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强化练习-多项选择题2

合集下载

2013法硕刑法试题

2013法硕刑法试题

2013法硕刑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

A构成绑架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1.B。

根据我国刑法的德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该八种行为中并没有包括绑架,但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属于该八种行为中的故意杀人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2甲醉酒驾驶自己的汽车,超速行驶导致2名行人死亡。

甲对此结果( )。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A。

醉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放火行为的,( )。

A构成放火罪,但不负刑事责任B构成放火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D待其满14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3.C。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为14周岁。

不满14周岁属于无刑事责任年龄,行为人实施任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所以C选项是正确答案。

4对于单位犯罪( )。

A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B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C一律实行单罚制D-律实行双罚制4.B。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共同犯罪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共同犯罪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关于《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练习题:共同犯罪》的⽂章,供⼤家学习参考!⼀、单项选择题: 1、收废品的⼩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职⼯罗某偷盗的⼯业⽤紫铜。

罗遂偷出价值1600元的铜块交与赵某,⼆⼈的⾏为是 A.罗某构成盗窃罪,赵某构成销赃罪 B.赵、罗⼆⼈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C.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D.赵构成盗窃罪,罗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B 2、如果被教唆的⼈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处罚 A.从轻 B.减轻 C.免除 D.从轻或减轻 正确答案:D 3、甲、⼄、丙三⼈共同盗窃,甲负责调查地形,⼄负责望风,丙负责⼊室⾏窃。

三⼈的共同犯罪属于 A.犯罪集团 B.必要的共同犯罪 C.简单的共同犯罪 D.复杂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D 4、甲、⼄、丙三⼈系某⼚⼯⼈,由于赌博被⼚长开除。

三⼈遂预谋确定某⽇杀害共同仇⼈⼚长。

甲提供菜⼑、砍⼑各⼀把,届时甲因腹痛未去,由⼄、丙⽤甲提供的凶器将⼚长杀死。

在此案中,甲的⾏为应定为()。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C 5、甲、⼄共谋杀害在博物馆⼯作的丙,两⼈潜⼊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枪,甲击中丙⾝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物,造成⽂物毁损的严重后果;⼄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的⾏为,下列哪⼀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故意毁损⽂物罪,因为毁损⽂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为造成的 B.甲、⼄成⽴故意杀⼈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罪和过失损毁⽂物罪实⾏数罪并罚 D.甲的⾏为属于⼀⾏为触犯数罪名,成⽴牵连犯 正确答案:B 6、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之间具有下列哪些情况构成共同犯罪? A.某甲没有教唆他⼈实施犯罪的故意,但因⾔⾏不慎⽽起到了教唆某⼄实施犯罪的作⽤ B.某⼄未实施某甲所教唆的犯罪,却实施了其他的犯罪 C.某⼄实施了某甲所教唆的犯罪⽽未遂 D.被教唆者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备刑事责任能⼒ 正确答案:C 7、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强*后逃离。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及真题对照答案解析DOC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及真题对照答案解析DOC

单项选择(2013年)1.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选项A错误。

定罪量刑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能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将依法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作为犯罪处理。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甲只是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并没有实际放置炸弹,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危险和可能,不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但其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进行处罚。

选项D错误。

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即便造成了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等,也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法定的程序。

2.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②罪刑法定既约束司法者,也约束立法者,符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③罪刑法定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机关权力,保障国民自由,与执法为民的理念相一致④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刑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关于上述观点的正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D.第①②③④句均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①正确。

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社会法治的本质属性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利益至上,两者具有一致性。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1题)A.船工甲见乙落水,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人,又将其推到水中,致其溺亡。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B.甲为县公安局长,妻子乙为县税务局副局长。

乙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止。

甲的行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立受贿罪共犯C.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入河中。

甲欲施救,乙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

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乙的行为不成立犯罪D.甲将弃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多日后感觉麻烦,便于夜间将乙放到菜市场门口,期待次日晨被人抱走抚养,但乙被冻死。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正确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成立。

