直接的生存空间。
9.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二、血液1.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2.内、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内源性:因子Ⅻ(接触因子)外源性:因子Ⅲ(组织因子)3.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及生理作用?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单选题1.氧的跨膜转运是通过(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继发性主动转运E、入胞和出胞作用2.人体体温保持恒定,需要()A.自身调节B.负反馈C.正反馈D.条件反射E.环境温度稳定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为()A.反射活动B.动作电位C.神经传导D.机械收缩E.分泌4.当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会引起()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 单收缩D 完全强直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5.连续刺激不能使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是()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存在不应期D.细胞能量不足E.离子分布的恢复需要时间6.维持某种功能状态稳定有赖于()A.负反馈B.自身调节C.条件反射D.正反馈E.非条件反射7.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为零B.较高C.正常D.无限大E.较低8。
静息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是()A. K+向膜外扩散的平衡电位B.没有离子跨膜流动C. K+外流同时Na+内流D. K+外流同时Cl-_外流E. Na+内流同时Cl-内流9.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 K+易化扩散的结果B. Na+易化扩散的结果C.膜上钠钾泵活动的结果D.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E.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10.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较,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A.增加一倍B.增加二倍C.减少一倍D.减少二倍E.保持不变11.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A.改善受控部分接受控制信息的反应状态B.保持功能活动的稳态B.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D.使某一生理功能活动迅速完成E.增强受控部分对控制信息的敏感性12.内环境是指()A.机体生活的外部环境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细胞内液D.胃肠道管腔内的环境E.呼吸道内的环境13.连续刺激落在前—刺激引起的收缩期内会引起()A.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D.完全强直收缩E.舒张14.保持内环境稳态主要靠()A.与外环境隔绝B.保持代谢绝对平衡C.限制能量供应D.各系统器官协调话动E.限制剧烈的活动15.关于刺激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部环境的变化B.内部环境的变化C.环境的一切变化D.能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E.能被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16.静息电位的数值绝对值变大称作膜的()A.超极化B.去极化C.超射D.复极化E.反极化二、是非题()1.负反馈的生理作用是维持生理功能的稳态。
大学生理学复习题集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内环境4.生物节律5.神经调节6.负反馈二、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A. 人体细胞的功能B.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E.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 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分泌D.电位变化E.反射5.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 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6.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A. 中枢B.突触C.效应器D.外周神经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 反馈信息B.控制信息C.控制系统D.受控系统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A. 控制信息B.反馈信息C.干扰信息D.参考信息E.偏差信息三、问答题1. 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 神经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 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二、选择题1.C 2. A 3.E 4.D 5.D 6.B 7.B 8.B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2.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D.阈值3. 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以不衰减的方式进行传导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而改变4.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K+ B.Na+ C.Ca2+ D.Cl-5. 骨骼肌细胞的Ca2+贮池主要位于A.胞浆B.细胞核C.横管D.终池6.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收缩活动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D.动作电位7.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顺电位梯度D.需要膜蛋白的介导8. 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9. 比正常兴奋性低, 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10. 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和复极过程)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11.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C.不表现不应期D.不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12.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证据是,肌肉收缩时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区缩短B.暗带长度缩短, 明带和H区不变C.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13. 膜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14. 生理情况下, 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B.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D.等长收缩15. 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A.腺苷酸环化酶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16. 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A.刺激强度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D.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17. 微终板电位是由A.神经末梢动作电位引起的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18. 在收缩过程,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兴奋性B.初长度C.传导性D.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19. 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A.磷脂酶C 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蛋白激酶20.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收缩加强的是A.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上Ca2+的通道B.阻断神经末梢ACh的释放C.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酯酶D.阻断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道(二) 多项选择题:1. 关于跨膜转运正确的描述是A.O2与CO2的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B.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Na+内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C.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Ca2+内流是主动转运D.复极过程中的K+外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E.Na+的跨膜外移和K+的内移是主动转运2. Na+泵A.是一种酶B.是一种通道蛋白C.能分解ATP,主动转运Na+和K+D.受细胞内Na+和细胞外K+的调节E.能主动将Na+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3. 关于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极化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外正内负的分极状态B.去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C.反极化是指跨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状态D.复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增大恢复极化的过程E.