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食用毒蕈(毒蘑菇)中毒应急处理
![食用毒蕈(毒蘑菇)中毒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05b20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2.png)
食用毒蕈(毒蘑菇)中毒应急处理
蕈类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
毒蕈毒素与中毒症状密切相关,主要的毒物类型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原浆毒素、肝毒素。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甚至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皮肤紫癜、呕血或便血等,可导致相关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一、应急要点
催吐、洗胃、导泻。
神志清醒者及时催吐,尽快给予洗胃,洗胃后成人灌入活性炭,吸附30~60分钟后用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对症与支持治疗,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利尿,促使毒物排出,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对有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支持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急性溶血、中毒性肝损害、中毒性心肌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其应用原则是早期、短程(一般3~5天)、大剂量。
出血明显者宜输新鲜血或血浆,补充必需的凝血因子。
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
解毒剂治疗。
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适用于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出现胆碱能症状者应早期使用。
巯基络合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钠)对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有一定疗效。
细胞色素C可降低毒素与蛋白结合,加速毒素清除。
透析疗法。
适用于危重症肾衰竭者,或对大多数毒蕈生物碱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二、专家意见
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告诉大家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无识别毒蕈经验者,不要自采蘑菇食用。
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急性毒蕈中毒的急救护理
![急性毒蕈中毒的急救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bd5410ff00bed5b9f31d75.png)
及 根 (2 5 ) 6 .% 。随后部分患者相继 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 溶血症状及 格记录 出入量 , 时监测 血 电解质 及 肾功 能 , 据化 验指标合 心 、 肺、 脑的损害 , 中大汗淋漓 、 躁、 妄、 言乱语 理安排输液种类 、 、 肝、 肾、 其 烦 谵 胡 量 速度 、 序 , 顺 加强基础护理, 能进 食的病人 1 (0 6 ; 闷 、 3例 4 . %) 胸 气紧 、 吸困难 8例 ( 5 0 ; 肉紧 指导进清淡 流质饮食 , 呼 2 . %) 肌 本组除 了无 尿 的 2例病人外 , 其余 的没 张 、 木、 身 酸 痛 l 麻 全 l例 ( 4 4 ; 红 蛋 白 尿 1 3 . %) 血 8例 有出现 电解质紊乱。 (6 3 ) 黄疸 、 5 .% ; 肝肿大 5例(5 6 , 1. %) 谷草转氨酶( S ) A T 和丙 2 4 神经精神症状 的护理 . 本组 1 出现大汗淋 漓、 3例 烦躁 、 胡 流延等 症状 。设 专人 护理 , 细记 录病情 变 详 氨酸转氨酶( L ) A T 升高 1 (0 0 ; 6例 5 .%) 心肌 酶谱 升高 1 3例 谵妄、 言乱 语、 遵医嘱给予阿托品 , 静脉注射阿托 品过程 中, 特别注意与阿 (0 6 , 电 图广 泛 T波倒 置 、 4 . %) 心 完全 右束 传 导 阻 滞 6例 化 , ( 88 )少尿及血肌酐、 1 .% , 尿素氮升高 5例 (5 6 。 1 . %) 托品化与中毒中枢抑制的鉴别 。如果病人瞳孔散 大, 对光反射 13 治疗方法 误食入毒蕈后入院病人 , . 不论 时间长短 , 均立 迟钝 , 心率不变 , 皮肤湿度 、 温度正常 , 中枢 抑制加深、 是 病情加 即给予洗 胃和导泻 , 并给予二巯基丙二酸钠肌 肉或肌 肉注射或 重的表现 , 应立 即报告 医生, 严重 躁动 患者 , 对 酌情 使用 约束 静脉滴注 , 适当阿托 品等对症治疗 , 加强保护心 、 、 脑等重 带 , 肝 肾、 防止 自伤 、 自残情况发生。
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
![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64c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5.png)
一、预案背景毒蘑菇中毒是指误食了含有毒性的蘑菇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由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部分蘑菇含有剧毒,误食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毒蘑菇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毒蘑菇中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及时、有效处置中毒事件。
3. 减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中毒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毒蘑菇中毒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毒蘑菇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应急处理组、宣传教育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等工作小组。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初步判断:发现疑似毒蘑菇中毒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采取初步救治措施。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处理组赶赴现场,对中毒者进行救治,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扩散。
