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培优历史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培优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培优练习题(有答案)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2.《论语·述而》曰:子……戈不射宿(孔子主张可以射飞鸟,但不射巢中歇宿的鸟)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戈不射宿”相符的是()A.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
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这表明先秦的“礼”是()A.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C.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D.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4.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
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5.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材料表明()A.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6.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 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
这一转变是()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7.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 )1 / 7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皇帝制④三省六部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 公元前634 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培优核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74)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培优核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人采取A.王位继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答案】C【详解】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分封制度而建立起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材料“周人……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结合所学,为巩固对新统治区域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故选C。
67.“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
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所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
公元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量的86倍!”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一项技术进步对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A.灌溉B.开掘C.播种D.统计【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
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所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
……”可知,农民因为灌溉田地,农作物的产量提高,A正确;据材料“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可知,开掘沟渠仍是为了灌溉,B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
68.现今存世的有关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
许多古籍对此评价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
以上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早期统治者对神权和礼制同等重视D.先秦统治注重神权和王权的相结合【答案】D【详解】材料“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反映商人敬神尚鬼,喜好占卜,信仰巫术,注重祭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反映商代统治者敬神尚鬼,注重祭祀,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这一事件导致下列哪一诸侯国的灭亡()A.宋国B.楚国C.晋国D.鲁国答案:C2.《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一记载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达B.服装华美C.礼仪之邦D.文明先进答案:D解析:经济发达、服装华美、礼仪之邦都是文明先进的表现,故D项为根本原因。
3.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重农抑商D.实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实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导致了人们防范心理的加强。
故选D项。
4.春秋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首先跌入庶民世界,失去封土、爵位、职官的是()A.诸侯B.卿C.大夫D.士答案:D解析:在分封宗法制下,处于贵族最底层的是士,他们在社会变革中首先受到冲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韩非D.墨子答案:B解析:“礼”和“仁”都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故选B项。
6.“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
”提出上述观点的先秦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为君主指出了战胜别国以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即“务力”,也就是依靠实力。
在四个选项中,为君主争霸提供指导的仅有C项。
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夺得政权以后,很快就在中原各国改革的影响下,进行了有限的改革:一是整顿经济。
任用从楚国逃至吴国的伍子胥为客卿,把楚国相对先进的技术传于吴,“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
动员垦荒,大兴农桑,修筑水利。
二是整顿军队。
重用军事家孙武,对军队进行了严格训练,主张“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强调教育与法纪相结合的治军之道。
高一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之一,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大量的石器和石片,成堆的灰烬、烧骨和烧焦的朴树籽,以及动物化石。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大量使用陶器和从事原始农业B.结成群体,共同劳动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程D.会制造简陋的工具和使用火2.西周时,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
这说明分封制A.促进了文化认同及族群融合B.弥合了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C.有效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D.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管理3.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直接统治的天子之地(王畿)仅有二百余里,仅为七个县人口三万而已,而据估计,战国末年中国人口大约两千万人。
这一事实反映了A.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等级秩序被打破C.新的社会制度确立D.周王室日渐衰微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生之徒”。
这段材料最有可能选自A.《论语》B.《老子》C.《墨子》D.《韩非子》5.国学大师钱移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都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实现C.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D.均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建立6.秦朝时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些措施的最深远历史影响是A.使秦朝政局保持稳定B.加强了民族团结C.防止了外敌侵略D.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7.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候的半数,史称“酎金夺爵”。
高一历史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 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 在诸子中的特点最年长且最贤能人缘最好后也是吕雉,同上行 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掌握。
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帝王位继承问题, 它继承了西周的宗法制 度,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只有嫡长子才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
依据上述标准,只有 C 项的刘盈符合标准。
A 、D 为庶子不符合标准,B 为女子不在其中。
2. “直到 1500 年以前, 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 1500 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 一个起程点了。
”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A .迪亚士B .哥伦布C .达伽马D .麦哲伦参考答案:B3. 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A.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苏联经济发展缓慢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苏联改革成效不大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外部原因”及所学知识可知,A 是根本原因,也是内部原因,B 和 D 也都 是内部原因,而 C 属于外部原因,故答案为C 。