超极化是指膜内电位负值超过静息电位的水平4.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结构特异性B.饱和现象C.不依赖膜蛋白质D.竞争性抑制E.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5. 关于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正确的描述是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接头后膜是N型乙酰胆碱受体C.产生的终板电位具有局部反应的特征D.终板电位可刺激周围的肌膜形成动作电位E.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6. 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是M型乙酰胆碱受体B.是化学门控通道C.和乙酰胆碱结合后该通道开放D.与终板电位的产生有关E.可被箭毒阻断7. 关于离子通道的论述, 正确的是A.一种通道只能转运一种离子B.多数具有特异性阻断剂C.通道的开闭只决定于膜电位高低D.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E.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8. 动作电位:A.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扩布B.是可兴奋细胞具有的共同特征C.多个阈下刺激共同作用也不能引发D.具有全或无特性E.可以进行总合9. G蛋白耦联受体A.可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可激活鸟苷酸结合蛋白C.是一种7次跨膜的整合蛋白D.其配体主要是各种细胞因子E.可结合GDP或GTP10. 酪氨酸激酶受体A.介导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B.分子中只有一个跨膜α螺旋C.膜内侧的肽段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D.通过激活G蛋白完成信号转导E.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不需要第二信使的参与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医学生理思考题
1试述机体机能反馈调节的分类及意义。
答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调节,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2分)。
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稳态(2分);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其意义在于使某种机能活动不断地加强,迅速达到某一预定的状态(2分)。
2什么是静息电位?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案:细胞在未受刺激时,细胞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这种静息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2分)。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细胞膜上的各种离子泵主动运转的结果造成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表现为细胞外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细胞内K离子和带负电荷的大分子浓度明显超过细胞外液(2分)。
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建立起势能储备,根据化学和物理学的扩散原理,它们有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倾向,但它们能否通过细胞膜,取决于细胞膜对它们有无通透性。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开放有关。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小,但钾离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因此,钾离子顺浓度差向细胞外扩散。
由于部分钾离子扩散到膜外,使细胞膜外的正电荷增加,其形成的电场对钾离子的进一步扩散起到阻碍作用(2分)。
扩散的最终结果是,由浓度差推动钾离子向外扩散的力量与阻止钾离子扩散的电场力量达到平衡,钾离子的静移动量为零。
因此,静息电位是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细胞跨膜静息电位的大小,可通过物理化学上的Nernst公式计算(2分)。
3动作电位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答案:当可兴奋细胞(神经纤维、肌肉细胞、腺细胞)在安静状况下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且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在短时间内由原来的-70~-90mV变到+20~+40mV的水平,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一膜电位变化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2分)。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是,当膜受到刺激时,出现了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突然增大,超过了对钾离子的通透性,于是,在电—化学力的作用下,钠离子迅速内流,结果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而且由于膜外钠离子的较高的浓度势能,钠离子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电位时仍可继续内移,直至进入细胞内的钠离子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钠离子的净移入时为止,也就是说动作电位的峰值达到钠离子的平衡电位(2分)。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ol)和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4、红细胞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5、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与代偿性间隙(compensatory pause)6、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和心指数(cardiac index)7、肺活量(vital capacity)和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8、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 bicarbonate barrier)9、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10、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11、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13、脊休克(spinal shock)14、牵涉痛(referred pain)15、激素的允许作用(hormone permissive action)二、是非题(对用“√”表示,错用“X”表示。
)1、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曲线上升支是钠离子内流引起,下降支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
2、体内几乎所有血管的平滑肌都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其中缩血管纤维密度最大的组织是骨骼肌和内脏,其次是皮肤血管。
3、动脉压力感受器并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的刺激。
动脉血压增高时,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的程度就增高,传入神经冲动也就增多。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
4、血中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5、交感神经对胃有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对胃有抑制和兴奋两种作用。
生理学思考题
生理学思考题一、绪论1.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①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方向相反方向变化。
负反馈控制都有一个调定点。
所有的“稳”都是负反馈调节起的作用。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和生理功能的稳态。
②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同方向变化。
意义:产生“滚雪球”效应,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机体内存在三种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自身调节概念: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载体:转运体,介导小分子物质转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
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①电压门控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钾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
②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4.简述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过程。
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完成的。
由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Na+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低Na+,并在顶端膜的膜内外形成Na+浓度差。
顶端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则利用Na+的浓度势能,将管腔中的Na+和葡萄糖分子一起转运至上皮细胞内。
生理思考题
人从卧位转为直立时 A. 肾交感神经冲动减少,肾血管舒张 B. 肾素分泌减少 C. 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D. 通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交感神经 兴
奋 E. 通过心肺容量感受性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能阻断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效应的物质是 A. 维拉帕米 B. 河豚毒 C. 阿托品 D. 普萘洛尔 E. 酚妥拉明
作用?