3. 医疗救治:中毒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疗救治组与医院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外发布中毒事件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公众情绪。
5. 后期处置: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各工作小组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毒蘑菇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2. 严格市场管理:加强对野生蘑菇市场的监管,严禁销售不明品种、来源的野生蘑菇。
3. 严格餐饮服务:餐饮服务单位不得采购、加工、销售野生蘑菇,确保食品安全。
4. 加强野外巡查:加强野外巡查,发现有毒蘑菇及时清除,降低中毒风险。
六、应急物资储备1. 救护药品:配备足够的解毒药物、抗过敏药物、止痛药物等。
2. 救护设备:配备急救包、担架、氧气袋等。
3. 通讯设备:确保应急指挥部与各工作小组通讯畅通。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野生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
![野生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3fa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0.png)
野生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野生毒蘑菇中毒应急预案1. 引言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野生蘑菇。
这种中毒疾病危害巨大,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因此,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野生毒蘑菇中毒的应急预案,以便能够正确地处理该种突发状况。
该应急预案将涵盖中毒的症状、急救措施以及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的方法。
2. 中毒症状在误食野生毒蘑菇后,中毒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恶心和呕吐- 腹泻- 肚子疼痛- 头痛- 头晕和昏迷- 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 混乱和幻觉- 皮肤出现异常反应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3. 急救措施在发现有人误食野生毒蘑菇并且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进行以下急救措施:1. 保持冷静,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急救电话或中毒咨询热线),告知对方情况并提供所需的个人信息。
2. 让患者排空胃部,如果患者仍然有意识并且能够吞咽,可以给患者喝大量清水或牛奶,以稀释到体内的毒素。
3. 尽量保存误食的野生蘑菇样本,以便医生在后续处理中进行识别和分析。
4. 如果中毒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请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如果你不熟悉该操作,请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4. 寻求医疗帮助急救措施只是应对野生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步,为了确保中毒者的健康和安全,务必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 与中毒者一同前往医院,并告知医生详细情况,包括中毒的时间、症状和误食的可能来源。
2. 在医院,中毒者将接受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和尿液的分析。
这将有助于治疗医生确定中毒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 根据医生的建议,中毒者可能需要进行洗胃、输液或其他治疗。
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将中毒者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治疗。
5. 预防措施野生毒蘑菇中毒是可以避免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如果你对蘑菇的种类不确定,最好不要尝试食用。
2. 在野外活动中,尽量避免采摘或食用野生蘑菇。
15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15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d1784df28ea81c758f57898.png)
1 临床 资料
1 I 一般 资料 本组 急性毒蕈 中毒 1 . 5例 , 中男 5例 、 其 女 1 0例 , 成人 1 例 、 1 小孩 4例 , 年龄最小 5岁 、 最大 6 0岁 , 平均 3 5岁。 中毒原因 : 进食不 明种类蘑菇史 , 具有家庭群发特 征。 中毒表现 : 所有 患者 均有腹 痛 、 腹泻 、 恶心 、 呕吐 。仅 单 纯 胃 肠道症状 9例 , 6 % ; 占 0 出现神经精 神症状 4例 , 2 . % ; 占 66 多脏器损伤 2例 , 1% 。人院时 间 :3例 中毒 者进食蘑 菇 占 3 1 后 1 rn~2 , 中毒 者于 3 h后 人 院 , 例 中毒 者 于 7 h 0 i h 1例 a 6 1 2
后人院。
12 方法 尽早地 促使毒物排 出, . 进食 后及 时催 吐 , 尽早洗 胃, 服用活性炭 , 用 3 %M s 并 0 g o 溶液导 泻 , 留取标本到专 业 机构进行 鉴别 , 对有 指征者尽 早 实行血 液净化 治疗 , 对各类 型的中毒症状 采取 相应的解毒剂 , 如阿托 品可缓解 精神 型中 毒, 巯基络合剂 可作为毒伞 、 伞等引起肝脏 和/ 白毒 或多功 能 衰竭 的患者 ,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作 为溶血性解毒剂 。 13 结果 本组 l . 5例患者 , 治愈 l 3例 , 8 . % , 占 6 7 死亡 2 例 , 1 % , 中 1 5岁患者进 食大 量 白毒 伞且 于第 三 日 占 3 其 例 才从 当地 医院送我科 , 经血液净化 、 解毒 积极相关 处理 , 因多 脏器功能迅速 衰竭 , 抢救无 效死 亡 , 另外 1例患 者 l , 5岁 因 误食 白毒伞而腹痛 、 腹泻 、 恶心 , 吐在当地 医院治疗 不佳而 呕 转入我科 , 经过 促进排泻 、 液灌流治疗 , 血 护肝 、 、 脏功能 肾 心 等治疗 , 最终此 患者 因进食毒蕈后 出现 中毒 性肝炎 、 心肌炎 、 上消化道 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于人院后第 9日死亡 。
