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解析共69页
浅谈《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浅谈《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资治通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全书分为294卷,300多万字,记录了1362年的历史,全书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意为此书是一部有助于治国,能起借鉴作用的通史。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宋仁宗时进士,倾注毕生心血编撰《资治通鉴》。
北宋中叶内忧外患严重,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总结治国经验以巩固封建政权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司马光以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以史为鉴治国用人。
书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名言警句非常精辟,有着很好启发意义。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了解人的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来满足他的需要,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资治通鉴》书中大量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它像一座巨大的宝藏,不仅可以从史学、文学等角度来挖掘,还可以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挖掘,本文仅从用人之道这方面来分析《资治通鉴》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以期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借鉴。
一、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稀缺性。
司马光认为优秀人才应该为我所用,用人时根据职位的要求来选用人才,而且要抓住关键,了解对方的心理,用的人自己要能控制得住,要掌握住其权柄。
唐德宗时,河南、河北长年兵战,赋税劳役日益增加,在《资治通鉴*第228卷,唐德宗建中四年》记载了陆贽的见解,司马光也很赞同这种观点:“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将其非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才不足用,??将不能使兵,国不能驭将,非止费财玩寇之弊,亦有不战自焚之宰。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及启示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及启示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及启示浏览次数:387 发布时间:2010-5-24用人历来是关系国家社稷治乱兴衰的根本问题。
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无不高度重视选人用人问题,并留下了丰富的著述、深刻的思想和宝贵的经验。
历史上用人上的成功之道,对于我们正确地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观中国古代用人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成就一切大业的基石和先决条件,用人是为政之本、治国之本、安民之本。
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
墨子说:“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墨子·尚贤》)汉代刘向指出:“要在得贤而任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得成功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
”(《说苑·尊贤》)汉代王符把选用称职人才看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指出“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
”三国时诸葛亮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晋代葛洪认为,“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
”(《抱朴子·贵贤》)唐太宗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后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
”(《贞观政要·崇儒学》)。
宋代张孝祥把人才看作国力强弱的象征,认为“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
”(《论人才之路欲广札子》)元代许衡把用人问题同民生疾苦联系在一起,指出:“生民休戚,系于用人当否。
用得其人,则民赖其利,用失其人,则民被其害。
”)《许文正公遗书·论生民利害书》)明代一些有识之士则把用人作为实施政令的保证。
明太祖朱元璋明确提出:“治国之道当以用贤为先,致治在得人,不专恃法。
”(《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40)吕坤指出:“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有良法,又须有良吏,乃能成。
”(《呻吟语》卷上)海瑞说:“天下之事,图之固贵有其法,而尤在于得其人。
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
⑷ 致治:治理好国家
(5) 代:朝代.
(6) 封德彝:名伦,太宗手下的官员
(7) 举:推荐。
(8) 患:担心。
(9) 安:怎么。
(10)耳:罢了。
《用人之道》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①令封德彝⑥举贤,久无所举⑦。上诘②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⑩!”上曰:“君子用人如器③,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④者,岂借才于异代⑤乎?正患⑧己不能知,安⑨可诬一世之人!”