不作为犯罪的成立,首先要有救助义务,其次要有救助能力并且不救助与危害结果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的成立,要求不作为与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

A选项,船工甲以自己的身体动作积极地重新创设了乙被水淹死的危险,属于作为的故意杀人。

故A选项错误。

B选项,首先,甲作为丈夫,只有保护妻子不受外来侵害的义务,没有阻止妻子侵害他人的义务。

妻子作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拥有行动的自由,也为自己的行动承担一切后果。

其次,甲作为警察,只有在履行职责时对自己有管辖权的案件承担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作为行政法的《警察法》中的规定不能决定警察的刑法上的作为义务,罪刑法定实质是“罪和刑由刑法之法定”),下班的警察对自己没有管辖权的受贿罪没有刑法上的阻止义务。

最后,行贿人“购买”的是妻子作为税务局副局长的权力,并不是警察的权力,所以甲的不阻止、不要求退还不成立不作为的受贿罪。

故B选项正确。

C选项,甲的先行行为给幼童制造了危险,产生了救助义务。

乙虽然没有救助义务,但是教唆他人不作为的,可以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故C选项错误。

D选项,甲本来对弃婴没有救助义务,但自愿抱回家的,就产生了对弱者的救助义务,不得随意再次丢弃。

2013年司考考试刑法真题

2013年司考考试刑法真题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真题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2.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②罪刑法定既约束司法者,也约束立法者,符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③罪刑法定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机关权力,保障国民自由,与执法为民的理念相一致④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刑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关于上述观点的正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D.第①②③④句均正确3.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B.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C.《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D.《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多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多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5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船⼯甲见⼄落⽔,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将其推到⽔中,致其溺亡。

甲的⾏为成⽴不作为犯罪 B.甲为县公安局长,妻⼦⼄为县税务局副局长。

⼄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

甲的⾏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受贿罪共犯 C.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河中。

甲欲施救,⼄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

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的⾏为不成⽴犯罪 D.甲将弃婴⼄抱回家中,抚养多⽇后感觉⿇烦,便于夜间将⼄放到菜市场门⼝,期待次⽇晨被⼈抱⾛抚养,但⼄被冻死。

甲成⽴不作为犯罪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不作为犯罪。

选项A错误。

船⼯甲见⼄落⽔,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将其推到⽔中,致其溺亡,即⼄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甲后⾯推的⾏为。

因此,船⼯甲的⾏为成⽴作为的故意杀⼈罪,⽽不是不作为的故意杀⼈罪。

选项B正确。

甲、⼄作为夫妻,在⼄丧失独⽴⽣活能⼒或遇到危险的情况下,甲对⼄有抚养、救助的义务,没有制⽌其实施违法犯罪⾏为的义务;甲作为公安局长,有制⽌⼄实施公安机关管辖的犯罪的义务,甲不是检察院检察长,没有制⽌⼄实施贿赂犯罪的义务,因此甲没有制⽌⼄收受贿赂,不成⽴不作为的帮助犯,不构成受贿罪共犯。

选项C错误。

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河中,甲有救助的义务,他能够履⾏该义务⽽不履⾏,导致幼童溺亡,构成故意杀⼈罪。

甲最初准备施救,是因为⼄劝阻⽽放弃,因⽽⼄构成甲故意杀⼈罪的教唆犯。

选项D正确。

甲将弃婴⼄抱回家中,甲以⾃⼰的实际⾏为抚养⼄,甲就必须履⾏抚养的义务;甲能够履⾏该义务⽽不履⾏,导致⼄被冻死,构成不作为犯罪(遗弃罪)。

5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同时出⾎,丙失⾎过多死亡。

甲、⼄的⾏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甲等多⼈深夜追杀⼄,⼄被迫跑到⾼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

甲等多⼈的⾏为与⼄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将妇⼥⼄强拉上车,在⾼速公路上欲猥亵⼄,⼄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轧死。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题答案(官方版)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题答案(官方版)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题答案(官方版)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

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1.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2.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B.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C.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3.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

