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略
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略
2007年第5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No5.2007整塑翌塑!!!翌!!堕!堕!塑!垒!竺!坐坠型!塑!!!t塑!!!壁!!!!坐型!:堑・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珞李星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摘要:中国古代历朝用人取士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梳理中国古代历朝的用人取士制度及其变化,具有总结经验、以古观今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取士;人才;考察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60(2007)05一012705一、先秦中国从古以来即重视人才,重视取土。
传说中的五帝均重视取士、重视人才,而且正因为有了这些贤才,才使国家得到了治理,称为圣世。
周代西伯文王,由于敬老尊贤,士多归之,如伯夷、叔齐、大颠、闳天、散宜生、辛甲等,使得西周人才济济,治政颇得其力。
但不足的是,尚缺少一个总揽全局的帅才,于是文王到处寻求。
后来,终于找到了吕尚(笔者注:即姜太公),乃以为师。
吕尚佐周,阴谋修德,以倾商政。
后来文王死了,吕尚又辅武王,武王尊之为师尚父。
武王后来平商而王天下,太公谋居多,武王封吕尚于齐,成为齐国的始祖。
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为政而称霸诸侯,成为五霸之首。
而秦穆公用百里奚,也称霸西戎。
齐桓公本人仅是一个中主的才能,他之所以能称霸,就是因为用了管仲。
到管仲一死,他用了竖刁、易牙为政,结果使齐国大乱。
所以,后世得了这样一个结沦,凡如齐桓公似的中主,是可上可下,用管仲则霸,用竖刁、易牙则乱。
这说明用什么人至关重要。
到战国时期,情况大变,七雄并立,互相争用人才。
得人则强,不得人则弱。
春秋时期那种个别取士的做法,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于是游说的纵横家应运而生,突出的代表便是苏秦与张仪,苏秦还挂了六国的相印。
这些纵横家审情度势,提出了许多策略建议,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秦始皇就是用韩非之法、李斯之策,将六国各个击破,最终将国家统一。
八股取士制度
八股取士制度八股取士制度是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主要在明清两代(14世纪至19世纪)实施。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特定的八股文写作结构,以及具备一定的礼法、经史等基础知识。
下面将对八股取士制度的制作和实施进行详细描述。
1. 制作八股取士制度的目的八股取士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具备一定政治、文化素质的官员。
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八股文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文人的文章风格和才气的形式,因此在科举考试中被作为主要考察对象。
制作八股取士制度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八股文的结构:八股文即由八个部分组成的文章结构,包括题目、承题、起讲、起释、起例、托物、回讲和结尾。
每个部分都有固定的内容和写作方式。
(2)制定考题:考题一般与经史、政治等内容相关,要求考生从题目出发,按照八股文的结构进行写作。
(3)撰写标准答案:为了让考官有一个标准来评判考生的文章,需要事先撰写标准答案,以供参考。
实施八股取士制度主要包括考试评卷和选拔官员两个方面:(1)科举考试:考生在科举考试中需要根据考题要求写出符合八股文结构的文章。
考官根据撰写的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评分。
(2)选拔官员:根据考试成绩,按照一定的选拔标准确定官员的资格。
一般来说,考分较高的考生有更大的机会被选中为官员。
八股取士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它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内容的创新和个性的发展。
由于考试知识点的局限性,该制度导致许多官员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实际能力。
八股取士制度在古代中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才德兼备的官员。
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尤其是在思维僵化和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在近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八股文已不再被重视,但其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却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测评思想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和测评思想一、人才素质测评在中国的起源1、尧舜禹时期——禅让制●特点由首领主持实施,以贤能为标准,用实绩来测评被测者,通过让位的办法来评选首领。
《尚书·尧典》篇有这样的记载:尧晚年选择继承人时,对舜进行了反复地考察,包括妻以二女“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入山林川泽”,“试舜五典百官”等,“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决定“使舜摄行天下政”。
舜选拔接班人时,首先考察了鲧,而鲧治水不利被淘汰出局;舜随即令禹继承父亲的工作,结果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既显示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公美德,又有疏而非堵、成功治水的智慧,得到舜的信任,最后让位于禹。
●历史意义选贤能与让贤才,是同原始公有制和生产力相适应的考选制度,虽然理论是朴素的,方法是原始的,内容是简单的,但对整个中国的用人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民族的历史上,历史是有两条用人路线,一条是‘任人唯贤’,另一条是‘任人唯亲’。