蘑菇中毒医护人员应急预案
![蘑菇中毒医护人员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ba1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e.png)
一、背景蘑菇中毒是因食用有毒蘑菇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其症状严重,救治难度大。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蘑菇中毒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对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医疗救治、后勤保障、信息宣传等工作小组。
2. 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确保各项应急处置措施迅速、有序地开展。
3. 医疗救治小组:负责蘑菇中毒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等。
4.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
5. 信息宣传小组:负责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蘑菇中毒防范意识。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立即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如催吐、洗胃、导泻等。
(3)根据病情,迅速将患者转送至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 医疗救治:(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明确中毒原因和病情。
(2)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疏导:(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2)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信息报告:(1)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蘑菇中毒事件。
(2)根据要求,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五、后期处置1. 总结经验:对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加强培训: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蘑菇中毒的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宣传教育:开展蘑菇中毒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疗机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蘑菇中毒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蘑菇中毒后急救
![蘑菇中毒后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a88cdc1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7.png)
蘑菇中毒后急救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
我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
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蘑菇中毒后急救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蘑菇中毒后的急救方法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如用汤匙压舌根,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为补偿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3.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防止毒蕈中毒,重在预防。
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识别毒蕈,避免采食。
部分毒蕈与可食蕈极相似,故若夫充分把握应以不随便采食野蕈为宜。
毒蘑菇的识别技巧和方法由于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因而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特定经验和方法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
2000年广州市三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都有说是在家乡多次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
事实上它们并不一样,因为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我们应对广东分布的剧毒种类和经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要特别提高警惕。
因为中毒死亡概率最高的是鹅膏属的种类,所以必须认识此类蘑菇的主要特点:担子果伞状、肉质,菌盖常被各式菌幕残余,有菌托(有时菌托不明显,成为菌柄膨大的基部)、有或没有菌环,菌褶白色,地生,常与壳斗科的植物共生。
环柄菇类的特点是长在有杂草等腐烂有机物的地上,菌褶通常为白色、浅黄色至淡黄绿色,有明显的菌环,过去都有称之为环柄菇属,铅绿褶菇就属于这类真菌。
长在牛马等畜粪上的蘑菇,毒菌的比例相当大,虽然他们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类群,但其毒性都较为相似,通常能引起神经型中毒症状为主,也能引起胃肠类型中毒。
急性毒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毒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f4d17c850ad02de80417e.png)