( 选自《资治通鉴》)
《用人之道》注释
⑴ 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⑵ 诘:责备
⑶ 器:器皿,器具。
《用人之道》道理:
要知人善用。
《用人之道》出自于《资治通鉴》的“唐太宗论举贤”。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用人之道》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用人之道》原文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著作,在《资治通鉴》中,他对如何选拔人才给出了定义。
正如上述所说:“德是靠才来发挥的,才是靠德来统帅的。
德是才能发挥的前提,而德又常常在才能中表现出来。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但凡是选拔人才的标准,如果找不到圣人,可以让君子来委任;如果没有君子,与其选择小人,还不如选择愚人。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如果有才干会用在善良的事情上,而小人如果有才干会用来做恶。
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
而借着才干去做恶,那危害性要比愚人大得多了。
我们来看一下,司马光这个选人的标准是从何而来。
“食果去皮”智伯索要土地公元前45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从春秋正式过渡到战国,这个事件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个故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以看出他对这个事件的重视程度。
在三家分晋前,晋国有国君,但是朝政大权由当时的四大卿大夫家族(韩、赵、魏、智)来把持,而其中一家便是智氏一族。
当时智氏家族在四卿当中一家独大。
强大到可以吞并另外三家,独立统治晋国的地步。
智氏一族原本有一手好牌,但由于智氏一族的长老们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选择了以才能出众却德行缺失的智伯作为族长,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的灭亡。
而才华横溢的智氏族长智伯,不仅没能成为一代英雄,反而成为其他三家分晋的垫脚石。
智伯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个故事:智伯在四卿里权势最大,在晋国国君的权势渐渐衰落的情况下,智伯就想自己做晋国的国君。
做晋国的国君就需要打压或消灭其他韩、赵、魏三大家族。
《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之 事 .并 由此引发 了一 段 长篇 的关
于 才德 关系 的议论
这是唐 文宗 在 用人 问题 上的严 重失
误导致 的 。 “ 朝 廷 有 朋 党 .则 人 主 当
共事 , 为 了保住 自己的位 置 . 不顾
家安 危 、 不讲原 则地 附 和他 . 以 维 持
一
原本 是智 家 的势力 最 大 .为什
《 资治 通 鉴 》 中最 推崇 的用人 成
才任 用 。现在封 德彝 居然 回答 说 满 世 界也 找 不 出一个 像 样 的人 才 . 唐
的卢怀 慎 的态度 上 因为 自己的 同
僚是被称为“ 救时之相” 的姚 崇 . 气
场强 大 才能 突 出 , 所 以遇 到事 情 . 卢怀慎 都推 给姚 崇去 拿主意 .只是
每天 和姚崇 一起 吃二 r : 作 餐 司 马 光 记 此事 为 : 怀慎 与 崇 同 为 相 , 自 以
器授任 在 《 资 治通鉴 》 中, 他非 常注 意选 取那 些 “ 蚪 j 人如器 . 各取所 长”
的 言 论
争 的困局 .唐 文宗 感 叹 “ 去 河北 贼
5 2 人 才资 源 开 发 2 ( I {
对 唐玄 宗朝 被人 们称 为 “ 伴食 宰相 ”
y 0 N GR N z } 1 ; 0 A 0 l 用 人 之 道
宰相 ” .这 也 并 不 是 什 么 丢 人 的 事 情。 ’
亡, 关键 是 “ 才胜德 也 ” . 智 氏在选 接
班 人 的 时 候 .过 于 看 重 了才 而 忽 略
明态度 . 支持 正直公 忠 之士
了德 司马光 接着 对才 和德 两个 概 念 以及 二者关 系进 行 了定义 . “ 聪 察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曹操用人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曹操用人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
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
”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
既出,遂亡归吕布。
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以为鲁相。
兴平四年,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举魏种孝廉。
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
”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既下射犬,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材料二:建安十五年,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二十二年,下令曰:“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节选自曹操《求贤令》)材料三:武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
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
故能艾刈群雄,几平海内。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注】盗嫂受金:指谋士陈平,因魏无知举荐而得刘邦赏识,曾经被人指责“盗其嫂”“受诸将金”。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之一,他在执政期间展现了出色的用人之道。
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中,资治通鉴始终被视为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中对唐太宗的描述与表彰极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探究他在选拔、培养和提拔人才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方法。
唐太宗的用人哲学体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智慧和策略。
他注重选拔忠诚而有能力的人才,坚持将忠诚与能力并重。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与其领导层的素质直接相关。
因此,他注重培养忠诚的官员,使他们在执掌权力的同时,本着国家利益来为民众服务。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才的能力,擅长善于发现和发展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和才华。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既遵循了忠诚原则,又不忽视个人才能,这种平衡使得唐朝政权得以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方式方面,唐太宗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注重官员的品德和才能,更加注重挖掘潜力之人。
他并不拘泥于出身贵贱,而是真正以才能和德行为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广泛收集情报,了解官员的才干与品行。
他高度重视教育,倡导培养人才,推动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和透明的途径。
同时,他也重视举荐制度,鼓励和奖励那些特别出色的官员,以激励更多人才成长和涌现。