在此,学生要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学会对此经济模式进行评价。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 4. 孙中山曾说过: “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 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 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从中 可看出孙中山A.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B.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C.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中孙中山的意思是想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 以避免刀兵四起、血流成河,如果袁世凯继续专制独裁,就进而推翻其统治。
广东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历史高一上学期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秦朝时期,丞相王绾主张“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而廷尉李斯则反驳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这表明李斯反对分封制的主要理由是A. 吸取历史教训,避免分裂割据B. 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C. 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君主专制D. 否定世卿世禄,打击贵族势力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斯反对分封制的主要理由。
选项A,从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以看出,李斯反对分封制是吸取了西周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周王室衰微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选项B,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是郡县制的影响,而非李斯反对分封制的主要理由,故B项错误。
选项C,材料只是体现了李斯反对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并没有体现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君主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
选项D,否定世卿世禄,打击贵族势力是商鞅变法的内容,而非李斯反对分封制的主要理由,故D项错误。
2、秦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
内迁的各族中, _____ 族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A. 匈奴B. 鲜卑C. 羯D. 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
选项A,匈奴在汉朝时期曾长期与中原王朝交战,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势力已经衰落,不再是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故选项A错误。
选项B,鲜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崛起,并建立了北魏等多个政权,对当时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故选项B正确。
选项C,羯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但其影响力相对较小,没有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故选项C错误。
选项D,氐族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但其同样没有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故选项D错误。
广东省惠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被誉为“千古一帝”?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答案:A解析:秦朝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制度,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
其他选项中的朝代虽然也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并没有被普遍尊称为“千古一帝”。
2、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答案:B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是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
孟子认为民众的利益最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君主的个人利益最轻。
这种思想强调了民众的地位和重要性,对后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老子、墨子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但他们的主要观点与这句话不符。
3、商朝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集体耕作。
这一记载说明( )A. 井田制始于商朝B. 商朝时土地国有C. 小农经济已产生D. 土地兼并严重答案:B解析:A项,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发展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但题干中只是提到了“众人集体耕作”,并未明确说明这是井田制,因此A项错误。
B项,从“王令众人曰:‘协田’”可以看出,商王有权力命令众人进行集体耕作,这反映出当时土地是归国家(即商王)所有的,即土地国有,所以B项正确。
C项,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经济形式。
这种经济形式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家庭手工业或男耕女织的形式,所以C项错误。
D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这是一种封建社会普遍的现象。
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土地兼并的情况,所以D项错误。
2024浙江省培优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浙江培优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4月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古,纵横两千里,绵延数千年。
在这一范围内,都发现了粟的皮壳。
其中西安半坡遗址的一个灰坑内,出土了炭化粟达数斗之多。
仰韶文化的居民除了栽培以粟为主的作物外,还A.烧制了彩绘陶器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C.开始铸造青铜器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2.战国时期,有学派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
所谓五德,盖即五行。
“五德之次,从所不胜。
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这一说法,体现的思想是A.“为政以德”B.“道法自然”C.“兼爱非攻”D.“相生相胜”3.《汉书·食货志》载:“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人君不理,则畜(蓄)贾游于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矣。
……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举措,与这一记述直接相关的是A.实行盐铁官营B.打击豪强游侠C.推行均输平准D.抑制工商业者4.在材料来源上,其“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在写作内容上,其“起自耕农,终于醯酸,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这是一部以农为主,兼及副、林、牧业的农村生产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农书。
这部农书的作者是A.氾胜之B.贾思勰C.王桢D.徐光启5.史载某一制度:“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2023山东实验中学二模)下面的方向示意图描绘的是清代前期()A.高产作物推广B.国内人口迁移C.粮食区域运输D.商帮长途贩运2.(2023江苏4月联考)下面采自明代《便民图纂·耕织图》,图旁的文字信息为:“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
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
”上述图文信息反映出当时()A.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征B.农民努力克服地形制约C.高产作物得到了推广种植D.江南地区耕作技术发达3.(2023湖北武汉调研)下表是与棉花种植或棉布相关的历史记载,据此推论合理的是()“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农政全书》A.棉花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B.元朝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养蚕缫丝C.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D.清朝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4.(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明清以前,法律规定土地买卖需“先问亲邻”,即卖地者的亲邻优先购买。
明清时,政府的土地买卖法律中取消了“先问亲邻”的规定,雍正时期甚至明文规定“及持产动归原先尽亲邻之说,借端……希图短价……俱照不应重律治罪。
”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A.农业生产关系变化较为频繁B.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C.农村的商品化生产发展较快D.宗族亲缘观念开始淡化5.与明朝相比,清朝前期的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等地出现了许多新兴市镇,这些地区的工商业市镇数量有明显增长。
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重农抑商有所松弛C.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6.(2023山东济宁三模)明政府规定,商人把粮食运往边防的粮仓,可向政府换取贩盐的盐引。
有的盐商为了更多的获利,就雇人在边地屯垦,把收获的粮食就地纳仓换取盐引,是为商屯。
商屯的出现与发展()A.冲击了传统经济政策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D.推动了新生产关系滋长7.(2023重庆联考)明清时期,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田二主”的现象:一块土地分为田底和田面,田底持有人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的权利;而田面持有人享有耕作权,并有向田底持有人交租的义务;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双方互不干涉。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西汉建立之初,统治者推崇的治国思想是()A.法家思想B.墨家思想C.黄老无为思想D.儒家思想答案:C解析: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推崇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休息”,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材料描述的是()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大定之治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时间是“汉兴”,也就是西汉初年,涉及的人物包括“孝文”“孝景”,特点是“与民休息”,结果是“黎民醇厚”,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文景之治,C项正确。