急性毒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误食毒蕈后中毒事件偶有发生。
毒蕈种类繁多,所含毒素随种类不同而异,每种毒素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
主要有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等,这些有毒物质不仅能引起胃肠反应,还能损伤内脏,有的还会破坏红细胞,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由于毒蕈种类不同,食入量各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不及时抢救和护理可危及生命。
在20XX年6月份收治一家三口毒蕈中毒的患者,现将其急救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例1:患者,男,37岁,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差,恶心、呕吐数次,无腹泻,全身酸痛,出汗,乏力,追问病史,入院前4小时全家进食野蘑菇,在吃蘑菇时,一边喝酒,最后又把汤喝下。
查体:T36.0℃,P 76次/分,R 18次/分,BP 125/85mmHg,双侧瞳孔3.0mm,对光反射灵敏,心音有力,两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全身皮肤湿冷,未见出血点。
立即进行洗胃、输液,急查血胆碱脂酶、肝肾功能、尿等。
检验结果:心肌损害明显,AST 286U/L、CPK 12747U/L、LDH 432U/L;血常规:RBCH 和BPC下降,WBC1.39×109/L,N0.94,尿镜检红细胞2~4/HP、尿蛋白(++)。
肝功能:总胆红素25.3μmol/L,间接胆红素19.7μmol/L,AST268U/L,LDH 432U/L。
肾功能:BUN3.7mmol/L,Cr86.7mmol/L。
例2:患者,女,40岁,入院前4小时与病例1一起进晚餐,餐后1个多小时出现频繁恶心、呕吐20余次,伴腹泻4次及头昏、胸闷,在当地予以补液、保肝等治疗,在入院3个小时前用阿托品10mg。
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T 35.80℃,P 64次/分,R 18次/分,BP 140/85mmHg,双侧瞳孔5.0mm,对光反射灵敏,第1心音低钝,两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全身皮肤干燥,未见出血点。
立即进行洗胃、输液,急查血胆碱脂酶、肝肾功能、尿等。
关于毒蕈中毒的急救及预见性护理
![关于毒蕈中毒的急救及预见性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a6fe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5.png)
关于毒蕈中毒的急救及预见性护理毒蕈中毒的概述毒蕈中毒是由于误食了含有毒素的蕈类产生的中毒症状。
蕈类中的毒素属于神经毒素和肝毒素两类。
神经毒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肝毒素则会对肝功能产生损害,导致肝脏衰竭和死亡。
毒蕈中毒的症状具有潜伏期和暴发期的特点,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暴发期则为数小时到数天不等。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误食了有毒蕈类,则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和预见性护理。
毒蕈中毒的急救1. 立即就医如果发现误食有毒蕈类,应立即就医。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应告知医生误食的蕈类种类、食用量和时间,以便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 活命水在就医之前,应尽量喝下足量的清水,以帮助尽快排出体内的毒素。
也可以采用不膳食、多饮水的方法进行胃肠道洗涤。
在急救的过程中,可以将活性炭或泥土等吸附剂混合清水搅拌后饮用,以帮助吸附体内毒素。
4. 氧气治疗严重中毒的患者需要进行氧气治疗,以帮助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肺功能正常,防止患者窒息或心脏骤停。
5. 其他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治疗,如口服或注射解毒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毒蕈中毒的预见性护理在急救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预见性护理,以避免中毒症状的恶化。
1. 息息相关体征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心跳、体温和意识水平等体征。
如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 观察尿量中毒后容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导致尿量减少,出现水肿等症状。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中毒患者应尽量休息,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造成身体不适,并且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
4. 定期检查医生应随时进行定期检查,帮助分类处理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结论毒蕈中毒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疾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和预见性护理,可以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
但更重要的是,预防毒蕈中毒的发生,要警惕不明来源的野生蕈类、合规饮食,不随便采摘和食用蕈类等。
毒蕈蘑菇中毒应急预案
![毒蕈蘑菇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cfa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6.png)
一、背景毒蕈蘑菇中毒是指由于误食含有毒性的蘑菇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毒蕈蘑菇种类繁多,外观与可食用蘑菇相似,易造成误食。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毒蕈蘑菇中毒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毒蕈蘑菇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毒蕈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治、调查、封锁、消毒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力量,开展救治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人员、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 报告与启动(1)发现疑似毒蕈蘑菇中毒事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者进行救治,并对中毒现场进行封锁、消毒。