总结而言,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以忠诚与能力并重为基本原则,他注重培养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通过一系列独到的标准与方式选拔人才。
他的用人哲学具有现实意义,对现代用人之道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的分析,展示其值得借鉴和运用的经验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可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中学习,培养忠诚有能力的人才,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也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选拔标准和具有效果的培养机制,以确保国家和组织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虽然饱含历史特点,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资治通鉴对人才的看法
资治通鉴对人才的看法一、引言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通史著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以中国历史为主线,通过对历代君主、政治家、军事将领等人物的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在这个历史画卷中,人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文将从资治通鉴对人才的看法入手,探讨其对人才的重视和评价。
二、人才在资治通鉴中的地位1. 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资治通鉴中,作者司马光非常重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他认为,“夫国之兴亡,可得而知矣。
其必先有政之得失焉。
”政府能否得到贤能之士,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因此,在许多篇章中,作者都会特别强调君主应该如何选用和任用贤能之士。
2. 人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在资治通鉴中,作者还强调了人才对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他认为,“人才之用,可以进退国家”。
只有通过选用和任用贤能之士,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在许多篇章中,作者都会特别强调君主应该如何培养和提拔贤能之士。
三、资治通鉴对人才的评价1. 评价标准在资治通鉴中,作者对人才的评价是非常严格和客观的。
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品德;(2)能力;(3)忠诚度;(4)成就等方面。
2. 正面评价在资治通鉴中,作者对一些优秀的人才进行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例如,在描述唐太宗李世民时,作者称赞他“有大略谋断之志”,“善用贤士”,“以信义立身”,“功业彪炳”。
这些评价表明了唐太宗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卓越能力、忠诚于国家、取得显著成就的杰出人物。
3. 负面评价在资治通鉴中,作者也对一些不称职或者有害于国家的人才进行了负面评价。
例如,在描述唐高宗李治时,作者批评他“不知人材”,“任用小人”,“好酒色”,“荒淫无度”。
这些评价表明了唐高宗是一个品德低下、能力不足、忠诚度不够、对国家有害的君主。
四、结论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通史著作,对人才的看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资治通鉴中,作者非常重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影响,并且认为人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谈帝王权谋之用人之道
谈帝王权谋之用人之道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的大多数王朝的版图虽然没有现代中国这么辽阔广大,但是,也算得上是地大物博,广阔的疆域,复杂的社会,众多的人口,都被规定为是帝王所掌管的,《诗经》有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参看《史记·高祖本纪》)王朝疆域里的所有领土和民众,都被规定为是属于帝王所有,那么,对于这广阔的疆土和众多的臣民,帝王该如何管理呢?帝王能事事亲力亲为吗?帝王对所有事情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处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一个明智的帝王,会通晓如何通过人去管人,精通用人之道。
也就是说,睿智的帝王必然会放弃亲力亲为的处事方式,懂得将权力下放,授权于他的文臣武将来替他进行管理,通过驾驭臣子来掌控天下,所以,驭人之术是帝王权谋的第一管理策略。
君主威严,权谋深不可测,而驭臣之术乃是要诀。
深谙帝王学的韩非子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韩非子·八经》)也就是说,差劲的帝王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忙得要命;中等能力的帝王可以聚合所有人的力量来为他做事,而只有杰出的帝王才能聚合所有人的智慧来为王朝服务。
帝王用人就要用有智慧的人。
首先,睿智的帝王精通用人之道,懂得放权用人,择胜任者而任之。
精于用人之道的帝王,常常是眼光独到,识人精准,善于发现有能力能称职的人,授予职权,委以重任,让他们为帝王处理政务。
帝王只有选任一大帮的文臣武将替自己办事,才能管理广阔的疆域和臣民,才能处理万分复杂的事务。
授权,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方略,舍不得授权放权的帝王,不可能办成大事,不可能成就大业,偌大疆土,是需要一大群臣子来为帝王理政处事的;权力只有层层下放,才能让阶梯式的各级臣子为帝王办事。
为君者最忌讳的管理之法就是事无巨细,每事亲躬。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说明帝王授权放权在统治术中的关键作用。
例如,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何会大业未成,病死于五丈原呢?唐代诗人杜甫为何为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呢?就是因为诸葛亮犯了管理大忌: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解析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 杨子稍沈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既 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 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 言。(《资治通鉴》卷203)
29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17
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
“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 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 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 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 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 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 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
徒弃其言,又当刑之。如是,虽使之为朋党,孰敢哉!