3.汉武帝在朝廷中建立了中朝,其意在()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加强对官吏的监察C.防止形成宦官专权D.避免外戚干预政治答案:A解析:汉武帝设立直接由皇帝掌握的中朝,参与朝政决策,三公九卿逐渐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皇权加强。
4.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解析:山东东部是齐国之地,工商业发达,得“鱼盐之利”,而西汉中期,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B项正确。
5.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A.开辟丝绸之路B.拓展西汉的疆域C.建立与欧洲国家的直接往来D.配合对匈奴的战争答案:D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进而稳定边疆秩序。
6.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
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注重()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C.休养生息D.遏制地方势力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措施,实际上都是休养生息政策的表现,反映了黄老无为思想。
【名校试卷】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培优卷I历史试卷 (附解析)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培优卷I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B .世袭制C .察举制D .宗法制2.当地时间2013年3月11日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了《英联邦宪章》,该宪章是英联邦首份阐述其核心价值观的文件。
据此可知( )A .英国政体呈现混合型特征B .英王是大不列颠英联邦的维系者C .英国女王可行使外交大权D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的政府首脑3.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B .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 .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D .鸦片贸易合法化4.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他所说的“之”是指( )A .郡县B .丞相C .太尉D .王国5.17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指( )A .分封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6.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
【历史】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尖子班培优卷A试卷(解析版)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尖子班培优卷A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
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
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
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
这说明了()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说:“洪秀全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
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蒋廷黻所要阐述的观点是()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B.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革命的重任C.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D.领袖的人格及才干影响革命的成败3.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针对不平等条约,他说:“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
”这体现了()A.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独立平等B.授予一切反帝团体、个人的自由和权利C.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他声称:“只有通过斯拉夫、日耳曼、高卢和拉丁各民族之间的协作,才能恢复欧洲的安宁与和平……从冰岛到伊斯坦布尔,从直布罗陀到乌拉尔——可以通过各国人民的协作得到实现”。
这里他倡导的基本理念是()A.和平主义B.自由主义C.欧洲联合D.世界主义5.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6.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
河北省沧州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沧州市第一中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个1.5分,共69分)1.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
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贵族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甚至连屏风、垫席这样的物品也用丝织品。
这反映了( )A.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西周礼制开始遭破坏C.丝织品与礼制的互动 D.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2.唐朝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润中水,男采山上……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 )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C.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4.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C.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5.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外朝贡贸易体制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6.1715—1749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为262只,平均每年约11只,以英法船只最多。
英国船只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货物之外“亦有银两”;法国船只多“无货,装载番银来广置货”。
这反映出(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一口通商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 .工业革命开展影响国际贸易格局D .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7.当今出租房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北宋并非如此。
高一生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万里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教育的普及B. 选拔了大量人才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以上都是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进行贸易往来D. 以上都是答案:A4.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藩王B. 推行“摊丁入亩”C. 建立南书房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政治体制是什么?A. 君主立宪制B. 共和制C. 联邦制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7. 五四运动期间,学生提出了哪些口号?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民主”和“科学”C. “反对帝国主义”D. “反对封建主义”答案:A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哪些重要的革命运动?A. 土地革命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以上都是答案:D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社会改革?A. 土地改革B. 社会主义改造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A.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D. 以上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统一。
同时,这一政策也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单元培优练
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亡陈朝而完成统一,排除C项;汉族高门人物仅
为北朝使节,控制北魏政权的是鲜卑贵族,排除D项。
13. [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
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
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 )
家,正是秦王励精图治,坚定执行广纳贤才这一用人政策的表现,排除B项;关东六
国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等,只是没有商鞅变法彻底而已,也对六国的宗法制造成冲
击,排除C项;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法家在六国都较受欢迎,排除D项。
14. [2023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 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 了选举法规。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 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 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派人士89人,解放 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年1月,《东 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 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年6 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
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C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高一历史下学期培优监测试题无答案人民版