(2)对疑似中毒者进行采样、检测,确定中毒原因。
3.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组织医疗救治力量,对中毒者进行救治。
(2)根据中毒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如催吐、洗胃、导泻、补液等。
4.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发布中毒事件进展情况。
(2)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蕈蘑菇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治所需的物资、人员、交通工具等。
(2)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四、后期处理1. 调查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 总结评估(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应予以修订。
急性群体性中毒应急预案
![急性群体性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9b5aa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6.png)
急性群体性中毒应急预案
急诊科在接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急性群体性中毒患者后,立即启动急性群体性中毒患者的救治预案,由科室负责人统一指挥有关人员、物资的调配。
做好群体性中毒患者的医疗救治。
一、对急性群体中毒的毒物性质及毒理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按规定做好毒物样品采集工作。
二、及时做好预检分诊,制定有效医疗防护措施,组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
三、立即向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报告有关接诊及医疗救治情况。
四、按医嘱对患者进行救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工作。
五、救治同时注意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恐惧,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
六、操作流程。
毒蕈中毒患者12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毒蕈中毒患者12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15ce0823b3567ec102d8af1.png)
毒蕈中毒患者12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关键词毒草中毒急救护理毒蕈又称毒蘑菇,有毒的蘑菇内含毒草碱、毒肽、毒草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可致心、肝、脑、肾、胃等多种脏器急性损害[1]。
近年来收治因误食野生有毒蘑菇急性中毒患者12例,经急救护理和对症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50岁。
因误食有毒蘑菇后先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急救方法:蕈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急救护理关键是及早催吐、洗胃、导泻洗肠,彻底清除毒物[2],是排除和减少毒素吸收重要措施之一。
洗胃前应询问病史,严格掌握洗胃适应证,先吸出胃内容物后再开始洗胃,要熟练掌握全自动洗胃机操作规程,观察灌入温生理盐水量与出量是否基本相等,随时调整水的平衡。
洗胃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生命体征及洗出液的颜色等情况,应反復灌洗直至洗出液清亮为止。
如发现出入量不平衡,要上、下移动胃管2~3cm后再插入原来长度,或轻轻旋转胃管,如果洗胃液依然进多出少,患者上腹饱胀,应拔出胃管检查。
洗胃毕注入20%甘露醇125~250ml导泻(按千克体重给药)。
嘱患者服用牛奶、鸡蛋清或用西米替丁护胃。
患者需大量输液或饮水以利尿,使用静脉留置针,保持静脉通路,合理安排输液速度,保证药物的供给。
遵医嘱定时应用甘露醇、呋塞米促进毒素排泄,根据情况,遵医嘱给予能量合剂、护肝药。
遵医嘱及早有效应用纳洛酮。
及早合理使用解毒剂纳洛酮,是提高救治成功的保证。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能消除呼吸抑制、增加呼吸频率,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快,对中毒有明显的催醒作用,可改变中毒引起的呼吸症状。
并给予留置导尿管,观测尿量、颜色、并记录24小时进出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护理方法:由于毒物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加之毒蕈中毒后均有恶心、呕吐,病情危重者各种管道置入及介入性操作,极易造成感染,因此在进行各种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如每天更换输液管及延长接管三通,每天消毒并更换动静脉置管针眼处敷料,保持口腔及会阴部清洁,做好口腔、会阴部护理。
毒蕈中毒的护理措施
![毒蕈中毒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bc0c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1.png)
毒蕈中毒的护理措施毒蕈中毒是什么?毒蕈中毒是指食用了含有毒蕈类物质的蘑菇或真菌后引起的中毒症状。
毒蕈中毒的严重程度可以因蘑菇种类和食用量的不同而变化。
严重的毒蕈中毒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毒蕈中毒的症状食用了毒蕈后,中毒症状可能出现在几小时到几天之后。
常见的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和呕吐•腹痛和腹泻•头痛和眩晕•中毒性肝炎的症状(黄疸、尿色变化等)•意识丧失或昏迷毒蕈中毒的护理措施1.立即呼叫急救:毒蕈中毒属于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并告知医务人员可能食用了毒蕈。
