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D.2↑+ O 2↑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 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O 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水的分布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陆地咸水(0.94%)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淡水(2.53%)产用水大气水知识点二、水的循环 【知识回顾】三态转化过程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它的环节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如图所示: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变化,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外因:太阳的辐射。

水循环的路径:(1)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3)陆地内循环:陆地—大气说明:不同水的正常更新循环时间是不相同的,且循环周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大气水只固态液态气态( )()( )( )( )( )需9天就可更新一次,是可更新资源,而永久积雪更新一次大概需要1万年。

知识点三、水资源1、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2、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3、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知识点四、水与生命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也是不同的。

2、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知识点五、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操作:往水电解器中注满水,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九年级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九年级自然界的水知识点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涉及到自然界的许多知识点。

在九年级的自然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水的特性、水的循环和水的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自然界的水的重要知识点。

一、水的特性水具有以下特性:透明、无味、无色;密度大于空气,可以漂浮;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具有很高的比热容和比水蒸气压;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二、水的循环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过程。

太阳能是推动水的循环的主要能量源。

1. 蒸发:太阳能使水面上的水变为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

2. 凝结:水蒸气在高空冷却后变为水滴或冰晶,形成云层。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聚集成雨、雪或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通过地下水循环与地表水相互补充。

三、水的污染水的污染指的是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使水的质量下降,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有机污染物:如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化学工业废水等,含有有机物质,对水质产生有害影响。

2. 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酸性雨水等,影响水体的化学平衡,并对水生物产生毒性。

3. 生物污染:如藻类过度繁殖、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4. 放射性污染:核能工业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的水体放射性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四、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1. 减少用水: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避免污染:正确处理和处置废水和废弃物,避免倾倒到河流和湖泊中。

3. 重视水环境:保护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防止水污染。

4. 科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

结论自然界的水是地球上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的特性、水的循环和水的污染等知识点。

通过了解和实践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存在形式1、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蒸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含量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

2、液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的形态。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水资源。

地下水是隐藏在地下岩层和土壤中的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3、固态水:如冰川、冰盖和积雪。

冰川和冰盖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积雪在冬季可以积累,在春季融化时为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补给。

二、水的循环1、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以及土壤和植物表面。

受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凝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形成云、雾、露水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凝结。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对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起着关键作用。

4、地表径流:降水在地面形成水流,汇入河流和湖泊。

是水资源在地表的流动和分配过程。

受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5、地下径流:水渗透到地下,在地下岩层中流动。

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

三、水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但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气味。

2、沸点和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凝固点为 0℃。

但随着气压的变化,沸点和凝固点也会有所改变。

3、密度:在 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1g/cm³。

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溶质。

四、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自然界的水》这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水的分子结构及性质:1.水分子的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氧原子为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2.水分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电子密度不均,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点。

3.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使水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呈现收缩状态,水滴能形成球状。

4.水的比热容和比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比热也较大。

这使得水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

5.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同时,水的密度变化也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在4℃以下增温时,密度逐渐增大,4℃以上则变小。

6.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二、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运动:1.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为海水,3%为淡水。

2.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降下来形成降水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和运动的基本模式。

3.水资源的分布:尽管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4.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流是地表水的重要运输方式,湖泊则储存了大量的淡水。

三、水的重要性和用途:1.生命的基础: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水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和资源。

3.饮用水和卫生用水:水是人类日常饮用和保持卫生的重要资源。

4.水污染和水净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水净化技术的研发对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5.水的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对于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归纳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等。

一、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和地方,通过水的循环,水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转移和循环。

1. 蒸发:太阳的热量使水从地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变成蒸汽,升入大气层。

2. 凝结:在大气层中,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时,会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或霜。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会聚集起来,足够大时会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如雨、雪和冰雹。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为地下水埋藏的水资源。

5. 冰川和冰雪:一部分降水在极地和高山上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形成冰川、冰盖和冰山。

二、水的重要性水对于地球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 生命必需:水是生命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生态平衡: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要素,它为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 农业和食品安全:水是农业的基础,提供灌溉和养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水还是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关键环节。

4. 工业和能源生产:水是工业生产和能源生产的必要资源,如电力、制造业、冶金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水。

三、 water资源管理由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全球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1. 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的珍贵性,改变使用水的习惯,减少浪费,节约用水。

2. 水污染防控: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3.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禁止非法破坏,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4.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结论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是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水一直在我们身边流动、润泽着大自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自然界水的知识点。

1. 水的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是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的。

水的循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过程。

起始于太阳能的蒸发,水蒸气被大气中的冷空气凝结成为云。

云中的水滴聚集成为降水,通过雨、雪或冰晶的形式来到地面。

部分降水会被土壤吸收,形成地下水,而剩余的部分则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所覆盖,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

其中,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湖泊和地下水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可供我们日常使用的。

因此,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3. 水的重要性:水对于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成分。

对于人类来说,水更是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清洁、种植农作物、养殖和发电等。

此外,水还被用于运输、工业制造以及许多其他工业进程。

4. 水的净化过程:人类的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水的净化变得至关重要。

水净化的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个阶段。

首先,通过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

然后,采用氧化、沉淀、离子交换等化学处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最后,利用生物处理,如生物膜反应器或湿地生态系统,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5. 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水循环与气候紧密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蒸气的蒸发速度会增加,导致更多的降水。

这可能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的增加。

同时,冰川的融化也会对海平面造成影响。

因此,水循环是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6.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不断受到威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考点一:过滤1、定义: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2、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3、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4、玻璃棒的作用:引流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烧杯不干净、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

例题1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于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

在海水中迄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0多种。

含量较高的元素除组成水的氢、氧元素外,还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在氯化钠、氢气、镁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H2由离子构成的是NaCl 。

(均填化学式)(2)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猜测溴应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准备与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净化。

请你加入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他们向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进行过滤。

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如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滤纸破损。

②下列对过滤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ABC (填编号)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C.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D.过滤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

例题2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玻璃仪器名称①烧杯;②漏斗;(2)该实验进行的是过滤操作;(3)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滤纸边缘要高于液面;(4)该操作用于水的净化,可除去不溶性杂质,实验室中如要进一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则可继续进行吸附(填“吸附”或“蒸馏”);(5)若此操作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写一条)滤纸破损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通通电 通电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 2O =====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 2O====== 2H 2↑+O 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 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例如:H 2O + CO 2==H 2CO 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 、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
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
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
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
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构成
物质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
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
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a.了解实验的现象和表达式
b.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
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热胀冷缩)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c: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子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

3、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或直接构成物质。

五、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沉淀、过滤、吸附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六、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注意:“一无”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七、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爱护水资源——节水标志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的办法:A、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