重庆市重庆二外国际部高一历史下学期培优监测试题(无答案)人民版】(满分50分时刻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A.殷墟戴刑具陶俑 B.牛耕图 C.甲骨文D.铁犁2.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显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3.我国传统农业的要紧耕耘方式是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4.《吕氏春秋》记载:“士有昔时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昔时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这句话指出了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掉队性5、在中国封建社会,若是有一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要紧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取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兼并井田制下农人的土地6.“你种田来我织布,我担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明白得,反映了我国古代A.超级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8.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只来自中国的古玩——粉彩镂空瓷瓶,拍出了5 160万英镑(约亿人民币)的天价。
该瓷瓶最先可能出此刻A.东汉 B.唐朝 C.北宋D.清朝9.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那时一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磁器④棉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
究其缘故,最有可能是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锁性 B.传统制作工艺掉队于时期C.国家对技术传繁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手工制作产量低11、在古代地域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外国商品12、下列制瓷技术显现的前后顺序是(D)①白瓷②青瓷③彩瓷④粉彩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3.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培优历史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80分)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2.英国的议会是在何时成为英国最高权力中心的?()A.16世纪后期B.17世纪后期C.18世纪后期D.19世纪70年代3.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不包括()A.英国元首B.国家象征C.政府首脑D.英联邦元首4.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A.自由派新贵族B.商业资产阶级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5.2007年5月,任期未满的布莱尔宣布准备辞去工党领袖、英国首相职务。
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布莱尔辞职后()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将亲自挑选、任命新首相B.英国议会重新举行大选,获多数席位党派的领袖将成为新首相C.工党选举的新任领袖将担任新首相D.全体英国人民投票选举新首相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间,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表明麦迪逊主张()A.实行君主立宪制,让“天使”来行使政权B.实行邦联制,削弱中央政府权力C.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废除奴隶制,实现南北统一7.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是在()A.18世纪中期B.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8.下列按任期长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美国参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美国总统④最高法院大法官.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9.根据1787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包括()A.否决国会立法B.指挥美国军队C.解散国会D.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10.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③政府首脑产生的方式不同④政体的实质不同⑤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1.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机构是()A.三级会议B.制宪会议C.立法议会D.国民议会12.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B.参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九年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D.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和众议院、废除法律13.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表明()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⑤共和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14. 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15.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宰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期不定,由皇帝决定B.由议会选举产生,负责主持内阁工作C.掌握行政大权,同时也是军队统帅D.帝国宰相也是普鲁士的宰相,对议会负责1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法”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最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17.下列历史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②德意志帝国宪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联邦宪法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8.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以下哪个国家最为相似?()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9.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总统B.总理或首相C.议会D.人民20.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共同特点是()①都颁布了法律②都建立了议会③都废除了专制④政府首脑都由选举产生⑤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A.①②⑤ B.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21.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B.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C.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D.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22.“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23.(2011·潍坊质检)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有权解散议会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D.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4.(2010·海淀模拟)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25.漫画《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风趣地反映出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激烈与紧张。
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最终由()A.参议院选出B.众议院选出C.选举人选出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26.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于制订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 )①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③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④开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7.近代中国有许多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28.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2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30.某电视剧组准备开拍一组反映1857年中国城市的场景,而下面场景违背历史现实的是①广州的商店摆满琳琅满目的英国商品②北京出现不少外国使馆和使节③清政府巡抚到南京监督收税④日本在上海开办的工厂发出轰轰响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31.爱国志士谭嗣同悲于时局,写了一首诗《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原因是()A.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马关条约》的签订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 D.圆明园被烧毁32.《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材料二】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材料三】“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请回答:⑴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4分)⑵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8分)⑶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三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8分)一、选择题1.C 2. B 3. C 4. C 5. C 6. C 7. C 8. C 9. C 10. D 11. D 12. A 13. A 14. A 15. A 16. B 17. C 18. B 19. C 20.A 21.D 22.A 23.C 24.C25.C 26.B 27.B 28.D 29.C 30.D 31.B 32.D二.非选择题(20分)⑴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确立议会的主权)。
(4分)⑵相同点:都是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
(8分)⑶“朕”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
性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