2.不要自行吐出:即使出现呕吐,也不要试图自行吐出食物。
呕吐可能进一步损害消化道,同时也丢失关于中毒物质的信息。
3.保存残留物:尽可能保存食用了毒蕈的残留物,以便在医院进行化验分析,帮助医生确定中毒原因。
如果可能的话,将残留物放入密封袋中。
4.不要给患者喝水: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给患者喝水或其他液体。
5.不要使用家庭解毒方法:不要尝试使用家庭解毒方法,例如喝牛奶、喝水泡水等。
这些方法可能无效或甚至加重中毒症状。
6.提供舒适的环境:如果患者仍然有意识,将其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体温适宜,并避免过度活动。
7.尽早就医:急救人员到达后,患者应立即被送往最近的急救中心或医院。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测试来制订治疗方案。
8.护理及治疗:医院对毒蕈中毒患者会进行护理及治疗。
这可能包括洗胃、补液、使用解毒药物,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
9.密切观察患者:毒蕈中毒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包括生命体征、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
10.专业咨询与康复:患者出院后,建议寻求专业咨询和康复方案,以确保恢复良好并预防再次中毒。
预防毒蕈中毒的措施毒蕈中毒是可以避免的。
以下是预防毒蕈中毒的一些建议:•谨慎采摘食用不熟悉的蘑菇或真菌,避免从野外采集。
•仅在有专业知识的人的指导下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当购买蘑菇时,选择在合法市场和商店购买的品种。
集体中毒护理应急预案
![集体中毒护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3c6c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9.png)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集体中毒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理,降低中毒事件对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集体中毒事件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后续护理工作。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指挥协调。
2. 护理小组:由专业护理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急救、转运和后续护理工作。
3. 医疗救援小组:由医生、护士、药师等组成,负责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现场急救(1)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2)现场评估:了解中毒原因、人数、症状等,确定中毒程度。
(3)现场救治: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如催吐、洗胃、吸氧等。
(4)转运:将中毒人员迅速转运至医院,确保途中安全。
2. 转运途中护理(1)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予吸氧。
(2)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3)给予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 医院护理(1)接诊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
(3)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洗胃、抗过敏、抗感染等。
(4)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5)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4. 后续护理(1)病情稳定后,继续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复发。
(2)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
五、应急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应对集体中毒事件的能力。
2.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
3. 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通过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医院应对集体中毒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院集体中毒急救预案
![医院集体中毒急救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100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3.png)
医院集体中毒急救预案一、院内急诊科,实行24小时全天候急救服务。
另外,与内儿科密切配合,对各种中毒病人实施急救。
二、院前急救1、急救通讯指挥系统急救专线电话:2、集体中毒急救信息处理一旦接到集体中毒的通知或急救电话,必须立即报告急诊科主任、分管院长、院长。
院长或分管院长视中毒情况决定向卫健委、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是否启动本预案。
三、院内急救1、院办主任:负责中毒急救工作的通讯联络,具体落实各科协调,互相配合,实施人力、物资运输的供应,负责作好抢救工作人员的登记。
2、医务科长:负责实施医、药、技人员调配的落实,配合急救分队或科室制定抢救方案,协助完成抢救经过的书面记录病历和总结报告。
3、急诊科主任:负责院前急救的具体实施,参加制定急救方案。
平时督导科内人员学习中毒的急救知识、技术,物资保持应急状态,即时补充急救药品、物品。
4、内科主任:负责中毒的院内抢救方法制定与实施。
5、护理部主任:负责实施护理人员工作的调配与安排,参加制定抢救方案。
6、后勤总务科科长:负责后勤物资保障和车辆运输、调度。
四、急救队伍集体中毒的急救工作主要由急诊担任院前急救,内科(内科系统协助)及儿科担任院内抢救。
五、集体中毒急救工作流程1、急诊人员:由急诊科医生、护士轮流值班,做到随时派出医护人员在5分钟内出诊。
2、救护车:值班救护车4台,随时听候调遣。
3、急诊出诊处理和程序:接到急救通知后,急诊科应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
如病情允许,实施催吐、导泻、输液、应用解毒药物,适宜转运回院时,由出诊医护人员随车转运回院,送入抢救室或相关科室继续实施院内抢救。
病情不宜转院的患者,应在现场进行抢救或指导当地医疗机构抢救,并尽可能与院领导保持联系。