21.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22. 急性大失血后病人的调节代偿性反应过程如何?
23.正常人的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24.当人从躺位突然直立时,动脉血压有何变化? 机制是什么?
25.主动脉瓣严重关闭不全时,动脉血压有何变 化?机制是什么?
26.运动时心输出量有何变化?机制是什么?
7. 比较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局部兴奋, 论述两 种电变化的特性。
8. 詳细描述神经肌肌肉交界处兴奋传递的机 制并总结影响兴奋传递地可能因素。
9. 提供骨骼肌细胞收缩滑行学的实验依据。
10. 论述影响骨骼肌细胞收缩效能的因素。
11. 论述几种跨膜信号转导的类型, 举例论述 每种跨膜信号转导的过程。
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 维持是由于
有何特点? 8. 窦旁结产生的兴奋在心脏内是如何传导的,有
何特点和意义?
9. 与骨骼肌相比较,心肌的收缩活动有何特点? 10. K+和Ca2+对心肌的生理特性有何影响?
11.正常典型的心电图各波、段和间期各有何生 理意义?
12.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动脉血压的因 素是什么?
13.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的因素有哪些?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生理学思考题及答案(临床)
生理学思考题一、绪论1.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①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负反馈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②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③正反馈意义: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举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①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③神经-体液调节:同体液调节④自身调节特点:调节的幅度、范围都比较小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也较低。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①载体:也称转运体,是介导多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
②特点: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门控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门控离子通道分为3类:(1)电压门控通道:膜去极化一定电位时开放(2)化学门控通道:受膜环境某些化学物质影响而开放(3)机械门控通道:膜的局部受牵拉变形时被激活。
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钾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
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4.简述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过程。
均属继发性主动转运。
葡萄糖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和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都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实现的。
上皮细胞基底膜上钠泵活动,排出3个Na+,摄入2个K+,造成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低于肠腔液或肾小管液中的钠离子浓度;Na+在上皮细胞顶端膜两侧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作用下,被动转入胞内;葡萄糖分子则在Na+进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被带入胞内。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全)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环境: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环境稳态。
3. 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 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6.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7.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二、问答题:1.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就是要研究组成人体的细胞、器官和系统以至整体的生理功能,例如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腺体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等,揭示这些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活动过程、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生理学知识来源于生理学的科学研究,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客观观察和动物实验。
客观观察就是如实地对某些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统计处理,进而做出结论。
动物实验是在一定的人为实验条件下,对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生理功能进行的研究。
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
急性实验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两种方法。
急性离体实验是将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从活着的或刚被处死的动物体取出,置入一种类似于体的人工环境中,设法保持其生理功能并加以研究。
护理本科思考题
护理本科生理思考题第一、二、三章绪论、细胞及血液一、概念1、内环境2、稳态3、阈值4、易化扩散5.阈电位6.绝对不应期7.静息电位8、血细胞比容;9、血液凝固10、血清二、填空1、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和最主要的是。
2、Na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Na-K依赖式。
当胞内浓度升高或胞外升高被激活,消耗分解释放能量,泵出泵入。
3、局部电位的主要特点是、和。
4、成人红细胞是在生成。
其功能是和。
红细胞生成原料是和辅助因子有和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与有关,其生理作用是但其缺乏时常引起水肿。
三、是非题1、刺激的阈值越大,表明这种组织兴奋性越高。
2、从生物电的角度而言,细胞膜的去极化意味着兴奋,超极化意味着抑制。
3、骨骼肌的收缩是一种耗能过程,而他的舒张是一种不耗能过程。
4、骨骼肌完全强直收缩时,其机械收缩波相互融合,动作电位也完全融合。
5、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6、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强,说明其脆性越大7、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肝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8、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的血液一定是A型血。
四、选择题A、型题1、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点是A、分泌活动B、神经冲动C、收缩反应D、生物电变化2、在神经-骨骼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A、美洲箭毒B、胆碱酯酶C、四乙基胺D、阿托品3 、O2进入神经细胞属于:A、入胞作用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5、有关影响渗透压高低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与溶质大小无关B、与溶质种类无关C、与溶质多少无关D、与溶质的性质无关6、柠檬酸钠抗凝血的机理是:A、除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B、除掉血浆中的Ca++离子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D、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B、型题A .Na+内流B .CL内流C . Ca++内流D . K+内流E .K+外流1、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是由于外流。
2、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升支形成的原因是3、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引起。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题1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在一个闭环系统中,控制部分活动受受控部分反馈信号(Sf)的影响而变化,若Sf 为负,则为负反馈。
其作用是输出变量受到扰动时系统能及时反应,调整偏差信息(Se),以使输出稳定在参考点(Si)。
P62易化扩散:不溶或少溶于脂质的物质在一些特殊蛋白分子的协助下完成跨膜转运。
载体介导(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和通道介导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3excitability 兴奋性: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4兴奋:兴奋: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
5阈值:为临界值的意思,也就是刺激生体系等时,虽然对小刺激不反应,但当超过某限度时就会激烈反应的这种界限值6阈电位: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
7 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8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抗凝的血液在血沉管中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高度表示为红细胞沉降率。
9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下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分类上是集落刺激因子。