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

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

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4.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跟大家分享一点经验:不知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样的“考霸”经历,司法、国考、省考、建筑、环境监测.....,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过跟我一样的迷茫?在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是你不迷茫,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混的,其实好多考试相信大家都是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做的,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策略,也没有一个势在必得的“目标”,我做事情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绝,确定了,我会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相信大家都没有我这样的“疯狂”,并且我都是不报什么培训班的在,都是靠自己苦下功夫通过考试的,帖子中也有提到我的记忆理解都比较好,特别是阅读能力,我现在有将近35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读,所以复习效率自然是不用说,提醒一下大家,面对这么多的考试以及当今社会这么的压力,不提高学习的效率真的是步步维艰,给大家推荐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对于时间不够用,效率低的同学特别适用,本人切身体验,没用不会推荐,学习掌握了,基本上等于成功了一半,针对司考这样考点一千三百多个,基本上每个地方都需要详细记忆的考试来说再适合不过,建议练上30小时足矣。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总分68,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11题)A. 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 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 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

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12题)A. (间接)故意杀人罪B. 过失致人死亡罪C. 谎报安全事故罪D. 重大责任事故罪3. 杨某生产假冒避孕药品,其成份为面粉和白糖的混合物,货值金额达15万多元,尚未销售即被查获。

关于杨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15题)A. 不构成犯罪B.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C.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既遂)定罪处罚D. 触犯生产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4. 关于走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11题)A. 甲误将淫秽光盘当作普通光盘走私入境。

虽不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但如按照普通光盘计算,其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时,应认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B. 乙走私大量弹头、弹壳。

由于弹头、弹壳不等于弹药,故乙不成立走私弹药罪C. 丙走私枪支入境后非法出卖。

此情形属于吸收犯,按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论处D. 丁走私武器时以暴力抗拒缉私。

此情形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5. 甲向乙借款50万元注册成立A公司,乙与甲约定在A公司取得营业执照的第二天,乙的B公司向A公司借款50万元。

A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由甲经手将A公司50万元借给B公司。

2013年司法考试试卷二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试卷二解析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

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答案】C【解析】依据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成立此罪.甲谎称机场有炸弹(爆炸信息)而迫使机场紧急疏散的,严重扰乱了机场的社会秩序,应该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2。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②罪刑法定既约束司法者,也约束立法者,符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③罪刑法定的核心是限制国家机关权力,保障国民自由,与执法为民的理念相一致④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理念在刑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关于上述观点的正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B.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C.第①②③句正确,第④句错误D.第①②③④句均正确【答案】D【解析】考点是罪刑法定的基本原理。

罪刑法定原则来自于1215年英国大宪章和1628年英国权利请愿书中限制王权的部分,天然地是为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国民自由而出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传统思想基础是三权分立和心理强制说,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立法权为民选代表所有并要求反映国民的意思的民主主义,和法律不得惩罚未经宣告为违法的行为的尊重人权主义.罪刑法定原则主要是对司法者的限制,但是实质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立法具有明确性以保障公民的行动自由,从而体现对立法者的约束。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权利义务B.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坚持平等、自愿原则C. 当事人可以预先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D. 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 中“公平原则”是合同履行的原则,而非订立原则;选项C中,当事人不得预先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选项D中,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确实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但该选项没有涵盖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 下列关于侵权责任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B. 侵权责任的承担应当以实际损害为前提C. 侵权责任的承担不以过错为前提D. 多人共同侵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侵权责任的承担应当以过错为前提,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因此选项C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3.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刑事诉讼应当坚持无罪推定原则B. 刑事诉讼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C. 刑事诉讼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 刑事诉讼应当以侦查为中心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刑事诉讼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因此选项A、B、C均正确。

选项D中提到的“以侦查为中心”并非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应当以审判为中心。

4.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民事诉讼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B. 民事诉讼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D. 民事诉讼应当以调解为首要目标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2013年司法考试答案