”选贤能德才是在我国历史上“任人唯贤”的起点,从此唯贤与唯亲的斗争,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我国人才考核选拔的文明史。
2、夏商周时期(1)射御选材●特点以射箭为主要测评方式,还包括智力技巧的测验。
《礼记.射义》篇记载:“古者,天子以试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
”“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其容体比之于礼,其节比之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这就是说,天子通过试射选官,不仅要看被测者射中多少,还要看其行为是否合乎礼仪、动作是否合乎乐律,这样多维共测、综合评价,最后决定是否录用。
(2)宾兴制●特点召集乡里众民,把最具贤与能的人推选出来担任官职。
整个推选工作由大司徒主管,乡大夫组织,乡吏先向众民明确贤与能的标准,而后以宾客之礼敬贤,并进行兴贤选能的工作。
乡举里选三年一次,谓之“大比”。
宾兴制推选标准是“乡三物”,具体内容是“六德”、“六行”、“六艺”。
第十二讲中国古代取士制度
二、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 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私门养士 公门养士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选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选官 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 官为一途;育士与选士相衔接的特性。
两汉的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唐以降的科举制
第一节 西周的贡士制度
一、西周选士的方式
(一)乡里选士 西周地方选士一年举行一次,第三年则举行大
其八,中正对士人的品评,不陈清其善恶,以致“进者无功以表 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汙浊,天下人焉得不解 德行而锐人事?”
第五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吏的制 度,因分科考试而得名。从隋朝开始设进士科, 经唐代发展、宋、明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十科举人:孝悌有 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 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 堪将略和膂力骁壮。
其四,国家给予中正官以选人重任,却没有必要的监督和防弊 措施。
其五,中正官所做的品评,不是偏听偏信,就是爱憎夺其平。
其六,九品中正制下,尽职尽责的官吏位于低品,无功无绩的反 位居高品。
其七,中正官品评人才,以品、状两方面取人, “以品取人,或 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中正官以亲疏远 近为品评依据。
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观看视频《两税法》,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3.结合视频内容和下列表格,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租庸调制
人丁Hale Waihona Puke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两税法
财产
户税、田税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授田农民 旬输月送
不分主客农商, 一律纳税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
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C)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对儒学的过度推崇限 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的行 为束缚了人民的思想
合作探究: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朝代 选官制
方式
标准 选官权
先秦 战国至秦
两汉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世袭 军功
举荐任官
血缘 军功 品行
王室,贵族 国君,贵族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受官 门第 隋唐至清 科举制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才学
1. 材料九表明魏晋实施的什么经济制度?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均田制、租调制
均田制是租调制实施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 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 40亩,女子20亩。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 获得土地。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 官府。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古有乡举里选之说。
《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
《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
《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
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条很重要的选官之道,便是"养士"。
国君和贵族公子常常把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身旁,并随时从这些人中选取适当的人才,派任官职。
当时的所谓"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门下各有食客(也就是"士")数千人,成为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的力量。
后来国君们发现,只要有官做,天下能人多得很,不必另外用"闲米"来养;而非国君的养士,则由于对国君会形成威胁而渐渐被禁止,养士制度也就消失掉了。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