10心动周期:心脏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1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3.0~3.5L/(min.m2)。
12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约为0))—(血浆胶体渗透压(可变)+肾小囊内压)。
13功能余气量: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
14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即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
15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胃肠激素。
16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17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
生理习题问答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内环境4.生物节律5.神经调节6.负反馈三、问答题1. 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2.物质被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异同。
4.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5.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6.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8.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9.局部兴奋有何特征?10.刺激运动神经会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列举每一个环节并论述其机制。
11.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2.血液有哪些功能?3.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4.试述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鉴别方法。
5.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6.试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7.缺乏铁、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贫血有何不同?为什么?8.试述EPO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及其调节机理。
9.简述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10.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1.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12.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3.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4.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5.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6.简述输血的原则。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二、名词解释1.心室功能曲线2.膜反应曲线3.心力储备4.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5.平均动脉压6.中心静脉压7.微循环8.有效滤过压9.轴突反射10.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三.问答题1.请对比心肌、骨骼肌生理特性。
《生理学》思考题
《生理学》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 生理学研究为何必须在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以及整体水平进行?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功能,由于人体功能取决于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组成这些器官系统的细胞的功能,细胞功能又取决于亚细胞器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所以,要全面探索人体生理学,研究应在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并将各个水平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2. 为什么生理学中非常看重稳态这一概念?人体细胞大部分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之中。
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其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
因为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酶促反应,因此,细胞外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
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重要保证。
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临床上,若某些血检指标在较长时间内明显偏离正常值,即表明稳态已遭到破坏,提示机体可能已患某种疾病。
3. 试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在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中的意义。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人体内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便回降;相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升,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生理学思考题整理
一、绪论1、何为负反馈、正反馈? 各有何生理意义?(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功能,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的方向改变。
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向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意义:能使一些生理活动过程快速完成。
(或: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举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调节方式:①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特点:反应相对迟缓,作用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
③神经-体液调节(同体液调节)特点:反应相对迟缓,作用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
④自身调节特点:调节的幅度、范围都比较小,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也较低。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载体:也称转运体,是介导多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此类蛋白贯穿脂质双层,具有一至数个与某种被转运物质相结合的位点,在被转运物质浓度高的一侧结合,随后载体发生构象改变,搬运被结合的物质至膜浓度低的一侧并解离。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①竞争性抑制;②饱和现象;③散结构特异性。
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门控离子通道分为3类:①电压门控通道:膜去极化一定电位时开放②化学门控通道:受膜环境某些化学物质影响而开放③机械门控通道:膜的局部受牵拉变形时被激活。
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A、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的必需条件;B、维持细胞内部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C、建立Na+的跨膜势能储备,为Na+和K+顺浓度梯度转运即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D、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E、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你所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与生理学有何关系?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在寻求对疾病一直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对疾病产生机制和人体正常功能的许多知识进行探索,长期以来,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都以人体生理学为基础,反过来,临床实践也能检验生理学理论是否正确,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理学理论,生理学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
2、名词解释(1)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内环境稳态: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4)稳态的扩展:泛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5)生理功能的调节:人体内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能对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维持机体内环境乃至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稳态;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调整机体各组成部分的活动,以应对外界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方式。
体液调节: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有一种调节方式。
(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