如遇特殊情况,由急诊科主任或院领导视具体需要,配齐相关医护人员、器械、药品前往。
六、常备急救物资及药品1、仪器类:急诊科备有呼吸机、心电监护及除颤仪、洗胃机、输液泵、吸引器、输氧装置、气管插管设备。
毒菇中毒应急预案
![毒菇中毒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15c7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7.png)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毒菇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毒菇中毒事件,包括个体中毒、群体中毒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毒菇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毒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患者救治、调查取证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救治、病情监测、医疗物资调配等工作。
(3)卫生监督组:负责现场卫生监督、调查取证、信息收集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舆论引导、信息发布、科普宣传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调配、交通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1)接到毒菇中毒事件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2)现场处置组迅速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同时开展调查取证。
(3)医疗救治组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救治,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2. 扩大响应(1)根据毒菇中毒事件的严重程度,应急指挥部可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持。
(2)扩大医疗救治范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加强现场卫生监督,防止疫情扩散。
3. 结束响应(1)经评估,毒菇中毒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到妥善救治后,应急指挥部可宣布结束应急响应。
(2)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对患者进行救治,包括急救、转运、治疗等。
(2)对中毒现场进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
(3)对疑似毒菇进行采集、鉴定,查找中毒原因。
2. 医疗救治(1)对中毒患者进行分类救治,确保救治效果。
(2)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患者救治情况。
(3)组织专家会诊,提高救治水平。
3. 卫生监督(1)对中毒现场进行卫生监督,确保环境卫生。
(2)对疑似毒菇进行采集、鉴定,查找中毒原因。
毒蕈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优质推荐】
![毒蕈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优质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0a29724376baf1ffc4fad8f.png)
毒蕈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优质推荐】1.急救措施(1)立即清除毒物,减少毒素吸收13例患者于中毒后0.5~6小时均出现中毒症状,入院后我们果断采取清水催吐或温开水洗胃、活性炭洗胃及甘露醇导泻。
(2)给予保护脏器、解毒等对症支持治疗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开通2路静脉通路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
及早合理使用纳洛酮提高救治成功率,给予阿托品及奥美拉唑保护胃肠粘膜,以缓解腹痛、吐泻等胃肠道症状。
使用保肝药物,对严重肝损伤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及早应用地塞米松,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疗效。
(3)血液净化治疗根据病情及早选择血液净化治疗,采用碳酸氢盐法,血泵100ml/min,肝素40mg,超滤0.5kg,补充碳酸钠250ml.2.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预见性护理毒蕈中毒目前尚缺乏理想的特效方法,故针对不同的临床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急救治疗措施,并在早期防治并发症。
因此,我们除准确测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其临床表现,根据其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胃肠炎型;②溶血型;③神经-精神型;④内脏损害型。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护士要有预见性护理意识,在护理过程中随时警惕脏器损害,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了解幻想血尿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情况,不可被假愈期的病情好转所迷惑,忽视病情观察延误治疗。
3.做好心理护理毒蕈中毒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群集发病,但因个人身体状况,食用量的不同,中毒症状亦不同,老人和小孩更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心理护理在该类患者整个病程中非常重要,除一般患者会有的恐惧、忧虑外,还有悲伤、绝望、愧疚等情绪。
我科有一名患者因是由其购买野生菌回家食用导致母亲抢救无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出现心理问题,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不同的解释、安慰、陪护、疏导及鼓励,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坚强的活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1-01-04T13:18:58.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崔玉顺[导读] 毒蕈俗称毒蘑菇,种类较多,部分外观与食用蕈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崔玉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吉林延吉 133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263-02 毒蕈俗称毒蘑菇,种类较多,部分外观与食用蕈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