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
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1]。
汉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
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
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
可见当时的察举已经很滥了。
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
有所谓"对策"和"射策"。
"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3]。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精选文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其现实意义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士所必须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领导者独有的选拔官吏的考试机制。
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又选用了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科举制”。
从隋朝开始盛行这项机制,一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历经了一千三百余年。
从清朝末期,人们对这项科举考试有着不同的观念与理解,多数人对其依旧持否定观念,一度将其视为一个“贬义”的词语,认为坑害了不少文人学士。
如今,我们需要对这项传承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项科举制度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即使对现代教育和高考制度也有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表现1.文化方面科举考试制度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传承下来,为了保证考试的效率,文人学士最为注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假如一个读书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该如何去谈治国之道。
所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也就不断延续下去。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假如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没有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体系,例如,诗、词、歌、赋的繁荣发展与传承,唐代小说的兴盛与延续,所以说,科举考试制度对我国文化体系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难以形容的意义。
再次,历朝领导者都要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据史料记载,在一千三百年间,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超过了十万余人,而举人、秀才人数更是以百万人计。
我们说这些人群中并不全是有识之士,但是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多数也称得上是学富五车了。
尤其是宋朝到清朝的名臣将相中,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进士人数占据了大多数。
并且在明朝英宗之后的内阁惯例更称得上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以说要想去朝廷中效忠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制度。
曾经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了中国,看到所有管理国家的大臣皆为科举制度所选拔出来的。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用人选士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用人选士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和制度的概述:
周朝的封建制度:周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其选士制度在贵族间进行。
优秀的人才被封为官吏,以管理和辅助国家事务。
秦朝的举孝廉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了举孝廉制度,用于选拔公务员。
该制度以孝道为标准,通过举荐和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这使得秦朝政府能够吸纳了大量的人才。
汉朝的乡试制度:汉朝时期,乡试成为选拔仕宦人才的主要考试方式。
乡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学生的文学才能。
考取乡试者可进入下一轮的会试,最终进入京师参加殿试,选拔最优秀的士子为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完善。
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法两科,考试内容主要以经义和法律为主。
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人才可进入官员序列,享受各级官职。
宋朝的制举诸科:宋朝取消了明经和明法两科,改为制举诸科。
考试内容进一步扩大,既包括经义和法律,也包括历史、诗词等。
这一改革使得选士的范围更广,录取的人才也更多样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发展经历了从贵族选拔到选拔官员、从举荐制到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选拔人才提供了公正的平台,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士人阶层的垄断、知识分子的僵化等,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也逐渐暴露出来。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汉武帝时期选官用人制度