(7)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8)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9)前馈: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收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3、举例说明:为什么生理学中非常看重稳态这一概念?当各种因素使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因素发生改变或生命活动发生改变时,机体是怎样维持稳态的?3、举例说明: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维持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控制四方面的关系。
答: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酶促生化反应,因此,细胞外液中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
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重要保证。
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水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当人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于是人们去喝水。
饮水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后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4、名词解释:(1)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或介导)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4)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供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5)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6)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在这些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7)细胞的信号转导:是指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但通常所说的信号转导是指跨膜信号转导,即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通过受体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而激活或抑制细胞功能的过程,亦信号从细胞外转入细胞内的过程。
(8)阈刺激: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9)静息电位: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先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P)(10)局部电位: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局部兴奋)(11)阈电位:只有当某些刺激引起膜内正电荷增加,即负电位减小(去极化)并减小到一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中的钠通道才大量开放而触发动作电位,这个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12)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13)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
(14)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15)后负荷: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
(16)肌肉收缩能力:是指与前负荷和后负荷均无关的能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内在特性。
5、简述通道的特点6、简述离子泵的特点离子泵是介导原发性主动转运过程的膜蛋白或载体,它的化学本质是ATP酶,可将细胞内的ATP水解为ADP,自身被磷酸化而发生构象改变,从而完成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7、简述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的基本过程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影响下,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Ca2+进入膜内,Ca2+依赖性突触囊泡出胞,释放Ach至接头间隙,再由Ach激活终板膜中的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产生终板膜电位变化。
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属于局部电位,可以电紧张的方式向周围传播,刺激邻旁普通肌膜中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开放,引起Na+内流和普通肌膜的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并传遍整个肌细胞膜。
在Ach释放后几毫秒内,Ach即可被存在于终板膜外侧的乙酰胆碱酯酶迅速分解而消除其作用,使终板膜恢复到接受新兴奋传递的状态。
8、简述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一)肌细胞膜的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二)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三)肌浆网中的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①T管膜的动作电位传导②JSP内Ca2+的释放③Ca2+触发肌肉收缩④JSP回收Ca2+横纹肌细胞产生电兴奋;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T管膜传至肌细胞内部,激活T管膜和肌膜中的L型钙通道;L型钙通道的电压敏感性肽段发生构象改变,使JSR膜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JSR内的Ca2+释放到胞质中;胞质内的Ca2+浓度升高促使Ca2+与TnC结合而触发肌肉收缩;胞质内Ca2+浓度的升高也激活LSR膜中的Ca2+回收入SR中,胞质中Ca2+浓度降低则引起肌肉舒张。
9、简答刺激与可兴奋细胞正常跨膜电位之间的关系10、简答可兴奋细胞每次兴奋时的兴奋性发生变化规律和意义第三章血液11、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2)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晶体渗透压指血液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指血液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
(3)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4)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
(5)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6)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7)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8)纤维蛋白的溶解: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9)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红细胞凝集: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的现象。
(11)血量:全身血液的总量。
12、简述血液、体液、内环境三者的关系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血液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构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13、简述红细胞生理、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14、以生理性止血为例说明血管、血小板、血凝、抗凝与纤溶五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生理意义。
生理性止血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第四章血液循环15、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也称心输出量。
(3)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心室功能曲线:在实验中逐步改变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值,并测量相对应的心室搏出量或每搏功,将每个给定的压力值时所获得的相对应的搏出量或每搏功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
(5)动脉血压:动脉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血压。
(7)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6、心脏是怎样使血液从低压处往高压处流动?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对血液的驱动作用称为心脏的泵功能或泵血功能,是心脏的主要功能。
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并通过动脉系统将血液分配到全身各组织;心脏舒张时则通过静脉系统使血液回流到心脏,为下一次射血做准备。
17、静脉回血量与心输出量之间的平衡性有何重要性?如何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概括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8、何谓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输出量可随机体代谢需要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储备或心力储备。
心泵功能储备可用心脏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血量,即心脏的最大输出量来表示。
心泵功能储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能够提高的程度,因而心泵功能储备包括搏出量储备和心率储备两部分。
19、为什么心房或心室的肌细胞能收缩和舒张?20、为什么心房或心室的各肌细胞几乎能同步收缩?21、为什么心室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强直收缩?22、为什么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不会同步收缩?23、为什么窦房结能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节律、快慢、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24、比较心室肌、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