芜也。朝中之党且不能去,况河北贼乎!(《资治通鉴》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欧阳修《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 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 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
“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 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 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 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 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 “谨受教矣。”(《资治通鉴》卷一)
引用识人、用人篇——读《史记》《资治通鉴》
引用识人、用人篇——读《史记》《资治通鉴》引用识人、用人篇——读《史记》《资治通鉴》本文引用自活力点石(牛年大吉)《识人、用人篇——读《史记》《资治通鉴》》引用活力点石(牛年大吉)的识人、用人篇——读《史记》《资治通鉴》识人、用人篇人是社会的人。
人生在世,要生活,要做事,都不免要与人打交不免要识人、用人。
(一)识人赵简子立接班人这事发生在公元前402年。
赵简子之子,大的名叫伯鲁,小的名叫无恤。
赵简子要确立接班人,不知立谁为好。
于是在两片简上写下训戒之辞,交给两个儿子,说:“好好地记住。
”过了三年,再问他们,伯鲁不能答出训戒之辞;要他拿出那片简,早已丢失了。
问无恤,回答很流利;要那片简,他恭敬地从袖中拿出来。
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认识人,考验人,需要时间。
谚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Δ魏文侯置相前402年。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现在设置宰相,不是魏成,便是翟璜。
你怎样看这两位先生?”李克说:“这是您没有考察的原故。
居家,看他所亲近的人;富了,看他所结交的人;职位高了,看他所举荐的人;困苦时,看他所不做的;贫穷时看他所不取的。
有这五条就足以确定了。
何必等待我李克呢?”文侯说:“先生请回,我的宰相已经确定了。
”李克出门,见到翟璜,翟璜打听谁为相。
李克说:“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说:“西河守将吴起,是我举荐的;国君以邺为忧,我举荐了西门豹;国君要伐中山,我举荐了乐羊;攻拔中山后,缺乏治理的人,我举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儿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
我有哪一点不如魏成?”李克说:“我之所以知道国君会以魏成为相,是因为他推荐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
国君以他们为师;您所推荐的五个人,国君以他们为臣。
您怎能与魏成相比!”翟璜退后,再拜,说:“翟璜是个粗鄙的人,说得不对。
愿始终作为您的弟子。
”可见,考察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在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的表现。
Δ齐威王考察官员前370年。
君主的用人之道
君主的用人之道(通过资治通鉴探讨)君主,在古代封建社会,那就是掌管一切的人,管理这辽阔的疆域与大量的人民,理应是最具权势的人,诗经里有一句话对此有充分的描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第二章)。
那么对于偌大的领土与大量的人民,君主不可能亲力亲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包揽各种巨细事物。
一个好的君主必然会用人放权,君主会放权于下是用人之道的基础,不放权何以用人,君主是通过驾驭臣子来驾驭整个世界的,况且凡是亲力亲为,总有不会的,失误的,有损君主威严。
韩非子曾经说过:“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韩非子·八经》)。
所以君主想要驾驭好他的国家,那么必定要学如何用人,用好。
国家好比一艘巨轮,君主好比舵手,而用人之道就好比轮盘,想要巨轮乘风破浪,必然要学会驾驭轮盘,这是一个好的舵手的必备技能。
那么要想驾驭好自己的帝国,成为一代雄主,学好用人之道,不妨向历代雄主学习,看他们的用人之道。
通观资治通鉴,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用人之道的很是相似。
一、授权,择人而任前面也讲到,君主不可能事事亲躬,不且说,事事亲躬,君主是否有能力做好,凭一己之力来管理整个帝国,即使是有能力,终究对整个帝国的未来无益,使得发现人才更加困难,同时这就使得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使得整个帝国断层,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的诸葛亮,每事必亲躬,最后劳累死于军中,并且使得之后蜀国人才的断层,作为上位者,要想表现自己的勤劳,不必每事亲躬,应当努力择人而任,授权让下面的人锻炼,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什么事。
再说后周世宗违背朝臣众议击败北汉,从此政事无论大小全都亲自决定,文武百官只是从皇上那里接受成命罢了。
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劝谏:“四海之广,万机之众,虽尧、舜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