浅议汉武帝时期的选官用人制度内容摘要: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选官用人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兴办太学和地方官学;首创察举制度;知人善任。
研究汉武帝时期的选官用人制度,考察他的用人方略,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汉武帝尊儒兴学察举制度知人善任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的第五代皇帝,他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一直受到后人景仰。
汉武帝一生对人才有着特殊的偏爱和执著的追求,他能够拓宽途径育才、不拘一格选才、恩威并用任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培养、选拔、任用人才的制度,他卓越的用人政策是能够出现人才盛世的制度保证。
一尊儒兴学,培养人才秦汉以前,人才的培养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家族和私人办学。
官府办学始于西周,但初具规模的官学当属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汉武帝即位后,就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作为他“文治”事业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上书兴办太学:“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1] 汉武帝对当时朝廷各种思想流派进行了逐一分析,认为只有注重现实、以修身齐家兼济天下为宗旨而又富中庸温和特色的儒家学说,能作为思想统治的准则和基础。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成为了汉武帝政策转变的理论依据,于是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京城兴建宣扬儒家经学的太学(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以儒家经典五经为教授内容,《汉书艺文志》载:“《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
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1] 在太学学习后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儒家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也可以开阔视野,学到丰富的治国安邦之智。
太学的教育,使汉代的人才和选士标准得到逐步规范。
可见,太学的主要职责是推行儒学,培养选拔官吏的重要对象,为后世储备大量的治国人才。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
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
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
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科举制度概述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中国古代科举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国古代选士制度
中国古代选士制度是指古代中国在选拔官员和人才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法。
这些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世官制(世袭制)
在先秦时期,官员的职位主要是世袭的,即由父辈传承给子孙,这种制度主要基于血缘关系。
2. 察举制
察举制起源于汉代,由地方官员考察本地优秀人才并推荐给朝廷。
这种制度注重品德和才能,但后来逐渐受到地方豪强和权贵的影响,举荐的人才往往与推荐人有利益关系。
3.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士制度。
该制度由中正官对人才进行评级,分为九个品级,然后根据品级授予相应的官职。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门阀士族的统治。
4. 科举制
隋唐时期,科举制逐渐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通过举行定期考试来选拔人才,考试内容包括儒家经典、诗词、策论等。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以血统维系的门阀士族逐渐崩解,新兴的科举士族崛起,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5. 武举制
唐朝时期,除了文科科举外,还设有武举,选拔军事人才。
武举考试内容包括武艺、兵法等。
6. 恩荫制
宋朝时期,恩荫制成为一种重要的选士方式,皇帝赐予功臣子孙、皇室亲族等特殊身份的人一定的官职,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举制的不足。
7. 荫补制
明清时期,荫补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即根据官员的品级和年限,给予其子孙一定的官职。
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从世官制到科举制,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重视血缘关系到重视才能、学问的转变,也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选拔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努力。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特色,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韬三略(含译文)
《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
旧题黄石公撰传与汉初张良得以问世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传与张良的书为《太公兵法》而非《三略》。