2013年司法考试答案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官方答案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1.A.只需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可实现依法治国B.依法治国仅要求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官员的权力,而无需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C.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应将法律作为主要的、排他性的手段D.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A.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B.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C.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D.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3.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B.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C.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D.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4.A.某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制作“民警联系牌”,悬挂在社区居民楼入口处,以方便居民联系B.某省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C.某县政府通过中介机构以有偿方式提供政府信息D.某区法院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推行“网上立案”、“社区开庭”等措施5.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

为此,可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6.A.某市公安局对年纳税过亿的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进行重点保护B.某法官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主动到医院咨询相关的医学知识,调查纠纷的事实情况,确保案件及时审结C.某法院审理某官员受贿案件时,考虑到其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给予从轻处罚D.某县李法官因家具质量问题与县城商场争执并起诉商场,法院审理后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李法官败诉7.A.某市规定只有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才可申请出租车牌照B.某省工商局开展为本省旅游岛建设保驾护航的执法大检查活动C.某县环保局为避免工人失业,未关停污染企业D.某县法院拒绝受理外地居民起诉本地企业的案件8.A.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B.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C.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D.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9.A.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不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不存在权利B.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仅指财产上的权利C.平等的社会不承认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法律禁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奴役D.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10.A.任意性规则B.法律原则C.准用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11.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12.A.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婚姻法》和《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13.A.李某的解释为非正式解释B.李某运用的是文义解释方法C.法官运用的是体系解释方法D.就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优先性而言,存在固定的位阶关系14.A.李能的行为违反了物权的取得应当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B.从法理上看,法院主要根据“法律家长主义”原则(即,法律对于当事人“不真实反映其意志的危险选择”应进行限制,使之免于自我伤害)对李能的意志行为进行判断,从而否定了他的做法C.潘桂花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对法律关系主体构成资格的一种认定D.从诉讼“争点”理论看,本案争执的焦点不在李能是否利用其母不识字骗其母签订合同,而在于合同转让的效力如何认定15.A.范某对案件仅做了事实描述,未进行法律判断B.“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C.“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D.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作出判决16.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B.《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17.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坚持德治、排斥法治D.抛弃传统、尽采西说18.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19.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C.唐代废除了宫刑制度,创设了鞭刑和杖刑,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20.A.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C.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D.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21.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22.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C.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D.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相互结合为一体,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鲜明特色23.A.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文化权利和国家的文化政策B.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文化权利C.我国现行宪法对文化制度的原则、内容等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D.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国家机关的文化教育管理职权和文化政策,是宪法文化制度的主要内容24.A.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看,我国有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两种地方制度B.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批C.经济特区是我国一种新的地方制度D.行政区划纠纷或争议的解决是行政区划制度内容的组成部分25.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26.A.各专门委员会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决议,具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决定的效力B.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C.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任期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任期相同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专门委员会的工作27.A.维护品牌形象的正当行为B.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C.价格同盟行为D.纵向垄断协议行为28.A.立即停止经营该品牌水饺B.通知该品牌水饺生产商和消费者C.召回已销售的该品牌水饺D.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29.A.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订立贷款合同,可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B.借款合同到期未偿还,经展期后到期仍未偿还的贷款,为呆账贷款C.政府部门强令商业银行向市政建设项目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有权拒绝D.商业银行对关系人提出的贷款申请,无论是信用贷款还是担保贷款,均应予拒绝30.A.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B.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D.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1.A.由所在市环保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省政府责令停业B.由省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国务院责令停业C.由省政府责令限期治理,省政府责令停业并报国务院批准D.由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国务院责令停业32.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33.A.劫持未发生在甲国领空,甲国对此没有管辖权B.乙国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C.乙国可不引渡,但应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D.本案属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可对其行使管辖权34.A.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不具有否决权B.国际法院法官对涉及其国籍国的案件,不适用回避制度,即使其就任法官前曾参与该案件C.国际法院判决对案件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构成国际法的渊源D.国际法院作出的咨询意见具有法律拘束力35.A.如案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该问题应适用中国法B.如案件涉及外汇管制问题,该问题应适用中国法C.应直接适用的法律限于民事性质的实体法D.法院在确定应当直接适用的中国法律时,无需再通过冲突规范的指引36.A.行政机关无查明外国法律的义务B.查明过程中,法院应当听取各方当事人对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的内容及其理解与适用的意见C.无法通过中外法律专家提供的方式获得外国法律的,法院应认定为不能查明D.不能查明的,应视为相关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37.A.2010年5月,在马来西亚B.2011年12月,在香港C.2013年4月,在北京D.2008年3月至今,一直在深圳38.A.法院应依职权主动审查该仲裁过程中是否存在仲裁程序与仲裁协议不符的情况B.该公约第5条规定的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是穷尽性的C.如该裁决内含有对仲裁协议范围以外事项的决定,法院应拒绝承认执行该裁决D.如该裁决所解决的争议属于侵权性质,法院应拒绝承认执行该裁决39.A.应首先按照海牙《送达公约》规定的方式进行送达B.不得对被告采用邮寄送达方式C.可通过中国驻被告所在国使领馆向被告进行送达D.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被告送达40.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B.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C.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D.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41.A.如张某提出优先权申请并加以证明,其在甲国的申请日至少可以提前至2011年4月15日B.2011年4月6日这一时间点对张某在甲国以及《巴黎公约》其他成员国申请专利没有任何影响C.张某在中国申请专利已获得批准,甲国也应当批准他的专利申请D.甲国不得要求张某必须委派甲国本地代理人代为申请专利42.A.协定适用于成员方的政府服务采购B.中国公民接受国外某银行在中国分支机构的服务属于协定中的境外消费C.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只适用于服务产品而不适用于服务提供者D.协定中的国民待遇义务,仅限于列入承诺表的部门43.A.磋商是争端双方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B.上诉机构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常设机构C.如败诉方不遵守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申诉方可自行采取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措施D.申诉方在实施报复时,中止减让或中止其他义务的程度和范围应与其所受到损害相等44.A.保障措施中“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是指某种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B.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指进口数量的绝对增加或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C.终裁决定确定不采取保障措施的,已征收的临时关税应当予以退还D.保障措施只应针对终裁决定作出后进口的产品实施45.A.基于法律和法律职业的特殊性,法律职业人员被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具有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品行B.互相尊重、相互配合为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检察官、律师尊重法官的领导地位,在法庭上听从法官的指挥C.选择合适的内化途径和适当的内化方法,才能使法律职业人员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融进法律职业精神中D.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提高法律职业人员道德认识、陶冶法律职业人员道德情感、养成法律职业人员道德习惯等46.A.唐某系某省高院副院长,其子系该省某县法院院长。