2010年8月,我院收治1批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18~57岁。
于家庭聚餐进食毒蕈1~3h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发麻、心慌等中毒症状。
经催吐、解毒及对症、支持治疗,10例患者均于3~8h后症状好转,监测1周未出现脏器严重损害而痊愈出院。
2 急救护理措施
2.1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组织管理中毒患者同时来院后,接诊医生及分诊护士通过病史、症状体征,确定为急性毒蕈中毒,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立即上报总值班,启动应急预案,畅通绿色通道,调配人员及抢救用物,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及时上报本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检测。
2.2尽快清除胃肠道内残留毒物本组10例患者来院时均神志清楚,6例因呕吐频繁,未给予洗胃外,其余患者采用探咽催吐法,嘱病人饮300~500ml温开水后,使用压舌板刺激舌根或咽后壁引起呕吐,反复进行,直至吐出液澄清、无味。
无腹泻者根据病情给予硫酸钠导泻。
2.3促进已吸收毒素排泄病人入院后即给予大量输液,应用速尿及甘露醇等进行利尿促进毒素排泄。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合理安排输液速度,记录液体出入量,严密监测心、肺功能及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准备。
2.4对症处理。
因呕吐、腹泻导致脱水者行生化检查,及时补充液体、能量及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休克者给予706代血浆、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心慌、气促、烦躁者行心肺功能检查,并给予吸氧,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者应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2.5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呼吸、脉搏、心律、血压、尿量、患者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颜色、量等;及时采血行肝功、肾功等生化检查,注意听取患者主诉;胃肠道症状好转后应提高警惕是否为假愈期,严密监测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观察有无内脏损害表现,如出现黄疸、皮肤出血点、精神症状或生化检查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6心理护理本组10例患者为同一家庭成员,突发中毒,普遍存在着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通过耐心讲解和安慰,使患者及家属减少了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讨论
毒蕈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品种较多,在我国已知的毒蕈就有100多种。
不同类型的毒蕈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种毒蕈也可含多种毒素,毒素大致可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及溶血毒素等四种[1]。
进食不同毒素临床表现也各异:①神经精神型:毒性物质为毒蝇碱、蟾蜍素、光盖伞素等神经毒素,潜伏期1~6h,临床表现除胃肠道症状外,尚有多汗、流涎、脉缓及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阿托品类药物疗效甚佳。
少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及癫痫等症状。
经过积极治疗,很快康复,死亡率甚低。
②胃肠炎型:引起此型的毒素尚不十分清楚,潜伏期0.5~6h,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可伴有水、电解质失衡与周围循环衰竭。
此型中毒经积极治疗后可迅速恢复,死亡率极低。
③溶血型:毒性物质为马鞍酸、毒伞溶血素、鹿花蕈素等溶血毒素,潜伏期6~12h,临床表现除胃肠道症状外,可引起溶血,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但经积极治疗多可康复,死亡率一般不高。
④中毒性肝炎型:毒性物质为毒伞肽和毒肽两大类,毒肽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内质网,发生作用快,大剂量摄入1~2h可致死,毒伞肽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毒肽大,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摄入0.1mg/Kg以下即可致死。
此型临床过程分6期,分别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
此型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且有假愈期,临床救治中切不可麻痹大意,要加强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早施行抢救措施。
4 体会
毒蕈中毒大多为群体性中毒,院内救护应分秒必争,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畅通的绿色通道,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在救治过程中要加强病情监测,最好同时行毒物鉴定,早期确定中毒类型,选择治疗方案,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而防治毒蕈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对毒蕈中毒的宣传,使大众了解并识别毒蕈,避免采食。
如食用蕈类食物后一旦出现胃肠道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杨远征,刘琼,徐昉.急性毒蕈中毒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22):2527-2528.。