据当今学者考证《三略》成书于西汉末年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
---开始阅读--- 1《三略》概述上略 1.主将之法amp322.柔德amp323.因敌amp324.守微amp325.刚柔兼济amp326.为国之道amp327.军国之要amp328.用兵之要amp329.将礼amp3210.将威amp3211.论将amp3212.养士amp3213.十祸中略 1.王霸amp322.将在自专amp323.军之微权amp324.德威amp325.谲奇amp《上略》概述 1.主将之法amp322.柔德amp323.因敌amp324.守微amp325.刚柔兼济amp326.为国之道amp327.军国之要amp328.用兵之要amp329.将礼amp3210.将威amp3211.论将amp3《上略含译文》1.主将之法【原文】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
赏禄在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
治国安家得人也。
亡国破家失人也。
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译文】统率将领的办法是务必要争取英雄的归心。
把禄位赏赐给有功的人使众人理解自己的志向。
所以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个目标没有不实现的与众人憎恨的敌人相同这个敌人没有不完蛋的。
国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人心国亡家破是由于失去了人心。
因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实现自己的志向。
2柔amp32德【原文】《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柔者德也。
刚者贼也。
弱者人所助强者怨之所攻。
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
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译文】《军谶》说柔的能制服刚的弱的能制服强的。
柔是一种美德刚是一种祸害。
弱小者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强大者易于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
有时候要用柔有时侯要用刚有时候要示弱有时候要用强。
[整理]中国历史科举考试试题
中国历史科举考试试题(某大学政史系历史教研组)(关于科举考试章节考试题型设计为填空题,选择题,回答题,论述题,总分120分。
)一、填空题(将所填内容填入空白处,每空2分,共60分)1、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23二甲赠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登第后即可授官。
45理学观点指导作文。
6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又名制义、时文。
78士科目,后为历代沿用。
清代举人中式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
910、11、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状元总数为777人。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30分)1、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居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的武举状元()。
A、李光弼B、郭子仪C、张宗昌D、魏征2、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是南宋状元()。
A、文天祥B、戚继光C、秦雷鸣D、王寿彭2、清代对中国政治局势齐国重大影响和作用的状元是( ).A、翁同和B、张謇C、康有为D、梁启超3、清代对中国经济贡献最大的状元是( ).,他曾经1895年从事实业活动。
A、翁同和B、张謇C、康有为D、梁启超4、因为诗文写得好,字迹出众更能得到皇上赏识而高中状元的是()。
A、柳宗元B、张謇C、吕蒙正D、梁启超5、清代对作为帝师的状元是( )。
A、翁同和B、张謇C、康有为D、梁启超6、对中国茶道研究贡献最大的状元是(),他是()代人。
A、张有新B、张謇C、翁同和D、梁启超A、唐B、宋C、元D、明E、清7、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的状元是( ).。
A、翁同和B、张謇C、康有为D、梁启超8、诗句“九霄离海峤,一夕过天池”是状元( )所作。
.A、吕溱B、张謇C、康有为D、梁启超9、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状元( )所作。
.A、吕溱B、文天祥C、梁启超D、康有为10、清代顺治皇帝喜欢欧阳询的书法,考生()的欧体字写得好,被钦点为状元。
中国古代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
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
私门养士“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公门养士 一、选士的方式 (一)招聘
(二)举荐
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
(三)自荐 毛遂自荐
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
真才实学
“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
2、世卿制的发展 到了周代,世卿制有了进一步发展,与当时推 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集合在一起,使得王室 和诸侯国内的官制和卿士以嫡长子世袭罔替的形 式固定了下来。因此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贵 世 宗 族就是大小封君,他们世代占有田地,也世代垄 卿 制 断官职。 法
制
以血缘为纽带 分配国家权力
通过嫡长子继承制 将贵族的财产和地位 固定下来
乡试会试录取后为进士进入翰林六部或担任内阁中书知县清朝录取后为贡士录取后为举人取得做官资格通过岁考成为秀才获得乡试资格乡试会试殿试3清末科举的终结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维新运动的背景下庚子巨创之后停科之议更加激烈时局多艰辛科举清光绪帝在二十四年停用八股
中国古代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Table of Contents
其他选官之法
01 荐举保任