2013司法考试卷二真题

2013司法考试卷二真题

2013司法考试卷二真题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C. 受教育权D. 财产权2. 在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依据B. 以法律为准绳C. 公开审理D. 调解优先4.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B.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C. 证据必须具有关联性D. 证据必须具有充分性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项不是合同的基本原则?A. 自愿原则B. 公平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此处省略4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哪些属于物权的种类?A. 所有权B. 抵押权C. 质权D. 留置权52. 在我国刑法中,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贪污公款C. 盗窃他人财物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此处省略18题)三、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61. 张某因与李某发生争执,故意将李某推下楼梯,导致李某重伤。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62.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违约行为,甲公司决定解除合同。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析甲公司解除合同的合法性,并说明理由。

...(此处省略8题)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63. 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条件。

64. 论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65. 论述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

2013司法测试强化阶段刑法分则配套考试题

2013司法测试强化阶段刑法分则配套考试题

2013司法测试强化阶段刑法分则配套考试题笔者国家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3司法考试强化阶段刑法分则配套测试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甲某因泄愤,在夜晚先后到乙某、丙某、丁某3家打麦场(不在一起)上放火,烧毁乙某的麦子5000公斤,丙某的麦子6000公斤、丁某的麦子4500公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

甲某的行为: A.构成放火罪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下列哪种情形构成诈骗罪? A.甲某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B.甲某得知本厂业务员乙某要去送人造金刚石,萌发非法占有念头。