今陛下一以身亲之,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足以兼百官之任,皆言陛下褊迫疑忌举不信群臣也!不若选能知人公正者以为宰相,能爱民听讼者以为守令,能丰财足食者使掌金谷,能原情守法者使掌刑狱,陛下但垂拱明堂,视其功过而赏罚之,天下何扰不治!何必降君尊而代臣职,屈贵位而亲贱事,无乃失为政之本乎!”(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92卷,后周世宗显德元年》)。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所谓用人之道亦就是现在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人力资源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对企业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评估、职业生涯管理、激励、调整工程,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以史为鉴,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生存之道,我们不得不说,我们伟大的古人智慧是我们一生都受用的财富,不管多少年之后他们的用人之道我们依然受用。
人才,历来是治国兴邦的首要关键。
早在古代,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就懂得这个道理。
得人才着兴,失人才着亡。
齐桓公任用管仲,称霸天下;项羽失掉韩信,兵败身亡。
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下了刘氏江山,历史的经验,很有启迪作用。
曹操:“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着不拘;知人善任,惟才所宜,推诚置信,用人不疑,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孙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诸葛亮是蜀国建立初期的最主要执政者,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的。
然而诸葛这的用人,又一直以来成为很多人辩论的焦点。
一方认为诸葛亮的用人是相当客观和实际的,而另一方则认为诸葛亮用人唯亲,只提拔亲已派的人。
马稷曾经在南征时进言诸葛亮,对当时的形势作出了深刻的剖析,至此得到诸葛亮的赏识,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军国大事。
之后蜀军进行北伐,第一次北伐时,形势是相当有利的。
当时的街亭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重要到关乎此次战役的胜败与否,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由魏延、吴壹这样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来镇守此处。
而诸葛亮这次却十分固执,违众人之意破格提拔马谡为守街亭的主将。
可想而知此次的战役结果,任用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人去打这一战肯定是必输无疑了,但是诸葛亮难道不知道吗?错,其实他是知道的,不然他也不会用王平做马稷的副将了,其实他就是想锻炼马稷,经过此次之后诸葛亮就用人更加小心了,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别人就更加没用锻炼的机会了。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解析PPT文档69页
解析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资治通鉴--古代君王用人之道
学生姓名:教师姓名:学院:专业:学号:中国﹒重庆二〇一四年四月读《资治通鉴》论中国古代君王的用人之道摘要自选修“中国文化之《资治通鉴》导读”这一课程以来,便逐渐品读《资治通鉴》一书,对其中有关古代帝王将相举贤任能以富国强民的用人之道颇有些感受。
由宋神宗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得名的《资治通鉴》本就是司马光等人写来教导、劝诫历代君王治国之道的,而治国之道中最重要的无非是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即举用贤才的方法,从古至今诸多英雄选用贤人的方法,如何选择能人及如何运用能人的方法与心得。
在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开明的、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了成就一方伟业,无不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地招揽人才,进而导演出一幕幕人才济济、功业赫赫的历史剧。
因为他们都明白人才是领导者统治和治理一个国家的根本,精于用人之道,会用人,用好人,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的对整个国家的控制才能牢固且长久。
经总结各代君王将相的用人之道,我发现有六条最为重要。
关键词:用人之道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容人之量虚怀纳谏一、识人辨忠奸明贤庸,知人才能善任在用人之前,君王当先识人知人,也就是要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品行和性格,辨忠奸、明贤庸。
这样才知道一个人可不可用、如何更好地用。
逆臣奸臣固然不可用,但忠臣亦要了解其能力的大小。
将才不可为帅,能力不足,力不从心,反招祸患;帅才若为将,也未免杀鸡用了牛刀。
初,济少居江东,博学能文。
与上有布衣之旧,知上有大志,然负气不服,常谓人曰:“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
”上甚不平。
及即位,或荐之于上,上曰:“人虽有才,乱俗好反,不可用也。
”——《梁纪十六·梁武帝太清元年》梁武帝十分了解荀济,认为这个人本性反骨,喜欢唱反调,常常做违犯习俗的事,虽然有才,却不可以任用他。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梁武帝的眼光。
荀济逃到东魏后,时任东魏中书监的高澄惜其才,想让他担任侍读,但高欢不同意,他说,虽然我也很喜欢这个人不羁的性格,但我不任用他是因为我想保全他,他的性格不适合从政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