臣属以个人名义向君主举荐人才。自春秋开始,历代皆有。
02 征辟
自汉武帝开始推行,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03 国子监生
贡生或荫生入监读书,考试合格后获得入仕资格。
04 门荫 门荫制度是指依靠前辈的官位(地位)、功劳保任后代为官
(比前辈低一级) 的制度。它始于秦汉,完备于唐(门资), 清代称为荫叙。 05 赀选 商鞅变法时开始。在朝廷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以买官的形式
(4)明清科举 明清科举到达了巅峰,“卿相皆由此出”。 明清时期,地方州府学与科举合流,童生需要入学后通过 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秀才方能参加乡试。在考试程序上, 形成了“童、乡、会、殿”四级。 考试内容:八股文
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
《六韬》、《三略》可称是最高级的古代谋略书,也是一本谈论中国人处人处事秘诀的智慧之书。
战争是一门学问,处人处事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
因此,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中国古人深邃的智慧,学到许多中国古人处人处世的秘诀,进而指导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实践。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编者将我国古代的这两部最富代表怀的谋略书用白话的形式加以编写,取名为《足智多谋的策士智慧》,希望能为古代深奥智慧的通俗化做一点工作。
第一章文韬——择人用人的艺术大人物钓天下,小人物只钓鱼——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身为社会楷模的大人物,亦即古人所谓的君子,是以建立万民同乐的理想社会为己任的,而凡事斤斤计较、整日忙忙碌碌的小人物,则以获得眼前利益为乐趣。
这种情形和儒家经典之一、叙述有关“礼”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的《礼记》所记载的“君子得道为乐,小人得欲为乐”有相同的含义。
据说这句话为姜太公所说,其实这句话是不是他说的并不重要。
姜太公是被孔子尊为圣王的周文王的老师,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现今横贯陕西中部、由西向东流的渭水的北岸,有位一面欣赏著鸟鸣,一面悠然垂钓的老人,仔细一看,他的双眼竟是闭著的。
有这么一天,从远处传来一阵马车的声音,马车越来越近,但是垂钓的老人却没有回头看。
“老先生钓到鱼了吗?”坐在车上的文王问。
状似假寐的老人,其实并没有睡觉,他脸孔朝向河面,用似乎不太高兴的口吻回答说:“什么?有没有钓到?你问的未免太无聊了,我是在想国家大事呀!钓一条小鱼就得意忘形,那只是小人的行径,而我所要钓的鱼和他们大不相同。
”由於回答得太出人意料,文王甚为吃惊,便从马车上下来。
“呵!先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老师。
”随即便在他的背後深深地鞠躬。
其实我们也常常去钓鱼,有时只钓到一条小鱼就会得意忘形,好像已经称霸天下一样,总是摆脱不了小人的情趣。
如果我们能够像姜太公那样沉著冷静,处之泰然,就是钓不了天下,也能多钓几条很大很大的鱼。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其中部分制度如下:
- 察举制:汉代的选士制度之一,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通过考察,选举一些品德高尚、才能优秀之人到中央做官,由朝廷授予官职。
被察举的对象通常是官府属吏以及地方学校的学生。
- 征辟制:由皇帝直接聘请当地有名望之人做官。
如汉代的发明家张衡,便是由于其独特的科学成就而为汉安帝聘为郎中,后又升迁。
同样获得如此殊荣的还有被誉为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
- 任子制度:由担任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任免期满三年后推荐一位自己的子弟做官,但这种选官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后期实行的选士制度,但该制度在后期走向极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社会形式。
- 科举制:隋文帝时期主张废除中正制,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从此便拉开科举制的序幕。
隋炀帝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唐代的科举制度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即为每年都考试的科目,下设几十种科目,包括进士、秀才等。
制科则是由皇帝设立,它的体系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手段。
宋代的科举制度有三个转变:其一是考官由
皇帝直接任免;其二是发展了殿试制度;其三是在国子监内实行三舍取士法,将学生分成上舍生、内舍生和外舍生,根据其不同表现,授予官职。
《黄石公三略》原文及译文
《黄石公三略》原文及译文《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
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
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简介】《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作者为汉初隐士黄石公。
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在这里遇见一自称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即《黄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见于史载。
张良得书,潜心研究,后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
但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黄石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个部分,共3800余字。
与前代兵书不同,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阐述政略,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专著。