预先准备好一袋河沙,以备调换金刚石之用。

第二日,甲某受厂办指派,驾驶面包车送乙某携金刚石到火车站。

在乙某吃饭之际,甲某提出到远处修车。

乙某要求跟车同往,甲某婉言拒绝,并表示一定保证车上金刚石的安全。

乙某信以为真,一再嘱托看好货物之后,允许甲某将车开走修理。

甲某乘机打开封装的纸箱,用沙子调换出金刚石 C.甲某雇乙某运输一车货物,并随车押送。

途中,乙某谎称车胎漏气骗甲某下车观看,甲某下车后,乙某乘机加速逃离,把货物据为已有 D.甲某与乙某同住一集体宿舍,知道乙某信用卡的密码。

某日甲某一人在宿舍时发现乙某的信用卡掉在宿舍的地上;甲某捡起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1万元现金后,又将信用卡放到原处 3.关于信用卡诈骗罪,说法正确的是: A.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即使情节严重,也不构成犯罪 B.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其中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的行为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诈骗较大数额钱财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D.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4.某晚,王某去胡某家中盗窃了他的摩托车,但摩托车在开出胡某家中后不久出现故障无法驾驶,王某便让恰好路过此地的朋友李某帮忙,李某问王某是谁的车,王某如实告知。

2013司考真题及解析

2013司考真题及解析

2013司考真题及解析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合同的解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当事人可以任意解除合同B. 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义务可以要求返还C. 合同解除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追究D.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解析:选项C是正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并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追究。

即使合同被解除,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另一方仍然可以要求追究其违约责任。

2. 下列哪一情形不构成侵权行为?A.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B. 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C. 依法进行的医疗行为D. 未经授权公开发表他人作品解析:选项C是不构成侵权行为的情形。

依法进行的医疗行为,即使造成了患者的损害,也不构成侵权,因为医疗行为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且医生已经尽到了合理的诊疗义务。

3. 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 十八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 十六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D. 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解析:选项A是错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十四至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其他特别严重罪行时,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4.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随时撤诉B. 民事诉讼中,被告无权提起反诉C. 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D. 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适用于所有案件解析:选项C是正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A.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B.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C.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D.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更换其注册商标解析:选项A、B、C、D均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2013司法考试题答案

2013司法考试题答案

2013司法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项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以上全部答案:D2.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3. 关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合同自愿原则B. 公平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答案:无错误描述4.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判原则包括:A.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B. 无罪推定原则C. 公开审判原则D. 所有原则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与被防卫的侵害行为明显不成比例B.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C. 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D. 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答案:D2.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原则包括:A. 合法性审查原则B. 合理性审查原则C. 公正、公开审理原则D. 优先调解原则答案:A, C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正确)2.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错误)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的事实。

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2013司考答案卷二

2013司考答案卷二

A.对于“关系密切”应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质进行解释,不能仅从形式上限定为亲朋好友
B.根据A选项的观点,“关系密切”包括具有制约关系的情形,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丁构成徇私枉法罪,甲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
D.甲的行为同时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从一重罪论处
? 22.答案D
A.正当程序主义
B.形式真实发现主义
C.积极实体真实主义
D.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 23.答案B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纠问主义
D.混合主义
? 24.答案B
A.A市中级法院
B.B市中级法院
D.2011年4月30日前扒窃财物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不得以盗窃罪论处
? 5.答案C
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
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 6.答案D
?17.答案B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
? 18.答案A
A.以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
B.以非法行医罪的基本犯论处
C.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D.以医疗事故罪论处
? 19.答案D
A.盗伐林木包括砍伐树枝,甲公司的行为成立盗伐林木罪
? 26.答案B
A.人民陪审员制度目的在于协助法院完成审判任务,陪审团制度目的在于制约法官
B.人民陪审员与法官行使相同职权,陪审团与法官存在职权分工
C.人民陪审员在成年公民中随机选任,陪审团从有选民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2013年司法考试试题