《三略》的另一个特点,即是大量引用古代兵书《军谶》、《军势》中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共引用了700余字,占全书的1/6强。
因而为后人保留了这两部已佚兵书的部分精华。
《三略-上略》共2100余字,占全书的一半以上,内容丰富,是全书的主要部分。
其主要内容:①强调民本、兵本思想,注重收揽人心、民心。
这也是该书政略思想的核心。
《三略》开篇即指出:夫主将(治理、统率)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
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摧毁)。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从战略的高度,指出人心向背,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这里的英雄指德才杰出的文臣武将,通志于众的众指民众、庶民。
它不仅强调收揽英雄之心,同时指出君主的意愿要与民众相贯通,强调上下要同心,体现了它的民本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5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No5.2007整塑翌塑!!!翌!!堕!堕!塑!垒!竺!坐坠型!塑!!!t塑!!!壁!!!!坐型!:堑・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珞李星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摘要:中国古代历朝用人取士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梳理中国古代历朝的用人取士制度及其变化,具有总结经验、以古观今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取士;人才;考察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60(2007)05一012705一、先秦中国从古以来即重视人才,重视取土。
传说中的五帝均重视取士、重视人才,而且正因为有了这些贤才,才使国家得到了治理,称为圣世。
周代西伯文王,由于敬老尊贤,士多归之,如伯夷、叔齐、大颠、闳天、散宜生、辛甲等,使得西周人才济济,治政颇得其力。
但不足的是,尚缺少一个总揽全局的帅才,于是文王到处寻求。
后来,终于找到了吕尚(笔者注:即姜太公),乃以为师。
吕尚佐周,阴谋修德,以倾商政。
后来文王死了,吕尚又辅武王,武王尊之为师尚父。
武王后来平商而王天下,太公谋居多,武王封吕尚于齐,成为齐国的始祖。
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为政而称霸诸侯,成为五霸之首。
而秦穆公用百里奚,也称霸西戎。
齐桓公本人仅是一个中主的才能,他之所以能称霸,就是因为用了管仲。
到管仲一死,他用了竖刁、易牙为政,结果使齐国大乱。
所以,后世得了这样一个结沦,凡如齐桓公似的中主,是可上可下,用管仲则霸,用竖刁、易牙则乱。
这说明用什么人至关重要。
到战国时期,情况大变,七雄并立,互相争用人才。
得人则强,不得人则弱。
春秋时期那种个别取士的做法,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于是游说的纵横家应运而生,突出的代表便是苏秦与张仪,苏秦还挂了六国的相印。
这些纵横家审情度势,提出了许多策略建议,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秦始皇就是用韩非之法、李斯之策,将六国各个击破,最终将国家统一。
这是始皇对中华民族的特大贡献,也说明了用人取士的巨大作用。
二、两汉秦汉以来,国家统一,疆土辽阔,用人取+收稿日期:2007—06—05作者简介:李星云(1958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127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新的需求。
《史记・陆贾传》记载,西汉高祖刘邦不喜欢儒生,未得天下时,常对儒生不礼貌,将人家的帽子拿来溲溺其中,后来得天下后也积习难改,一次骂大夫陆贾日:“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日:“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高帝不怿而有惭色”。
…”””’这个故事说明武力虽能打得天下,但却不能治理天下,从而要文武并用。
高帝之后,文、景之世,先有吕氏之变,后有七国之乱。
文帝好刑名,景帝不好儒,而窦太后好黄老,在很大程度上均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至汉武帝时,社会比较平稳,因此需要用儒术来使社会安定,同时也能为他歌功颂德。
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下令让二千石(中级官员与地方官员)举孝廉。
这就是汉代举士的开始,后来便逐步推行开来,名目也很多,如贤良、方芷、直言、孝廉、茂才等。
但举孝廉、茂才的比较多,这两者均是指人的行为、才能。
茂才即秀才,东汉避光武讳将秀改为茂字。
茂才高于孝廉。
如董仲舒、公孙弘便是因贤良的对策而获用的。
到东汉时,所举名目更多,大多数名人、名臣均是由孝廉、茂才举荐上来的。
如袁安、左雄、李网、杜乔均是由举孝廉上来的,杨震是举茂才上来的。
东汉诸帝,大多重视文化,重视用人与取士。
史载,光武帝本身便是儒生,他曾于长安,受尚书,且略通大义。
他当了皇帝后,便起用了一些宿儒,委以要职。
《后汉书》记载,建武七年,下诏天下,命“公卿、司隶、卅I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朕将览试焉。
…2“…所谓贤良、方正,是指一些有德行和学术的人。
到章帝建初元年三月己巳,诏日:“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探;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笔者注:汉管制,地方有郡和国两种,郡为太守,国为相)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由此说明,当时选用人才,注重实际,只要能办事,写好文章即可,不必问门第和履历,这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因此,不少优秀人才也便应运而生,形128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以为荐举有些太滥,因而上书作年龄限制,规定举孝廉要满40岁以上,而对茂才异行的可例外,诏从之,并南此开始严格执行。
东汉用人取上,有一个方面很值得重视,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正是南于这种取士制度,使东汉时期涌现了许多有着崇高德行、气节的名臣与高士。
如袁安、杨震、李固、杜乔等。
孟子曾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种精神在这些人身上均有着不同的体现。