2013年司法考试试题

2013年司法考试试题2013年司法考试试题涵盖了多个法律领域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以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财产权D. 宗教信仰自由2. 民法中,关于物权的保护,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物权的保护只限于动产B. 物权的保护不包括对不动产的保护C. 物权的保护包括对动产和不动产的保护D. 物权的保护只限于不动产3. 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犯罪未遂不构成犯罪B. 犯罪未遂应当减轻处罚C. 犯罪未遂应当加重处罚D.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处罚相同4. 行政法中,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以下哪项做法是合法的?A. 不告知当事人行政决定的理由B. 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C. 不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D. 听取并记录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5. 经济法中,关于反垄断法的适用,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反垄断法只适用于国有企业B. 反垄断法不适用于跨国公司C. 反垄断法适用于所有经济主体D. 反垄断法不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些情况可以提起再审?A.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C. 原判决、裁定违反法定程序D. 当事人对原判决、裁定有新的证据7. 刑事诉讼法中,以下哪些属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C. 公开审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三、案例分析题8. 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张某向李某出售了一批货物。

合同约定,如果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李某有权在收到货物后30天内提出退货。

李某在收到货物后第28天发现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但因为个人原因未能及时提出退货。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7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年卷二3题,单选)A.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B. 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D. 《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2. 《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根据《刑法》第12条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卷二4题,单选)A. 2011年4月30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的刑法条文,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2011年4月30日前拖欠劳动者报酬,2011年5月1日后以转移财产方式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适用修正后的刑法条文C. 2011年4月30日前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适用修正后的刑法条文D. 2011年4月30日前扒窃财物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不得以盗窃罪论处3.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6题,单选)A. 为保护国家利益实施的防卫行为,只有当防卫人是国家工作人员时,才成立正当防卫B. 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使用第三者的财物反击不法侵害人,导致该财物被毁坏的,对不法侵害人不可能成立正当防卫C. 为摆脱合法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的,考虑到人性弱点,可认定为紧急避险D. 为保护个人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也可通过损害公共利益的方法进行紧急避险4. 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卷二多选第51题)
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
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翻墙入院欲毒杀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拔刀刺杀该犬。

甲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
D.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答案」ACD
「考点」罪过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行为人是否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不影响罪过的认定。

选项B说法正确。

甲本想杀人却射中名车,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打击错误。

甲的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属于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进行定罪处罚。

因故意杀人未遂重于故意毁坏财物既遂,因此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

选项C说法错误。

因果关系的错误,是指侵害的对象没有错误,但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发展过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退后或者提前发生的情况。

甲的侵害对象没有变化,都是针对“乙的名犬”,只是由原来的毒害变为了最后的拔刀刺杀,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属于因果关系的错误。

因果关系的错误不影响犯罪的认定,甲依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选项D说法错误。

疏忽大意过失应预见的结果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在过失致人死亡时,行为人所应当预见的是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而不能是其他结果。

2.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多选第52题)
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

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

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

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

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

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答案」BCD
「考点」不作为犯
「解析」选项A错误。

只有行为人履行义务可以避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不作为才可能成立犯罪。

选项A中,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所以不成立不作为犯。

选项B正确。

行为人基于先前行为产生了救助义务,“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的表述意味着具有结果回避的可能性,具有救助义务且可能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不作为,导致死亡结果发生,应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选项C正确。

甲带小孩出门,负有保护小孩安全的义务,在小孩遇到危险时负有救助的义务,其不履行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

选项D正确。

甲负有看护仓库的职责,且火灾是甲乱扔烟头引起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甲都有救火的义务。

甲在起火能够扑救时,而不履行救火义务反而逃跑,构成不作为犯。

3.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卷二多选第53题)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答案」ABCD
「考点」单位犯罪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

单位不仅可以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也可以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如《刑法》第137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就是单位过失犯罪。

选项B说法错误。

单位犯罪不同于共同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单位本身犯罪,不是单位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共同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犯罪行为实际就是单位的行为。

选项C说法错误。

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是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有时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不处罚单位。

选项D说法错误。

《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据此可知,对于单位只能适用罚金刑,不能适用没收财产。

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