这种举士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可行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首先要经过地方官员的荐举,如东汉时的王符,他虽有大才,但地方就是不荐举他,所以他便做不了官;然后由管取士的太常与尚书考核,合格才行,而且这种荐举的人数不多,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后来新的制度所代替。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从中国的历史来考察,东汉时期的风气,可说是中同古代最好的时期之一,这种风气,上可承接“三代”与“春秋”,下可传承于唐、朱、明、清,对当代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三、唐宋唐代在用人取士方面,一是岁举,也即常举,名目比较多;另一是制举,由皇帝按期命礼部取士,科目范围相对窄些。
据《旧唐书》记载,自初唐四杰以后,大部文人均进士出身。
如宋之问、沈铨期、贺知章、张九龄等,都是高宗与武后时的进士。
所以,唐代的取士,从个别的荐举取士,到经礼部集中考试取土;从名目众多的科日归结到几科,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发展、进步。
自此以后,这种办法便越来越完善,一直沿袭到后世。
唐代取士很严格,参加人数不少,但中试的坷j多。
据《新唐书》记载:“文宗大和八年,礼部当取士三f‘人,而诏云:‘苟无其人,不必充其数。
”“““”’另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宋神宗时,大臣王琏上书奏口:“唐自贞观迄开元,文章最盛,较艺者千余人,而所收无几,咸亨、上元(笔者注:均为高宗年号),增其数亦不及百人……”[5】…”’这几朝,均是唐代比较旺盛之时,但所取土人数均很少,反映其重质量之举。
到文宗时,情况已大不如前,取士有所减少,但仍重质量,决不滥竽充数。
唐代取士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诗赋,但实际上还要作策论。
因此之故,唐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代虽重视文化,重视教育办学,也重视与尊敬文人,但却不给予大的官位。
唐代的一些名臣,贞观中的房、杜,开元中的姚、宋、张九龄,宪宗时的裴度,他们均不是因诗文而是因政事当上了宰相的。
李绅、元稹也是诗人,但也不是因诗名而取相的。
考察一下中国历史,历代王朝都将政事放在首位,推重功业而轻文事。
道理很简单,占人重德行、重功业而以文为次,即所谓立德、立功与立言。
『酊立青之中,又先经术而后文艺,所以,虽萤文取土而却将文学列为下科。
宋太祖开围以后,便确定“兴文抑武”为其国策。
《宋史・文苑传》序日:“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预知焉。
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人之权,宋之守文,端本于此。
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Et增。
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莫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此序是对宋代以文治国的一个高度概括。
从北宋到南宋,基本上奉行这个政策。
其治道既不I司于汉代,也有异于唐代。
据《宋史纪事本末》所记,太祖“建降元年,赐贡士杨砺等十九人及第,自是岁岁贡举……”“开宝三年正月,诏民五千户,举孝弟彰闻德行纯茂者一人,奇才异行不拘此限……”[6](“”4’还规定,凡内外职官,布衣草泽,皆得充举……。
这些规定与措施,符合广大上子的需求,打破了以往取士偏重门第的陋规,为・些贫苦而有志之士,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宋代的一些名臣如吕蒙正、范仲淹以及欧阳修等,出身均很贫寒,由于其苦学,而能得中进士,最后成为名臣。
宋代取土基本上是进土和诸科(含经礼史法等)这两种形式。
相比之下,进士高于诸科,进士出身的人,许多人都能进入高层,有的做了宰相、参政(笔者注:副宰相);而诸科大多仅能作一般官员。
太宗淳化三年正月,诸道贡举人达一万七千三百人,是历年较多的一次。
三月,用糊名办法考校,覆试合格进士,得进士三百零二人,井赐及第,五十一人同出身。
后又覆试诸科,擢十百八十四人并赐及第,一百八十人赐出身。
两者合计,达一千二百多人。
…‘“’后来到真宗、仁宗时,人数有所减少,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制度,诏限取四百人,以惩其弊。
但因其弊已长,积重难返,故实际取士,大多超过了四百人。
宋初所取士,不仅数量之多,而质量大多亦很高。
一些命世之士,便在此大潮中应运而生。
但这些人大多是宰相之材,很少有将帅之略。
其中仅范仲淹、韩琦等少数人懂武略,这便是宋初重文轻武政策的反映与结果。
这些文人大多有治国之才,而少安邦之能;只善于治内,而难以御外,结果使宋代国力孱弱,御外不力,常受外族侵凌,自始至终,一直处于挨打的地步。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
从唐代开始,用人取士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从两汉的个别荐举(举人),一跃而进入“举进士”,并由国家经考试合格“成进士”。
所以进士名称自唐始。
由“举人”到举“进士”,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多,在质量上也有所保证。
到宋代便更为完善,基本上实行了由国家统一考试而取士,并规定年度与科目,此即后来所说的科举r。
四、明清明太祖崛起布衣,奄奠海宇,纬武经文,为两汉及唐、宋诸君所未有。
《咀史・选举志》记载,明初规定“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府州县学诸生人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Ⅲ…。
这项规定使明代学校发展到唐宋以来的一个新高度。
与此规定相联系的是,府州县学按时向太学贡人,再由政府从太学中选择一些人去做官,或经考试合格后为进士再去做官。
有时因各方急需要人,便不经考试,直接129从这些国子监的太学生中选人。
这种不次用人的做法,是历代所没有的,由办学之盛导致取士之盛;由取士之盛又促进学校的发展。
明初虽间行科举,但一般是太学生与荐举人才参用。
总的来说,荐举盛于国初。
由于明太祖起自布衣,一些起事、随从者,大多均为武人,因而深感文人之缺乏。
故下金陵即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克婺卅l,召儒士许元、胡翰,日讲经史治道;克处州,征宋濂、刘基、章溢、叶琛。
乃于建康创礼贤馆,于是天下俊秀者均络绎以进,于是皆封以官或分封各地,对划基等少数人留帷幄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